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限时训练(十二)1(2017湖北调研)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K值B调查种群密度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报农林害虫C研究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趋势D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可使种群密度降低答案:A解析: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与种群迁入率、迁出率等无关,A错误;调查种群密度,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等有着重要意义,B正确;研究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趋势,C正确;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可降低害虫种群的出生率,从而使种群密度降低,D正确。2(2017湖北荆门调研)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
2、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图中可知Od期间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B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C该田鼠种群增长为“J”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D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自然增长率相等答案:B解析:在Od期间,只能体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过程,没有呈现出周期性波动,A错误;据图可知,在ad之间,R先大于1后小于1,即出生率先大于死亡率后小于死亡率,田鼠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在cd期间,田鼠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R小于1,即出生率小于死亡
3、率,所以田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B正确;在c点和d点之间,田鼠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R小于1,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田鼠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所以在d点时,种群密度最小,C错误;据图可知,a、b两点田鼠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R相等,但田鼠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由于a、b两点时种群的数量不相同,所以不一定相等,D错误。3(2017山东临沂一模)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时才能发生演替B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发生变化C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的改变导致种间关系发生改变D群落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快答案:A解析: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
4、落内部因素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是受到干扰或破坏时,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A错误。4(2017湖南株洲检测)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D解析:群落垂直结构强调群落中“不同种群”“垂直分层”,同种生物不同个体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5下图为弃耕农田演替成森林的过程,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5、答案:D解析:随演替的进行,固定太阳能总量、有机物总量、物种丰富度及“抵抗力”(而非“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加强。6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动物繁育中心的某种濒危动物的种群增长速率进行了调查,下表为调查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年份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第六年第七年增长速率0.501.332.693.782.881.360.09A.第四年的该种群数量大约是该环境容纳量的一半B第一年至第七年,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从增长型向衰退型转变C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种群增长速率不受种群密度制约D对该濒危动物最好的保护方式为就地保护答案:A解析:从表中数据可知,该种群的增长速率在调查的7年内,先增大后减
6、小,符合“S”型增长模型,第四年该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对应的种群数量应为K/2,A正确;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的种群,其年龄组成从增长型逐渐向稳定型转变,B错误;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的种群,其种群密度制约增长速率,C错误;对动物繁育中心的该动物最好的保护方式为易地保护,D错误。7(2017江淮十校第一次联考)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乙表示某害虫种群增长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C点时防治,防治成本最低B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快C种群数量达K值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
7、不会发生变化D若乙表示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可能比实际值低答案:D解析:若乙表示某害虫种群增长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B点前(潜伏期)防治,防治成本最低,A错误;图乙曲线中,时间越早,种群的数量越少,环境阻力越小,B错误;种群数量达K值以后,由于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种群的基因频率还可发生变化,进行进化,C错误;若乙表示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若在取样前没有振荡试管,酵母菌分布不均匀,则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D正确。8下列调查生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宜采用的是()A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B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调查C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8、进行统计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答案:D解析:土壤中小动物种类多、个体较小、活动能力较强,进行丰富度调查时一般不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9如图表示某水库放养一批翘嘴鲌(肉食性鱼类)后,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鱼种群在ab段呈_型增长,之后在环境阻力下,该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_(填“K1”“K2”或“K3”)。(2)t2时间后,该鱼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_ 能力,该能力主要以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方式实现。(3)图示中t1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为维持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有人建议在t
9、1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时进行捕获,你认为正确吗?_。(4)图中b、d点的种群增长速率_(填“相等”或“不相等”),d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填“增长”“衰退”或“稳定”)型。(5)翘嘴鲌在生态系统中至少处于第_营养级,其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的作用。答案:(1)“J”K2(2)自我调节负反馈(3)不正确(4)不相等衰退(5)三加快物质循环解析:(1)该鱼种群在ab段呈“J”型增长,图示中K2最接近环境容纳量。(2)t2时间后,该鱼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主要以负反馈调节方式实现。(3)t1时,虽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 K/2,但不
10、是最佳的捕获时间点,而是要使捕获后的剩余量维持在K/2水平。(4)图中b、d点的种群数量相等,但二者的增长速率不相等,d点时为负值,种群数量逐渐减少,故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5)依题意,翘嘴鲌为肉食性鱼类,其在生态系统中至少处于第三营养级,其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能够加速物质循环。10.被弃耕的农田多年后将演替为顶极群落(演替所达到的最终平衡状态),其中物种甲、乙、丙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该弃耕农田最终将演替到相对稳定的_阶段,这种演替属于_。(2)物种甲、乙、丙在演替的不同阶段开始生长,最先定居于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可能是_
11、,至顶极群落后三者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_。(3)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甲种群的增长会受到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的抑制,这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_调节。答案:(1)森林次生演替(2)丙丙、乙、甲(3)(负)反馈11某地区城市绿化,建立了由松柏、刺槐、橡子等组成的人工园林,建立后灌木、草本植物、动物等逐年增多。灰喜鹊在8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如图是园林中的松树寄生虫“松材线虫”的爆发和防治过程中种群数量调查结果。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第8年增长速率0.661.522.833.692.911.200.0010.000 5(1)园林中的乔木、灌
12、木、动物等所有生物构成_。(2)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据表可知,灰喜鹊种群数量增长呈_型。第5年灰喜鹊的年龄组成为_,达到环境容纳量的时间为_。(3)在2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80只灰喜鹊,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是15只。该灰喜鹊种群密度是_只/hm2。若标记的部分灰喜鹊能主动逃避捕捉网,这样导致灰喜鹊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图中在_点进行了农药防治,由图可知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后来引入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间的_关系,使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从种群特征考虑,致使“松材线虫”的数量在ef点变化的直接原因是_。答
13、案:(1)群落(2)标志重捕法“S”增长型第7年(3)80偏大(4)a、b、c、d捕食和寄生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解析:(1)园林中所有生物构成群落。(2)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由表可知,灰喜鹊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一定值后逐渐减小,最后种群增长速率接近于0,所以,灰喜鹊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第5年的时候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说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从增长速率上分析,第7年时种群增长速率近似为0,因此第7年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3)灰喜鹊种群数量第一次捕捉的数量第二次捕捉总个体数/第二次捕捉有标记的个体数(8030)/15160(只),因此灰喜鹊种群密度为160/
14、280(只/hm2)。若标记的部分个体能逃避捕捉网,则导致第二次捕捉的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少,从而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4)从图形分析,a点后种群数量下降,说明从此点开始使用农药防治。依据题意,农药多次使用,效果越来越差,由此分析,使用农药的点还有b、c、d,e点后种群数量下降不再恢复,说明e点进行的是生物防治。可以利用种群的寄生关系或者捕食关系进行生物防治。ef段种群数量下降,说明此时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12坝上草原夏季无暑,舒适宜人,生长着及腰深的黄背草、白芒、芭茅等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理想的绿色健康旅游休闲胜地,也吸引了一些学生前来调查研究。图1图2(1)某同学用样方法调查坝上草原双子叶
15、植物的种群密度,则取样时最关键的是_。(2)草原上,黄背草高约0.5米,白芒高12米,而芭茅高24米,这体现了该群落的_结构。这种结构的意义是_。(3)同学们还对草原上的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对一些个体微小,数量较多的小动物,采用的计数方法是_。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结果会使统计结果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图1是对草原上的A、B两种动物的数量进行连续五年监测的结果,据此判断这两物种之间的关系为_。(5)图2表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K0表示仓鼠种群在理想状况下的环境容纳量),仓鼠的种群数量呈_型增长;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
16、,仓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在天敌的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_之间上下浮动。若人工模拟雌仓鼠的气味来诱捕雄仓鼠,可破坏其种群_。答案:(1)随机取样(2)垂直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3)目测估计法偏小(4)捕食(5)“S”K2K3性别比例解析:(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2)不同植物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垂直结构能够显著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3)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为取样器取样法,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对于个体微小,数量较多的小动物采用目测估计法进行计数。土壤中的小动物具有避光避热的特点
17、,不打开收集装置上的电灯,会造成从土壤到收集装置中的小动物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结果偏小。(4)曲线A、B呈现捕食曲线的典型特征,因此二者为捕食关系。(5)图2中仓鼠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从图形分析,有天敌存在时,种群数量在K2K3之间上下浮动。诱捕雄仓鼠,可导致种群的性别比例发生改变,从而降低种群的出生率。13下图甲表示某生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表示出生率,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该生物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该生物种群密度的因素除甲图中的因素外,还有_ _。(2)根据甲图给出的信息,该生物的种群密度将会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该生物种群在甲图所示时间内,数量增长模型为_,乙图中_时间段内种群数量的增长与此类似。(3)若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发生重合,表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_值,对应在乙图上的时间点为_。(4)若该生物为某种经济鱼类,种群增长速率维持在乙图的_点可提供最大的持续产量。若甲图的分别代表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在相似生态系统中的增长率,这两个种群在各自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高低可描述为_。答案:(1)迁入率和迁出率(2)增大“J”型ab(3)最大(K)c(4)b种群的适应性高于的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