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树人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期中考试高三地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图1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图中东部地区的地貌名称是A冲积扇 B河漫滩C河口三角洲 D侵蚀平原( )2该地貌的形成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和最显著的月份是A沉积作用,1月 B搬运作用,4月C沉积作用,7月 D搬运作用,10月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下图为某城市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5时随高度增加A气温明显降低 B气温稳定,无变化
2、C气温先升高,后变化不大 D气温先降低,后变化不大( )4依据图中所示气温分布,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该日有利于霾扩散的时段是A5时至8时 B12时至15时C8时前后 D5时至20时2013年1月1日北京时间零点新年钟声敲响时,一道直径11米、射程达5000米、汇聚正能量和祝福的“北京之光”直射夜空(左图)据此完成5-6题。( )5.甲乙丙丁为“四幅日照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与“北京之光”点亮时相符的是A.甲B.乙C.丙 D.丁( )6.“北京之光”点燃后三周内A.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最慢B.温州地区日出时刻推迟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大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
3、“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中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的序号是A B C D( )8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增强辐射 B增强辐射 C增强辐射 D增强辐射 下图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左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9-10题。( )9.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 )10.该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岩浆活动 地壳运动
4、 外力作用 固结成岩作用A B C D下表是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2013年某月连续三天的天气与空气质量统计表,回答11-12题。日期天气状况日平均气温最大风力空气首要污染物13日多云11北风4级悬浮颗粒物14日阴雨7北风6级悬浮颗粒物15日转晴3北风5级氮氧化物( )11该城市最不可能出现此天气变化状况的月份是A2月 B4月 C7月 D12月( )12这三天中,从该城市过境的天气系统可能是A反气旋 B气旋 C暖锋 D冷锋下图表示我国某区域多平均的水平衡收支概算(单位:亿m3),该地区年均降水量约1000mm。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地区位于我国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 D青藏地
5、区( )14该地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水资源短缺B水污染严重C水资源利用率低D地下水过量开采下图为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15-16题。( )15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约为A37.617.445.0 B31.630.537.9C15.524.560.0 D37.624.537.9( )16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 B C D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17-18题。( )17该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为A B C D( )18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A埃及 B中国 C匈牙利 D印度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9-2
6、0题。( )19图中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A沿山脊线分布 B沿等高线分布C分布在河流的凸岸 D分布在河流的南岸( )20影响图中公路走向的因素主要有地形 气候 河流 聚落A B C D下图示意北极点为中心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21-22题。( )21.此时,地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2.与地相比,地A.气温年较差较小 B.不受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影响C.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 D.风力更大( )23.当南亚盛行西南季风时A我国南方地区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弱 B昆明准静止锋正控制贵阳形成阴雨天气C天山雪线分布为一年中较高的季节 D气压带、风
7、带位置明显偏南下图为“某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能正确反映阶段该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关系是AABB CC DD( )25阶段该城市最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城市环境污染得到缓解B交通拥堵得以缓解C郊区地价不断下降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二综合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50分)26.(21分)下图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单项选择填空)。(3分)A丙处的物质源于莫霍界面以上 B大量火山灰导致作用明显减弱C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境是e D甲处的构造地貌为向斜谷(2)描述甲处地貌的形成过程。(6
8、分)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讲,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乙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土壤。(3)说明乙处因地表植被减少在白天时段过程的变化趋势及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6分)(4)图中C环节的名称是 ,其所代表的天气与晴天相比,昼夜温差较 (大或小),并分析原因。(6分)27. (15分)温州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大气的运动的规律”进行了探究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探究活动1 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同一半球的同纬度地区,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海上降温慢。海陆风就是因海陆间昼夜温
9、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l)根据材料,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2分)探究活动2 活动小组在海陆风的基础上,将时空尺度和范围放大,进一步研究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不同季节的大气运动状况,如下图所示。(2)图中M、N表示气压中心,根据图中海陆气压状况的分布和季风风向可以推测此时正值北半球_(季节),M表示_(气压中心名称),被其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_,N表示_(气压中心名称)。(4分)(3)图示季节,我国东部沿海盛行 季风,并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其对我国东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7分)(4)我国的主要降雨类型有锋面雨、气旋雨和地形雨,我国锋面雨带的位置通常
10、位于N气压中心西部脊线偏北3-5个纬度,当图中N气压中心强盛的时节,其脊线会西移控制我国东部地区,当脊线控制我国江淮地区之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出现 天气,并且此时锋面雨带位于我国 地区。(2分)28. (14分)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并回答问题。(1)据图1判断,与1950年相比,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有 、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是 。(6分)(2)由图可知,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由小到大,是因为 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2分)(3)图1显示城市G为特大城市,图2中、两条折线之中,能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折线是 线。这说明20世纪80
11、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其原因是G城市出现了现象。(6分)答案:ACCBC CDCBA CDACD ACCCC CDCAC26.(21分)(1)B(3分)(2)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岩层隆起,顶部岩层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双横线字眼为给分点,每点2分,全对得6分)(3)会增加(2分) 原因:乙处地面反射率变小,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量增多(每点2分,全对得4分)(4)降水 (1分) 小(1分) C代表的天气为阴雨天气,白天,云量多,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温度低;夜晚,云量多,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好,温度较高,所以昼夜温差较小。(双横线字眼为给分点,每点2
12、分答对2点得4分)27.(15分)(1)绘制箭头方向,白天为顺时针,夜晚为逆时针。(2分)(2)夏季(1分) 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1分) 副热带高气压带(1分) 夏威夷高压(或北太平洋高压)(1分)(3)东南(1分) 夏季风从海洋带来的暖湿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高温多雨;植被茂密,生长旺盛;河流、湖泊水量变大;流水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增强;土壤含水量增大。(提示:主要从气候、地形、植被、土壤和河流(水文)等方面描述,每点得2分,任意答出期中三点即得满分6分,)(4)伏旱(1分) 华北(或北方)(1分)28. (14分)(1)城市规模扩大(2分) 城市数量增加(或出现城市群)(2分)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给分标准:没有表达出“增加”的不给分)(2分)(2)公路(交通)(2分)(3)(2分) 人口数量不断下降(或减少) (2分) 逆城市化(2分)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投稿可联系QQ:108459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