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岷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0654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岷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肃省岷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甘肃省岷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甘肃省岷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甘肃省岷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甘肃省岷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甘肃省岷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甘肃省岷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甘肃省岷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甘肃省岷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甘肃省岷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甘肃省岷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甘肃省岷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甘肃省岷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岷县二中20182019学年期中考试试卷高一 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教师:高一语文组 审题教师:高一语文组第卷(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漫议中国“鼎”鼎在中国由来已久。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食品。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记述:“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

2、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政治引申意义。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三足鼎立、问鼎等等。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早在4 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长方形,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

3、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还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主要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审美价值的工艺品。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

4、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在我国已传承至今。由于自古以来,鼎就是我国一种庄严的重要礼器,象征着祖国昌盛、稳固、团结、统一和权威,亦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故在当今一些重大外交场合和国家一些重大政治活动中,都会由鼎来唱主角。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该“世纪宝鼎”是具有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采用整体铸造,一次浇注成功。鼎身高2.1米,象征21世纪。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底座高0.5米,2米见方,上铸56条夔龙纹饰

5、,象征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的整个造型,雄伟祥和,气势宏大,古朴典型,美观庄重。2006年1月1日,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免征在我国已征收了2 600年的农业税。同年9月29日,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的一尊“告别田赋鼎”问世了。这是一位普通农民用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庄重的方式来铭记这一千古盛事。1下列对“鼎”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鼎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后演变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B鼎最早是用黏土烧制,叫陶鼎,大约在4 000多年前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C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又传承了中华悠久文化。D鼎作为传国重器,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2下

6、列各项中,不能表明“鼎是一种重要礼器”的一项是(3分) ()A商灭夏,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周灭商,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B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C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了“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50华诞。D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铸“告别田赋鼎”,铭记我国免征农业税这一盛事。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大篆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典章制度史实,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B“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表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造。C李泽厚认为,鼎以其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

7、凸出,成为我国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工艺品。D“世纪宝鼎”是体现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其夔龙纹饰、三足鼎立造型均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匆匆过客路遥 天阴了,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空气里满含着潮湿。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了快到汽车站的时候,觉得脸上似乎已经落了一颗冰凉的雪粒。我的心情沉重了。明天就是春节呀!要是再下一场雪,班车一停,回家过节就根本不可能了。 候车室里已经人头攒动,乱得像一个集市。突然传来一个微弱而苍老的声音:“哪位同志行行好,给我买一张去桃县的票吧” 这声音是绝望的,似乎不是对着某一个确定

8、的人,而是对所有在场的人发出的一种求援的呼唤。 只见旁边的一张椅子上蜷曲着一位老人正是他在反复喃喃地念叨着。他蓬头垢面的,看来身体有病,面容十分苍老。不像是乞丐,因为我看见他手里捏着买车票的钱。这是一个盲人! 我顿时感到一种愤愤不平了。当然我首先气这个汽车站竟然不能解决这样一些完全应该解决的问题。但我更气这个候车室里的人,竟然没有一个肯为这不幸的老人帮忙的!我想我应当帮助这个老人。 我瞅了一眼去桃县的售票口:正好!803次和802次的售票口紧挨着,并且车次牌上写着“增加两辆车”的字样。 先排哪个队呢?如果现在去给那个瞎眼老头排队买票,我自己的票十有八九买不上了。我将不得不垂头丧气的滚回单位。但

9、如果我要是先给自己买票,那老头的票也把握不大了。 我来不及多想,很快站到了802次的队伍后面。 我终于把一张802次的车票拿到手了!我带着这个充实的收获,站在803次的队伍后面,我很愉快:我自己得到了满足并且开始加紧做一件崇高的事。 前面站着一个高大的青年,头发乱蓬蓬的,穿一条带条格的裤子,一双皮鞋的后跟闪着亮光,右脚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着锣鼓点。时髦青年!不看他的正面,光那后背就叫我反感。奇怪他竟然能正经八百地站在这个队伍后面排队。要是售票员喊一声“票快完了,后面的人不要排队了”,他准会如狼似虎地扑过去。 我又发现这队伍的旁边还站着一位青年妇女。 当售票员宣布只剩一张票的时候,那青年妇女猛地把

10、手抢先伸进了售票口。 那个男青年两只拳头紧捏着,用很难听的话斥责她。 “叔叔,求求你,不要打妈妈!” 他有点吃惊地盯着那个妇女旁边站着的胖胖的小姑娘,皱了一下眉头,随后,用一种极温柔的语调不连贯地说:“你别怕!” 小伙子的腮帮子急速地抽动了几下,泪花子在眼里直转。他突然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张车票,递到青年妇女的面前。 “您不要奇怪,”他说,“我是买到了一张803次的车票,但这不是给自己买的。我第二次排队才准备给自己买一张。您带着孩子,待下去太不方便。我不走了,但请您替我在路上照料照料那个人。”他向后面的角落里努了努嘴,“那个瞎眼老头。” 我一下子被震惊得目瞪口呆!那青年妇女尖叫了一声,惊喜地喊

11、叫着说:“呀,我这张票也是给他买的呀!” 一刹那间,他们谁也不说话了。他们静静地互相看着对方,两张纯洁的年轻的脸,像大理石雕塑一般美丽。 此刻,站在他们身边的我,像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傻瓜;又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学生,羞愧地站在班主任的面前。 那青年妇女说:“同志,我根本不是去桃县的!我本来是要买802次车票的。但看见那个老头太可怜了,我觉得有责任帮助他,我又怕给老头买不上票,就厚着脸皮插到您前面了。快要进站了,您赶快和那老头上车去吧!” 只见那个男青年神色庄严地从她手里接过车票,掏出车票钱放到了青年妇女的手里;然后弯了腰,小心翼翼地在那个小女孩的脸蛋上亲了一下,便转身走了。 我猛地迈着难以抑制的激

12、动步伐,走到了那位青年妇女面前,掏出车票,对她说:“你要802次的票吗?我有事不能走了,退票。”她惊喜地一边掏钱,一边说:“真运气!太谢谢您啦!” 我接过钱,把帽檐往下拉了拉,默默地走过拥挤的人群,出了候 车室。 外面已经变成一片银白的世界。飞舞着的雪花打着旋儿,纷纷扬扬地飘落着。街道上一片寂静。我踏上洁白的路面,匆匆向机关走去。(有删节)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了”,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营造了凄冷、沉重的氛围,暗示了人物心情和故事结局。B.在先给自己买票还是先给老人买票的两难选择中,作者细

13、腻描写了“我”的心理,深刻剖析并批评了“我”的自私。C.男青年因为最后一张票和青年妇女发生了争执,又被小女孩误解,腮帮子抽动,泪花子在眼里直转,反应出男青年没有替老人买上票的焦急和担心。D.小说以“我”的视角叙述了旅客暗中争相为盲老人买车票的故事,表现了素不相识的人之间存有大爱的主题,引发读者思考。5.小说中男青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塑造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6.这篇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79题。罗曼罗兰徐志摩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

14、么?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翻着那一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我是它们,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

15、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

16、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他那年22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那六旬老人说:“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我念你的信,泪水在我的眼里。”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

17、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

18、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7. 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选出我们从文中不可获得的启示( )(3分) A一个人应该专一多师。罗兰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英雄”。莫扎特与贝多芬奠定了罗兰的艺术基础;莎士比亚拓展了罗兰的艺术世界;托尔

19、斯泰为他树立了人生的榜样。B要选择真正的“英雄”。罗兰的“英雄”莫扎特、贝多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都是世界性的先圣与时贤,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丰碑。C在“英雄”的影响下,自身还应不懈地努力。罗兰在坚持不懈并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后,才逐步被世界认识与接受。D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不仅降临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样也降临在伟人的身上.当我们遭受挫折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些忍受并战胜痛苦的榜样,不再怨天尤人,要坚定自己的信仰。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B罗兰把自己的音

20、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C第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D“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意指: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受益。E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9.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 文言文阅读一(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21、成1013 题。 优孟者,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垅

22、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

23、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此知可以言时矣。(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第六十六)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B.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

24、席以露床/啖以枣脯。C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D.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棺椁,棺材和外棺。棺即盛放死者的葬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棺椁可以显示死者的地位。B.太牢,是古代祭祀等级的一种,古代祭祀宴会时,若牛、羊、豕三牲具备则为太牢,若少一牲,则为少牢。C.左右,文中指君王身边侍候的人,近臣。D.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25、A.优孟有辩才,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优孟投其所好,建议庄王以人君之礼葬马,使楚庄王认识错误,最终收回成命。B.优孟识礼,他主张用六畜的礼仪来安葬楚庄王的爱马,先把马埋进土中,再用粮食稻谷来祭祀它,最后火化。C.优孟重情重义,孙叔敖生前善待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果然帮助了他。D.优孟智勇双全,他装扮成孙叔敖的样子去见楚庄王,以假乱真,后又凭自己优的身份以歌辞唱出为官的无奈,使楚庄王醒悟。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5分)(2) 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

26、财,不顾耻辱。(5分)(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4.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饯别的宴会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写这一美好的环境是为了衬托作者的心情。B. “凉”字一语双关,既写出了江风吹雨,使人感到阵阵凉意的江上环境,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心境。C. 诗的三四两句写离别朋友后,泊舟潇湘,明月高悬,梦中听猿的境界,这一实景的描写,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D.末句的“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有水经注

27、三峡中描写猿声的意境:“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15.这首诗写的是在什么季节送别朋友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分)(1)李商隐无题中,我们现在经常用来赞美老师的诗句是“ , ”。(2)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句子是“ , ”。(3) 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革命志士敢于正视黑暗的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两句是“ , ”。(4) ,壮士一去兮不负还。荆轲刺秦王 第卷(表达题,80分)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源自

28、民间、源于生活的中国刺绣艺术,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从生活中得到升华,成为璀璨的艺术明珠。刺绣画艺术品,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zh)、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 ,无数绣娘以 的工匠精神于丝缕针黹间传达着绘画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神韵,彰显着丝质特有的天然光泽和柔美,赋予作品翰墨所不能及的风采,使之发展为更具观赏性的中华艺术瑰宝。中国当代的刺绣画较之历代,无论是题材、技法、色彩,还是针黹、缣帛,( )。近几十年,各绣种在绣材的拓展、泛取,针法的借鉴、相融,题材的继承、创新等方面,都有令人 的作品问世,尤其是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作品,更是给刺绣艺术增添了不可思议的感染力。各绣种

29、发展出的地域特色突出的分支层出不穷,或如摄影作品般写实,或如西方油画般立体,或工笔描摹而写意挥洒,或新创针法而与众不同,或人物正反面、和谐自然,或动物双面全异、了无针迹,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将女红针黹薪火相传,为刺绣艺术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数不胜数B励精求治 耳目一新 数不胜数C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D励精求治 刮目相看 美不胜收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

30、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B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C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D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传承中有创新,发展中有循古B传承中有创新,循古中有发展C创新中有传承,循古中有发展D创新中有传承,发展中有循古20.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说明如何修改。(5分)通知各位家长:春光明媚,惠风和畅。兹定于2018年3月30日在我校报告厅召开高三年级家长会。我们将传达今

31、年高考改革的形势,通报第二次模拟考试情况,与大家磋商高考冲刺复习事宜。请务必准时到会。2018年3月25日中学21.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6分)第1组:孔子与庄子第3组:李白与杜甫第2组:项羽与刘邦第4组:林黛玉与薛宝钗要求:对所选组中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不出现常识性错误。字数不超过100字。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静静地看书是一种高尚的享受,陶醉其中并幸福其中。读书是一个人毅力、学习力的长跑,读书是一个人借智最有效的路径,读书是一个人思想力丰满的源泉。读书是为了享受他人的思考,同时激发自己的思考。读书使自己精神分子不断增

32、长,读书是“自己走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路上。让我们怀揣梦想,走在阅读大道上请根据以上材料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答案:D解析:鼎作为重要的礼器,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2答案:A 解析:A项恰恰说明了“鼎”是一种传国重器。3答案: B解析:A项原文是“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后来“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C项不是因“其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而“成为我国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工艺品”,无因果

33、关系。D项造型没有“象征意义”。(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4.A; 5.男青年是一个衣着时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品质高尚的人。这一人物、青年妇女和“我”相互映衬,有助于突出主题。6.便于加快叙事节奏,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便于人物刻画上的灵活切换,适应不同人物的语言、心理、行为的描写需要;便于简洁、清晰、准确地表达内容;便于较快进入情境阅读,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解析:4.“暗示了人物心情和故事结局”错误,通过小说可知,此处环境描写不具有暗示故事结局的作用。5.第一问可以结合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描写分析,如衣着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等,重点抓住文中的“前面站着一个高大的青年,头

34、发乱蓬蓬的,穿一条带条格的裤子,一双皮鞋的后跟闪着亮光,右脚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着锣鼓点。时髦青年!”“用一种极温柔的语调不连贯地说:你别怕!”“泪花子在眼里直转。他突然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张车票,递到青年妇女的面前”“您带着孩子,待下去太不方便。我不走了,但请您替我在路上照料照料那个人。他向后面的角落里努了努嘴,那个瞎眼老头。”等语句分析即可。第二问可以从人物与主题表现上分析,男青年、青年妇女和“我”都主动去帮助老人,他们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相互映衬,突出了主题。6.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可以从小说情节、人物形象、表达内容等角度考虑。从情节上分析,短小段落可以加快叙事节奏,迅速推进情节发展;从人物

35、形象上分析,灵活刻画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鲜明;从内容上分析,叙事简洁、清晰、准确,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等。(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答案:7A8AE(A项有误,原文只是写到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的对我的影响,并不能表明对他们的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E项原因分析不正确,适用的原因是罗兰像贝多芬一样对自己在艺术上的努力从未动摇信心。所以选AE。)9音乐的天才,杰出的文学家。真理的寻求者,时代的圣人,理想人格的化身。二、(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10.B; 11.B; 12.B;13.(1)马是大王的心爱之物,凭着楚国地大物博,寻求什么东西是得不到的呢?而只用大夫的

36、礼节来安葬它,太寒薄了。(2)居山耕田太辛苦,难以获得食物。出仕去当官,贪婪卑鄙的才能有余财,全然不顾耻辱。译文:优孟,是楚国的乐工。身高八尺,能言善辩,常以谈笑的方式对君王进行讽谏。楚庄王时,庄王有匹心爱的马,给它穿上锦绣,安置在华美的房屋中,睡在没有帷帐的床上,用枣脯喂养它。这匹马因为长得太肥而病死了,楚庄王命令大臣们为马服丧,想要用安葬大夫的棺椁和礼仪来安葬马。左右大臣谏诤这件事,认为不能这样做。楚庄王下令说:“如果有敢对葬马的事进谏的,一律处死。”优孟听说了,进了宫殿的大门,便仰天大哭。庄王吃惊地问他原因。优孟说:“马是大王的心爱之物,凭着楚国地大物博,寻求什么东西是得不到的呢?而只用

37、大夫的礼节来安葬它,太寒薄了,请以安葬君王的礼节来安葬它吧。”庄王问:“怎么安葬呢?”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琢过的美玉做棺,用雕了花纹的梓木做椁室,用上好的楩、枫、樟木做题凑,差遣甲士为死马挖掘墓穴,老弱人丁背土筑坟,齐赵等国的使者侍坐在前,韩魏等国的使者护卫在后,为死马建庙宇,让它享受牛、羊、猪三牲祭祀,并封以万户之邑给它守墓。这样,诸侯国听说后,就都知道大王以人为贱而以马为贵了。”庄王说:“难道我的过错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吗?这该怎么办才行?”优孟说:“请大王将它作为六畜来安葬。用土灶做椁室,用铜锅做内棺,用姜枣来调味,用木兰来解膻,用粮食稻谷来祭祀,用火光来做它的衣服,将它安葬在人的肚肠之

38、中。”于是庄王便将马交给太官,不让天下人长久地议论这件事。楚相孙叔敖知道他是贤德的人,便好好地对待他。孙叔敖病重将死时,嘱咐他的儿子说:“我死之后,你会贫困。那时你可以前去见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几年后,孙叔敖的儿子果然穷困到要背柴卖来谋生,一次碰到优孟,对他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父亲临死时嘱咐我贫困时就前去见你。”优孟说:“你不要远行到别的地方去。”于是他穿戴起孙叔敖的衣冠,模仿孙叔敖的举止言谈。一年多后,学得酷似孙叔敖,连楚王的左右大臣也无法分辨。一次楚庄王设宴,优孟上前敬酒,庄王见了大为吃惊,以为孙叔敖复活了,要任命他为楚相。优孟说:“请让我回去和妻子商议一下,三天后我再回来担任

39、相职。”庄王答应了。三天后,优孟又来了。庄王问:“你妻子怎么说?”优孟说:“妻子说千万不要这样做,楚相不值得当。像孙叔敖担任楚相,竭诚尽忠,廉洁奉公,以此来治理楚国,楚王得以称霸。如今死了,他儿子却没有安身之地,穷得卖柴谋生。要是像孙叔敖那样,还不如自杀。”于是唱道:“居山耕田太辛苦,难以获得食物。出仕去当官,贪婪卑鄙的才能有余财,全然不顾耻辱。一想要身后家室富,又怕受贿枉法,干坏事犯大罪,身遭杀戮家随灭。贪官怎可做!要想做个清廉吏,奉法守职,至死不敢胡作非为,廉吏又怎么做!楚相孙叔敖一生清廉,到头来妻儿穷困卖柴糊口,楚相怎么值得当!”于是庄王向优孟致谢,随即召来孙叔敖的儿子,将寝丘的四百户分

40、封给他,用来祭祀孙叔敖。以后十世一直不曾断绝祭祀。这种智慧可以说正是合时宜了14. C15. 秋季(2分)。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2分)和对友人离去的惆怅之情(2分)。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书生意气,挥斥方酋。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风萧萧兮易水寒。17C【解析】题中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励精求治: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第一空的对象为“工匠精神”,不指国家,故应选用“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觉到很新鲜。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对象指人。第二空的对象为“作品”,不指人,故应

41、选用“耳目一新”;美不胜收:形容好的东西太多,美景多得看不过来,强调“美”。 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强调“量”。第三空所言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给人的是审美感受,故应选用“美不胜收”。18D【解析】A项,语序不当,同一主语,关联词应该放在主语的后面;B项,搭配不当,介词使用不当,将“给” 改为“让”或“使”;C项,关联词位置错,应当是“这些作品不仅”,介词使用不当,将“给”改为“让”或“使”。19.B【解析】结合语境,按时间顺序:先古后今;按工艺流程:先继承学习,后创新发展;按语言艺术:“传承”与“循古”对仗,“创新”与“发展”对仗,气势更足,更加积极向上。20.示例:(1)“春光明媚,惠风和畅”,删去。(2)补出具体开会时间。(3)将“传达”改为“分析”。(4)将“磋商”改为“讨论”。(5)落款处时间放在最后一行。21.示例一:我更喜欢林黛玉。薛宝钗虽然在品貌才情方面不逊于林黛玉,但她谨小慎微,处世圆滑,关注的是制度,是社会的规范,她是为别人而活的;林黛玉追求心灵的自由,关注的是个体,是本质的生命,她是为自己活着的。示例二:我更喜欢庄子。孔子是入世的儒者,积极进取,他的生命踏实而沉重;庄子是出世的智者,通达世事,洞明人性,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这样一棵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22.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