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浙江省台州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一、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祈(q)求 镌(jun)刻 毋(w)宁 阴阳五行(hng)B塞(si)责 趿 (t )拉 穴(xu)位 不着(zhu)边际C琵琶(p) 抹(m)脸 劲(jn)头 量(ling)体裁衣D咯(k)血 膻(shn)气 差(ch)劲 白云出岫(xi)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近日,短暂“蜇伏”的欧债危机再度发酵,希腊新一轮救助计划“难产”,意大利又被国际评
2、级机构“降级”,未来还会有多少欧洲国家被卷入“旋涡”?解决危机路在何方?B当满头的青丝堕落,他从荣华富贵中抽身而去,俗世所有的绚烂都化作了脱俗后的平淡,而他对她的爱,也必将从此转变成对天下苍生的大爱。C文章语言如行云流水,概叙之中有细节,议论之中隐描写,诗性的语言之中蕴含着对生命的体悟,自成一格,读之如饮美酒,久而弥醇,令人手不释卷。D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园润而不腻耳的音响;成熟是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逻辑极为简约,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B最近接连发生的考试泄题事件应当给我们
3、敲响警钟,如果泄题背后的利益勾结、权力寻租不被遏制和根除,万千学子竟至整个社会或许将失去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仰。C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错中错。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错了事可以对我说,让藏在心灵深处的心事,也出来晒晒太阳。D当前正值中国彩电业在美屡屡遭遇红灯的时候,海信数字高清电视却逆风飞扬,轻松跨过美国贸易壁垒,赢得美国经销商和消费者的亲睐,这标志着海信正以雄厚的科技实力逐鹿全球数字电视市场。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些令很多消费者深感权益受损的新型竞争方式是否正当合法,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B李政道教授一向关心我国的科技人才的培养,这次讲学期间,
4、还为哥伦比亚大学从科大研究生院选拔了一批研究生。C如果说中西方在长久以来的国家交往中,始终或多或少互存“敌意”的话,从深层次来看,原因还是缘于彼此潜在的文化冲突产生的。D世界上独一无二、风格奇特的福建客家土楼民宅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5根据语意,依次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决定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因素,越来越归结于个人的竞争力。评价个人“竞争力”不是看有多少知识,_;不是看有什么名牌学历,_;不是看有无辉煌的资历,_;不是看懂哪一项专业技能,_;不是看你形体的伟岸,_;不是看仪表着装,_。而是看是否每天都往前走
5、而是看能否不断地创新而是看把眼前事做好的韧劲而是看思维的灵动而是看内在素质心理健康而是看能做什么A B. C. D. 6. 某校文学社决定举办一期以庆祝“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成功为主题的期刊,请为期刊的扉页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20字。(4分)_7阅读下面两则银行职员的招聘广告,按要求答题。(5分)某外国银行: (1)高中毕业。有实践经验者优先。(2)细心,注意细节;耐心,友好。(3)能够意识到销售机会,主动向客户介绍企业产品。(4)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某国内银行:(1)本科学历。英语4级以上,电脑2级以上。(2)身高1.60米以上,五官端正。(3)
6、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长于沟通。(4)附5寸生活照片。请就两则广告的招聘条件加以评述。_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我为何拒绝速读速读,按字面的解释是快速地阅览,它注重的是阅读过程的提速,淡化的是阅读进程中悠闲自在的成份,其目的是应对所谓“知识经济时代”,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书本,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把握更多的成功机会。 对于速读,许多阅读者并不陌生。早在上世纪中后期,“速读”一词就经常出现在报刊的相关读书版面,以期激发阅读者不断提高阅读的速度。中央电视台甚至在黄金时段播放过学习的革命的图书广告,一度为速读之风推
7、波助澜,大有谁不速读,谁就要落伍谁就要被时代所淘汰之意。于是乎,许多不明真相的读者和好奇者,都纷纷购买定价很高的学习的革命一书,然后反复翻之读之,企图快速掌握速读的各种“要领”,准确运用速读的各种“方法”。一些出版社也针对读书界猛刮劲吹的速读之风,趁势而上很快推出了诸如“速读外国名著丛书”、“速读中国现代经典文学丛书”、“速读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读本”等众多速读图书,其结果是,一些读者购买了这些“压缩书”和“精简书”之后,随即发出了“原来名著和经典也就这种水平”的喟叹。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都是“速读”惹的祸,因为要让读者能够速读,就不得不把一部几十万字乃至上百万字的名著或经典,压缩或精简成
8、一个数千字或上万字的故事梗概或者作品简介,并美其名曰“厚书薄读”。然而,图书出版部门如此为读者的速读方便所作的努力,却难以得到读者的最终认可。事实是,对原著进行压缩精简出版的图书,在图书市场上并不受欢迎。许多阅读者都明白,那些被抽剥了“血肉”的“经典”,读得再多也是白读,更要命的是它会很快让我们失去阅读的信心。 速读,一旦被赋予了正面的积极效应之后,培训速读的一些民间机构也就应运而生了,它们以收费招生的方式,吸引一批批阅读者以函授、面授和网授的各种方式,进行速读能力的培训。他们安慰培训者最常见和最有鼓惑性的话语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具有了速读能力,只是不懂得方法而已。经由速读训练,将原来的看书
9、习惯加以改变,就能够把阅读的潜能激发出来。”然而即便通过速读的成功培训,达到了所谓“眼脑直映,一眼看一行以上,甚至看整个页面”的速读能力又能怎么样呢?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难道就能享受到真正的阅读乐趣吗?这就好比吃美食,细嚼慢咽与囫囵吞枣,味觉上的感觉与感受都会截然不同。说白了,速读在我们的自由阅读中,好比是“温柔一刀”,虽然让我们觉察不到它的寒光,但注定要被其划伤与割痛。 速读是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和功利色彩的,这一点无可疑问。然而对许多自由阅读者来说,是不是都得提高阅读的速度呢?我看未必如此,更没必要刻意如此。道理很简单,对一个真正的阅读者而言,其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各种文凭或者是形形色色的证书,而
10、是为了安顿心灵与澄明思想,丰富内心生活与透亮内心世界。因此,只有不受阅读速度制约的入心入脑的品读,才会让人真正获得阅读的尊严和阅读的信心。 生活在一个图“快”的年代,生存的经验似乎在启示我们:只有与“快”字沾上边,只有具备“快”字当头的思想意识,你才会赢得良好的生存能力与生活空间。然而对于广大阅读者来说,最好不要一味图“快”为好。毕竟图书是一种精神产品,其特殊性决定了人们对其进行消费时,不在多而在于精,即不在于阅读的数量而在于阅读的质量。 作为一个民间自由阅读者,我一直拒绝的是速读。我宁可用速读十几本书乃至几十本书的时间来有滋有味地品读一本书。8下列关于文中所说的“速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
11、的一项是( )A速读注重的是阅读过程的提速,淡化的是阅读进程中悠闲自在的成份。B速读是应对所谓“知识经济时代”,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把握更多的成功机会。C速读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经由训练,就能够把阅读的潜能激发出来。D速读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和功利色彩的。9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上世纪中后期,“速读”走红,应该与那时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有关,人们希望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B出版社大量推出“速读丛书”,是迎合了当时社会上人们追求速读的阅读风气。C压缩精简版图片市场反应不佳,是因为读者无法接受干巴巴的“经典”。D通过速读的培训,可以达到所谓“眼脑直映,一眼看一行以上,甚至看整个页面”的
12、速读能力。10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拒绝速读的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0分) 老厨师 帕乌斯托夫斯基【俄罗斯】 (1)一七八六年一个冬天的傍晚,维也纳城郊的一间小木屋里,一位失明的老人,杜恩伯爵夫人从前的厨师快要死了。几年前,这位厨师被炉子的热气熏瞎了眼。从那时起,伯爵夫人的管家就让他住到这间岗棚里,偶然想起时才给他几个佛罗伦。 (2)厨师和他女儿玛丽亚住在一起,她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小屋里全部家什只有一张床、几条瘸腿的板凳、一张粗笨的桌子、满是裂纹的瓷碟和玛丽亚的惟一财产一架拨弦古钢琴。 (3)玛丽亚给他临终的老父亲擦过身,穿上冰冷干净的衬衫,这时老人说:“
13、我从来不喜欢神甫和修道士。我不能请牧师听忏悔,但是临终前我要净化一下我的心灵。” (4)“你到街上去,”老人又说,“把碰到的第一个人请到家里来,听取一个临终人的忏悔吧。我想谁也不会拒绝你的。” (5)街上空无一人。风把落叶刮得满街跑,昏暗的天空落下冰冷的雨点。 (6)玛丽亚等了很久,才碰到一位陌生人。她用颤抖的声音向他转述了父亲的请求。 (7)“好吧,”那人平静地说 ,“我固然不是神甫,但没关系。走吧。”(8)他俩进到屋里。这个陌生人麻利地把凳子拉到床边,坐下来,俯下身,愉快地注视了一下临终人的面孔。 (9)“您说吧!”他说,“也许我不是用上帝给予的权力,而是用我所从事的艺术的力量,让您在生命
14、的最后时刻轻松下来,并卸下您心灵上的重负。” (10)“我干了一辈子活儿,直到双目失明,”老人小声说,并把陌生人的一只手拉到自己身边。“干活儿的人是没工夫去犯罪的。我的妻子,她叫玛尔塔,她害上肺病以后,医生给她开了很多种珍贵的药品,还叮嘱要给她吃鲜奶油和无花果,喝滚热的红酒,我于是从杜恩伯爵夫人的一套茶具中偷了一只小小的金盘子,把它砸成碎块卖了。现在回想起这件事心里很难过,我对女儿隐瞒了这件事,一直教育她,别人的东西一点也不要动。” (11)“伯爵夫人的仆人中有人为这事受到牵连吗?”陌生人问。 (12)“我发誓,先生,绝对没有,”老人回答说,哭起来。“要是我知道黄金救不了我的玛尔塔,我怎么会去
15、偷呢!” (13)“那好,约翰梅耶,”陌生人说,把一只手放在老人失明的双眼上,“您在人们面前没有罪。您所做的,说不定还该算是您对爱情奉献的壮举。” (14)“阿门!”老人小声说。 (15)“现在您告诉我您最后的心愿吧。” (16)“我希望有人能照顾玛丽亚。” (17)“这由我来做。您还希望什么呢?” (18)这时,即将逝去的老人忽然露出微笑,大声说:“我希望能再一次看见玛尔塔,像我年轻时看到她那样。我想看见太阳,看见这座古老的花园百花盛开的春天。” (19)“好吧,”陌生人说着站起来,走到拨弦古钢琴旁边,坐到钢琴前的凳子上。急促的琴声忽然从岗棚里飘散开来,仿佛千百颗玉珠散落到地上。 (20)“
16、听吧,”陌生人说,“一边听,一边看。” (21)“我看见了,先生!”老人说着,从床上微微欠起身来。“我看见和玛尔塔相遇的那一天了,那天她由于难为情,打破了牛奶罐。那是冬天,在山里。天空像湛蓝的玻璃一样透明,玛尔塔笑了。她笑了。”陌生人弹奏着,一边看着黑洞洞的窗口。“现在呢?”他问,“您看见什么了吗?” (22)老人默默地谛听着。 (23)“难道您没有看见,”陌生人一面弹奏,一面匆促地说,“夜由黑变蓝,之后由蓝变成蔚蓝吗?热融融的阳光已经从什么地方的上空投射下来,您家这些古树的树枝上已经绽开了白色的花朵。依我看,那是苹果树上的花。您看,第一道阳光已经投射到石砌的围墙上,把围墙晒热了,上边直冒热气
17、。可能是浸透着融雪的青苔水气正在蒸发吧。天空变得更高,更蓝,更美了,鸟儿已经成群地从古老的维也纳上空往北飞去了。” (24)“这些我全都看见了,”老人喊道。老人倒在枕头上,急促地喘息起来,双手在被子上摸索。他气喘吁吁地说:“我像很多年前一样清楚地看到了一切。但是我不能不知道你的名字就死去。名字!”“我叫沃尔夫康亚马德莫扎特,”陌生人回答说。玛丽亚离开床边,双膝几乎触到地,向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深深施礼。 (25)当她直起腰来时,老人已经死了。窗外已是朝霞满天,洒满湿润雪花的花园沐浴在霞光中。 (1940年 )11结合全文理解,小说的开篇交待故事发生在冬天、老厨师眼瞎的原因及其被弃置于岗 棚有何用意
18、?(5分) 答: 交待故事发生在冬天的用意(2分): _交待老厨师眼瞎及被弃置于岗棚的用意(3分): _12根据第4、第10段的描写,扼要分析老厨师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5分) _13小说高潮终结在哪一段?并阐明判定的依据。(5分) _14作为崇尚浪漫主义的抒怀大师帕乌斯托夫斯基曾这样评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莫泊桑“他召呼我们向何处去?他带领人们向何处往?他做过什么承诺?倘使莫泊桑的作品多一些同情,他会作为善良的化身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帕乌斯托夫斯基以为莫泊桑展示了这个世界的苦难与人性的丑恶,却没有给生活在苦难与丑恶的世界中的人以出口、以救赎。小说老厨师却借“莫扎特”之口道出了这样一句话“
19、我用我所从事的艺术的力量,让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轻松下来,并卸下您心灵上的重负。” 你认同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这一主张吗?请援引文学或艺术史上的经典事件阐明自己的观点。(5分)_三、 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9题。(19分)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 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仆迫从上祠雍,未得诣前。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
20、药,厚自持。窃闻王孙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则已,若其有知,是戮尸地下,将裸见先人,窃为王孙不取也。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 王孙报曰:“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形亡声,乃合道情。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块然独
21、处,岂有知哉?裹以币帛,隔以棺椁,支体络束,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由是言之,焉用久客!昔帝尧之葬也,窾木为匵,葛藟为缄,其穿下不乱泉,上不泄殠【注】。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于戏!吾不为也。” 祁侯曰:“善。”遂裸葬。 汉书杨胡硃梅云传【注】窾(kun),当中挖空的木头。匵(d):小棺材。藟(li),藤。殠(chu),腐臭的气味。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亡易吾意 易: 改变 B重废父命 废: 违背C窃闻王孙先令裸葬先令:指示 D将以矫世
22、也矫: 矫正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死则为布囊盛尸 B. 亡形亡声,乃合道情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C. 及病且终 D. 精神者天之有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苟以天下之大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王孙在病重将要临终时,叮嘱他的儿子说:“我想死后裸身入葬,使自己返朴归真,你一定不要违背我的心意。B杨王孙的儿子认为父亲的想法难以理解,如果按父亲的意思办,自己不好做人。于是就去找杨王孙的朋友祁侯请教。C祁侯希望王孙仔细考虑圣人留下来的规矩死者是要装内外棺材,穿衣服,盖被子的。D杨王孙裸葬是想以此来改变世俗之人越礼
23、厚葬、互相攀比抬高、向别人炫耀、浪费钱财的世风。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19.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3分)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4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20-21题。(7分) 双调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卢挚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注凉州,即凉州曲。本唐天宝年间乐曲,多表现边塞题材
24、。20“按锦瑟”句与词中哪句相照应?首句“月满西楼”中的“满”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_ 21本曲首句与末句都是写景,但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试作简要分析。(4分)_ (三)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2223题。(5分)甲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22结合上述话语,具体阐述孔子“交往观”的要求。(3分)_乙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善于因材施教,无论是谁,只要肯来求教,他就进行教育;无论谁做他的弟子,他都要亲自作调查研究,了解到每一个人的特点,
25、然后进行教育。23上面这段文字对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_(四)古诗文默写。(6分)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君子不以言举人, 。君子以文会友, 。(论语)(2)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_;其容清明,_;(秋声赋)(3)苟以天下之大,_ ,_。(六国论) (4)_,化为狼与豺。_, 夕避长蛇。(蜀道难)(5)叶上初阳干宿雨,_,_。(周邦彦苏幕遮)四、作文(6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
26、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过去的日子已经过去,现在的日子正在承受,未来的日子即将来到,面对日子,我们有无尽的情愫,请提起你的笔,抒发在日子里的深切感受。请以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台州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题答案1C(A. 五行(xng);B.塞(s)责;D. 差(ch)劲)2C(A、“蜇伏”应为“蛰伏”;B、“堕落”应为“坠落”;D、“园润”应为“圆润”)3D(A、“简约”有“简略、节俭”二义,而此处应用“简洁或简明”。即文字虽然少,但该表达的意思都表达出来了。B、“竟至”是“竟然至于、
27、竟然达到”;此处表范围延伸扩大,应为“乃至”C、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4A(B后面的意思是李教授在为哥伦比亚大学搜罗人才,说反了;应改为“还从科大研究生院选拔了一批研究生赴哥伦比亚大学深造”。;C、“原因还是缘于彼此潜在的文化冲突产生的” 句式杂糅,应为“原因还是彼此潜在的文化冲突”或“缘于彼此潜在的文化冲突”D、成分残缺,应为“具有功能”)5B.(注意句式结构和内容的搭配)6. 银箭一飞刺苍穹 ,“天宫”漫步游太空。 “长征”飞刺九天,“天宫”激荡神州。(4分)7都要求银行职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1分),但外国银行更注重职员的内在素质和实际能力(2分),国内银行更看重文
28、凭、学历、相貌等外在条件(2分)。(意思相近即可)8. C是某些培训机构的宣传,不是作者的原意。9. D原文用“即便”是个假设,不是事实。10.首先,速读会让我们失去阅读的信心。其次,作为自由阅读者,速读无法让人享受到真正的阅读乐趣(温柔一刀,被其划伤与割痛)。再次,速读带有极强的功利性,让人难以入心入脑地品读,有悖阅读的初衷。因此一个自由阅读者选择的真正阅读应是慢读。(每点1分)(第三点如果学生答成“真正的阅读应该是入心入脑的品读,追求的是心灵的宁静澄明与精神的丰富自由。”也对)11交代故事发生在冬天,不仅仅是点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同时意在突出老厨师临死的凄凉,(1分)与后文冬天的景物描写相呼
29、应,共同渲染出了一种悲剧氛围。(1分)交代老厨师眼瞎的原因及其被弃置,突出了老厨师陷入悲剧性结局的无辜及偷窃金盘子的无罪,(1分)揭示了老厨师之所以被侮辱、被损害社会层面上的悲剧根源,(1分)也与后文写莫扎特给老厨师带来如春天般的临终关怀构成对比。(1分)(答题注意涉及小说主题、情节、表现手法三个角度)12被人的冷漠与冷酷推至死神怀抱的老厨师,临终前仍相信人们会听取一个临终人的忏悔,表现了老厨师相信人性本善的善良。(2分) 老厨师向陌生人忏悔的“小声”,表现了他是一位有羞耻心的人;(1分)干了一辈子活直到双目失明,写出了老厨师的勤劳;(1分)一辈子除了为了挽救生命垂危的妻子而冒险偷了伯爵夫人的
30、一只小小的金盘子而无其他值得忏悔的罪孽,表现了老厨师的本分及对所爱之人的真挚。(1分)13高潮在第(24)段。(1分)理由如下:(1)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围绕着一个卑微而又圣洁的灵魂如何得到临终关怀而展开的,至24段,莫扎特的音乐让临死的老厨师因感受到抚慰与温暖而激动不已,玛丽亚也被感动得双膝几乎触地向莫扎特施礼。至此,临终关怀的主体情节已经叙述完毕。(2分)(2)从为了表现莫扎特的角度上看,“陌生人”是谁的悬念至此也彻底解开,读者至此也了解了作者的构思之妙。(2分)(3)第25段交代的是老厨师之死,有着浓烈抒情色彩的景物描写也是为了照应开篇与渲染氛围,它是故事的结局与尾声。(如前两点答得不完整,
31、答到这一点也可给1分)14、答案示例:我认同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观点,文学应该具有救世功能。(2分)鲁迅创作阿Q正传明确告诉世人,他要借此揭示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没有担当意识的文学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文学家,正因为如此,林语堂在民族危亡之际倡言幽默文学会遭到人们的非议。(3分)15 C.先令:事先立言;16B.副词,才.(A.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转折,却;C.副词,将/副词,尚且;D.助词,取独/定语后置的标志)17B(B项正确意思应该是父命难违,又不忍心给父亲裸葬。)18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
32、之地下。19(1)况且人的死,是生命结束时的转化,像物体的回归自然一样。(2)如今浪费钱财实施厚葬,阻留死者不得“归”,设置障碍不得“至”,死去的人什么也不知道,活着的人什么也得不到,这叫做双重的糊涂。20“按锦瑟”与首句“江城歌吹风流”相照应。(1分)“月满西楼”中的“满”字写出了月光皎洁明亮令人神清气爽,表现作者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喜悦之情。(2分)21首句写良宵美景中与朋友重逢的喜悦之情,(2分)而结尾句则写相逢不久又要分别而内心惆怅的游客之思。(2分)【点拨】此曲作于大德七年六月作者由湖南肃政廉访使北归逗留扬州期间。曲中描写了暮夏初秋霁月清风的良宵夜景,笙歌侑酒的盛筵景象,和宾朋故友的殷勤
33、挽留,表现了作者对久别重逢、恍如隔世的惊喜和韶华飞逝,契阔难合的感慨。【解读】诗是情与境的结合体,诗人总是力求做到“情景交融”。因此,对诗情的寻觅必须依据诗境,脱离诗境分析诗情是不当的。纵观本曲,以景语起,以景语作结,在欢乐明快中又露出淡淡的伤感,显得含蓄有度。22(1) “适中(度)”交往。(2)首先,交往的对象要有选择,当以“仁”为标准;其次,交往过程中要保持自我(主体)的独立性(“矝而不争”),坚持原则,不能放弃自我意志而依附于人(“人之过也,各于其党”);第三,交往既要诚实(“忠告”“善道”),也要适度(“不可则止”),避免自讨没趣。23不正确。“无论是谁,只要肯来求教,他就进行教育”
34、,是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体现。24(1)不以人废言/ 以友辅仁。(2)烟霏云敛;/ 天高日晶;(3)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所守或匪亲/ 朝避猛虎(5)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25写作提示一方面可从材料的主旨方面立意,材料告诉我们,人与人的交往最重要的是不要以自己的标准去苛求他人,要懂得求大同存小异。因此,作文的立意可以是“不要以自己的标准去苛求他人”“懂得求大同存小异有助于成功”“人要有包容之心”等。另一方面,也可从材料的其他角度立意,如“个性”“优点与缺点”“细节”等。【参考译文】杨王孙是武帝时期的人。学习黄(帝)、老(子)“无为而治”的理论主张。家中产业上千,生活
35、上供养自己非常丰厚,保养身体无所不至。等到生病临终时,先给儿子留下遗言,说:“我想死后裸身入葬,来返回我的本质,一定不要改变我的意思!死了就做一个布袋盛我的身体,葬到离地面七尺深的地方,尸体下葬后,从脚下扯下那布袋,使身体贴近土地。”他的儿子想默不依从,但父命难违;想按照父亲的意思办,又不忍心,就去见杨王孙的友人祁侯。祁侯给杨王孙写了封信说:“获悉王孙被疾病折磨,我因急着要跟从皇帝到雍地祭祀,不能前去看望你。希望你能振作精神,不要过多地忧虑,好好看病吃药,坚持爱惜自己的生命。我听说王孙提前立言要裸体入葬。假如死人没有知觉也就罢了,如果有知觉,像你说的那样陈尸地下,裸体去见先人,我认为你不应该那
36、么做。况且孝经上说:死者是要装内外棺材,穿衣服,盖被子的。这也是圣人留下来的规矩,何必要拘泥于这种做法呢!希望王孙仔细考虑。”杨王孙回信说:“我听说古代的圣王,由于人之常情不忍心看着他们的亲人死去,所以制定了安葬的礼仪制度,现在却超过了那些礼仪制度的规定,所以我准备裸体埋葬,想要以此矫正世俗的厚葬风气。厚葬实在无益于死者,可是世俗之人却争着相互攀比,费尽财物钱财,使它们烂在地下。有的甚至今天才埋下去而明天就被挖掘出来,这究竟和暴露尸骨在田野中有什么两样?况且人的死,是生命结束时的转化,像物体的回归自然一样。回归的能够得其所,转化的能够顺其变,这是事物各自复归于它的本质。返回本真就是进入一种玄远
37、的境界,无形无声,才合乎道的真理。如果装饰外表来向众人夸耀华贵,用厚葬来阻隔死者返回本真,使该回归的不能得其所归,该转化的不能顺其变。这是使万物失去他们各自的归宿呀。况且我听说,人的精神是天赋予的,形骸是地赋予的。精神离开形骸,各自回到它的本质,所以叫做鬼,鬼的意思说的就是归。死者的尸体孤独地停在那里,怎么会有知觉?用丝织品包裹尸体,装进棺椁与土地隔绝,肢体被捆束,口里含着玉石,尸体不能腐化,千年以后,棺椁腐朽,才能归土,到达它真正的去处。由此而言,一个人死了何必用那么长时间去做土地的客人,而不返回真宅呢!从前帝尧安葬时,用掏空的木料做小棺材,用藤蔓当绳索捆绑棺材。他的墓穴往下不隔绝泉水,往上不排出臭气。所以说圣王在世的时候,对他的奉养容易满足,死了容易安葬。这是不在无用的地方下工夫,不在没道理的地方花钱财。如今浪费钱财实施厚葬,阻留死者不得“归”,设置障碍不得“至”,死去的人什么也不知道,活着的人什么也得不到,这叫做双重的糊涂。唉!我决不这样做。” 祁侯说:“说得好!”于是(按杨王孙的遗愿)裸葬。高考资源网w w 高 考 资源 网- 12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