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十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一、雅典民主从城邦星罗棋布到雅典民主独领风骚时期发展历程 前 8 世纪至前6 世纪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孕育与确立(1)公元前 8 世纪,城邦孕育期:希腊出现众多城邦,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政治。(2)公元前 6 世纪初,梭伦改革:改变贵族专权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3)公元前 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前 5 世纪至前4 世纪古希腊民主从鼎盛走向衰落(1)公元前 5 世纪,伯利克里执政时,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公民参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2)公元前 4 世纪,遭马其顿入侵,雅典民
2、主衰落二、罗马法律从共和时代治“公民”到帝国时代治“万民”时期发展历程 共和国时期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1)习惯法:主要存在于王政时期和共和国早期。(2)成文法:公元前 5 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发表,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帝国时期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1)公民法:公元 3 世纪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2)万民法:3 世纪,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东罗马帝国时期完成编订民法大全6 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
3、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三、人文精神从盲目的崇拜“神”到全方位的研究“人”时期发展历程 公元前 6世纪泰勒斯奠定基础(1)主要思想:“万物是由水组成的”。(2)主要价值:用水来解释世间万物,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公元前 5世纪前期普罗泰格拉最初体现(1)主要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准绳。(2)主要价值: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公元前 5世纪后期苏格拉底思想升华(1)主要思想:“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2)主要价值: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是
4、人类精神觉醒的表现柏拉图进一步发展(1)主要思想: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2)主要价值: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 4世纪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1)主要思想: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2)主要价值:建立了多个学科的科学体系,提出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专题十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实践一、欧美政治法美“共和”各具特色,英德“立宪”亦有不同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时期发展历程 1688 年
5、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确立了统治地位;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立法权由国王向议会转移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18 世纪初责任制内阁确立行政权由国王向内阁转移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相握有行政与立法大权,事实上成为国家的领导者19 世纪中期1832 年议会改革议会主导权由大资产阶级新贵族向工业资产阶级转移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时期发
6、展历程 1787 年1787 年宪法颁布确立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立法、司法和行政权三权分立19 世纪以后两党制完善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其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3.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时期发展历程 17891875 年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过程曲折反复(1)法国大革命后,君主制与共和制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2)1875 年法国议会以一票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1)背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2)概述
7、: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帅,由议会选出,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和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议会。(3)意义:在法律上确认了法国的共和政体,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4.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时期发展历程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统一前提结束了德意志政治上四分五裂的状态;推动了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欧洲传统的政治格局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确立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首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二、崭新道路科学理论指明方向,十月革命照亮梦想时期发展历程 19 世纪中期马克思主
8、义诞生由空想到科学(1)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日益暴露;三大工人运动奠定阶级基础;空想社会主义奠定思想基础。(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历史影响: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是 19 世纪最重大的理论成果,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19 世纪后期巴黎公社由理论到实践(1)历史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惨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卖国,镇压人民。(2)历史进程:建立公社委员会,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等。(3)历史影响: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20 世纪初十月革命由理想到现实(1)历史背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无
9、产阶级有革命政党的领导、有成熟的领袖;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2)历史进程: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四月提纲指明正确方向;七月流血事件使列宁抛弃和平过渡的幻想;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3)历史影响: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专题十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一、大国崛起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世界联成一体时期发展历程 15 至 16世纪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西、葡崛起(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2)过程: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的航路;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10、。(3)影响引发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17 至 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荷、英崛起(1)荷兰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结果:17 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17 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2)英国过程:17 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方式:殖民战争、海外贸易、政府鼓励海盗劫掠;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二、狂飙时代两次工业革命改变世界,
11、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时期发展历程 18 世纪60 年代至 19 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资金:殖民掠夺等作为资本原始积累。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市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2)成就纺织机器:18 世纪 60 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动力机器: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交通工具: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3)影响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生产方式:确立了工厂制。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地区成
12、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19 世纪末至 20世纪初期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2)成就电力的应用: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同时,电动机也被制造出来。新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石油化工:提炼多种化学合成材料。(3)影响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生产方式:出现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专题十三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世界科技文化一、人的觉醒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时期发展历程 复兴阶段(1416 世纪)文艺复兴以人权反对神权(1)背景经济前提: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繁荣。阶级方面: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
13、变革。文化底蕴: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社会现实:中世纪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3)实质:是借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兴起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4)代表: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是英国典型代表。(5)历程:文艺复兴运动,14 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 世纪后期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传播,16 世纪达到高潮。(6)影响:解放了思想,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14、;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发展阶段(1617 世纪)宗教改革“因信称义”“信仰得救”(1)背景:1416 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的传播;“赎罪券”的兜售成为导火索。(2)标志:1517 年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3)主张:“因信称义”;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教会应从属于国家。(4)新兴教派:路德教派、卡尔文教派、清教。(5)性质: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思想、政治改革运动(或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反封建斗争)。(6)意义欧洲的宗教改革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
15、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成熟阶段(1718 世纪)启蒙运动理想社会的政治设想(1)指导思想:理性主义。(2)斗争矛头: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3)内容: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4)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5)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说;康德倡导人权、自由、平等。(6)历史作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制社会,为资本主义道路提供了
16、蓝图二、科技之光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时期科技成就 科学技术产生形成阶段(1617 世纪)牛顿经典力学(1)创立: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2)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3)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冲击了宗教神学思想,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具有科学预见性生物进化论(1)诞生:1859 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2)观点: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是不断变异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3)意义:是对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打破了造物主造人的神话;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阶段(1819 世纪)蒸
17、汽机与电气技术的发明(1)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电气技术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导致新兴工业部门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相对论和量子理论(1)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2)量子理论: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的层次和领域 科学技术重大突破阶段(20 世纪)现代信息技术(1)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1969 年国际互联网问世。(2)意义: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推动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及
18、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3)消极影响:垃圾信息、网络犯罪等新问题三、激荡心灵19 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时间背景文学美术音乐 18 世纪末至 19世纪 30年代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失望浪漫主义,代表作:巴黎圣母院(雨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雪莱)、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海涅)新古典主义,代表人物:大卫、安格尔;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浪漫主义,代表人物:贝多芬 19 世纪30 年代至 20 世纪初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尖锐现实主义,代表人物:19 世纪的巴尔扎克、普希金、安徒生、易卜生、马克吐温,20世纪的萧伯纳、罗曼罗兰和海明威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米勒、
19、列宾;印象画派,代表人物:莫奈、塞尚、凡高歌剧,代表人物:意大利的威尔第,法国的比才;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柴可夫斯基 20 世纪中期以来两次世界大战,深刻的社会危机,民族主义的兴起现代主义,代表人物:贝克特;苏联文学,代表人物: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亚非拉文学,代表人物:泰戈尔、鲁迅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毕加索现代主义,代表形式:爵士乐、摇滚乐、蓝调乐专题十四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谁主沉浮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发展历程 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至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1)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原因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和扩张产生
20、矛盾。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3)影响:两大阵营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世界整体发展;大国强权政治恶化国际关系,造成朝鲜分裂、德国分裂、欧洲分裂甚至世界分裂;国际局势动荡和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妨碍世界经济发展;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至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期(1)表现:欧洲、日本、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等。(2)影响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得到尊重多极化趋势的
21、加强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至今(1)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2)表现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洲:1993 年欧洲联盟成立,国际地位提高。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俄罗斯: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专题十五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一、长路漫漫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时期发展历程 20 世纪 20年代19291933 年经济危机自由主义政策的失败(1
22、)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具体原因: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导致市场萎缩,股市狂涨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分期付款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2)爆发:1929 年美国纽约股市崩溃,此后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猛增。(3)特点: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相当长、破坏性特别大。(4)影响对国际局势:各国纷纷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对国内局势: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20 世纪 30年代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开始(1)背景: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引发了国内政治
23、、经济危机;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2)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3)措施:整顿财政和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实行以工代赈;社会立法实行国家福利制度。(4)影响:使美国暂时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美国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干预经济,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混合经济”;建立“福利国家”制度。(3)
24、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二、“轻重”难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实践(列宁时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追随“理想”的实验(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2)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工业国有化。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社会劳动:强制劳动。(3)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共产主义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4)评价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引发了政
25、治经济危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实践(列宁时代)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面对现实的实验(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政治经济危机。(2)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4)意义:表明苏俄探索出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斯大林时代)斯大林模式回归“理想”的探索(1)确立: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26、,确立了斯大林经济体制。(2)主要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与专制。(3)评价积极: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国资源,建立、健全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化。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成为后来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破除斯大林模式的迷茫(1)赫鲁晓夫改革:扩大农业、工业生产自主权,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2)勃列日
27、涅夫改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突出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3)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后期改革重点开始转向政治领域三、如履薄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时期发展历程 制度化、体系化(二战后初期)二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过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有了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成立,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2)影响确立了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顺应了经
28、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区域化、集团化(20 世纪中后期)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1)欧盟:1993 年成立,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是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化组织;提高了欧洲的国际政治地位;有利于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2)北美自由贸易区: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实力。(3)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促进了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全球化、规范化(20 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原因:科技发展(物质基础和推动力);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技术手段
29、);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推动者);两极格局结束(消除障碍);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有利条件)。(2)评价对世界: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3)存在的问题它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剧了全球化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加深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了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 全球化、规范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世界贸易组织(1)背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关贸总协定难以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2)成立:1995 年 1 月 1 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3)中国加入:中国于 2001 年底加入。对中国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