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9668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骨文发现120年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它们的发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商代历史的了解。安阳的商代人灼烧骨片并按照裂纹预测吉凶,为了这一工作,他们首先选择骨料,打磨光滑,然后在每一片上钻出洞,凿出槽。使用的骨料有两种,第一种是家牛、水牛或少数其他动物的骨骼,主要是肩胛骨,第二种是龟的腹甲和(少数)背甲。在准备阶段,这些肩胛骨要被攻治,去掉残存的肉渣,龟甲锯开,然后打磨光滑作为准备工作的一部分,甲和骨都有可能浸泡在某种液体中使它们软化,以便钻凿、烤出

2、裂纹和镌刻文字,但是具体细节还不清楚。占卜时,出现裂纹,解释裂纹的形状作为向祖先提出的问题得到的回答,占卜吉凶在商代社会的各个阶层可能是很普遍的;但因为实际上所有刻字卜骨都是商王的问卜,我们就把我们的描述限制在商王宫廷里,显然,很多人介入了占卜的过程和结果;商王本人,有时他亲自问卜,而且在任何情况下所有占卜都是以他的名义进行的;贞人,作为商王的代言人问卜;卜人,执行占卜过程;占人,专掌解释裂纹的含义;史,专掌记录整个占卜过程并将其刻在甲和骨上,在宫廷中,占卜是一项重要活动,无疑在王室成员和整个王国的决策中起重要作用。有些占问是常规进行的;有的则是根据需要临时问卜。无论哪种问卜,贞人都要要求卜人

3、进行占卜,卜人要执行占卜过程,占人则接收卜人所求示的祖先发未的回答。然后史就当场记录下来这些疑问、预兆的内容,少数还记载是否应验,记录多数是用刀刻出的。这些记录,提供了19世纪末以前从未获得过的源源不断的重要商代史料。很明显,商代宫廷有一个档案库,收藏这些刻字甲和骨,商亡后,这些档策成为殷墟的一部分湮没地下,从人们记忆中消失。但是后来,它们被当作中药成分之一的“龙骨”收集并用于医疗,导致了甲骨卜辞的发现,进而改变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因为卜骨是用于宗教活动的,它们传递的主要是商代宗教的情况,然而商史学者们巧妙地利用它们去探索商代文化和社会的几乎一切领域。王国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挖掘出关于王亥的完整

4、证据链条。他考证,卜辞中经常提及的“高祖亥”,不仅就是山海经中的王亥,而且在其他典籍中其实出现过多次,只不过其名已经讹传成了核、该、胲等,一向被认为意思古奥难解的楚辞天问中有“该乘季德”一节,前人一直认为完全无法理解,但有了甲骨文的提示,王国维把这一节贯通了,那个“该”字就是“亥”,金文讲的是王亥被害和族人报仇之事。更令人意外的是,三千年前商人自己刻下的“亥”字写法,是一个今天的“亥”加上一个“鸟”的画符。山海经中王亥“双手操鸟”的传说,以及诗经中“天命言鸟,降而生商”的诗句,加上商人自己的记述,一下子产生了奇炒的联系,借由甲骨文的“点石成金”,各种典籍中看似不相干的碎片竟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

5、事,揭示了商族国家起源的重大线索。通过与甲骨文的互相印证,王国维重新发掘了许多历史研究中曾被忽视的古书如山海经的价值。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作为中国年代最久的文字系统,甲骨文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商代历史的了解。B. 甲和骨都有可能浸泡在某种腐蚀性液体中使之软化,以便钻凿、烤出裂纹和镌刻文字。C. 占卜吉凶在商代社会的各个阶层是很普遍的,只不过现存刻字卜骨都是商王的问卜。D. 甲骨卜辞多数是用刀刻出,提供了19世纪末以前从未获得过的源源不断的重要商代史料。2. 下列对文章内容与论证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的第一段是对全文内容的总体概括。指出了发现甲骨文

6、的重要意义B. 二、三、四段介绍了甲骨的选择、准备和占卜工作的具体细节与流程,是文章的分述部分。C. 第五段简略交代了甲骨文被湮没和重新发现的大致经过,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D. 第六、七、八段本身构成一个总分结构,同时这三个段落的内容也是对第一段的呼应。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占卜过程中,商王有时本人亲自问卜,有时委托贞人以自己的名义问卜。B. 在宫廷中,占卜是一项重要活动,可以影响在王室成员和整个王国的决策。C. 商代宫廷有档案库收藏刻字甲和骨,商亡后,这些档案湮没地下,成为殷墟的一部分。D. 王国维借助甲骨文考证出山海经中“王亥”的来历,这表明这部书可被视

7、作信史。【答案】1. D 2. B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作为中国年代最久的文字系统”错误。结合“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它们的发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商代历史的了解”分析,“最久”的表述,以及缺少“成熟的”限定。B项,“腐蚀性液体”错。结合“甲和骨都有可能浸泡在某种液体中使它们软化,以便钻凿、烤出裂纹和镌刻文字,但是具体细节还不清楚”分析,原文

8、说的是“某种液体”。C项,“占卜吉凶在商代社会的各个阶层是很普遍的”错误。结合“占卜吉凶在商代社会的各个阶层可能是很普遍的”分析,缺少“可能”的限定。故选D。【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准备和占卜工作的具体细节与流程”错,原文准备阶段“具体细节还不清楚”。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

9、,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D项,“这表明这部书可被视作信史”无中生有。结合“王国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挖掘出关于王亥的完整证据链条。他考证&前人一直认为完全无法理解,但有了甲骨文的提示,王国维把这一节贯通了,那个该字就是亥,金文讲的是王亥被害和族人报仇之事”分析,不能“表明这部书可被视作信史”。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

10、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要想毁了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吧!”当问到网络对孩子的影响时,郑州市民张钊既生气又无奈。张钊的儿子正在读小学六年级,今年是“小升初”的关键年,但孩子对网络的沉迷令张钊十分忧心。“有时孩子玩在兴头上连吃饭、睡觉都给忘了,现在只好把家里的

11、手机、平板电脑密码全都换掉,但这样也不行,孩子会给你讲条件,看两小时的书要玩半小时的游戏。”张钊很无奈,玩手机成了孩子学习的唯一动力,成绩却直线下降。除了荒废学业,沉迷网络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也是家长忧心的重要原因之一。“最近太沉迷手游了,感觉要废了。”“我宅了几天一直玩手机感觉快瞎了。”“我也是,而且熬夜玩得脸色差。”“我手指打出了一个泡,现在都要贴创可”网上流传的一些沉迷网络后果的说法,虽有些夸张,但却反映了现实问题:过度沉迷网络会对青少年身心发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摘自新华社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观察:网络旋涡魅力多大?材料二:中国网民年龄结构材料三:日本的教育部门围绕中小学生的网瘾问题根据不

12、同程度主要采取两类措施:第一类作为预防性手段在学校召开预防网瘾的讲座、演讲以及公开课等。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团队,让学生、监护人、教师等都参与其中。一些学校在寒暑假时还以网瘾为主题让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提高自主预防认识和能力。除学校内的活动外,日本国家电视台NHK还专门制作了很多与网瘾相关的电视节目,其中也包括中国、韩国等国家在应对该问题时的对策等内容。除电视外,国家级报纸、杂志以及普通出版物、DVD等也向社会宣传网瘾的毒害,从而进行预防。第二类是面向已经网络成瘾的学生。如果程度尚轻一般采取集中野营的方式规范生活习惯、增加体能训练,丰富活动内容,从而让学生规避网络的过度使用。而对于网瘾严重的学生

13、则采取住院治疗,由国家级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干涉治疗。摘自全球华语广播网材料四:为了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规定。去年底印发的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对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内容进行集中整治;前不久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重拳整治网络空间秩序规范青少年网络使用,体现了管理部门的决心。但就目前来看,面对屡见不鲜的诱导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不断发展的互联网产品形态,监管的提升仍然有较大空间。如何建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体制机制?如何加强对网络游戏视频等产品的监管审核?如何利用技术手段

14、把好防范网络沉迷的关口?这些需要相关部门抓紧论证、出台切:实可行的办法。摘自人民日报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刻不容缓4. 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郑州市民张钊的例子,证明网络会对当今社会青少年的身心发育产生不可估量影响。B. 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中国网民人口越来越多,每个年龄阶段网民人口占比有增加。C. 我国网民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群体为主,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D. 日本采取的集中野营的方式,可以规范生活习惯、增加体能,有效治愈网络成瘾者。5. 下列对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一项是A. 材料列举网上流传的一些沉迷网络后果的说法,虽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青少年对网络沉迷已

15、有所觉悟。B. 材料表明,随着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整治,网络游戏已经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C. 日本经验告诉我们,由国家级研究机构专业人员进行干涉,就可以提高学生自主预防网瘾的认识和能力。D. 从材料看,青少年网络沉迷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6. 综合四则材料,就我国如何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提几点建议。【答案】4. C 5. D 6. 家长要加强监督,防止孩子沉迷网络;国家加强行业监管,规范网络游戏市场;教育部门要正确引导青少年行为,提高青少年预防认识和能力;加强舆论宣传,协调各个部门,防范青少年网络沉迷。【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

16、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考生应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在文中找出与选项相关的句子,结合文意和自己的认知作出判断。本题A项,“郑州市民张钊的例子,证明网络会对当今社会青少年的身心发育产生不可估量影响”曲解文意,材料一中原文表述为“过度沉迷网络会对青少年身心发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选项中缺少限定性条件“过度沉迷”;B项,“每个年龄阶段网民人口占比有增加”,不合题意,根据材料二图表信息可知10-19岁、20-29岁、60岁及以上均减少,并非“每个阶段”都增加;D项,“日本采取的集中野营的方式,可以规范生活习惯、增加体能,有效治愈网络成瘾者”,不合文意,材料三中表述为“如果程度尚轻一般采取集中野营的方式规

17、范生活习惯、增加体能训练,丰富活动内容,从而让学生规避网络的过度使用”,强调的是“程度尚轻”,并不能治愈“所有”网络成瘾者。故本题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按照题目要求,如本题“下列对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一项是”,然后根据文本和自己的认知对应选项分析。本题A项,“材料列举网上流传的一些沉迷网络后果的说法,虽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青少年对网络沉迷已有所觉悟”不合文意,三则材料均未涉及“已有所觉悟”;B项,“网络游戏已经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无中生有,材料四中“为了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规定。去年底印发的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对

18、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内容进行集中整治;前不久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重拳整治网络空间秩序规范青少年网络使用,体现了管理部门的决心”,这些句子说明国家出重拳正在治理网络游戏,并不能证明“已经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C项,“由国家级研究机构专业人员进行干涉,就可以提高学生自主预防网瘾的认识和能力”,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三中只有“而对于网瘾严重的学生则采取住院治疗,由国家级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干涉治疗”这样的表述,文章只强调过程,不涉及结果。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探究性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考生应先看清题目

19、要求,如“综合四则材料,就我国如何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提几点建议”,然后阅读全文,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概括答案要点,分条作答。材料一写的是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现状和家长的担忧,可以建议为“家长要加强监督,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材料三写的是“日本的教育部门围绕中小学生的网瘾问题根据不同程度主要采取两类措施”,可以借鉴经验,概括为“教育部门要正确引导青少年行为,提高青少年预防认识和能力”;材料四为了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规定,可概括为“国家加强行业监管,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综合全文,网络监管协调各个部门,各方面积极参与,全社会行动。【点睛】解答此类题目时最关键的是在找出答题区间后

20、,将文本内容同选项内容表述进行认真而仔细的比较,注意出题者经常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等。选择题用好“比对法”;解答主观题,考生需通读所有材料,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纸上故乡邓琴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

21、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

22、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

23、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

24、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7. 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激起“我”的思乡之情。“我”常在故乡记忆里寻找慰藉。B. 文中写孩子们学大人们采茶的情景,表现了故乡虽

25、有贫穷苍白的一面,也有给生活增添乐趣的一面。C. “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经历过苦难,受过战争的洗礼,它丰厚的红色文化浸润了这片土地。D. 文章首句和末句遥相呼应,强调故乡在“我”的文字书写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作用,突出主题。8. 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9. 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答案】7. D 8. 要点勤俭的生活态度,不怕苦的精神,宽容待人,懂得珍惜;红色文化的洗礼,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对苦难有着更深的理解。(意思对即可) 9. 要点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使我”从中获得慰藉;“我”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

26、,纾解了“我”厚重的乡愁;“我”用文字构建的“心中故乡”,是“我”对故乡的回报,也是“我”的精神家园。(意思对即可)【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前三项考核情节,D项考核结构,其中D项,“强调故乡在我”的文字书写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作用”不正确,应是强调故乡在“我”的精神层面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故选D。【8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要求概括“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句话中“精神层面的影响” 包含哪些方面,答题时注意关注文章的上下文,

27、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概括答题要点。【9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标题的含义的题目,要求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对标题含意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对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解答本题时,需紧扣“纸上”“故乡”。“纸上”意味着写进文字中的故乡之情,一是他人关于故乡的记叙,让“我”获得心灵上的安慰;二是“我”对故乡的追忆唤起我的思乡之情,促使我写下

28、有关故乡的文字;三是“我”在纸上写下的心中的故乡,是我的精神家园。点睛: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结构的能力,主要考核标题的作用,分析文章的标题一般先答出含义,然后从文章的和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性格(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二、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

29、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成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汉王)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

30、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注】雒阳:洛阳。郦食其

31、:人名。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B.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C.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D.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低一等。B. 高帝,

32、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C. 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为死亡的通称。D. 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奴仆三百人。他变卖全部家产来寻求刺客谋刺秦王,为韩国报仇。B. 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C. 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D. 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

33、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印绶。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答案】10. B 11. A 12. B 13. (1)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2)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

34、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下邳”为地名,其前省略了介词“于”,两者构成介宾短语,后置,其后断句,排除D;“此”是代词,“这”的意思,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A、C;故选B。句子翻译为: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

35、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A 项,“侯,比伯低等”错,侯是二等爵,比伯高一等。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

36、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没费一兵一卒”错,于文无据,原文为“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可知,还是出兵攻打了。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独:只是;因:乘机; 通“懈”,懈怠。向,过去;俯仰之间,转眼之间;陈迹,旧迹;兴怀,引起心中的感触;修,长。【点睛】参考

37、译文: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故。 沛公从雒阳向南穿过辍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晓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驻留营垒,派一部分人先出发,给五万人准备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成阳,沛公想接受他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

38、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于是到了成阳,秦王子婴投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派人请领汉中地区。项王就答应了。张良因此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于是派张良回去。他一边走,一边烧断了栈道。 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到了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

39、地,就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了。”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向汉王献计,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这年秋天,汉王追击楚军到了阳夏的南面,因战斗失利而坚守固陵,诸侯们到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张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了他的计谋,诸侯们才都来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决战取胜在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

40、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留侯身体多病,便施行道引之术,不食谷物,闭门不出一年多。恰逢高帝驾崩,吕后感激留侯的恩德,就强让他吃饭,说:“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何必自找苦吃到如此地步啊!”留侯不得已,勉强听从吕后的话而进食。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候。(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一)苏轼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注】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木芍药:牡丹花。殿:在最后。14. 下列对这

41、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句扣诗题“雨晴”,第二句以“蛙声”写出了雨后初晴的景物特点。B. 作者看似悠闲,实则孤寂,这可以从“拄杖挑菜”的细节描写中看出。C. 作者以“梅子欲尝新”暗示季节的更迭,“欲”在这里是快要、而不是想要的意思。D. 海棠花已凋谢,如梦一样难觅踪影,表达了作者对海棠生命短暂的悲叹。15. 尾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4. D 15. 拟人。“殷勤”“独自殿”等词语赋予“木芍药”以人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的感激与赞美。对比。木芍药与上文的海棠、梅子对比,体现了“木芍药”善解人意,延续保持春光到最后的特点。借物抒情。借对木芍药的

42、感激与赞扬,表达自己惜春而不得的伤春之情。【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意、思想主旨、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查,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将各个选项带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即可。D项,“作者对海棠生命短暂的悲叹”错,应该是表达对春天易逝的惜春伤春之情。故选D。【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有哪些,再结合诗歌中的语句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尾联“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意思是只有殷勤的芍药花,还独自开放在春天的后

43、面,“殷勤”“独自”赋予“木芍药”人性化特点;同时,殷勤的芍药花独自开放在暮春,与前面的“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形成对比,作者赞美木芍药情意恳切,就是感伤百花的无情。由此可见,作者是借对木芍药的感激与赞扬,来表达自己惜春而不得的伤春之情,内心充满了“迟暮”之感。【点睛】诗歌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等。确定诗句使用什么表现手法,要看诗歌主要技巧倾向,这就要求熟悉表现手法分类并具有答题方向的识别能力。(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择吉”是中国人做大事前通常要做的一项古老传统习俗,以期趋利避害。诗经氓中的“_”两句,能印证这一习俗早已有之。(2)屈原的离骚

44、中,诗人用“_”两句,以比兴手法,用荷装饰衣着来表达自己对美德的追求。(3)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_”这几句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4)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园田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是“_。”(5)赤壁赋中侧面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的语句是:“_。”【答案】 (1). (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2). (2)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3).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5). (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以及文化常识掌握情况。考

45、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筮”“咎”“芰”“芙蓉”“衿”“羁”“幽壑”“嫠”三、语言文字运用17.下列加横线字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商榷(qu) 聘请(pn) 葳蕤(wi ru) 不可估量(ling)B. 诅咒(zhu) 踯躅(zh zh) 豁然开朗(hu) 得心应手(yng)C. 切磋(co ) 肄(y)业 敷衍(f yn ) 能裨实用(p)D. 肤浅(f) 忌恨(j) 竞相诽谤(fi

46、) 繁芜丛杂(w)【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常用字音字形。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记忆,部分词语也可以根据词义和词性来辨别读音。A项,聘:pn ;“不可估量”的“量”读“liang”;B项,踯躅(zh zh);“得心应手”的“应”应读“yng” ;C项, 敷衍(f yn );裨: b;故选D。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媒体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对世界35个国家首脑进行窃听活动,其手段无出其右,招致越来越多国家的声讨和批评。相当一部分人对“药驾”危害性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药驾”不以为意,根本不知道服药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张居正利用专制权力,强化管理,振衰起弊,使明

47、朝出现了短暂的中兴,是少有的治世能臣,是传统意义上的大政治家。将“谣言并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个谣言”奉为圭臬的“秦火火”等因涉嫌利用网络制造传播谣言被依法刑事拘留。李白杜甫缘悭一面,天宝四年,李白在任城,杜甫来访,后二人同游任城,次年秋天又会于曲阜。考前一个月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终点前的冲刺,许多同学余勇可贾,应抓住这段时间,奋力拼搏。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不以为意:不在意,不放在心上。使用正确。振衰起弊:祛除弊端,使衰落的时局得以振兴。使用正确。余勇可贾:比喻剩下的勇气和力量很足,还有勇气可以使出来。使用正确。无出其右:表示没有能超过他的,含褒义,用在此处感

48、情色彩不当。奉为圭臬:圭:意为土圭,测日影器;臬:意为水臬,古时测量水平的仪器;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使用正确。缘悭一面:指缺少一面之缘,谓无缘相见。与语境不符。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临近岁末,各种商品的打折促销也渐渐“白热化”了。行走在商场,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B. 转基因是一种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它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改造其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等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C. 云南普洱地震发生后,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有关部门要全力以赴抢救受伤群众,要求驻地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有

49、关方面妥善做好群众避险和安置。D. 音乐剧元培校长塑造了以蔡元培为首的爱国知识分子为民族独立、自由、平等的社会理想而努力的“栋梁”形象,以及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观念和冲击旧文化体制取得的成就。【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不合逻辑,“三折、四折甚至五折”成递减关系,应改为“五 折、四折甚至三折”;B项,正确;C项,成分残缺,“做好群众避险和安置”缺少宾语,应在“安置”后加上“工作”;D项,搭配不当,“塑造了”不能搭配“教育观念和成就”,把

50、“以及”改成“展现了”一词。故选B。20.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独创“谭腔”的谭鑫培,是京剧历史上最伟大的表演艺术家之一。如果与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作比,那么他就最接近于杜甫: 。他就恰如杜甫的艺术精神在清朝末年的化身, ,所以追随者众多。 ; 。 , 。这就是中国传统诗论中最受重视的“风骨”,也正是谭鑫培所具有的风骨。不但在精神与美学上与之相通,还为后人打开了艺术表现上的极大空间仅有苍劲,不是杜甫,不是谭腔只有融悲凉与苍劲为一体,把两者天衣无缝地融入跌宕起伏的音韵旋律中含蓄蕴藉,沉郁顿挫,风气端翔,光英朗练才是杜甫,才是谭鑫培仅有悲凉,不是杜甫,不是谭腔A. B

51、.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本文段围绕着“谭鑫培与杜甫在精神上的共同点”这一话题展开。解题时要注意上下句勾联。第句是杜甫诗歌风格的特征,应紧承上句“那么他就最接近于杜甫”;第句是“所以追随者众多”的原因解说;接下来的句子则是对两者风格相似的具体阐述;第句与第句的顺序由第句中的“悲凉与苍劲”决定;第句的顺序由关联词“只有,才”确定。故选A。21.

52、下面是明德中学文学社社长给该校校长写的一封信,其中有几处在表达上不妥当,请找出来并改正。尊敬的程校长:您好!我是敝校星云文学社的社长,我社想出版一本名为放飞梦想的书。这本书收录了我社同学的102篇大作,是我们文学社成员智慧的结晶。请您在抽出时间拜读,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言。您是著名的教育家,能得到您的鼎力相助,我社一定会蓬荜生辉。希望您能同意,在此敬谢不敏!祝您工作顺利! 明德中学星云文学社 2017年5月24日【答案】“敝校”改为“咱们学校”(或“学校”,或删掉“敝校”)。“大作”改为“作品”(或“文章”)。“拜读”改为“阅读”。“蓬荜生辉 ”改为“倍感荣幸”。“敬谢不敏”用词不当。删除或改为“

53、在此先表谢意”。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是明德中学文学社社长给该校校长写的一封信,其中有几处在表达上不妥当,请找出来并改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敝校”是谦辞,不能用于内部;“大作”是敬辞,不能用于自身;“拜读”是敬辞,不能用于别人读自方的文章;“蓬荜生辉”用词不当,改为“倍感荣幸”。“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行动则是那座钢铁长桥,那艘诺亚方舟;高昂起你青春的头颅,成功的时刻在等你去实现。要求:选好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记叙文。【答案】范文:梦想,哪里走 “我要成为一个最棒的老师:布置好少

54、的作业,然后和他们一起玩!”稚嫩单纯的表情,此时莫名的有些喜感,我不禁笑的前俯后仰。“不许笑!不许笑!再笑就打你!”粉嫩的小娃娃涨红了脸,想要制止我的狂笑。见我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急的想要掉金豆豆,却还苦苦的忍着,泪眼朦胧的望着我,抽噎着:“这是我的梦想,你必须尊重,不许笑了!要不然我告诉妈妈,你又欺负我。”我的笑声荡然无存,这是他的梦想。他对未来人生道路的一次抉择,或许只是一时心起,或许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但,那真的就是梦想。我看着他怔住的呆样,又有些失笑,无奈的拉过他,抱在怀里,诱哄道:“安啦!小勇,乖!姐姐绝对不笑话你了!你的梦想是做一名老师吗?”他这才回过神来,听了我的话又一副神气活现的

55、样子,头昂的老高,特骄傲的瞅了我一眼。我不免惊讶,有些无语的看着他的小样儿,腹诽着。六七岁的小鬼已经知道梦想了吗?应该是吧!我记得妈妈当年笑话我,“小娃娃想做大人物,当时我的梦想是什么呢?是成为像雨果一样的大作家,然后出很多很多的书,赚很多很多的钱,买很多很多的糖果。现在想来,当初的愿望也太傻了,作家,又岂是那么好做的!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都成为了大人。我曾经认真的思考过,区分孩子与成人的标准,在年龄吗?或许有吧!但我想,更多的还是心态。当初孩提时代的我们天真快乐,无忧无虑,分不清现实与虚幻,不知世事,心随意动,意随身行。我们慢慢的长大,开始了解到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我们在

56、规则下屈服,在劝阻下弃甲投诚。我有时会想:时间真的是一把血淋淋的杀猪刀,改变了我们最初的模样。但且希望新一代的小树苗们,不要未曾开放就枯萎,你们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梦想!虽然梦想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人总归要屈服于现实,但谁又能否认它是我们整个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呢?梦想的鲜花啊!娇艳芬芳!但愿世人能够“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梦想,不光要想,还要付出行动,否则必为空想。若下定决心去追求,娇艳玫瑰还远吗?让我们一起:梦想,想要哪里逃!【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从“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行动则是那座钢铁长桥,那艘诺亚方舟;高昂起你青春的头颅,成功的时刻在等你去实现。”这句话可

57、以提炼出“现实”“理想”“行动”三个关键词。三者有明显联系,确立理想要遵循现实、以现实为基础,只有付出行动才能实现理想。确定中心思想。此观点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把理想变为现实需要行动,否则就是空想。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理想转化为现实的基本途径是实际行动,理想的实现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要靠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架起由理想通往现实的桥梁实现理想的途径。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要想实现理想,实干是唯一的道路。题干中要求考生“选好角度”,此题需要综合三句话来立意,较好的立意是把三者结合。要确定一个在

58、审题立意、写作空间和层次梯度上都合适的题目。立意:1.要确立理想以现实为基础的理想并付出行动为之奋斗。2.行动拉近了梦想和现实距离。3.行动的力量。素材:1.理想和存在并不冲突,理想包括现在存在和过去的所有事物,没办法否定其存在。但理想都是以人为主体,离开人的理想,暂时来讲是没有意义的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有可能实现的想象。理想是一种对未来的想象,但是,并不是任何想象都是理想。“理想失去了,青春之花也便凋零了。因为理想是青春的光和热。”这一句话就说明了理想的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有理想。不过,理想虽然是美好的,但没有意志,理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彩虹。2.有人说:“登上金字塔的生物

59、只有鹰和蜗牛,既然我们人人都不能像鹰一样一飞冲天,那我们只有象蜗牛一样靠自己的耐力默默前行!”3.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所以行动吧为了理想结构层次:题目是梦想,哪里走,符合材料含义,与主题相关。文章语言简练、规范,开篇吸引人。运用对话的形式开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颇有新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主体部分能较好的运用语言、动作、肖像描写,使事例具体、生动,细节描写突出了人物对理想的向往和执着,令人感动。结尾呼应开头和题目,结构完整,点明主题。文章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读者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