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凭借这信心,我们能够将我们国家刺耳的争吵声,转化为歌诵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乐章;凭借这信心,我们可以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挣(zhng)扎、一起为自由奋斗。B. 当这种内心的悦乐向外突发,与大自然的乐趣和艺术的奔放融合在一起,当这种悦乐为阳光所萦(yng)绕,为音乐所振奋,为带圆柱形门廊的体育馆所珍藏时,该是怎样的情景呢?C. 他蜷(jun)缩在绳绑里,一阵惊惶和痛苦的抽搐散布到他脸上每一根经络,但是他没有叹一口气,只是把头向后转转,向右转转,又向左转转,并且把头
2、摇得像腰上被牛虻叮过的公牛。D.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搞清事实的真相,才有可能不辱于祖国所赋于我们的伟大使命。在这种时刻,如果怕冒犯各位的尊严而缄(jin)口不言,我将认为自己是对祖国的背叛。【答案】B【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该题将字音和字形合二为一,考查形声字里的易错读音,字形多为同音异形字或同音形近字,需平时分类识记,辅以练习。建议大家做好笔记整理,将自己记错,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出错的字音字形分类整理下来。A项,歌诵,应为歌颂。C项,蜷缩,蜷读qun;经络,应为筋络。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3、筋络中医指气血的通路,俗指静脉管他一用劲,手腕上和小腿上的筋络都鼓出来了。语境中有“每一根”修饰,应用“筋络”。D项,赋于,应是赋予。故选B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的文人历来有出游的嗜好。甲李白的狂放,除去金樽对月“将进酒”,就是仗剑浩歌“行路难”;而在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途中,大诗人陆游肯定会有不同于“铁马冰河”的全新感受。相对于逼仄的书斋来说,外面的世界缤纷浩阔,“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这又是何等的令人神往!乙于是,他们打点一下行装,收拾起几卷得意的诗文(那大抵是作为“行卷”走后门用的),洋洋洒洒地出门了。丙一路上访友、拜客,登临名胜,走到哪里把诗文留在哪里。在当时
4、的交通条件下,这些彬彬弱质的文人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要消磨在旅途中,而驿站,便成了他们诗情流溢和远游行迹的一个汇聚点。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就是 B. 逼仄 C. 打点 D. 洋洋洒洒3.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甲 B. 乙 C. 丙【答案】2. D 3. C【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正确使用词语,首先要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其次还要关注语境,理解空格处侧重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A项,文中说“李白的狂放”应包含“将进酒”和“行路难”两方面,“就是”用于此处合语境。B项,“逼仄”,
5、地方狭窄,句中是说书斋的狭窄,使用正确。C项,“打点”,收拾,准备(礼物、行装等)。句中用“收拾”意。该题使用正确。D项,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洒洒:明白、流畅的样子。 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句中形容中国文人出游的状态。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该改为“潇潇洒洒”。潇潇洒洒形容人的举止自然大方。故选D项。【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解答该种题型时要注意:把握整个语句的意思;逐一辨明每个词语、每个句子的意思与作用;辨明句子的语气与停顿;注意把握常见的标点错误点。C项,“访友”和“拜客”之间不能使用顿号,“访友”和“拜客”是并列的谓语,之间应该使用逗号。故选C项。【点睛】对
6、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参差不齐”偏重水平、质量,无关于品质、思想。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泥沙俱下”既可指人,也可指物;“良莠不齐”只能指人。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每年都有名人离世的消息,但李咏的突然离开似
7、乎格外令人震惊和难过。这或许不仅因为他有极高的国民度那些年带给全国观众那么多轻松和快乐,还更是对他英年早逝的惋惜。B. 古人在写诗过程中常常倾注颇多心力在一两个字上,这一两个字常常使诗歌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产生出来。C.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D. 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因此必须要防止“精神懈怠”。【答案】C【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
8、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A项,“不仅还”语序不当。应当将这两个关联词后面的句子调整顺序。B项,“有的效果”和“的效果产生出来” 句式杂糅。可将“产生出来”删除。D项,“能否保持”和“长远发展”“福祉”两面对一面,可改为“关系到我省经济能否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祸”。故选C项。【点睛】病句需按考纲考查的几大类型复习,并且熟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平时注重总结。比如: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
9、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6.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7.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8.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疑问句),可能是不合逻辑或表意相反;9.出现了判断动词“是”“成为”,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10.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最后,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
10、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通称为诗三百,汉代时被儒家尊为经典。它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道路。诗经的“六义”是指 “风”“雅”“颂”“赋”“比”“兴”。重章叠句是它常用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B. 曹禺,原名万家宝。他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被人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品有雷雨茶馆北京人。其中雷雨是一部四幕话剧,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C.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属于楚辞体。诗人写到自己喜欢把江
11、离和芷草披在身上,把秋兰结成饰物挂在身边,这突显了他喜欢花草、热爱自然的品性。D. 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答案】A【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外国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也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B项,茶馆是老舍的,应是日出。C项,这主要表达屈原对美好的品格追求,并非只是喜欢花草的品性、热爱自然。D项,“现实主义”陈述有错,应是浪漫主义。故选A项。6.下列对
12、课内诗词分析恰当的一项是A. 蜀道难开篇以三个蜀地方言叹词“噫”“吁”“嚱”领起,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哀怨的基调。B. 登高颈联直抒胸臆,“悲秋”二字是诗眼,流露出作者沉痛的感情。诗人目睹阔大苍凉的秋景,不由得想到自己一生漂泊不定,年老沦落他乡、体弱多病的处境,无限悲愁之绪顿时涌上心头。C. 琵琶行里有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描写了琵琶曲终的寂静场面,正面突出了乐曲的感染力,同时也写出了琵琶女高超的技艺。D. 虞美人和雨霖铃两首词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虞美人描写的实景有“春花秋月何时了”“小楼昨夜又东风”;虚景是“往事知多少”“雕阑玉砌应犹在
13、”。雨霖铃上阕实写,下阕虚写。【答案】B【解析】【详解】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A项,“为全诗奠定了哀怨的基调”分析有误。“哀怨”应为“雄浑”。C项,“正面突出了乐曲的感染力”分析有误。“正面”应为侧面。D项,“雨霖铃上阕实写”分析有误。雨霖铃上阕的“念去去、千里烟波”一句是虚写。故选B项。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1:又到一年开学季,2010年出生的适龄孩子报到,老师又要开始记每个学
14、生的名字了有人编了这么个段子:近日,一年级的某老师碰到这样一件事,梓轩和子轩打架,撞伤了梓萱和子瑄可馨、可欣和可歆跑过来劝架,撞到了若曦、若溪和若熙,梓睿和子睿告诉了班干部浩然和昊然,大家一起拉开了梓轩和子轩,扶起了梓萱和子瑄,最后子轩、梓轩、梓萱、子瑄在大家的帮助下握手言和材料 2:最近一些新闻报道很火。一位家长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叫做王者荣耀,居然还是一个女孩;新一届小学一年级学生中,出现了刘小灵童、李锁铛然、程门立雪等名字;一年级老师在新生报到当天懵了希璿、墨汧到底该怎么念?(名字中的后一个字分别读xun和qin)。 (1)材料1反映了这一代家长给孩子取名时的一种什么现象?(不得超过25
15、字)(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试从家长心理角度分析一下出现以上取名现象有哪些原因。【答案】(1)家长给孩子取的名字在用字和发音上非常集中。 (2)如“萱”“馨”“睿”“刘小灵童”“王者荣耀”等,或含蓄或直接,寄寓了家长美好的期待。如材料2中的名字,不易出现雷同现象,这体现出家长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心理。新时代流行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对这一代家长的浸润,造就了特有的审美趣味。【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需要立足材料内容,结合题干问题分析,概括文意作答。题干问的是“材料1反映了这一代家长给孩子取名时的一种什么现象”,需要结合孩子的名字特点分析,找出孩子名字的共同
16、特征。结合“梓轩”“子轩”“梓萱”“子瑄”“可馨”“可欣”“可歆”“若曦”“若溪”“若熙”等名字分析可知,家长给孩子取的名字在用字和发音上非常集中。从家长心理角度分析一下出现以上取名现象的原因,孩子名字里选取一些寓意好的字,表达家长的美好期盼。结合“一年级老师在新生报到当天懵了希璿、墨汧”等分析可知,家长标新立异、不从众的心理。结合“王者荣耀”“刘小灵童”“李锁铛然”等分析,流行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对这一代家长的影响等。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甲)周: (惊愕)梅花? 鲁: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袖襟也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还有一件,周: (徐徐立起)
17、哦,你,你,你是鲁:我是从前伺侯过老爷的下人。 周:哦,侍萍! (低声) 是你? 鲁: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望侍萍,半响。 )鲁: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周: (忽然严厉地 ) 你来干什么? 鲁:不是我要来的。 周:谁指使你来的? 鲁: (悲愤) 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鲁: (愤怨) 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周:你可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
18、啼啼的。(乙)当一头骡子载着一位神甫经过那里的时候,他脸上的阴云化开了一会。他远远望见那头骡子和那个神甫,这可怜人的脸色就温和起来,一直控制着他的那种愤怒变成了奇特的充满了难以形容的甜蜜宽厚而温和的微笑。那神甫愈走近他,他的笑容就愈加明显,愈加清晰,愈加光辉灿烂,简直象是不幸的人所崇敬的救主降临了似的。可是当那头骡子靠近了刑台,使骑在它背上的神甫看清了犯人是谁的时候,那神甫却低下眼睛,用两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好象在逃避一声耻辱的呼唤似的,他很不愿意在那种场合被一个不幸的人认出来并且向他致敬呢。那个神甫正是副主教堂克洛德孚罗洛。伽西莫多的脸色又黯淡起来了。微笑还在一片阴云间停留了一会
19、,但那是痛苦的、无力的、带着深深悲哀的微笑。8. 处表现周朴园的什么心理?9. 结合甲乙选段,简析周朴园与克洛德人物性格的异同点。【答案】8. (1)因刚才怀念的侍萍突然出现而不知所措;(2)记忆中那个高贵优雅、聪慧温顺的情人幻影被眼前侍萍撞碎后的失落。 9. 相同点:两人都有虚伪、自私、冷酷的性格。周朴园:“(忽然严厉地 ) 你来干什么?” 在他和鲁侍萍相认后的第一反应便是追问她来的目的,充分暴露了他的虚伪冷酷。克洛德:文段中卡西莫多因劫持爱丝美拉达而受刑,克洛德经过受刑台“却低下眼睛,用两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这样安排突显了神甫虚伪、自私而又内心冷酷的性格。不同点:周朴园有商人
20、的奸诈多疑的性格。如“谁指使你来的?”这一句表现了周朴园习惯从利益角度考虑问题,突显了他的商人本性和奸诈多疑的性格。【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戏剧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可以从分析戏剧冲突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从分析戏剧的主题入手,揣摩作者的评价。本题要求分析处表现周朴园的心理。处的语境是周朴园正要找那个当年的侍萍给他绣的那件衬衣,心里正想念当年的侍萍,而眼前这个四凤的妈,却一口说出那件衬衣的特征,这就表明眼前的这个女人就是侍
21、萍,这件事太突然,让周朴园毫无心理准备,有点不知所措。而且,当年的那个侍萍与眼前这个侍萍相比,反差太大,让他接受不了。【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戏剧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要求简析周朴园与克洛德人物性格的异同点。答题前,先通读甲乙两个选段,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把握周朴园与克洛德各自人物性格。然后再进行比较。周朴园在他认出鲁侍萍后,首先追问她来的目的,此前的温情顺间消失。这就表现了他的冷酷虚伪。克洛德在克洛德经过受刑台时,生怕受刑的卡西莫多认出他向他呼救,于是“却低下眼睛,用两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表现了神甫的虚伪、自私又冷酷的性格。因此这两个人共同的特点是虚伪、自私、冷酷。不同点是
22、,周朴园作为商人,狡诈多疑。比如他认出侍萍后的第一句话是“谁指使你来的?”而神甫克洛德则没有周朴园的这一性格特点。【点睛】该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前朝遗老申弓这是一间只有六平方米的办公室。说是办公室,其实简陋到不能再简陋了:没有电脑,没有电话
23、,没有饮水机,更没有空调,只有一桌一凳;并且,那桌的四条腿是三真一假,那凳是没有靠背的四方凳。它的主人倒也不赖,一位标准身板的中年人,行伍出身,假如上镜,足可以跟少将媲美。这样的办公室,这样的设备,他已用了两年多,好在工作不少,局里一应琐事杂事,只管来找他。“去,找伍司机。”干起工作来,那日子过得挺快,这不,一晃就是两年多了。本想留点悬念,可惜我不是做悬念文章之人,一不留神便露了马脚将他身份透露了。是的,他原来是个司机,是开小车的司机。他当过兵,在部队就是开车的,因而他的车开得挺好。这么说吧,他开车十多年,行程20万公里,记分卡上没有一次扣分记录。因而上任局长看中了他。为了报答局长知遇之恩,他
24、以局为家,以局长的需要为己任,一辆车在手上发挥到了极致,从没有闪失,就连一只青蛙也没有碾过。想那时,局长是市里的红人,他也跟着红了一半。可天有不测风云,局长在即将提拔为副市长时,被上级纪委查出了问题,不但革掉了乌纱,还被追究刑事责任。他有幸被留了下来。能留下来就不错了,他很知足。于是安排他到这个办公室,他一点意见也没有,并且一门心思做好新领导交给的工作。这个办公室就设在大门旁边,一个小窗对着大门,进来办事的人还以为这是门卫室呢。只要他坐在这里,一切进出大门的人,都看在眼里。他坐在这里的第二天,他所开的小车,驾驶室便换了人。当然了,局长换了,司机是跟着要换的,这点他很平静,平静到没有半点的异议和
25、不舒服。接他位子的是个比他更年轻的小伙。小伙子因为年轻气盛,或者因为跟着新局长,觉得光彩,见面也不跟他打招呼,他也不怪,或者见怪不怪了。他自知自己的境遇,也不去招呼他,以免有讨好之嫌。不过,烧酒,成为他的解渴饮料了。只是有一天,不知是怎么了,那车子突然停下来,那小伙子向他伸出了手,说:“伍师傅,我姓陆,新来的,以后多多指点。”“好,小伙子,好好干!”他多少也显出了点激动。于是,他知道了,新司机姓陆。他觉得有意思,他姓伍,他的接班人姓陆,不过,他的前任并不姓肆,再下一任会不会姓柒?未可知也。有了这句话,他便记在心上,哪天车子经过门口,他听出了异样,便好心找小陆司机及时检修。有一次还真让他指点准了
26、,出门时叮嘱要注意前球轴。小陆司机在高速行驶中避免了一次因为机械而造成的事故,也挽救了自己与局长的生命。为此,小陆司机对他心存感激了。出车回来,有事无事总爱到这个办公室里来跟他聊聊。“伍师傅,这里太简陋了,跟局长说说,装个空调吧。”“不了,有这样我已经知足了,不要再给领导造成麻烦,我知道,现在经费紧缺,要用钱的地方太多,领导也不好当。”在进进出出、说说等等中,日子便又向前推移了两年。这天,办公室主任来到了他的办公室。他有点受宠若惊地站起来让座,因为在他的记忆里,主任是从来没有光顾过这间办公室的,有事只在门口或窗口叫一声伍师傅,他就立马奔了出去。主任说:“不用客气,我来是通知你,将桌子往旁边挪挪
27、,这里多摆个桌子。”“好。有人要来?”“是的,等下你就知道了。”他便将桌子挪到了墙边上,腾出了一个足有三平方米的位置来。一会儿,小陆司机扛着张桌子来了:“伍师傅,来跟你搭档了。”他一看那桌子,也有一条腿是断了的。心里便像被什么敲击了一下。他看了看小伙子,嘴张了张,没有说话,只默默地帮着小陆司机放置桌凳。“怎么,师傅不欢迎?”“小陆啊小陆,你要我怎么说呢?说欢迎嘛,这里又不是快乐大本营;说不欢迎嘛,我也没有这个权利。大哥只有一句话,既来之,则安之吧。”“好,有这就够了。”小伙子带气地说,“妈的,一个局长当得好好的,怎么说走就走了?”“这是人家官场中事,你我也说不清的。不过你还好,他是上调,还有希
28、望,只要他出任个一把手实职,你还会风光的。老哥我就彻底没希望了,知道吗?他判了十五年,我后半辈子就押给他了。”说着话,又拿起酒瓶灌了一大口,然后递给小伙子,“也来一口吗?”小伙子一手抢过,咕噜噜一下子灌个底朝了天,口里含糊着说:“哥们儿,从此我们就是患难兄弟了”(选自微篇小说选,有删改)10. 文中两次提到了“酒”,有何用意?请概括作答。11.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2. “小陆司机”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试简要分析。13. 小说以“前朝遗老”为题,有何妙处?试结合全文加以分析。【答案】10. “酒”成为伍师傅解渴的饮料,伍师傅拿起酒瓶灌酒,展现了伍师傅的部分生活面貌,揭示出他内心的苦闷;
29、这与前文伍师傅开车时“没有一次扣分记录”(不喝酒)形成对比,反衬出他在开车时对规则的遵守,对工作的负责。 11. 照应开头“那桌的四条腿是三真一假”的内容,暗示小陆司机与伍师傅一一样,失去了领导的扶持。运用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描写手法,刻画出了伍师傅惊讶、无奈的心理。 12. 烘托主要人物。以“小陆司机”由得势时的趾高气扬到失势后的怨天尤人,来烘托伍师傅面对职场变化的平静及对职业技能和做人良心的坚守。推动情节发展。“小陆司机”接替了伍师傅原来的工作岗位,引出了“免于事故”的情节,最后“小陆司机”因新局长走了而搬来伍师傅办公室的情节更是将故事推向高潮。深化作品主题。“小陆司机”的出现揭
30、示了官场中领导司机的普遍命运;“小陆司机”与伍师傅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彰显了伍师傅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 13. 交代人物。以“前朝遗老”为题,交代伍师傅是“前任局长”的司机。暗示情节。以“前朝遗老”为喻,生动形象,暗示伍师傅因领导职务变化而遭遇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人生命运。揭示主题。“前朝遗老”既突出了官场的变化莫测,又隐喻伍师傅面对职场变化依然坚守职业操守的人格精神。设置悬念,发人深思。“前朝遗老”写的不是历史故事,而是现实生活中的故事,会引发人们关于“为什么要说伍师傅是前朝遗老”的疑问和思考。【解析】【10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小说中物象的作用。分析小说物象的作用,可以从物象与情节的关系,对表
31、现人物形象的作用,对表现小说主旨的作用来分析,另外,如果该物象贯穿全文,则要考虑是不是线索。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分析小说的主旨。要求分析小说中两次写“酒”的作用。文中第一写“酒”,是伍师傅因服务的领导被抓住后受了冷遇,一个人在小办公室喝酒消愁,打发时间。“烧酒,成为他的解渴饮料了”。从表现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把“酒”当成解渴的饮料,说明他经常喝,更揭示出他内心的苦闷。从情节上分析,这与前文伍师傅开车时“没有一次扣分记录”(不喝酒)形成对比,反衬出他在开车时对规则的遵守,对工作的负责。【11题详解】该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2、。赏析画线的句子,答案由三部分组成:内容概括,手法,效果。解答这种题型的通常思路是,首先仔细阅读画线句,概括其主要内容,判断其中是否使用了表现手法,效果、作用是什么。能表达什么观点态度、思想情感。画线句中,“他一看那桌子,也有一条腿是断了的” 照应开头“那桌的四条腿是三真一假”的内容,暗示小陆司机与伍师傅一一样,失去了领导的扶持。“看”“帮”运用动作描写,“心里便像被什么敲击了一下”运用心理描写,“默默”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伍师傅惊讶、无奈又对小伙子充满同情的心理。他一看那桌子,也有一条腿是断了的。心里便像被什么敲击了一下。他看了看小伙子,嘴张了张,没有说话,只地帮着小陆司机放置桌
33、凳。【12题详解】该题考查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小说人物分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主要人物是文章主要塑造的形象,通过他表现主题。次要人物则可能是文章的线索人物,也可能是为了和主要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或用来烘托主要人物形象。本题要求分析“小陆司机”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小陆司机”在文中是次要人物,从对表现主要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写“小陆司机”开始得势时趾高气扬到失势后怨天尤人,来烘托伍师傅面心境的平和,对美好人性的坚守。从对情节的作用角度分析,“小陆司机”因新局长走了而搬来伍师傅办公室的情节将小说推向高潮。从表现主旨的角度分析,“小陆司机”在单位的命运和伍师傅一样,都是与所服务的领导去向有关,
34、揭示了官场中领导司机的普遍命运,而五师傅的平静和坚守则表现了人性的美好,深化了小说的主题。【13题详解】此题是探究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这类探究题的基本思路:从内容、结构、人物、主旨等方面入手,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此题要求分析文章标题的恰当性,考生答题时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从标题的作用来看,主要考虑其是否能够统领全文,或点明主旨;从文本内容与结构方面来看,主要考虑其与内容的融合性,情节发展是否围绕标题而展开等。本题要求分析小说以“前朝遗老”为题的妙处。“前朝遗老”很形象地交代了伍师傅是“前任局长”的司机。题目交代了小说要写的人物。从题目本身的表达效果看,“前朝
35、遗老”会引发人们关于“为什么要说伍师傅是前朝遗老”的疑问和思考。这样就设置了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以“前朝遗老”题,是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表达伍师傅因领导职务变化而遭遇的命运的改变。 “前朝遗老”既突出了官场的变化莫测,又隐喻伍师傅面对职场变化依然坚守职业操守的人格精神。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点睛】分析探究题,试题一般是半开放的,可以多角度思考回答,但不是漫无边际。表达自己的见解”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包括:该文本与同类其他文本的不同之处,或者文本本身存在的疏漏之处,往往成为阅读理解中需要探究的问题;首先要结合同类文本的
36、一般表现,提出探究的问题,并表明自己的观点;结合文本的内容和形式,对自己的观点作出分析论证。也可以与同类文本进行比较,分析优劣;对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的探究,不能仅止于对文本的认同,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无论是探讨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还是探讨文本反映的时代精神,都必须从文本的材料出发。能从选择材料、提炼意旨、构思谋篇、遣词造句等角度加以分析,对不同作品的优劣高下作出评价。具体答题技巧为:(1)选定目标,确定特色,在通览文本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思考、评价的对象,被选定对象包括材料选择、主题提炼、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2)分析提炼。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捕捉主要材料,要善于对占
37、有的材料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对其中蕴涵着的人生价值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进行发掘整理;一是指要善于对“时代精神”进行分析提炼,对文本反映出来的人生态度与时代精神要进行思考,要有自己的看法。(3)提出自己的看法,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看法,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三、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一)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
38、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节选自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二)
39、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选自寡人之于国也)【注】雪宫:齐宣王的离宫
40、(古代帝王在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相当于当今的别墅之类。转附、朝儛:均为古山名,在今山东。大师:读为“太师”,古代的乐官。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得而非其上者 非:非议 B. 畜君何尤 尤:怨恨C. 方命虐民 方命:违反天命 D.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粮仓赈济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斧斤以时入山林B. 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C.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道之始也D. 今也不然/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选文孟子先承齐王“贤者亦有
41、此乐乎”之问,借题发挥,提出了为上者应与民同乐、与民同忧的中心论点。B. 选文的晏子借夏谚“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来肯定君主外出巡游的正确,为下文写君主应关心民生与民同乐张本。C. 选文中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主要措施就是对百姓进行教化。D. 选文恰到好处地陈述了孟子的“民本、仁政的政治主张,陈述的时候,由于运用了比喻、排比的手法。使得文章显得生动,观点易于接受。17. 请用“”给下面文言文断句。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1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春省耕而补不
42、足,秋省敛而助不给。(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答案】14. B 15. B 16. C 17. 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 18. (1)译文:春天视察耕作情况,补助(种子、耕力)不足的人;秋天视察收获情况,周济歉收的人。(2)译文:认真地从事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解析】【14题详解】该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文言实词大多一词多义,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
43、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B项,畜君何尤,意思是畜君有什么不对(过错)呢?尤,是过错的意思。故选B项。【15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平时学生中要注意积累虚词的用法和意义。A项,前一个“以”,介词,把;后一个“以”,介词,按照。C项,前一个“之”,代词;后一
44、个“之”,结构助词,的。D项,前一个“也”表停顿;后一个“也”,句末语气词。B项,两个“而”,都是表转折的连词。故选B项。【16题详解】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而实行仁政的主要措施就是对百姓进行教化”分析有误。对百姓进行教化只是措施之一,主要措施是合理地发展生产或治民之产。故选C项
45、。【17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对“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别注意。“饥者弗食”“劳者弗息”是对称结构,中间要断开;“睊睊胥谗”前面省略的主语是大家,前面要断开;“民”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方命虐民”前面省略的主语是国君这种出游。前面要断开。“饮食若流”前面省略的
46、主语大家,前面要断开。故该句断句如下: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乃作慝/。【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省,视察;补,补助,指种子、耕力;敛,收获;不给,收成不好的人,歉收的人。第二句中,谨,认真从事;申,反复陈述;以,把;孝,孝敬父母;悌,敬爱兄长;颁,通斑,头发花白;负,背着东西;戴,头顶着东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结构后置句。这些词语都是翻译的关键处,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
47、。【点睛】文言实词推断,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选项句的含义,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句子,看是否合乎语境。通常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推断:()常识识记法。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 “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2)联想迁移。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3)通假代入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4)利用字形推。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抓住字的形旁推
48、测字义就是一种正确的理解途径。(5)互文对举。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 (6)语法推断法。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参考译文: (一)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孟子回答说:“有。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老百姓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国君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有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
49、的。 “从前齐景公问晏子说:我想到转附、朝舞两座山去观光游览,然后沿着海岸向南行,一直到琅邪。我该怎样做才能够和古代圣贤君王的巡游相比呢?晏子回答说:问得好呀!天子到诸侯国家去叫做巡狩。巡狩就是巡视各诸侯所守疆土的意思。诸侯去朝见天子叫述职。述职就是报告在他职责内的工作的意思。没有不和工作有关系的。春天里巡视耕种情况,对粮食不够吃的给予补助;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收的给予补助。夏朝的谚语说:“我王不出来游历,我怎么能得到休息?我王不出来巡视,我怎么能得到赏赐?一游历一巡视,足以作为诸侯的法度。”现在可不是这样了,国君一出游就兴师动众,索取粮食。饥饿的人得不到粮食补助,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大家
50、侧目而视,怨声载道,违法乱记的事情也就做出来了。这种出游违背天意,虐待百姓,大吃大喝如同流水一样浪费。真是流连荒亡,连诸侯们都为此而忧虑。什么叫流连荒亡呢?从上游向下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做流;从下游向上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做连;打猎不知厌倦叫做荒;嗜酒不加节制叫做亡。古代圣贤君王既无流连的享乐,也无荒亡的行为。至于大王您的行为,只有您自己选择了。 “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非常高兴,先在都城内作了充分的准备,然后驻扎在郊外,打开仓库赈济贫困的人。又召集乐官说:给我创作一些君臣同乐的乐曲!这就是徴招、角招。其中的歌词说:畜君有什么不对呢?畜君,就是热爱国君的意思。”(二)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不必
51、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密网不进池塘捕鱼,鱼鳖就不会吃完(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合现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禁止下池沼内捕鱼)。按照季节砍伐树木(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那木材便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在五亩(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凭此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猪、狗等家禽、家畜(豚:小猪。彘:大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时候就
52、可以吃到肉了。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有挨饿的情况了(数:几)。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七十岁的时候都能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下列小题。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
53、,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注】金猊(n泥):狮形铜香炉。也者:依旧19.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一句运用了_和_的表现手法20. 词的上片是如何抒发离愁别绪的?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答案】19. (1). 拟人 (2). 用典 20. 抓住生活细节。香消烟冷,无心再焚;锦被乱陈,无心折叠;髻鬟蓬松,无心梳理;宝镜尘满,无心拂拭;日上三竿,未觉光阴催人。通过生活细节写出了词人与丈夫临别时怅然若失、百无聊赖的心情。直抒胸臆。因为“离别”,“多少事、欲说还休”,万种愁情,一腔哀怨,本想在丈夫面前尽情倾吐,可是话到嘴边,又吞咽下去。词情又多了一层波折,愁苦又加重了一层。反面衬
54、托。“新来瘦”不是因为生病、喝酒,也不是因为悲秋,从反面婉转道出憔悴的原因是伤离别。因离别身体急遽消瘦,把作者的离情推向高潮。【解析】【19题详解】此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要从多角度考虑,可以从修辞角度,抒情方式角度,表现手法角度来考虑。抒情方式分两类:一类是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一类叫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结句写景又叫以景结情。表现手法,包括动静相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相结合,以虚衬实,想象,联想,用典,对比,烘托,细节描写,欲抑先扬,欲扬先抑等手法。先点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答题前先通读诗歌,整体理解把握诗歌所写的内容,所
55、抒发的情感。考生对诗歌中常见常用的表现手法知熟知,并能结合诗句加以分析判断和赏析。“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中,“锁”字使用了拟人手法;“武陵人”运用典故,武陵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但这里的武陵,不是指世外桃源,而是延申借用刘义庆幽明录桃源寻艳的故事:汉代刘晨、阮肇入天台山,跟住在桃林中仙女相爱,乐而忘返,等他们回家时妻子已去世,见到他们的七世孙.所以,词中武陵人指代心爱的人。【20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领悟诗歌的情感。考生要明白诗歌中常见常用的表达技巧,并能准确判断。能结合诗句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本题要求考生结
56、合诗句分析词的下片是如何抒发离愁别绪的。上片运用多个细节描写,“日上帘钩”交代时间已经日上三竿。“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表明香消烟冷,无心再焚;锦被乱陈,无心折叠;“慵自梳头”“宝奁尘满”描写女主人头发蓬乱,宝镜蒙尘。这些生活细节写出了女主人公与丈夫临别时怅然若失、百无聊赖的心情。“生怕离怀别苦”,直接抒情。“新来瘦”,瘦的原因“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从反面婉转道出憔悴的原因是伤离别。这是使用了衬托手法。【点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
57、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理解各类手法的特点。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日:“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子墨子曰:“世之君子,使之为一犬一彘之宰,不能则辞之;使为
58、一国之相,不能而为之。岂不悖哉!” (墨子贵义)21. 在文章体例上,论语属于_体,墨子具有_体色彩。22. 墨子批评的“世之君子”违背了孔子说的君子之道的哪个(哪些)方面?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21. (1). 语录 (2). 论辩 22. 违背了“知”(智)和“勇”两个方面。墨子批评的“世之君子”并不是真正的智者,也不是真正的勇者。他们知道自己不能“为一犬一彘之宰”时,能推辞不做,可是在不能“为一国之相”时,却不能推辞不做。这说明他们缺乏自知之明之“知”,缺乏拒绝高爵位显位之“勇”,前后矛盾,虚伪,是伪君子。【解析】【21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中国古
59、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墨子由小及大、连类比警、逐层推理,重在说理。考生了解论语和墨子的常识就能回答出这两个题。【22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两段内容,理解这两则材料的意思。根据“为一犬一彘之宰”“为一国之相”来解读违背孔子“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的君子之道。从“知”和“勇”两个角度进行解读。从“知”的角度,墨子认为他缺乏自知之明之“知”;从“勇”的角度,墨子认为他缺乏拒绝高爵位显位之“勇”。【点睛】识记文学常识有妙招 :1.穿针引线法。零散的文学
60、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请看下面: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明中叶唐宋派(归有光)明末公安派(三袁)清代桐城派(姚鼐、方苞、刘大櫆)。2.联想法。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比如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
61、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经常这样记忆,也有利于联想能力的提高。3.积少成多法。文学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因此要长期坚持。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 (论语宪问)墨子说:“世上的君子,使他作为宰杀一狗一猪的屠夫,如果干不了就推辞;使他作一国的国相,干不了却照样去作,这难道不荒谬吗?”(墨子贵义)古诗文默写23.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4句)(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李白蜀道难)(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2、_,_。(杜甫登高)(3)_,_。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4)惟草木之零落兮,_。_,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5)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_,_。(晏殊蝶恋花)(6)_,_。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答案】 (1). 扪参历井仰胁息 (2). 以手抚膺坐长叹 (3). 艰难苦恨繁霜鬓 (4). 潦倒新停浊酒杯 (5). 别有幽愁暗恨生 (6). 此时无声胜有声 (7). 恐美人之迟暮 (8). 路曼曼其修远兮 (9). 欲寄彩笺兼尺素 (10). 山长水阔知何处 (11). 匪我愆期 (12). 子无良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63、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扪、胁、膺、长、鬓、幽、生、声、曼、笺、匪、愆、媒等词,都要格外留意。四、作文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过上“租”生活。旅游逛街手机没电,可以在商家找到“街电”租用充电宝;想买些植物美化家居,可以找租赁公司获得专业的植株摆设与护养服务;学习生活缺少陪伴,可以在专门的平台上租时间找人陪学习陪健身从房子到车子,从服装到
64、电脑,从各类宠物到宝宝的玩具、婴儿车,甚至还有经验、技能和时间等全都可租。“租生活”已经演变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流行文化。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发表你的看法。要求: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答案】“租生活”: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当你需要一件东西时,会选择直接购买,还是租一个来用?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过上“租生活”。打开各种网络租赁平台,从房屋、汽车、家电等生活必需品,到手机、相机、无人机等电子数码产品,再到高档衣物、首饰、鞋、包等个性化用品等,都可以通过“租”来获得,类的租赁服务,让“租生活”触手可及。作为一种新崛起的经济现象,“租生活”颇为值得研究。细究
65、之下不难发现:“租”实现了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这种情况之下,很多高质量、高价格但使用又低频次的社会产品便有了广阔的租赁空间。其本质是整合社会闲置资源共同拥有但不占有、共同分享共同获利。对很多人来说,“租”是一种成本核算后的节约,一种性价比更高的生活方式,一种轻松、自由的生活态度。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90后和00后的年轻人是与以前的人非常不一样的,他们眼界更开阔,更追求高消费,但是,他们多数人的经济能力又承担不起,这种短期租赁可以很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同时,现代的大众也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这些原因都导致人们愿意超前消费。租赁经济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
66、”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租生活”不仅能用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租”不都是因为囊中羞涩,更是一种环保、时尚、前卫的生活态度。搜狐网友“冷漠范”说:“循环共享的模式引领着一种更环保、便利、高效的生活。”而且,“租生活”最大限度地提升物品利用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当前国家提倡的“绿色消费”等不谋而合,从而促进社会科学发展。“租生活”,作为一种崭新的消费、生活方式,也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它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理应为之点赞。当然,“租生活”发展的背后,契约精神也不可或缺,特别依赖信用体系的完善程度。“租生活”需要政府的鼓
67、励、全社会的参与和探索。只有多方协作共同努力,才能让社会的信用体系更加健全,才能鼓励更多人参与到这种新消费模式的浪潮之中。【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本次作文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文,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次提供的是新闻材料,该材料的核心句第一句话,“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过上租生活。”后面的内容是对这句话的举例证明。而第一句话的关键词是“租生活”。考生可以就“租生活”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认可、肯定“租生活”,“租生活”是一种通权达变的生活智慧; “租生活”体现
68、的是一种轻松自由的生活态度;“租生活”这极大地提升了物品利用率;也可以否定“租生活”,分析其消极意义。“租生活”说得再好听,背后的真相无非是短期支付能力不足而已。当然还可以辨证地分析,分析其利与弊,得与失。参考立意:租生活,通权达变中显生活智慧;租生活,让生活更轻松更自由;租生活,既有现实的无奈,也有生活的智慧;生活不是租来的,而是靠自己创造的。理性看待“租生活”,“租文化”。其他立意,只要从材料出发,言之有理,亦可。本次作文要求写议论文。考生写作时,要做到观点鲜明准确,对材料分析到位准确。要结合社会现状从不同角度谈自己对这个事件这个问题的认识。分析问题,层次要清晰,分析要有逻辑性。可由表及里
69、,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谈论自己想法。【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笔者认为,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
70、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
71、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多了。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一篇习作具备了上述五个部件构建而成,已是有模有样、中规中矩,若能加上一些必备的调味品,如菜肴之于姜葱蒜,而后定然可取得高分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