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07284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2页
《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碑店一中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A. 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 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详解】AC、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C错误;BD、代谢的基本单位也是细胞,由组织、器官、系统协调配合,完成生物体的生命活动,B正确,D错误。故选B。2.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B.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C. 除病毒外,生

2、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 新细胞是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产生的【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意义: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详解】A、原核细胞尽管结构比较简单,但形态、结构多种多样,所以具有多样性,A错误;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DNA,具有统一性,B错误;C、细胞是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但病

3、毒没有细胞结构,C正确;D、新细胞是从老细胞分裂而来,D错误。故选C。3. 细菌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的原因是()A. 没有细胞结构B. 单细胞C. 没有核膜D. 没有DNA【答案】C【解析】【分析】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因此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据此答题。【详解】A、细菌有细胞结构,A错误;B、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不是因为其是单细胞生物,B错误;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因此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其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

4、胞核,C正确;D、细菌含有DNA,D错误。故选C。4. 下列元素中,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是()A. 碳B. 氢C. 氧D. 氮【答案】A【解析】【分析】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1、大量元素:这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例如C、H、O、N、P、S、K、Ca、Mg等。2、微量元素:通常指植物生活所必需,但是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例如 Fe、Mn、Zn、Cu、B、Mo等。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虽然很少,可是它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在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无论鲜重还是干重,C、H、O、N含量最多,这四种元素是基本元素;C、H

5、、O、N、P、S六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详解】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本题答案为A。5. 水稻和玉米从外界吸收硝酸盐和磷酸盐,可以用于细胞内合成A. 淀粉B. 核酸C. 脂肪D. 纤维素【答案】B【解析】【分析】硝酸盐含有氮元素,磷酸盐含有磷元素,所以可以合成含有氮和磷的各种物质。【详解】根据分析,蔗糖,甘油,脂肪酸都只含有C、H、O元素,不含N和P,而核酸含有C、H、O、N、P,所以从外界吸收硝酸盐和磷酸盐,可以用于细胞内合成核酸。故选B。【点睛】本题只

6、需学生熟记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即可。6. 乳酸菌可以使牛奶变为酸奶,关于乳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 遗传物质是DNAB.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C. 高尔基体加工蛋白质D. 属于原核生物【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菌的有关知识,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详解】A、乳酸菌是细菌,其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B、乳酸菌是厌氧细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正确;C/D、乳酸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高尔基体,C错误,D正确。故选C。7. 将下列物质中能够构成人体细胞所含蛋白质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其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NH2CH2COO

7、HNH2CH2CH2OH NH2CH2CH2COOHA. 3、3、2B. 1、3、2C. 1、2、1D. 3、4、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通式为 ,可见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们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因此,题中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题中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由于氨基酸和的R基中都有1个羧基,因此由三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三肽中含有1个氨基和3个羧基,形成的肽键数目=氨基酸数目-肽链数=3-1=2个。故选B。8. 烫发时,先用还原剂使头发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再用卷发器将头发固定形状,最

8、后用氧化剂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这一过程改变了角蛋白的( )A. 空间结构B. 氨基酸种类C. 氨基酸数目D. 氨基酸排列顺序【答案】A【解析】【分析】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1直接原因:(1)氨基酸分子的种类不同;(2)氨基酸分子的数量不同;(3)氨基酸分子的排列次序不同;(4)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2根本原因:DNA分子的多样性。【详解】A、由于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进而改变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即这一过程改变了角蛋白的空间结构,使其功能也发生了改变,A正确;B、这一过程没有改变氨基酸的种类,B错误;C、这一过程没有改变氨基酸的数目,C错误;D、由题意可知,这一过程没有改变氨基酸的

9、排列顺序,D错误。故选A。9. 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 ( )A. 1种B. 5种C. 4种D. 8种【答案】B【解析】【分析】1核酸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和RNA两种,其基本组成单位均是核苷酸,每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组成。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中与脱氧核糖相连的碱基有A、T、G、C四种;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中与核糖相连的碱基有A、U、G、C四种。【详解】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DNA中的含氮碱基有A、T、G、C四种,RNA中的含氮碱基有A、U、G、C四种,DNA和RN

10、A中的含氮碱基中有三种(A、G、C)是相同的,因此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有4+4-3=5种。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核酸的种类的知识,对于核酸的分类、分布、基本组成单位和组成成分的记忆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0.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蛋白质分子具有物质运输功能B. 细胞的生长现象不支持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C. 水分子因为磷脂双分子层内部疏水而不能通过细胞膜D. 细胞膜的脂质结构使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中主要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或覆盖、或镶嵌、或横跨整个磷

11、脂双分子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物质跨膜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详解】A、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运输物质的功能,A正确;B、细胞生长体积会长大,而生物膜的静态模型认为膜的结构是固定的,不能流动,所以无法解释该现象,B正确;C、细胞膜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基本支架,疏水尾部相对,排列在内侧,所以水分子无法直接通过,但可以通过膜上的通道蛋白进入细胞,C错误;D、由于磷脂分子由亲水头部和疏水的尾部组成,所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D正确。故选

12、C。【点睛】本题要求考生熟记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理解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及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并应用相关知识解答生物学问题。11. 下列各项表示细胞结构与其主要组成成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 中心体蛋白质B. 核糖体蛋白质和RNAC. 细胞骨架多糖D. 细胞壁纤维素【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有的蛋

13、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详解】A、中心体是由蛋白质组成的细胞器,A正确;B、核糖体是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B正确;C、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C错误;D、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D正确。故选C。12. 下列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中,既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的是A. 氨基酸B. O2C. Na+D. 葡萄糖【答

14、案】B【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详解】氨基酸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既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不消耗能量,B正确;Na+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可能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13. 下列有关实

15、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检测脂肪时,需要选用高倍镜观察颜色变化B. 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可以看到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了蔗糖溶液C. 马铃薯汁因为颜色浅,适合作为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材料D. 双缩脲试剂可用于鉴定豆浆中的蛋白质,呈现紫色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IV染液)鉴定,呈橘

16、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A、观察组织样液中的脂肪时,不需要使用显微镜,A错误;B、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蔗糖溶液,但蔗糖溶液没有颜色,不能观察到,B错误;C、马铃薯汁富含淀粉,而淀粉属于非还原糖,因此马铃薯汁不适合作为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材料,C错误;D、双缩脲试剂可用于鉴定豆浆中的蛋白质,呈现紫色反应,D正确。故选D。14. 下列图为:甲图中表示目镜,表示物镜,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组合B.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

17、旋C. 若丙是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D. 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表示的是目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所以的放大倍数小于;表示的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所以的放大倍数大于,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距标本的距离越小,所以的放大倍数大于。【详解】A、丙的放大倍数大于乙,所以应该选择的组合是,A错误;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B错误;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0倍,C错误;D、显微镜下呈现的

18、是倒立的虚像,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D正确。故选D。15. 某同学在烈日下参加足球比赛时突然晕倒,医生根据情况判断,立即给他做静脉滴注处理。请推测,这种情况下最合理的注射液应该是( )A. 生理盐水B. 氨基酸溶液C. 葡萄糖溶液D. 葡萄糖生理盐水【答案】D【解析】【分析】人正常的血糖浓度为0.8-1.2g/L,偏高会出现高血糖症状,偏低则容易引起低血糖症状如头晕眼花,甚至昏厥等等。【详解】根据题意分析,该同学突然晕倒,应该是低血糖的症状,需要补充葡萄糖溶液为身体提供能量;该同学在烈日下的运动过程中丢失了很多水分和无机盐,为了维持身

19、体渗透压的平衡和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应该补充一些生理盐水。因此,这种情况下最合理的注射液是葡萄糖生理盐水。故选D。16. “聪明妈妈会用心(锌)”道出了锌的重要性。研究发现生物体内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2+ 有关,这说明无机盐对A. 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B.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有重要作用C. 维持细胞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D. 调节细胞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无机盐的生物功能:a、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Mg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b、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c、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详解

20、】生物体内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酶可以催化身体中的化学反应,这说明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盐的相关知识,比较基础,只要考生识记无机盐的功能及实例即可正确答题。17. 植物和动物细胞中都含有的糖是A. 淀粉和葡萄糖B. 糖原和纤维素C. 乳糖和半乳糖D. 核糖和葡萄糖【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单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动植物均有)、果糖(植物)、半乳糖(动物); 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原(动物)。【详解】AB、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特有的多糖,动物细胞不含有,AB错误;C

21、、乳糖和半乳糖都是动物特有的糖,C错误;D、核糖是构成RNA的成分,属于单糖,动植物都含RNA,葡萄糖也为单糖,动植物都含有,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只要考生识记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即可正确答题。18.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 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含有核酸B. DNA的全称是脱氧核苷酸C.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D.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后用吡罗红染液【答案】C【解析】【分析】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其中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

22、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核酸包括DNA和RNA,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A、包括病毒在内,一切生物都含有核酸,A错误;B、DNA的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B错误;C、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故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C正确;D、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于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甲基绿和吡罗红需混合使用,D错误。故选C。19. 各种细胞器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

23、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中心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B. 植物细胞中的液泡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有关C.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有关D. 叶绿体、线粒体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有关【答案】A【解析】【分析】中心体与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有关;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详解】A、中心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无关,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A错误;B、植物细胞中的液泡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成分,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有关,B正确;C、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有关,C正确;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二者

24、均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有关,D正确。故选A。20.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内质网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B. 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C. 有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无氧呼吸D. 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分布和功能,1、核糖体是无膜的细胞器,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分为附着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有细胞都含有核糖体。2、内质网分为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

25、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3、高尔基体是单层膜,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再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高尔基体,但功能不同,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详解】A.原核细胞只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有内质网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A错误;B.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因此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B正确;C.有线粒体的细胞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比如酵母菌具有线粒体,它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

26、无氧呼吸,C错误;D.有核糖体就能合成蛋白质,但要合成分泌蛋白还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细菌等原核生物有核糖体但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就不能合成分泌蛋白,D错误。故选B。【点睛】真核细胞进行光合作用肯定有叶绿体,没有叶绿体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原核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肯定没有叶绿体,没有叶绿体也可能进行光合作用;类似的,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肯定有线粒体,没有线粒体肯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肯定没有线粒体,没有线粒体也可能进行有氧呼吸。21. 下列有关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仁与D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 不同细胞的细胞核数量和核孔数量都是相同的C.

27、 核孔是DNA、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D.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RNA和某些蛋白质等大分子的运输通道,但遗传物质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详解】A、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A错误;B、不同细胞的细胞核数量和核孔数量并不相同,有些细胞有多个细胞核,B错误;C、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DNA不能通过

28、核孔,C错误;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正确。故选D。22. 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A. 蛋白质和糖类B. 蛋白质和DNAC. 脂类和DNAD. 蛋白质和RNA【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2)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3)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

29、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详解】根据分析:染色质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故选B。【点睛】本题要求学生识记细胞核的组成成分及功能。23. 透析袋通常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现将3%的淀粉溶液装入透析袋,再放于清水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0min后,会发现()A. 透析袋胀大B. 试管内液体浓度减小C. 透析袋缩小D. 透析袋内液体浓度增大【答案】A【解析】【分析】渗透发生的条件是:(1)具有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水分子渗透的方向是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渗透。

30、【详解】A、透析袋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并且在半透膜的两侧有浓度差,所以水分子从低浓度流向高浓度,即水会进入透析袋内,导致袋内水分增多,透析袋胀大,A正确;B、淀粉是大分子不能穿过半透膜,不会从袋内出来,所以试管内依然是清水,浓度不变,B错误;C、由以上分析可知,透析袋会胀大,C错误;D、由于透析袋吸水胀大,其内液体浓度减小,D错误。故选A。24. 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结构在细胞膜的两侧都有B. 不同物种细胞中、的种类均不同C. a物质可能是胰岛素,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D. 物质可以体现膜蛋白的运输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

31、根据题意和图示是分析可知:分别是糖蛋白、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表示细胞膜外侧、表示细胞膜内侧;a表示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属于自由扩散;b表示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详解】A、在糖蛋白,只有细胞膜的外侧有,内侧没有,A错误;B、不同物种的细胞中糖蛋白和蛋白质的种类均不同,磷脂分子都相同,B错误;C、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C错误;D、是蛋白质,有些蛋白质是载体蛋白,可以运输物质,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和胞吐作用进出细胞。25. 下列有关物质跨

32、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 胞吐既能运输大分子,也能运输小分子C.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借助转运蛋白,但不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 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答案】A【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 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 例自由扩散(简单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易化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详解】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后,溶液中的糖分扩散进入细

33、胞所致,A错误;B、胞吐既能运输大分子,如分泌蛋白,也能运输小分子,如神经递质,B正确;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借助转运蛋白,但不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D、一般情况下,细胞内的钾离子浓度大于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细菌吸收K+是逆浓度梯度进行,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A。26. 如图分别表示pH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曲线B上m点继续降低pH,酶活性降低但空间结构不变B. 曲线A、B可分别对应胰蛋白酶、胃蛋白酶C. 由酶催化生化反应和由ATP为生命活动供能都是生物界的共性D.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因此具有高效性【答案】C【解析】【分析

34、】在最适PH(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当PH(温度)低于最适PH(温度)时,酶的活性随PH(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当PH(温度)高于最适PH(温度)时,酶的活性随PH(温度)的升高而减弱,低温使酶失活但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酶的活性可以恢复。高温、过酸、过碱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酶的活性不能恢复。【详解】A、曲线B上m点继续降低pH,酶活性下降,且酶的空间结构改变,会失活,A错误;B、曲线A、B可分别对应胃蛋白酶、胰蛋白酶,B错误;C、由酶催化生化反应和由ATP为生命活动供能都是生物界的共性,体现了不同生物间存在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C正确;D、酶和无机催化剂均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其具有高

35、效性的原因是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故选C。27.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B. 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C. 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 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答案】C【解析】【分析】1、盐析: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的降低,不影响活性,加水后还可以溶解。2、在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因此,DNA的合成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3、酶催化化学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但保存酶需要低温条件。【详解】A、

36、D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合成,因此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参与DNA合成的酶,A错误;B、只要给予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也具有催化活性,B错误;C、盐析可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但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C正确;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是37,但是37不是保存该酶的最适温度,酶应该在低温条件下保存,D错误。故选C。【点睛】28.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 加入呼吸抑

37、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C. 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D. 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ATP是腺嘌呤+核糖+3个磷酸基团,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TP除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单位,A错误;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呼吸,使ADP生成ATP减少,B错误;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ATP,C错误;D、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光反应的条件是光照,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正确。故选D2

38、9. 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A. 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B. 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C. 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 需要酶的催化【答案】D【解析】【详解】A、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生成ATP,由此推知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菌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A错误。B、无氧呼吸在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错误。CD、ADP+Pi+能量ATP,C错误、D正确。故选D。30.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A. 可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反应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B.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 在验证温度对淀

39、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应选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D. 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答案】A【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详解】A、可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40、,但是不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性,A正确;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不可采用碘液检测,因为蔗糖是否被淀粉酶水解,都不能用碘液检测出来,故应该选用斐林试剂,B错误;C、利用斐林试剂检测产物量时,需要水浴加热,反应温度就会发生改变,影响实验结果,所以不能选用斐林试剂验证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D、胃蛋白酶催化蛋白质分解的最适pH是2.0左右,因此不能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故选A。31. 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RNA分子,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ATP和核酶的元素组成相同

41、,ATP中的“A”不能作为核酶的基本组成单位B. 与无机催化剂不同的是核酶能够降低所催化反应的活化能C. 核酶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时,破坏的是相邻碱基之间的氢键D. 验证核酶的专一性时,可以用能够鉴定RNA的试剂来检测实验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

42、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 ATP的全称是三磷酸腺苷,A代表腺苷,核酶成分是RNA,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两者的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N、P,ATP中的“A”不能作为核酶的基本组成单位,A正确;B. 无机催化剂与酶都能降低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不同的是核酶能够降低催化反应的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B错误;C. 核酸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时,破坏的是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C错误;D. 验证核酶的专一性时,可以用RNA和其他底物作对照,核酶只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不能降解其他底物来验证实验结果,D错误。故选A。32. 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 在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

43、,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若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可判断这两支试管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相同B. 在研究呼吸作用的实验中,有水生成时一定进行有氧呼吸,有酒精生成时一定有无氧呼吸,动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一定不会产生酒精C. 核酸和ATP的组成元素不可能完全相同D. 酶和ATP都可以重复使用【答案】B【解析】【分析】在最适温度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而超过最适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减弱,直至失活;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详解】A、由于在最适温度的两侧存在酶活性相等的两个不同温度,所以在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

44、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不能判断这两支试管所处的环境温度一定相同,A错误;B、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所以有水生成时一定进行有氧呼吸,有酒精生成时一定有无氧呼吸,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故动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一定不会产生酒精,B正确;C、核酸和ATP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C错误;D、ATP不能重复使用,D错误。故选B。33. 下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pH、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降低pH,重复该实验,B点位置不变B. 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C. 酶

45、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D. 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中提出“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此时的酶活性最强,改变温度或PH都会降低酶的活性,都会使曲线下降;图中可以看出,在曲线AB段,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呈正相关,因此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但是在B点时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为酶的数量。【详解】该实验是在酶的最适宜pH条件下进行的,则降低pH酶的活性会下降,因此重复该实验,B点的位置将下移,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浓度,B错误;酶量减少后,图示反

46、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C正确;该实验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若升高温度没的活性会降低,因此反应速率应在B点后将下降,不能用曲线c表示,D错误。34. 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A.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将n粒种子置于黑暗环境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该过程中没有光照,所以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47、也不能合成叶绿素,所以幼苗是黄化苗。【详解】根据题意分析,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将储藏在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所以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强度增加,而有机物因呼吸作用消耗而总量不断减少。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35. 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 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

48、增加酸味的产生【答案】B【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ATP的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葡萄糖,A错误;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第二阶段转化成乳酸,B正确;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会生成少量ATP,C错误;马铃薯块茎储存时,氧气浓度增加会抑制其无氧呼吸,酸味会减少,D错误。36. 下图是酵母菌细胞中发生的呼吸作用过程示意图。

4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6H12O6M+HN+CO2A. 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M可能是丙酮酸B. 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过程均有H的消耗C. 若N是水,则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且有ATP的生成D. 若N是酒精,则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且消耗水【答案】D【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 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

50、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详解】A、无论示意图代表有氧呼吸过程还是无氧呼吸过程,葡萄糖在第一阶段转变为H和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M代表的物质可能是丙酮酸,A正确;B、酵母菌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均有H的消耗,B正确;C、若N是水,该示意图代表有氧呼吸,M代表的物质是丙酮酸,过程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个阶段,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中,有ATP的合成,C正确;D、若N是酒精,该示意图代表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水不参与无氧呼吸的反应,D错误。故选D。37.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新鲜叶片若干

51、,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有关推测错误的是A. 实验前,甲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B. 实验后,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C. 实验中,水分进出细胞不需要载体和能量D. 实验中,甲中叶片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答案】B【解析】根据试题分析,生理状态相同的叶片的细胞液浓度是相同的,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甲的浓度变小,细胞失水,则甲浓度细胞液浓度,乙的浓度不变,则乙浓度=细胞液浓度,丙的浓度变大,说明细胞吸水,则丙浓度细胞液浓度,则实验前甲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项正

52、确;实验后,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增大,但不能肯定三者浓度之间的关系是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项错误;水分进出细胞属于自由扩散,进出细胞不需要载体和能量,C项正确;甲的浓度变小,所以甲中叶片细胞在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因此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D项正确。38. 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B. 若B溶液的浓度稍减小,则曲线中b点左移C. 两条曲线的差异只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的D. 6 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答案】C【解

53、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质壁分离和复原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详解】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有大液泡,A正确;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小,细胞失水变慢变少,a点下降,分离越慢,复原就越快,所以b点应左移,B正确;两条曲线的差异可能由于两种溶液溶质的差异,A溶液溶质不能被细胞吸收,细胞一直处于失水状态,B溶液溶质可能为小分子溶质如KNO3,可被细胞吸收造成质壁分离复原,C错误;6min时两个细胞都处于失水状态,均

54、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D正确。39.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B. 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C. 吸水纸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D. 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

55、用的能力。【详解】第一次观察不能观察到较大的细胞质基质,可观察到紫色大液泡;第二次观察时发生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吸水纸的目的是使蔗糖溶液或清水通过洋葱鳞片叶,使其发生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第一次显微镜观察是为了对照。故选B。40.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 质壁分离就是指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B. 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中,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C. 质壁分离中的细胞经龙胆紫染色后可观察到成对的染色体D. 将质壁分离中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液泡颜色将变浅【答案】D【解析】【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

56、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详解】A、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A错误;B、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中,细胞吸水,有的溶质分子不能进出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错误;C、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存在,所以不能观察到染色体,C错误;D、将质壁分离中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吸水,所以液泡颜色将变浅,D正确。故选D。二、简答题41. 炸薯条是常见的快餐食品。若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油炸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为检测还原糖含量,研究

57、人员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马铃薯提取液,如下表所示。方法提取液颜色提取液澄清度还原糖浸出程度一浅红褐色不澄清不充分二深红褐色澄清充分三浅黄色澄清充分请回答问题:(1)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淀粉,此外还含有少量麦芽糖、果糖和_等还原糖,这些还原糖能与_ 试剂发生作用,经水浴加热后生成_色沉淀。(2)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_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原因是这种方法制备提取液时还原糖浸出程度_,并且提取液的_,有利于观察实验结果。【答案】 (1). 葡萄糖 (2). 斐林 (3). 砖红 (4). 三 (5). 充分 (6). 颜色浅【解析】【分析】还原糖包括单糖和二糖中的麦芽糖和乳糖;做

58、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详解】(1)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淀粉,此外还含有少量麦芽糖、果糖和葡萄糖等还原糖,这些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2)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因此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3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这种方法制备提取液时还原糖浸出程度充分,并且提取液的颜色浅,不会干

59、扰实验结果,有利于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观察。【点睛】本题考查还原糖的鉴定方法,易错的地方是对于材料的选择,由于生成的是砖红色沉淀,所以应该选择浅色的实验材料。42.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来源于细胞器a;e是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 a是_,c是_,d是_。(2)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和_等。(3)细胞器膜、_和_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4)f过程表明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特点。【答案】 (1). 高尔基体

60、(2). 内质网 (3). 线粒体 (4). 磷脂(脂质) (5). 蛋白质 (6). 细胞膜 (7). 核膜 (8). 一定的流动性【解析】【分析】1、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组成。2、分析题图:a是高尔基体;b表示溶酶体;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e表示膜包裹的衰老细胞器线粒体,f表示b与e正在融合,g表示消化过程。【详解】(1)分析题图细胞器的形态可知:a由一个个单膜结构组成的囊状结构垛叠而成,是高尔基体,c由单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内质网,d由两层膜构成,内膜凹陷形成嵴是线粒体。(2)细胞器a高尔基体、b溶酶体、c内质网、d线粒体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磷脂(脂质)和蛋白质等。(

61、3)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4)f过程表明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特点。【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的组成、主要成分、不同生物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与功能上联系的知识,对于各种细胞器形态的记忆和辨认是解题的突破口,对生物膜系统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43. 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根细胞对a、b两种物质的吸收速率与外界溶液中这两种物质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a、b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植物根细胞对不同浓度a、b两种物质的吸收速率)。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结果发现a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运输的。自由扩散的含义是_。(2)实验结果表明:当外界溶液中b的

62、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再增加b的浓度,根细胞对b的吸收速率不再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3)王同学据图认为b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李同学认为是协助扩散。请设计实验确定王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_。【答案】 (1).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2). 载体数量饱和 (3). 思路:将长势相同的某植物根细胞平均分为两组,甲组放在有氧条件下,乙组放在无氧条件下,将甲乙两组植物根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根细胞对b物质的吸收速率。结果及结论:若甲组根细胞对b物质的吸收速率大于乙组,则说明b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若甲组和乙组根细胞对

63、b物质的吸收速率大致相同,则说明b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解析】【分析】由图可知,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详解】(1)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方式进出细胞即自由扩散,该过程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受细胞内外浓度差的影响。(2)由图可知,b可能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b需要载体协助,当外界溶液中b的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载体数目饱和,再增加b的浓度,根细胞对b的吸收速率不再增加。(3)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的区别在于前者不需要消耗能量,后者需要消耗能量。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多,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故实验设计的自变量是有无氧气,因变量是细胞对b的吸收速率。设计实验时要注意等量原则和单一变

64、量原则。思路:将长势相同的某植物根细胞平均分为两组,甲组放在有氧条件下,乙组放在无氧条件下,将甲乙两组植物根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根细胞对b物质的吸收速率。结果及结论:若甲组根细胞对b物质的吸收速率大于乙组,则说明b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若甲组和乙组根细胞对b物质的吸收速率大致相同,则说明b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点睛】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区别在于后者需要载体;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在于后者需要消耗能量;主动运输、胞吞、胞吐均需要消耗能量。44.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有机物,在细胞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与酶有关的问题:(1)真核细胞内酶的合成

65、场所有_,细胞内酶的合成_(填“能”或“不能”)影响生物的性状。(2)酶的特性可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现有质量分数为10%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10%蔗糖溶液、质量分数为10%麦芽糖溶液、蔗糖酶溶液、清水;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长颈漏斗、烧杯、底部中央可放置半透膜的U型管各一个。请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选用一套装置设计实验,实验现象能支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要体现等量原则等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请写出最合理的实验思路及实验预期。_。【答案】 (1). 细胞核、核糖体 (2). 能 (3). 实验思路:在底部中央放置半透膜的U型管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再在两侧各加等量的蔗糖酶溶

66、液,适宜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侧液面的变化。实验预期:蔗糖溶液一侧液面明显升高,则支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或: 麦芽糖溶液一侧液面明显降低,则支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解析】分析】【详解】(1)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少数酶是RNA,其合成场所是细胞核。酶可以通过影响细胞代谢,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2)实验中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因此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蔗糖酶溶液可以分解蔗糖、不能分解淀粉、麦芽糖。实验思路是在放置半透膜的U型管两侧放置不同的溶液,从而根据液面的变化判断出酶的催化作用。但质量分数为10%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蔗糖溶液的溶质微粒数目不

67、相等,即两者的初始液面不一致。因此U型管一侧放置适量的质量分数为10%蔗糖溶液、一侧放置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0%麦芽糖溶液,这样初始液面两者一致,然后在两侧各加等量的蔗糖酶溶液,适宜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侧液面的变化。若蔗糖溶液一侧液面明显升高,则支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或: 麦芽糖溶液一侧液面明显降低,则支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点睛】45. 某种脑啡肽具有镇痛作用,可以作为药物来使用,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下图为该脑啡肽的结构式。请回答问题:(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_。氨基酸分子之间连接的化学键叫_。(2)构成一个脑啡肽的氨基酸数目是_;有_种氨基酸参与了脱水缩合反应。(3

68、)如果上图中的氨基酸顺序发生了改变它_(是或否)还会具有脑啡肽的功能。为什么?_。【答案】 (1). (2). 肽键 (3). 5 (4). 4 (5). 否 (6). 因为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脑啡肽的功能,如果氨基酸排列顺序变了,新的物质就不具有脑啡肽的镇痛功能【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为脑啡肽的结构简式,该化合物含有4个肽键,是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这5个氨基酸的R基依次为CH2C6H5OH、H、H、CH2C6H5、CH2CH(CH3)2,R基中无氨基和羧基。【详解】(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氨基酸分子之间连接的化学键叫肽键。(2)图中共有5个氨基酸,其中第2、第3个氨基酸的R基均为氢原子,所以有4种氨基酸参与了脱水缩合反应。(3)由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脑啡肽的功能,如果氨基酸排列顺序变了,则新的物质就不具有脑啡肽的镇痛功能。【点睛】本题结合脑啡肽的结构简式,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实质,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32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