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卷(共40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题2分,共6分)。项羽究竟死于何地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这段描述
2、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代,情节亦淡然松弛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
3、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
4、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1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 2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项是( )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
5、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臆度项羽的殉难之地。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亡于东城。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在安徽定远县境内。 二、诗歌阅读鉴赏(每题2分,共18分)4.下列诗句,按风格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干堆雪。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风荷举。 春水碧
6、于天,画船听雨眠。A./ B./ C./ D./ 5.下列诗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A.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B.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C.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D.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6.下列诗句诵读时音节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B.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C.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7.下列诗句中,抒情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B.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C.一
7、种相思,两处闲愁。 D.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宮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8.结合整首诗来看,下列解说和赏析不怡当的一项是( )A.本选段中,杨贵妃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其中有多处照应本选段之前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这就进一步深化和渲染了“长恨”的主题。B.诗人用“揽衣推枕起徘徊”这一系列的动作,来烘托出杨贵妃乍一听到玄宗使者到来时的那种震惊、激动和惶惑的心情。C. 选段中
8、“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与“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遥相呼应,体现了诗人对李、杨二人耽于享乐直至自尝苦果的讽刺和批判。D.“梨花一枝杳带雨”一句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了杨贵妃在痛苦委屈、幽怨难抑、悲喜焦急之下泪流满面的凄美形象。9.对杜甫登岳阳楼一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A.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一今一昔之间表达出诗人的无比喜悦之情。B.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波浪掀天,浩茫无际,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C.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
9、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D.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10.对上面这段诗文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诗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B.“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赋予月光以人的灵性,描绘出了月光笼罩着思家的游子,更以悲悯的柔光追随着游子徘徊的步伐久久不忍离去的迷离
10、之景。C.“卷不去”“拂还来”的不只是月光,更有化不开遣不散的相思之愁。D.“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不动声色地将典故化到春天滨江景物之中,用典了无痕迹。11.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而用比较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B. 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C. 诗中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因其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
11、白仿效之。D.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12.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鲍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懣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B.“乐府”是两汉时设置的音乐机关。魏晋六朝时,乐府由机关的名称变成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初唐乐府诗多袭用乐府旧题,声势浩大的新乐府运动拉开序幕。C.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多为人神恋
12、歌,共九首作品。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湘夫人歌咏的是湘水女神对男神的思慕之词。D.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游仙诗。李白借梦游天姥山表达对自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懑不平。三、文言文知识考查(每题2分,共16分)。13. 下列有关课内散文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庖丁解牛一文中两处运用典型对比,一是用对比写庖丁解牛经历的三个阶段的技术的提高过程,阶段明显,比较鲜明;二是用对比写庖丁与良庖、族庖用刀的情况,技术对比,高下分明。B项羽之死一文中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他的性格,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所拥有的
13、独特的人格魅力C根据文意,阿房宫赋一文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句中四处“后人”, 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指当时的人(如杜牧),是指秦人。D六国论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是全文的中心观点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放弃斗争,屈从、贿赂暴秦,以表达他关怀时务,讽谏当局的高尚情怀。14. 选出句式与“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不相同的一项( ) A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B戍卒叫,函谷举 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15. 下列选项中,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14、江东虽小,地方千里视为止,行为迟 与佳期兮夕张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纵彼不言,我何面目见之?A. B. C. D.16.下列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其又何尤(怨恨) 抱无涯之戚(忧伤) 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B比(等到)得软脚病 辍汝而就(接近) 敛不凭(凭借)其棺C不省所怙(依靠) 遽(突然)去吾而殁 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D远具(准备)时羞 止(停止)一岁 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 17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当的一项( ) A六王毕(完结) 蜀山兀(光秃秃) 杳不知其所之也(远得不见踪影) B直走咸阳(趋向)廊腰缦回(萦绕)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
15、农夫(让) C缦立远视(长久)而望幸焉(宠幸)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让) D雷霆乍惊(突然)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做)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让) 18.下列选项中,前后两句话中划线词语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A.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B.若非吾故人乎? / 虞兮虞兮奈若何。C.项王亦身被十余创。 /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期山东为三处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19.下面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十二郎”中的“郎”是古时对男子的通称,也称“郎子”“少年”。“薨”古时指诸侯或大官的死。“尚飨”是祭文结尾常用的语言,表示希望死者的灵魂来享用
16、祭品。所怙:指所依靠的父亲(其实也包括母亲),语出诗经“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失怙,指死了父亲;失恃,指失去母亲。20.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考越考越细,为迎合高考,一部分教师也越教越碎,其后果是肢解一篇完整的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B.巴南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异彩纷呈,巴南人们甚至把“下里巴人”山歌唱到了央视大舞台。C.记者坦言:“内地政府越来越透明,很多场合下,官员应对记者游刃有余,不抗拒。”D.从小山回家开始,那个踌踌满志的年轻人依然保持看旺盛的战斗力。在我看来,贾樟柯更像一个时代的摄影师,每次都精心地选择视角,拍岀他认为最值得关注的局部
17、。 第卷(共110分)四、古代诗歌鉴赏(共16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题(8分)。蜀相 【杜甫】(唐)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书愤 【陆游(宋)】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21. 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有作者因难以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比较阅读两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2分)A.蜀相前四句写景,由远而近,不写建筑而着眼草木,透落出诗人面对青草鸟鸣时感受到的寂寞冷清,
18、从而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蜀相中的诸葛亮不仅是作者游祠时的瞻拜对象,更是他心仪已久的名臣楷模,遥想诸葛亮的伟业和早逝,杜甫涕泪似橫。C.书愤表达的情感是复杂的,“早岁那知世事艰”的“那知”一词隐含着对年轻时不知世事艰难的自责。D. 书愤的题义是书写愤懑,诗中虽无“愤”字却以愤贯穿始终,从早年的壮志难酬到暮年的报国无门,都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诗人心中造成的创痛。22. 比较蜀相和书愤,说说它们在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6分)(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题。(8分)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城郭
19、为墟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节选自普通高中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注】虚:废墟23.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 的 。(2分)24.结合上下文,就两诗中划横线的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进行赏析。(6分)五、文言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题。伶官传序 【欧阳修(宋)】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
20、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
21、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2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B.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订立盟约。C.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束缚捆绑。D. 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装。2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B.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 发挥: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C.以一少牢告庙 少牢:旧时祭礼的牺牲,牛、羊、豕俱用叫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D.可谓智力孤危
2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智力:智慧和力量27.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词在用法上一致的一项是( )(2分)例句:逸豫可以亡身A.岸土赤而壁立 B.将成家而致汝 C.六王毕,四海一 D.吾将买田而归老28.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作者以“呜呼”起笔,发出了对伶官误国的感慨。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了自己的论点:盛衰之理,不在于天命,只在于人事,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B.第二段以“三矢”贯穿文意。先写庄宗受命,再写庄宗复命,着力描写了庄宗“请矢”的恭谨态度。C.第三段对比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D.文末紧承上文进一
23、步议论,得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要借鉴历史,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因而意味深长。29.翻译下列句子。(10分,每句5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30.名句默写(10分)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写仙境的石门打开时放眼望去的景色:青色的高空广阔无边,望不到边际,在日月的光辉照耀下,金银的亭台楼阁发出夺目的光彩。夜归鹿门歌中写隐居处的境况:孤独一人,与世隔绝,与山林作伴,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妙趣和真谛的句子是“ , ”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 , ”来描写阿房宫中宫人极致的美丽。她们伫立
24、远眺,期盼着皇帝临幸。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 , ”两句。阿房宫赋中用反问句来批判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极度掠夺之上、并且对这些剥削来的钱财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 ”。 六、语言文字运用(共6分)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3分)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原离骚)魏晋数学家刘徽在为九章算术所做注释中指出,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辞海“割圆术”条)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给人以教益和启示,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3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3分)请一定别忘记诗歌!诗是会飞的
25、,会把你带向神秘、自由和解放的语境,带向语言乌托邦。诗表达着语言的最高理想和生命的最纯粹区域,其追求与音乐很像。青春应该是读诗的旺季,这时候的你,内心清澈、葱茏、轻盈,没有磐重的世故、杂芜的陈积和理性禁忌,你的精神体质与诗歌的灵魂是吻合的,美能轻易地诱感你、停虏你,你会心甘情愿地跟她走。节选自王开岭读书:最美好的生命举止为什么“青春应该是读诗的旺季”?请结合材科,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七、作文(60分)33.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陶渊明拒绝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获得了自由独立的人格;李白拒绝摧眉折腰事权贵而纵情于山水,获得了潇洒傲岸的仙名;项羽拒绝了屈辱地活着,选择了慷慨赴死;司马迁为了理想
26、,拒绝了死而投身于伟大的创作有时候,一种拒绝就是一种选择,一种拒绝就是一段佳话,或彰显一种智慧;当然,一种拒绝也可能是一种错过。我们每个人可能也有过拒绝别人或被别人拒绝的经历。你怎么理解“拒绝”?请联系自己的阅读感悟或生活体会,以“拒绝”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突出,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字数不得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高二语文答案1. D,无中生有2. C3. B,应为“阴陵嗟虞墩东城”4.D,婉约/豪放5. C6.A7.B8.C9.A10.B11.D12.C13.C14.B15.C16.A17.C18.B19.A20.A21.C22. 参考答案:蜀相和书愤,在抒发个人感情方面
27、,杜甫主要是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而陆游也表达了对诸葛亮的钦佩,表达了自己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的情感。在表现手法上,蜀相先写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全诗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合无间,凭吊古人与悲叹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而书愤先回忆自己的过去,然后写自己的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23.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24. 第一首诗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露出诗人哀叹时光易逝、英雄业绩无继的感慨;第二首诗写的是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
28、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或者诗人虽然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25. C 绳索26. B 辉映27. B 使动28. A “只在于”错误29.翻译忧虑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可见)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30.默写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1. 【参考答案】涉及到原则的事情要坚持,但有时事物又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所以又要采取变通的方式。32. 【参考答案】青春的清澈精神体质和诗的自由、解放、纯粹的灵魂之间吻合。33.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