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9705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9.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64页
2013年高一历史精品课件: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必修1).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内容解读1理解“一国两制”的内容和意义。2掌握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我国政府为实现祖国统一所作的努力及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晚清时期,由于政治腐朽,经济落后,致使香港被英国割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大为提高,收回香港主权提上议事日程。1984 年 12 月 19 日,中英两国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中国收回香港主权。1985 年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据此,1997 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洗刷了百年耻辱,这是中国外交的重

2、大胜利。这个重大胜利,应当归功于社会主义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英明、伟大。“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符合了哪一科学原则?答案:实事求是的原则。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背景:1949 年,国民党退往台湾。此后几十年,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2过程(1)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1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2 ”的伟大构想。告台湾同胞书一国两制3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3 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4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

3、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社会主义【特别提示】“一国两制”既尊重了台湾、香港、澳门的现实和历史,维护了当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符合国家、民族的最高利益要求。“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香港、澳门的回归1条件: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2香港回归(1)过程:1982 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会谈。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1984 年 12 月,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4 年 7 月 1 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7(2)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5 被侵占的百年国耻。香港问题的解决,为6 问题的

4、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3澳门回归:7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香港澳门1999【特别提示】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是能够顺利解决的前提;“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关键;港澳同胞渴望回归是民意基础;两个联合声明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法律依据。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缓和:8 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 30 年来的真正停火。2破冰:1987 年开始,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19793对话(1)1990 年,台湾成立9 ,次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2)1992

5、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10 ”。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海峡交流基金会九二共识4接触:2005 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5三通:11 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实现。2008【走出误区】对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的认识:台湾问题是国共两党内战遗留的中国内政问题,与港澳问题明显不同。前者绝不允许外来势力插手,后者则是殖民时期留下来的国际问题,国际问题需要国际协商解决。一、全面认识“一国两制”1含义(1)一个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

6、这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前提。(2)两种制度。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两岸实现统一后,台湾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2.提出:它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是在中国国际地位日渐提高,许多国家纷纷与台湾当局断交,与新中国建交,尤其是日、美与中国建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美日与台湾当局断交的大背景下提出的。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针对台湾问题,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 年 9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

7、话,包含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20 世纪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3实践:“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但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的实践中。1982 年,中英两国在解决香港问题谈判时,邓小平明确指出,要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香港问题;双方将“一国两制”方针作为谈判的基础;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1990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落实了这一伟大构想;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顺利回归,终于成功地实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4评价:“一国两制”构想是根据我国国情,实事求是地

8、科学地以和平方式解决一个国家统一问题的成功尝试,在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等原则方面毫不含糊,同时在具体政策和措施上又充分照顾实际情况和各方面的利益,完全符合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一国两制”的构想也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提示】祖国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也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香港、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证明了这一伟大构想的科学性,它必将推动台湾问题的解决,推动祖国统一大业最终完成。【例题】(2012

9、广州检测)“一国两制”构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一国两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首次成功运用于解决澳门问题B是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确定的方针C20 世纪 50 年代得到了系统阐述D20 世纪 60 年代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试解:_。(做后再看答案,效果更好。)解题流程:二、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的比较1相同点: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2不同点项目 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目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权力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有一定的自治权项目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制度

10、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区域 港澳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作用 祖国和平统一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提示】两者最明显的不同应是社会制度的差异,在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当地的繁荣与稳定。而在民族自治地方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更是国情的需要,它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远发展。【例题】(2012济南模拟)下面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两大行使自治权的区域,它们最大的不同是()A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后者是外国人当家作主B前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C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的繁荣,后者有利于祖国的统一试解:_。(做后再看答案,效果更好。)解

11、题流程:类型一“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例 1】10 多年来,一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主进步的新澳门雄辩地向世人证明:“一国两制”是做得到、行得通的科学构想,基本法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发展的根本法律保障。下列最能表明材料主旨的是()A澳门基本法规定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和政策B澳门基本法授予澳门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C澳门基本法丰富了“一国两制”的内容D澳门的繁荣稳定主要得益于“一国两制”和澳门基本法【解析】本题是对祖国统一的考查,考查考纲中“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这一考点。D 项最能表明材料的主旨。A、B、C 三项虽然表述都正确,但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均排除,故选 D 项。【答案】

12、D【状元随笔】概述型选择题的一般解法这是近几年高考重点考查的一种题型。此类选择题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题干中提出历史结论或以一段材料作为论点,要求学生在备选项中选出与之相符的论据或结论。其中题干中所展现的内容多是教材中未出现的结论,而选项则多是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二是在题干中列出一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备选项是依据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得出的结论(本题属于此形式)。解答此类选择题时关键要搞清楚结论与史实之间的关系。要根据题干的结论,分析与史实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辨析,同时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2012嘉兴高一检测)“忆往昔,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归举国同庆再造中国魂。”

13、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副对联主题的是()A开国大典 B“文革”结束C香港回归 D改革开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炼信息和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喜迎回归”的信息可以看出与香港或澳门有关,再结合“求和割地”可知只与香港回归有关。答案:C类型二 新时期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例 2】(2012镇江高一检测)2011 年 10 月,大陆地区的陈云林与台湾地区的江丙坤在天津举行会谈。这是两会恢复协商后领导人第七次会谈。其中江丙坤所代表的民间团体是()A海峡交流基金会 B海峡两岸关系协会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和平理事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是准确记忆教材基础知识。上个世纪

14、 90 年代初,海峡两岸分别成立了统一促进组织,一个是 1990 年在台湾成立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另一个是 1991 年在大陆成立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答案】A【状元随笔】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或再现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项所迷惑而选错。这也提醒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牢固掌握教材中的重要基础知识。(2012天津高一检测)2008 年 12 月 15 日,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变成了现实。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A告台同胞书的发表B“一

15、国两制”的提出C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D“九二共识”的达成解析:本题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2008 年“三通”之前的历史性突破应是1992 年两会达成的“九二共识”,即双方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答案:D一、选择题1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A接纳了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D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解析】香港、澳门问题不同于台湾,台湾是我国的内政问题,而港澳是国家主权问题,因此政策不同,香港、澳门没有国防等自治权,因此 B 项错;A 项错在“接纳”上,我们反对主权与治权

16、分开;在主权问题上我们是毫不让步的,因此 C 项错。【答案】D2(2012忻州期末)2009 年 12 月 20 日是右图这一事件十周年纪念日,这一重大事件,就其国际意义而言最准确的是()A是“一国两制”的胜利B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步骤C在中国领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D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国际意义”。A、B、C 三项均是国内意义,只有 D 项是国际意义,故答案为 D项。【答案】D3(2012烟台期末)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说:“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

17、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对以上材料的正确理解是()宣布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 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 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大陆对台湾的方针。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故正确;从材料“尊重台湾的现状”可以看出正确;从“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可看出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台湾外交事务的信息,故错误,据此可知答案为 B 项。【答案】B4.(2012无锡模拟)下图是 1987 年两岸离散兄妹在大陆相见的场面。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A他们离散了至少有 38 年

18、B哥哥是乘飞机直接从台湾抵达大陆的C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终被打破D他们都盼望海峡两岸的统一【答案】B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春愁丘逢甲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材料二 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请回答:(1)材料一中作者的“愁”指的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愁”最终的结局。(2)材料二中作者的“愁”指的又是什么

19、?试分析其历史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当前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推动解决作者的“愁”?【解析】本题考查台湾的历史问题。解题关键在于要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理解两首诗中作者之“愁”,体会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热切之情;要注意对比“春愁”和“乡愁”之根本区别。“春愁”是外来的民族矛盾,“乡愁”是中华民族内部的问题。【答案】(1)作者的“愁”指的是台湾被日本割占。原因: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朽,直接原因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思想感情:为台湾的被割占悲痛不已;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企盼祖国实现统一;忧国忧民的感情;等等。最终的结局: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被收回。(2)作者的“愁”指的是台湾与大陆分离。历史原因:1949年国民党从大陆败退,占据台湾;美国的干涉。条件:改革开放以后,大陆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日益密切;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两岸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增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香港和澳门得到成功的实践;国际上“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广泛的承认。(其他说法言之有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