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注音正确且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些朝圣者们内心祈求佛主赐予他们的并不是海市蜃(shn)楼一般的幸福,并不是拥有无数的金钱,并不是金壁辉煌的静谧(m)的住宅,而是广袤的山林海洋。B.与人间世事变换、朝代更迭一样,罗布泊也经历了几荣几衰,曾经烟波浩淼(mio)的大湖如今成了茫茫沙
2、海,曾经繁华兴盛的楼兰,也悄(qio)无声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C.此次旅游曲终幕落,我们虽已在回程,但对九寨沟那些悠远湛(zhn)蓝的晴空、白雾缭(lio)绕的雪山,那些几乎不可名状的美仍然心驰神往。D.“好奇号”在火星上发现了古河床遗迹,在盖尔殒石坑北部有许多已经聚合成砾(l)岩的碎石,据推测这些碎石应该是湍(tun)急的河水带来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也是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但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孩子的教育,往往是中国家庭最关注的焦点话题。从古至今,多少父母呕心沥血、不辞辛劳,就是为了能给孩子最好
3、的教育,培养“孝悌忠信”,于家于国于民有用的人才。古人云:“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家庭教育、知识和能力教育固然不可缺少,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如果说知识、能力的教育是砌筑人生攀登高峰的台阶,那么品德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正如但丁所言,“道德可以弥补知识的不足,知识无法填补道德的空白”。“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五千年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就始终强调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但 B呕心沥血 C固然 D薪火相传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无误的一项是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五水共
4、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等五项。浙江的水资源还存着供需缺口大、结构矛盾突出、污染严重、有效利用率低,需要大力落实这一政策。B.等着我是央视打造的全国首个国家媒体寻人平台。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宝贝回家”创始人张宝艳,以及演艺界热心公益的人士赵忠祥、濮存昕等,都将参与节目录制。C.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制度与法制建设正在完善中,技术、法律和管理跟不上等原因,造成了食品安全问题屡现。D.儿童交通安全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学龄前及中小学教育除了对儿童交通安全教育进行普及之外,不少社区也开设了生动的体验教育课程,以培养孩子在危险状态下的应变能力。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
5、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_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A B C D 6阅读下面有关养生的三副对联,请分别简要写出其体现出的养生方法。(6分)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井水菊花茶。郑板桥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纪晓岚得山水清,其人多寿;饶诗书气,有士长年。无名氏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精神变态的特质不仅仅存在于
6、监狱或者精神病院我们每个人都处于“精神变态连续谱”上的某个位置。在用于评估一般人群的精神变态特质的调查问卷精神变态自评量表中有29条描述,受试者需要指出每条陈述和自己的符合程度。其中一条:“我有时会向人们说他们想听的话。”当一位朋友读出后有些不安说,“我会同意这条啊我有时也这么做。但这就让我成为精神变态者了么?”我向他解释只有当某人高度符合绝大多数的描述时,才可能被认定为我们常说的“精神变态者”。但他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这份问卷几乎没有人得零分。你是否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者对某些特定的人缺乏同情心呢?又是否为了找乐子而撒谎、骗人或者打破规则呢?几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精神变态的影子
7、。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的适度的精神变态特质甚至有好处。比如,一个能够剥离对患者情感的外科医生在对其实施手术时可能更加高效。而在商业世界里,通过操纵和欺骗他人让自己晋升是一种获胜策略。不论是取悦他人的癖好,还是存在冒险的欲望,大多数人还是认可精神变态的某些方面的。而完全状态的精神变态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人格缺陷。它把反社会和寻求刺激的行为(攻击性、药物滥用、寻求快感)与冷酷的社交和情感特质结合起来,后者包括缺乏同情与负罪感和喜欢操纵他人等。正是这种冷漠个性让精神变态者十分危险。通常情况下能够阻止人们犯罪的是对受害人移情、负罪感、害怕遭到惩罚,但精神变态者们完全不在乎自身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当我们读到
8、具有高度精神变态特质的人的经历时,会被其行为吓到,并感到好奇:他们是那样残忍、与我们截然不同的存在。最恐怖的事情是:精神变态的特质并非仅存在于全面表现出这种人格缺陷的人身上,就像所有的精神疾病一样,精神变态的特质存在于贯穿人群的连续体中。重要的是,这些被称为“精神变态者”的人们与我们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绝大多数人也会认可精神变态的一小部分行为。精神变态的特质在一般人群中是偏态分布的,这就意味着大多数人都有着相对较低的精神变态特质,只有少数人才会呈现逐渐增高的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精神变态特质的人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办公室里工作,在我们的家庭里生活。研究者正在尝试理解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着精神变态
9、水平。基因有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因为环境因子也很重要,比如在你还是孩子时身边充斥着多少暴力,或者父母如何养育子女和你有怎样的朋友。此外精神变态也不能简单的归因于先天或后天,而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另外,精神变态也不是一成不变,一旦出生就不可逆转的。近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干预措施,例如协助具有高度精神变态特质孩子的父母,也能帮助降低其特质的水平。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根据用于评估一般人群的精神变态特质的调查问卷精神变态自评量表,几乎每个人都具有精神变态特质。B.精神变态的特质在一般人群中呈偏态分布,只有少数人才会呈现逐渐增高的水平。C.决定精神变态水平的因素既有
10、先天的基因又有后天的环境因子,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D.那些存在于监狱或者精神病院的被称为“精神变态者”的人们与我们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很难理解他们的行为。8下列不属于“适度精神变态”表现的是A.取悦他人,说对方想听的话 B.对某些特定的人缺乏同情心C.时刻准备抛弃对自己没有用的人 D.存在冒险的欲望9请概括本文的三个主要观点。(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看不见的故宫马明博在殿宇楼台、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高低错落、壮观雄伟之外,还有一个用眼睛看不见的故宫。这座用眼睛看不见的故宫,不是作为建筑以物质产品的形态存在的。作为明、清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中枢,作
11、为封建帝王发号施令和朝夕生活的居所,故宫更是一件承载了太多历史沧桑和世事变迁的精神产品。试问进出过故宫的人,当你面对着油漆斑驳的宫门上那锈迹斑斑沉重的铁锁时,你是否看到了尘封多年的宫闱秘闻;当你流连于青石墙缝里一簇固执盛开的黄色小花时,你是否捡拾到了一个至今还未醒转的宫女之梦;当你的目光追随那些越过阴森宫墙的乌鸦时,你是否担心过无法躲开太监们哀怒又充满渴望的目光我们看不见的,还有:那些在宫殿里飞来飞去的奏折,与奏折相关的阴谋、千里之外的战争,功臣的封赏、死人的头颅,转瞬倾覆的王朝、惊恐万状的宫娥、密如雨林的箭矢朱棣说:朕要迁都北平。备料工作一直持续了十年,现场施工只用了三年零六个月。这一点有些
12、出人意料。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皇帝终于拥有了众城之城紫禁城。宫殿里没有杀戮,宫殿里充斥着庙宇般的宗教气息,皇帝以仁爱悲悯的神圣形象出现,但酷刑和杀戮在另外的场所里加倍进行。血迹正在宫墙上结痂和风干,但宫殿依然需要血的滋润,皇帝永远需要别人为他的存在而付出代价。前朝后廷,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是皇帝的两面性。或许所有的皇帝都具备这双重性格。帝王为什么要建造如此庞大的宫殿群?是与广阔的疆域形成几何上的比例关系,还是与丰富的世界构成视觉上的平衡?无疑,宫殿群改变了人与自然的比例尺。即使从远处观看,宫殿群依然显得威武和高大,因为与宫殿群相比,那些参照物显得那么弱小。帝王站在宫墙上,会看到什么?
13、在这权力的迷宫中,他们看到了基业的永恒吗?那不过是一种错觉。场面宏大的宫殿群迷惑了他们,他们迷失在自己建造的迷宫里。对于故宫来说,明清两代二十四个皇帝,仅仅是虚拟的主人,陈列于历史的花名册上;而那一代又一代的嫔妃、太监乃至顶礼朝拜的文武百官,都已陆续化作了风中的幻影,甚至连一根羽毛都未留下。好大的一阵风哟,刮过红墙、琉璃瓦、有石兽守望的翘檐,刮过无知的树木和泛黄的纸张,把记忆里的龙飞凤舞、莺歌燕语席卷而去。紫禁城的主人,并不仅是二十四位,还有李自成,这颗从紫禁城上空划过的流星。作为大明王朝的掘墓人,他曾在皇帝的庄园里跑马圈地改元大顺称帝而治。虽然他只在紫禁城里做了四十二天皇帝,只在龙床上睡了四
14、十二个夜晚,但草鞋战胜了龙靴,锄头战胜了王杖。这是紫禁城历史里不应该被忽略的一页。现在,每一位走进故宫的游客,都可以抚摸那些精美而又冰凉的雕栏玉砌,既然可以触探到历史的体温,也必然会留下自己或清晰或模糊的指纹。借着一次短暂的游览,来深入地了解故宫,显然是困难的,不可能的,甚至是徒劳的。故宫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根椽子,隐藏着一段段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大有来头,隐藏着一些细节。每个细节都有头有尾,另有细节藏在其中。当一座座雄伟的宫殿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已经无法计算,它究竟跨越了多少个细节,才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我们站在它的面前,只能看到它正面的局部,而永远不可能看到它的背面包括空间的背面和时
15、间的背面。民间传说中,清顺治帝走出紫禁城,出家为僧。四海云游时,他路过了自己居住过的宫殿,看到了几十年前的自己。他吟道:“朕为山河大地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朕今撒手归西去,管你万代与千秋。”然后,他转身离开。他就这样从这里消失,像一缕云飘过,没有人注意,仿佛他从来不曾来过。这情景,如同此时此刻的我们,站在这雄伟庄严庞大既看得见又看不见的故宫面前。(本文有删改)10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他们迷失在自己建造的迷宫里”?(4分) 11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4分) 12作者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描述了“看不见
16、的故宫”。请结合全文赏析这一写作技法。(6分) 13本文为什么以“看不见的故宫”为题?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8题。(21分)悲剡溪古藤文(唐)舒元舆剡溪上绵四五百里,多古藤,株枿逼土,虽春入土脉,他植发活,独古藤气候不觉,绝尽生意。予以为本乎地者,春到必动,此藤亦本乎地,方春且有死色,遂问溪上人。有道者云:“溪中多纸工,刀斧斩伐无时,擘剥皮肌,以给其业。”噫!藤虽植物,温而荣,寒而枯,养而生,残而死,亦将似有命于天地间。今为纸工斩伐,不得发生,是天地气力为人中伤,致一物疵疠之若此。 异日过数十百郡,洎东雒西雍,
17、历见言书文者,皆以剡纸相夸。乃寤曩见剡藤之死,职正由此,此过固不在纸工。且今九牧士人,自专言能见文章户牖者,其数与麻竹相多。听其语,其自重皆不啻握骊龙珠。虽苟有晓寤者其伦甚寡不胜众者亦皆敛手无语胜众者果自谓天下之文章归我遂轻傲圣人之道。使周南召南风骨折入于折杨皇荂中,言偃、卜子夏文学陷入于淫靡放荡中。比肩搦管,动盈数千百人,数千百人下笔,动数千万言。不知其为谬误,日日以纵,自然残藤命,易其桑叶,波浪颓沓,未见其止。如此则绮文妄言辈,谁非书剡纸者耶?纸工嗜利,晓夜斩藤以鬻之,虽举天下为剡溪,犹不足以给,况一剡溪者耶?以此恐后之日不复有藤生于剡矣。 大抵人间费用,苟得著其理,则不枉之道在,则暴耗之
18、过,莫由横及于物。物之资人,亦有其时,时其斩伐,不为夭阏。予谓今之错为文者,皆夭阏剡溪藤之流也。藤生有涯,而错为文者无涯。无涯之损物,不直于剡藤而已,予所以取剡藤以寄其悲。(选自晚唐小品文选译)【注】东雒西雍:雒,通“洛”,唐代以京城长安之东的洛阳为东都,称东洛;西雍泛指处于西方的京城长安一带。折杨皇荂:代指世俗音乐。言偃、卜子夏:都是孔子弟子,在孔门以文学见称。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异日过数十百郡,洎东雒西雍 洎:到,及B.自然残藤命 残:残留的C.比肩搦管,动盈数千百人 搦管:握笔D.此过固不在纸工 固:本来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9、A.日日以纵 但以刘日薄西山B.温而荣,寒而枯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C.不知其为谬误 然此可为智者道D.方春且有死色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剡溪纸工贪图私利过度采伐古藤,导致失衡。作者认为应该按一定的时节开采万物,这与孟子“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的观点何其相似。B.本文是一则杂感,作者没有直叙其事,而是围绕造纸原料剡溪古藤受到过度摧残一事展开议论。比喻生动,笔锋犀利,说理形象,耐人寻味。C.作者在文中讽刺了当时社会上文人们竞相自夸的虚骄风气和浮夸低俗的文风。D.作者借剡藤的命运来表达壮志难酬的激愤和对人才被埋没的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感
20、慨。17用“/”给下面文字断句。(3分)虽 苟 有 晓 寤 者 其 伦 甚 寡 不 胜 众 者 亦 皆 敛 手 无 语 胜 众 者 果 自 谓 天 下 之 文 章 归 我 遂 轻 傲 圣 人 之 道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1)物之资人,亦有其时,时其斩伐,不为夭阏。(4分) (2)无涯之损物,不直于剡藤而已,予所以取剡藤以寄其悲。(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题雷峰塔南山小景(北宋)毛滂 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 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 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 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
21、独清。 世间名利不到耳,长与梅花作主盟。 嗟我于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 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注】毛滂,北宋末期衢州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但是一生仕途起伏坎坷。招提:梵语中的词,义为“四方”。 卓午:正午。19诗中第四句与苏轼描写西湖美景诗中名句“ ”表现意境相似。诗中“非喧非寂彼何人”是被称为“梅妻鹤子”的 。(2分) 20最后一句“坐对此图三太息”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题画诗,请结合全诗分析“三太息”的内涵。(6分) (三)古诗文默写。(10分)21依据理解和课文内容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5题全选)(1)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2)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
22、色,_,_。(赤壁赋)(3)_,言笑晏晏。_,不思其反。(诗经氓)(4)唐代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化用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两句是“_,_”。(5)长亭送别收尾“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与李煜虞美人的“_,_”有异曲同工之妙。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 从北大退休的钱理群教授在南京师大附中开设了一门“鲁迅作品选读”的选修课。头一回上课时,连过道都站满了人,可不到一个月,空旷的大教室就只剩下二三十个学生。为何反差如此之大呢?一位同学在写给钱教授的信里揭开了谜底:“我们不是不喜欢听您的课,而是因为您的课与高考无关,宁愿在考上北大
23、以后再毫无负担地来听您的课。”材料二 在2012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著名作家王安忆给学子们的第一条建议便是“不要尽想着有用,而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对于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注意】 选好角度,立意自定。 标题自拟。 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套作。命题: 长兴中学 温岭中学(审校) 审核:舟山中学2016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答案及解析首命题:长兴中学 次命题兼审校:温岭中学 审核:舟山中学1.C(A金碧辉煌,B变幻,悄qio然无声,D陨石)2.A(此处没有转折意,应改为“而”,表示承接。)3.C(A.甲处“孝悌忠信”后的逗号应为
24、顿号,以区分层次; B.乙处的问号应为句号,此句无疑问。)4.B(A.宾语中心语残缺,“存在着”的宾语中心语应为“问题”。C. 主语残缺,“造成了”的主语缺失,去掉“由于”。D.介词位置,把“除了”置于句首。)5.B6.(6分)(1)主张养生应饮食清淡。(2)主张养生应知足、少欲。(3)主张养生应亲近自然、多读书。(每点2分)7.D (根据原文第三段可知: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精神变态者特质,在现实中只是尺度、程度不同,但是本质相同。)8.C (这是完全状态的精神变态。)9.(4分)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精神变态特质(或处于“精神变态连续谱”上的某个位置);适度的精神变态对人有好处。基因和环境决定着精神变
25、态的水平(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10.(4分)因为场面宏大的宫殿群迷惑了他们,帝王们住在如此庞大的宫殿里,会觉得自己也是如此的高大威武。(2分)还会觉得帝王的基业是永恒的,这种错觉会让他们迷失在权力和鲜血的宫殿里。(2分)11.(4分)运用排比,写出了看不见的故宫背后的历史沧桑,引起读者对看不见的故宫的想象和联想,引出下文对看不见的故宫的叙写。(每点1分)12.(6分)(1)面上写了看不见的故宫里的宫闱秘闻、宫女之梦、太监们哀怨又充满渴望的目光、飞来飞去的奏折等历史沧桑变迁。(2分)(2)点上选择了三个典型而富有意味的故宫“主人”明朱棣、明清间的李自成、清顺治。(2分
26、)(3)点面结合,丰富了文章内容,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了看不见故宫的历史沧桑和世事变迁。(2分)13.(6分)(1)“看不见的故宫”在结构上起线索的作用,全文围绕故宫沧桑的历史来写。(2分)(2)以之为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3)“看不见的故宫”是一个精神产品,不要只把目光留在外在的形体上,更应该看到其内在的历史、文化和人心。(2分)14B (残:残害) 15D (A项,以:表修饰/因为。B项,而:表因果/表转折C项,为:是/对、向D项,且:同为表转折,却)16D (无关“对人才被埋没的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感慨”)17(3分)虽苟有晓寤者/其伦甚寡/不胜众者/亦皆敛手无语/胜众者/果自
27、谓天下之文章归我/遂轻傲圣人之道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1)(4分)万物资助人类,也是有一定时节的,在一定时节斩伐古藤,不能说是摧残它。(“资”、“时”、“夭阏”各1分,句子通顺1分)(2)(5分)且毫无限度地残害万物,并非只限于剡溪古藤而已,这就是我选择剡溪古藤来寄托哀思的原因。(“无涯”、“直”、“所以”、“以”各1分,句子通顺1分)19.(2分)水光潋滟晴方好;林和靖(林逋)20.(6分)(1)“三太息”,连连叹息之意。(2分,写出“叹息”给1分,“三”是“多次”给1分),诗人因“无一得”、无法洒脱生活而嗟叹,在西湖的南山,“静者”可“习静”,“游者”可“趋欢”,“孤
28、山诗朋”可“独清”,而诗人看着眼前的画,想到也曾到过此地却一无所得,进而又想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没有静者之静、游者之欢、诗者之清,因此,天色已晚仍不回家,凝视眼前的画卷而感慨不已。(4分,“静者”“游者”“孤山诗朋”及自己各1分,只写仕途坎坷给1分)21.(10分)(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2.(60分)评分参考高考标准,基准分定为43分。文言文参考译文:剡溪向上绵延四五百里,长着许多古藤,藤根迫近土地。即使春气输入土地脉络,其他植物已抽枝发芽,唯独古藤感觉不到气候的
29、变化,完全断绝了生的意向。我以为植根于土地的东西,春天来了一定会呈现生机。这古藤也植根于土地,正当春天却呈现死亡的颜色,于是向剡溪上的人询问。有人解释说:剡溪一带有很多造纸的工人,用刀斧砍伐古藤而不顾及什么季节,剥去古藤的外皮,来供造纸之用。唉,古藤虽然是植物,但气候温和就繁荣,天气寒冷就枯萎,人们养育它就能生长,残害它就会死亡,看来也像是受命于天似的。现在却被造纸的工人砍伐,不能发育生长,这是天地赋予它的气力被人所中伤,导致一种生物遭受如此严重的病害啊。 后来我到过数十百个郡县,东至洛阳,西到长安,每每见到谈论写字作文的人,都拿剡纸相夸耀。这才明白从前所见剡溪古藤的枯萎,责任恰恰应由这些人负
30、,而这过错本来就不在造纸工人。而且如今天下的读书人,自己专门立言而能见出于文章门户的,那数量和竹麻一样多。听他们说话,都自命不凡,仿佛已经掘到了骊龙颌下的宝珠。即使有通晓明悟的人,他们的话语却少得很。不能胜过众人,也就都缩手不说了。胜过众人的果然自称天下的文章都归功于我,于是轻视圣人的道理,使得诗经中周南HYPERLINK 大凡人世间的耗费,如果合理,那么正道存在,则肆意耗费的错误,就无从横加于万物。万物资助人类,也是有一定时节的。在一定时节斩伐古藤,不能说是摧残它。我认为如今胡乱写文章的人,都是残害剡溪古藤之流。藤的生命有限,而胡乱作文的人却没有限度。且毫无限度地残害万物,并非只限于剡溪古藤而已。这就是我选择剡溪古藤来寄托哀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