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维设计》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6讲备考演练经典化.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0432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6讲备考演练经典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6讲备考演练经典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6讲备考演练经典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6讲备考演练经典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6讲备考演练经典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6讲备考演练经典化.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6讲备考演练经典化.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853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文中所指的叛乱是太平天国运动该运动斗争的主要对象是外国侵略者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ABC D解析: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利用题干中的时间,判断此次“叛乱运动”为太平天国运动。然后采用排除法解答本题,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矛头指向清政府,因此说法错误,排除含有的选项。答案:C2(2011徐州模拟)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

2、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D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实质的准确理解。太平天国的这项制度有点类似于“余粮收集制”,所有余粮甚至家禽都要交给国家统一支配,这实质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答案:B3资政新篇曰:“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准其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有研究者据此得出“洪仁玕在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的结论。该判断()A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B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不正确C材

3、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正确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解析:材料反映了洪仁玕主张发展现代交通运输,其主旨是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因此理解准确、结论正确。但一则材料无法得出“洪仁玕在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答案:A4(2011滨州模拟)广西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由题干关键词“当地

4、流传”、“到山麓”、“妹莫忧”、“跟随天军去打仗”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答案:A5(2011宿迁模拟)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领导人在当时对近代经济制度已经有所认识。下列各项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B“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解析:学生错选是因为对近代经济制度理解不到位或对材料解读不正确。A、B均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不能体现近代经济制度;C反映了太平天国等级森严,与题意不符,可排除;D说的是保险制度,属于近代经济制度的范畴。答案:D6(2011合肥模拟)

5、某班讨论“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讨论结果如下。你认为最恰当的理由应该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A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D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解析: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就是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主。答案:D7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被誉为“中国革命之母”,这主要是因为()A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标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领导中心C革命党人着手发动起义推翻清朝统治D孙中山共和革命思想为民众广泛接受解析:同盟会成立以后,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中心,A、D两项表述错

6、误,C项发生在同盟会成立前,也不正确。答案:B8(2011长沙模拟)“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有()辛丑条约的签订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武昌起义推翻清朝统治成立中华民国A BC D解析:“丧权辱国”指辛丑条约的签订,“铁路风潮”指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武汉义旗”指武昌起义,“推翻专制共和兴”是指推翻清朝统治和建立中华民国。答案:D92010年度贺岁大片十月围城已隆重上映。影片讲述了1905年10月15日,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戏班主不惧清政府和港英政府的双重高压,在香港中环浴血拼搏,保护孙中

7、山的故事。以这一历史场景,下列各种分析最正确的是()A孙中山闹革命广泛结交社会各界朋友B当时的人们已越来越不满清王朝的统治C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已被所有中国人接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表明人们对清王朝的统治不满,但不能说明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答案:B10(2011武汉模拟)2010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官网开通,为“追忆辛亥首义历史,传承辛亥首义文化,迎接辛亥首义百年”,构建一个精彩的互动平台。下述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B推翻了二千多年的清王朝封建统治C推翻了二千多年的

8、封建土地制度D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评价。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但不是推翻封建制度和封建土地制度,这些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完成的。D项明显不符合事实。答案:A11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

9、能力。从材料中可知,一般民众对革命者都采取“鄙夷”的态度,说明民众尚未觉醒,还需唤醒民众,故选A项。B、C两项不是最主要的用意,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答案:A12(2011临沂模拟)从清朝的黄龙旗到中华民国的五色旗(注:一般认为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这种变化反映了()封建制度的结束共和观念的深入民主平等的趋势民族团结的重要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中华民国的成立仅表明君主专制统治的结束,反封建的任务并没完成,故错误;根据五色旗的寓意,可判断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第13题27分,第14题13分,共40分)13(2011余姚模拟)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华民

10、族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求与抗争,终于使苦难的中国望见曙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天朝田亩制度封面材料2:“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林伯渠荏苒三十年材料3: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陈独秀偶像破坏论材料

11、4:“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1)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请你为这些历史学家寻找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7分)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试分析其失败的主客观原因。(5分)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经验教训?(

12、2分)(2)结合材料2,从文明史观和社会史观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分)(3)据材料3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4)依据材料4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2分)(5)综合以上分析,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5分)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问借天朝田亩制度考查太平天国运动领导阶级的局限性,从而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必然失败的结局;第(2)、(3)、(4)、(5)问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回答时注意对材料信息的把握。答案:(1)理由:这个制度要在小农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起平均一切社会财

13、富,以求人人平等的社会,超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规律。是一种空想,无法实施。由于当时严峻的战争形势,也使它无法付诸实施。失败主观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无法摆脱封建特权思想,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客观原因:反动势力强大,中外反对势力联合绞杀。教训:农民阶级缺乏先进理论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2)文明史观: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社会史观:破除了封建习俗和观念,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重大变迁。(3)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4)辛亥革命解放了

14、人们的思想,激励着人们探求救国的新道路,这正是五四运动产生的思想基础。(5)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材料2: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

15、,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过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3: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材料4: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根据过去的经验,坐在龙椅上的人物虽以道德号召,要不是以出卖旁人为习惯的老手,即是一个被人愚弄终身的小儿要不是有了这些原因,1911年的革命不可能如是侥幸成功。军阀割据在这段时期内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八十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

16、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以上均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1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2)据材料2,分析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2分)(3)请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3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分)(4)材料4中旧体制“已拆卸”是指什么?(1分)“不能衔接”的新制度是指什么?(1分)新旧体制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了什么社会现象?(1分)(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发展所反映的历史趋势。(2分)解析:第(1)问回答秦汉和唐朝的政治制度建设。第(2)问根据材料概括。第(3)问“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结合明清时期政治制度建设容易作答。第(4)问旧体制“已拆卸”、“不能衔接”从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方面思考。新旧体制之间不能衔接导致的现象可以从“军阀割据在这段时间内成为普遍现象”方面思考。答案:(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2)加强专制君权的需要(削弱相权);缺乏人才。(3)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4)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军阀割据。(5)从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