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甘谷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 二 历 史 试(题) 卷历史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选择题),第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
2、蓄2胡锦涛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今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3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心情,虽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了( )A兼爱 B以礼入法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4王八蛋是“忘八端”的谐音。古时八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
3、根本,忘记了这八端即忘了做人的根本。后来,“忘八端”被讹传为“王八蛋”。从这材料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A.儒家思想的法制化 B.儒家思想的宗教化C.儒家思想的道德化 D.儒家思想的哲学化5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的理论6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四句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其内容看反映了( )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李贽“异端” D.经世致用思想7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具有民主色彩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是( )
4、商品经济的发展 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A. B. C. D.8有学者在评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时说:“他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大成,有一些辩证的观点,达到了前人所未达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这是对谁的评价 ( )9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亦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10普罗塔哥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
5、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11“智者学派作为职业教师向雅典公民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他们竭力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苏格拉底喜欢在大街上以提问和交谈的方式讨论各类问题,他针对当时民主泛滥、道德沦丧的现象,认为公民应该具备美德。”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最主要区别是( )A.智者学派以传授知识作为谋生手段,苏格拉底不以此作为谋生手段B.智者学派注重辩论演说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注重提问交谈的教学方法C.智者学派关注个人的自由,苏格拉底关
6、注个人的道德D.智者学派赞成民主制,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12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据材料,作为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3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话理解准确的是()A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 B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C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
7、神学桎梏 D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14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句话的含义是( )A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 B世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C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 D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的权力15整个18世纪成为 “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与上帝直接对话C.追求思想自由和理性思考 D.批判神学统治16德国哲
8、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17数学史专家钱宝琮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
9、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钱宝琮认为科研应该适可而止 B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深究C九章算术实用性相对有限 D数学知识很难适用于生活实践18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 ( )类别 数学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9 A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 B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C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D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19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说明( )A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B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C
10、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笔浪漫风格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20明朝人叶盛说:“今书坊(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相传射利(谋取财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南人喜谈如汉小王(光武)、蔡伯邕、杨六使(文广),北人喜谈如继母大贤等事甚多。农工商贩,抄写绘画。材料表明( )A.小说的兴盛适应了市民阶层需要 B.小说在北方社会更为流行C.文艺作品良莠不齐危及封建统治 D.宋词元曲在南方逐渐消失21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
11、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22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达尔文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23“从点光源发射出来的光束的能量在传播中不是连续分布在越来越大的空间之中,而是由数量有限的、局限在空间各点的能量子所组成,这些能量子只能整个地被吸收或产生出来。”这一理论的提出( )A科学精准地描述宇宙运行规律 B颠覆了人们对宏观世界的理解C是为了解决热辐射问题的疑点 D深化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24奥地利物理学家恩斯特马赫(1838-1916)指出:“绝对时间既无时间价值,也无科学价值,没有一个人能提出证据说他知
12、道关于绝对时间的任何东西,绝对时间是一种无用的形而上学的概念。”这一观点( )A验证了伽利略有关运动的概念 B促成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C推动了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研究 D启发了普朗克量子说的提出25“自然选择的理论已建立在非常牢固的基础上,因此,现代的工作只不过是进一步证实这一理论,尽管随着知识的增加而需对它作新的表述。”文中的“这一理论”指的是( )A.牛顿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达尔文进化论 D.马克思主义2619世纪初,在一位名人的讣告中提及该名人的发明 “他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他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坚实基础,将有助并补偿
13、后代的劳动。”这位名人及其发明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西门子发电机 C爱迪生电灯 D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27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 )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环境污染A. B C D28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
14、29“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的“中学为体”根本目的是( )A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礼教的权威 B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清朝的统治C维护传统的政治文化的延续性 D抵御外侮,谋求自强之路30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1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15、( )A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深远 B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C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知识分子普遍接受 D新文化运动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3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A从实业救国到宣传民主科学 B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学习思想文化C从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卷4小题,共52分)33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孟子离娄上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
16、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1分)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1分)(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和目的?(4分)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2分)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1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1分)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34(1
17、5分)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名言。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古希腊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中国孔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孟子“仁则荣,不仁则辱”材料二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三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
18、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文池思想的灵光(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和中国思想家的核心主张。(2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政治领域中提出的建议的核心内容。(3分)在其影响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3分)(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2分)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材料三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
19、2分)(4)以上三则材料,作为学习研究人文主义的史料,你认为哪则材料更科学、史学价值更大?(1分)说明你的理由。(2分)34(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家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
20、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的变化情况。(2分)(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4分)(3)你认为3至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36(13分)中外教育的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徽州文化发达,乃“程朱桑梓之邦”,早在南宋时期,徽州书院就纷纷建立,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徽州宗族办学热情的高涨,书院教育远胜于前。徽
21、州宗族书院较之其他书院平民教育的功能更加明显。休宁茗州吴氏家典记载:“族内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以膏火(注:指学费),培植得一个两个好人作将来楷模。”张晓婧论明清徽州书院的社会功能(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徽州书院教育发展的特点。(3分)材料二 卢梭谈到教育时指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纯洁的,人生来爱自由,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他添加什么东西。他的天性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让行人碰来碰去,东弯西扭,不久就弄死了。”卢梭著爱弥儿1762年(2)依据材料二,指出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22、1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2分)材料三 “吾人所需教育者,亦去其不适以求其适而已。今之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了解国家之意义,第三当了解个人与社会经济之关系,第四当了解未来责任之艰巨。” 陈独秀1915年10月15日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二号(3)与材料二相比,陈独秀的教育思想有何新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的教育理念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3分)(4)综上,影响教育变革的因素有哪些?(2分)20152016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A 2.B 3.B 4.C 5.C 6.B 7.B 8.D 9.D
23、 10.C 11.C 12.A 13.C 14.D 15.C 16.D 17.B 18.D 19.B 20.A 21.A 22.B 23.D 24.C 25.C 26.A 27.B 28.B 29.B 30.C 31.B 32.D 二、非选择题(本卷4小题,共52分)33. (14分) (1)因素:民心。(1分)主张:仁政。(1分)(2)主张: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 (2分)目的:神化君权;警戒、限制君权,巩固统治。(2分)变化: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分)(3)关键:薄敛、节俭。(2分)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1分)(4)相同点:以
24、民为本(或关注民生)。(1分)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与时俱进)。(2分)34.(15分)(1)主张:希腊:强调人的价值(或人文主义,或以人为本)(1分)中国:仁政(民本或重民)(1分)(2)内容: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任3点,3分)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分)(3)条件:西方现代文化传入,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融合;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2分)看待:文化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融合有利于取长补短,促进共同繁荣;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注意保持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
25、性。(任2点2分)(4)材料:材料一(1分)理由:因为材料一是原始的、第一手的、直接的史料;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后人撰写的、第二手的、间接的史料。(2分)35.(10分)(1)明清(16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以后走向衰落。(2分)(2)贡献:三大发明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火药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军事基础;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创造了条件,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4分)(3)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政权的支持和组织;民族融合,多民族共同努力;吸收外来科技成果;科技
26、成果的继承与发展;科学家的献身科学的精神。(4分,任4点即可)36.(13分)(1)特点:注重平民教育功能;具有宗族色彩;注重对贫寒子弟的资助、树立楷模。(3分)(2)核心内容:教育要以人为本,遵循人的自然天性。(1分)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2分)(3)新特点:从注重个体人性的解放,到注重人的社会责任感,追求国家民族的解放。(2分)积极影响:促进青年思想启蒙,有利于培养具有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了中国的革命运动;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3分)(4)时代背景、经济发展、思想意识、民族危亡、政治局势。(2分,任2点即可)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