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3 专题15 第4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098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3 专题15 第4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3 专题15 第4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3 专题15 第4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3 专题15 第4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3 专题15 第4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3 专题15 第4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3 专题15 第4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3 专题15 第4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3 专题15 第4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3 专题15 第4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3 专题15 第4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3 专题15 第4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3 专题15 第4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线索一: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近代以来,从经典力学的建立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人类对世界变化的认识开始由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界。生物学领域经历了由创世神话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三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线索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名家辈出、杰作纷呈,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电影和电视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线索三: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现代中国文化事业曲折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也历经曲折。科学技术方面,“两弹一星

2、”、南优2号杂交水稻、“银河”计算机、“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突出成就。第40讲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科研的起步与成就(1)国防科技1958年建成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2)医学: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3)农业科技: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背景:“文化大革命”造成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越拉越大。

3、(2)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3)意义: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3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1)表现核技术方面:核武器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农业、科研等方面和平利用。空间技术领域:1984年,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航空航天事业: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2003年10月,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信息技术领域:1983年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2002年,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02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生物工程领域:相继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

4、中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2)意义: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科教兴国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提出(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2)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2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3含义: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4影响:文学创作繁荣,

5、电影和戏剧创作百花争艳。5破坏:“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样板戏”一枝独秀。6复苏:改革开放后,在“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指导下,文艺创作再现勃勃生机。三、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1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1)废除旧的教育制度方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措施: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创建新教育管理制度。作用: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2)建立新的教育制度措施: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性质:新中国教育是为人民大众

6、服务。意义: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2“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1)表现:“停课闹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教育革命”的展开和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办法。(2)影响: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3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2)措施:恢复高考、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以及教育立法的较大进展。(3)成就:各级各类教育跨上了新台阶: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成人教育成绩显著,高等

7、教育总体规模发展迅速。现代科技的发展(1)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2)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4G同步、5G引领跨越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云计算、移动通信和卫星精准定位系统,中国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全球将近40%的网上交易发生在中国。(3)以港口机械装备全自动化、物流全自动分拣流水线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变化中华人民

8、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建立了政治工作机构,开设了马列主义课程,明确了高等教育为工农开门,为生产服务的方向。从1952年起,教育部规定大学从一年级开始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师翻译苏联教材,成立教研室。顾明远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思维激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确立起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权;高等教育面向工农,为社会服务;借鉴苏联经验。探究一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史料一我们要不要搞原子弹啊,我的意见是中国也要搞,但是我们不先进攻别人。别人要欺负我们,进攻我们,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击。毛泽东史料二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

9、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美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1970年4月25日讯(1)史料一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研制核武器主要是出于防御目的。(2)史料二反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政治意义。其中的省略号将史料二分为两层意思,分别介绍了卫星发射成功的国内和国际意义。(1)根据史料一,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形势,分析中国政府做出自主研制“两弹一

10、星”战略决策的目的。(2)根据史料二,分析卫星发射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卫星发射对当时的中国产生的重要影响。提示(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以及美苏等国的核讹诈。因此,中国制定“两弹一星”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保卫国家安全,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并为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2)时代特征:国内,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重要影响: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促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助推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1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是科技发展的政治基础。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1、,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前提。3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4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为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5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推动和需要是重要动力。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探究二“双百”方针史料一中央现在着重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史料二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

12、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1)史料一说明了实施“双百”方针的根本目的及直接目的。(2)史料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变化体现了“双百”方针的落实情况对史学研究的影响。可见,国家政策和政治环境影响科学文化发展。(1)根据史料一,指出党中央提出“双百”方针的主要目的。(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提示(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现代科

13、技和繁荣文学艺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认识“双百”方针1从“双百”方针的内涵看:“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学术问题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2从背景来看:“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3从基本精神来看:“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要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术、学术民

14、主,其实质是为人民服务。4从受挫原因看:“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左”倾错误干扰造成的。5从历史经验教训上看:学术问题的政治化无法实现“百家争鸣”;政治生活不民主,文艺界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双百”方针能顺利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文化就能兴旺发达。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新中国的科技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国的科技成就(部分)时间成就意义(地位)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核垄断,步入有核国家行列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拥有战略威慑武器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又一个飞跃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中

15、国拥有自己的天空眼睛1997年银河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计算机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2002年中国第一头克隆牛诞生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重大成果2003年“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三个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科学家“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发展贡献”奖章标志着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水平居世界前沿2016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心有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变化:2

16、0世纪70年代前重点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国防科技;20世纪70年代后在高新技术的多个领域取得众多突破。影响: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中国与四次工业革命前两次工业革命让中国陷入落后挨打的尴尬局面,逐渐沦为列强的附庸,成为西方宰割的对象。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时中国正值内战,科技无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左”倾错误的发展,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一度与世界科技革命潮流失之交臂;改革开放后,中国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积极重视引进技术和资金,促进经济的发展,登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末班车。当前以

17、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工程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中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人才、制度等优势,正走在科技创新时代的最前沿。【考法示例】还原社会情境,隐性考查新中国的科技(2019全国卷)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知情境:本题还原1954年俄文书刊借阅的社会情境,要求准确认识政治、经济、科技之间的关系。明立意:从俄文书刊

18、借阅数增加显著的角度,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抓关键:由材料时间“1954年”可知,当时中国正开展以苏联援助为特征的“一五”计划,故俄文书刊借阅数增加显著。理思路:当时两大阵营尖锐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和封锁中国,所以中国科学研究难以与国际前沿接轨,故排除A项;“科教兴国”战略始于199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由我国借阅苏联书刊大幅增加来看,材料反映了我国注重学习苏联经验,而反思苏联经验要到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故排除C项。【真题体验】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俄文教育1(2015全国卷)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

19、、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D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为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即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当时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主要是借鉴和学习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经验,因此出现题干中高校和中学开设俄文课程以及许多中小城镇掀起学习俄语热潮的现象,故选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外交政策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学习俄语的热潮与计划经济体制无关,故B项错误

20、;文化教育改革与学习俄语没有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练点: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2(2017全国卷)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C材料中高校在校生总数的增长,是人才选拔制度改革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这体现了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故选C项。自1977年恢复

21、高考制度后,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这种变化反映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需要更多的人才。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渴望上大学,大学的“精英式教育”应当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高校扩招这种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扫盲教育3.(2017全国卷)右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C该作品的时代背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府开展扫盲教育,因此出现婆媳二人冒着

22、严寒去学习的场景。该作品明显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扫盲教育这一社会现实,故选C项;传统文人画注重写意,不符合该作品的风格,故A项错误;同一时期西方流行的是现代主义绘画,其特点是绘画着重表现画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倾心于形式的新颖,故B项错误;该作品的内容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不是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故D项错误。1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从1964年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面对这一世界难题,他走进水稻的莽莽绿海;头顶烈日,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走遍南方沼泽湿地,苦苦寻觅。终于有一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后历经10年磨难,终于培育成功。为中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

23、出杰出贡献。2019年9月29日荣获“共和国勋章”。材料从根本上体现了袁隆平()A爱国主义精神B国际主义精神C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 D艰苦奋斗的精神A根据材料“从1964年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面对这一世界难题,他走进水稻的莽莽绿海”“为中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杰出贡献”可知,他的动力来源于对国家的热爱,故选A项;B、C、D三项不是根本体现,故排除。2(2020南充二模)1950年9月,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在北京召开首届全国工农教育会议,马叙伦主持会议,毛泽东、朱德等中央主要领导参加,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工农教育提到国家议事日程上来。这次会议()A确定了半工半读两种教育制度B标志着比

24、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C确立了工农联盟的主人翁地位D肯定了工农教育对建设新中国的重要性D材料反映的是1950年9月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在北京召开首届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体现了国家对工农教育的重视,故D项正确;A项是在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确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是在1954年宪法中确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3.(2020内江二模)右图是1952年创作的宣传画。该作品()粉碎美国帝国主义的细菌战!A促进了公共卫生观念的普及B开创了独特的群众动员方式C体现了现代主义美术的风格D反映了美国孤立政策的破产A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防疫”“19

25、52年”可以推断出新中国成立后宣传“防疫”知识,这有利于民众提高和普及公共卫生观念,A项正确。4.观察右图(1952年8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5周年全军运动会上,运动员进行识字赛跑比赛。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写出规定的几个字后,才可以起跑)。图片说明新中国()A义务教育已得到落实 B提升了军队文化素养C创新文化普及的方式 D扫盲教育得以普遍落实C运动会赛场上,运动员要写出规定的字才能起跑,这种独特的比赛方式说明新中国创新文化普及的方式,故选C项;义务教育的普及是在20世纪8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图片中的做法有利于提升但看不出“提升了”军队的文化素养,排除B项;图片只

26、体现了军队中扫盲教育的落实,但并没有提到其他民众的情况,排除D项。51908年,中国体操学校的校训是“增强中华民族体质,洗刷东亚病夫耻辱”。1955年,朱德为第一届全国工人体育运动大会题词:“普及人民体育运动,为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体育目标的变化反映了()A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工业建设成就巨大C人民体质逐渐增强 D国防力量迅速增强A由材料“增强中华民族体质,洗刷东亚病夫耻辱”“普及人民体育运动,为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可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结束,新中国体育目标旨在增强人民体质,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体育建设的目标而非工业建设,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体育建设的目标而非人民体质的变化,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研制“两弹一星”提高了国防力量,排除D项。6(2020昆明一模)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的冬学教育大多沿袭了根据地和解放区时期的传统,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诉苦、对比和算账等。同时,适时开展时事教育,培养农民整体观念,实行城乡互助。冬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A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B促进民众的自我觉醒C建构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D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C从材料中“冬学教育大多沿袭了根据地和解放区时期的传统,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诉苦、对比和算账”可以看出是要教导人民对旧政权要有清醒的认识,实际上是要确立他们对新政权的认同感,故选C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