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0245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全部选择题答案对应题号涂写在答题卡上,其它题型对应题号答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卷 表达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煤屑(xi) 流纨素(wn) 班驳(b) 敛裾(j) 夹袄(ji) 蓊郁(wng)B.弥望(m) 潭柘寺(zh) 霎时(ch) 伶娉(png) 吐哺(b) 庐冢(zhng)C.涸辙(h) 明月珰(dng) 房檩(ln) 槌床(chu

2、) 癸丑(gu) 桂棹(zho)D.嘻游(x) 廿四桥(nin) 揠苗(y) 媛女(yun) 纤细(xin) 踟蹰(zh)2.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特朗普采取了一系列带有单边主义倾向的外交政策,不断对国际关系进行破坏。而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目前,这两家馒头店都已改头换面,摆脱了脏乱差的加工环境,其中一家馒头店已符合发证条件,并顺利办理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八百里沂蒙山水,永远是一块古老神奇的文化沃土,是一块神圣的红色土地。沂蒙山脉龙飞凤舞,景色壮美。沂蒙精神代代传承,生生不息。庙会位于城北的位置并且离着中心区挺远的,两人本应该坐

3、车前去,不过他俩本就无事,所以安步当车,边走边聊。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早春天气,说变就变,暖空气还没待够就被一股新进来的冷空气推出去了,一曝十寒的天气让人始终难以摆脱严冬的纠缠。A. B. C. D.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模仿秀现场,有一个小伙子 地模仿了小沈阳的声音,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并且他的场外投票在所有选手中也最高,因此获得第一名。有些网络流行语生命力极强,它们之所以能够 ,深入人心,在于兼具了有效、有用、有趣的属性。这不是简单的回望,而是具有深意的梳理;也不是 式的巡视

4、,而是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同行。优秀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层面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大家得以共同欣赏的基础。在文学全球化交流不断深入的今天,本土体验中的文化隔阂也无法 。A.绘声绘色 经久不衰 浮光掠影 消除B.惟妙惟肖 经久不衰 走马观花 消除C.绘声绘色 经久不息 浮光掠影 消释D.惟妙惟肖 经久不息 走马观花 消释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目前,云南省已经建成42万个“爱心水窖”,解决和改善了82.8万山区农村人口的用水困难和63.6万亩耕地的补充灌溉问题。B.据科学家观测,月球背面非常干净的电磁环境,是开展最前沿最高端的空间科学领域低频射电天文观测、研究提供了理想场所。C.

5、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拉拉优素福扎伊那为理想而矢志不移的奋斗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世界人民的心,甚至让人们为之唏嘘落泪。D.“新生代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政府工作重点。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动物迁徙引发的疾病传播范围有限,影响也相对较小。医学专家认为,人类自身的活动才真正导致了“人畜共患疾病”的跨国界传播。B.把管理干部的一些规章制度和干部的思想道德公布出来,让广大群众监督,就可以达到以昭昭之理扬正气、以严峻之法惩腐败。C.这位曾经驰骋乒坛的名将已经回到祖国,现就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从事运动医学的教学与研究,

6、为国家的体育事业贡献他的力量。D.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让13亿多中国人民惠及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也为全球人民带来新的福祉。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风本是地球大气层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接收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 , ?对此,他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由此形成风俗、风情、风致等。换言之,诗经之“风”,就是指各地

7、区的“风俗习惯”。A孔子在编集诗经时,如何将一部分诗选入“风”的呢?B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C在编集诗经时,孔子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编入“风”呢?D诗经中的部分诗,是如何被孔子选中并称为“风”的呢?卷 阅读题二、 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

8、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

9、刻”。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诗人陶渊明则不同

10、。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

11、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7.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 )3分A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B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C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D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8.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B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

12、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C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D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B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C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D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

13、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二)文学类文本阅读(3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曾经有过的落日陆平不经意间,望着天际那一轮正在沉沉下坠的落日,忽然心头怦然一动,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遥远,很亲切,好像在潜意识中已经驻留了好久,感受着一种靠近归宿的温暖,就像一个疲惫的行人,终于在朦胧的暮色间看见了远处可以落脚的村落。记忆中确实有过那样一刻,扶着把铁锹,痴痴地望着遥远的那轮落日,大地是一片温和得无法表达的金黄。一只不安分的鸟雀盘旋在空中,叫着“归去,归去”催人回归应该拥有的那处蜗居。而那里,炊烟早已经袅袅飘起,一盆清冽的凉水,小桌上一海碗汤面,

14、一盘浓浓醋味的洋芋丝,还有一夜不需要再有约束的五彩的梦。那回出差回来,邻座的小女孩奶身奶气地唱起一支熟悉的儿歌,童稚的歌声天真、质朴。车窗外又是那一轮亲切的落日。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应该是同一个太阳。那一刻的落日随着长途行驶的列车久久不肯离去。一种不舍的柔情,一种神秘的饥渴,一种久远的感动,更有一种回归的安谧,充盈在疲惫的心头。落日实在并不比东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尽管人们习惯于对朝阳的赞美。几年前,在西双版纳的一个傍晚,一车游人已经疲惫地靠向座背,连导游也恹恹地不再放出百灵鸟一般动听的喉舌。这时,落日在凤尾竹编织的绿色网隙展开一幅迷离的情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正如朦胧之中的月牙,还如闪

15、闪烁烁的星辰,那是一种实在不能太多暴露的意境。而一种幸福满向心底,这种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的赐子,这种灵犀相通的感应,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只是属于我的一个人的专利,因为同行者沉溺于旅途的困顿,不再生成这种雅兴。落日没有太多的记忆,落日下的世界却已走过千年万年。二千多年前的屈原,在找到最后归宿地汩罗江之前,在感慨“老冉冉其将至今/恐修名之不立”的同时,无疑也经历过太多的日出日落,也承受过落日的沐浴,他在天问中感喟“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自明及晦,所行几里?”。日出日落也给他的心灵带来深长的震动。当乔尔丹诺布鲁诺被捆到那高高的十字架上,木柴在他的足下熊熊燃烧起来时,殉道者吐出的最后一句话是:“火焰并不能把

16、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而当他最后一次在阴暗的牢房里看到落日的余晖,一定在心里想着: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落日的故事太多,没有人能够记得住每一个发生在落日下的故事。可是每个活着的人都会面临落日,即使千百年以后的日子里,落日依旧。后人无法记得太多的前人,哪怕最亲爱的长者,可是每一个后人都将经历落日,都会想到曾经有过的落日最美、最热烈地燃烧。 (有删改)10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语“遥远”和“亲切”,都是就“似曾相识的感觉”而言的,但两者位置上不可互换。B第自然段承接上文“我”对落日的记忆,引出下文屈原和乔

17、尔丹诺布鲁诺的例子,起承上启下的作用。C屈原、布鲁诺这些人类历史上的先贤,他们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如同最辉煌、最壮丽的落日。D纵观全文,作者通过人生落日与自然界落日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题;语言典雅含蓄,充满诗情画意。11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5分)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12文章引用屈原的诗以及布鲁诺的话,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些引用的作用。(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49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2分)1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匪我愆期(拖延) ;纵一苇之所如(到);便可白公姥(告诉);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南面);举酒属客(劝酒

18、);如怨如慕(羡慕)B.不能喻之于怀(明白);虽趣舍万殊(取向);则或咎其欲出者(责怪);无与士耽(沉溺);何乃太区区(真挚);向之所欣(以前) C.悟言一室之内(面对面);赍钱三百万(赠送);固一世之雄也(所以);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便言多令才(美好);府吏见丁宁(拜见)D.有穴窈然(深远幽暗);进不入以离尤兮(遭受);忧心孔疚(很);举手长劳劳(忧愁伤感);酾酒临江(斟酒);却与小姑别(退出)14.下列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谢 谢家来贵门(辞别);阿母谢媒人(谢绝);多谢后世人(告诉)适 始适还家门(到);适得府君书(刚才);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B.相 至于

19、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及时相遣归(互相);悔相道之不察兮(察看)修 茂林修竹(高高的);况修短随化(寿命长);余独好修以为常(修身养性) C.盖 盖音谬也(大概);盖其又深(大概);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覆盖)兴 夙兴夜寐(起身);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兴起);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引起)D.致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何意致不厚(到达);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道 有碑仆道(道路);何可胜道也哉(说);策之不以其道(规律、方法)15.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及其所之既倦 纵一苇之所如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徘徊于斗牛之间 不能喻之于怀 此非孟

20、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孰能讥之乎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相与枕藉乎舟中16.下列选项中,文化常识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汉代开始被尊为经典,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雅”为宗庙祭祀的乐歌。 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游玩,以祈福消灾。兰亭集序中“修禊事也”就体现了这样的一种风俗。 社日,农家祭祀谷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社日这一天,农民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祀谷神。 乞巧节,又称七夕,在农历七月七日晚,穿着新衣的

21、妇女们向织女星乞求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诗句“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就描写出乞巧的场景。 孝悌,指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它作为实行“仁”的根本。弟子规中“首孝悌,次谨信”的表达也体现了它的地位。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根据搭配的种类分为太牢、少牢,少牢只有猪、羊。由于祭祀者和对象的不同,牺牲规格也不同,诸侯祭祀一般用少牢。 稽首,古代“九拜”礼中最隆重的拜礼,行礼时,施礼者跪地后头要至地停留一段时间,只能用于臣子拜见君王时,官僚间的拜迎、拜送则行顿首礼。 座次,古代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官高为尊居上位。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叫作“南面”。

22、A. B. C. D.(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赵不忧,字仁仲,嗣濮王宗晖曾孙也。初补保义郎,绍兴二十七年登第,调金华丞。治县豪何汝翼,械请于郡,编隶他州,邑人慑服。除永州通判。郡岁输米,倍收其赢,民病之,不忧言于守,损其数。帅司檄不忧录靖州狱,辨出冤者数十百人,靖人德之。除知开州。开州俗鄙陋,不忧为兴学,俾民知孝义。民绝斗争,夜户不闭。诸司交荐,以比古循吏。转夔州转运判官,开人数千遮城门,不得行。改成都路转运判官。适岁饥,不忧行抵泸南,贷官钱五万缗,遣吏分籴。比至,下令曰:“米至矣。”富民争发粟,米价遂平。唯朱氏独闭籴,邑民群聚发其廪。不忧抵朱氏法,籍其

23、米,黥盗米者,民遂定。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绝江遏水以灌数郡田吏盗金减役夫堰不固而圮田失水故岁屡饥不忧躬视,操板筑,绳吏以法。黎州青羌奴儿结反,制司调兵往戍,属不忧给饷。依故事,富人出粮,而下户以力致于边。不忧曰:“民饥,不可扰也。”以籴余米发卒运之。朝廷命不忧摄制司。初,官兵败,前制使遣人赂奴儿结以和。不忧曰:“奴儿结,吐蕃小族也,今且和,若大族何?”不听。居官所至有声,立朝好言天下事。时布衣上书狂悖,多抵罪,不忧谓太上皇帝不罪言者。帝可之。既嘉其忠谅,每宴禁中,帝与之饮酒,顾谓皇太子曰:“此贤臣也。”不忧性笃孝,生七岁,遭父北迁,每思慕涕泣。不忧以文行训勉族属,荐其秀杰者,奏新学宫,增广弟

24、子员。置自讼斋,使有过者读书其中,人人感励。淳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七。赠开府仪同三司,封崇国公。(节选自宋史赵不忧传)17.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的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不忧为兴学,俾民知孝义 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B诸司交荐,以比古循吏 而在廷交执不可C比至,下令曰 比冠,博通经史D制司调兵往戍,属不忧给饷 属文日数千言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绝江/遏水以灌数郡田/吏盗金/减役夫/堰不固而圮/田失水故/岁屡饥/B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绝江遏水/以灌数郡田/吏盗金/减役夫/堰不固/而圮田失水故/岁屡饥/C 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绝江

25、/遏水以灌数郡田/吏盗金/减役夫/堰不固/而圮田失水/故岁屡饥/D 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绝江遏水/以灌数郡田/吏盗金/减役夫/堰不固而圮/田失水/故岁屡饥/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忧无畏果敢,严厉惩治豪强。他担任金华丞,惩治土豪何汝翼,将其刑拘后押送到州府衙门,最终使其被其他的州所编管,当地人因此畏惧折服。B 不忧移风易俗,受到百姓拥戴。他治理开州,开办学校,百姓得以知晓孝义,开州民俗焕然一新;他离任开州之时,百姓挡住城门来表达不舍之情。C 不忧明辨是非,遇事思虑深远。起初官兵战败,前制使以贿赂敌方首领的方式求和,他不同意前制使的做法,认为讲和的对象

26、应该是大族而非小族。D 不忧关心族人,注重文行教化。他训勉族人,举荐其中的杰出者,请求开办新的学校;设立自讼斋,让有过失者在那里读书,人人受到感动和激励。2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适岁饥,不忧行抵泸南,贷官钱五万缗,遣吏分籴。(5分)答: (2)不忧抵朱氏法,籍其米,黥盗米者,民遂定。(5分) 答: (三)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一)苏轼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注】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初期。梅子:梅树结的

27、果,成熟于夏季。殿:殿后。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第一句紧扣诗题“雨晴”,第二句中的“满”字传神地写出了雨后蛙声传布之广。B.颔联中“真一梦”写出了海棠花踪迹难觅,短暂易逝,其中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触。C.第四句交代梅子已经成熟,“新”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也寄予了诗人乐观旷达的情怀。D.颈联用语精微蕴藉,“闲挑菜”、“不见人”等内容,含蓄地传递出作者此时的心绪。22.诗歌中作者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答: (四)名篇名句默写(10分)23.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诗经氓中女主人公认为婚后生活错不在己,于是用“ , ”两

28、句谴责男子没有准则,反复无常,感情不专。诗经氓中女主人公静下心思考过后,痛斥男子任何事物都应该有个限制的诗句是 , 。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的表示:“ , 。”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 , ”两句表现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四作文(60分)24.根据要求完成作文自然界有季节交替,人间也有人情冷暖,我们生活在社会、学校、家庭之中,总有自己的生活观察与体悟,以“这个冬天有点冷”或“这个冬天不太冷”,二选一个题目完成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不要套作,不得抄

29、袭,不少于800字。答案1.【答案C】【A.斑驳、夹袄(ji);B. 霎时(sh)、伶俜 ;D.嬉游、 踟(ch)蹰(ch)】 2.【答案B】(危言危行:形容正直的言行。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龙飞凤舞:山势蜿蜒雄壮。书法笔势舒展活泼。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做是坐车。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一曝十寒:勤奋的时候少,懈怠的时候多,没有恒心。)3.【答案B】(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偏重于讲述故事或描写场面。此处应该选择惟妙惟肖。经久不衰:形容事物经过很长时间仍保持旺盛状态。经久不息:持续很长时间而不停息。此处

30、应该选经久不衰。浮光掠影:形容印象不深刻。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也说走马看花。消释:(疑虑、嫌怨、痛苦等)消除;解除。消除:使不存在;除去(不利的事物)。在这里应该选“消除”。)4.【答案C】(A项搭配不当,“改善”与“困难问题”不搭配;B项“是开展理想场所”与“为提供理想场所”句式杂糅,造成主宾搭配不当,两种句式选择其一即可。D项主语中途易辙,应把“自从”调到“新生代民工”前面,让句中的“各级政府”作主语。)5.【答案A】(B项宾语残缺,“达到”的宾语没有,在后面加上“的目的”。C项搭配不当,“就任于”与“教授”不搭配。D项主客颠倒造成不合逻辑,“让13亿多中国人民惠及互联网发展成果

31、”应调整为“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6.【答案B】(从主语一致的原则出发,排除D项;从内容上看,本段谈论的是用“风”来称呼部分诗歌的原因,而并非是诗经中诗歌选择方式或者选择标准的问题,故排除A和C两项。)(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7、C,是说陶渊明的思想值得现代人借鉴,并不是说“现代人的生存困境”。8、D,由第二段结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可知。9、B,分析:A项强加因果。C项“一概”说法绝对,原文是“普遍”。D项“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当,原文是“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10(3分)D (D项中“作者

32、通过人生落日与自然界落日的对比”这一说法不正确,作者写了三处自然界的落日:田间劳作时望见的落日、出差归来时车窗外的落日、西双版纳凤尾竹间隙的落日,突出的是落日之美,表达了对落日的喜爱和赞美。后文再写两位名人的人生落日、后人的落日,写出了生命价值的所在和对未来的无限希望。“人生落日”和“自然界落日”并没有形成对比。故选D。)11(5分)“今天的落日”和“明天的旭日”其实是同一个太阳,只是形态不同而已。(2分)这句话表现布鲁诺心中的坚定信念:今天(现在)在火刑架上的布鲁诺和明天(未来)得到认同的布鲁诺其实是同一个生命,只是存在方式不同而已,应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不要悲观。(3分)12(6分)引用

33、前人的话,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富有文学色彩和感染力;(2分)承接上文“落日下的世界却已走过千年万年”,照应了后文“每个人都会面临落日”,但每个人都会记得曾经辉煌的落日的内容。作者引用屈原的话,表现了屈原对落日、对时间的思考,对自我价值难以实现的忧虑。引用布鲁诺的话,表现了他临危不惧,信奉真理,心怀光明的情怀。(2分)作者由眼前的“落日”,追忆起昔日令他感到温暖、柔和、美丽的三个落日镜头,继而思维跳跃,联想到中外历史上两位名人“曾经的落日”,引用了两位名人的话,赞美了屈原、布鲁诺是最辉煌、最壮丽的“落日”,从平常的自然现象中,升华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2分)13.【答案D】【A.如怨

34、如慕(眷恋)。B.何乃太区区(愚拙)。C.固一世之雄也(本来);府吏见丁宁(我)】 14.【答案C】【A.始适还家门(出嫁);B.及时相遣归(我);D.何意致不厚(招致)】15.【答案C】(A.动词,到、往;动词,到、往;代词,代上文内容。B.介词,在;介词,在;介词,被。C.人称代词,他们;人称代词,自己;反问语气词,难道。D.都是助词,形容词词后,表“样子”;介词,相当于“于”,在。)16.【答案C】(“雅”为宫廷乐歌;社日为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孝悌指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稽首不只用于臣子拜见君王时,子拜父、拜天地等也可以用。)17.【答案D】(A.“俾”的意思都为“使、让”;B.“交”的

35、意思都是“共同、皆、都”;C.“比”的意思都为“等到”;D.“属”为“嘱咐、吩咐”,“属”为“写”。)18.【答案D】 (A项两处错误,“堰不固而圮”不可分,“圮”的意思是毁坏、坍塌,陈述的对象是都江堰而不应是农田;“故”应属下,“所以”的意思,应该引导后面表示结果的分句。B项一处错误。C项两处错误。)19.【答案C】(“讲和的对象应该是大族而非小族”错,原文的意思是“现在尚且讲和,那对大族怎样办”,没有认同与大族讲和的意思。)20.(1)适逢饥荒年份,不忧前往泸南,借入五万缗官钱,派吏人分别买进粮食。(共5个采分点,各1分:“适”,适逢;“贷”,借来;“官钱五万缗”,定语后置;“分”,分别;

36、“籴”,买米。)(2) 不忧让朱某抵罪,没收他的米,把抢米者处以黥刑,百姓于是安定。(共5个采分点,各1分:“抵法”,抵罪;“籍”,没收;“黥”,处以黥刑;“盗”,劫掠,抢劫;“遂”,于是,就。)【参考译文】赵不忧,字仁仲,是嗣濮王赵宗晖的曾孙。不忧最初补了保义郎官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及第,调任金华县县丞。他惩处县里土豪何汝翼,给何汝翼加上刑具送到州衙,编管到其他的州,当地人于是畏惧而折服。不忧任永州通判。州中每年交米税,成倍收取所应负担的粮食,百姓为此感到痛苦,不忧跟太守讲了,减少所收的数目。长官下文书令不忧审查靖州的案件,不忧查出冤枉的有数十百人,靖州人感激他。授任开州知州。开州民俗鄙陋,

37、不忧为他们办学,使人民懂得孝义。人民没有了争斗,夜不闭户。各司共同举荐不忧,把他比做古代循礼守法的官吏。不忧转任夔州转运判官,数千开州人挡住城门,不忧不能前行。改授成都路转运判官。适逢饥荒年份,不忧前往泸南,借入五万缗官钱,派吏人分别买进粮食。等到米到了,不忧下令说:“米来了。”富民争着卖粮,米价于是平稳。唯独朱某不卖出米,当地民众成群聚集打开他的粮仓。不忧让朱某抵罪,没收他的米,把抢米者处以黥刑,百姓于是安定。永康军每年治理都江堰,用笼子盛石头形成石蛇阻断江水,用以灌溉数州田地。吏人盗钱,减少劳力,堰未成而塌,农田发生水灾,所以多次闹饥荒。不忧亲自察看,操板修筑,把吏人依法惩处。黎州青羌奴儿

38、结反叛,制司调兵前往戍守,吩咐不忧提供军粮。按以前的典章制度,富人出粮,而穷苦人家出劳力运到边境。不忧说:“百姓吃不饱,不可以打扰。”把买入米多余的部分派兵运去。朝廷命令不忧代理制司。当初,官兵战败,前制使派人贿赂奴儿结求和。不忧说:“奴儿结,是吐蕃小族,现在尚且讲和,那对大族怎样办?”没有听从。不忧做官所到之地方有名声,在朝喜好谈论天下事。当时,有普通百姓上书狂妄,多数被判罪,不忧说太上皇帝不对进言的人施加罪名。皇帝认可了他的建议。皇帝又赞赏不忧忠诚信实,每次在宫中宴饮,皇帝与他饮酒,皇帝回头对皇太子说:“这是贤德的臣子。”不忧秉性十分孝顺,七岁时,遭逢父亲北上入金国,不忧经常因思念而哭泣。

39、不忧用学问道德训勉同族的亲属,推荐那些优秀杰出的人,他上奏开设新的学校,增加弟子人数。设立自讼斋,让有过失的人在里面读书,人人受到感动和激励。淳熙十四年去世,享年六十七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封崇国公。21.【答案C】(“也寄予了诗人乐观旷达的情怀”错,没有“乐观旷达”。) 22.拟人,“殷勤”、“独自”“殿”等词语赋予木芍药以人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木芍药善解人意,延续春光的感激与赞美(2分);对比,木芍药与上文的海棠对比,突出了作者的惜春、伤春之情及自己仕途不顺的伤感之情(2分)。(细节描写。“闲挑菜”这一细节描写,传递出了作者内心的百无聊赖。融情于景。大雨过后,浮萍聚合在一起,池塘中蛙声阵阵。海棠花已没了踪迹,只剩芍药独自绽放。作者通过这一冷寂寥落的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失意伤感比喻。作者将海棠花期的短暂比作一场幻梦,以此寄予了人生如梦般短暂、虚幻的感慨。言之成理的发挥2-3分,总分5分)23.【答案】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