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沙市2022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06592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沙市2022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省沙市2022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北省沙市2022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北省沙市2022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北省沙市2022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湖北省沙市2022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湖北省沙市2022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湖北省沙市2022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湖北省沙市2022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湖北省沙市2022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湖北省沙市2022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湖北省沙市2022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北省沙市2022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6题48分)12021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召开,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据研究,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学界长期以来寻踪夏文化的重点考古遗址)出土的资料中,都有玉质礼器牙璋,在陶器方面都有封口盉、敞口瓠、高柄豆等。据此推断,当时两地()A礼乐制度都非常完善 B经济发展水平齐平C手工技艺领先于世界 D文化之间互动交流2宗法社会等级与特权的结合,使得法有等差。宗族对成员不仅拥有超越法的权力,甚至还具有抗拒法律的权力,影响了法律的执行过程和程序;对宗族内部事务的处理,人们信赖的是

2、宗族的裁判,而不是官方的法庭和法律。中国古代社会这一现象()A成为专制制度形成的历史根源 B有利于基层宗族力量的发展C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 D造成了中国社会结构的畸形3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央集权构成了威胁、但在国家和个体农民之间起着制衡两者利害冲突的作用,可以稳定地方,是社会的润滑剂和缓冲利。“它”指的是()A诸侯封地 B地主田庄 C繁重徭役 D郡国并行4东汉末年曹操自任丞相,移原隶少府的尚书吏部曹、选部曹等尚书诸曹为丞相属官。后来,魏文帝曹丕以曹操设立的专门处理机密文书的秘书省为基础另设一省,掌管机要,起草和发布诏令。曹魏行政机构的调整()A遵循了中央集权制原则

3、 B有利于中央事权的统一C降低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D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5有学者指出,“辉煌的隋唐大运河,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隋朝在洛阳及周边地区广设粮仓(如图),回洛仓储粮达355亿斤,洛口仓“周回二十余里,穿三千窖,窖容八千石以还”。隋朝粮仓的设置()A稳定了粮价,巩固了统治 B巩固了北方的经济地位C促进了运河交通发展 D加重了人民的负担6唐前期,关中261个军府拥兵26万,约占全国军府总数和兵力总额的40%。唐玄宗天宝年间,却设置了安西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十镇兵力驻军约49万人,约占当时全国总兵力的86%。这一举措()A体现了唐内重外轻的布局 B为唐朝衰落埋下隐患C遏制

4、了边疆少数民族叛乱 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7下表是隋唐时期户数统计表(据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根据表格信息可以推知()隋唐时期户数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890多万户唐太宗贞观初年200多万户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380万户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918万户A隋炀帝时期户口数可能有夸大 B唐朝前期社会发展较为稳定C天宝年间户数为唐朝人口顶峰 D两税法推动玄宗时户数激增8中唐张旭的肚痛帖(图3)、怀素的自叙帖(图4),大量连笔跌宕有势,线条抽象变幻莫测,无序字体中的有序章法,都令人叹为观止,仿佛能从线条上看到书法家的灵感在运笔间闪耀。这反映出()A汉字演变趋势由繁而简 B书法艺术脱离底层

5、民众C书法受到佛教深刻影响 D草书创作严格遵循法度9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更有诗云“蹴鞠成功难尽言,消食健体得安眠”。现存国内很多博物馆内的宋代铜镜、瓷枕上大多铸有男女相对踢球的纹饰。宋代蹴鞠的盛行,反映了()A崇尚健康的运动方式成为社会时尚 B江南地区流行文化十分发达C南方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壮大 D宫廷文化和市民文化的消长10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己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己,民己因而三司取财不己;中书视民之因,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因,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上述文字意在说明()A分割相权解决了宰相

6、擅权的问题 B制度创新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C行政不统一影响政府的治理效果 D机构重叠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111371年,朱元璋建立南北更调之例,即北人南用,南人北用,其后官制渐定,除学官外,不得任官本省,亦不限南北。明代万历年间政府实行“掣签法”,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官员的任职地点。这些政策()A意在避免地方官营私舞弊 B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C加速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D完善了监察谏议制度12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世界的本原是气,宇宙万物皆由气所化生,强调“医者贵在格物”。宋应星认为,天工开物中总结的各种生产技术,实际是某种原始材料“气”在“天工”作用之下形成的不同制造物。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清时期

7、()A科学著作缺乏理论思维 B格物精神促进技术探究C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D西学东渐改变国人观念13清末民初,有些人于江西景德镇、河北唐山、北京等处,筹集资本,购置机器,聘请技师,组织陶瓷生产。一些“制瓷新厂”,所造瓷器“坚白光莹,比诸进口洋瓷殆无差异”,“一时商贩麇集,行销极为畅旺”。由此可见,当时这些人的做法()A促进了传统行业向近代转型 B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想的萌发C阻止了列强对华的商品输出 D动摇了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1419世纪七八十年代,江南制造总局编印的西国近事汇编逐周汇述各国重要时事,其中还以大量的篇幅介绍过1871年的巴黎公社、西方的工人运动,还有德国的社会民主党和美国的“康密尼

8、党”(共产主义者)。这一现象()A适应了中国救亡图存的需要 B反映了国人世界观念的变化C促进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D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特征151919年8月,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道:“辛亥革命让我们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下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我们有话要说,有事要做,是无论何时可以说可以做的。”该文所描述的现象表明辛亥革命()A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B推动了民主思想的萌发C揭开了宪政民主序幕 D增强了民众的政治意识16辛亥革命后的十多年间,各种“主义”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登台亮相;各类报刊的头版头条充斥着各色各样的政纲、政论和宣言;过去被政府严禁

9、的政党组织,这时竞相宣告成立。辛亥革命后出现的这些变化()A体现出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西文化的碰撞B有利于国民的民主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形成C标志着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D推动了清末民初社会风俗习惯的根本变革二、非选择题17【社会流动与实现途径】(12分)材料一汉代士人的社会流动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与战国时期士人无秩序的流动相比。两汉时期,社会相对比较稳定,各项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从流动的趋向上来看,“学而优则仕”是汉代士人的主要价值取向。此外,学术领域、方术领域、工商领域等社会领域中也有大量士人流入。在隋唐以后“科举的社会”中,乡间社会是落第士人在科场困顿后不得不选择的归处。

10、汉代则不然,广阔的乡间尽管吸纳了很多仕途失意的士人,但同时也有相当规模的士人。在绝意官场或无心工商、方水等社会领域后,自觉主动地选择沉淀于其中。汉代四百年间,以儒士为主体的士人持续性向官场的流动,有赖于此,汉代政治的尚贤特质才开始形成,并最终定型。摘编自杨豪 马德青汉代士人社会流动研究材料二社会流动允许从一个社会阶层转移到另一个阶层,有的经提升而转移到较高的阶层,有的经下降而转移到较低的阶层,对于中国的社会晋升途径,有教育、行医、从军、从政、经商、婚姻、革命和造反等途径。有学者分析了近代直隶农村的社会流动,认为“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的晚清直隶农村社会成员在农村危机、近代化带动、大众追求三个动力

11、合力的作用下,通过科举、新式教育、参军、经商、流民等各种途径实现了社会垂直流动。”摘自杨豪回顾与思考:中国近代乡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研究述评(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士人社会流动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乡村社会流动实现途径的历史背景。(8分)18【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4分)材料一对于中国来说,虽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才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但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却已逾百年。考诸历史。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早期译介与传播,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两种因素通过20世纪初的赴日留学热潮联系在一起并

12、相互作用。一方面,以外国语言文本为载体的社会主义学说要想实现在中文语境下的传播,必须首先通过翻译实现向中国语言及中文文本的转化,才能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开始其“中国化”的旅程。另一方面,译介者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思想观念,成语典故等去阐释或附会西方社会主义学说。这样的译介阐释过程,体现了译介者的一种文化自觉。摘编自孙建昌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早期译介与传播(19001908)材料二关于社会主义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十月革命前主要表现为“以儒家思想整合相关概念,十月革命后则是在“误读与选择中建构新的意识形态”。有学者指出:“严格地

13、说,早期译介阶段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早期译介阶段仅仅具有资料性的意义。”无论是关于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理论还是唯物史,“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早期译介阶段相比,不仅是一个量的区别,也是一个质的区别”。摘编自齐卫平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两个阶段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的影响因素,简评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早期译介。(8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变化。(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变化表时间基本情况19271937年192

14、9年中共领导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上杭县才溪乡成立了第一家合作社劳动互助组,后出现多种合作社,但以消费合作社和粮食合作社为主,多是农民自发组织的。19371949年主要分布在陕甘宁、晋察冀等边区,以经营综合性业务为主。到解放前夕。全国已有合作社达3万多个。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覆盖整个解放区的供销合作社网络。19491978年由农民自发组织的初级合作社逐渐发展到土地集体化的高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体制。1978年后从以家庭经营为核心的家庭联产承包制逐渐转向农民专业合作社;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后,推动了农村合作社迅速发展,到2011年,全国已有超过35家的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占我国农户总

15、数的10%。摘编自张晓倩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研究材料二西欧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之一,也是合作社的思想、理论和合作社运动的发祥地。二战后,西欧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合作社运动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宪法到有关立法,对合作社诸多内容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西欧各国农村合作社十分发达。到70年代,法国五分之四的农民、西德二分之一的农民、丹麦的几乎所有农民都参加了合作社。西欧各国合作社主要是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工商综合体,如法国合作社系统在全国牛奶、猪肉等收购中分别占52%、64%,西德合作社系统供应了农民所需农药的70%、化肥的67%。不仅如此,西欧各国的农村合作社在对外经济

16、关系中也发挥重要作用。19751976年度的法国谷物出口中,合作社系统占4050%;丹麦合作社系统占全国黄油出口的90%;意大利全国合作互助同盟在非洲和拉美非常活跃,业务也非常广泛,它的对外营业额达16亿美元。摘编自戎殿新战后西欧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欧合作社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8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部党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更是一部中国特色统一战线发展史。表2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情况简介。表

17、2名称简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1922年6月,中共中央提出“要邀请国民党等革命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各团体”,“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阵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共产党与国民党正式建立了民主联合阵线,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由于中国共产党当时仍处在幼年时期,缺乏驾驭复杂形势的能力,拱手让出了对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毛泽东在实践中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首要问题是土地问题。于是,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联合各个阶级进行统一战线。其路线为: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形成工农

18、民主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内战、独裁、卖国的政策,为推翻蒋介石反动政权,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

19、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据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等整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统一战线的演变”提取两则信息,并分别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历史期评分参考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BCCBBCAC题号111213141516答案ABABDB1【答案】D【解析】据材料“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资料中,都有玉质礼器牙璋,在陶器方面都有封口盉、敞口瓠、高柄豆等”可知,三星堆遗址和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相同之处颇多,说明这两个文化之间可能存在交流,故选D项;据所学,礼乐制度形成于西周时期,与材料遗址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

20、主旨是三星堆遗址和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有相同之处,不足以说明经济水平齐平,排除B项;材料仅是三星堆和二里头的部分出土文物的状况,没有世界其他地方的信息,无法推断世界地位,排除C项。2【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宗法社会等级与特权的结合,使得处理基层事务时,更多依靠宗族的力量,这种现象有利于基层宗族力量的发展,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基层宗族力量的壮大,与专制制度的形成无关,排除A项;宗族在稳定地方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宗族力量的壮大,并不会造成中国社会结构的畸形,排除D项。3【答案】B【解析】两汉时期兴起的田庄经济酝酿了地主豪强,对中央集权构成了威胁,但是田庄经

21、济一定程度上收容了流亡农民,有助于地方社会的稳定,是社会的润滑剂和缓冲剂,B项正确;汉武帝时期解决了诸侯王我问题,排除A项;繁重的徭役并不会危及中央集权,排除C项;郡国并行制和个体农民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4【答案】C【解析】魏文帝于秘书省之外另设一省来掌管机要,增加了中央机构部门数量,使得部分机构的职能重叠,降低了中央的行政效率,故选C项;曹魏是在中央内部进行的机构改革,并不属于对地方的管理,于加强中央集权无益,排除A项;另设一省掌管机要使得部门之间事权重叠,不利于中央事权的统一,排除B项;新设立的部门主管“起草和发布诏令”,于防止吏治腐败无太大益处,排除D项。5【答案】C【解析】据材料

22、图片信息可知,隋朝的粮仓主要设置于运河附近,主要是为了运输方便,因此,隋朝粮仓的设置推动了运河的发展,故选C项;据所学,隋朝二世而亡,可见粮仓的设置没有巩固其统治,排除A项;据所学,隋朝粮仓的设置主要是政治目的,对经济的影响有限,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人民负担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6【答案】B【解析】据材料“唐玄宗天宝年间十镇兵力约占当时全国总兵力的86%”可知边镇节度使军事力量占绝对优势,中央丧失军事优势,为唐朝衰落埋下隐患,故选B项;唐前期的布局内重外轻,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布局是内轻外重,排除A项;“遏制了”表述绝对,唐末陷入五代十国战乱局面,排除C项;边镇节度使军事力量强大容易带来藩镇割据

23、,不利于国家统一,排除D项。7【答案】B【解析】“隋唐时期户数统计表”中,唐朝的户数一直在稳定增长,说明此社会经济稳定向前发展,故选B项;“隋唐时期户数统计表”中隋朝的户数比唐朝稳定后期的户数较少,隋炀帝之初隋朝依然稳定发展,可见与隋朝的实际情况大致一致,可以相信,排除A项;“隋唐时期户数统计表”中,没有天宝年以后的数据,无法说明此时就是顶峰,排除C项;两税法是公元780年,和表中的时间不一致,无法进行比较,排除D项。8【答案】C【解析】由材料“大量连笔跌宕有势,线条抽象变幻莫测,无序字体中的有序章法,都令人叹为观止,仿佛能从线条上看到书法家的灵感在运笔间闪耀”可知唐代书法受禅宗思想影响,创作

24、了大胆追求个性的狂草名作,出现了张旭、怀素等擅长草书的书法家,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书法的创作发展而非汉字的发展演变,排除A项;书法艺术创作源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脱离了”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楷书严格遵循法度,讲究笔画分明、结构方整,排除D项。9【答案】A【解析】宋代蹴鞠盛行,民众通过蹴鞠这项运动中可以帮助消化、强身健体、获得运动的快乐,这是一种健康的运动方式,故选A项;据材料“国内很多博物馆内的宋代铜镜、瓷枕上大多铸有男女相对踢球的纹饰”说明这是一项广泛的运动,不仅限于江南地区,排除B项;国内很多博物馆都有蹴鞠的文物,不仅是南方城市经济繁荣,排除C项;蹴鞠这样运动在宋代受到广泛欢迎

25、,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财己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己,民己因而三司取财不己;中书视民之因,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因,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可知宋代实行的分权措施导致行政、民政和军政互不统属,效率低下,故选C项;分割相权可以限制相权,但是无法解决宰相擅权的问题,这是封建集权政治导致的结果,排除A项;宋朝初年实行分化事权的做法主要以积极意义为主,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排除B项;材料主要从效率的角度上分析分化事权的弊端,排除D项。11【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朱元璋有意限制官员的任职区域,开始是北人南用或南人北用,后期变成“掣签法”,旨在限制官员

26、发展地方势力,形成众多的裙带关系进而徇私舞弊破坏吏治,故选A项;材料并未讲到选官方式的调整,讲的是录取后官员任职区域的安排,因此看不出是否提高了人才选拔的标准,排除B项;社会阶层的流动主要指的是人社会身份发生变化,比如农民入仕,材料并未反映相关内容,排除C项;监察制度目的在于加强皇权,材料的限制官员任职区域能够起到加强皇权的作用但是不属于监察谏议制度的范畴,排除D项。12【答案】B【解析】由材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世界的本原是气,宇宙万物皆由气所化生,强调医者贵在格物”可知理学格物致知、探究世界本源的精神推动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故选B项;本草纲目系统总结了我国明代中期前药物学的巨大成就,

27、把明代医药水平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缺乏理论思维”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古代医学研究,并未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C项;西学东渐指从明朝后期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材料并未提及,排除D项。1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末明初出现了手工行业内的机器生产的现象,使得瓷器的销售极为火爆,机器生产是工业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这种方式促进了传统手工业向近代化手工业生产的转型,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业救国思潮主要出现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排除B项;列强对华输入商品主要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排除C项;近代中国自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28、,排除D项。14【答案】B【解析】江南制造总局编印的书籍介绍每周各国重要时事以及有关工人运动和民主政党的相关内容,说明国人由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里到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事务逐步关注,这是对世界观念的变化,故选B项;题干反映的仅是对世界其他国家重要事件的报道,仅有助于让国人更多的了解世界,并没有与救亡图存相关的信息,排除A项;维新思想广泛传播应该是在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题干仅提到对各国重要时事的报道,没有体现中体西用的特征,排除D项。15【答案】D【解析】据材料“皇帝,也是可以倒下的,民主,我们有话要说,有事要做”,可知材料强调辛亥革命废除封建君主专制,民众享有一系列民

29、主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选D项;依所学,辛亥革命未废除封建制度,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未发生改变,排除A项;维新派传播资产阶级自由、平等观念,维新思潮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人民觉醒,排除B项;“宪政民主”是指限制政治权力、保障公民权利,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并未揭开宪政民主序幕,排除C项。16【答案】B【解析】据材料“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登台亮相”“过去被政府严禁的政党组织,这时竞相宣告成立”,可知民国初期政治和时局混乱,但是也从客观上反映出各个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思考和探索,有利于引发人民对国家现状和前途的思考,培植人民的公民意识

30、,故选B项;“中西文化的碰撞”没有触及题干的本质且背景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中国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在辛亥革命以前已经开始,排除C项;“根本”一词错误,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7(12分)(1)特点:有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保障,秩序性相对加强;主要流向仕途(或官场);流向多样化;儒学独尊后,士人流动以儒士为主体。(4分,任答其中2点即可)(2)背景:科举制的延续、废科举后新式教育的兴起;民族危机加深,社会动荡加剧、军阀割据、革命活动兴起;政府被迫对外开放,闭关自守政策松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传统手工业走向破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传统“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新的社会成分产生

31、与发展;灾荒、封建剥削的加剧及生活方式的变迁等。(8分,建议从教育、政治、政策、经济、社会结构等任意4个角度作答,仅从某一角度如经济类,不超过4分)18(14分)(1)影响因素:中国社会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西学东渐;日本国内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近代传媒与翻译的媒介作用。(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评:通过翻译过程实现向中国语言的转化,在语言和文化的层面上开启了社会主义学说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把社会主义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推动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助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2)变化: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译介与传统文化结合紧密,十月革命后建构起了新的

32、意识形态;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译介仅具资料性的意义,十月革命后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才得以传播;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6分,答出3点即可) 19【答案】(1)特点:贯穿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过程曲折;由自发组织到政府主导;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发展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由单一经营发展到多种经营;逐步形成以立法为保障。(4分,任答4点即可)作用: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2分,任答2点即可)(2) 原因:合作社思想、理论的影响;欧洲一体化

33、进程的推动;西欧各国政府的支持和民主政治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农业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等。(6分,任答3点即可)启示:借鉴西欧国家合作社运动先进理念和有益经验,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加快合作社体制创新,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实行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协同发展等。(2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20【答案】信息l:统一战线的演变反映了中国近代不同时期主要矛盾的变化。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反映了大革命时期北洋军阀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则表明土地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与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体

34、现了抗战时期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信息2:统一战线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成熟。国民革命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同时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故在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中让出了对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成熟,在吸取革命教训和正确分析国情的基础上,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来确定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形式,并始终不放弃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信息3:统一战线的演变反映了革命力量的变化。国民革命时期,革命力量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土地革命时期革命力量则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抗战时期革命力量的范围扩大,包括除了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政治力量: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力量则包括一切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各民主党派和各阶层人民。说明:每一信息中“提取信息”2分,“说明”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