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四单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1209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四单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四单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四单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四单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四单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四单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四单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四单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四单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四单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四单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四单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四单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四单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全球气候的变化,归纳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三种时间尺度及其特征。结合相关资料,分析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理解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探究并理解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影响,认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学生用书P100)一、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未来变化幅度1全球气候变化(1)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的变化、海陆分布的变化、地形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2)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地质时期总体状况冰川广布的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交替,周期约为十万年当前状况正处在温暖的间冰期中人类

2、历史时期也发生过显著的变化百余年来气温波动上升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20世纪70年代后期现在温暖的时期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未来变化幅度(1)原因: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温室效应有关。(2)证据: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与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升高的趋势是一致的。(3)未来变化幅度: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5.8 ,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导致全球海平面的上升(1)原因:气温升高,极冰融化,海水膨胀。(2)后果:造成海岸侵蚀加强,淹没土地,海水入侵等。(3)区域差异:三角洲、沿海平原由于地面沉降等原因使未来观测到的海平面上升幅度大于全

3、球平均值。2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1)北半球高纬度和中纬度大部分地区降水会增加,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区因蒸发增强变得更加干燥。(2)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会明显增加。3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1)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改变植被群落的结构、组成及生物量,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2)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使植物的生产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4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1)主要受害人口:热带、亚热带国家的低收入人口。(2)原因一、判断题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干湿变化。()2全球气候变暖是指地球上每一个地区气温都在上升。()3海面上升是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引起的

4、海水上涨现象。()4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农业生产。()5全球气候变暖会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答案:1.2.3.4.5.二、选择题2016年11月7日至18日,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摩洛哥南部旅游城市马拉喀什举行。据此回答67题。6人类活动对气候最突出的影响是()A大气层中臭氧含量增多B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C赤道地区形成多雨带D沿海地区出现地面沉降7下列大气环境问题中,其形成与燃烧大量矿物燃料无直接关系的是()A全球变暖B臭氧空洞C酸雨 D城市热岛效应解析:第6题,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使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对气候最突出的影响。第7题,燃烧矿物燃

5、料,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排放出的酸性气体会形成酸雨;排放出的废热,形成城市热岛效应。臭氧空洞的形成与人类使用制冷电器排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有关。答案:6.B7.B8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对区域农业的影响有()我国香蕉、菠萝等作物种植范围北扩中纬度地区农业受益,但世界粮食总产量下降巴西主要糖料作物定会迎来大幅度增产植物病虫害爆发率提高,病虫害范围扩大A BC D解析:选D。全球气候变暖,一般来说会使中纬度地区农业受损,高纬度地区农业受益,但是高纬度地区耕地面积有限,增加的产量不足以补偿中纬度地区减少的产量,因而世界粮食产量总体上会下降,故错误。巴西主要糖料作物是甘蔗,受大气中C

6、O2浓度增加、全球变暖等多种因素变化的制约,并不一定使其增产,故错误。9为延缓和减轻由于CO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削减CO2排放量C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答案:B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未来变化幅度学生用书P101【合作探究】1读15万年来地球的气候变化图(见教材P91图432),探究下列问题。(1)什么是冰期?什么是间冰期?(2)冰期、间冰期的更替周期是多久?当前地球处于什么时期?提示:(1)地球气温明显低于平均气温的时期为冰期,此时冰川从高纬度向低纬度、从

7、高山向平原推进,气候变冷,海平面降低。冰期之间气候转暖,海平面升高,这一时期称为间冰期。(2)冰期、间冰期大约以十万年为更替周期,当前地球气候正处于温暖的间冰期。2读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与全球气温变化图(见教材P92图433),探究下列问题。(1)19502000年以来,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和气温有何变化?(2)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与全球气温有何关系?(3)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有何影响?提示:(1)上图反映出自1950年以来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1950年全球二氧化碳含量约为310 ppm,2000年全球二氧化碳含量约为370 ppm,相差约60 ppm,增长了近20%。下图反映出

8、1950年以来各年气温整体呈现波动变化,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增温趋势十分明显。(2)此图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与全球气温变化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人类活动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核心归纳】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其成因有两方面:一是当前的地球气候正处在温暖的间冰期之中,气温波动上升是总趋势;二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包括燃烧化石能源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CO2、CH4等)使温室效应增强,以及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使森林对大气中的CO2吸收减少等。图示如下:【跟踪训练】下图是CO2浓度曲线()与全国温度曲线()、黄河流域温度曲线()、江苏省温度曲线()、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

9、度曲线()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A正比关系B正相关关系C反比关系 D负相关关系(2)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D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解析:(1)不难看出CO2浓度曲线始终呈上升趋势,而四地的气温也在波动上升,因此二者呈正相关关系。(2)因四地CO2浓度变化基本一致,但四地年均温却是波动变化且不具一致性,说明年均温的年际波动除受CO2浓度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答案:(1)

10、B(2)A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学生用书P102【合作探究】读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图(见教材P93图434),探究下列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会带来什么影响?(2)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带来哪些影响?提示:(1)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的低平原与低地,海水入侵,风暴潮作用加剧海岸侵蚀,土壤盐碱化,陆地污水排放受阻,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2)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核心归纳】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对沿海地区的影响(2)对生产领域的影响对农业的影响对工业的影响(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4)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跟踪训练】全球

11、气候变暖是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其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多,其后果影响到诸多领域。据此完成(1)(3)题。(1)全球气候变暖将可能导致气候的变化和气候带的变迁,受其影响()A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加剧B亚寒带针叶林退化为苔原C温带草原变化为热带草原D青藏高原上的高山冰川总量增多(2)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但不会影响到()A海陆间水循环B北京到东京的飞行距离C台湾海峡的宽度D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3)下列措施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是()A保护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B城市郊区建设防护林带C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替代传统能源D将火电厂建设到森林茂密的地方解析:第(1)题

12、,全球气候变暖后,黄淮海平原蒸发量增大,因而该地区土地盐碱化加剧。第(2)题,海平面上升,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台湾海峡的宽度将扩大;海平面上升,珠穆朗玛峰海拔将会发生变化;海平面上升将影响水循环过程;北京到东京的飞行距离,由两地的距离决定,与海平面上升无关。第(3)题,二氧化碳气体主要是燃烧化石燃料形成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将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从而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答案:(1)A(2)B(3)C,学生用书P103)气候变化图的判读【典图示例】【判读技巧】1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步骤气候变化图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图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变化图,如图1,判读该类

13、图时,关键要结合全球气候变化说明其地理环境的变迁;第二类图是气候要素单曲线坐标图,如图2、图3,判读该类图时一般按照“读数轴看曲线抓关键点”三个步骤。(1)“读数轴”是指明确横轴和纵轴的含义,认识到数量变化的关系。如图2中纵轴:左侧为挪威雪线海拔高度,右侧为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图3中纵轴为温度距平,横轴为18602002年的年份。(2)“看曲线”即看曲线的变化趋势,是递增、递减还是波动,以及增减变化的快慢、幅度等,进而思考变化的原因,领会曲线表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用地理的原理解释曲线变化。如图3曲线,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3)“抓关键点”即抓住曲线上的特殊点,如极值点(最大

14、值、最小值)、转折点、拐点、起点、终点等,这些关键点通常是解题的突破口,因此要充分领会其含义。2判读时应注意的问题在对图示内容进行判读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人类未出现之前的地质时期,全球气候就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主要表现为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可见,没有人类活动,全球气候也会发生变化。第二,我们在分析全球气候变化时一定要考虑时间尺度,在地球发展的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是不同的。【针对练习】“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纪。图甲是

15、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乙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乙中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ABC D(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近2万年来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B近7 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持续上升D50万年前至今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解析:第(1)题,依据平均海平面的变化可推知为“新仙女木”事件,之前平均海平面呈波状变化,而之后则持续上升。第(2)题,近2万年来平均海平面呈波状变化,近8 000 年来保持平稳。答案:(1)C(2)C,学生用书P103) 对点练一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未来变化

16、幅度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12题。1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C冷暖、干湿交替出现 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2从到是()A气候由暖湿变为干冷 B冰川面积减少C雪线高度不变 D海平面上升解析:第1题,由图中全球平均降水和全球平均气温的曲线变化特征可以看出,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冷暖、干湿交替出现。第2题,对应曲线变化,时期全球气候处于温暖期且降水较多,而到时期全球气候变得干冷。答案:1.C2.A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可减少大气中CO2排放,直接影响图中的()A BC D4为维持环节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作用,人类迫

17、切需要()A开垦沼泽 B开发水能C保护森林 D退耕还湖解析:第3题,大气中的CO2主要是大量矿物燃料燃烧排放的,大力开发风能可减少对矿物燃料的使用,减少CO2排放量。第4题,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大气中的CO2,因此要保护森林资源。答案:3.A4.C 对点练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据报道,全球变暖、温室气体排放和海平面高度都在2015年达到了历史新高,使2015年成为现代史上关键环境指标最差的一年。结合下图,回答56题。5下列有关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的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植被破坏,导致沙尘天气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B冰箱、空调使用时释放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臭氧空洞,使紫外线增强C毁林以及矿物

18、能源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增多D近现代地壳运动频繁,火山喷发导致大气中的热量剧增6全球变暖会导致()A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增多,浓度增加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下界上升C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地球淡水资源增加D高纬地区降水增多,大陆冰川面积扩大解析:第5题,全球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矿物能源,大气中CO2含量增多,以及毁林使森林吸收CO2的能力减弱。第6题,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融化、下界上升。答案:5.C6.B, 学生用书P165(单独成册)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气温变化、旱涝灾害对米价指数的影响。读图完成12题。1自1950年以来,气温

19、的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各地区动植物数量增加B南半球农作物分布向北移C高纬度地区取暖能耗减少D病虫危害范围会明显缩小2为了应对全球变暖,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通过决议,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 以内,并争取把温度升幅限制在1.5 之内,要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目前比较合理的是()A全部使用清洁能源B提高煤炭消费比重C植树造林缓解升温 D全面限制工业发展解析:第1题,自1950年以来,气温逐渐升高,升温会使得有的地区动植物数量增加,而有的地区动植物数量会减少,故A错;升温会使得农作物分布向高纬移动,南半球向南移动,故B错;高纬地区气温升高,取暖能耗减少,故C正确;由于

20、高纬度地区气温升高,病虫害范围会明显增加,故D错。第2题,为缓解全球变暖,植树造林缓解升温是目前最为合理的。答案:1.C2.C下图为19932003年西伯利亚(即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千米高度)空气样中CO2含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3“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多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CO2少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多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CO2多ABC D4海平面上升的相关影响是()A风暴潮灾害增强 B海岸侵蚀减轻C三角洲面积扩大 D陆地污染减轻解析:第3题,“观测数据曲线”明显波动的原因是冬季大量

21、燃煤取暖,排放CO2多;夏季植物光合作用强,吸收CO2多。第4题,海平面上升,风暴潮灾害和海岸侵蚀增强。答案:3.B4.A下图为山西省太原市19542006年气候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56题。5太原市()A年均气温波动下降B年降水量波动上升C气温和降水有一定的相关性D气温对降水有决定性的影响6太原市气候的变化会使该地()A喜温作物生长界线南移B农作物的生长期缩短C降水减少,水资源短缺D土壤肥力增加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太原市年均气温波动上升;年降水量波动变化;图中信息反映不出气温对降水有决定性影响。第6题,气温上升会导致积温增加,喜温作物生长界线将北移;积温的升高会使农作物生长期变长;气温上升

22、会加剧蒸发,太原市地处华北地区,年降水量较少,蒸发变强会加剧土地的干旱,降低土壤肥力。答案:5.C6.C气温的变化过程证实着全球变暖的残酷事实。在全球普遍进入工业化的近100年来,地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了0.74 。科学家对气候变暖可能的影响进行了推测,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题。7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大量使用煤、石油B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大量被砍伐C家庭广泛使用空调和电冰箱D大量草场被破坏,草场沙化解析:选C。全球变暖主要是由燃烧化石燃料和破坏植被引起的。8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地处印度洋的马尔代夫是一个由约1 200个珊瑚岛组成的群岛国家,全国平均海拔只有1.2 m。马尔

23、代夫被众多旅游者视为“人间天堂”,醉人的风光给马尔代夫带来滚滚财源,也使它成为世界上高消费的国家之一。材料二下面图甲为马尔代夫地理位置图,图乙为该国供游客居住的水上小木屋。(1)有人说不久的将来马尔代夫可能面临“灭顶之灾”,试简述有这种可能性的原因。(2)图中M国是马尔代夫最理想的搬迁地,M国为_,搬迁到该国之所以最理想,原因是什么?(3)马尔代夫开发图乙所示的水上小木屋有哪些好处?答案:(1)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上海水受热膨胀,海平面将上升,马尔代夫平均海拔低,可能会被海水淹没。(2)印度马尔代夫与印度隔海相望,地缘接近;印度地域辽阔,生活空间大。(3)马尔代夫陆地面积狭小,开发水上小木

24、屋可以节约建筑用地;水上小木屋景观独特,安全舒适。气候变暖背景下,若降水量的增加超过蒸发量的增加,表明气候趋于暖湿;反之,则趋于暖干。读我国西北地区气候从暖干向暖湿转型的范围和程度示意图,完成12题。1据图可知()A该地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增B天山及其以北显著趋于暖湿C伊宁增加的蒸发量小于兰州D陕西降水量趋于减少2图中气候转型区未来环境要素变化最不可信的是()A冰川退缩将会停止 B洪涝灾害将会严重C湖泊水位将会上升 D沙尘暴日数将会减少解析:第1题,由图名可知,图示不同转型区反映的仅是本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图中无法表现不同区域降水量或蒸发量的关系,所以A、C、D三项均不正确。而显著转型区应

25、为显著趋于暖湿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在天山及其以北。第2题,显著转型区气候显著趋于暖湿,气温升高,融雪性洪涝可能增加,B项可信;该地湖泊主要补给形式是冰雪融水,气温升高导致湖泊水位可能上升,C项可信;气候趋于湿润,沙尘暴日数可能减少,D项可信。气温升高导致冰川退缩的量,远超过降水量增加可能会使冰川扩展的量,冰川会继续退缩,A项最不可信。答案:1.B2.A喜马拉雅地区总计有1.5万条冰川,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岳冰川分布区。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近5 km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已后退了近800 m。国际冰川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这些

26、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据此完成34题。3造成该地区冰川快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A科学考察,人类活动 B探险旅游,乱扔垃圾C厄尔尼诺,降水增多 D温室效应,气候变暖4冰川快速融化,对本地区造成的影响是()A改善农业生态条件 B缓解气候寒冷程度C破坏冰川生态环境 D导致山地雪线下降解析:第3题,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快速融化,与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而气温升高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所产生的温室效应造成的。第4题,冰川快速融化,会破坏该地区的冰川生态环境,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答案:3.D4.C5下列关于气温升高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减少我国的能源消耗B加剧北方地区

27、的干旱程度C对农作物的产量、品种及农业生产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D扩大某些疾病的传播范围,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解析:选A。气温升高,会使我国冬季用于取暖的能源减少,但是夏季用于降温的能源会相应增多,故不一定减少我国的能源消耗。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小麦和冬油菜适宜种植区北界的变化。读图回答67题。6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北界推移最可能的原因是()A气候变暖 B种植习惯变化C机械化程度提高 D化肥、农药用量增加7据图推测该区域农业生产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棉花、玉米种植面积缩小B春小麦种植面积扩大C复种指数有所增加D作物适宜种植高度有所下降解析:第6题,图中显示该区域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北界向

28、偏北方向推移,说明该地区(尤其是冬季气温)有较为明显的升高,应是气候变暖的结果。第7题,随着气温的升高、热量的增加,喜温作物如玉米、棉花、冬小麦和冬油菜的种植面积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喜凉作物如春小麦会呈现出种植面积缩小的趋势;同时由于气候变暖,作物适宜种植的高度也会有所上升;作物的复种指数随着热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答案:6.A7.C8下表为我国西南某省(区、市)19602000年各气候带面积数据统计(单位:103 km2),下图为19602000年该省(区、市)气候带面积变化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年份北温带中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北热带1960年23.237.9667.8966.

29、8975.1963.727.841970年22.3938.2269.6568.7474.8262.486.441980年22.3637.9867.8267.6474.7664.417.771990年23.0238.4965.0164.3573.4367.0311.342000年21.5834.0959.2164.2176.5472.2114.91(1)归纳该省(区、市)气候的主要特点,说明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2)描述该省(区、市)热带面积自1960年以来的变化特点,分析推测自1970年以来其热带地区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3)该省(区、市)的气候演变趋势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是否一致?这种气候演变

30、可能引起当地农业生产的哪些变化?解析:(1)该省(区、市)有一定的北温带、中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北热带面积,且亚热带面积约占其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因此该省(区、市)气候类型多样,以亚热带气候为主。该省(区、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纬度较低,气候类型多样与其面积广大、南北跨度大有关,气候的形成还与地面状况有关,该地受复杂的地形影响也很明显。(2)1960年以来该省(区、市)北热带面积的变化要分段来描述,读表可得出结论。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和海拔较低的地区,温度的变化可引起热带地区的扩大,热带地区主要是向高纬和高海拔地区扩展。(3)该省(区、市)热带面积的扩大与气温升高的全球大环境一致。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气温的变化会引起热量条件变化,还会引起蒸发量的变化,进而导致农业生产品种的变化,如原先不能种植热带作物的地区可以种植热带作物了。答案:(1)特点:气候类型多样,以亚热带气候为主。原因:该省(区、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纬度较低,面积广大,南北跨度大,地形复杂。(2)特点:1960年至1970年,该省(区、市)热带面积变小;1970年至2000年,其热带面积变大。趋势:该省(区、市)热带地区的范围主要是向高纬和高海拔地区扩展。(3)一致。农作物的品种、种植界线,农业种植的结构都会发生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