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课标要求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1早年立志商鞅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2初投魏国不受魏惠王重用。3弃魏投秦秦孝公求贤若渴,商鞅提出了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得到重用。深度认识 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法家理论;宗旨是富国强兵;性质是地主阶级的改革。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1“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3统一度量衡。易混易错 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兴的小农经济,巩固地主阶级的政权,有利于增强秦国的综合国力
2、,为秦国灭六国奠定了基础;但这一政策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抑商或轻商的观念长期制约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1目的实现富国强兵,争取兼并战争的主动,取得优势。2措施(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2)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3)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4)普遍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强中央集权。(5)“燔诗书而明法令”。根据李悝的法经,制订了秦律。(6)在社会风尚习俗等领域进行改革,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名师点拨 商鞅变法的内容涉及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层面,法令具体而且切实有效,其措施符合时
3、代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主题一商鞅变法的措施商鞅变法如何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1)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增强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同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势力。(2)“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3)“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等,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某学校高二一班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展示了自编的商鞅变法期间发生于秦国民间的话剧:旁白(
4、高兴地)八年后的一农户家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主人忙着迎接客人,邻里纷纷道贺,你想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吗张三祝贺你啊,同魏国这一仗,你立了大功,国君赏了你二级爵位,还有9亩田宅,过去只有贵族老爷才有资格享受这些,真羡慕你啊!主人(一脸喜庆)同贺同贺!去年你向国库上缴了那么多的粮食,不也受到奖励了嘛。李四诸位,自新法以来,咱老百姓安心务农,家给人足,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生活改善很多呀!今年,我又买了几亩良田,粮食多得吃不完。主人秦国不仅富了,而且在七国中,还是强国。我打了多年仗,只有这几年才真正扬眉吐气,次次凯旋而归啊!从话剧中可以了解到商鞅变法哪些方面的成功?答案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
5、私有;奖励耕织;国力强盛,对外战争不断胜利等。列表归纳商鞅变法的措施经济废井田,开阡陌,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等爵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文化烧毁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儒家和其他学派的诗书制订秦律社会风俗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父子及成年兄弟分户而居主题二商鞅变法的特点1核心内容:鼓励“农战”,实行“法治”。2实质: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3地位: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
6、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4影响: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材料一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厉以名。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蓄积殷富。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摘自淮南子要略材料二(变法)行之十年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摘自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作战65次。秦军战绩全胜互有胜负败北58次3次4次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1)材料一从哪四个方面概述商鞅变法的条件?(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和作用。答案(1)民风民俗;地理环境;物质
7、基础;统治者的抱负。(2)特点:利用强悍民风,因势利导;刑赏并用(以法家学说为指导思想)。作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社会秩序;增强秦军的战斗力;加快秦统一中国的进程。用一、二、三把握商鞅变法的特点一个实质: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二个核心内容:鼓励“农战”,实行“法治”。三性:全面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习俗等方面;彻底性: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有效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1商鞅变法中,对建立封建经济基础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C重农抑商 D建立县制答案A解析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的形式废除奴隶制的经
8、济基础,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对于封建经济基础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的目的是()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入农业B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D满足发动兼并战争的需要答案D解析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以便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取胜,据此可知符合题干要求的是D项。3商鞅变法中堪称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官僚制度开端的是()A废除井田制 B建立户籍制C推行县制 D统一度量衡答案C解析封建官僚制度主要是指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官吏垂直管理的制度,始于商鞅变法中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的规定,故选C。4观察下图,战国时期,秦国从一个落后的
9、边陲之国到拥有“威武的秦军”,这主要得益于商鞅()A奖励耕织 B实行县制C统一度量衡 D推行军功爵制答案D解析推行军功爵制,极大地激发了秦人当兵和参战的积极性,增强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夫秦卒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史记张仪列传第十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材料一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2)依据材料二说明商
10、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有何认识?答案(1)商鞅变法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2)原因: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政治支柱。认识:改革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和反对,改革道路上布满荆棘,因此,改革者不仅要有远见卓识,而且需要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气。基础巩固1从西周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封建王权的强化 B土地数量的减少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答案C解析A项封建王权强化是在秦始皇时期;B项土地数量不是减少,而是增加;D项本身错误,因为材料所叙并非上层建筑,故选C。
11、2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国人必须严格执行。这一规定()阻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便利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有利于国家赋税的征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A B C D答案D解析度量衡的统一,有利于经济交流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该项措施是商鞅在社会经济领域的重大改革,与打击奴隶主贵族的势力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3公元前343年,秦国商人吕相从赵国经商回到家乡,他没有把带回的钱财用于经商,反而购买了大量土地经营农业。他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秦国()A度量衡不统一,市场经营混乱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禁止从事商业,商人阶层消失D社会动荡,无法经商答案B解析公元前343年,正处在商
12、鞅变法之中,商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该政策限制工商业,许多工商业者即使经商致富,也转向农业的经营。4商鞅变法以农求富,以增强经济实力,下列与之相关的措施不包括()答案B解析B项反映的内容是军事方面的改革,与增强经济实力,以农求富无关。5商鞅变法加强了中央集权,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移风易俗B富国强兵C推行县制,国君掌握任免权D重农抑商答案C解析A项是社会风尚习俗方面的措施,对中央集权影响小;B项是变法的目的;D项是经济措施,与题意不符;C项中推行县制且由国君掌握任免权明显加强了中央集权。6商鞅变法的法令公布后,生活在咸阳附近的某农民感到既兴奋,又恐惧。令他恐惧的法令条文最有可能是()
13、A废井田,开阡陌 B重农抑商C统一度量衡 D实行连坐法答案D解析材料中“令农民恐惧的法令”是关键信息,对比选项可知连坐法应是正确选项,故选D。能力提升7商鞅变法中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奖励军功重农抑商“为田开阡陌封疆”废分封行县制实行连坐法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重点是对变法内容的掌握。变法内容中直接涉及奴隶主贵族特权的主要有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废分封行县制,而实行连坐法和重农抑商不是直接涉及其特权的。8九岁的男孩金阳出版的时光魔琴一书中写道:通过时光魔琴回到了秦朝,他看到彪形大汉郑兴的邻居刚成年的儿子在搬家,搬到了郑兴的对面。商鞅变法中的哪一项规定造成了
14、上述现象()A经济改革 B文化改革C政治改革 D社会习俗改革答案D解析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属于社会习俗改革。9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旧的社会习俗,还有()A增加赋税收入 B提高军队战斗力C严格控制人民 D打击贵族势力答案A解析“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意在刺激小农户数的增加及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B、D两项与题干没有联系。C项“严格控制人民”的措施是户籍制度和连坐法。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商鞅变法的目的是要将秦国的血统贵族体制,改选成早在秦孝公父祖辈在局部实施的军功贵族体制。所以他取消的贵族特权,只是秦国那种凭借“龙
15、生龙,凤生凤”的血亲关系就生而富贵的寄生性世袭特权,而代之以军功“明尊卑爵秩等级”的特权体制。朱维铮重考商鞅变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述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和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体现了这一核心观点?这一措施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风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因素。答案(1)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奖励耕战。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土地私有的历史潮流;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秦国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观点:商鞅变法用军功特权取代了血缘贵族特权。
16、措施:废除世卿世禄,实行军功爵制。社会结构:传统贵族没落,军功地主崛起。社会风气:礼崩乐坏进一步加速,尚武的社会风气形成。(3)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革措施全面;改革能分步推进。(言之有理即可)【学思之窗】(教材第23页)想想看,孝公为什么对尧、舜等的帝王之道不感兴趣,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呢?提示战争是战国时代的显著特征,“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尧、舜、禹的帝王之道即儒家的治国理论,要求当政者以礼治国,实行“仁政”。这种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形势要求。因此,孝公对王道不感兴趣。而称霸之道即法家思想。要求当政者“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这种思想适应了战国时兼并战
17、争的需要,有利于孝公的称霸大业,所以,孝公不仅对称霸之道感兴趣,而且法家思想还成为秦国变法的指导思想。【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25页)一、本课测评1商鞅变法的举措主要有哪些?提示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有: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措施有: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严格户籍管理制度,制定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制订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2商鞅变法的特点是什么?提示(1)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农战”和“法治”。(2)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
18、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商鞅变法的许多措施,如“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什伍连坐”等不仅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国家治理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二、学习延伸1探究活动:查阅史记商君列传,找一找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原因。提示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一是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这是根本原因;二是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采取了符合秦国实际的改革措施;三是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执行;四是秦孝公重用、支持商鞅。2争鸣:请比较这几种不同的观点,结合古史记载与近人意见,谈谈你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究竟赞同哪一种观点?提示“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封建制的土地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可以同意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