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四模)考试语文(WORD版 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02513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四模)考试语文(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四模)考试语文(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四模)考试语文(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四模)考试语文(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四模)考试语文(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四模)考试语文(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四模)考试语文(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四模)考试语文(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四模)考试语文(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四模)考试语文(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四模)考试语文(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四模)考试语文(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命题教师:冯文静 易爱玲 张彤 审题教师:张红波考试时间:2022年5月31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书写“先秦哲学史”,不啻于一趟中国哲学的寻根之旅。为了更顺利地完成这趟旅程,我们不妨找两块“他山之石”。第一块“石头”是“轴心时代”理论。二战结束不久,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在其所著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了“轴心时代”理论。雅思贝尔斯注意到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某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巧合:以公元前500年前后为主轴,在全世界范围内集中出

2、现了一些极不寻常的历史事件中国、印度、西方等这些互不知晓的地区,却不约而同地爆发了文明的重大突破,出现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引领着不同文明的突飞猛进。在“轴心时代”理论中,中国文明对应的正是“先秦时期”。具体来说,“轴心时代”的中国表现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况。稍感遗憾,我们无法通过“轴心时代”理论这块“石头”找到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这就需要第二块“他山之石”。第二块“石头”是“脱序”理论。这一理论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提出的。涂尔干发现,当社会面临重大危机、物质财富出现明显萎缩时,自杀率固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是,当社会获得重大进步,物质

3、财富增涨显著时,自杀率竟然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涂尔干敏锐地发现“社会危机”与“社会繁荣”这两种看似相反的现象的共同之处,那就是“社会的剧烈变化”。涂尔干把它描述为“脱序”现象。按照这一理论,在一定的秩序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大家对既有的价值和原则表示出必要的尊重。因此,在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里,一些历经时间而沉淀下来的经验教训作为传统得到足够的尊重,即便是为了改变现状、出人头地所做的种种努力,也通常以遵循既有原则和规范作为前提。然而,在脱序状态下,人们的欲望、情感、行为、心态等等,一切都失控了。旧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被普遍否定或遭到严重破坏,逐渐失去了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新

4、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未被普遍接受或尚未形成,不具有对社会成员的有效约束力,使得社会成员的行为缺乏明确的社会规范约束,形成社会规范“真空”的社会状态。“脱序”理论正好可以被用来解释“轴心时代”的中国“奇迹”。春秋战国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礼崩乐坏,原有的宗法秩序与社会规范遭遇挑战,频现危机,而新的社会秩序和规范尚未形成,整个社会呈现出脱序状态。时代危机刺痛了人们,同时也刺激思想家们反思本时代的特点,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对社会失范危机作出相应的回应。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轴心时代诸子百家争鸣其实起源于礼崩乐坏之后的社会失范危机。作为时代的发言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逐渐形成众多思

5、想派别,演绎为精彩绝伦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思想史诗。顺便说一句,中国思想史上还有两个时期,同样适用于“脱序”理论,一个是魏晋时期,一个是民国时期。(摘编自秦平中国哲学的故乡之旅)材料二:雅斯贝尔斯将人类文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史前时代、古代高度文明时代、轴心时代、科技时代。在这四个文明发展的阶段之中,轴心时代具有非凡的意义。正因为此,雅斯贝尔斯称之为“突破期”,而将这之前的“史前时代”、“古代高度文明时代”及其之后的“科技时代”统称为“间歇期”。前一个间歇期为轴心时代的突破集聚了必要的能量,轴心时代则为人类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树立了标准。在雅斯贝尔斯看来,人类文明具有同步性,几乎是在同时

6、,在中国、印度、中东以及希腊这一地理轴心上,在思想上出现了辉煌的成就。尽管“轴心时代”并非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经历的阶段,但“轴心时代”的文化精神突破所奠定的人类精神根基、传统宗教伦理价值体系框架,至今仍然是人类几个主要文明体系中的价值和行为准则。雅斯贝尔斯强调:时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雅斯贝尔斯明确反对欧洲中心论,重视东方的文化,呼吁“我们再也不能置伟大的亚洲世界于不顾,将其看作是处于永久停滞状态下的非历史性民族”,要将中国和印度的文明与西方文明相提并论,因为“它们实现了突破,在精神上达到了跟西方一样的深度”。雅斯

7、贝尔斯对儒家学说非常感兴趣。在他的眼中,孔子是一位以“仁”作为其核心观念的哲学家,他希望“仁”不仅能够再次决定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还可以在一种真正的世界哲学的发展进程中成为“人类交往”的特征。雅斯贝尔斯对中国未来充满希望:“我们希望中国能够在技术时代产生它自己的新的自由形式。”(摘编自何立波雅斯贝尔斯对轴心时代的历史构想)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写先秦哲学史并非易事,“轴心时代”理论和“脱序”理论可以为其提供帮助。B.涂尔干发现,社会危机和社会繁荣导致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从而引发“脱序”现象。C.轴心时代之外,人类都处于间歇期,轴心时代既突破了之前的文明,

8、又对后世影响深远。D.雅斯贝尔斯认为,“仁”曾决定中国文化的方向,也希望其对世界哲学发展做出贡献。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尽管雅斯贝尔斯关注到先秦的思想盛况,但我们仍然无法借助他的“轴心时代”理论去探寻中国哲学的根源。B.既然“脱序”理论可以解释“轴心时代”的中国“奇迹”,那么可推测,同处于“轴心时代”的地区都是动荡不安的。C.在秩序井然的社会中,人们往往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不会轻易自杀。社会脱序时,人们的“失控”也可能带来创造力。D.与西方文明不同,中国和印度的文明实现了突破,因而世界文明的中心不应该在欧洲,而应该在亚洲。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适用于涂尔干“

9、脱序”理论的一项是(3分)A.魏晋时期的名士刘伶乖张放诞,常在大醉后驾着鹿车,带一名扛锹的仆人,嘱咐说:“死便埋我。”B.新中国建立后,中央政府开展“三反”“五反”“镇压反革命”等运动,社会风气迅速好转。C.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饱经科场打击,受尽冷嘲热讽,当他骤闻中举,激动得无法控制,竟然疯了。D.2021年1月6日,在清点总统大选选举人票数期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支持者暴力冲击国会。4.五四时期,思想解放大潮汹涌澎湃,各种学说蜂拥而至,各式“主义”被竞相宣传。请用“脱序”理论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4分)5.请依据两则材料,简要分析“轴心时代”中的“轴心”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二)现代文阅读

10、(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偷 砖梁晓声春天来了。春天,到底还是来了。某一个季节会姍姗来迟,却从没有哪一个季节能蓄意不至。细想想,海誓山盟不大靠谱沧海桑田往往也是瞬间之事,地老天荒可谓永恒,但物是人非、斗转星移,变化真是不可阻遏。春天是地球上所有生命期盼的季节,夏季烂漫热烈,牵着的可是春姐姐的手。踏春也是觅夏的另一种说法。A市的春天比历年都来得迟,三月下旬居然降了一场大雪,有几天气温又冷到了零下二十四五度。那几天一过去,天气一下子变暖了。如同一列晚点的列车突然提速想要正点抵达终点站似的,人们还没从多雪寒冷的冬季缓过神来,春季便以猝然到眼前的方式无言地宣布我来了!从三月下

11、旬到四月中旬,天气一日比一日暖和。A市冰雪融化的积水到处都是,对人们出行造成了极大妨碍。学生,都不得不穿上了夏季大雨后才穿的防水靴。光字片的情形比往年更糟。光字片的泥泞程度,甚至超过了“二战”纪录片中德军曾在苏联大地上经历的泥泞。光字片人家的大人和孩子,这二十多天里生活得也很狼狈。小孩子还好说,吃喝拉撒全在家里,不出门就是了。中小学生也好说,几所学校临时放假。大人们却不能不上班,一回到家里就不出门也太失家长的尊严。即使出门上厕所,几处东倒西歪的公厕经过冰雪水灌,都满得忽悠忽悠的,上公厕对大人们来说也成了一件危险事。许多光字片的大人穿的防水靴那些日子里根本就没弄干净过,一出门全是泥靴。市政府调给

12、共乐区几辆卡车,特批了一批砖。有些区干部跟着满载新砖的卡车到处转,见着哪些地方泥泞得不成样子,便命车停住,指挥跟车的环卫工人往泥泞中垫砖。往光字片的泥泞中垫的砖最多,因为光字片的街道坑凹多,有的地方需要垫两层砖。共乐区的群众很感激。春天来了。严寒终于过去,天气逐渐暖和,人们的情绪也变好了。至于泥泞,与刚刚度过的严寒相比,那又算得了什么呢?何况党和政府并没有坐视不管,而是在积极主动地想办法。一天,秉昆回到家里,郑娟背者两个儿子的悄问他:“别人家一到了晚上就偷外边那些砖,咱家也把的对住回搬几块行不行?”秉昆说:“不许。别人家怎么样咱们不管,咱家人不可以那样。都那样,不是白垫了吗?不是又不好走了吗?

13、”郑娟说:“可别人家不这么想啊!反正泥泞一干。那些砖也不会再有人拉回去了。下手晚了,都成别人家的了。”秉昆说:“现在泥泞还没干。”郑娟说:“都是新砖。”秉昆听得起疑了,沉下脸问:“你是不是已经往家搬了呀?”郑娟只得承认,她和两个儿子弄回家了二三十块。秉昆问放哪儿了。郑娟就指有的摞在桌子底下,有的垫在箱子底下,都用布帘遮挡着,还有的埋在煤堆里了。秉昆说:“难怪咱家有了一股不好闻的味儿。”郑娟说:“别人家那味道也好闻不了多少。”秉昆生气了,训道:“我再说一遍别人家是别人家,咱们家是咱们家,咱们没必要跟别人家照样学样。”秉昆生气另有原因。共乐区光字片的街道如此泥泞不堪,他无法再骑自行车上班,每天得提

14、前一个小时出家门,回到家里也便晚了一个小时。区里派人往泥泞中垫砖,作为家住光字片的人,他也心存感激。毕竟,区里起码把该做的事做在前边了。当下,也只能做到那个份上。有人把垫在泥泞中的砖往家里搬,他是知道的,甚至看见过,而且看见的不是别人,是春燕她二姐和二姐夫。他们被他见到了一点儿都不害臊,还厚着脸皮跟他打招呼呢。他当时说:“那样的砖弄回去多脏啊!”春燕她二姐夫却说:“脏也是好东西,夏天用水冲冲就见新了。”他快到家时,一脚踩向白天明明垫着砖的地方,不料踩了个空,扑哧踩到泥泞中,险些跌倒。当时不由得对那些贪小便宜的人内心骂出了脏话,及至明白了是自己妻子带着两个儿子干的事后,他自然生气。这天晚上,由于

15、妻子和两个儿子的行为,周秉昆觉得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扇了一耳光,连日来他的不良情绪再也掩饰不住了。他让正在写作业的楠楠放下笔,让正在给猫梳理毛的聪聪停下来,立刻把那些藏匿起来的砖再搬出去,原先垫在哪儿还垫在哪儿。两个儿子不情愿地看着母亲。郑娟不以为然地说:“爸如果活着,那些砖就都是他眼里的宝。”秉昆没好气地说:“但我爸绝不会赞成你带着他的两个孙子干这种事!”(节选自人世间,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年版)【注】这是一九八八年的春天。共乐区光字片是小说中周秉昆一家生活居住的平民区。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下了大雪之后天气骤然变暖,是造成泥泞的直接原因,这推动了下文情节的

16、展开。B.郑娟认为政府铺的砖并没有计划收回,是公共服务的消耗,所以自己不是在“偷砖”。C.家里“不好闻的味儿”其实并不存在,周秉昆是想借此喻指偷砖这一行为令人厌恶。D.两个儿子不情愿搬砖,是因为手中正有别的事情在忙,却忽然被父亲强行打断。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插叙周秉昆先前在回家路上踩到泥泞的情节,既补充说明了他如此生气的原因,也说明了偷砖可能对他人造成的伤害。B.从周秉昆和郑娟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秉昆过世的父亲艰苦朴素、诚实正直,他的为人也影响了周秉昆,成为家风的传承。C.小说开头写春天到来的温暖美好,与下文的泥泞麻烦形成对比,寓意生活总是苦乐参半,

17、困境之中更能凸显人性的光辉。D.本文围绕偷砖这一生活化的小事件来构建小说的矛盾冲突,展现主人公正直诚信的品质,于人间烟火处彰显了道义和担当。8.郑娟在承认已把砖搬回家之前与周秉昆有一段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双方当时的心理。(4分)9.茅盾文学奖在人世间的授奖辞中称赞作者梁晓声“坚持和光大现实主义传统”,请根据你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谈谈这一评价在文中的体现。(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材料一: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邑人惊曰:“老吏不如

18、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

19、远,亦缓视徐按。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溢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博学力行,著太极图,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又著通书四十篇发明太极之蕴序者谓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于学者也。掾南安时,程珦通判军事,视其气貌非常人,与语,知其为学知道,因与为友,使二子颢、颐往受业焉。敦颐每令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二程之学源流乎此矣。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颐惊异之,曰:“非从周茂叔来耶?”其善开发人类此。嘉定十三年,赐谥曰元公。淳祐元年,封汝南伯,从祀孔子庙庭。(节选自宋史周敦颐传)材料二:孔、孟而后,

20、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诸大儒辈出,圣学大昌。若论阐发心性义理【注】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节选自黄宗羲宋元学案濂溪学案)【注】心性义理:属宋明理学范畴。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又著通书四十篇/发明太极之蕴/序者谓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于学者也/B.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又著通书四十篇/发明太极之蕴/序者谓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于学者也/C.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又著通书四十篇/发明太极之蕴/序者谓/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

21、/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于学者也/D.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又著通书四十篇/发明太极之蕴/序者谓/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于学者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手版,古代臣子上朝时所执的狭长木板,用来记事备忘。项脊轩志中的“笏”即手版。B.通判,官名,由北宋始置,辅佐州府长官处理粮运、水利、诉讼等政务,同时又负责监察州府长官。C.从祀,指古代宗庙祭祀中,常设的、次于主要祭祀对象但与其密切关联的祭祀对象。D.横渠,地名,因张载在此创办横渠书院而闻名。文中指张载,他是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22、一项是(3分)A.周敦颐初任分宁主簿时,久未决断的案件一经他审查,是非立判,人们对他交口称赞,认为周敦颐虽然年轻却果断老练。B.在面对残酷凶悍的官吏王逵时,周敦颐坚决反对将未犯死罪者处以极刑,争辩未果后,气愤地斥责王逵不配为官,终使对方醒悟并改判。C.在任广东转运判官期间,周敦颐对自己管辖的地区,即使是瘴气弥漫之所、险峻遥远之地,也能够亲自巡视探察,做事不惮劳苦。D.军事通判程珦知道周敦颐研究学问,通晓道学,就让两个儿子程颢、程颐前去向他学习。他的学说上承接孔孟,下启学者,影响深远。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

23、政为耻。(2)颐惊异之,曰:“非从周茂叔来耶?”其善开发人类此。14.赵抃对待周敦颐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喜 雨曾巩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忧。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窭果满篝。【注】长人:指居上位者,做百姓官长。灵漱:深潭,大水池。古时以为大池中往往多灵物。瓯窭:狭小的高地。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说自己偶然处置了一个窃取朝廷俸禄的官员,便生出对官场的忧虑之情。B.农人有的编织竹匾供蚕结茧,有的挥

24、镰收麦,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喜悦之情。C.颈联的“更”字表明诗人对农人忙于农活是喜悦的,对响雷下雨更觉喜上加喜。D.尾联“祷”字透出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渴盼,“非虚”二字是说他的愿望终将实现。16清初文学家褚人获评此诗曰:“忧喜之间,尽见儒者情怀。”请结合诗的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孟子以“鱼”和“熊掌”为喻,分析面对两难选择时的取舍态度,提出了为后世所推崇的“_,_”的观点,赞扬为正义事业牺牲的可贵精神。(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两句写出了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

25、主顶礼膜拜。(3)古人常借酒兴作诗,于是盛酒的“樽(尊)”作为意象,开始出现在很多古诗文中,如: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古往今来,人们往往从一个国家的文学艺术中感受其气质形象,体验其价值理念。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都植根于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实践,体现着独特的中华_。产生了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唐诗深刻影响了东亚文学,中国画显著启发了法国洛可可风格,元代戏剧深深感染了欧洲观众,赵氏孤儿曾让包括伏尔泰在内的欧洲文学家们大为惊叹,他们多次进

26、行改编,使18世纪的欧洲观众在舞台上看到了中国故事用文艺讲中国故事,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梁祝的旋律、昆曲的唱腔、京剧的脸谱、书画的笔法直观展示出中国文艺的民族形式与样式,而蕴藏其中的,更有无比厚重的中华文化传统。“民惟邦本”“天下为公”“和而不同”“言必信,行必果”“出入相友,中望相助”等思想和理念,直至今天依然深植于中国人内心,不仅_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也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感染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上万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逾1亿,深受人们喜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海外受众从这

27、些作品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_的中华文化是文艺创新的宝藏,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中_养分,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文化铸就新的辉煌。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风致 潜移默化 源远流长 汲取B.风韵 潜移默化 博大精深 汲取C.风致 耳濡目染 博大精深 吸取D.风韵 耳濡目染 源远流长 吸取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相关标点符号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从”字替换为“在”字,“着”字替换为“了”字,不影响句意表达。B.“赋”属于形声字,“武”用来表音:“比”属于会意字,其本义为并列,并排。c.“逾”是一个文言词语,用在书面语中可以增强表现

28、力,一般不适合用在口语中。D.文中第二个省略号与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原来如此!”中的省略号作用不同。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整散结合,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松脂是指松树中含有的树脂或者从松属树木中分泌出来的树脂。它是一种粘稠的液体,在树脂道中流动。松脂都是一滴一滴往外流,这个过程很耗时,可以延续十几甚至几十个小时。松脂还是生产松香、松节油的主要原料。松脂是松树光合作用的产物。在阳光的照射下,松树叶中的叶绿体不断吸收和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并在叶绿素和酶的共同作用下,将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丰富的有机化合物

29、,即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并产生氧气。而生成的糖类再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经过各种中间产物,后在木质部的分泌细胞中生成了松脂。所以,若要增加松脂产量,则需要松树有繁茂的枝叶、发达的根系和充足的光照,为松树提供充足的营养并增进树木的生理代谢,从而使光合作用能够更充分的进行,才能获得更多的松脂。21.作诠释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和功用等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请根据材料第一段内容用一个判断单句对“松脂”做诠释,不超过50个字。(4分)22.下列是根据材料第二段概括松脂形成过程的流程图,请在方框和括号内填写合适的内容,每处不超过6个字。(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

30、0分)在“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青年”主题班会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让你陷入沉思:为什么许多青年有了一点成绩便自高自大,遇到一点困难又习惯性躺平?如何才能摆脱纠结,奋力前行?那段时间你正好在读朱光潜先生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你对其中一段话印象深刻:“在见道者的高瞻远瞩中,我可以缩到无限小,也可以放到无限大。在把我放到无限大时,他们见出人性的尊严;在把我缩到无限小时,他们见出人性在自己身上所实现的仍非常有限意识到人性的尊严而自尊,意识到自我的渺小而自谦,自尊与自谦合一,于是法天行健,自强不息。”你从朱光潜先生的谆谆教诲中找到了答案,举手要求发言。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31、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B(原文:“涂尔干敏锐地发现社会危机与社会繁荣这两种看似相反的现象的共同之处,那就是社会的剧烈变化。涂尔干把它描述为脱序现象。”可见,社会危机和社会繁荣同属于社会剧烈变化,都是社会“脱序”现象。这几个概念间不存在因果关系。)2.C(A项,原文只是说“我们无法借助轴心时代理论找到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轴心时代”理论对于中国哲学的寻根之旅还是有帮助的,材料一认为这是两块“他山之石”中的一块。B项,从推测角度说,“都是动荡不安的”过于绝对,也可能是“社会繁荣”。D项,轴心时代的

32、东西方文明都实现了突破,而且,雅斯贝尔斯反对欧洲中心论,强调要重视东方文明,要将东西方文明相提并论。故选C。)3.A(A项,原文说,中国思想史上还有两个时期,同样适用于“脱序”理论,一个是魏晋时期,一个是民国时期。刘伶的放诞之举恰好体现了“脱序”理论。B项,说的是新秩序迅速建立并对人们形成了约束力,所以社会风气才迅速好转。C项,范进属于“在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里,人们为了改变现状、出人头地所做的种种努力,也通常以遵循既有原则和规范作为前提”,他的“疯”只是他个人的脱序,而不是社会的脱序。D.只是美国换届选举中的小插曲,美国的社会秩序并未陷入混乱,更谈不上脱序。故选A。)4.参考答案:五四时期,清

33、政府倒台,旧的秩序土崩瓦解,北洋政府无法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新秩序,社会脱序,出现了“真空”的社会状态。思想家们摆脱了束缚,反思本时代特点,对社会问题积极回应,畅所欲言,形成多种学说,宣传各自的“主义”。【解析】依据材料一第四段和第五段,从时代特点(脱序状态)和思想家的回应两个方面作答。5.参考答案:时间方面:“轴心时代”以公元前500年前后为时间轴心。空间方面:主要发生地处在中国、印度、中东以及希腊这一地理轴心上。思想影响方面:这一时期的思想成就不仅是当时的思想主体,而且为人类几大主要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树立了标准。【解析】依据材料一第二段“以公元前500年前后为主轴,在全世界范围内集中出

34、现了一些极不寻常的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第二段“在中国、印度、中东以及希腊这一地理轴心上”;依据材料一第二段“出现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引领着不同文明的突飞猛进”,以及材料二第一段“为人类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树立了标准。”6.A(B项,文中郑娟称“别人家一到了晚上就偷外边那些砖”,她的心虚表明她内心知道这是“偷”;C项,“不好闻的味儿”是砖在泥泞里泡过的味道,是客观存在的,周秉昆说这话有一语双关之意;D项,两个儿子不情愿是因为他们也参与了搬砖,父亲的命令又与母亲的要求相悖。故选A。)7.C(此处无对比,“生活总是苦乐参半”过度解读。)8.参考答案:郑娟:期待周秉昆能同意她的主张,怕他反对而忐忑

35、不安(1分),看别人家偷砖不甘心吃亏(1分)。周秉昆:对偷砖行为厌恶反感(1分),对妻子的意图起了疑心(1分)。9.参考答案:情节内容:观照现实,真实地反映了特定时代老百姓的社会生活,书写了平凡人日常的喜怒哀乐。人物塑造:小说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讲述了生活在平民区光字片的周秉昆郑娟夫妇的故事。作品主题:秉持对现实社会的良知道义,传达正能量,挖掘人物身上正直、担当和诚信等美好品质。艺术特色:小说采用对话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呈现日常生活的场景,突出真实性和形象性;叙述语言朴实平易,可亲可信。(每点2分,任答对三点则满分。考生若有其他答案,符合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也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

36、文阅读10.D(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又著通书四十篇,发明太极之蕴。序者谓“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于学者也”。)11.D(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张载是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12.B(“气愤地斥责王逵不配为官”理解错误,是周敦颐在据理力争而意见依然不被王逵采纳后,气愤地丢下手版,打算自己弃官而返。)13.参考答案:(1)那些富豪大族名门大姓、狡猾的官吏、品行恶劣的年轻人都惶恐不安,不仅担忧被县令判为有罪,而且又以玷污清廉的政治为耻辱。(关键点,各1分:“黠”,狡猾;“得罪”,获罪;“污秽”,玷污。大意1分。)(2)程颐对侯师圣的变化感到惊异,说:“您不会是

37、从周茂叔那里来吧?”周敦颐就是这样善于开导启发人。(关键点,各1分:“惊异”,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非耶”,莫非吧、不会是吧,表揣测语气;开发:开导、启发。大意1分。)14.参考答案:最初,赵抃被一些毁谤周敦颐的话所迷惑,对待周敦颐态度严苛;(1分)赵抃在仔细观察周敦颐的为人之后,醒悟并珍惜,将周敦颐当作朋友;(1分)后来赵抃推荐周敦颐任职,并且还打算奏请皇帝重用他。(1分)15.A(“徇”是谋求之意,“偷禄”是尸位素餐之意,这里是诗人的自谦之辞,说自己偶然求得一官,便心忧百姓生计。)16.参考答案:诗人之忧,是忧百姓生计。诗人刚一做官便心忧天下百姓的生计,这种“忧”正是儒家积极入世、自觉担

38、当的情怀。诗人之喜,是丰收之喜。蚕结茧、麦已熟,丰收在望,好雨适时而至,可助菽粟生长,令诗人欣喜不已。这种“喜”正是儒家“富民”“足民”“制民之产”思想的体现。诗人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始终心系苍生,以民为本,尽显儒者情怀。(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17.(1)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2)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苏轼赤壁赋)/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林逋山园小梅)(每空1分,共6分;错字、漏字、多字均不得

39、分。第3小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要求就可给分)三、语言文字运用18.B(“风致”指美好的容貌和举止或者风味、情趣;“风韵”指诗文书画的风格、韵味或者女子优美的姿态。此句应用于中华文化,故排除A、C。“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变化;“耳濡目染”指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后句强调了对中国人的影响,故选“潜移默化”。“源远流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前文重点讲中华文化“无比厚重”等,故选“博大精深”。“汲取”原指从低处取水,后喻指像吸取水分一样地吸取有用的东西,因而侧重于提取、取得;“吸取”是吸收采取。选择“汲取”,

40、符合搭配习惯。)19.A(“从”字表示来源,“在”字表示所在领域,句意有改变;“着”表示仍在进行,“了”表示已经完成,句意有改变。)20.参考答案:句式构成:划线句子前三个分句是整句,后三个分句是散句。前三句结构相同,字数相近,意义相似,是整句。后三句结构与前三句结构不一致,字数相差多,是散句。表达效果:前三句运用整句,语言凝炼,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整散句结合使文章错落有致,有参差变化之美;整句照应了上文中国艺术产生的强大影响力,散句照应了上文中国艺术产生的强大吸引力,有力地支持了观点。(构成2分,效果3分)21.参考答案:松脂是松树中含有的或者从松属树木中分泌出来(1分)的被用作生产松香、

41、松节油的主要原料(1分)的一种黏稠液体(1分)(句子通顺1分)。【解析】首先找出“松脂”的性质、特征和功用的一些句子。如“松脂是指松树中含有的树脂或者从松属树木中分泌出来的树脂”这是“松脂”的特征;“它是一种黏稠的液体”这是“松脂”的性质;“松脂还是生产松香、松节油的主要原料”这是“松脂”的功用。然后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即“松脂是一种黏稠液体”的形式,把“松脂”的性质、特征和功用的一些句子换成定语的形式放到单句中即可。22.参考答案:叶绿体光合作用(吸收利用光能)有机化合物(糖类物质)生物化学反应松脂【解析】根据“松树叶中的叶绿体不断吸收和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并在叶绿素和酶的共同作用下,将吸

42、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即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并产生氧气”,可概括出松脂形成的关键步骤是:松树叶中的叶绿体先进行光合作用,然后在叶绿素和酶的共同作用下,转化为有机化合物。根据“而生成的糖类再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经过各种中间产物,后在木质部的分泌细胞中生成了松脂”,可知生成的糖类要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才能生成松脂。)四、写作23.审题指导:材料给出了一个具体情境在“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青年”主题班会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而恰好你想好怎么回答,要求你结合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段话,进行发言。如何理解朱光潜写下的那一段话,是这道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我们不妨一分为二:“

43、我”是可以被放大的,每个人都渴求体面而有尊严地活着,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也许我们不敢大胆地说出:“我”很重要,但往往“我”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发挥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发光发热,这是新时代青年的应有之义。同时,“我”是可以被缩到无限小的,因为站在全人类角度,个体能到做的确实有限。把自己看得低一点,或者说没那么重要,不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而是一种谦卑的人生态度。从近些年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时代英雄事迹我们可以看到:人生正是平凡中见庄严,黑暗中看到光亮。“小”和“大”是辩证的。没有努力奋进、默默奉献的渺小个体,何来高伟的人格与人性光辉?考生在立意时,要抓住“自尊”和“自谦”这两个

44、关键词,并辩证思考二者。只有“意识到人性的尊严而自尊,意识到自我的渺小而自谦”,才能自强不息,做新时代青年,这也是作文“立德树人”的命题导向。在具体行文时,要留心这篇作文创设的主题班会的语境,回答好老师提出的问题。联系学习生活,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不是充满泥泞的,所以不能妄自菲薄,同时,有了一点成绩之后不能妄自尊大,目中无人,要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参考立意(标题):1.自尊与自谦合一,争做新时代青年2.渺小个体,亦能致人生之广大3.对内葆有自尊心,对外践行谦卑道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材料一: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原名敦实,因避讳英宗皇帝旧名而改为敦颐。

45、担任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一经审讯,就立即清楚明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南安担任军司理参军。有个囚犯按照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人敢和他争辩,唯有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于是周敦颐就扔下笏板回去了,打算弃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向人献媚,我不做这种事。”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幸免于死。周敦颐改任郴州桂阳县县令,政绩尤其显著。周敦颐调任南昌知县,南昌的老百姓都说:“这就是能明察分宁案件的那个人,我们这下可有说理的地方了。”那些富豪大族名门大姓、狡

46、猾的官吏、品行恶劣的年轻人都惶恐不安,不仅担忧被县令判为有罪,而且又以玷污清廉的政治为耻辱。周敦颐担任合州通判时,事情不经他的手,下面的官吏不敢决断,即使交代下去,老百姓也不愿意听从。部使者赵抃被一些毁谤周敦颐的话所迷惑,对他的态度很严厉,周敦颐处之泰然。后来周敦颐当了虔州通判,赵抃是虔州的知州,赵抃仔细观察了他的所作所为,才彻底醒悟,握着周敦颐的手说:“我差点失去了你这样的人才,从今以后我才算真正了解了你啊。”由于赵抃和吕公著的推荐,周敦颐做了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他以昭雪冤案、惠泽百姓为己任。巡视所管辖的地区不辞劳苦,即使是有瘴疬疾病的地方、险峻遥远的地方,也要不慌不忙地慢慢视察。他因病

47、请求改任南康军知军,于是在庐山的莲花峰下安了家,屋前有条溪流,与溢江汇合,于是他就取在营道时居住的地方濂溪来命名。赵抃第二次担任成都知府时,打算奏请皇帝重用他,还没有来得及,周敦颐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七岁。他学识广博并且身体力行,著有太极图,探明天理的根源,研究万物的始终。又写了通书四十篇,来阐明太极的含义。为之作序的人说“他的言语简约而道理广博,行文质朴而义蕴精深,探得孔、孟学说的本源,对于学者大有用处”。他担任南安吏时,程珦是军事通判,看他精神面貌不同于常人,就跟他交谈,知道他研究学问,通晓道学,就跟他交了朋友,让两个儿子程颢、程颐前去向他学习。周敦颐常常让他们寻找孔子、颜渊的快乐所在、所快

48、乐的是什么事,二程的学术就从此发源、衍变。侯师圣跟程颐学习,没有明白,就去拜见周敦颐,周敦颐将他留下来,与他对床夜谈,过了三天才回去。程颐对侯师圣的变化感到惊异,说:“您不会是从周茂叔那里来吧?”周敦颐就是这样善于开导启发人。嘉定十三年,周敦颐被赐谥号为元公。淳祐元年,被封为汝南伯,在孔子庙中陪祭。材料二:孔子、孟子之后,汉代儒学之士只是传授经学,而精深幽微地去阐释心性天道的风气已经断绝很久了。(这种风气)自周敦颐开始兴起,程颢、程颐继承,又有张载等大儒一批批地连续出现,孔子之学发展昌盛。如果要说阐明心性、义理(同属宋明理学范畴)等学问的精粹之处,应当是周敦颐率先打破了之前儒学学术黯淡的困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