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复习线索】考点36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过渡时期总路线(1)提出:1953 年。(2)目的: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 1 _。(3)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工业化2“一五”计划(1)任务:集中力量发展 2 _,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结果:到 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3)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重工业3三大改造(1)内容农民参加 3 _,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
2、商业掀起全行业 4 _的高潮。(2)结果:1956 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5 _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从此进入了 6 _。农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论十大关系:1956 年 4 月,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政治报告,标志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2中共八大(1)召开:1956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2)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3)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背景: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于
3、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还缺乏深刻的认识。(2)过程:1958 年,“7 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相继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3)影响:“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大跃进4中央对“左”倾错误的调整(1)措施:1960 年冬,开始纠正 8 _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9 _、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2)结果:到 1965 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5经济建设成就(1)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十几个基础行业。(2)除 10 _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修建了铁路,石油已经实现自给。农村调整西藏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
4、经济1重大破坏:“文化大革命”爆发及“全面夺权”的狂潮使中国经济陷入一片混乱。2出现起色(1)原因1971 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毛泽东支持 11 _主持中央日常工作。(2)措施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重申坚持 12 _原则。周恩来按劳分配3复苏发展(1)原因:13 _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和国务院工作。(2)措施:以 14 _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进行大力整顿。邓小平铁路4“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2)中国拉大了与 15 _的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发达国家1社会主义建设的
5、起步2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失误1.解读: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之上,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确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成功实践,使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同时党中央在 1956 年提出“双百”方针;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的特点,也反映出我国“一边倒”的外交特征。2.解读:19561976 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左”倾错误不仅使经济遭受重创,也使“双百”方针遭破坏。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外交环境恶化,中苏关系恶化,但我们的国防科技却取得重大发展,70 年代外交取得了重大突破。重点理解1
6、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19501952 年,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形成农民土地所有制。至此,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2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是指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时期。所谓“过渡”是指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3“赎买”政策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对资本家分配利润的办法称为“四马分肥”,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定息制度,即按合营时的资本家股份资产,由国家在一定年限内,每年付给资本家一般为资产总额 5%的利息,同时对
7、资方从业人员保留高薪。“赎买”政策的实行,不但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而且有利于逐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4运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2016全国新课标卷提示:据材料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的投资额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说明当时我国集中一切财力、物力优先发展重工业,致力于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2)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2015全国新课标卷提示:两次工
8、业革命后,美国和英国早就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而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一五”计划时期,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国的钢、生铁、发电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快,有的指标甚至超过美国和英国好几倍。(3)1957 年底到 1960 年,我国职工人数从 3 101 万猛增至 5 969 万。2015海南卷提示:1958 年我国开展“大跃进”运动,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所以这一时期职工人数猛增。(4)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2014全国新课标卷提示: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
9、,说明国家将粮食的统购统销纳入到了计划体制之中,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5)“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2014北京卷提示: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互助组到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跟进题组1下列对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关于“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B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C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D有利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D 解析: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进行的,故 D 项是“一五”计划实施的前提而不是影响。2下图反映了 20 世纪 50 年代我
10、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情况。该图示()1951年互助组1953年初级社1956年高级社 1958年人民公社A体现了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B表明了农民在生产中的地位日益提高C揭示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本质要求D罗列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A 解析:1953 年初级社和 1956 年的高级社,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8 年人民公社进一步提高了公有化的程度,故A 项正确;该图示反映的是农民由分散经营走向集中经营,其生产地位下降,故 B 项错误;1958 年人民公社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故 C 项错误;1958 年人民公社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故 D 项错
11、误。31960 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A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D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D 解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因此中共中央从 1960 年开始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进行调整。主题一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1地图证史“一五”计划的特点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论从史出 从工业结构看,“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从地域分布看,建设的重点在东北地区。2重点讲解“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
12、)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现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3)苏联影响: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4)重要地位:重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3史料探史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影响史料 有学者评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某经济政策时说,它“为私人资本的消亡设计了一个退出通道,它意味着产权改造的实质完成”。探究 史料中的“退出通道”的含义是什么?“产权改造的实质完成”带来怎样的影响?答案:含义:公私合营。影响: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主题
13、二社会主义建设二十年探索的曲折历程(19561976 年)1图片探史“大跃进”运动史料 图1 1958年人民日报有关报道 图2 1958年居民将家中铁制用具送去炼钢探究 上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事实,哪一幅是虚假的?哪一幅是真实的?当年中国出现了什么重大失误?答案:图 1 是虚假的;图 2 是真实的。失误:出现了“大跃进”运动,“左”倾错误泛滥。2史料证史人民公社化运动史料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人民公社的“一大”,是指规模大,一般都有 4 000 多户;也指经营范围大,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二公”:一是指通过收回农民的自留地、家禽家畜等,提高公有化程度;二是实行军事化、集体化、战斗
14、化,大搞公共食堂等。论出史出 人民公社实行集体劳动、平均主义大锅饭,扩大公有化规模,违背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归纳比较“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不同点及影响(1)不同点“大跃进”运动片面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泛滥,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属于生产力领域。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盲目变革生产关系,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属于生产关系领域。(2)影响:“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生产的积
15、极性。二者是造成 19591961 年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4史料证史国民经济的调整与邓小平的全面整顿史料一 1961 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论从史出 史料一表明了针对“左”倾错误,采取调整方针。史料提到的“已有的胜利”并非事实,当时由于“左”倾错误的发展,国民经济出现异常困难的局面。史料二 现在铁路事故惊人这中间有许多是责任事故,包括机车车辆维修方面的责任事故。这说明没有章程了,也没有纪律了。所以必要的规章制度一定要恢复和健全,组织性、纪律性一定要加强。邓小平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论从史出 史料二反映了铁路运输瘫痪、管理混乱、规章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也说明了邓小平将事关国民经济命脉的铁路运输,作为整顿工作的重点。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实质就是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完成课时作业(三十六)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