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淇滨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周考历史试题(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诸子百家中,有的倾向积极涉世,干预国家政治;有的倾向消极避世,内省修身。下列人物中,倾向积极涉世,干预政治的有( )孔子 荀子 庄子 韩非子A. B. C. D.2.“克己复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上述言论表明孔子政治上主张( )A.维护奴隶制度B.进行社会变革C.建立集权国家 D.
2、协调人际关系3.春秋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认为:“恶是自然,而善却是人为的,只有用礼义对人性加以节制、改造,才能把人导入善。”材料表明这位思想家对人性的看法是( ) A.人性本善B.人性本恶C.人性相近D.人有善恶4.某思想家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这表明该思想家主张()A.为政以德B.实行仁政 C.无为而治 D.任人唯贤5.“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董仲舒的上述主张( )A.有利于巩固君权 B.有利于加强中央
3、集权C.有利于抑制暴政 D.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6.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经过两百余年的彼此联姻、互通声息、积累声望、垄断知识,终于演化为各地的士族集团,并且在魏晋时期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B.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C.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 D.儒学的政治影响突出7.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根本目的是()A.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B.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C.禁锢其他学派思想 D.建立大一统国家8.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
4、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材料反映其实质是()A.重建封建伦理道德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D.复兴儒学正统地位9.“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上述言论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A理在心外 B 格物致知 C发明本心 D经世致用10.有位思想家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这位思想家是()A. 朱熹 B. 陆九渊 C.王阳明 D. 王夫之11.明末李贽认为,“耕稼陶渔之人即
5、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材料反映李贽( )A否定程朱理学 B反对孔子权威 C继承先秦儒学 D追求个性自由 12.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对两人言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 B具有反封建的民主启蒙色彩C继承了战国以来民本主义思想 D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13.王夫之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者,理之依也。”这一看法( )A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B体现了朴素的唯物思想C批判了君主专制的体制D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14
6、.下表是清代前期民间年画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部分)这些现象折射出清代前期( )A.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B封建礼教走向瓦解C.妇女地位日益提高 D女性维权意识强烈15.“对象的认识的真假,决定于认识的主体。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状况作出的判断,而主体在作出判断时,依据的是自身的标准。”下列表述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人是城邦的动物” B.“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16.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这一认识()A体现了美德的重要性 B开启了人文主义先河 C提高了民众道德水
7、平 D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17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戈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表明两人()A都否定神的绝对权威 B都关注对人性的研究 C都因犯罪遭到了惩罚 D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18.十日谈以讲故事的形式,描绘了意大利社会生活的画面。它着重刻画的是人,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神。下列关于该著作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宗教信仰 B.弘扬理性主义 C.体现人文精神 D.反对专制王权19.“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材
8、料表明文艺复兴( )A.推动了欧洲人民思想解放B.冲破了天主教会精神枷锁C.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D.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20.马丁路德认为“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这一主张实质上( )A.废除了宗教信仰B.否定了教会权威 C.促进了思想解放 D.简化了宗教仪式21.马丁路德认为“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9、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 )A推动了宗教信仰自由 B有利于民族国家发展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宣扬了自由平等思想22.“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社会法则受自然法则的影响 B.自然科学推动启蒙运动发展C.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 D.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科技进步23.卢梭指出:“公共的力量,必须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工作机关来使力量集中,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种交通工具。”该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10、A天赋人权 B 人民主权 C社会契约 D自由平等24.“一方面他将自己感性的生活欲求压缩到如此低微的程度,另一方面他又把理性的精神探索发挥到了如此的淋漓尽致。他从没有出过远门思考范围却横跨宇宙。”材料中的“他”()A是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 B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C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D率先举起理性主义的伟大旗帜25.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则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A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B批判宗教神学统治 C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D弘扬人文主义精神26“1687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
11、理使自然界俨然成为一架按照自然法则运行的庞大的机械装置,这一架机械装置可以观察、实验、测量以及计算被人们所认识。由此推理,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认识。”材料意在说明A17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B自然科学发展对启蒙运动有借鉴意义C启蒙思想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D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27洛克认为,君主是法律规定的实现社会意志的行动代表,当君主离开公共意志而凭他私人意志行动时,他便降低自己的地位,只成为一个无权要人服从的没有权力、没有意志的个人。据此可知,洛克A否认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B积极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利C强调法律是公意的制度化D大力倡导依法治国的理念28霍布斯是
12、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的代表者,他认为,如果要建立能抵御外来侵略和制止相互侵害的共同权力,那就只有一条近路:把大家所有的权力和力量托付给某一个人或集体国家就按契约建立了。一旦获得授权,人民就要绝对服从,不可反悔。在此他强调A契约国家建立道路的唯一性 B个人权力让渡的可能性C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 D维护共同权力的方法性29孟德斯鸠认为”荣誉”构成了君主政体的原则,这种荣誉原则一方面使整个社会的等级制度合法化,委求每个人和每个阶层都恪守各自的行为准制和法律权限,另一方面也成为遏制君主权力过分膨张的有效手段。对“荣誉”理解最恰当的是A相互制衡的政府权力B遵纪守法的责任意识C自由平等的公共人格D高风亮节
13、的精神品格30伏尔泰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但他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们,宗教是不可少的,“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由此可知伏尔泰A偏离了理性思考的轨道B背叛了启蒙运动的宗旨C未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D意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二、材料题(共3小题,合计40分)3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1) 根据材料
14、一概括孔子的思想核心和治国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治国主张在当时无法实现的原因。(6分)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2) 根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思想的历史作用。(6分)材料三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
15、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3) 根据材料三概括宋明理学的新特点。(3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椅中圣母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桑西于15141515年间创作的作品,现藏于佛罗伦萨庇蒂美术馆。拉斐尔的圣母像是他的艺术生涯丰碑。他那些圣母所具有的完美品质,乃得益于他对人间女性的敏锐洞察力。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作品中提取一个特征,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作品特征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16、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義(16101695),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以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要限制君权,首先得明辨君臣之间的关系。“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都是共同治理天下的人;其次是设立丞相,以防止君权过分膨胀;再次设立学校,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在教育上提出“使治天下之具(人才)皆出于学校”。他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经济政策,主张“均田”、“齐税”而又不排斥富民占田的“井田制”构想。故此黄宗羲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 材料二 卢梭(17121778),18世纪
17、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在经济上,他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在政治上,他提出“天赋人权说”,主张自由平等,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歌德称赞“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1794年卢校的遗体以隆重的仪式移葬于巴黎先贤祠。 依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比较卢梭与黄宗羲思想的异同点。(13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60分)1-10 CABCC DABBC 11-12 BDBAC DACCB21-13 BBCC
18、C BADBD二、材料题31(1)核心:仁 治国主张:以德治国(德治或为政以德)(3分)原因:“德治”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的需求。(3分)(2)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分)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但钳制了其他思想的发展。(3分)(3)新特点:更多吸收佛道因素,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夯实了儒家的形而上学的基础或儒学进一步思辨化)。(3分)32【答案】母性的慈爱(现实生活的幸福)。(2分)历史现象:文艺复兴。(2分)评述:1417世纪的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
19、思想和文化的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该运动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它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民自我意识的觉醒,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准备。(8分)33(1)相同点:都反对专制或提倡民主;都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写商品经济或资本主义萌芽不给分);两者的经济思想都不排斥(反对)私有制;都重视学校教育,重视人才;都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以上任意一条照抄材料均不给分)(每点2分,任意两点4分)不同点:卢梭的思想属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而黄宗羲思想本质上没有脱离儒家思想范畴;(或卢梭思想属于资产阶级主张,黄宗羲思想属于地主阶级主张);卢梭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体现了人文主义色彩,黄宗羲主张学校教育目的应和政治密切结合(或教育服务于政治);卢梭的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而黄宗羲的思想在当时影响不大。(每点2分,任意两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