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1128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5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共57张PPT)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6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考纲扫描】1.商业的发展。2.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考纲解读】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2.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时期概况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 为“_”周朝实行“_”政策 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 和大商人 秦汉至隋唐 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 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为商业服务的 _和飞钱相继问世 一、商业的发展商人工商食官柜坊时期概况宋朝商

2、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增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元朝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明清1.商业市镇兴起,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3.出现“商帮”,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_(续表)交子晋商二、城市的繁荣1.自周秦至唐代:(1)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_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市坊市政治中心(2)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与民居隔开。(3)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4)代表城市:唐代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_制。(5)城市功能:主要是_和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2.宋代:街市经济(1)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于街巷,形成_。(2

3、)城郭和乡村也允许置市贸易。(3)出现夜市、晓市、草市等。(4)城市功能: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城市的_功能大大增强。(5)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江南3.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_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三、资本主义萌芽 1.含义:明中叶以后,在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_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_,为_的需要进行生产,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2.表现:工场主雇工市场劳动力(1)苏州: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劳动关系;当地已经形成_市场。(2)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出现雇工;出现民营手工工场

4、,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都较高。3.地位:只出现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4.阻碍因素:(1)“男耕女织”家庭生产结构长期滞存,强固了农耕_形态。自然经济(2)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海禁重本抑末(3)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如“_”、矿禁等,还把大量过剩劳动力控制在有限的耕地上,阻碍了市镇、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削弱了开发新能源和科技创新的驱动力。(4)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等“_”政策的打压,导致商人和工场主转而投资土地,限制了新生产关系的辐射力,压制了工业化的变革

5、。四、中国古代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2)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巩固封建统治。(3)表现:商鞅变法专卖制度资本主义萌芽战国时期:_首倡“重农抑商”。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实行_,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4)影响: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阻碍了_的发展。2.“海禁”与“闭关锁国”:(1)明朝的“海禁”:原因:担心海上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表现:明太祖开始实行“海禁”,对外

6、贸易只能在_下进行。(2)清代继续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原因: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表现: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官方主持封建统治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_;但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等。【归纳总结】1.古代商业发展的“三先”“三后”2.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重难点 1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特点1.变化规律:(1)商业活动场所、时间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是时间、地点固定,后时空限制被打破。(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转向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3)交易媒介的变化:

7、开始是物物交换,接着出现一般等价物贝等货币,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时还出现了纸币。(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商帮。(5)经营领域的变化: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相结合。2.特点:(1)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2)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商业发展历程艰难曲折。(3)受制于农业的发展。(4)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5)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步增强,对外贸易在明清时期由盛转衰。3.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1)从城市功能看,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

8、限,且晓市、夜市出现。(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成相应变化;明清时,新兴工商业市镇大多分布在江南地区。【史料探究】探究点 1材料一我国古代的城市发展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最初只是城内很小一部分。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取决于它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三辅黄图卷二 材料二材料三明清时期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商品经济向农

9、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读史信息:唐代以前的城市是政治中心;信息:反映了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坊打破了时空限制;信息:市的贸易出现专业化特点;信息:市的贸易范围向农村扩展。1)据材料一分析唐朝以前我国古代的城市的主要职能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城市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答案:1)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2)经济功能增强。【论从史出】古代城市发展的特征总体趋势: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1)从周至唐: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唐

10、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2)宋元: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的“草市”发展。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3)明清时期: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真题链接】(2016 年海南单科)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遣使“入朝”,明朝赐以大统历及文绮、陶铁器等,后“以陶器七万、铁器千就其国市马”。从此,琉球接受明廷封赐,派子弟到北京及南京的学校学习,新

11、王继位必请明廷册封,使用明朝皇帝年号。明朝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江西饶州人朱 复曾在琉球任重要官职达40 余年。琉球“一岁常再贡三贡”,随贡使到福建等地私下交易的人员众多。成化十一年(1475),明廷“定令二年一贡,毋过百人,不得附携私物”。此后数十年中,琉球不断请求增加朝贡次数。明嘉靖后期,倭寇袭扰琉球。琉球“遣兵邀击,大歼之”。此后,琉球“外御强邻,内修贡不绝”。万历四十四年(1616),日本试图进犯鸡笼山(今台湾),琉球“遣使以闻,(明朝廷)诏海上警备”。据明史琉球传(1)根据材料,概括琉球与明朝的关系。(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琉球与明朝贸易的特点。解析:(

12、1)由材料“接受明廷封赐”“派子弟到北京及南京的学校学习”可得出受明朝册封,学习明朝文化,由材料“琉球遣兵邀击,大歼之”“外御强邻,内修贡不绝”可得出协助明朝抵御倭寇,不断与明朝加强贸易等。(2)由材料“琉球遣使入朝”“新王继位必请明廷册封,使用明朝皇帝年号”可以得出主动与明朝交往的特点,由材料“数十年中,琉球不断请求增加朝贡次数”得出主动要求扩大贸易规模的特点,由材料“明朝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可得出明朝有意将台湾纳入管理之下。答案:(1)关系:接受明朝册封;接受明朝文化;支持明朝抵御倭寇;贸易往来密切,人员交流频繁。(2)特点:琉球主动寻求与明朝贸易;要求扩大贸易规模;明朝

13、竭力将与琉球的贸易纳入到朝贡体制(官府控制)之下。重难点 2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市场因素: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2)资金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地主、商人往往把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3)政策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4)政治因素: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纲常礼教阻滞着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史料探究】探究点 2材料一重农抑商政策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稳定小

14、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 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材料二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吕氏春秋上农材料三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孟子曰:“何必曰利,唯有仁义而已矣。”古时商人多以欺瞒和垄断牟利于是“奸商”和“私贩”几乎成为商人的代名词。读史信息:重农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信息:便于加强对农民的控制;信息:体现了“重义轻利”的思想 观念。1)材料一说明什么问题?2)材料二从什么角度提出重农抑商?3)结合上述材料,历代王朝实行“重农抑商”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案:1)自耕农是国家徭役和赋税的主要承担者。2)强调商人的流动性,不利于巩固国家

15、统治。3)维护封建统治基础的小农经济。【论从史出】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和主要表现(1)原因:封建经济以农业为本,农业直接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兴衰存亡。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农耕经济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相矛盾。法家强调抑商的主张。“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2)主要表现: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真题链接】(2016

16、年江苏单科)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材料二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

17、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解析:(1)第一小问做法,据材料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得出取消关卡和禁令,也就是允许自由经商;第二小问成效,据材料一“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得出商业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第三小问目的,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得出巩

18、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第四小问影响,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得出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据材料二“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得出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据材料二“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得出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据材料二“以末致财,用本守之”得出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3)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得出抑商和惠商是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一直奉行的经济政策,惠商是阶段性的,抑商和惠商在某一阶段同时存在。答案:(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

19、权的经济基础)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2)观念: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3)关系: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真题组】1.(2015 年北京文综)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解析:选 B。材料中并未出现私营商业与官营商业

20、的对比,难以得出私营商业占主导的结论,故 A 项错误;唐朝长安城实 行严格的坊市制,南宋都城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说明坊 市制度已经瓦解,故 B 项正确;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中一直占主导,不可能被商业所超过,故 C 项错误;资本主义 萌芽的衡量标准有二:商品贸易和雇佣关系,材料中并未出现 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叶,故 D 项错误。2.(2015 年新课标卷文综)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导学号 50520037)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

21、经济文化格局解析:选 B。从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可知明成祖定都北京的目的是促进国家统一,A 项是明成祖的 主观目的,不是客观影响,故 A 项错误;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 商政策,因而促进跨区域贸易繁荣不是明成祖的主观想法,属 于定都北京带来的客观影响,故 B 项正确;商帮是明清时期形 成的,没有因定都北京而发展受到限制,故 C 项错误;南北经 济文化格局的改变是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形成的,经济重心南 移在南宋时期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3.(2015 年新课标卷文综)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

22、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解析:选 C。中国古代实行防御性的海洋政策,政府不鼓 励海洋开发,故 A 项错误;宋代受理学影响,女性社会地位低 下,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故 B 项错误;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反映出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故C 项正确;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是维护统治的 需要,并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D 项错误。4.(2014 年新课标卷文综)北宋中期,“蜀民

23、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选 A。材料表明交子是私人为方便贸易而设立,由 富户主持,后来因设立者资产减少,交子在交易中不能兑换货 币,引发纠纷。这一史料能够说明交子是民间交易的凭证,故 答案为 A 项;交子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 B 项错误;C 项材料无法体现;交子的出现与促进经济重心的南移没有直 接关系,故 D 项错误。5.(2014 年新课标卷文综)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

24、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解析:选 A。材料反映了清初海禁政策实施以前,对外贸易在民间表现突出,外国货物、外国银钱已在清朝流行开来,体现了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外国银钱在华并非是“资本市场”的项目,排除 B 项;材料没有体现自然经济受到 冲击或清政府统治出现问题,排除 C、D 两项。6.(2016 年新课标卷文综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

25、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 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 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 1.8 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 的 4 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答案: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模拟组】7.(201

26、6 年河北石家庄一模)宋朝时,“苏湖熟,天下足”,全国粮食多采购于此。明清时期,粮食多由南方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和东北向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闽粤运销。这一变化反映了()A.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经济B.区域经济多样性日益突出C.长途贩运贸易艰难起步D.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解析:选B。材料中提到宋朝及明清时期南方成为粮食的 重要产地,体现的是经济重心南移,并没有提到大运河在南北 经济交流中的作用问题,故 A 项错误;根据“南方商品经济不发达地区”“东北”等关键词可以得出明清时期南方某些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农业发达,“向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闽粤运销”反映了南方“江浙闽粤”商品经济发达和农业生产不再局限于粮

27、食作物的种植,正体现了经济多样性,故B 项正确;材 料中并未提到长途贩运问题,而且长途贩运兴起于汉朝,故C项错误;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故D 项错误。8.(2017 届福建南平模拟)明朝初年,政府规定使用大明宝钞,“钞者制于官,帷上得而增损之”,同时禁止民间金银交易。明朝后期,白银普遍流通,“夫银产于地,人得而私之”。这一变化()A.阻碍新经济因素成长B.导致银价大幅贬值C.形成官民争利的局面D.削弱了中央集权解析:选 D。明清时期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材料中“明朝后期,白银普遍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成长,故 A 项错误;由于滥发,大明宝钞

28、大幅贬值,而银价大幅贬值与材料中“白银普遍流通”不符,故B 项错误;材料中“钞者制于官,帷上得而增损之”,大明宝钞如果滥发就会形成官民争利,故C 项错误;材料中“钞者制于官”“政府规定使用大明宝钞禁止民间金银交易”,结果却截然相反,故 D 项正确。9.(2016 山西太原三模)史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导学号 50520038)A.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B.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C.政府实行积极的抑商政策D.私营手工业发展规模扩大解析:选 B。材料中只能说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不能

29、 体现其发展水平,故 A 项错误;依据材料“清朝初年,衙门则 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可知清政府 在制止罢工行为和令投别户的行为,说明出现了工匠的群体斗 争,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政府在压制“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并没有抑商政策,故C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私营手工业的规模,只强调出现雇佣关系以及强调政府对“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进行压制,故D 项错误。10.(2016 年山西晋中期末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扬州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处于长江与运河“T”字形交汇处,沟通南北的运河要道和连接东西的长江是其生长发展的命脉所在。扬州居南北交通枢纽和明清两淮盐业中心的地位

30、,使其成为沟通南北东西贸易的“四汇五达之衢”,成为长江下游地区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之一。四方舟车、商贾荟萃,商业高度繁荣。不仅如此,运河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国家政治、军事功能,从唐朝开始,扬州就成为东南漕粮转运京师的咽喉,一直至清中叶。为了保证漕粮能顺利运达京师,历代王朝都加强对扬州的统治,并不惜巨资和代价对运河进行疏浚、整治,以保证国家命脉运河的畅通,从而也确保了扬州在漕运中 的咽喉地位和商业、贸易的繁荣。何一民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在近代的衰落以苏州、杭州、扬州为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扬州城市发展的特点及繁荣的背景。答案:特点:传统封建城市,商业繁荣;政治、军事功能突出。背景:封建经济

31、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区位条件优越;历代王朝的重视;运河的畅通(或交通发达)。答题术语1.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繁荣经历了两大阶段:从周到唐的严格限制阶段和宋至明清的放松限制阶段。城市的发展与当时的商业是联系在一起的,商业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又相辅相成。2.两宋时期,中国商业发展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对两宋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3.“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主张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4.“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经济政策,对于保护农业生产、抑制富商大贾势力,以及维持社会相对稳定,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封建社会后期,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5.由于清朝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抑制和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直接导致了清王朝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迅速衰败,潜伏下近代前夜的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