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8届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适应性训练(二)理科综合试题命题:张兵 王宝玉 闵安娜本试卷共12页,共40题(含选考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或B)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
2、卷、草稿纸上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制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答题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次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Cu-64第卷(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可用下图来准确表示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A.1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24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
3、信息、生物信息B.1表示生物膜系统,24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细胞核膜C.1表示原核生物,24分别表示细菌、蓝藻、真菌D.1表示细胞外液,24分别表示血液、组织液、淋巴2. 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一类标志酶-腺苷酸激酶,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以下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A. 腺苷酸激酶极有可能是一种ATP水解酶B. 腺苷酸激酶的数量多少影响细胞呼吸的强度C. 腺苷酸激酶与细胞内ATP与ADP的平衡维持有关D. 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3. 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皮肤血管血液的相对流量如图所示,下
4、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AB段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皮肤血流量的变化受下丘脑的调节C.在D点以后需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D.在CD段皮肤血管收缩4. 下列有关科学发现的说法,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卡尔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探明了CO2中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C.萨克斯通过对照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葡萄糖D.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5.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B.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C
5、.基因型Aa的个体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6.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B.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的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基因型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D.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经染色体加倍后选育的,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7. 景泰蓝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下列制作景
6、泰蓝的步骤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BCD将铜丝压扁,掰成图案将铅丹、硼酸盐等化合熔制后描绘高温焙烧酸洗去污A.AB.BC.C D.D8. 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N5-,N5-是制备全氮类物质N5+N5-的重要中间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B.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C.每个N5-中含有35个电子D.N5+N5-结构中含共价键9. 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利用如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相关数据如表:物质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正丁醇117.20.8109微溶正丁醛75
7、.70.8017微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酸化的Na2Cr2O7溶液 逐滴加入正丁醇中B.当温度计1示数为9095,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C.反应结束,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D.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少量金属钠,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10. 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B.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C.向Al2(SO4)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制Al(OH)3D.向稀H2SO4催化水解后的麦芽糖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水解产物11. 生铁在pH=2和p
8、H=4的盐酸中发生腐蚀在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记录该过程的压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容器中负极反应均为Fe-2e-Fe2+B.曲线a记录的是pH=2的盐酸中压强的变化C.曲线b记录的容器中正极反应是O2+4e-+2H2O4OH-D.在弱酸性溶液中,生铁能发生吸氧腐蚀12. 25时,0.1molL-1的3种溶液盐酸氨水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3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B.3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与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D.与等体积混合后c(H+)c(CH3COO-)c(OH-)13. 某同学用Na2CO3和NaHCO3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前两溶液的pH相等B.实验前两溶液中离子种类完全相同C.加入CaCl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一样多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CO32-+Ca2+CaCO3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如图,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物体a、b、c,三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对a的摩擦力可能水平向右B.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c一定受到水平桌面施加的摩擦力D.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10、15. 如图是对着竖直墙壁沿水平方向抛出的小球a、b、c的运动轨迹,三个小球到墙壁的水平距离均相同,且a和b从同一点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A. a和b的飞行时间相同B. b的飞行时间比c的短C. a的水平初速度比b的小D. c的水平初速度比a的大16. 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中运动与力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B.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C.牛顿三条运动定律
11、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石,牛顿的三条运动定律都能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验证D.力的单位“N“是基本单位,加速度的单位“m/s2”是导出单位17. 一物块沿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滑,到达最大高度处后又返回斜面底端。已知物块下滑的时间是上滑时间的2倍。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B. C. D.tan18.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1时,速度的变化为v;紧接着位移为x2时,速度的变化仍为v。则质点的加速度为A. B. C. D.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带电质点,只在相互作用的静电力下运动,若其中一个质点的动量增加,另一个质点的动量一定减少B.波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成功解释了
12、氢原子光谱的特征C.在原子核中,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的越牢固D.已知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某一激发态需要吸收的能量为12.09eV,则动能等于12.09eV的另一个氢原子与这个氢原子发生正碰,可以使这个原来静止并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该激发态20. 摩天轮是游乐场一种大型转轮状设施,摩天轮边缘悬挂透明座舱,乘客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随摩天轮转动过程中,可以俯瞰四周景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乘客重力的冲量为零C.在最高点,乘客重力大于座椅对他的支持力D.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重力的瞬时功率保持不变21. 轨道
13、平面与赤道平面夹角为90的人造地球卫星被称为极地轨道卫星,它运行时能到达南北极区的上空,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观测和应用的气象卫星、导航卫星等都采用这种轨道.如图,若某颗极地轨道卫星从北纬45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首次运行到南纬450的正上方用时45分钟,则A.该卫星运行速度一定小于7. 9km/sB.该卫星轨道半径与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之比为1:4C.该卫星加速度与同步卫星加速度之比为2:1D.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小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第卷(非选择题共17小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4、一)必考题(共129分)22.某同学利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圆柱体工件的直径和高度,测量结果如图(a)和(b)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_cm,高度为_mm23. 某小组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其中m1=50g,m2=150g,m2在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2可以带动m1拖着纸带带出一系列的点,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0为打下的第一个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请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系统的加速大小为_m/s2;(2)在打计数点05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为=_J
15、,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J.24. 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着足够长、质量为3m的木板,木板上依次排放质量均为m的木块1、2、3,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现同时给木块l、2、3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o、2vo、3vo,最后所有的木块与木板相对静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1)木块3从开始运动到与木板相对静止时位移的大小;(2)木块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25. 如图所示,MN为固定的竖直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N端与水平面相切,轨道半径R=0.9m,粗糙水平端NP长L=1m,P点右侧有一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在P点平滑连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的速率恒为3m/s
16、,一质量为1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从圆弧轨道最高点M由静止开始沿轨道滑下,物块A与NP段间的动摩擦因数,静止在P点的另一个物块B与A完全相同,B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A与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物块A滑下后首次到达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2)从A、B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B与传送带之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26. 某化学小组研究盐酸被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1)研究盐酸被MnO2氧化实验操作现象I常温下将MnO2和12molL-1浓盐酸混合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II将 I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III加热MnO2和4
17、molL-1稀盐酸混合物无明显现象已知MnO2呈弱碱性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II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III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或c(Cl-)较低,设计实验(图1)IV进行探究:将实验 III、IV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将 i、ii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用图2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 V:K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向右管中滴加浓H2SO4至c(H+)7molL-1,指针偏转幅度变化不大再向左管中滴加浓H2SO4至c(H+)7molL-1,指针向左偏转幅度增大将和、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2)研究盐酸能否被氧
18、化性酸氧化烧瓶中放入浓H2SO4,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烧瓶上方立即产生白雾,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浓硫酸_(填“能”或“不能”)氧化盐酸向试管中加入3mL浓盐酸,再加入1mL浓HNO3,试管内液体逐渐变为橙色,加热,产生棕黄色气体,经检验含有NO2实验操作现象I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棕黄色气体中试纸先变蓝,后褪色II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纯净Cl2中试纸先变蓝,后褪色III通过实验I、II、III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l2,III的操作是_(3)由上述实验得出:盐酸能否被氧化与氧化剂的种类、_有关27. As2O3在医药、电子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含砷元素(A
19、s)的工业废水经如图1流程转化为粗产品。(1)“碱浸”的目的是将废水中的H3AsO3和H3AsO4转化为盐。H3AsO4转化为Na3A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氧化”时,1molAsO33-转化为AsO43-至少需要O2_ mol。(3)“沉砷”是将砷元素转化为Ca5(AsO4)3OH沉淀,发生的主要反应有:aCa(OH)2(s)Ca2+(aq)+2OH-(aq) H0b5Ca2+OH-+3AsO43-Ca5(AsO4)3OH H0研究表明:“沉砷”的最佳温度是85。 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温度高于85后,随温度升高沉淀率下降的原因是_。(4)“还原”过程中H3AsO4转化为H3AsO3
2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还原”后加热溶液,H3AsO3分解为As2O3,同时结晶得到粗As2O3。As2O3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硫酸中的溶解度(S)曲线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粗As2O3的沉淀率,“结晶”过程进行的操作是_。(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 (填字母)。a粗As2O3中含有CaSO4b工业生产中,滤液2可循环使用,提高砷的回收率c通过先“沉砷”后“酸化”的顺序,可以达到富集砷元素的目的28. 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二硫化亚铁铜CuFeS2)为原料,用Fe2(SO4)3溶液作浸取剂提取铜,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FeS2+4Fe3+=Cu2+5Fe2+2S。(1)该反应中,Fe3
21、+体现_性。(2)上述总反应的原理如图1所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_。(3)一定温度下,控制浸取剂pH=1,取三份相同质量黄铜矿粉末分别进行实验:实 验操 作2小时后Cu2+浸出率/%I加入足量0.10molL-1Fe2(SO4)3溶液78.2II加入足量0.10molL-1Fe2(SO4)3溶液,通入空气90.8III加入足量0.10molL-1Fe2(SO4)3溶液,再加入少量0.0005molL-1Ag2SO4溶液98.0 对比实验I、II,通入空气,Cu2+浸出率提高的原因是_。 由实验III推测,在浸取Cu2+过程中Ag+作催化剂,催化原理是:CuFeS2+4Ag+Fe2+Cu2+2
22、Ag2S Ag2S+2Fe3+2Ag+2Fe2+S为证明该催化原理,进行如下实验:a取少量黄铜矿粉末,加入少量0.0005molL-1Ag2SO4溶液,充分混合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中_,证明发生反应i。b取少量Ag2S粉末,加入_溶液,充分混合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证明发生反应ii。(4)用实验 II的浸取液电解提取铜的原理如图2所示:电解初期,阴极没有铜析出。用电极反应式解释原因是_。将阴极室的流出液送入阳极室,可使浸取剂再生,再生的原理是_。29.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如图
23、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1)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 模型,其中构成的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 决定的(2)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 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 ,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3)正常的CFTR蛋白约由1500个氨基酸组成,直接指导该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至少由 个核苷酸组成有一种CFTR基因突变会导致肽链错误折叠,使蛋白质的 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CFTR蛋白的正常功能目前已发现CFTR基因有1600多种突变,都能导致严重的囊性纤维化,这一事实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等
24、特点30. (8分)柑橘叶片的发育会影响是果树产量和品质,通过对柑橘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特性的研究,探索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生产能力,可为柑橘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下是某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1)为探究叶片发育过程中的光合生产能力,最好选择晴好天气于9:0011:00左右做净光合速率的测定,可根据单位时间O2的(填“产生量”、“释放量”)衡量净光合速率在叶肉细胞中消耗O2的具体部位是(2)图1显示,萌芽后,叶面积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扩大,这是细胞的结果。由图1可知,在叶片发育的过程中,其净光合速率逐渐升高是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这两种代谢活动变化的结果,具体变化:一是光合结构逐渐完善,
25、增幅较大;二是随着叶片的展开和扩展,与叶片发育密切相关的增幅较小(3)光补偿点是指当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时的光照强度在光补偿点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由图2可知,柑橘叶片的光补偿点与(因素)有关随着叶片的发育,柑橘树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填“增强”或“减弱”)31.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即中药青蒿)的组织细胞中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野生型青蒿(2n=18)的正常植株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将基因型为aaBb 和AaBB
26、的野生型青蒿杂交,F1中的基因型有_种;F1中基因型为_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比例最高;若该基因型的植株自交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2)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组杂交试验,杂交后得到的子代数量比如下表:组合二中亲本可能的基因型组合为_。(3)在一个白青秆(纯合体)青蒿中,发现了一株紫红秆青蒿。研究人员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来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将该株紫红秆青蒿与纯合白青秆青蒿杂交;如果F1全为白青秆,F1自交得到的F2中白青秆:紫红秆=3:1,则紫红秆性状是由于_造成的;否则,紫红秆性状是由于_引起的。(4)在AAaa 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
27、分离,产生的子代染色体数目为_。32. 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模式图,甲丁表示不同的分泌细胞,AD表示不同的靶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结合的原因是。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会被。(2)若甲产生的某种抗体与A(胰岛B细胞)上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进而引起糖尿病,则这种病属于。(3)若丁为下丘脑细胞,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其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激素增加,该激素通过促进细胞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4)若丙为垂体细胞,其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促进C产生相应的激素,则C产生的这种激素的生理作用有(答出两点)。(二)选考题:共45分
28、。请考生从给出的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两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 【物理选修3-3】(15分) (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A用注射器吸取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把它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若100滴溶液的体积是1mL,则1滴溶液中含有油酸10-2mLB往浅盘里倒入适量的水,再将痱子粉或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C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l滴油酸酒精溶液,同时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立即在玻璃板上描下油酸膜的形状D将画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计算轮廓范围内正方形的个数,并求得油膜的面积E根据l滴
29、油酸溶液中油酸的体积v和油膜面积S就可以算出油膜厚度d=,即油酸分子的大小(2)如图,上、下都与大气相通的直立圆筒竖直放置,中间用横截面积S=0. 01 m2、质量不计的两个活塞A、B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B与一劲度系数k=1000N/m的弹簧相连,平衡时两活塞相距l= 0. 6m.现用力F向下压活塞A,使其缓慢下移一段距离后再次平衡,此时力F= 500N.已知外界大气压强p0=100105Pa,假定气体温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计一切摩擦,求 ( i)活塞A向下移动的距离h;( ii)大气压强对活塞A和活塞B做的总功W.34. 【物理选修3-4】(15分) (1)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
30、说法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A一个振动,如果回复力与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平方成正比而且方向与位移相反,就能判定它是简谐运动B如果测出单摆的摆长l、周期T,作出l T2图象,图象的斜率就等于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C当系统做受迫振动时,如果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D游泳时耳朵在水中听到的音乐与在岸上听到的是一样的,说明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频率并不改变E多普勒效应在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交警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2)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水槽,槽中放置着平面镜M,镜面与水平
31、面之间的夹角为.一束白光从O点射向水面,先经水而折射,再经平面镜反射,又经水面折射回到空气中,最后在水槽左上方的竖直屏N上形成彩色光带.若逐渐增大角,各种色光陆续消失,假定所有光线均在同一竖直平面.(i)_色光最先从屏上消失;(ii)若入射光线与水面成300角,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450,屏上的彩色光带恰好全部消失.求最后消失的色光对水的折射率.(结果可以用根式表示)35.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B2O3制备BF3、BN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
32、_;(2)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_;(3)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_,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立体结构为_;(4)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_,层间作用力为_;(5)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36.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聚酰亚胺是重要的特种工程材料,已
33、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纳米、液晶、激光等领域。某聚酰亚胺的合成路线如图(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已知:(1)A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3)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_。(4)I的分子式为C9H12O2N2,I的结构简式是 _ 。(5)K是D的同系物,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4组峰,与CH3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6) 1molM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4molCO2,M的结构简式是 _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在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环节,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用于酿制葡萄酒的主要微生物是_,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
34、2)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需最大程度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对原料和设施分别进行_和_,并接入合适的菌种。(3)在制作葡萄酒的实验中,向发酵瓶中装入葡萄汁时,要留有大约_的空间。如果要继续制作葡萄醋,在发酵后期要向发酵液中通入_,以保证发酵液处于_环境,并将发酵液置于温度为_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发酵液中会出现醋酸菌。38.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的主要过程:(1)原生质体的结构包括_ 三部分构成。(2)培育胚状体利用了_技术,培养基中除了含有一定的营养外,还必须含有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等植物激素。另外,还需要对
35、培养基进行严格的_。(3)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的胚状体再继续培养,可培育出完整的植株,这体现了_。(4)从叶片的叶肉细胞到获得胚状体会经过_过程。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 细胞融合 脱分化 再分化A B. C D(5)从图解可知,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激素以调整细胞分裂分化的是_(用字母ae回答)阶段。若为了获得三七的细胞产物,则只需培养到_。若为了获得三七的人工种子,则需要培养到_。2018届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适应性训练(二)理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物理部分答案1415161718192021DDBCCBCABDAB22. 正确答案:1.225;6.860
36、试题解析:解:2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确度是0.05mm,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2mm,游标尺上第5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50.05mm=0.25mm,所以最终读数为:12mm+0.25mm=12.25mm=1.225cm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6.5mm,可动刻度为36.00.01mm=0.360mm,所以最终读数为6.5mm+0.360mm=6.860mm故答案为:1.225;6.860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对于基本测量仪器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要了解
37、其原理,要能正确使用这些基本仪器进行有关测量23. 正确答案:(1)4.80(2)0.576;0.588试题解析:【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点5的速度,从而求出系统动能的增加量。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直线图象中斜率和截距是我们能够利用的信息。【解答】(1)两相邻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
38、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有:物体由静止下落,因此动能的增量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重力所做的功,因此系统势能的减少量为:Ep=W=(m2-m1)gh05=(0.150-0.050)9.8(0.216+0.384)J=0.588J故答案为:(1)4.80(2)0.576;0.58824. 正确答案:解:(1)当木块3与木板的速度相等时,3个木块与木板的速度均相等,且为v,系统动量守恒m(v0+2v0+3v0)=6mv 木块3在木板上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mg=ma 由运动学公式(3v0)2-v2=2as3解得(2)设木块2的最小速度为v2,此时木块3的速度为v3,由动量守恒定律m(v0+
39、2v0+3v0)=(2m+3m)v2+mv3 在此过程中,木块3与木块2速度改变量相同3vo- v3=2vo-v2 解得 试题解析:本题木块在木板上滑动类型,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是解题基础,其次要把握物理过程的物理规律,常常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结合处理.(1)当木块3与木板的速度相等时,3个木块与木板的速度均相等,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共同的速度,木块3在木板上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根据速度位移公式七求木块3从开始运动到与木板相对静止时位移的大小;(2)根据动量守恒和速度关系求木块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25. 正确答案:解:(1)设物块质量为m,A首次到达N点的速度为,由机械
40、能守恒定律可得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联立解得FN=3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支持力与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物体对轨道压力大小为30N,方向竖直向下(2)设A到B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为v0,从释放物块A至到达P点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解得v0=4m/s设A、B第一次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则=0, =4m/s碰后B沿传送带向上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设为a1则对B有 解得 运动时间为 位移为 此过程物块B与传送带相对运动的路程 此后B反向加速,加速度大小仍为,与传送带共速后匀速运动直至与A再次碰撞加速时间为 位移为此过程相对运动路程全过程产生的热量为 试题解析:本题首先要理清物体
41、的运动过程,其次要准确把握每个过程所遵守的物理规律,知道摩擦生热与相对路程有关。(1)物块A由M滑到N的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得物块A到达最低点N时的速度。在N点,由合力提供向心力,求轨道对物块A的支持力,从而得到物块A对轨道的压力;(2)研究物块A从N到P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求出物块A到达P的速度A与B碰撞后A、B交换速度,得到碰后B的速度,分析B滑上传送带的受力情况,判断运动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得两者的相对路程,即可求得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33.正确答案:(1)BDE(2)(i)设活塞B向下移动的距离为x,由平衡条件 F=kx 活塞A受压向下移动的
42、距离为h,由玻意耳定律 PoloS= (Po+)(l0-h+x)S 解得h=0. 7m ( ii)大气压强对活塞A和活塞B做的总功 W=Po(h-x)S 解得W= 200J 34.(1) CDE(2) (i)紫. ( ii)最后消失的是红光,红光传播的光路如图. 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入射角=600,折射角为.由折射定律 红光在平面镜上的入射角为,由几何关系+= 450 红光由水面射向空气,恰好发生全反射时入射角为C,由几何关系c=+2 且sinC= 联立解得n= 试题解析:(1)【分析】将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通过量筒测出1滴此溶液的体积然后将1滴此溶液滴在有痱子粉的浅盘里的水面上,等待形状稳定
43、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描绘出油酸膜的形状,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按不足半个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统计出油酸薄膜的面积则用1滴此溶液的体积除以1滴此溶液的面积,恰好就是油酸分子的直径。本题关键是明确实验原理,属于基础题,不难。【解答】“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步骤为:配制酒精油酸溶液测定一滴酒精油酸溶液的体积v准备浅水盘 C形成油膜 B描绘油膜边缘 F测量油膜面积 A计算分子直径D,故BDE正确,AC错误。故选BDE。(2)明确气体作何种变化,找准气体的初末状态量;含有弹簧的题目要注意弹簧的形变,另外此题中还要注意到圆筒是上下都透气的这个条件,要准确理解题意。(
44、 i)施加外力后,弹簧会缩短,活塞A下降的距离等于活塞间减少的距离与弹簧缩短的距离之和。( ii)将活塞A、B连同封闭的气体看做一个整体,大气压对两个活塞做的总功可由功的计算公式求得。II(1)【分析】回复力与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成正比,且方向总跟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依据振动周期公式,即可求解;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从而发生共振;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频率不变,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有关,波速会变化,则波长会改变;测定汽车的速度使用多普勒现象;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共振条件、简谐运动特点、多普勒效应内容,要熟悉有关概念即可,特别是单摆的周期公式,一定要熟悉。【解答】A.如果回复力
45、与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而且方向与位移相反,才能判定它是简谐运动,故A错误;B.依据振动周期公式,则有:,图象的斜率不等于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故B错误;C.当系统做受迫振动时,如果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发生共振,则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故C正确;D.游泳时耳朵在水中听到的音乐与在岸上听到的一样,说明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频率不变,但是波速会变化,则波长改变,故D正确;E.多普勒效应是指波源或观察者发生移动,而使两者间的位置发生变化,使观察者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测定汽车的速度使用多普勒现象,故E正确;故选CDE。(2)(i)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红光的折射率最小,临
46、界角最大紫光的折射率最大,临界角最小,根据全反射条件分析(ii)画出光路图,屏幕上的彩色光带恰好全部消失,入射角等于临界角,由折射定律和全反射临界角公式结合求解。本题涉及到折射和反射两种光学现象,根据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进行分析,根据七种色光折射率的大小,确定折射角大小对于平面镜,要充分利用对称性分析光路。化学部分答案78910111213ACDACBB26. 正确答案:MnO2+4HClMnCl4+2H2O;MnCl4Cl2+MnCl2;III中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c(H+)、c(Cl-)较低,需要增大到一定浓度才能被MnO2氧化;MnO2氧化盐酸的反应中c(H+)变化的影响大于c(Cl-);
47、HCl的还原性与c(H+)无关;MnO2的氧化性与c(H+)有关,c(H+)越大,MnO2的氧化性越强;不能;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纯净的NO2中;c(Cl-)、c(H+)试题解析:解:(1)常温下将MnO2和12molL-1浓盐酸混合,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已知MnO2呈弱碱性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结合元素化合价不变书写化学方程式MnO2+4HClMnCl4+2H2O,故答案为:MnO2+4HClMnCl4+2H2O;将I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为氯气,说明分解产物有氯气,锰元素化合价降低是氯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Cl4Cl
48、2+MnCl2,故答案为:MnCl4Cl2+MnCl2;III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或c(Cl-)较低,将实验III、IV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III中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c(H+)、c(Cl-)较低,需要增大到一定浓度才能被MnO2氧化,将i、ii作对比,加热MnO2和4molL-1稀盐酸混合物,加入硫酸和加入氯化钠都生成黄绿色气体,其中氢离子浓度小于氯离子,得出的结论是MnO2氧化盐酸的反应中c(H+)变化的影响大于c(Cl-),故答案为:III中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c(H+)、c(Cl-)较低,需要增大到一定浓度才能被MnO2氧化;MnO2氧化盐酸的反应中c(H+)变化的影响
49、大于c(Cl-);向右管中滴加浓H2SO4至c(H+)7molL-1,指针偏转幅度变化不大说明氢离子浓度影响不大;再向左管中滴加浓H2SO4至c(H+)7molL-1,指针向左偏转幅度增大,说明氢离子浓度对二氧化锰影响大,将和、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HCl的还原性与c(H+)无关;MnO2的氧化性与c(H+)有关,c(H+)越大,MnO2的氧化性越强,故答案为:HCl的还原性与c(H+)无关;MnO2的氧化性与c(H+)有关,c(H+)越大,MnO2的氧化性越强;(2)烧瓶中放入浓H2SO4,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烧瓶上方立即产生白雾,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无氯气生成,
50、说明盐酸未被浓硫酸氧化,白雾为盐酸小液滴,故答案为:不能;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棕黄色气体中试纸先变蓝,后褪色,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纯净Cl2中试纸先变蓝,后褪色,气体中含氯气、二氧化氮,通过实验I、II、III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l2,操作是验证纯净二氧化氮遇到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化,操作是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纯净的NO2中,故答案为: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纯净的NO2中;(3)由上述实验得出:盐酸能否被氧化与氧化剂的种类、c(Cl-)、c(H+)浓度有关,故答案为:c(Cl-)、c(H+);(1)已知MnO2呈弱碱性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合物
51、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将 I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为氯气,说明分解产物有氯气,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单质守恒分析锰元素被还原的价态和物质;III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或c(Cl-)较低,将i、ii作对比加热MnO2和4molL-1稀盐酸混合物,加入硫酸和加入氯化钠都生成黄绿色气体,其中氢离子浓度小于氯离子;向右管中滴加浓H2SO4至c(H+)7molL-1,指针偏转幅度变化不大说明氢离子浓度影响不大;再向左管中滴加浓H2SO4至c(H+)7molL-1,指针向左偏转幅度增大,说明氢离子浓度对二氧化锰影响大;(2)烧瓶中放入浓H2SO4,通过
52、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烧瓶上方立即产生白雾,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无氯气生成,为盐酸小液滴;向试管中加入3mL浓盐酸,再加入1mL浓HNO3,试管内液体逐渐变为橙色,加热,产生棕黄色气体,经检验含有NO2说明硝酸钡还以为二氧化氮;操作对比验证二氧化氮是否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变蓝判断气体成分;(3)上述分析可知,盐酸被氧化和氯离子浓度、氢离子浓度有关;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操作的实验分析判断、对比试验推断结论、氧化还原反应影响因素的判断等,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27. 正确答案:(1)H3AsO4+3NaOHNa3AsO4+3H2O(2)0.5(3)温度升高,反应a
53、平衡逆向移动,c(Ca2+)下降,反应b平衡逆向移动,Ca5(AsO4)3OH沉淀率下降(4)H3AsO4+H2O+SO2H3AsO3+H2SO4(5)调硫酸浓度约为7molL-1,冷却至25,过滤(6)abc试题解析:(1)H3AsO4与氢氧化钠反应转化为Na3A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3AsO4+3NaOHNa3AsO4+3H2O;故答案为:H3AsO4+3NaOHNa3AsO4+3H2O;(2)“氧化”时,AsO33-转化为AsO43-,As元素由+3价升高到+5价,转移2个电子,则1molAsO33-转化为AsO43-转移电子2mol,氧气由0价降到-2价,需要0.5mol;故答案为:
54、0.5;(3)“沉砷”是将砷元素转化为Ca5(AsO4)3OH沉淀,发生的主要反应有:aCa(OH)2(s)Ca2+(aq)+2OH-(aq)H0,b5Ca2+OH-+3AsO43-Ca5(AsO4)3OHH0,温度升高高于85后,反应a平衡逆向移动,c(Ca2+)下降,反应b平衡逆向移动,Ca5(AsO4)3OH沉淀率下降;故答案为:温度升高,反应a平衡逆向移动,c(Ca2+)下降,反应b平衡逆向移动,Ca5(AsO4)3OH沉淀率下降;(4)“还原”过程中二氧化硫将H3AsO4还原为H3AsO3,自身被氧化生成硫酸,反应为:H3AsO4+H2O+SO2H3AsO3+H2SO4;故答案为:H
55、3AsO4+H2O+SO2H3AsO3+H2SO4;(5)由图2可知:硫酸浓度约为7molL-1,25时As2O3的沉淀率最大,易于分离,故为了提高粗As2O3的沉淀率,调硫酸浓度约为7molL-1,冷却至25,过滤;故答案为:调硫酸浓度约为7molL-1,冷却至25,过滤;(6)a钙离子未充分除去,粗As2O3中含有CaSO4,正确;b滤液2为硫酸,可循环使用,提高砷的回收率,正确;c通过先“沉砷”后“酸化”的顺序,可以达到富集砷元素的目的,正确;故答案为:abc向工业废水(含有H3AsO4、H3AsO3)加入氢氧化钠碱浸:H3AsO4+3NaOHNa3AsO4+3H2O、H3AsO3+3N
56、aOHNa3AsO3+3H2O,得到含有Na3AsO4、Na3AsO3的溶液,融入氧气氧化Na3AsO3为Na3AsO4,再加入石灰乳沉砷得到Ca5(AsO4)3OH沉淀,用稀硫酸溶解沉淀,生成H3AsO4和硫酸钙,通入二氧化硫将H3AsO4还原为H3AsO3,反应为:H3AsO4+H2O+SO2H3AsO3+H2SO4,“还原”后加热溶液,H3AsO3分解为As2O3,调硫酸浓度约为7molL-1,冷却至25,过滤,得粗As2O3,据此分析作答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涉及对工艺流程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对条件的控制选择与理解等,理解工艺流程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具备
57、扎实的基础与灵活运用能力,题目难度中等28. 正确答案:(1)氧化(2)CuFeS2-4e-Fe2+2S+Cu2+(3)通入O2后,发生反应4Fe2+O2+4H+4Fe3+2H2O,c(Fe2+)降低,c(Fe3+)升高,总反应的平衡正向移动a无明显现象bpH=1的0.10molL-1Fe2(SO4)3溶液(4)Fe3+e-Fe2+Fe2+在阳极失电子生成Fe3+:Fe2+-e-Fe3+,S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Fe2(SO4)3溶液再生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性质实验验证、电极原理的理解和电极反应书写,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
58、化合价降低最氧化剂被还原;(2)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FeS2+4Fe3+Cu2+5Fe2+2S,负极是CuFeS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3)一定温度下,控制浸取剂pH=1,取三份相同质量黄铜矿粉末,加入足量0.10molL-1Fe2(SO4)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和单质硫,其中亚铁离子被氧气氧化为铁离子,反应正向进行程度增大;a取少量黄铜矿粉末,加入少量0.0005molL-1Ag2SO4溶液,充分混合后静置,溶液中无银离子;b证明发生反应iiAg2S+2Fe3+2Ag+2Fe2+S,选择溶液需要溶解Ag2S粉末生成银离子来验证银离子的存在;(4)浸取液中含过量的铁离子,铁离
59、子氧化性大于铜优先放电;Fe2+在阳极失电子生成Fe3+,S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解答】(1)CuFeS2+4Fe3+Cu2+5Fe2+2S,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3价变化为+2价,做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答案为:氧化;(2)CuFeS2+4Fe3+Cu2+5Fe2+2S,负极是CuFeS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uFeS2-4e-Fe2+2S+Cu2+,故答案为:CuFeS2-4e-Fe2+2S+Cu2+;(3)一定温度下,控制浸取剂pH=1,取三份相同质量黄铜矿粉末,加入足量0.10molL-1Fe2(SO4)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和单质硫,其中
60、亚铁离子被氧气氧化为铁离子,通入O2后,发生反应4Fe2+O2+4H+4Fe3+2H2O,c(Fe2+)降低,c(Fe3+)升高,总反应的平衡正向移动,故答案为:通入O2后,发生反应4Fe2+O2+4H+4Fe3+2H2O,c(Fe2+)降低,c(Fe3+)升高,总反应的平衡正向移动;a无明显现象;bpH=1的0.10molL-1Fe2(SO4)3溶液;(4)电解初期,阴极没有铜析出浸取液中含过量的铁离子,铁离子氧化性大于铜优先放电,电极反应Fe3+e-Fe2+,故答案为:Fe3+e-Fe2+;将阴极室的流出液送入阳极室,可使浸取剂再生,再生的原理是Fe2+在阳极失电子生成Fe3+:Fe2+-
61、e-Fe3+,S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Fe2(SO4)3溶液再生,故答案为:Fe2+在阳极失电子生成Fe3+:Fe2+-e-Fe3+,S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Fe2(SO4)3溶液再生。3536. 正确答案:I.(1) (2)1s22s22p1 N +3(3)120 sp2 正四面体(4)共价键(极性键) 分子间作用力 (5) II.(1)碳碳双键(2)(3)取代反应(4)(5)(6)试题解析:【分析】I.本题考查较为全面,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电子排布式、分子空间构型、杂化类型的判断以及有关晶体的计算,但解题具有较强的方法性和规律性,学习中注意总结如何书写电子排
62、布式,如何判断分子空间构型以及有关晶体计算等方法。II.本题考查有机推断,为高频考点,涉及官能团、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机反应类型、结构简式等知识难度一般。【解答】(1)由图可知B2O3与CaF2和H2SO4反应即生成BF3,同时还应该产生硫酸钙和水,方程式为;B2O3与氨气在高温下反应即生成BN,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sp1,B与N均位于第二周期,电负性从左向右依次递减,所以N的电负性大于B,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3,故答案为:1s22s2sp1;N;+3;(3)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计算出BF3的孤对电子对数为,并且价层电子对数为3,所以BF3分
63、子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键角为120,杂化方式为sp2;BF4-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为,其价层电子对数为4,所以其结构为正四面体,故答案为:120;sp2;正四面体;(4)B、N均属于非金属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共价键;根据石墨结构可知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与层之间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故答案为:共价键(极性键);分子间作用力;(5)根据金刚石的结构如图所示:,可以判断出金刚石的一个晶胞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因此一个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4个N原子和4个B原子,一个晶胞中的质量为,一个立方氮化硼晶胞的体积是(361.510-10cm)3,因此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故答案为:;II.(1)B与E在浓
64、硫酸加热的条件下生成F,可推测该反应为酯化反应;A与水反应生成B,则A为乙烯,B为乙醇,故A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故答案为:碳碳双键;(2)B为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即B为。D的化学式为,不饱和度为4,且含有7个碳,又由最终产物结构简式可知,D中含有苯环,故D为甲苯,根据已知“反应”可知E苯甲酸。因此反应为苯甲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故答案为:;(3)F的结构简式为,根据已知“反应”和的反应条件可知G中含有硝基,I中含有氨基(),故反应引入了硝基,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或硝化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4)根据I的分子式含有2个氮原子可知:I中含有两个,根据聚酰亚胺中结构简式中带有酯基的
65、苯环的取代位置,则I中三个取代基分别处于间位,I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5)因为K是D的同系物,又由化学式可知,K是二甲苯,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四种不同的氢,故K为间二甲苯。为取代反应,根据M分子式中碳原子个数和聚酰亚胺中结构简式中间苯环的取代基位置关系,则L为,故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6)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说明M中含有羧基,1molM可反应产生4molCO2,说明M中含有四个羧基,根据已知“反应”,L中四个甲基全部被氧化成为羧基,则M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生物部分答案123456BBDBDD29. 正确答案:(1)流动镶嵌 磷脂双分子层 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
66、(2)主动运输 快(3)4500 空间 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试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基因突变特征: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低频性和多害少利性(1)图中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氯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CFTR蛋白)和能量,所以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决定的(2)在正常细胞内,氯
67、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细胞内外浓度差增大,导致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加快,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3)由于DNA中碱基:信使RNA中碱基:蛋白质中氨基酸=6:3:1,则正常的CFTR蛋白约由1500个氨基酸组成,模板信使RNA中至少由4500个核苷酸组成;有一种CFTR基因突变会导致肽链错误折叠,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已发现CFTR基因有1600多种突变,都能导致严重的囊性纤维化,这一事实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等特点故答案为:(1)流动镶嵌 磷脂双分子层 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2)主动运输 快(3)
68、4500 空间 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30. 正确答案:(1)释放量 线粒体内膜(2)增殖与分化 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有氧呼吸)(3)线粒体和叶绿体 叶片萌芽后时间(叶龄) 增强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答】(1)衡量净光合速率的指标可以是氧气的释放量、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或有机物的产量;叶肉细胞中消耗O2的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内膜。(2)图1显示,萌发后叶面积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扩大,这主要是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结果;光合速率逐渐升高可能是光合作用不断增强和呼吸作用增加减少有关。(3)光补偿点说明既有光合作
69、用又有呼吸作用,则产生ATP的细胞器叶绿体和线粒体。由图2可知,柑橘叶片的光补偿点与叶片萌芽后时间有关。随着叶片的发育,柑橘果树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增强。31. 正确答案:(1)4 aaBb 紫红秆稀裂叶:紫红秆分裂叶=3:1(2)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3)基因突变 环境因素(4)19条或17条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关遗传规律的综合运用,尤其侧重概率计算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此类型是高考中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学生应注意熟练掌握遗传病的发病规律、基因型的推导、概率计算的基本方法。【解答】(1)若将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野生型青蒿杂交,
70、控制秆色的基因型有2种(Aa、aa)控制叶型的基因型有2种(BB、Bb),由于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基因间可自由组合,所以F1中的基因型有4种;F1中基因型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紫红秆分裂叶植株(aabb)比例最高,为1/4;若该基因型的植株自交产生F2,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1:2:1,表现型及比列为紫红秆稀裂叶:紫红秆分裂叶=3:1。(2)组合二中,两对性状分开分析,子代白青秆:紫红秆=3:1,故亲本基因型均为Aa;子代全为稀裂叶,故亲本基因型至少有一为BB,另一BB、Bb、bb均有可能。故亲本可能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或
71、AaBBAabb。(3)如果F2中白青秆:紫红秆=3:1,则紫红秆性状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紫红秆性状是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4)在AA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子代染色体数目为19条或17条。32. 正确答案:(1)靶细胞膜上有特异性受体 灭活(2)自身免疫病(3)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 减少(4)提高细胞新陈代谢、促进个体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答出两点即可)试题解析:【分析】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知识要点能力,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
72、次的考查。【解答】(1)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或靶器官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上有特异性受体。常情况下各种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会被灭活。(2)机体自身产生抗体使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降低所导致的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3)下丘脑是调节水盐平衡的中枢,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其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该激素通过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4)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甲状腺细胞产生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有调节细胞新陈代谢、促进个体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生理作用。3738. 正确答案:(1)酵母菌 1825(2)消毒 灭菌(3)1/3
73、 (无菌) 空气 有氧 3035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果酒果醋的制作,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和制作方法。【解答】(1)酿制葡萄酒最主要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2)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对原料和设备进行消毒和灭菌,并接入合适的菌种。(3)在制作葡萄酒实验中,在发酵瓶中装入葡萄汁,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如果要继续制作葡萄醋,在发酵后期要向发酵液中通入空气,目的是保证有氧环境,并将发酵液置于3035 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发酵液中会出现醋酸菌,这类微生物在糖类缺乏时可以使乙醇转化为乙醛,后者再转化为醋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