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2015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对应关系符合此结论的是A小农经济封建制度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铁器使用个体生产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罗布泊地区发掘清理的一批古墓,出土了锦、绢、刺绣、铜镜、漆器、圆形方孔五铢钱,还有木简、纸质文书等珍贵遗物,以及具有中亚、西亚风格的玻璃制品和织造工艺精美的毛织品。这批古墓埋葬的
2、朝代最早应为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清朝3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4古代,中国人称罗马为犁鞬、大秦,而西方人称中国为丝国、契丹。互相对视,但又如隔雾看花,透着神秘和奇异。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空间的阻隔 B生产力水平的制约C文化传统的差异 D政权体制的不同5“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
3、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6布罗代尔在15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的(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指的“奇迹”主要是指A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 B美洲新大陆的发现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7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在美国西北部,农业机械如果受损,农民用电报告知机械商店受损部件的号码,下一班火车就能带来新部件,农民自己就能安装。马歇尔所描绘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初期C
4、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 8秦汉以来,墨家作为思想体系和学派逐渐消失无闻,但从挂一漏万的历代农民起义残存材料中,仍然可以看出其中好些基本思想倒是与墨子思想有一脉相承相通之处。下列农民起义的口号中未能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天下多男子,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C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9“宋儒若程若朱,皆深通佛教者,既喜其义理之高明详尽,而又忧其用夷变夏也。乃求得而两全之法,避其名而居其实,取其珠尔还其椟。”材料表明陈寅恪认为宋儒 A.理学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 B理学是对佛学的创新C.名为阐明古学实是吸
5、收异教 D为爱国倡导天理灭人欲10面对17、18世纪的中国思想界,近人余英时认为:“儒家思想关于个人的社会存在的问题,似乎正在酝酿着一种具有近代性格的答案。一个儒家的人权观点已徘徊在突破的边缘上,大有呼之欲出之势。”这实际是指当时中国出现A民主共和思想 B经世致用思想C唯物辩证思想 D离经叛道思想11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该时期是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121655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写道:“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
6、,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一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一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这一思想反映了A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B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说C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 D工业革命后的空想社会主义13科学史家丹皮尔说过:“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来是从宇宙的中心地球上来俯览万物的,而今却变成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 A经典力学将天地运动统起来,因而人类不该俯视万物 B日心说改变了对宇宙的看法,从而否定了人是“万物之灵” C相对论弥补了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D进化论认为生物
7、是不断进化和密切相关的,人类并不比其他生物更“尊贵”14某人从文物市场购买了一张发黄的宣纸,上边用甲骨文印制了一首词。对其年代大家有不同的猜测,你认为下列哪个最准确A商代文物 B汉代文物 C唐代文物 D当代臆造文物15英国的斯宾塞创造“适者生存”的说法,以捍卫进化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进化论。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A有利于思想解放 B直接导致中英两国政治改革C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16. 美国1787年宪法在制定之初,存在着“五分之三妥协”,即把五个黑人折合成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往往被看成是该宪法存在种族歧视和没有废除奴隶制度的明证。但
8、若非从理想或道德角度出发,而是从当时实际出发,这种妥协是可取的,废除奴隶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是道德评判与现实评判之间的矛盾。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也存在这种矛盾之处的是 A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B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C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 D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171930年李立三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李立三以上认识产生的根源是A受共产国际的影响 B对苏俄模式的迷信C缺乏对中国国情的了解 D基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地位18.江西的井冈山、陕
9、西的延安、贵州的遵义、河北的西柏坡都是重要的革命圣地,它们像一座座灯塔,曾经破除了革命发展的各种迷雾。曾经引导了中国民族解放的正确方向。以下与众圣地相关信息表述正确的是A井冈山八七会议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B延安中共七大中共找到了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C遵义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问题D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晚清模式(百日维新)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
10、度创新能力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20.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这主要是因为该书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C明确了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21.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B.“两弹一星”是在时期取得的C.“文
11、化大革命”使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南优2号杂交水稻是在时期已经取得的重大成果22.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此后2000多年却是“万马齐喑”般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学术思想又经历了1956年昙花一现,改革开放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关 B. 领导者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C.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D. 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23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下列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中,为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而提出的是
12、A“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24“现实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与上述诗歌为相同流派的是A李白将进酒B杜甫春望C梵高向日葵D毕加索亚威农少女第卷本卷第25题为20分,第26题为17分,第27题为15分,共计5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按要求做答。25(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
13、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材料二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三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阿诺德J汤因比请
14、回答:(1)材料一、二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4分)(2)根据材料三,分析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指的是什么?(2分)这种冲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为什么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6分)(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世界近代历史的基本特点。(6分)26.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国而未经过民族主义之阶段者,不得谓之为国。譬诸人然,民族主义者,自胚胎以至成童所必不可缺少之材料也;由民族主义而变为帝国主义,则成人以后谋生建业所当事也。吾尤恐乎他日之所谓政治学者,耳食新说,不审地位,贸然以十九世纪末之思想为措治之极
15、则,谓欧洲各国既行之而效矣,而遂欲以政府万能之说,移植于中国,则吾国将永无成国之日矣。知他人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斯今日我国民所当汲汲者也!”“合群云者,合多数之独而成群也。以物竞天择之公理衡之,则其合群之力愈坚而大者,愈能占优胜权于世界上,此稍学哲理者所能知也。吾中国谓之为无群乎?彼固庞然四百兆人,经数千年聚族而居者也。” 梁启超选集材料二 梁启超反对提倡“排满复仇论”,主张合满汉各民族为一大中华民族,以相对于世界其他现代民族国家。他提出了“大民族主义”和“小民族主义”这样一对概念。“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
16、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诸族是也。” 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 材料三 在吸纳世界近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后,孙中山于1919年提出了融合国内各族而成一中华民族的思想:“夫汉族光复,满清倾覆,不过只达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积极目的为何?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五族云乎哉。夫以世界最古、最大、最富于同化力之民族,加以世界之新主义,而为积极之行动,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吾决不久必能驾美欧而为世界之冠。”如果以1919年为
17、分界线,那么孙中山的民族革命的目标发生了一大转化,即由五族的平等、共和向一个强大、繁盛的中华民族的积极目标转化。孙中山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生奋斗的目标是“使中国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但统一国家内民族融合与相互认同又是其存在的前提,其思想基础就是一种新的中华民族的共和精神。这种民族的共和精神应当抛弃过去华夏民族狭隘的家族、宗法团体与小血缘思想,以国家和大民族精神为重。他说:“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最贫弱的国家,处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
18、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所以,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民族精神来振兴国家,并强化对民族、国家认同性的认识,是解除亡国灭种之忧的最佳途径,也是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法宝。(1)依据材料一、二、三,比较梁启超和孙中山在民族主义问题上的异同点。(7分)(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在1919年发生“转化”的原因,这种“转化”对孙中山以后的政治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27.(15分)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东西方比较典型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
19、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材料二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邻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依据材料,概括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之处。分别说明实行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7分)(2)两次改革分别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造成什么影响?(8分)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
20、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CBBACCDCBCC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DDAACCBDABAA25.(1)材料一认为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材料二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世界各地区、各种族集团由隔绝走向联系和交往。(4分)(2)冲突:西方对世界其它地区的殖民侵略和经济扩张。(2分)积极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世界逐渐从传统文明走向近代工业文明。(2分)原因:率先开始走向全球扩张;全面展开科技革命;较早的建立起成熟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6分)(3)基本特点:工业迅速发展;世界联系日益紧密;逐渐建立起以西方世界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
21、系。(6分)26 (1)相同点:都主张以民族主义来组建国家;都反对“大汉族主义”观,主张民族平等,各民族统一为中华民族;都提倡以民族主义和民族精神抵制列强侵略,挽救民族危机。(3分)不同点:梁启超以物竞天择的进化论观点解释民族主义;孙中山主张民族间的融合与认同,强调中华民族的共和精神。(4分)(2)原因:吸纳世界近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6分)影响: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改组国民党,推动国共合作。(4分)27.(1)共同之处: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政策等。(3分) 目的:梭伦改革:缓和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挽救贵族政治面临的严重危机。(2分) 商鞅变法;顺应社会大变革形势,实现富国强兵。(2分)(2)不同影响:梭伦改革: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4分)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