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00632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的报告显示,我国2015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3929万例,40岁以后的人群中恶性肿瘤发病率快速升高,发病人群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下列叙述不属于癌细胞特征的是( )A. 无限增殖B. 易转移、易扩散C. 核膜内折、细胞核体积增大D. 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癌变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从扁平变为球形;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在体内扩散,转移;【详解】根据分析,A、B、D都属于癌变的特征,C、核膜内折、细胞核体积增大是衰老细胞的特征,故选C

2、。2.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膜和核仁在细胞分裂间期消失B. 纺锤体出现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C. 染色体在分裂中期形态稳定,数目最多D. 细胞板在分裂末期从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答案】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核膜和核仁在细胞分裂前期消失,A错误;B、纺锤体出现于分裂前期

3、,消失于分裂末期,B错误;C、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是在细胞分裂后期,C错误;D、细胞板在分裂末期从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 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以用植物根尖的根毛区细胞来制作临时装片B. 解离时间要尽量长,以确保根尖组织细胞充分分离C. 经过漂洗后的细胞有利于对染色体进行染色D. 在低倍镜下可清晰地观察到细胞中的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1、解离:剪取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

4、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浓度为0.01g/mL的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4、制片:取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制成装片;5、观察:先低倍镜下寻找分生区细胞,再用高倍镜观察。【详解】A、植物根尖分生区分裂旺盛,是观察有丝分裂细胞的适宜材料,A错误;B、解离时间要控制在35分钟

5、不能过长,B错误;C、经过漂洗后能尽量减少染液与解离液的反应,更有利于染色体的染色,C正确;D。低倍镜下无法清晰地观察到细胞中的染色体,D错误;故选C。4.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间期既有基因的表达又有DNA分子的复制B. 细胞癌变是由原癌基因突变为抑癌基因引起的C. 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核酸分子的含量会发生变化D. 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

6、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详解】A、细胞分裂间期细胞中会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此时既有基因的表达又有DNA分子的复制,A正确;B、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共同发生了基因突变,B错

7、误;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核酸分子的含量会发生变化,C正确;D、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正确。故选B。5. 20世纪90年代,关于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有了重大进展,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假说,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是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端粒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B. 每条染色体仅有一端含有端粒C. 自由基攻击DNA可能导致基因突变D. 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某种成分可以产生更多自由基【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的内容,自由基通常指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而端粒是指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的一段

8、特殊序列的DNA,需要考生理解两学说的具体内容去分析选项进行判断。【详解】A、由端粒学说可知,端粒是每条染色体两端的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而只有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染色体,因此端粒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A正确;B、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B错误;C、由自由基学说可知,自由基攻击DNA可能导致基因突变,C正确;D、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产物同样是自由基,D正确;故选B。6. 人体的某细胞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a、b、c代表不同的时期。该细胞可能是( )A. 神经细胞B. 胚胎干细胞C. 成熟的红细胞D. 皮肤角质层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从图中看出b时期DNA分子数目为

9、4N,说明进行了DNA的复制,因此该细胞可以发生分裂。【详解】ACD、神经细胞、成熟的红细胞和皮肤角质层细胞都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会出现图示变化,ACD错误;B、胚胎干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因此会出现图示变化,B正确。故选B。7. 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无丝分裂一般发生在原核细胞中B. 无丝分裂过程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C. 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DNA的复制D. 无丝分裂时细胞质先向内凹陷【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的无丝分裂:概念分裂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过程细胞核延长核缢裂细胞质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特点(1)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2)没有染色体的

10、出现和染色体复制的规律性变化;(3)染色质、DNA也要进行复制,并且细胞要增大。实例蛙的红细胞【详解】A、无丝分裂真核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A错误;B、无丝分裂过程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B正确;C、无丝分裂过程中有DNA的复制,C错误;D、细胞无丝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再分裂,D错误。故选B。8. 下表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t/h),说法错误的是细胞类型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15.32.017.3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13.51.815.3人的肝细胞21122人得宫颈癌细胞20.51.522A. 人的肝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进行连续的有丝分裂且分裂间期细胞有适度

11、的生长B. 由表中数据可知,不同细胞的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占细胞周期的比例不同C. 表中四种细胞进入分裂期后,都由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 表中四种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分析,人的肝细胞具有细胞周期,说明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进行连续的有丝分裂,且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分裂间期细胞有适度的生长,A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不同细跑的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占细胞周期的比例不同,B正确;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C错误;表中四种细跑通过有丝分裂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D

12、正确。9. 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核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B. 胰岛B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核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情况相同C. 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核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也相同D. 胰岛B细胞与骨髓干细胞的核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则骨髓干细胞来自患者自身,与患者其他体细胞含有相同的核遗传物质;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3、,核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胰岛样细胞能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说明胰岛样细胞能合成分泌胰岛素。详解】A、C、胰岛样细胞由骨髓干细胞分化形成,二者核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A、C错误;B、胰岛B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核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也相同,B错误;D、骨髓干细胞和胰岛B细胞是同一个体的不同类型细胞,核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D正确。故选D。10. 下列不能体现生物正在进化的是A. 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频率越来越高B. 杂交育种通过不断地自交、筛选和淘汰使得纯合矮秆抗病小麦比例越来越高C. 在黑褐色环境背景下,黑色桦尺蠖被保留,浅色桦尺蠖被淘汰D. 青霉菌通过

14、辐射诱变和选择保留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答案】A【解析】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频率越来越高,但相关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不能体现生物正在进化,A正确;杂交育种通过不断地自交、筛选和淘汰使得纯合矮秆抗病小麦比例越来越高、青霉菌通过辐射诱变和选择保留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在人工选择下,都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能体现生物正在进化,B、D错误;在黑褐色环境背景下,黑色桦尺蠖被保留,浅色桦尺蠖被淘汰,这是自然选择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结果,能体现生物正在进化,C错误。11. 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植株甲进行自花

15、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 或B. 或C. 或D. 或【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但未确定显隐性,若要判断全缘叶植株甲为杂合子,即要判断全缘叶为显性性状,羽裂叶为隐性性状。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

16、子。【详解】让全缘叶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正确;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说明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或者是双亲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中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个为显性纯合子,因此不能判断植株甲为杂合子,错误;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谁是杂合子、谁是纯合子无法判断,错误;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说明植株甲与另一全缘叶植株均为杂合子,正确

17、。综上分析,供选答案组合,B正确,A、C、D均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以及常见分离比的应用,测交不能用来判断显隐性,但能检验待测个体的基因组成,因此可用测交法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2. 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未开花前对母本去雄B. 只能用高茎作母本C. 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D. 授粉前、后的母本均需套袋【答案】B【解析】【分析】豌豆是两性花,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传粉,因此人工授粉时应该先在花蕾期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待花粉成熟后,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进行套袋,防止再次异花授粉。【详解】A、为防止豌豆自

18、交,开花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A正确;B、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实验结果都相同,B错误;C、此处的杂交指的就是不同植物之间的花进行异花传粉的过程,C正确;D、为了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授粉前、后的母本均需套袋,D正确。故选B。13. 某同学用一盘黑豆和一盘黄豆模拟性状分离比的实验,黑豆与黄豆的数量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整盘黑豆代表雌配子,整盘黄豆代表雄配子B. 将两盘豆混匀后再均分成两盘,用混匀后的两盘豆分别代表雌配子、雄配子C. 两盘豆混匀的过程代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子代D. 黑豆与黑豆、黄豆与黄豆、黑豆与黄豆组合的概率均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

19、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两盘豆分别代表雌配子、雄配子,用不同豆子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详解】A,根据题意,不能用整盘黑豆代表雌配子,整盘黄豆代表雄配子,A错误;B、将两盘豆混匀后再均分成两盘,这样混匀后的两盘豆分

20、别代表雌配子、雄配子,B正确;C、两盘豆混匀的过程代表两种雌、雄配子比例均等,C错误;D、黑豆与黑豆、黄豆与黄豆组合的概率相同,均小于黑豆与黄豆结合的概率,D错误。故选B。【点睛】14. 金鱼草的花色中红花(C)对白花(c)为不完全显性,杂合子开粉红花。让粉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中红花植株:粉红花植株:白花植株的比例是( )A. 1:1:2B. 1:2:1C. 1:5:2D. 1:2:5【答案】D【解析】【分析】题意分析,金鱼草的花色中红花(C)对白花(c)为不完全显性,杂合子开粉红花。红花性状的基因为显性纯合子(CC),白花性状的基因型为隐性纯合子(cc),控制

21、粉红花性状的基因为杂合子(Cc)。【详解】由题意可知,粉红花的基因型为Cc,让粉红花与白花植株(cc)杂交,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可知,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和两种基因型,即粉红花(Cc)白花(cc)=11,现让F1自交得F2。则F2中红花植株:粉红花植株:白花植株的比例为红花(1/21/4)粉红花(1/21/2)白花(1/21/4+1/2)=125,即D正确。故选D。【点睛】15. 下列有关孟德尔“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B.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性状是由染色体上

22、的遗传因子控制的D.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答案】C【解析】【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2.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详解】A、“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的内容,而不是演绎的内容,A正确;B、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

23、否正确时提出的,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B正确;C、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他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但当是并未将遗传因子定位在染色体上,C错误;D、孟德尔在做豌豆杂交实验时,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得F1,然后让F1自交,发生性状分离,经思考提出问题,D正确。故选C。【点睛】16. 豌豆的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性状均独立遗传。让黄色圆粒豌豆植株与绿色圆粒豌豆植株杂交,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且圆粒豌豆植株所占的比例是3/4。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YyRryyRRB. 子代中重组类

24、型所占的比例是1/2C. 子代基因型共有9种D. 子代黄色圆粒豌豆植株都是杂合子【答案】D【解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计算自由组合定律问题时,可把自由组合定律拆成几个分离定律进行分析计算。【详解】A、由题可知,黄色圆粒(Y_R_)豌豆和绿色圆粒(yyR_)豌豆杂交,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且圆粒豌豆植株占3/4,则皱粒(rr)豌豆植株占1/4,则亲本的基因组合为YyRryyRr,A错误;B、由于Yyyy的后代中Yy:yy=1:1,黄色:绿色=1:1;RrRr的后代

25、中RR:Rr:rr=1:2:1,则圆粒:皱粒=3:1,所以子代中重组类型(黄皱、绿皱)占的比例为1/21/41/21/4=1/4,B错误;C、Yyyy的后代中有Yy和yy两种基因型,RrRr的后代中有RR、Rr、rr三种基因型,所以子代的基因型种类是23=6种,C错误;D、Yyyy的后代中有Yy和yy两种基因型,RrRr的后代中有RR、Rr、rr三种基因型,所以子代黄色圆粒豌豆植株的基因型为YyRR或YyRr,都是杂合子,D正确。故选D。17. 下列属于高等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区别的是( )A. 是否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 是否有同源染色体C. 是否会发生基因重组D. 是否会有染色

26、体的平均分配【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需要注意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有时会发生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详解】A、高等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都会进行染色体的复制,A错误;B、高等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都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C、高等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会发生基因重组,C正确;D、高等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的两条子

27、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末期时两套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两组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D错误。故选C。18. 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后再融合B. 精子的尾部进入卵细胞,头部留在外面C.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和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D. 受精作用使子代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答案】B【解析】【分析】受精作用: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

28、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3、结果:(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详解】A、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后再融合,A正确;B、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B错误;C、精子与卵细胞的染色体能会合在一起,因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和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C正确;D、受精作用使子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精子

29、)、一半来自母方(卵细胞),D正确。故选B。19. 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4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B. -6有一个致病基因来自-1C. -6与正常男子结婚后,建议他们生女孩D. -3和-4再生育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4【答案】D【解析】【分析】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伴X隐性遗传):(1)交叉遗传(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3)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详解】A、根据-6可知-4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A正确;B、-6的致病基因来自-3和-4各一个,而-4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1,因此-6的致

30、病基因来自-3和-1,B正确;C、-6与正常男子结婚后,所生女孩都正常,所生男孩都患病,因此建议他们生女孩,C正确;D、-3(XbY)和-4(XBXb)再生育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2,D错误。故选D。20.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让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产生的F1雄果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果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B. 雌、雄亲本都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C. F1不会出现白眼长翅雌果蝇D. F1出现红眼残翅雌果蝇的概率是3/8【答案】B【

31、解析】【分析】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长翅和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产生的F1雄果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果蝇,说明亲本中关于翅型的基因型都为Bb,关于眼色的基因型为XRXr和XrY,综合可知亲本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A错误;B、亲本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根据自由组合定律,雌、雄亲本都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B正确;C、根据亲本基因型BbXRXr和BbXrY,F1会出现白眼长翅雌果蝇B_XrXr,概率为3/16,C错误;D、F1出现红眼残翅雌果蝇bbXRXr的概率是1/41

32、/4=1/16,D错误。故选B。21. 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处于某分裂时期的形态示意图,该细胞是( )A. 体细胞B. 次级精母细胞C. 次级卵母细胞D. 初级精母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该细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像,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是次级卵母细胞。故选C。22. 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选用肺炎双球菌来做实验B. 32P标记组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 35S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 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答案】B【解析】【分析】T2噬菌体是一种专

33、门寄生在大肠杆菌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由蛋白质组成,头部内含有DNA。其中,仅蛋白质分子中含有S,P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利用 放射性同位素35S或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或DNA,然后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后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从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内的病毒,不能寄生在肺炎双球菌内,A错误;B、32P标记组,上清液放射性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即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C、35S标记组,上清液放射性很高,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说明蛋白

34、质没有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无法证明蛋白质能否遗传给后代,即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D、DNA与蛋白质中都含有N,不能用15N来代替32P标记DNA,D错误。故选B。【点睛】23.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遗传物质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B. 人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 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 叶肉细胞的核酸初步水解产生8种核苷酸【答案】C【解析】【分析】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遗传物质是DNA;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

35、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NA中的碱基是A、T、G、C四种,RNA的碱基是A、U、G、C四种。【详解】A、遗传物质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碱基的排列顺序中,A正确;B、人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B正确;C、新型冠状病毒是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C错误;D、叶肉细胞内的核酸有DNA和RNA,初步水解产生8种核苷酸,D正确。故选C。24. 图表示细胞中的某个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生理过程是DNA的复制B. 正常情况下,链A链B中的碱基排序相同C. 该过程只能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前的间期D.

36、 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的分子中含有碱基T,说明是DNA分子。正在进行以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链的过程,说明是DNA分子的复制过程。DNA分子的复制需要模板、原料、酶、能量等条件,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过程,复制过程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该过程以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链,说明是DNA的复制,A正确;B、DNA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链与B链碱基互补配对,A链与A链互补,A链与B链的碱基排序相同,B正确;C、真核细胞的无丝分裂中没有染色体与纺锤体出现,但有DNA的复制;原

37、核细胞进行分裂时,也有DNA的复制;当DNA病毒侵染细胞时,也会进行DNA的复制,C错误;D、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D正确。故选C。【点睛】25. 某同学需制作一个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现准备了10个碱基A塑料片、8个碱基T塑料片、40个脱氧核糖塑料片和40个磷酸塑料片,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材料,还需准备碱基C塑料片和碱基G塑料片共( )A. 8个B. 12个C. 16个D. 24个【答案】D【解析】【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

38、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所以40个脱氧核糖和磷酸的塑料片能形成20个脱氧核苷酸对,即20个碱基对。在双链DNA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所以10个碱基A塑料片,8个碱基T塑料片,能形成8个A-T碱基对。因此,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材料,还需准备12个碱基C塑料片,12个碱基G塑料片,以形成12个C-G碱基对。故选D。26. 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人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对改变,使一个密码子由GAA变为GUA,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而引发的疾

39、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变异会引起血红蛋白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B. 体现了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性状C. 密码子改变后与之配对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CAUD. 一般情况下,该变异基因不能传递给后代,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答案】D【解析】【分析】人的镰刀型贫血症的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由于血红蛋白基因中碱基对替换造成的蛋白质结构异常,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型,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详解】A、由于该突变,导致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发生改变,所以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A正确;B、该过程体现了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性状,B正确;C、由于密

40、码子是GUA,所以与其配对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CAU,C正确;D、该变异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以是可遗传变异,D错误。故选D。27. 若人体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的遗传病是( )A. 先天性聋哑B. 冠心病C. 多指D. 21三体综合征【答案】D【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基因控制的疾病,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受2对以上等位基因基因控制的疾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详解】A、先天性聋哑属于单基因遗传病,A错误;B、冠心病不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

41、错误;C、多指是单基因遗传病,C错误;D、21三体综合征是人的21号染色体有三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故选D。28.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个染色体组内没有同源染色体B. 人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2个染色体组C. 含染色体组数目最多的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 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23条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人体细胞中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即含有2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23条染色体。【详解】A、一个染色体组

42、含有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A正确;B、人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时,着丝点未分裂,含有23条染色体,即含有1个染色体组;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含有46条染色体,即含有2个染色体组,B正确;C、人体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进入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由46条加倍为92条,含有4个染色体组;而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不分裂,染色体数目为46条,含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D、人体细胞中有23对同源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就含有23条非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C。【点睛】29.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

43、的是( )A. 遗传病患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B. 遗传病患者一定携带致病基因C. 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D. 人类基因组测序需要测定24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答案】B【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详解】A、遗传病

44、是指因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A正确;B、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不携带致病基因,B错误;C、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是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C正确;D、人类基因组测序需要测定22条常染色体+XY上的DNA的碱基序列,D正确。故选B。30. 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不同的基因与正常染色体相比,染色体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据分析可知为基因片段重复为基因片段缺失产生等位基因为基因片段重复所以为染色体变异,为基因突变【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的特征【名师点睛】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根

45、据碱基变化的情况,基因突变一般可分为碱基置换突变和移码突变两大类31.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发生基因突变B. 基因突变可发生于生物体发育的任何时期C. 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非利即害的D. 基因突变不会引起基因结构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有关基因突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2、基因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3、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4、基因突变是点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在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5、基因突变的意义:基

46、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详解】A、一切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B、基因突变可发生于生物体发育的任何时期,B正确;C、有些突变对生物体不一定有利,也不一定有害,C错误;D、基因突变是基因碱基对发生改变,所以会引起基因结构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B。32. 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前期B. 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不是同一物种C. 可以通过无性繁殖的方法获得大量的三倍体幼苗D. 二倍体父本在两次杂交过程中作用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秋水仙素作用的机理:人工诱

47、导多倍体的方法很多,如低温处理,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有丝分裂,将来可能发育成多倍体植株。题图分析,图示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首先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用该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进行杂交得到三倍体西瓜种子;种植三倍体西瓜种子即可获得三倍体无籽西瓜。【详解】A、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A正确;B、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的三倍体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而

48、表现为不育,据此可知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一物种,B正确;C、无子西瓜不育,需要年年制种,但可以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进行无性繁殖,C正确;D、二倍体父本在两次杂交过程中作用不同,前者完成授粉获得三倍体种子,后者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D错误。故选D。【点睛】33. 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同位素标记的tRNA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合成多肽链的过程

49、即翻译过程。翻译过程以mRNA为模板(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以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以tRNA作为转运氨基酸的运载体,以核糖体为合成车间,在有关酶、能量(ATP供能)及其他适宜条件(温度、pH)作用下合成多肽链。【详解】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要想让多肽链带上放射性标记,应该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苯丙氨酸)作为原料,而tRNA作为转运氨基酸的运载体不需要进行标记,错误、正确;合成蛋白质需要模板,由题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因此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作模板,同时要除去细胞中原有DNA和mRNA的干扰,、正确;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模拟了细胞中的真实环境,其中

50、含有核糖体、tRNA、催化多肽链合成的酶等,因此不需要再加入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故错误。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4. 育种专家将某地的植物a分别引种到两个不同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将形成的种群记为b、c。下图表示4月份种群a、b、c中开花植株所占比例,已知花期不同的植株之间不能受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a、b、c中可以产生相同的突变类型B. 种群a和b属于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C. 三个地方的自然环境条件有所差别D. 导致种群b和c出现花期不同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答案】B【解析】【分析】将植物a引种到两个不同的地方一段时间后,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

51、和c之间形成地理隔离;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这说明种群b和c已产生了生殖隔离。【详解】A、基因突变是随机的,故种群a、b、c中可以产生相同的突变类型,A正确;B、据图可知种群a和b属于两个种群有部分花期相同可以进行相互受粉,说明还不是两个物种,B错误;C、种群b和c原属于同一个种群a,由于3个种群的花期不同,说明三个地方的自然环境条件有所差别,C正确;D、自然选择导致了种群b和c出现花期不同,D正确。故选B。35.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各种生物变异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 自然选择直接选

52、择的是能适应环境的基因D. 一个种群产生地理隔离后就一定能形成新的物种【答案】B【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只有可遗传的变异可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正确;C、自然选择直接选择的是能适应环境的表现型,C错误;D、一

53、个种群产生地理隔离后不一定能形成新的物种,生殖隔离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错误。故选B。二、选择题36.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B. 细胞衰老后染色质固缩,不利于基因的转录C. 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D. 动物细胞都不具有全能性,不能发育为完整个体【答案】ABC【解析】【分析】原癌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它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54、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详解】A、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A正确;B、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不利于基因的转录,B正确;C、细胞癌变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C正确;D、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只是全能性受到限制,只有细胞核具有全能性,通过核移植技术能发育为完整个体,D错误。故选ABC。37. 根据下列四个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图所示遗传病可能是红绿色盲B. 图所示遗传病可能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C. 图所示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

55、体隐性遗传病D. 图所示遗传病不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答案】B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正常的双亲生出患病的女儿,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中患病双亲生出正常的孩子,为显性遗传病,且根据患病父亲的女儿都患病的倾向,可判断该病极有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图中正常双亲生出患病的孩子,为隐性遗传病,根据患病女性生出的儿子均患病可判断该病极有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中男子患病,其儿子和孙子均患病,极有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详解】A、由分析可知,图所示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抗维生素佝偻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此图所示遗传病可

56、能是抗维生素佝偻病,B正确;C、由分析可知,图所示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但根据患病女性生出的儿子均患病,可判断极有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正确;D、图中患病男子的儿子和孙子均患病,所示遗传病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D错误。故选BC。38. 某同源三倍体无子葡萄含有57条染色体,具有果穗大、果粒着生紧密,植株生长势强等优势。下列有关该葡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个染色体组含有19条同源染色体B. 该葡萄不能产生种子,是基因突变导致的C.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有3个染色体组D. 可通过杂交的方式保留该葡萄的优良性状【答案】ABCD【解析】【分析】染色体

57、组是指细胞中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由题干信息可知,同源三倍体无子葡萄发生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无子葡萄为同源三倍体,含有3个染色体组,共含有57条染色体,则一个染色体组含有19条非同源染色体,A错误;B、该葡萄含有3个染色体组,进行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因此不能产生种子,是由染色体变异导致,B错误;C、该葡萄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有6个染色体组,C错误;D、由于该三倍体无子葡萄不能产生可育配子,则不能通过杂交的方式保留该葡萄的优

58、良性状,D错误。故选ABCD。39.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存在多种达尔文雀,这些雀的喙形有很大差异,如捕食仙人掌和树枝的树雀具有凿子状的尖喙,植食雀具有粗壮的短喙。除植食雀外,其他的达尔文雀还捕食昆虫。达尔文雀是由同一种相似的大陆种进化而来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岛上的多种达尔文雀的基因库完全不同B. 岛上不同的达尔文雀交配会产生可育后代C. 不同变异类型决定达尔文雀进化方向D. 达尔文雀会与捕食对象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答案】AB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喙是用于取食的,岛上的多种达尔文雀的喙形有很大差异,是各岛上不同的食物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食物因素在达尔文雀的进化过程中起

59、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岛上的多种达尔文雀是由同一种相似的大陆种进化而来的,因此它们的基因库应是部分相同,A错误;B、生活在不同岛上的达尔文雀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由于各自的变异的积累,可能产生了生殖隔离,交配可能不会产生可育后代,B错误;C、不同变异类型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达尔文雀的进化方向,C错误;D、不同种类的达尔文雀由于食物不同,喙形有很大差异,说明达尔文雀会与捕食对象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即共同进化,D正确。故选ABC。40. 下图是一只纯合雌果

60、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果蝇的细胞内不存在基因e、b的等位基因B. 该果蝇与红眼果蝇(基因型为XBY)杂交,子代会出现白眼果蝇C.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n、a能够进行自由组合D.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同一极可能出现基因n、a、e和b【答案】AB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图示可知,n、a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e、b基因位于同一条X染色体上,由于该果蝇为纯合雌果蝇,则相关基因型为nnaaXebXeb,据此分析。【详解】A、由于该果蝇为纯合雌果蝇,根据其基因型可知,该果蝇的细胞内不存在基因e、b的等位基因,A正确;B、仅考虑B、b基因

61、时,该果蝇(XbXb)与红眼果蝇(XBY)杂交,子代中存在XbY,表现为白眼雄果蝇,B正确;C、由图示可知,基因n、a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会发生自由组合,C错误;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图示的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可能移向同一极,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中,当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同一极可能出现基因n、a、e和b,D正确。故选ABD。三、非选择题41. 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光能转化为_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在黑暗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幼苗表现出各种黄化特征,如叶片呈黄白色,而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

62、物幼苗叶片呈绿色,说明光能诱导植物合成_。(2)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离不开Mg,Mg属于_(填“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根毛细胞从土壤中以_的方式吸收Mg2+。(3)将相同的植物分别置于缺镁培养液、完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与完全培养液组的植株相比,缺镁培养液组植株的叶片对_(光质)的吸收量减少。【答案】 (1). 化学能 (2). 叶绿素 (3). 大量元素 (4). 主动运输 (5). 蓝紫光和红光【解析】【分析】1、光反应阶段将光能转换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阶段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2、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离子;无机盐的功能:(1)细胞中某些

63、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3)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度、渗透压。【详解】(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在黑暗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幼苗表现出各种黄化特征,如叶片呈黄白色,而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绿色,说明光能诱导植物合成叶绿素。(2)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离不开Mg,Mg属于大量元素,根毛细胞从土壤中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Mg2+。(3)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将相同的植物分别置于缺镁培养液、完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与

64、完全培养液组的植株相比,缺镁培养液组植株的叶片对蓝紫光和红光的吸收量减少。【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原理、无机盐的作用以及叶绿素的相关知识,考查难度不大,属于识记范围。42. 下图是某雄性动物体内某些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细胞的名称是_,一般情况下,该细胞内_(填“含有”或“不含有“)等位基因,原因是_。(2)图乙细胞处于_(填时期),处于该时期的细胞由于_而出现基因重组。(3)图丙细胞处于_(填时期),下一时期着丝点分裂后细胞中有_个染色体组。【答案】 (1). 次级精母细胞 (2). 不含有 (3). 该细胞内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4).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5)

65、.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6). 有丝分裂中期 (7). 4【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甲细胞中染色体数为3,无同源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乙细胞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丙细胞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详解】(1)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则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一般情况下,该细胞内不含等位基因,原因是该细胞内不含有同源染色体。(2)由分析可知,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形成了四分体,处于该时期的细胞会由于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而出

66、现基因重组。(3)由分析可知,图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下一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物质变化,准确判断图示细胞所处分裂时期并理解基因重组的含义是解题关键。43. 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两种,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为另一种性状。某小组用绿叶甘蓝植株和紫叶甘蓝植株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绿叶甘蓝植株(甲)自交,子代都表现为绿叶。实验:甲与紫叶甘蓝植株(乙)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叶紫叶=13。请回答

67、下列问题:(1)甘蓝叶色中的隐性性状是_,乙的基因型是_。(2)实验中,子代植株共有_种基因型。若乙自交,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3)用紫叶甘蓝植株(丙)与甲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叶绿叶=11,则丙的基因型可能是_。若丙与乙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其中基因型与乙的相同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答案】 (1). 绿色 (2). AaBb (3). 4 (4). 紫叶绿叶=151 (5). Aabb或aaBb (6). 紫叶绿叶=71 (7). 1/4【解析】【分析】依题意: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说明隐性性状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的子代都是绿叶,说明甲植株为纯合子。实验

68、的子代发生了绿叶紫叶=13性状分离,说明乙植株产生四种比值相等的配子,并结合实验的结果可推知:绿叶为隐性性状,其基因型为aabb,紫叶为A_B_、A_bb和aaB_。【详解】(1)依题意可知: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实验中,绿叶甘蓝甲植株自交,子代都是绿叶,说明绿叶甘蓝甲植株为纯合子;实验中,绿叶甘蓝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杂交,子代绿叶紫叶=13,说明紫叶甘蓝乙植株为双杂合子,进而推知绿叶为隐性性状,乙的基因型是AaBb;(2)结合对(1)的分析可推知:实验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有四种基因型,即AaBb、Aabb、aaBb和aabb;乙自交子代A_B_A_bbaaB_aa

69、bb=9331,只有aabb为绿色,所以子代表现型紫叶绿叶=151。(3)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子代紫叶:绿叶=1:1,说明紫叶甘蓝丙植株的基因组成中,有一对为隐性纯合、另一对为等位基因,进而推知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Aabb;丙与乙AaBb杂交,子代出现aabb的比例为1/41/2=1/8,所以紫叶绿叶=71;基因型与乙相同的比例为1/21/2=1/4。【点睛】由题意“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可知:某种甘蓝的叶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据此,以题意呈现的“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和“实验与的亲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切入点,准确定位隐性性状为绿

70、叶、只要含有显性基因就表现为紫叶,进而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44. 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内某些物质的合成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克里克将图甲中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命名为_。在过程中如果出现了DNA若干个碱基对的增添从而导致生物性状改变,这种DNA的变化称为_,它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_。(2)图乙所示过程对应图甲中的_(填序号)。图中携带色氨酸的tRNA所对应的密码子是_。(3)图乙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作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是_。(4)苯丙酮尿症的病因是患者体细胞中缺少一种酶,致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沿正常途径转变

71、成酪氨酸而转变成了苯丙酮酸。此实例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是基因通过控制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若该酶含有a个氨基酸,则控制此酶合成的基因中_至少有个碱基对。【答案】 (1). 中心法则 (2). 基因突变 (3). 原材料 (4). (5). UGG (6). 从左往右 (7). 少量mRNA能迅速合成较多的肽链(蛋白质) (8). 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9). 3a【解析】【分析】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详解】(1)科学家克里克将图甲中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命名为中心法则。DN

72、A中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替换和缺失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性状,故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2)图乙为翻译的过程,对应图甲的。据图可知携带色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CC,对应的密码子是UGG。(3)根据图乙中tRNA离开和进入核糖体的方向可知,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往右。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可以以一个mRNA为模板合成多个相同的肽链,这样短时间内就能合成较多的肽链。(4)基因控制性状可以直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也可以像题中描述的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若该酶含有a个氨基酸,则相应的mRNA上有3a个碱基(不考虑终止密码子),控制此酶合成的基因中有3a个碱基对。【点睛】据题图可知,本题考查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学生要理解好翻译的过程,这样才能根据tRNA判断出核糖体的移动方向。同时还要清楚,表达过程中DNA中的碱基数:RNA中的碱基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6: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