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9785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7页
《解析》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9-2020学年度高一网课摸底测试(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儿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根据这样的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

2、活的演习”。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他们举出不少成年动物游戏的例子。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例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雪坡上滑下的游戏等。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

3、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1. 下列关于“演习说”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幼年黑猩猩用牙齿嚼烂树叶汲取手掌中的水。B. 动物们利用追逐、躲藏、搏斗等行为来熟悉未来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C. 成年黑猩猩在千旱季节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D. “演习说”认为动物的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2. 下列有关“自娱说”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娱说”认为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如河马喜欢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B. “自娱说”认为游戏行为不管是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都同样需要

4、,并且与智力程度密切相关。C. “自娱说”认为北极渡鸦像小孩坐滑梯一样一只挨着一只从雪坡上滑下是为了“自我娱乐”。D. 人类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紧张的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这种自得其乐的天性最强。3. 下列不属于“自娱说”否定“演习说”的论据的一项是( )A. 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B. 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C. 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D. 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答案】1. C 2. A 3. D【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指根据具体语境

5、准确领会文中重要概念的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理解概念在文中的含义,要理解概念本身的内涵与外延,它们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核心。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颠倒错位(颠倒因果)、改变范围、张冠李戴、以偏概全。C项错误,由“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可知,“演习说”仅限于幼小动物,而成年动物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中重要概念在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然后结合上下文认真揣摩理解,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本提要求选出“

6、有关自娱说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 “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说法太绝对,原文是“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D项, 由题干“否定演习说的论据”来分析,D项仅是解说“自我娱乐”,没有涉及对“演习说”的否定。故选D。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父爱无价很多年以前,有一个非常富有的男人和他那年轻的儿子生活在一起,他们两人都非常热爱收藏艺术品。他们一起环游世界,并且只把最好的艺术珍

7、品添加进他们的收藏品中去。它们被挂在他们家中的墙上,装饰门庭。当这位日渐衰老的鳏夫看着他那惟一的儿子成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艺术品收藏家的时候,心里就感到非常欣慰,尤其令他引以自豪的是,当他们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品收藏家进行交易时儿子那高超的鉴赏力以及敏锐的生意头脑。那年冬天,他们的国家卷入了战争。因此,这个年轻人离开了家,奔赴前线,为国而战。才过了短短的几个星期,这位老人就收到了一封电报,说他那至爱的儿子牺牲了,心神狂乱的老人孤独寂寞地独自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心里充满了痛苦和悲伤。圣诞节的早晨,一阵敲门声唤醒了这位神情沮丧的老人。他打开房门,看见一位手里提着一个非常大的包裹的士兵正向他敬礼。士兵向

8、老人自我介绍道:“我是您儿子的一位朋友。我有一些东西要给您看。”老人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里面露出一张纸。他轻轻地把它展开,原来是一幅肖像画,画的正是他那至爱的儿子。虽然,这幅画不是出自一位天才画家之手,自然也称不上是天才之作,但是它对那个年轻人脸部的细节特征把握得很准,可以说是惟妙惟肖。睹物思人,看着儿子的肖像画,老人仿佛又看到了儿子一样,老泪纵横,久久说不出话来。良久,他才强忍住悲伤,向眼前的这位士兵道谢,并说他将把这幅肖像画悬挂在壁炉的上方。儿子的这幅肖像画成了他最为珍贵的财产,它使得他对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收藏的那些所谓无价珍品的兴趣也黯然失色。他还经常对邻居们说,这幅画是他迄今为止收到的

9、最珍贵的礼物。春天到了。可是这位可怜的老人却得了一场大病,不久就去世了。根据老人的遗愿,他所有的绘画珍品将在新的圣诞节那天拿出来拍卖。圣诞节终于到了,那些艺术品收藏家从世界各地聚集到了拍卖现场,热切地盼望着竞买那些世界上最引人入胜的绘画珍品。拍卖会由拍卖一件任何一家博物馆的藏品目录上都没有的绘画作品开始。它就是那个老人儿子的肖像画,拍卖师向众人征求一个拍卖的底价,但是会场里却像死一般沉寂。“有谁愿意出价100美元买下这幅画吗?”拍卖师问道。仍旧没有人说话。又过了一会儿,从拍卖厅的最后面传来一个声音:“谁要买那幅画啊?它只不过是他儿子的肖像画,快把那些珍品拿出来拍卖吧!”顿时,赞同声、附和声此起

10、彼伏。“不,我们必须首先拍卖这一幅,”拍卖师答道,“现在,谁愿意买下他儿子的肖像画?”最后,老人一个并不富有的朋友说话了:“10美元你愿意卖吗?那样的话我就可以买下它了。”“还有没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钱?”拍卖师大声问道。拍卖厅里越发安静下来,片刻之后,他喊道:“10美元一次,10美元二次好,成交!”拍卖槌重重地落了下来。顿时,拍卖厅里人声鼎沸,庆贺声不绝于耳,有人叫道:“现在,我们可以竞买那些珍品了吧!”此刻,拍卖师无声地环顾了一下群情激奋的观众,郑重地宣布:“拍卖到此结束!按照这位老人,当然也就是肖像画中那位儿子的父亲的遗愿,谁买下那幅肖像画”拍卖师顿了一下,遗憾地看了看众人,“谁就可同时得

11、到他所收藏的全部珍品!”4. 第一自然段提供的信息,对小说情节发展推动作用最大的一项是( )A. 父亲是一位富有的且日益衰老的鳏夫。B. 儿子是一位具有生意头脑的收藏家。C. 父亲为自己的儿子感到欣慰和自豪。D. 父子俩热衷于收藏世上最好的美术品。5. 儿子肖像画在无人愿买的情况下,被老人“一位并不富有的朋友”10美元拍得,对他竞买动机判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 因为念及旧谊B. 被老人父爱感动C. 为使拍卖顺利D. 不忍画像受冷落【答案】4. C 5. B【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重点考查分析小说情节作用和分析小说内容。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文本,整体把

12、握大意;其次,根据题干定位并分析文中重要句子对推动小说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最后结合题干和具体文本内容进行分析作答。本题的题干为“第一自然段提供的信息,对小说情节发展推动作用最大的一项”,据此重点分析第一自然段,整个小说重在表达父爱无价,分析情节时可由此思考,正是因为“为自己的儿子感到欣慰和自豪”,所以老人才在临终时想把收藏的珍品送给买儿子肖像画的人。故选C。【5题详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此类题,就是依据文本中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过渡句、点睛句,含有作者情感倾向、暗示作者生平经历、暗示社会环境的词句等,解读作品的主题,从而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本题中,根据“儿子

13、肖像画在无人愿买的情况下,被老人一位并不富有的朋友10美元拍得”这一情节对老人竞买动机进行判断。根据文本内容,这位并不富有的朋友并不知道故事的结局,而故事的结局正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故选B。【点睛】小说情节安排的作用一般有: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使整篇小说情节波澜起伏;照应前文XX情节;为后面的XX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对整个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的作用:或刻画了人物XX更加鲜明的性格,或表现了XX的人物性格;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3)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升华主题。二、古诗文阅读(每小题3分,

14、共12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6. 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 “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C. “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

15、,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D. “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7. 以下对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B. “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强调了弹者和听者都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C. “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D. “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

16、有因此而消失。8.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妆成每被秋娘妒”,乃通过侧写旁人的反应,呈现琵琶女的美丽,相较于由容貌服饰正面描写美女的手法,有时更为高妙。下列对“美女”的叙述,也采用“侧写”的一项是( )A. 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B. 杜甫丽人行: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C 李白于阗采花: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D. 徐贤妃赋得北方有佳人: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答案】6. D 7. B 8. C【解析】【6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重点是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

17、当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结合诗歌分析,把握正误。D项,“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错误,从诗中来看,“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并不是“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而是用大小珠子落玉盘的声音来写琵琶弹奏的清脆悦耳。故选D。【7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以下对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结合诗歌进行辨析。B项,“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错误,从诗中来看,后面说“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可见此时音乐并没有结束,“无声胜有声”强调了弹者和听

18、者陶醉在乐声之中,选项对诗句解说不当。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掌握能力,本题重点是考查侧面描写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已经明确指出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以侧面描写的手法呈现琵琶女的美丽,并要求考生选择与之相同的一项。C项,李白于阗采花中“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意思是等到明妃王昭君一旦西入胡地,胡中的美女都要羞死,大愧不如。这侧面写出了明妃的美貌。故选C。【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

19、接抒情(借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渭城曲 唐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台城 唐 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各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A. 两首诗都写到了“雨”

20、和“柳”的意象,它们的作用基本上是相同的,都营造出一种朦胧的、凄美的离别氛围。B. 渭城曲中诗人对“朝雨”和“柳色”稍事描写后便引出下文的劝酒送别,结构相对简单;台城诗将一座古城隐藏于江雨、江草、春鸟、春柳之中,一“梦”字道破多少存亡兴衰的历史,情与景密切交融。C. 王维诗带有盛唐气象,全在最后两句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韦庄诗则是晚唐光景,“六朝如梦”几个字体现了浓厚的、悲凉的虚无的人生况味和历史观。D. 两首诗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用了叠字,用“青青”和“霏霏”分别来形容柳色和江雨,不但使得所描绘的景象更生动,也造成了一种别有情致的音韵美。【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项“它们的作用基

21、本上是相同的,都营造出一种朦胧的、凄美的离别氛围”错误。它们应是完全不同的,渭城曲意在描绘出离别的场景,而台城里的“雨”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柳”则成为一种“无情”的意象。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三、语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63分)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敕造(ch) 阜盛(f) 内帏(wi) 宫绦(to)B. 盥洗(gun) 两腋(y) 忖度(cn) 瞋视(chn)C. 懵懂(mng) 贾赦(sh) 绾着(wn) 便宜(bin)D. 錾银(zn) 戏谑(xu) 驯骡(xn) 罥

22、烟(jun)【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A项,“阜”应读f;“帏”应读wi。故选A。【点睛】对于字音题,首先要有专项复习,在常见易错词语表中筛选自己易错、易混淆的词。另外,平时要拓宽知识面,扩大阅读量,积累词汇,丰富词汇量。要将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字形题归纳积累,分析研究,最好按字形题考查的类型进行分类,同时,要将课本中出现的词语进行积累,要仔细区别与识记形近字、音近字、义近字等,把握其字形。总之要勤于积累,将自己

23、记不准、易混淆的词语整理在专项笔记本中,并且在以后的各种练习中不断补充自己的笔记。1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 悚然(sng) 负疚(ji) 窈陷(yo)B. 新正(zhng) 倔强(jing) 炮烙(lo)C. 草窠(k) 歆享(xn) 间或(jin)D. 踝骨(lu) 监生(jin) 朱拓(t)【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主要考查易读错的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A项,“窈陷”中的“窈”应为yo;B项,“炮烙”中的“烙”应为lu;D项,“脚踝”中的“踝”应为hui。

24、故选C。【点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另外,平时要拓宽知识面,扩大阅读量,积累词汇,丰富词汇量。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弃甲曳兵( y ) 舟楫( y ) 崤函( xio ) 万乘之势( chng )B. 跂而望矣( q ) 驽马( n ) 句读( d ) 亡矢遗镞( c )C. 庠序之教( yng ) 跬步( gu ) 行伍( hng ) 六跪二螯(

25、o )D. 锲而不舍( qi ) 孝悌( t ) 郯子( tn ) 割地赂秦( l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主要考查易读错的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A项,“万乘之势”中的“乘”应为shng;B项,“句读”中的“读”应为du;C项,“庠序之教”中的“庠”应为xing。故选D。【点睛】对于字音题,首先要有专项复习,在常见易错词语表中筛选自己易错、易混淆的词。另外,平时要拓宽知识面,扩大阅读量,积累词汇,丰富词汇量。要将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字形题归纳积累,分析研究,最好按字

26、形题考查的类型进行分类,同时,要将课本中出现的词语进行积累,要仔细区别与识记形近字、音近字、义近字等,把握其字形。总之要勤于积累,将自己记不准、易混淆的词语整理在专项笔记本中,并且在以后的各种练习中不断补充自己的笔记。13.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饿殍(pio)逡巡(qn) 弃甲曳兵(y) 丢三落四(lu)B. 中绳(zhng) 句读(du) 瓮牖绳枢(yu) 心广体胖(png)C. 庠序(yng) 氓隶(mng) 度长絜大(du) 抛头露面(l)D. 供养(gng) 经传(zhun) 贻笑大方(y) 间不容发(jin)【答案】D【解析】A lul;B pngpn;C yngxing14

2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寻死觅活 宽宏大量 磨拳擦掌B. 百无聊赖 瘦削不堪 芒刺在背C. 咀嚼赏鉴 来龙去脉 阴谋鬼计D. 相形见拙 原形毕露 毫不介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项“磨”应为“摩”;C项“鬼”应为“诡”;D项“拙”应为“绌”。15.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寒喧 缪种 沸反盈天 不容置疑B. 草窠 悠久 以逸待劳 察言观色C. 呕气 喝彩 目不暇接 流言蜚语D. 卸下 脉博 漫不经心 金碧辉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然后

28、根据字义字、音辨析字形正误,根据语境关照形旁判断是个很好的方法,平时积累也应该多借助偏旁识字法。A项,“寒喧”应为“寒暄”;C项,“呕气”应为“怄气”;D项,“脉博”应为“脉搏”。故选B。【点睛】考生应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16.下列句子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数罟不入洿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振长策而御宇内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是使

29、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輮使之然也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赢粮而景从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重点考查通假字现象。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将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考生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本题中: “无”,通“毋”,不要。句子翻译: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那就不要期望你的子民会比邻国多了。 句子翻译:密网不下到池塘里。 “颁”通“斑”,夹杂。句子翻译: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句子翻译:挥舞着长长的鞭子,让整个天下都听凭自己任驱使。 “涂”通“途”,指道路。句子

30、翻译: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 这样便使老百姓能够养活家小,葬送死者而无遗憾了。 “輮”通“煣”,指使直木弯曲或伸直。句意:这是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 “从”通“纵”,指的是合纵。句意:用来招纳天下的是士人,订立合纵的盟约,结为盟国,互相援助,结为一体 “景”通“影”,名词用作状语,像影子一样。句意:人们挑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着他。 “受”通“授”,传授,传授。句意: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故选C。【点睛】辨别通假字时可以在怀疑它是通假字之后根据它们“音同形异”或“形似音异”的原则加以大胆的尝试和猜想。“音同形异”时就联想和这个字发音相同的字;“形

31、似音异”的时候就尝试去掉部首或偏旁,或者就更换一个部首或偏旁。答题技巧:(1)当一个字按其常见义讲不通时考虑与其音近或同的字。(2)通假有固定,不能随便通假,不能互逆。高中教材常见通假字100个左右,要求归纳。(3)由于语音的发展,按今音读不同,古音同。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似诉平生不得志B. 古之学者必有师C.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此题主要是考查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而且是课内知识,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结合课文语境理解辨析。A项,“得志”,实现志愿。

32、句意: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如意。B项,“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句意: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C项,“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人们接受最初阶段正规教育的学校。句意: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D项,“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句意:肴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起行动起来就把秦朝的统治推翻了。故选A。【点睛】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33、。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大部分双音节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是把每个字单独解释,所以古今意义词有章可循,只需要记忆规律以外特殊的词语,来降低记忆难度。18.从下列句子中选出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 夫晋,何厌之有?【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本,理解大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进行对比分析,根据题干要求进行作答。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然而

34、不王者,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句。宾语是之(代词),在谓语有前面。正常语序为:然而不王者,未有之也。A项,状语后置句,原来语序是:冰,水为之,而于水寒。B项,定语后置句,“之”,定语后置句的标志,原来句式:蚓无利爪牙,无强筋骨。 C项,被动句,其中的“为”是被的意思,表示被动。D项,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有何厌?故选D。【点睛】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疑问句等。高考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考查主要体现在文言文翻译题中,而翻译题对考生的要求是“信、达、雅”。只有做到了这三个方面,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分数。19.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然而不王者

35、,未之有也B.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此处重点考查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后面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A项,“王”,名词活用作动词,为王。B项,“帝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成为帝王、称王称帝。C项,“水”,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游泳。D项,“席”,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故选D。【点睛】辨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成分分析,就是把句子的成分先画出来,然后看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

36、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做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3、形容词用做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4、数词的使动用法。2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B. 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C. 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D. 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答案

37、】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错误,应是苏轼称他(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故应把“欧阳修”改为“苏轼”。故选D。2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用极大的耐心教育学生,不能因为你们的疏忽而了他们的自尊心。惩治腐败,打击贪赃枉法,贪污分子是当前政法工作的首要任务。

38、世界各国之间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表现为一种经济差距和技术差距,表现为知识差距和教育差距。A. 伤害 揭发 既也B. 损害 揭露 不仅而且C. 损害 揭发 既也D. 伤害 揭露 不仅而且【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处主要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要根据两个相近词语意义的比较,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第一处:“伤害”,使身体组织或思想感情受到损害;“损害”,使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蒙受损失。句中与“自尊心”搭配的应该用“伤害”。第二处:“揭发”,指揭露(缺点、错误、罪行等);“揭露”,重在使隐藏的事物显露,如揭露矛盾或问题的本质等。根据文意,此处用来搭配“贪污分

39、子”,用“揭发”更合适。第三处:“既也”表示并列关系,“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通读文意,句中应该是并列关系。故选A。【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嚼过的馍不香,你如果真有才能,也搞出点自己的东西来,那才叫人佩服。B. 继马德里遭恐怖袭击以后,伦敦可能将成为“基地”组织的下一个袭击目标,这

40、种说法绝不是危言耸听。C. 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飞短流长,仿佛七幅闪光的黄锦,直铺下去。D. 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相辅相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C 项,“飞短流长”,指添枝加叶,说人坏话。“飞”也作“蜚”。此处用来形容前面的“七股大水”,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

41、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2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这个问题,我请教了一些人,都没有解决,现在我不耻下问,向张先生提问。B. 您的文章写得挺好的,我省当前知名的小说家,您必能忝列其中。C. 我爸今天八十大寿,你们荣幸地被邀请,我在这里也祝大家幸福安康。D.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出身,耳濡目染,画马一绝,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与运用中的得体的能力。此类题,从四个

42、方面考虑:是否正确使用谦敬词语;是否正确使用书面语、口语;语言有没有歧义; 转述是否得当。A项,“不耻下问”比喻谦虚好学,不以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常误用为同学、朋友、同事之间讨论问题或请教长者。B项,“忝列其中”,谦辞,表示自己位列其中辱没他人,心中有愧。此处误作敬辞。C项,“荣幸”指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的意思。这里使用错误。故选D。【点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2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

43、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很清楚,把船开到海流中间的时候会出现什么花样?但是现在一点办法也没有。B.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C. 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之孝心,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D.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

44、正确的一项”,然后根据句间的关系以及每种标点符号的运用特点辨析正误。A项,句中虽然出现了“什么”字眼,但是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因此,问号应改为逗号。B项,句中表示声音的延长,应该用破折号,而不用省略号。说话人在中间,用逗号。C项,句中两点分述,中间应该用分号隔开,把“二”前的句号改为分号。故选D。【点睛】标点符号题解答方法如下:窍门一,用图示法解决句末标点在引号内外的问题;窍门二,层次分析法确定顿号、逗号、分号;窍门三,成分分析法确定逗号、顿号;窍门四,语意分析法确定标点;窍门五,拟用答语判断逗号、问号;窍门六,主动划句号,品评冒号的用法。考生要熟记这些敲门,并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标点符号

45、的用法。25.这是挂在岳麓山正门的对联,下联已被拆散且打乱排列顺序,如将拆乱的下联重新组合,则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上联:学正朱张,一代文风光大麓下联:a浩气 b黄蔡 c勋高 d震名山 e千秋注:朱张:朱熹和张栻,宋代理学家。黄蔡:黄兴和蔡锷,革命家。A. a b e c dB. b a c e dC. c b e a dD. e 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对联和基本文化常识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再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辨析。本题要求将“已被拆散且打乱排列顺序的下联”重新组合,所以考生既要明白对联特征,也要了解基本的文化常识。写好对联的关键要

46、注意“词对”和“意对”,所谓“词对”主要指形式上的词性相对、结构相对、平仄相对等,所谓“意对”主要指感情的抒发和意境的营造能够相对。本题中,“学正”对“勋高”,词对且意对;朱张指朱熹和张栻,黄蔡指黄兴和蔡锷,人名相对;“一代文风”对“千秋浩气”,为数词加名词结构;“震名山”与“光大麓”相对,为动宾结构,词义相对,字数相同。故选C。【点睛】对联写作上要做到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对应、音韵协调;内容相关、意境完美。一副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下联又可称为上比、下比,出句、对句,对头、对尾等等。在写作上,要求上下联同一位置所用的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做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主谓结

47、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等。26.下列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祝福选自彷徨,发表于1924年。B. 老人与海是法国作家海明威于195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写一个老渔夫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后来捕到一条大鱼,返航途中一路和鲨鱼搏斗,结果这条鱼还是被鲨鱼吃掉,只剩下一副鱼骨架的故事。C.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D. 小说祝福开头着力描写鲁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的祝福景象,写鲁四叔的寒

48、暄,写鲁四叔充满礼教陈腐气味的书房,都展现了鲁镇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了鉴赏名著主要内容的能力。作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必须得熟读相关的文学名著,了解名著涉及的主要人物、与人物相关的事件情节或主要内容,然后在理解题干要求的基础上作答。C项,“老人与海是法国作家海明威于195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错误,它是一部中篇小说。“法国”应为“美国”。故选B。【点睛】要应对好名著题,就要做到以下三点:(1)要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学原著。(2)要学会对相关知识(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故事背景等)进行梳理,然后认真记忆。(3)要进行有针对性的

49、阅读和训练。2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帘是古人居室习见之物,但在中国建筑中是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帘多以竹、苇制成,“ , ”,那必然是很雅洁的竹帘子。在现代,帘用得最多的地方是窗,古诗文中的帘其实更多的是指挂在门上的帘,“ , ”。帘在建筑中起“隔”的作用,且是隔中有透,静中有动,“ , ”。“帘”作为诗歌中的意象,更多的是与表达离情别怨、伤春惜暮的思想感情有关,“ , ”。“ , ”则有一种暗示的意味在里面。帘与恋音同,帘者恋也,也可说是帘的妙解了,“ ,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

50、到帘栊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和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时,要先理解诗句,明确诗句中所涉及的中国传统节日,然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用来形容很雅洁的竹帘子,由“高雅”“竹帘”可以对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应前文“在现代,帘用得最多的地方是窗”,此处指古诗文中挂在门上的帘,由此指向“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强调帘子在建筑中起“隔”的作用,且是隔中有透,静中有动,据此可结合“数声”“帘栊”对应“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中的帘多“与表达离情别怨、伤春惜暮的思想感情有关”

51、,而“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意思是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仍然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秋月,虽下帘仍望月而待,以至不能成眠,该句正与文中表达的情感相对。有一种暗示的意味在里面,即对应诗句“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该句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暗示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则侧重于“帘的妙解”,帘者恋也,“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即为妙句。故选D。【点睛】对于理解诗句和识记文化常识的题目,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

52、(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2)仅了解基本是诗句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平时积累和识记常见的文化常识。在做题时,要求考生在调动平时学习的时候要放开眼界,多去关注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关注某一个细节或者某一个用词上出现的瑕疵和陷阱。28.下列句子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C.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D.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青沙

53、白鸟飞回【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古诗文中的字词,首先应注意理解文本大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B项,“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的“授”应该为“受”。C项,“可以横绝峨眉颠”中的“颠”应该为“巅”。D项,“渚青沙白鸟飞回”中的“青”应该为“清”。故选A。【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

54、,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29.下列句子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B. 千呼万唤使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C.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D.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古诗文中的字词,首先应注意理解文本大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

55、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B项,“千呼万唤使出来”中的“使”错误,应该为“始”。故选B。【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地方出错,所以考生在平时对名句记忆中要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30.下列各句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B.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C. 苍海月明珠有泪,

56、蓝田日暖玉生烟D.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罔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古诗文中的字词,首先应注意理解文本大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出现错误。A项,“万里悲秋长作客”中的“长”应该为“常”。C项,“苍海月明珠有泪”中的“苍”应该为“沧”。D项,“只是当时已罔然”中的“罔”应该为“惘”。故选B。【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

57、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四、写作(60分)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材料一:周恩来13岁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材料二:钟南山教授一直都在刻苦钻研学术,20多岁名牌大学毕业,40多岁赴英国进修,60多岁带领医护工作者抗击非典,如今80多岁的他依然挂帅亲征武汉。人民日报评价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材料三:疫情期间,有两封写给孩子

58、们的信刷爆学子们的朋友圈。一位中学老师写到:“他日,你长大。如果你愿意走上科研道路,可不可以不仅仅评职称发论文,可不可以为人类的发展,做更长远的预计。可不可以,因为你的毕生努力,人们不必再遭受这样的祸患。”一位母亲写到:“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你不是害怕,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去战胜危险,用自己的知识给更多的人带来安全和希望,用自己的知识救民于水火,护国于危难!” 疫情特殊时期,停课不停学,但仍有学生缺乏自律精神,认识不到学习的意义。请你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不少于800字。【答案】参考例文:停课不停学,笃志报祖国2020年(庚子年)初,不同以往。一场病毒侵扰了原本热闹的春节,在

59、武汉新冠状病毒感染数万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英雄迎难而上奋战在第一线。国有危难而无力以援,生民遭困而无计可施,作为高中生,静静居家发奋学习以积蓄未来报效社会的力量,就是对国家召唤最热切的响应!然而,疫情之下,仍有学生缺乏自律精神,认识不到学习的意义。于此,停课在家的同学们呀,请坚守我们应有的热血担当和报国初心,明确学习的意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青年时期立下的宏志至今依然激励着后人。且看钟南山一生所学尽报国家,哪怕年至耄耋,疫霾之下依然为国请命,铁血出征,端的是国士无双、铁血担当。同样,无论是无数以身赴死的普通医生,还是诸如黄锡璆、李兰娟这般矗立疫情中心的国之柱梁,没有青年

60、时期的潜心求学,又何来今日在报国之路上的璀璨绽放?当你内心懈怠时,请记住那冰冷的数字后绝望的家庭,记住火神山奇迹速度后的所有个体。当你还不明了学习的意义时,你能否想想成长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想想自己将来能否在平静生活中为家人撑起天空,在国家需要时为众生点亮黑暗?请树立疫情中我们应有的态度,加强自律,绝不停学。在这场参战人员不分年龄、作战区域不分地点的战役中,“停课不停学”是我们的作战方式。距离高考仅一百余日,瘟疫是自然的警告,也是对同学们自律性的极大考验。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又怎能放纵自己、败于一朝一夕?请拿出沧海横流中的英雄本色,做一名困难路上坚守阵线的勇士。“停课不停学”是

61、中华青年对病毒的一次亮剑,吾辈虽一介书生,三尺微命,但共赴国难,亦可请缨。屏幕前聚精会神的听讲,书房里奋笔疾书的身影,家里永不懈怠的作息规划,无不彰显一个高中生在目前困境中烈火涅槃的勇气。少年,请记住,奠定我们人生根基的,是青年时的发奋求知。逆风中,当你失去方向时,请仰望那些无惧无畏,那些不屈不挠,那些饱受磨难却屹立不倒的脊梁。让我们坚守初心,自律读书,勇敢前行,笃志报祖国。【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写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抓住主旨,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

62、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其次要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审题命题方式:材料作文审题要点:审题立意的关键是要理解这三则材料的内涵,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读材料,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分析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立意。具体过程:在解析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其中包含多层含义,所以需要考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内容逐层分析,寻找其中的逻辑性以及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然后思索合适的事例进行整合。首先分析材料。本题的题干有三则材料,材料一讲的是周恩来先生13岁时就立下了的宏愿“为中

63、华之崛起而读书”,由此展开话题,可以关注“中华崛起”和“读书”两个词语,“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爱国的体现,是至高无上的情怀。爱国是一个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有着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是一种纽带,将亿万民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种情感,超越了时空,自古到今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深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爱国赋予我们更多的责任,更大的使命,所以青年学子当胸有壮志,勤奋读书,报效祖国。材料二例举钟南山教授的事迹给我们树立了榜样,这告诉我们:读书是一种责任,读书是为自己负责,为祖国负责的态度,钟院士为千千万万的青少年们做出了表率,正如材料中的评价“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材料

64、三以老师和家长给孩子写的信展开,“他日,你长大。可不可以为人类的发展,做更长远的预计。可不可以,因为你的毕生努力,人们不必再遭受这样的祸患”“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你不是害怕,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去战胜危险,用自己的知识给更多的人带来安全和希望,用自己的知识救民于水火,护国于危难”这些话令大家深受感触,知识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人于水火。我们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要把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读书,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为自己而读书,为国家而读书,用知识报效祖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参考立意:1.“爱国”的角度(1)爱国,是至

65、高无上的情怀(2)爱国是一种具体实在的行为,我们要付诸行动(3)国家赋予我们更多的责任,更大的使命(4)青年学子当胸有壮志,勤奋读书,报效祖国2.“读书的”角度(1)为中华崛起而读书(2)读书是一种责任(3)为自己而读书,为国家而读书,用知识报效祖国参考素材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青年时期立下的宏志至今依然激励着后人。且看终南山一生所学尽报国家,哪怕年至耄耋,疫霾之下依然为国请命,铁血出征,端的是国士无双、铁血担当。同样,无论是无数以身赴死的普通医生,还是诸如黄锡璆、李兰娟这般矗立疫情中心的国之柱梁,没有青年时期的潜心求学,又何来今日在报国之路上的璀璨绽放?2. 为什么社会的高度繁

66、荣更呼唤我们青年人爱的奉献?因为,“个人发展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人生课题;因为,在今天这个新时代里,物质已然极大丰富,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呼之欲出;因为,新时代里,新模式、新理念虽然层出不穷,然而病毒疫魔轻松肆虐人间的事实似乎告诉我们,相对于物质的丰富,价值与信仰的塑造同样刻不容缓。3. 灾难之时,有人奔赴战场,也有人狗彘不若。有人一心发表论文不顾生民死活,有人欺上瞒下只为职位稳妥。诸如种种,无不是忘记了当年求学初心,丢弃了一名知识分子应有的使命与担当。同学们,在举国蒙难的此刻,高中生是国家知识界的后备精英,我们没有理由懈怠退缩甚至无所事事。4. “一

67、代青年人的心中洒满爱,社会才有光明的春天。”你可曾想过?如果我们在校园捡起一片纸,就可为保洁阿姨省下一点力;如果我们一起为环保发出一个倡议,就能给天空增加一抹蓝;如果我们人人为山区的孩子献上一点爱,就能在他们的背后矗起一座山;如果我们都能为武汉疫区捐上一份款,就给无数绝望的生命撑起一片天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是一滴水,但物欲横流的时代要汇成精神的汪洋,每个青年都要用爱为他注入力量!结构例文以“停课不停学,笃志报祖国”为题,清晰明了,情感色彩明确,贴合主题。第一步,认真审题,引出话题,首先结合材料构讲述背景,由疫情讲到社会现状:然而,疫情之下,仍有学生缺乏自律精神,认识不到学习的意义并由此引出文章中

68、心,即倡议“停课在家的所有同学们呀,请坚守我们应有的热血担当和报国初心,明确学习的意义”第二步,在提出话题之后,紧接着就需要结合材料分析论证,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其间运用了大量的真实事例,例证丰富,结构清晰。考生在表达自己认识和思考时极富情感,带有真感情,先以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钟南山用知识为国请命,无数医护人员以及黄锡璆、李兰娟这般矗立疫情中心的国之柱梁等等事例来论述青年时期的潜心求学对未来报国之路奠定的巨大基础;再结合疫情下的学生们的学习情况着手进行抒情议论,进一步阐述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步,回应开头,总结全文:少年,请记住,奠定我们人生根基的,是青年时的发奋求知;最后一句呼

69、应文题,升华主旨:让我们坚守初心,自律读书,勇敢前行,笃志报祖国。【点睛】材料作文的常见审题方法有:提炼中心法,抓关键句法,由果溯因法,由物及人法,分析关系法,明确褒贬法,多向辐射法,舍次求主法,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寻互补法。提炼中心法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抓关键句法也是常用方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2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