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表是某农民某年的收入表:该农民一年的总收入、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收入分别是(D)A15 670元13 670元12 000元B63 600元14 670元600元C12 600元14 670元4 000元D15 670元12 600元12 000元解析:该农民一年的总收入是:1 0008 0004 0002 07060015 670(元);劳动收入是:8 0004 00060012 600(元);按劳分配收入是:8 0004 00012 000(元)。故选D。2退休职工老张富有管理企业的经验,被某民营企业以年薪12
2、万元聘用为该企业的业务主管。老张的这12万元收入属于(C)A个人劳动所得B按劳动要素分配C按管理要素分配 D按资金要素分配解析:题干材料强调老张富有管理经验,因此,老张的收入就属于按管理要素分配。故本题应选C项。3某省对该省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情况进行了梳理: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 保险等。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A)体现按要素分配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A B C D解析: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没有体现再分配,故排除;表述错误,题目中没有强调投资风险降低。材料表明居民的这些财产性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
3、,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故入选。正确答案为A。4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我国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应结合各深度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优化和完善现有精准扶贫方案,要继续探索增加扶贫资金和社会资源投入的政策和方式,改善资源分配和利用。下列措施有利于脱贫攻坚的是(D)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发挥财政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A B C D解析:不符合题意,按要素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大收入分配差距。错误,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实现脱贫攻坚可以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或者通过
4、转移支付等手段,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等方式来实现,故正确。本题答案选D。5近年来,分享经济快速发展。上班族小李加盟滴滴快车,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手机软件接单开车赚取收入,以补贴家用。可见发展分享经济(B)A扩大了按劳分配的范围B拓宽了居民的增收渠道C使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D改变了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解析:发展分享经济可以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拓宽了增收渠道,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B符合题意;按劳分配的范围是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材料主旨并没有扩大按劳分配的范围,A观点错误;材料主旨是初次分配,不是再分配,C不合题意;材料是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不是改变,D观点错误。6践行“共享发展
5、”理念,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要从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着力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发展新机制。从分配角度看,下列有助于公平公正的有(D)改革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精准扶贫,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降低创业成本,有效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缩小社会收入差距A B C D解析:分配公平是相对平等,不是分配均等化,故错误;精准扶贫有利于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公平公正,故符合题意;降低创业成本激发投资不属于分配领域,故不符合题意;通过再分配调节机制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有助于公平公正,故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D。7当前,人才引领战略成为经济发展的
6、动力之一。各地都在创新留住人才的机制,建立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激励。这一做法体现了(D)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我国的分配方式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地涌流A B C D解析:材料强调留住人才,完善分配机制,未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我国的分配方式,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材料“各地都在创新留住人才的机制,建立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激励。 ”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地涌流。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留住人才,完善分配机制,未涉及按劳分
7、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8微信“打赏”是读者在微信订阅号上阅读完原创文章后,如果认可这篇文章,点击文章下方的“打赏”链接,并支付一定的金额给作者的行为。微信公司在汇总“打赏”后,会把所得金额如数支付给文章作者。这样的“打赏”(D)A增加了读者的支出,会降低读者的消费体验B增加了微信公司的收入,提高了其经营效益C变革了原有支付模式,不利于提高作者的收入D体现了社会对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解析:微信公司在汇总“打赏”后,会把所得金额如数支付给文章作者,这样的“打赏”体现了社会对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D正确且符合题意;“打赏”是自愿的,不会降低读者的消费体验,也不能直接增加微信公司
8、的收入,A、B说法错误;这样的“打赏”变革了原有支付模式,有利于提高作者的收入,C说法错误。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切实提高贫困人口获得感。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利于(C)增加居民收入 保障人民权益平均分配收入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A B C D解析: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并不是增加居民收入,排除,并判断正确;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利于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保障人民权益,正确。错误,应该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故排除。10公平与效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
9、兼顾效率与公平,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D)某省政府给社会托老机构的老人每月发放300元财政补贴某企业建立健全以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某市民政局免费为60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 260元调整为1 400元A B C D解析:某省政府给社会托老机构的老人每月300元的财政补贴,属于社会保障,体现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符合题意;某市民政局免费为60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属于社会保障,体现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符合题意;薪酬制度是初次分配促进公平的措施,不合题意;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属于初次分配促进公
10、平的措施,不合题意。本题答案选D。11.右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D)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 B C D解析:在x1之前,收入差距越大,效率越高,这说明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正方向变化,不选;图表表明收入差距超过x1后,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效率在逐渐降低,正确;图表表明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后,效率并不会提高,不选;将收
11、入差距保持在x1之前,有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故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正确。本题答案为D。12践行“共享发展”理念,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要从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着力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发展新机制。从分配角度看,下列有助于公平公正的有(B)A改革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平均化B精准扶贫,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C降低存贷款利率,有效激发社会投资活力D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消除社会收入差距解析:精准扶贫,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可以有效地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户收入过低的问题,有助于公平公正,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B正确。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
12、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实现收入分配平均化的说法错误,同样消除社会收入差距的说法错误,A和D两个选项排除;C不是从分配角度来看的,排除。13目前,我国正着力拓宽收入分配政策调节覆盖面,重点扩大三个范围: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扩大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探索将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救助范围。拓宽收入分配政策调节覆盖面能(A)更好地发挥财政作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激活市场活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发挥商业保险保障基本生活的作用根本改变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分配关系A B C D解析:我国拓宽收入分配政策调节覆盖面能更好地发挥财政作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13、,激活市场活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准扶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符合题意;社会保险保障的是基本生活,说法错误;拓宽收入分配政策调节覆盖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分配关系,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14习近平指出,扶贫要“真扶贫、扶真贫”,把握贫困动态变化,讲求针对性,使投入的钱真正让贫困户受益。只有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才能真正摸清贫困底数,找准致贫原因,为定点“滴灌”打下基础,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开展精准扶贫(D)体现了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公平的保证鼓励人们致富的同时要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加大财政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实施差别化、针对性扶贫国家应当制定实行按需分配的分配政策A
14、B C D解析: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公平的意义,“提高经济效率是实现公平的保证”体现的是效率的意义;符合题意,扶贫要“真扶贫、扶真贫”,因此开展精准扶贫在鼓励人们致富的同时要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符合题意,“加大财政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实施差别化,针对性扶贫”体现的是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表述错误,“按需分配”的分配政策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的分配政策,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故选D。152019年1月8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刘永坦院士和钱七虎院士每人喜获奖金800万元人民币。对于这800万元奖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属于国家财政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体现了国家对知
15、识、人才、创造的尊重发挥了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A B C D解析: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刘永坦院士和钱七虎院士每人喜获奖金800万元人民币。这800万元奖金是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体现了国家对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属于国家财政在科教文卫方面的支出,发挥了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符合题意,错误。16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部署2019年经济工作时指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定总需求。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是(D)合理安排财政预算,扩大重点领域支出规模社会总需求扩大,相应产
16、品供应商生产扩大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扩大社会就业规模,增加居民的工资性收入A BC D解析:根据材料,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合理安排财政预算,扩大重点领域支出规模(),有利于扩大社会总需求,刺激相应产品供应商扩大生产(),进而社会就业规模扩大,居民工资性收入增加(),最后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D项符合题意,A、B、C项推导错误。17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富民穷”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有专家指出,要解决“国富民穷”问题,国家财政应发挥其应有作用。这表明,财政支出应该(B)A积极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经济结构B更多地向教育、社会保障和基本医疗卫生投入倾斜C
17、加大对企业的投资,通过企业带动人民富裕D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岗位解析:要解决“国富民穷”问题,财政支出应该更多地向教育、社会保障和基本医疗卫生投入倾斜,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要解决“国富民穷”问题,未涉及财政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A项不选;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营利,“国富民穷”问题不能通过企业来解决,C项不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财政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作用,与解决“国富民穷”问题无关,D项不选。18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201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了2019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意味着2019年财政赤字率会比今年(2.6%)有所提高,可能确定为3%。在风险可
18、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A)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B减轻企业税负,促进社会公平C增加财政收入,完善社会保障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解析: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国家可以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收入,扩大投资,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支持,扩大社会总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A符合题意;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不能减轻企业税负,也没有增加财政收入,排除B、C;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但不能扩大居民消费,排除D。19财政政策是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
19、税收、补贴、赤字、国债、收入分配和转移支付等多种方式来进行。下列措施推导正确的是(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重点领域支出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刺激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国家财政赤字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再分配公平营业税改增值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实体经济活力A B C D解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重点领域支出,能够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符合题意。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会扩大地方财政赤字,而不是扩大国家财政赤字,错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而不是再分配,错误。营业税改增值税,能够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利于激发实体经济活力,符合题意。20国务院确定实施简并增值税税率
20、、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等六项新的减税政策,受到广泛关注。六大减税政策做到了货物和劳务税、所得税、财产行为税三大类税种的全覆盖,产生积极的减税政策效应。下列推导正确的是(B)A实施减税政策大幅减少国家税收收入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减弱B实施减税政策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C实施减税政策小微企业再获政策红利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渐成国民经济主体D实施减税政策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动力提高小微企业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解析:国家通过实施六大减税政策,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节约了成本,有利于企业发展,
21、形成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势头,激发市场活力,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B推导正确;实施减税政策,从近期看可能会减少税收收入,但不一定会大幅度减少税收收入,而且从长期看会增加财政收入,A推导错误;实施减税政策,是中小企业获得的政策红利,会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但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小微企业发展不会改变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C推导错误;实施减税政策,会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但不一定会提高小微企业的效益,因为企业的效益取决于其经营状况,D推导错误。21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在个人
22、所得税应缴纳税额中扣除。这一做法(B)将惠及每一位纳税人 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 从根本上提升居民消费A B C D解析:中“每一位”的表述错误。错误,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居民消费。新的个税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在个人所得税应缴纳税额中扣除。这一做法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入选。22浙江省国家税务局统计显示,全面“营改增”试点一周年,我省企业累计减税464.88亿元,在全省122.46万户试点纳税人中整体减税面达98%。全面“营改增”(B)有利于企业减税负、增活力,缓解我国当前经济的下行压力
23、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关系,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能有效解决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生产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确保企业盈利A B C D解析:全面“营改增”有利于企业减税负、增活力,缓解我国当前经济的下行压力。能有效解决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生产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符合题意;个人所得税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关系,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与题意不符;企业是否盈利取决于多种因素,全面“营改增”并不能确保企业盈利,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23“征信互认、银税互动”是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税务部门通过合作使纳税信用和银行信用互联互通,让规范纳税的小微企业享受基于纳税信用
24、的融资服务,助力守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累计向纳税信用好、信用积分高的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0.5万笔,小微企业借此获得贷款金额达到3 700多亿元。由此可见,“征信互认、银税互动”(B)有利于增强企业依法纳税意识是提高企业的信誉和社会形象的关键促进了企业融资方式多元化有利于盘活企业的信用资产A B C D解析:纳税信用和银行信用互联互通,让规范纳税的小微企业享受基于纳税信用的融资服务,助力守信企业可持续发展,说明“征信互认、银税互动”有利于增强企业依法纳税意识,盘活企业的信用资产,正确;“征信互认、银税互动”有助于企业提高信誉和社会形象,但不
25、是关键,排除;“征信互认、银税互动”没有增加企业融资方式,排除。正确选项为B。24近年来,我国影视行业快速发展。同时,也暴露出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款等问题,损害了行业形象,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在我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应自觉诚信纳税,这是因为(A)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要以国家税收为重,个人利益应当忽略不计国家职能的实现以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公民有权利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A B C D解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应自觉诚信纳税,这是因为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职能的实现以税收作为物质基础,正确。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国家利益,但
26、是个人利益忽略不计的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应依法纳税的义务,没有提到相关的公民权利,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12分)论坛问卷调查中心拟定的下列观点(摘选),通过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面对面采访等措施进行收入分配与财富分配的社情民意调查。结果如下:观点一按贡献大小分配,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54.0%观点二贫富差距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内,会激励人们创造更多的财富,也给人们上进的动力77.6%观点三只要我的收入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同步,我能够接受65.5%观点四当前解决财富分配不平等问题比解决
27、收入不平等问题更重要66.6%结合表中信息和所学经济知识,为我国调节收入分配体制提几条合理化建议。答案:根本上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制度保证。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兼顾效
28、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解析: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所学经济知识,问题指向是结合表中信息,为我国调节收入分配体制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属于建议、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表中信息并转化为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来回答,具体考生可从根本措施、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的举措、再分配的举措、兼顾效率与公平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李克强总理在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要创新科技投入政策和经费管理制度,扩大科研人员在技术路线选择、资金使用、团队组建、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自主权。落实好以增
29、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实行更加灵活多样的薪酬激励制度。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支持力度。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措施,继续推出更多普惠性支持政策。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推进科技创新所提举措的依据。答案: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创新科技投入政策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落实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和薪酬激励制度,可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措施,可以激发企业创新热情,增强企业创新动力。解析:本题从设问指向看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设问范围是经济生活模块,知识限定范围
30、不明确,学生需要认真结合材料,与教材知识相对接来分析作答。结合材料学生可以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创新科技投入政策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落实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和薪酬激励制度,可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措施,可以激发企业创新热情,增强企业创新动力等角度进行阐述。27(14分)民之所想,政之所向。各地政府和人大把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不少地方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用于民生保障和改善的财政支持力度只增不减。如湖北省提出,无论今年
31、财政压力有多大,用于民生的支出只增不降,为群众办的实事只加不减。四川省承诺,要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为老百姓办实事只增不减,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阐释用于民生保障和改善的财政支持力度只增不减的理由。答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所决定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内在要求。社会公平需要合理的收入分配,加大财政对民生的支持,有利于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加大财政对民生的支持,有利于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
32、理配置的作用,加大财政对民生的支持,有利于为民生改善提供物质支持。(考生如答出“加大财政对民生的支出,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总体消费水平,推动经济发展”等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的知识范围为经济生活,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阐释用于民生保障和改善的财政支持力度只增不减的理由,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转化为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来组织答案: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于民生保障和改善的财政支持力度只增不减,可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角度来分析说明;财政支持力度只增不减,可从国家财政的三点作用角度来分析说明。28(14分)阅读材料,完
33、成下列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材料一:十九大报告庄严承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当前,收入分配不公是不平衡发展的表现之一,收入分配“不平衡”仍存在“两低”“四大”和“一突出”的现象。即“两低”是指居民收入比重和劳动保障比重偏低;“四大”是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仍然偏大;“一突出”是指居民财产分布不公的问题非常突出。未来也将更加注重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收入差距过大造成的矛盾。材料二:解决这一主要矛盾,还必须打好精准
34、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某地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等措施,不断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近五年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6.52亿元,投入易地扶贫搬迁66亿元,统筹整合各类财政涉农资金142亿元,安排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金3.5亿元。在各类扶贫资金使用上,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各项惠民政策、项目和工程资金最大限度地向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强化对贫困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群体的精准扶贫,大幅增加对贫困地区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投入,为扶贫攻坚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1)结合材料一,运
35、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8分)(2)结合材料二,说明该地财政是如何助推精准扶贫攻坚战的。(6分)答案:(1)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2)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该地运用财政扶持易地扶贫搬迁、强化对贫困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群体的精准扶贫,促进社会公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该地大幅增加对贫困地区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投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