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单元学考过关一、选择题读下面地理漫画图,回答1、2题。1漫画反映的城市问题是()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2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D建设卫星城,分担城市职能答案1.B2.D解析图中小鸟满身灰尘与油渍,说明城市大气等污染严重;城市主要污染源来自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因此应分散生活、生产造成的影响。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A崇拜
2、 B依赖C征服 D友好4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A BC D答案3.C4.B解析从图中可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环境应对应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图主要突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应为采猎文明时期,图即表现出人对环境的影响,又表现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应为后工业文明时期,即谋求人地和谐。根据下列材料,回答57题。材料一“以邻为壑”的含义:以邻为沟壑,出自孟子告子下:“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意思是拿邻国当作排洪的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顾自己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材料二自20世纪50年代起,每年都有大量的垃圾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
3、中国家,东南太平洋的某些岛国成了美国的大垃圾场,虽然当地人也知道垃圾贻害无穷,但因经济贫困,也无奈接收。材料三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5环境问题的形成有很多原因,材料一、二反映的是()A人类无限需求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B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矛盾C个人利益与大众利益的矛盾D对环境问题的危害认识不足6以材料三中的这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A减轻大气污染B减轻“白色污染”C促进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7下列行为有利于减轻或避免环境问题的是()A少用或不用方便袋和方便筷B少到超市买菜C尽量使用绿颜色方便袋D方便袋用完
4、后及时烧掉答案5.B6.B7.A解析“以邻为壑”以及发达国家将垃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都体现了只顾本地区或国家的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的状况;方便袋使用后散落到环境空间会造成“白色污染”。“少用或不用方便袋、方便筷”不但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而且可以减轻环境污染。(2016上海)“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据此回答8、9题。8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坏境产生的影响还有()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9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
5、积答案8.C9.D解析海绵城市的建设,利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抬高地下水位,减轻因地下水过度使用而出现的地下水漏斗区,利于减缓地面沉降;增加绿地面积,可以有效的增强雨水的下渗,利于海绵城市的建设;退耕恢复湿地,是湿地建设,对雨水下渗影响不大;铺设防渗路面不利于雨水下渗;完善排水系统,是加速地表径流下泄,不利于雨水收集。10下列不是按“天然环境人工环境”组合的是()A丘陵缓坡梯田B天然草地人工牧场C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D原始森林人工林答案C解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都是自然环境,保护区内保护的是其自然状态,不受或很少受人类破坏。二、综合题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6年6月5日为第
6、45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材料二人类与环境相关模式图。(1)用线将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连接起来。A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B 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与能量C 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各种废弃物D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2)人类乱采滥用自然资源属于图中的_(字母),目前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图中的_(字母)有关。(3)以我国江南丘陵地区为例,说明字母C、D的具体表现。_答案(1)(2)AB(3)表现一C:广泛修建梯田。D: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
7、统变得脆弱。(答案合理即可)表现二C:退耕还林。D:森林增加,生物种类增多,生态环境变好。(答案合理即可)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箭头的指向可以得出答案。第(2)题,人类乱采滥用自然资源属于从环境中获取物质与能量,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人类向环境中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有关。第(3)题,开放性试题,可从合理的生产活动或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进行分析。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面是甲城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配合2016年世界环境日的宣传做的两个“通缉令”。(1)请你完善A号“通缉令”中的内容。_(2)试说出如何应对B号“通缉令”中“嫌疑犯”造成的危害。_答案(1)嫌疑犯:酸雨。籍贯: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物
8、的冶炼,硫酸、磷肥、纸浆生产等产生的工业废气。逮捕原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2)应对措施:控制污染源,减少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污染源的排放;减少交通机械和动力装置尾气的排放;利用化学抑制剂;植树造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整治措施。第(1)题,由性别为酸性,危害全球,可知为酸雨,主要由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所致。其危害可从对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两方面分析。第(2)题,应对光化学烟雾的措施从控制、减少污染源和增加气体吸收两大方面分析。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9、一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西藏复杂多变的气候和极其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全球气候变暖对西藏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越来越大的威胁。材料二据最新监测结果,西藏目前的水环境、大气环境仍基本没有受到污染,城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均值浓度很小。全区没有发生过大的环境污染事故,主要江河湖泊大多仍处于原生状态。(1)说出西藏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_(2)简述为了维持西藏良好的原生态环境,西藏应如何因地制宜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答案(1)雪线上升、冰川萎缩;冻土北移或冻土层变薄;草场退化;荒漠化东进(扩展);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2)发展高原生态立体农业,高原山区发展林果业;退耕还草还牧,高原牧区控
10、制草场合理载畜量;坡耕地与河谷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解析西藏地区位于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的青藏高原,集冰川、冻土、沙漠和湖泊“四位于一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最为敏感,主要表现为温度显著升高、雪线上升、冰川退缩、草场退化、冻土北移、湖泊消长、荒漠化东进、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西藏地区高寒特征下发育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当地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要依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特点合理布局农业生产。14读人口、资源和环境污染相关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20世纪末以前,人口、资源和环境污染三者的关系是_。(2)当前,世界人口与环境关系的主要矛盾是什么?_(3)简述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_答案(1)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大,人均占有的资源越来越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2)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受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搞好国土整治工作。解析本题借助三条曲线分析人口、资源和环境污染的相关性。结合曲线图可知,从1900年到2000年这一百年的时间,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相当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达到一定高峰后会减少,资源数量将持续减少。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应该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出发,合理开发利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