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作业:第五单元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2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04521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作业:第五单元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作业:第五单元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作业:第五单元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作业:第五单元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作业:第五单元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1908年,申报在光绪帝去世前的几个月里,一直密切关注,连续报道其病情的变化消息约30次,并多次刊出御医入诊的 “脉案”和药方。在报道中,文章还经常标明“据内廷人云”、“据内监云”等。据此可知,当时申报A.刊发的消息主要来自官方通报 B.重视新闻报道信息的准确性C.该报的相关报道成为独家新闻 D.新闻报道的内容与标准杂乱2、下图谣言宜禁刊登于19世纪末发行的点石斋画报,其上配有文字:“泰州为扬属一大邑,早经设立电报局,以便官商寄信之用。乃近有匪徒造谣言,

2、谓电报局所用电气系以死者之魂炼成。故专收人家供奉之神主牌,每牌值价洋四五十元,须在三年以内者方为合用。”上述图文信息从侧面说明了A.谣言散布阻碍了通讯工具应用 B.晚清时期社会生活实现近代化C.大众传媒关注科技成果的传播 D.民众普遍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3、安徽俗话报由陈独秀1904年在芜湖创办,是我国近代重要的白话报刊之一。由于陈独秀不仅是该报的创办人,还是该报的主编兼主笔,他的思想无疑会对该报的宗旨和宣传内容产生重大影响。它的创办对当时人们的影响主要有开阔视野 关注国事 启迪民众 传播新知A. B. C. D.4、有资料说:“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自唐代起,中国就有了邸报。但邸报的作用仅限

3、于传达朝政信息,所载内容无非是皇帝诏令,诸臣奏议与宫廷动态而已,且只供官吏士大夫阅览。及至晚清,欧美传教士和商人来华办报,将西方报纸模式输入中土,开启中国近代报业之端绪。从上述资料中可以获取有关中国报纸起源的信息是( )唐代“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晚清时中国有了近代报纸“邸报”是官吏士大夫创办的私人性质的报纸中国近代报业是欧美传教士和商人开创的ABCD5、晚清的留日学生刊物多以四川、江苏、河南、江西、新湖南、浙江潮等命名,欧集甲在长篇文章新广东中提出“以广东之人,办广东之事,筑成广东自主之势,以健全全国自立之起点”。这反映、了留学生中普遍存在的A国家救亡的心态 B反清革命的意识 C. 联省自治

4、的主张 D立宪改良的愿望6、1897年,上海人孙宝暄在日记里记载:“览电光影戏,观者蚁聚,俄,群灯熄,白布间映车马人物,变动如生,极奇。”中国人能看到自己制作的最早的“电光影戏”是A定军山 B.白毛女 C.红色娘子军 D.小兵张嘎7、某报宣称:“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歧、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沪电谣传京陷帝崩,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这体现近代报刊的作用()A控制政府 B制造舆论 C推广科技 D刊登广告8、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

5、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高达4200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这表明当时A.国民参政议政意识普遍提高 B.民众政治地位普遍提高C.报刊与时俱进反映社会思潮 D.辛亥革命群众基础广泛9、右图谣言宜禁刊登于19世纪末发行的点石斋画报,其上配有文字:“泰州为扬属一大邑,早经设立电报局,以便官商寄信之用。乃近有匪徒造谣言,谓电报局所用电气系以死者之魂炼成。故专收人家供奉之神主牌,每牌值价洋四五十元,须在三年以内者方为合用。”上述图文信息从侧面说明了A谣言散布阻碍了通讯工具应用 B晚清时期社会生活实现近代化C大众传媒关注科技成果的传播 D民

6、众普遍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10、中国现代化一书记载:“民国元年后出现的几百家报纸、几十家学术或政论性杂志,以及十几万所大小学校,不仅使知识分子在数量上猛增,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更为独立的职业(例如教师、记者)、社会地位和更大的社会流动可能性。”这反映了民国成立后( )A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 B报纸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C报纸实现了专门分工 D知识分子队伍壮大,地位提高11、电视机以前体积大、质量重,大多数都放在电视机柜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机迅速实现瘦身,很多普通家庭都把它挂在墙上,电视机没了以往的“厚重”,以往的“厚重”机型几乎无人问津。这可以反映出A.新时期国人逐渐倾向于高消费 B.“厚重

7、”机型已无其观看意义C.中国电视制造已走在世界前列 D.“时尚”成为国人的一种追求12、下面是1902 年、1912 年中国报刊数量统计图A维新变法产生巨大影响 B清末新政鼓励创办报刊C革命过程注重舆论宣传 D临时政府提倡言论自由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2小题,共计4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各地出现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大多为外国传教士首创,如遐连贯珍(1853,香港)、六合丛谈(1857,上海)、中外新报(1858,宁波)、教会使者(1860,福 州)、谈道新编(1872,汉口)、厦门新报(1886,厦门)等。它们虽然在性质上属

8、于宗教 性报刊,但在宣传内容上大多转而以时事政治为主,加以介绍西方科学知识。19世纪70 年代后,外国商人创办的一批商业性中文报纸在上海、广州等地先后问世,最终成为报 业发展主流和报业市场主体。据统计,19世纪4090年代,西方人在中国创办的中文 报刊约有170种,占同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 19世纪50年代起,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创办报刊,刊登时政,介绍西学,在版式、体例及印刷技术方面,均仿效外国报纸。如中外新报(1858,香港)、羊城采新实录(1872年,广州)、昭文新报(1873年,汉口)等。至甲午战前,约有10 余家。 材料二 甲午战后,国人办报进入新阶段。1895年,

9、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此后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等报刊纷纷创办,从议论时政、谈论学术、讲求变法到宣 传科技、介绍西学等,无所不包。1900年,陈少白等人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宣传近代 民族主义和民权学说。此后有游学译编、江苏、民报等大力宣传革命思想。 20世纪初,清政府制定了向官报倾斜的新闻政策。1901年,直隶总督袁世凯首创北洋官报,各省仿效,南洋官报、安徽官报等接踵问世。学部学部官报、邮传部交通官报等也相继刊行。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近代文化史(焦润明)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19世纪4090年代中国中文报刊发展的特点以及90年代以后的新变化。 (2)结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中文报刊

10、创办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C 3、D 4、B 5、A 6、A 7、B 8、C 9、C 10、D 11、D 12、D二、非选择题13. (1)特点:各地近代中文报刊多为外国传教士首创;西方人创办的报刊垄断中国报业市场,商业性中文报纸占据主流;出现国人自办报刊,数量较少,影响有限;报刊内容多刊登 时事政治,介绍西学;近代中国中文报刊多创办于通商口岸、大城市。(答出其中4 点即可) 新变化:民族资产阶级大量创办报刊,宣传政治主张、扩大政治影响;清政府官办报刊发展。 (2)原因:传教士为了在中国传播基督教;西方报业对中国的影响;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的 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力量的壮大;清政府的新闻政策推动了官报的开办。 影响:近代报刊传递国内外时政信息,传播科学知识拓展了民众视野;近代报刊介绍和传播西方思想文化,冲击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资产阶级维新及革命思潮的高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