收藏 分享(赏)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12912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张家口市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卷高二语文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刘勰所谓词外之情即言外之意,这两句话可以说最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诗的语言的本质。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诗的语言乃

2、是以说出的东西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所以也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重视用诗的语言表达无穷之意。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科学的逻辑论证那样铺陈展开,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为了要含蓄不露,暗示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诗中的言词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的语言的这一特征:“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

3、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对好友的回忆。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中国古典诗中有以单个的语词为象征的,例如以松柏象征坚贞;也有以全诗为象征的,例如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这就是以丹橘及其经冬不谢的具体形象,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从而使读者理解诗人的内心生活。中国人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有共同的传统背景,生活于一个古今一体的“共同体”中,所以即使是今人也能理解丹橘的品质,从而使古人张九龄的个

4、体性的东西得到今人的理解和同情。张九龄的感遇可以说全诗都是用象征性语言暗示更深远的意境或情意。又如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全诗写的是实情实景,然而这些富有象征性和暗喻性的语言却指向个没有说出的物我两忘的境界,让读者能心领神会,恍若身历其境。中国古典诗中有不少描写景物注重形似的好诗,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却更加崇尚画意与深远的境界相结合的诗,崇尚有神韵的诗,而不是崇尚单纯形似的诗。王维的终南别业诗中有画,而又在画的背后隐蔽着一种悠然、空寂的境界。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表面上是一首描写田园山水的单纯写景的诗,但仅仅这样来看待这首诗,则显然未能真正领略其诗意。这几句诗在描写“人境”的现实田园景物时,却隐蔽着语言文字所未说出的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正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摘编自张世英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评判一首古典诗歌艺术水平的高下,不仅要看诗歌直接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看是否隐蔽着语言文字所未说出来的内容。B. 在日常口语表达和进行严密科学论证时可以长篇大论,而诗家语讲究“言约旨远”,用词越少,隐含的意旨就越深远。C. 春日忆李白借暮云春树表达对好友的思念,感遇以丹橘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它们都是用

6、全诗进行整体象征。D.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那些画意与深远境界相结合、富有神韵的作品应受到推崇,而描写景物注重形似的作品则算不上佳作。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总体采用总分结构,第一段提出本文的观点,即“诗的语言可以表达无穷之意”。B. 文章从言简意丰、使用象征、创设意境三个维度,逐层对观点展开论述,脉络清晰。C. 第三段列举感遇终南别业两诗为例,旨在论证中国古典诗中象征有两种类型。D. 文章使用了大量的引用论证,如古今名家的观点等,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A. 诗的语言和非诗的语言有很大的区别,前者具有传统诗论所说的“言

7、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而非诗的语言则不具备表意性。B. 诗的艺术性离不开诗歌语言的特殊性,诗歌中的实情实景,借助语言的诗性指向一个没有说出的而读者能心领神会的境界。C. 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由此可见,诗的语言具有显与隐的双重美学特征。D. 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第一个“象”“景”指诗歌表面所写的景象,而后两个则指语言文字未说出的情趣和意境。【答案】1. A 2. C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B项,“用词越少,其隐含

8、的意旨就越深远”错误,表述太绝对,据第一段“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可知,这是对诗歌创作的要求,而实际上,作家们水平不一,创作出来的诗歌中,并不全是“用词越少,其隐含的意旨就越深远”。C项,“都用全诗进行整体象征”错误,“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借暮云春树表达对好友的思念”不是,第二段只举了“张九龄的感遇”的例子。D项,“描写景物注重形似的作品则算不上佳作”错误,最后一段“中国古典诗中有不少描写景物注重形似的好诗,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却更加崇尚画意与深远的境界相结合的诗,崇尚有神韵的诗,而不是崇尚单纯形似的诗”。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

9、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列举感遇终南别业两诗为例”错误,只能证明中国古典诗中有以全诗为象征的情况。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A项,“非诗的语言则不具备表意性”错误,材料第一段“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可见非诗的语言也具备表意性。故选A。【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

10、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荒漠化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11、,被称为“地球的癌症”。为了“治病”,联合国大会于1994年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2015年,联合国又确立了一个“世界日标”: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境内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那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先后颁布了防沙治沙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推行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对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进行严格保护和集中治理。通过实施重点工程,开展大规模治

12、理,实现了荒漠化扩展态势整体遏制、荒漠化面积持续缩减、荒漠生态功能增强。为根治荒漠化这一“地球癌症”,我们开出了“中国药方”;为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这个“世界日标”,全世界需要继续努力。(摘编自赵清建根治地球癌症,中国成就几何)材料二: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在中国的内蒙古高原,历经30年的探索和努力。终于取得“人进沙退”的胜利,并形成了库布其模式,这一战胜“地球癌症”的良方为全球涉及10多亿人口的荒漠化地区和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信心与希望。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库布其治沙就是其中的成功实践,日前,“库布其30年治沙

13、成果总结暨服务一带一路绿色经济推进会”在京举行。中国生态环境领域多家权威研究机构,对亿利库布其治沙30年的实践成果进行总结认定,就库布其治沙对区城环境特别是京津沙尘天气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到今天,库布其模式已走向浑善达克、乌兰布和、腾格里、塔克拉玛干、青藏高原等中国西部荒漠化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并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更广袤的荒漠化地区带去绿色希望,也带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摘编自亿利库布其治沙30年,为治愈“地球癌症”献良方)材料三:曾经,沙尘暴是北京主要的天气灾害,是北京人心中的痛。但如今强度和频次都在快速下降,最近的一次对沙尘暴的记忆还停留在两年前

14、。这个已有1600年历史的农耕时代的产物在慢慢消逝,有哪些人在帮助我们忘记这段“天昏地昏”的记忆?为了探寻这个秘密,周刊君加入到现代汽车集团“内蒙古正蓝旗宝绍岱诺尔盐碱干湖盆治理”项目的媒体志愿者团队中,与来自京津高校的120名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和现代汽车集团共同完成2017年的治沙之族。历经8个小时车程,自北京一路向北来到了内蒙古正蓝旗宝绍岱诺尔。这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地方,既能看到芳草鲜美、牛羊成群,也能看到赤地千里、满目疮痍。这是北京现代汽车集团开展内蒙古治沙工作的第10个年头,再有1年,“内蒙古正蓝旗宝绍岱诺尔盐碱干湖盆治理”项目将圆满完成,与一期查干诺尔项目合计完成约9000万m2的植

15、被种植。十年历程,呈现了“荒漠变绿地”的努力和奇迹;任重道远,荒漠化治理之路仍需更多投入与坚持,现代汽车在这条路上踯躅前行,用实际行动兑现“绿色承诺”,还原“环保初心”。现代汽车用实践证明,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的荒漠化,是能够治理的。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专家的支持下,现代汽车为盐碱干湖盆治理总结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摘编自他们用实践证明地球的“癌症”可以治愈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荒漠化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对此,联合国通过了相应的公约,并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B.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危害

16、最为严重的国家,所以,我国十分重视治理“地球癌症”的问题,并且积极采取-系列行动。C. 库布其模式是战胜“地球癌症”的良方,内蒙古高原“人进沙退”的胜利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为人类战胜沙漠带来了希望。D. 北京人“天昏地昏”的记忆由来已久,根源是内蒙古沙尘暴,北京现代汽车集团对沙尘暴的治理,使北京这种现象明显改善。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为根治荒漠化这一“地球癌症”,我们国家、地方、民间共同参与,同心协力,开出了“中国药方”。B. 库布其模式是中国对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贡献,这一模式已在我国推广并开始走向世界。C. 北京现代汽车治理沙漠的实践,证明了我

17、国在治理“地球癌症方面非政府力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D. 中国已经取得了根治“地球癌症”的决定性胜利,这也就为更广袤的荒漠化地区带去了绿色的希望。6. 面对“地球癌症”,中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4. B 5. D 6. 积极立法,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采取行动,开出了“中国药方”。探索出彰显中国智慧的库布其模式。发动群众,借助企业力量。【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B项,“中国是最为严重的国家”错误,应为“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故

18、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材料的共性和各自的侧重点;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辨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D项,“已经取得了根治地球癌症的决定性胜利”错误,三则材料只是介绍了中国治理沙漠的做法且取得了初步的成绩,非“决定性胜利”,更未“根治”。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

19、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然后再进行归纳、综合、概括、提炼,形成简洁而正确的答案。通读三则材料可知,面对“地球癌症”,根据“我们先后颁布了防沙治沙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推行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可以概括为:积极立法,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采取行动,开出了“中国药方”。根据“在中国的内蒙古高原,历经30年的探索和努力,终于取得人进沙退的胜利,并形成了库布其模式”,可以概括为:探索出彰显中国智慧的库布其模式。根

20、据“周刊君加入到现代汽车集团内蒙古正蓝旗宝绍岱诺尔盐碱干湖盆治理项目的媒体志愿者团队中,与来自京津高校的120名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和现代汽车集团共同完成2017年的治沙之旅”“这是北京现代汽车集团开展内蒙古治沙工作的第10个年头”,可以概括为:发动群众,借助企业等非政府力量。【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

21、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父亲的东篱李汉荣说起来,我也算是个诗人,性情质朴、诚恳、淡远。古国诗史三千年,我最喜欢陶渊明。南山啊,东篱啊,菊花啊,田园啊,归去来啊,桑树颠啊,这些滴着露水粘着云絮的词儿,在我心里和笔下,都是关键词和常用意象。可是,翻检我自己,自从离开老家,进了城,几十年来,我没有种过一苗菜,没有抚摸过

22、一窝庄稼,没有刨过一颗土豆,连一根葱都没有亲手养过。几十年了,没有一只鸟认识我,没有一片白云与我交换过名片,没有一只青蛙与我交流过对水田和稻花香的感受,没有一只蝈蝈向我传授民谣的唱法。那些民谣都失传了,只在更深的深山里,有几只蛐蛐,丢三落四哼着残剩的几首小调。其实,不说别的,就说我的鞋子吧,我的鞋子,它见过什么呢?见过水泥、轮胎、塑料、污水、玻璃、铁钉、痰迹、垃圾,见过无数的、大同小异的鞋子吧。从这阅历贫乏的鞋子,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多么贫乏,就可以看出我们离土地、离故乡、离田园,离得有多么远,我们离得太远太远了。我一次次钻进诗经里,寻找公元前的露水和青草,绿化、净化和湿化一下我龟裂的心魂;有时就

23、一头扎进唐朝的山水里,吸氧,顺便闻闻纯正的酒香,在李白们的月夜走上几个通宵,揣上满袖子清凉月光,从唐朝带回家里,在沉闷办公室里,也放上一点清凉和皎洁,用以清火消毒,解闷提神,修身养性。这些年,也许年龄渐长的原因,“拜访”陶渊明就成了我经常要做的事,动不动就转身出走,去渊明兄那儿,在东篱下,深巷里,阡陌上,桑树颠,有时就在他的南山,靠着一块石头坐下,久久坐着,一直到白云漫过来漫过来,把我很深地藏起来,藏在时光之外。我以为这就不错了,觉得也在以自己的微薄心智和诚恳情思,延续着古国的诗脉和诗心,延续着田园的意趣和意境,延续着怀乡恋土的永恒乡愁。直到2001年初夏的一天,我才突然明白:我的这些孤芳自赏

24、、不无优越感的做法和想法,只是我的自恋,带着几分小资情调和审美移情的自恋,这自恋被一厢情愿地放大了,放大成了关乎诗史、文脉、乡愁的延续了。为什么是在那天,我才突然明白这些呢?那天下午,我回到老家李家营,立夏刚过,天朗气清,小风拂衣,温润暖和,我沿麦田里的阡陌,横横竖竖走了一阵,其实,若是直走,一会儿就到家,我想多走一会儿田埂,所以,横的、竖的阡陌我都走了个遍,横一下,竖一下,就在田野里写了好几个“正”字。因为我的父亲名叫正德。然后,我就到了家。走进老屋院子,看见父亲正在维修菜园篱笆。他用竹条、青冈木条、杨柳树枝,对往年的篱笆进行仔细修补。菜园里种着莴笋、白菜、茄子、包包菜、芹菜,一行行的葱和蒜

25、苗,荠荠菜算是乡土野菜,零星地长在路坎地角,像是在正经话题里,顺便引用几句有情趣有哲理的民间谚语。指甲花、车前草、薄荷、麦冬、菊、扫帚秧等花草,也都笑盈盈站在或坐在篱笆附近,逗着一些蛾子、虫子、蝴蝶玩耍。喇叭花藤儿已经开始在篱笆上比画着选择合适位置,把自己的家当小心放稳,揣在怀里的乐器还没有亮出来,就等一场雨后,天一放晴,它们就开始吹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忽然想起陶渊明的诗句。但是,此刻,在这里,在人境,结庐的,不是别的哪位诗人,是我父亲,是我种庄稼的父亲,是我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但是,实实在在,我的不读诗的父亲,在这人境里,在菜园里,仔细编织着篱笆,编织着他的内心,编织着一个传

26、统农人的温厚淳朴的感情。我的不读诗的父亲,他安静地在人境里,培植着他能感念也能让他感到心里安稳的朴素意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然,此时正值初夏,还不是采菊的时候,菊,连同别的花草和庄稼,都刚刚从春困中醒来不久,都刚刚被我父亲粗糙而温和的手,抚摸过和问候过,父亲还在它们的脚下轻轻松了土,培了土,以便它们随时踮起脚,在农历的雨水里呼喊和奔跑。而当到了删繁就简的秋天,夏季闷热的雾散去,头顶的大雁捎来凉意,我的父亲也会在篱笆边,坐在他自己亲手做的竹凳上,面对村子边漾河岸上的柳林,向南望去,他会看见一列列穿戴整齐的青山,正朝他走来,那是巴山,我们世世代代隔河而望的南山。我突然明白了:我的不识字

27、的父亲,正是他在维护陶渊明的“东篱”。而我呢?我读着山水之诗,其实是在缓解远离山水的郁闷,同时用山水之诗掩护我越来越远地远离山水。我写着故园之词,其实是在填补失去故园的空虚,同时让故园之词陪着我越来越远地告别故园。我吟着东篱之句,其实是在装饰没有东篱的残缺,同时让东篱之思伴着我越来越远地永失东篱。于是,在那天下午,我无比真诚地感激和赞美了我的父亲。是的,是的,我那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他不知道诗为何物,他不知道陶渊明是谁,但是,正是我的父亲,和像我的父亲一样的无数种庄稼的父亲们,正是他们,一代代的父亲们,延续和维护着陶渊明的“东篱”,延续着古国的乡愁和诗史。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

28、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形散神聚,联想丰富,能够紧紧围绕着“父亲的东篱”穿越时间和空间选材从眼前场景到古代的诗经、李白、陶渊明等。B.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感情凝重,富含哲理,同时也不乏风趣幽默,如“笑盈盈站在或坐在篱笆附近,逗着一些蛾子、虫子、蝴蝶玩耍”等。C. 文中“我无比真诚地感激和赞美了我父亲”,是因为父亲养育了“我”,而且作为一个地道的淳朴农民,他还延续和维护着陶渊明的“东篱”。D. “我”和父亲经营的“东篱”是截然不同的,文章使用对比手法,通过“我”的感悟,阐释真正的乡愁和诗史的根基是劳动这一深刻哲理。8. 文章两次引用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有何用意?请

29、简要分析。9. 文章标题是“父亲的东篱”,为何用了大量篇幅写“我?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7. C 8. 承上启下,由父亲劳作与田园风光,过渡到下文写父亲享受大自然的惬意生活。为文章增添了诗意。照应了题目,表达了对父亲及像父亲一样的农人们扎根乡土、辛勤劳作、营造美好田园的质朴生活方式的赞美。 9. “我”的回忆和感悟是文章的线索,文章借助于“我”的回忆和感悟组织材料,“我”贯穿于文章始终。通过“我”这个自以为深知自然和生活的读书人的对比反村,来突出父亲对自然的真挚朴素的感情。【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

30、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另外要求考生熟悉常用的修辞和表现手法,知道常用的表现手法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进行准确判断。C项,“是因为父亲养育了我”错误,“养育了我”不是本文赞美父亲的原因,是因为父亲“延续和维护着陶渊明的东篱,延续着古国的乡愁和诗史”。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引用诗句的作用的能力。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回答。内容上回答思考的角度:概括主要内容,突出对象(形象)特征,表达情感,揭示、升华主题。结构上回答思考的角度:思考考查的句、段与题目、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关

31、系。“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忽然想起陶渊明的诗句。但是,此刻,在这里,在人境,结庐的,不是别的哪位诗人,是我父亲,是我种庄稼的父亲,是我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仔细编织着篱笆,编织着他的内心,编织着一个传统农人的温厚淳朴的感情。我的不读诗的父亲,他安静地在人境里,培植着他能感念也能让他感到心里安稳的朴素意境”,承上启下,由父亲的劳作与田园风光,过渡到下文写父亲享受大自然的惬意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引用为文章增添了诗意;照应了题目“父亲的东篱”,“正是我的父亲,和像我的父亲一样的无数种庄稼的父亲们,正是他们,一代代的父亲们,延续和维护着陶渊明的东篱,延续着古国的乡愁和诗史”,表达

32、了对父亲及像父亲一样的农人们扎根乡土、辛勤劳作、营造美好田园的质朴生活方式的赞美。【9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次要人物的作用的能力。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推动情节发展。“古国诗史三千年,我最喜欢陶渊明。南山啊,东篱啊,菊花啊,田园啊,归去来啊,桑树颠啊,这些滴着露水粘着云絮的词儿,在我心里和笔下,都是关键词和常用意象”“为什么是在那天,我才突然明白这些呢”“于是,在那天下午,我无比真诚地感激和赞美了我的父亲”,可知,“我”的回忆和感

33、悟是文章的线索,文章借助于“我”的回忆和感悟组织材料,“我”贯穿于文章始终;“我”以为自己在延续着古国的诗脉和诗心,延续着田园的意趣和意境,延续着怀乡恋土的永恒的乡愁,其实只是我的“自恋”。反衬父亲及像父亲一样的农人们扎根乡土辛勤劳作,营造了质朴的生活方式,是父亲们延续和维护了真正的诗意田园,这个田园是国人的心灵归宿、精神家园。【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

34、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上。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刘正夫,字德初,衢州西安人。未冠入太学,有声,与范致虚、吴材、江屿号“四俊”。元丰八年,尚书省奏名在优选,而犯高鲁王讳,凡五人皆当黜,宣仁后曰:“外家私讳颁未久,不可以妨寒士。”命置末级,久之,为太学录、太常博士。母服阕,御史中丞石豫荐之,召赴阙,道除左司谏。时方究蔡邸狱,正夫入对,徽宗语及之,徐引淮南“尺布

35、、斗粟”之谣以对。帝感动,解散其狱,待蔡王如初。他日,谓正夫曰:“兄弟之间,人所难言,卿独能及此,后必为公辅。”又言:“元柘、绍圣所修神宗史,互有得失,当折中其说,传信万世。”遂诏刊定,而以起居舍人为编修官。不阅月,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礼部侍郎。蔡京据相位,正夫欲附翼之,奏言:“近命官纂录先政,愿得陈力其间。”诏俾阅详焉。京罢,正夫又与郑居中阴援京。京憾刘逵次骨,而逵善正夫,京虽赖其助,亦恶之。因章延铸钱狱辞及正夫,时使辽还,京讽有司追逮之。帝知其情,第贬两秩。京又出之成都,入辞,留为翰林学士。京愈不能平,谋中以事。作春宴乐语,有“紫宸朝罢衮衣闲”之句,京党张康国密白帝曰:“衮衣岂可闲?”竟

36、改龙图阁直学士、知河南府。召为工部尚书,拜右丞,进中书侍郎。太学诸生习乐成,京欲官之。正夫曰:“朝廷长育人材,规为时用,而使与伶官齿,策名以是,得无为士子羞乎?”东封仪物已具,正夫请问,力陈不可,帝皆为之止,益喜其不与京同。政和六年,擢拜特进、少宰。才半岁,属疾,三上章告老,除安化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致仕。病少愈,丐东归,诏肩舆至内殿,长子皂民掖入坐。从容及燕云事,曰:“臣起书生,军旅之事未之学,然两朝信誓之久,四海生灵之众,愿深留圣思。”明日,徙节安静军,起充中太一宫使,封康国公。将行,赐之诗及砚笔、图画、药饵、香茶之属甚厚。正夫献诗谢帝又属和以荣其归至盱眙病亟命子弟作遗牍自书“留神根本深

37、戒持盈”八字,遂卒,年五十六。赠太保,谥文宪,再赠太傅。正夫由博士入都,驯致宰相,能迎时上下,持禄养权。性吝啬,惟恐不足于财。晚年,筑第杭州万松岭,以建阁奉御书为名,悉取其旁军营民舍,议者讥之。帝眷念不衰,以阜民为兵部侍郎,少子阜民,徽猷阁待制。(节选自宋史刘正夫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正夫献诗谢/帝又属和以荣其归/至盱眙/病亟/命子弟作/遗牍自书“留神根本深戒持盈”八字B. 正夫献诗谢/帝又属和以荣其归/至盱眙/病亟/命子弟作遗牍/自书“留神根本深戒持盈”八字C. 正夫献诗谢帝/又属和以荣其归/至盱眙/病亟/命子弟作遗牍/自书“留神根本深戒持盈”八

38、字D. 正夫献诗谢帝/又属和以荣其归/至盱眙/病亟/命子弟作/遗牍自书“留神根本深戒持盈”八字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未冠,尚未加冠。古礼男子多在十八岁行冠礼表示已成年,未满十八即“未冠”。B. 服阕,守丧期满除服。古代官员若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穿丧服守制数月。;C. 东封,帝王东至泰山行封禅之事,其中,“封”为“祭天”,“禅”为“祭地”。D. 兵部,古代官署名称,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刘正夫少年成才,名声远播。尚未成年就入太学,成为“四俊”之一;被列为优秀人选,却因犯讳

39、最终被黜免。B. 刘正夫善于讽谏,以情感人。朝廷查究蔡邸案,他入宫应对时引用民谣,感动皇帝撤销此案,使兄弟和好如初。C. 刘正夫攀附权贵,反遭报复。刘正夫依附并暗中支持蔡京,可蔡京因刘逵之事迁怒于他,并屡屡加以暗算迫害。D. 刘正夫生性吝啬,非法敛财。晚年,他在杭州修建住宅,借口接受御书,从周围的军营民居大肆搜取建筑材料。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章延铸钱狱辞及正夫,时使辽还,京讽有司追逮之。(2)病少愈,丐东归,诏肩舆至内殿,长子皂民掖入坐。【答案】10. B 11. A 12. A 13. (1)因为章延铸钱案件涉及刘正夫,当时刘正夫出使辽回国,蔡京暗示有关官员追捕

40、他。(2)病情稍微好转,(他)祈求东归家乡,(皇帝)下诏让他乘坐轿子到内殿,长子阜民扶(他)入座。【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刘正夫献诗谢恩,皇帝又和诗来赞美他光荣归乡。行至盱眙,病危,吩吩子侄们写遗书,亲自写下“留神根本,深戒持盈八个字“属和以荣其归”的主语应是“帝”而非刘正夫,据此可排除C、D项;“命子弟作遗牍”句意完整,不可断开,据此可排除A、D项

41、。故选B。【11题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A项,“古礼男子多在十八岁行冠礼表示已成年,未满十八即未冠”错误,“十八”错误,一般在二十岁。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A项,“

42、最终被黜免”错误,原文是“而犯高鲁王讳,凡五人皆当黜。宣仁后曰:外家私讳颁未久,不可以妨寒士。命置末级”。故选A。【13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狱”,案件;“讽”

43、,暗示;“有司”,有关官员。(2)中“少”,稍微;“丐”,祈求;“肩舆”补充主语,(皇帝)让他乘坐轿子。【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

44、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参考译文:刘正夫字德初,是衢州西安人。术成年时就进入太学,有很大名气,与范致虚、吴材、江屿一起号称“四俊。元半八年,尚书省的奏书把他的名字列为授官的优秀人选,但是犯了高鲁王的讳,五人都应当度除。室仁太皇太后说:“皇家以外的私讳刚颁布不久,不能因这事妨碍寒士。”命令把他列在靠后的名次。过了一段时间,任太学录、太常博士。为母亲服丧期满,御史中丞石豫推荐他,被召进京,这中授任左

45、司谏。当时朝廷正查办蔡王府邸案,刘正夫入宫应对,徽宗说话时谈到这件事,他很自然地引用“一尺布,尚可缝:一千灵,尚可券。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这首民谣未对答。皇帝感动,撤销了此案,对待蔡王像原来一样。有一天,徽宗对刘正夫说:“兄弟之间的事,别人很难插话,唯独你能做到这种程度,以后必定能成为国家辖臣。”又说:“元祐、绍圣年间所修订的神宗史,相互都有得失之处,应当折中它们的观点,把真实的史事传布万世。”于是下诏修订成为定本,就让刘正夫以起居含人身份任编修官。不到一个月,迁任中书含人,进为给事中、礼部侍郎。蔡京占据宰相职位,刘正夫想依附他,上奏说:“最近朝廷有关官页正编录先前的政事,本人希望能为这件事贡献

46、自己的力量。”皇希下诏让他详姻审阅。蔡京被罢官,刘正夫又与郑居中暗中支持禁京。蔡京对刘逵恨之入骨,而刘逵与刘正夫交好,蔡京虽然得到刘正夫的帮助,但是也不喜欢他。因为章延铸钱案件涉及刘正夫,当时刘正夫出使辽田国,蔡京暗示有关官页追揭他。皇帝了解事情的真相,只是降了刘正夫两级官职。蔡京又把他贬到成都,刘正夫入宫告华,被留下任翰林学士。蔡京仍不罢休,找事由中伤他。刘正夫在春宴上所作的乐曲中,有“紫宸朝县农农闲”的句子,蔡京的同党张康国秘密告诉皇帝说:“身穿衮服帝王怎能说是清闲? 纺果改任龙围阁直学士、河南府知府。召入任工部尚书,拜任右丞,进升中书传郎。太学诸生学习音乐结业,蔡京准备村官给他们。刘正夫

47、说道:“朝廷长翔培育人才,规定按时录用,如果把他们与伶官并列,用这种方式来进入任达,这能不使学子们感到羞愧吗? 东去封禅的物品都已具备,刘正夫请求私下奏此事,竭力陈说不可行的理由,皇帝的想法被他说服而停止实施,更加喜欢他不与蔡京同类。政和六年,升任为特进、少宰。刚过半年,借口有病,三次上书要求告老绛职,以安化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的职位退休。病情稍微好转,他祈求东归家乡,皇帝下沼让他乘坐桥子到内殿,长子阜民扶他入座。从容谈起燕云的戏事说:“臣下是由书生步入仕途,军队的事情不熟悉,然而两代天子诚信誓言持久,四海百姓众多,希望皇上对这些深思熟虑。”第二天,改任安静军节度使,任命为中太一宫使,计康国

48、公。临行时,皇帝赐诗以及很多砚笔、图画、药饵、茶一类的东西。刘正夫献诗谢恩,皇帝又和诗来赞美他光荣归乡。行至盱眙,病危,吩吩子侄们写遗书,亲自写下“留神根本,深戒持盈八个字,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六岁。追赠太保,谥号文宪,又这赠为太傅。刘正夫以博士的职位进入都城,逐渐达到宰相的地位,能适应形势沉浮官场,保持官禄和权力。性格吝啬,唯恐财产不够。晚年,在杭州万松岭修建住它,借口建阁以备恭敬地接受御书,全部从周围的军营民居那里搜取建筑材科,人们都讥讽他。皇帝对他怀念不已,任刘卑民为兵部侍郎,小儿子刘阜民,任徽哉阁待制。(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日偶题杜牧荷

49、花兼柳叶,彼此不胜秋。玉露滴初泣,金风吹更愁。绿眉甘弃坠,红脸恨飘流。叹息是游子,少年还白头。14.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照应标题,“不胜秋”是不能承受秋寒,荷花衰败,柳叶飘零,营造出秋季萧瑟凄凉的氛围。B. 颔联中“玉露”即白露,“金风”即秋风,露滴如泣,风吹似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C. “绿眉”指柳叶,叶形如眉,“红脸”指荷花,粉红如脸。“甘”是不甘、岂甘,柳叶不甘坠落。D. 整首诗由物及人,结尾两句点明题旨,升华了全诗的意境,为诗歌笼上一层凄婉色彩,余韵悠长。15. 这首诗借助哪些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4. B 15.

50、悲秋,时光流逝之悲,触景生情,通过荷花、柳叶这两种秋日典型景物的衰落飘零,传达诗人对草木衰败、季节轮回的感慨。羁旅濃泊之苦,尾联“叹息”一词直抒胸臆,少年白头可见游子长期漂泊他乡的愁苦。【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B项,“露滴如泣,风吹似愁”错误,“泣”“愁”用拟人手法展现荷花、柳叶在秋风白露中的悲伤忧愁。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

51、生对诗歌情感与手法的理解鉴赏能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译文:荷花和柳叶,两者都已经承受不住秋天的摧残。晶莹的露珠滴落,宛如哭泣;寒冷的秋风再吹拂,令她们的身姿更显悲愁。 如眉般的柳叶不甘心放弃柳枝落下,如红颜般的莲瓣

52、带着遗憾随水漂流。诗歌前三联都在写荷花与柳叶在秋天的遭遇,最后语句才收到诗人身上,表达诗人“游子”“白头”之感慨,由物及人,让全诗意蕴更深;由第三联柳叶与荷花随风随波漂流的情景,联想到游子的漂泊无依,抒发羁旅之苦;“白头”更进一步说明漂泊时间之久,让“叹息”声更加凄楚动人,令人感慨;这首诗触景生情、直抒胸臆表达诗人悲秋,时光流逝之悲及漂泊他乡的愁苦。【点睛】在诗词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 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

53、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象征、联想、想象、白描、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煜虞美人一词通过自然永恒和人事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_,_。(2)杜甫蜀相中的“_,_”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李白不愿趋炎附势、违背心意的句子是_,_。【答案】 (1). 问君能有几多愁 (2).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 映阶碧草自春色 (4). 隔叶黄鹂空好音 (

54、5).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6). 使我不得开心颜【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碧”“鹂”“摧”“事”的书写。【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

55、的名句名篇。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知人论世”是一种论文的方法。“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 作品的内容。“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诗歌鉴赏方法,基本的原则是:评价和理解诗歌,必须紧紧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之间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表面上写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见公婆时的忐忑不安,心理描绘 , 其人呼之欲出。而诗人的本意却是以此为喻,委婉 自己的诗作合

56、不合主考大人的评判标准。“洞房昨夜停红烛”喜举进士也,“待晓堂前拜舅姑”将见主考大人也,“妆罢低声问夫婿”以所作之诗请教于张籍也,“画眉深浅入时无”能否获主司之赏识也。张籍自是_ 的他,于是用同样的手法巧妙地回答,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前两句张籍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质彬彬,自知文章写得好,但是还不够自信; ( )。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诗人作诗的本意。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考察 惟妙惟肖 试探 心领神会B. 考查 栩栩如生 试探 心有灵犀C. 考察 栩栩如生 试问 心有灵犀D

57、. 考查 惟妙惟肖 试问 心领神会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评价和理解诗歌,必须紧紧将诗歌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联系起来。B. 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之间紧密联系起来。C. 评价和理解诗歌,必须紧紧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之间联系起来。D. 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紧密联系起来。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张籍在后两句中对其所提问题做出肯定回答,同时流露出来了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B. 张籍在后两句中对其所提问题做出肯定回答,同时对朱庆

58、馀的赞赏之情也流露出来了C. 在后两句中张籍对其所提问题做出肯定回答,同时流露出来了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D. 在后两句中张籍对其所提问题做出肯定回答,同时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也流露出来了【答案】17. A 18. D 19. C【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

59、,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第一组,考察:细致深刻地观察。考查:用一定标准来检查、衡量。根据语境“作品的内容”,填入“考察”。第二组,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栩栩如生:艺术形象非常過真,如同活的-样。根据语境“心理描绘”,填入“惟妙惟肖”。第三组,试探:用含义不明显的语言或举动引起对方的反应,借以了解对方的意思。试问:试着提出问题(用于质问对方或表示不同意对方的意见)。根据语境“自己的诗作”,填入“试探”。第四组,心领神会:对方没有明

60、说,心里已经领会。心有灵犀:指双方心意相连,对于彼此的意思都心领神会。根据语境,填入“心领神会”。故选A。【1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原句有三处语病:“评价和理解”是语序不当;“紧紧紧密联系起来”属于赘余;“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之间联系起来”不合逻辑,应是“诗歌”与“诗歌产生的

61、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之间建立联系。故选D。【19题详解】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根据前文“前两句张籍是说”,此处选用“在后两句中张籍”更合适,据此可排除AB;两句陈述对象要保持一致,据此可拌除BD。故选C。【点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62、,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在传统中国,我们信仰体系的载体和传播手段,是经学而不是神学,是学堂而不是教堂;我们尊奉的是圣贤,_,这是我们文化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文化特色和文化实现路径。如果说,西方的国民教育有学堂与教堂这样的“两堂”,在传统中国,我们没有教堂,_;乡村有学堂(包括文庙)、宗族有祠堂,家庭有中堂。_,祠堂里有祖宗,中堂悬挂五个大字:天地君亲师。这三堂撑起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信仰体系。【答案】 (1). 而不是神灵 (2). 但有“三堂” (3). 学堂里有圣贤【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

63、后认真推敲每一处空白处与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按要求作答。第一个空根据“我们尊奉的是圣贤”,填写转折的内容,即“而不是神灵”;第二个空根据“在传统中国,我们没有教堂”,填入转折的内容,即填写“但有三堂”;第三个空根据“祠堂里有祖宗”,填写相对应的地方和与之相关内容,即“学堂里有圣贤”。【点睛】解答时要认真体会各道横线的上下文,根据具体的语境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上下文句式要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

64、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泰兴号”沉船为清代道光年间沉没于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的一艘中国商船,船货以清中晚期民窑瓷器为主,兼有少量紫砂陶器、石器、金属器等。20世纪90年代,该沉船被国外商业团队打捞,出水文物在国际市场拍卖出售。2018年,泮庐集团从海外购回10万余件该沉船出水瓷器。近日,经由德化县人民政府推介,将其中40余类、共190余件瓷器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瓷器多为19世纪初期福建省闽南地区所产,以青

65、花瓷为主,兼有少量白釉瓷、褐釉瓷、红绿彩瓷等。此次收藏的“泰兴号”沉船文物为清代中晚期具有明确纪年及沉没地点的历史遗物,出自目前发现同时期较为罕见的大型贸易商船,对研究19世纪中国对外海洋贸易情况、外销产品结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闽南瓷窑业技术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答案】190余件清代沉船出水瓷器回流,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也可找出语段中起概括作

66、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要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学会删除无关的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打叶削枝,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剔除那些可以不要的信息。选定的词语,要能大体表达出主要内容。你能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先概括再提取,提取最能展示优点、充满正能量的关键词,摄取其精髓。本题选文是新闻,第一段是导语部分,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应交代清楚数量、朝代和事件,即“190余件清代沉船出水瓷器回流”。第二段介绍沉船出水瓷器的相关情况,相关情况是“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对第一段的详解;第三段指出这些沉船出水瓷器的重要价值,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最后组合成句即可,注意字数限制。【点睛】提炼

67、语意的方法如下: 1分层取舍法。这是提炼语意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连缀语句。 2归纳主干法。每一个语段都应该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展开的,这就是语段的“向心性”。准确把握语段有这样几种途径:找中心句,一般情况下,中心句会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如果是新闻,则导语往往就是中心句;组合关键句或短语;用自己的话提炼概括中心意思。概括内容、主旨,常运用此法。 3定义归纳法。善于用最简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按一定的格式作概括说明。 4提取关键词法。所谓“关键词”是指一段文字中能展现文段主体内容的“词眼”,提取关键词就是找出主体内容的“词

68、眼”,即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提取关键词也要通过压缩来完成。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学者周国平说:“一个不能融入现代潮流的人,是一个落伍者;一个无所坚守的人,是一个随波逐流者。时代洪流中,人如此,一个国家、一种文化,又何尝不是如此?请你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脚踏实地不忘初心日常阅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言简意赅而又寓意深刻的句子,其中周国平、菲贝利的名言带给我很多触动,它们殷切提醒着我:脚踏实地,不忘初心。 “一个不能融入现代潮流的人是一个落伍者,一个无

69、所坚守的人是一个随波逐流者。”周国平这句话启发我们,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地为社会作贡献,在时代潮流中坚守本心、踏实做事。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许多人被利己主义、拜金主义这些世俗的尘埃蒙蔽了双眼,他们抛弃了其所坚守,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利欲的洪流中迷失方向。而在习总书记的引导下,现代潮流是“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的实干精神。我们不能甘于做一个落伍者,而应积极地融入时代潮流,坚守本心。正如程开甲隐姓埋名二十年,在艰苦环境下为中国核武器倾注全部心血一般,他年少有志,坚守本心,浓烈的爱国主义和深沉的实干精神使他当之无愧成为中国的领军人物。如何做到融入潮流、坚守本心呢?“做好眼前该做的事,生命才有意义

70、,不要光赞美高耸的东西,平原和丘陵也一样不朽。”菲贝利警示我们,只有做好眼前的事,才能实现初心,切勿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做好眼前该做的事,是坚守本心的基本,也是成功的途径。人民好公仆廖俊波,用生命践行忠诚,抱着“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的理念踏实为人切实做事,切实解决人民的困难;黄旭华潜心研究核潜艇三十年,为国倾尽所有。这些平凡的人,这些“平原和丘陵”,没有光鲜的外表,没有成山的金钱,却用自己的坚守和踏实、实干精神铸造了自身的不朽,他们踏实做事的精神和爱国敬业的风骨,会在时代的洪流中不朽地绽放光芒。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做好眼前该做的事,跟上时代的潮流,不忘初心地追逐理想。只有脚踏实地,才不会落伍

71、于潮流;只有坚守本心、不忘初心,才不会随波逐流。我们每个个体,都有责任让自己的生命熠熠生辉,都有义务不让自己深陷于世俗的鸿沟中浑噩度日。一个人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要不忘初心;一个人要不断追逐自己的理想,要脚踏实地。“善始者实繁,克终者不寡”,只有脚踏实地地做好眼前的事,不忘初心地砥砺前行,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选用的是名人名言类材料。此类材料内容思考角度甚广:里面的各句话,看似独立,实则前后勾连,或正或反,逻辑性强。写作时,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其次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再次要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

72、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构思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使之准确、全面、有思辨性;最后要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审题】所选材料是一则名言,“一个不能融入现代潮流的人是一个落伍者,一个无所坚守的人是一个随波逐流者”,材料由两层含义,分别是“不能融入现代潮流的人是一个落伍者”“无所坚守的人是一个随波逐流者”,这突出的是人生应该要有一种坚守的情怀,要学会融入社会,这才是生活之道,也是为人处世的方略。考生可以结合这些角度分析立意。此处要从材料中抓住“融入现代潮流”“坚守”等关键词确定立意,写作时可从个体、国家、文化的层面展开论

73、述。【立意】融入现代潮流,作时代的弄潮儿;有所坚守,不被时代裹挟;既要与时俱进,又要有所坚守;适应(融合、改变);人生需要坚守。【结构】题目切题,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第一段联系材料,引出观点,“脚踏实地,问问不忘初心”。第二段解释周国平这句话,“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地为社会作贡献,在时代潮流中坚守本心、踏实做事”;第三段怎么做,“如何做到融入潮流、坚守本心呢?”第四段依然是怎么做角度论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做好眼前该做的事,跟上时代的潮流,不忘初心地追逐理想”。最后一段强调“只有脚踏实地地做好眼前的事,不忘初心地砥砺前行,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素材】1.坚守的信念是浩瀚的海洋中指路的明

74、灯,是漫漫黑夜里渴望的黎明,是舍生忘死者至死不渝的壮烈,是勇敢者一生一世的追求。许衡能坚守信念,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面对解渴的梨子,他能做到“梨树无主,我心有主”。这一坚守的信念成就了他人格的完美。 2.念是一种进步的理想,坚守信念能将人类带进无畏、高尚与幸福的航道。屈原坚守信念,社稷、苍生化为汩罗江畔的千古绝唱。岳飞坚守信念,“精忠报国”深深刻进历史的篇章。司马迁坚守信念,将屈辱的泪水融进笔端,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3.坚守的信念跨越时间、年龄的界限,高扬理想、坚毅的大旗,创造生命的奇迹。为国操劳一生的周恩来,坚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政治列车中颠

75、簸的邓小平坚守信念,矢志不渝,写就了民族昌盛的华章;植树老人马永顺,执著地将生命融入绿色,融入了大山深处坚守信念,我心有主,成就了他们人格的完美。 4.坚守的信念是富有启发的正义真理的召唤,不屈不挠的抗争能拨开云雾见太阳;信念是行动的指引,是万物灵长的归依!著名医学专家华益慰被患者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做过数千例手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没有出过一次医疗事故。他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念不能达到,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对得起病人。医人、爱人,大医有魂。坚定信念,我心有主,成就了他人格的完美。【点睛】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 2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