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课程目标:了解李时珍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教学目标1、了解:李时珍的从医之路;良医所;太医院判;林奈的自然系统;达尔文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2、理解:本草;李时珍能够写出本草纲目的原因;本草纲目中先进的植物分类法;东方医学的巨典。3、掌握: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特点、成就和历史地位。教学重点1、李时珍能够写出本草纲目的原因。2、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特点、成就和历史地位。3、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评价。教学难点:本草纲目涉及的相关医学知识。教学过程1953年莫斯科大学新校舍落成, 在宽阔的礼堂两侧墙壁上,镶嵌着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的彩色大理石画像,其中一幅就是
2、李时珍。思考:李时珍的画像为什么能够被列入世界著名科学家之列?他对人类做出了什么贡献呢?一、从医之路1、医生世家:明朝中叶,李时珍出生在湖北蕲州的一个医生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李时珍从小就对医药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不仅能够辨认许多草药,还了解一些药物学知识。明代中期,李时珍出生在湖北蕲州的一个医生世家。祖父是个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医学造诣精深,后被朝廷录用为太医院吏目,晚年辞职还乡,在蕲州玄妙观设诊,坐堂行医,为民治病,医德高尚。李时珍从小就饱尝疾病的痛苦,心里早早萌发了当一个好医生的志向。李言闻行医之余,著书立说。根据自己的行医经验和心得,写成了四诊发明、痘诊证治等医书。与此同时,还把自己
3、对药物学研究积累的成果,编撰成月池人参传、蕲艾传等医书。在这样一个医生世家中成长起来的李时珍,耳濡目染,心领神会,自然而然也步入了医学和药学的道路。李时珍出生的时候,还有一段故事,如神话一般。李时珍的父亲叫李言闻。这一天,他带着6岁的儿子果珍和4岁的女儿到雨湖去打鱼,他的妻子就要临产了,打些鱼准备给妻子补养身子。李言闻带着两个孩子来到湖边,太阳刚刚升起。他站在岸边用力把网撒出,可是,一网、两网,接连撒了几网,都是空网。他很失望,眼看已近晌午,妻子还在家等着。他决心撒最后一网,果然,网沉甸甸的,准是一条大鱼。可是,网拉上来一看,却是一块白玉石。他想把那玉石扔掉,心想:“玉石呀,玉石,我与你无冤无
4、仇,为什么要与我掺乱?”这时候,玉石竟然开口说话了:“我是来贺喜不是掺乱,先生得子在今天,贵子出世时运转,要想补养贵夫人,只得末网鱼满船。”原来那玉石是传说中的镇水之神。李言闻赶紧撒下最后一网,果然,肥鱼满兜,装满了鱼篓。李言闻回到家,妻子就要生了。他忙着挑水生火,宰鱼杀鸡。他满脸流汗,腰酸背疼,不知不觉,合眼打了个盹。在梦中,他看到一朵祥云飘然而至,云朵上站着一头小白鹿,口衔一枝鲜嫩的灵芝草,直奔妻子的卧室。这是,一声啼哭,儿子出生了。全家无比高兴。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呢?李言闻想到那块白玉石,说:“就叫石珍吧?”妻子笑着说:“不取玉石的石,应取时辰的时,就叫时珍吧!意思是,这个孩子的到来,便
5、会时来运转,极为珍贵。”这就是李时珍名字的来历。 2、科举受挫:少年时代他的愿望是当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可是在那时,医学被视为末学杂流,民间医生的地位很卑微。因此,父亲希望李时珍能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出人头地,而不是做一名被人瞧不起的医生。14岁那年,李时珍考取了秀才,后来又几次参加举人考试,都名落孙山。尽管李时珍在医药方面,具备非常有利的发展条件,但他的父亲却并不愿意李时珍步自己的后尘。因为在那个年代里,医生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他希望李时珍能参加科举考试,在仕途方面发展,好光宗耀祖,改换李家门庭。于是他耐心地指导李时珍专攻“五经”、“四书”、苦练八股文。而李时珍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刻苦用功专心致
6、志,不到12岁就能博通经史。14岁那年,李时珍以优异成绩考中秀才。李时珍的父亲希望他继续攻读,准备进一步参加“乡试”,可是李时珍的兴趣并不完全在攻读“四书”“五经”、做八股文上,这些经史文章干涩、枯燥,他逐渐对从医这一职业越来越感兴趣了。李时珍爱好医药,喜读医药典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强烈。但在当时“以考为先”的封建时代,李时珍却不能违背父愿,他一连参加三次乡试,都没有被录取。他对参加这种八股文科举考试,越来越没有兴趣,于是决心放弃科举考试,一心一意去研究他所喜爱的医药专业。3、读书十年:李时珍认为这条路自己走不通,恳求父亲,让他专心学医,父亲无奈,答应了他的请求。经十余年的刻苦钻研,李时珍
7、30岁时便成为当地很有名望的医生。身如逆水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科举考试失败后,李时珍坦诚地告诉父亲,再继续参加乡试,已毫无兴趣,如果从师苦读,一定不辜负父亲的厚望。李言闻同意儿子承师学习,李时珍后来从师于顾问(顾日岩名问)。顾问的大家风范、高尚品德对李时珍的影响颇大,顾家珍藏的丰富的经典史籍,也大大地开阔了李时珍的视野。李时珍在顾家受到良好的知识熏陶,这为李时珍日后立志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从师于顾日岩后,李时珍发奋苦读,除对经典著作精深研读外,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占卜、星相、乐府诸家”,无不阅览,对某些感兴趣的问题还作深入的探讨,而一些有意义的记述哪怕是短短
8、几句话,都作好笔录,以备日后引用和查考。李时珍有机会阅读到顾家和自家没有收藏的书种,或不同版本的书籍,这些知识对他以后成为一代名医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受父亲李言闻的影响,李时珍虽在习儒苦读,但对医药方书是很熟悉的,在李言闻的书房里,李时珍几乎熟读了所有医药藏书。跟随父亲诊治病人,又为李时珍提供了临床实践的大好机会,也弥补了李时珍临床经验之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时珍独立诊治病人逐渐得心应手,医名也远播蕲州城内外。李时珍为了减轻父兄的经济负担,拯救乡民,多次向父亲要求独立行医,并专门写了一首明志诗,郑重地交到父亲的手里:“身如逆水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自此以后,李言闻竭尽全力
9、支持李时珍以医学为业。李时珍苦读十年,乃至闭户不出,积累了丰富的医学实践经验和药学知识,为日后编著本草纲目奠定了雄厚的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3、王府、太医院任职。因为医术精湛,李时珍被住在武昌的皇族楚王聘用。几年后,李时珍又被推荐到京师的太医院,担任太医院院判(注:太医院,明代中央的医疗机构,主要为宫廷服务;院判,是太医院的官员),这使他有机会阅览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医药典籍,并看到了许多平时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开阔了眼界。由于淡泊功名,在太医院任职大约一年,他便托病辞职,回到家乡。行医之余,他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医药学的研究和著述上。李时珍的高超医术,得到楚王赞赏,他特地派人聘请李时珍为王
10、府侍医。李时珍非常羡慕楚王府极好的藏书条件,便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把前人修撰“本草”所引证经史百家的材料,一一找到出处,直接查阅并研读原著,以便准确地把握其本意。他还注意阅读那些前人没有涉及、被忽略了的书籍文献,在古代学术的宝藏里,进行更多的发掘。这样一来,无论经史巨著,或是诗文专集,他都有了许多新的涉猎和收获。在进入楚王府几年后,李时珍(4l岁)被楚王推荐到太医院中任职。在太医院里,李时珍更加勤奋地从事药物研究,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同时,李时珍对存于太医院的大量草本、医书进行广泛研读、摘抄和整理,利用闲余时间与其他太医们进行交流和切磋,获得大量的临床经验,真正做到广纳博采,搜罗百氏。他还对“
11、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占卜星相、乐府诸家”根据需要进行记录和分类。堆放在太医院御药库和寿药房的各地贡品,和从外国进口的形形色色药材,使李时珍大开眼界。他带着在上古本草中所发现的问题,结合这里的实物,逐一加以研究、比较和鉴别,获益匪浅。谈到这里,就必须联系到明代宫修的另一部著名本草书籍本草品汇精要。该书是明孝宗于弘治16年(1503)8月下诏太医院编修的一部国家药典。在司设监太监刘文泰的组织下,一个设有总督、提调、总裁、副总裁、篡修、验药等9种职位的修撰班子组成,包括誊录、绘画人员在内共49人。在经历一年半修订后,药典编纂完成。编撰者按照宋人唐慎微的证类本草旧例顺序,把入药之物分为玉石、草、木、果
12、等10部,每部分为上、中、下三品编写,全书共收药物1815种,正文用朱墨两色分写。正文之前绘有精美的彩色写生图达1358幅之多,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彩绘图书。同时编撰者还舍弃了当时已比较成熟的雕版印刷技术,而由14位工匠分色缮写文字,8位宫廷画师负责绘图。全书完成后,由明孝宗亲自撰写序言,并仿照永乐大典格式装帧成36册,装入楠木盒中保存,是为明代宫廷的正统抄本。但是,此书完稿后仅两个月,明孝宗却意外“驾崩”,其死因成为天大疑案。而原书编纂人员中的49人中有12人涉嫌谋害孝宗皇帝,遭到查办,于是这部明代药典本草品汇精要一直封藏在宫中内库里。(后不知通过何种途径(传教士或英法联军)于1877年藏入罗马
13、国家图书馆。)李时珍是在距此事约50年左右进入太医院任职的,他不可能对前朝旧事一无所知。而此时孝宗后继位的明武宗已逝,明世宗也已出任皇帝30余年,对故去的疑案未必再加关心,所以封藏在宫中的本草品汇精要有可能在不公开的情况下得以窥见,因此不能排除李时珍在太医院工作期间很幸运地看到了此书。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促使他意欲编著一部能超出此书的新本草专著,而在太医院的工作环境是不可能满足他的想法、实现愿望的,因为李时珍淡于功名荣禄,所以在太医院任职没有太长时间,就托病辞职归家了。二、编写中医药巨著本草纲目1、编写原因:纠正历代药物学著作存在缺陷(1)中药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其中,以草木类植物占多数,所以
14、人们又将中药称为本草,凡是讲药物的书也都以“本草”命名。本草学,就是关于中药方面的学问。在李时珍以前,我国医学书籍上记载的药物虽然品种繁多,但是错误不少,有些药材名称混乱,如一种药材有两三个名字,或两种药材混为一名;(2)还有一些药材,虽有毒性,但却长期被认为可以服用,害人不浅。(3)开始,李时珍想修订那些药物书籍,后来他决定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纠正这些错误。2、编写过程(1)十年阅读鉴别(读万卷书)。李时珍35岁时开始编写本草纲目。为了写好这本书,他先是花费大约十年时间,阅读了800多种参考书,直接引用书目700多种,还对以往本草书上记载的药物详细鉴别和考证,纠正了很多错讹之处。(2)亲自
15、采药考察(行万里路)。为了弄清一些药物的形状、性味、功效等,他背着药篓,带着儿子及徒弟,跋涉无数高山深谷,行程上万里,足迹遍及大江南北。(3)深入民间请教。深人民间,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请教。在旅行采访中,李时珍的态度十分认真,凡是所怀疑的问题,他都要尽最大努力,弄个水落石出。例如,前人一直分不清蘋、莼、杏三种水生植物,“惟据纸上猜度而已”,李时珍亲自来到江河湖泽,“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终于弄清了三者的区别。李时珍对民间流传的药方也认真地做过搜集研究。一次,路过一个驿站,遇到一群北上的驿卒在站外用锅煮着一把粉红色的旋花汤喝。驿卒们告诉他说:“我们官命在身,长年奔走,筋骨都受过伤。喝了这种
16、花熬的汤,可治筋骨痛,”李时珍听后高兴极了,觉得又增长了见识。从此,他更大量地搜集民间药方。他接触的人很多,种田的、捕鱼的、砍樵的、打猎的、放牧的、采矿的、做手工业的,都成了他的助手和老师。李时珍还非常重视直接经验,曾亲自下过煤窑,去过炼铅、炼汞的作坊。为了体验药的麻醉作用,他曾冒着生命危险吞服蔓陀萝这种烈性药物。李时珍与曼陀罗的故事李时珍在年轻的时候就听人说,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叫曼陀罗,人们一见到它就会情不自禁地又唱又跳。李时珍费了一些周折,终于找到了这种植物,一时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他为了探明究竟,也是为了改变人们的传说,走到哪里手里都拿着曼陀罗。后来他亲自服下了曼陀罗,发现它有麻醉和使人
17、兴奋的作用,少量可以治病,过量,在别人的暗示下,的确可以叫你唱你就唱,叫你跳你就跳。后来曼陀罗被广泛用于制造麻醉剂。 还举了日常生活中容易中毒的例子,如:用锡做盛酒器,因有毒素能溶解在酒中,久而久之,会使饮酒的人慢性中毒。(4)亲自栽培药物。他还在自己的家中栽培几十种药材,并亲自炮制药物,摸清了不少药物的药性。为了弄清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他不顾危险,亲口尝服曼陀罗花酒,亲笔记下感受。3、完成:经过27个春秋的艰苦探索和辛勤耕耘,终于在他6l岁时完成了这部中药学巨著的初稿。此后,又经过三次修改,最终定稿。1596年,本草纲目正式出版,此时李时珍已经去世三年。1578年,年逾花甲的李时珍终于完成了
18、本草纲目的初稿。到这时,李时珍为编写这部书,已整整花去了二十七年的时光。但是,具有严谨科学态度的李时珍,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又经过了十余年的修改,先后三易其稿,才将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最后定稿。由于他在书中批判了水银“无毒”,久服“成仙”“长生”等说法,当时皇帝大臣都信道士们的水银炼丹,所以这部著作大书商们都不敢出版,直到他死后于公元1596年才与读者见面,此时李时珍已去世三年。明皇帝朱诩钧,为了充实国家书库,下令全国各地向朝廷献书,李时珍的儿子李建元,将本草纲目献给朝廷。朝廷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七个字,就把本草纲目搁置一边。后来仍在南京的私人刻书家胡承龙的刻印下,在李时珍死后的第3年(
19、1596年),本草纲目出版了。公元1603年,本草纲目又在江西翻刻。关于新本草的书名,李时珍受宋代朱熹的通鉴纲目启发,“纲目”即以纲挈目,目随纲举,有纲目分明、查阅方便之意,在前人本草中未有用到,而“本草”二字则体现书的内容,于是确定书名为本草纲目。三、“中国的百科全书”1、内容和特点(1)药物内容丰富: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是中国医药宝库中的集大成之作。全书收载药物l892种,附药方11096个,其中,有8160个为李时珍本人所收集,而以往的本草书上记载药物最多的只有1700多种,载药方最多韵也不到3000个。在修订前代诸家医药学书籍的基础上,李时珍根据多年的实际经
20、验,增加了临床效果较好的新药材374种。(2)药物分类先进:运用先进的药物分类法,首创按照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首类为纲,次之为目,再次是药名、产地,形色、气味、性能等。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它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书早了一个半世纪。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玉、石、卤石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谷、菜、果、木等5部;革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
21、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鳞、介、禽、兽、人等6部。还有服器部。本草纲目共分为16部62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 (3)纠正前人很多错误。(4)涉猎多种学科。(动、植物学、矿物学)(5)文学色彩浓厚。2、影响及地位:(1)本草纲目一书后来也流传到海外,成为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并被译成日、朝、拉丁、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2)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将这部书作为编写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的重要参考书,并称之为“中国的百科全书”。(1)本草纲目改进了中国传统的分类方法,
22、格式比较统一,叙述也比较科学和精密,对动物和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 (2)本草纲目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之处,并且还加入了许多新的药物。对某些药物的疗效,李时珍还通过自己的经验作了进一步的描述。本书还载叙了大量宝贵的医学资料,除大量附方、验方及病案外,还有一些有用的医学史料。 (3)本书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历史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李时珍还指
23、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4)本草纲目先后流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地,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本草纲目中的一小部分条目不够科学,如其中一些带有迷信作用的“药物”的药理作用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不但是医药大典,而且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在生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地质学、化学、物候学等领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晚明时代,封建专制走向衰落,西方文明正在走向崛起的时代,李时珍的贡献更加可贵。4、评价:李时珍的伟大医学成就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被公认为对人
24、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5、从李时珍身上我们能够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1)刻苦钻研,不惧艰辛,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2)关心人民疾苦,勇于承担社会责任。(3)所体现的矢志不渝、执著坚定的信念,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态度,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献身精神将永远绽放光芒。 (4)不盲从古训的创新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本课测评1、李时珍35岁时开始编写本草纲目。为了写好这本书,他先是花费大约十年时间,阅读了800多种参考书,直接引用书目700多种,还对以往本草书上记载的药物详细鉴别和考证,纠正了很多错讹之处。为了弄清一些药物的形状、性味、功效等,他背着药篓,带着儿子和徒弟,跋涉无数高山深谷。行程上万里,
25、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并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请教。凡是所怀疑的问题,他都要尽最大努力,弄个水落石出。他还在自家门前栽培几十种药材,并亲自炮制药物,摸清不少药物的药性。经过27个春秋的艰苦探索和辛勤耕耘,终于在他61岁时完成了这部中药学巨著的初稿。此后,又经过三次修改,最终定稿。2、本草纲目内容丰富,纠正前人错误很多,并且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成就突出,并涉猎多种学科,受到高度评价。本草纲目一书后来也流传到海外,成为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被译成日、朝、拉丁、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将这部书作为编写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的重要参
26、考书,并称之为“中国的百科全书”。学习延伸1、探究活动(1)学生可分组进行探究,分组可以教师分,也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愿组合。分组后,每组推选一位同学负责。然后进行分工,可按照探究活动的内容进行分工,如一组同学专门总结李时珍研究动机;一组同学专门探究李时珍的研究方法;一组同学专门探究李时珍的研究经过等。(2)在分组探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最后分析总结李时珍是怎样写出本草纲目这一巨著的。(3)教师可提供一些参考书目或资料,或提供相关的网址。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指导。2、阅读与思考李约瑟博士在评价本草纲目时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利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中国博物学家中无冕之王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至今这部伟大著作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化史中化学史和其他各门科学史的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