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0789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同步练习第I卷(选择题)1.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A.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B.以社会贡献为根据 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D.以个人善恶为标尺2.老子是一个史官, 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 主张的合理解释是A老子反对下层平

2、民间的斗争 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亲亲” 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制度3.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引用诗经中的一句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下列主张与诗经属于同一思想流派的是A.“必吾先从事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B.“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C.“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D.“治大国,若烹小鲜。”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明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强调的是修身弄性,时时刻刻修炼自己,与这一主张相吻合的是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B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

3、不学而有来年C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5.“民本”语出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谓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巩固,国家才能安宁。“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它由“人民”和“权利”两个词组合而成,其字面意思就是“人民的权利”、“人民主权”和“多数人的统治”。下列“民本”与“民主”的表述,正确的是A两者都具有限制或约束统治者行为的作用B两者的区别在于“民”是否是国家的基础C两者都有利于根本上改变百姓的社会地位D两者都鼓励百姓为实现自己的追求而奋斗6.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另立新君)。”这思

4、想在18 世纪的欧洲最有可能被用于宣传论证A君权神授的思想B卢梭的社会契约论C人是万物的尺度D三权分立的学说7.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 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的专制主义分别是A.墨家、儒家B.法家、道家C.儒家、法家D.道家、儒家8.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 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B“天时不如地利,地

5、利不如人和”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9.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雅典城邦时期亚里士多德说:“男子生来就属上等,女子则属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二者看法如此接近,主要是A同时代同文明下相互借鉴吸取B儒家思想对世界影响深远C城邦体制和诸侯割据下小国寡民的产物D都仅着眼于男女在社会活动中不同作用10.很多成语典故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如卧薪尝胆、围魏救赵、奇货可居、唇亡齿寒、毛遂自荐、朝秦暮楚、百家争鸣等等。这些成语典故反映出当时A经济大发展 B政治大动荡 C文化大繁荣 D社会大变革11.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

6、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 “礼”“义”的主要目的是A规范社会秩序 B强化中央集权C构建平等社会 D缓和诸侯纷争12.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A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B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C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D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1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诗句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人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C.霹雳一声暴动,分田分地真忙D.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

7、民自朴1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以上言论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消极无为B.仁政治国C.严刑酷法D.经世致用15.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各项,属于老子思想的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邻国相望,鸡太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A.B.C.D.16.“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上述答复体现了A中国汉字词性的多变性

8、B儒家学派克己复礼思想C答者对贤明政治的推崇D当时社会礼崩乐坏形势17.中国俗语说:“远亲不如近邻”,强调的是邻里互助。邻里互助特别符合儒家传统道德中的A.忠B.义C.礼D.信18.下图是联合国总部走廊里壁画为人准则,画中文字为“DO UNTO OTHRES ASYOUWOULD HAVE THEN DO NUTO YOU(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历史上,提出类似思想的东方与西方的思想家是孔子 普罗塔哥拉 韩非子 康德A. B. C. D.19.西周时期,“宗原先荀子一书长期遭受冷遇,与论语、孟子注家蜂起,成为士人学子必读经典的盛况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主要是因为荀子A“对

9、舟民水”的民本思想B“天行有常”的唯物思想C“礼法并用”的政治思想D推崇礼乐制度的复古思想20.据周礼记载,古代社会的“民”享有“询国危、询国迁、询立君”的权利。尚书载,“民”已经成了受“天”庇护的政治主体,“民”意即“天”意,“君”不安民、养民,则会受到“天”的惩罚。下列对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概括准确的是A.“民本”和“德治”思想B.“民主”和“仁政”思想C.“民本”和“法治”思想D.“法治”和“德治”思想第II卷(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人性之恶,其善伪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人群)争则乱,

10、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则乱。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摘编自荀子材料二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11、材料三 国家有两种实力,一种是以经济和军事力量为基础的“硬实力”,另一种是通过其文化和意识形态为吸引力的“软实力”。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长会提高自信心、自负感,以及更加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自己的软实力更优越,并大大增强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提倡对儒家思想的宣传,党的领导人宣称它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李光耀把儒家思想看做是新加坡成功的原因,并积极地向世界的其他地方宣扬儒家思想的价值观。整理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荀子的观点,简析其观点形成的主要背景。(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12、帝国文化”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软实力”的认识。参考答案12345678910CCBDABCCDD11121314151617181920ABABBCBDCA21.(1)观点:人性本恶,通过学习而从善;礼是维护社会秩序、保证人群生存的制度;隆礼贵义,礼法并用,君主集权;天自有规律,人可以认识它,并用它造福社会。背景:春秋战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2)原因:适应封建专制统治需要(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其内容本身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中国古代经济的特殊性(即自然经济占主导、商品经济薄弱);内涵中具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容易被认同。(3)观点:“软实力”是指除经济军事之外、以传统文化为吸引力的一种文化力量。这一力量在当今世界更具有优越性。原因: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是能提升民族自信心,有利于提升软实力;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需要用软实力提升国家的影响力。认识:把儒家思想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将其转化为时代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