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八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 单项选择题1. (2016浙江宁波质检)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池塘内所有生物构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 进化的原材料只能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C. 二倍体草莓与四倍体草莓存在生殖隔离D. 若种群中显隐性个体的数量保持不变,则没有发生进化2. (新视角)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遗传是进化的基础,突变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B. 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C. 地理隔离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最终可导致生殖隔离D. 突变、自然选择等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3. (2015北京丰台区一模)很多植物在进化过程
2、中会产生某些化学物质,用以抵御植食性动物的取食,如芥子油苷就是十字花科植物产生的,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对多数昆虫都是有毒的,但却能吸引菜粉蝶前来产卵,其幼虫(菜青虫)也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由此无法推断出()A. 用芥子油苷诱杀雌性菜粉蝶,可降低种群出生率B. 菜青虫能消除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C. 芥子油苷可以吸引菜青虫的天敌前来捕食D. 十字花科植物和菜粉蝶发生了共同进化4. (2015北京市朝阳区期末)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 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增加,生物不发生进化C. 共生关系的两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可
3、形成适应对方的特征D. 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5. (2016安徽六校联考)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性对雌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决定表现型的基因可以随着生殖而世代延续B. 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代代相传C.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保存对环境更适应的性状D. 雌孔雀对配偶的选择影响种群基因频率6. (2016安徽安庆模拟)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A. 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B.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
4、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C. 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D. 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恢复7. (2015合肥二模)某生物基因(a)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合子(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下说法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 基因a的产生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B. 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选择作用会有所不同C. 不同地区基因突变频率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D. 不同地区的群体有着共同的进化方向8. (2016安徽五校联考)如图是我国黄河两岸a、b、c、d 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
5、,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物种最终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B. b迁到黄河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内因是种群的基因库不同C. c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种群在进化D. 欲判断d与b是否为同一物种,只需看b与d能否自由交配即可9. (2015河南郑州质检)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桦尺蛾与灰色桦尺蛾表现为共同进化B. 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 人工饲养的狮、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不能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D. 果蝇因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而
6、长期选择交配,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10. (2015东北三校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既可由环境因素诱发,又可自发产生B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不都是先天性疾病C自交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染色体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比较明显的染色体变化11. (2015肇庆模拟)生物在发生进化时()A. 总是适应环境的B. 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 自然选择总是正向的D. 生物的变异总是有利的12. (2015山东卷)玉米的高杆(H)对矮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
7、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0p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B. 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C. pa时,显性纯合体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1/9D. 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5/913. (2015安徽卷)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
8、. 75% B. 50%C. 42% D. 21%14. (新视角)调查某校学生中某基因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该校学生中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 6%、8% B. 92%、8%C. 78%、92% D. 8%、92%15. (2015丽水模拟)下图为19321962年英国甲、乙两地区同种苍鹭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甲苍鹭种群1947年死亡率很高对该种群来说未必是坏事B. 乙地1957年和1937年种群数量的差值可表示其出生率C. 甲、乙两地苍鹭种群的数量变化都呈逻辑斯谛增长D
9、. 甲、乙两地苍鹭种群间存在地理障碍但不存在生殖隔离16. (2016山东烟台期末)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描述是()A. 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B. 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C. 种群间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生殖隔离D. 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17. (2015山东滕州质检)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 隔离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意味着新物种形成B. 自然选择导致有利变异不断定向积累C. 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
10、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18. (2015辽宁朝阳模拟)关于现代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 没有地理隔离就不会有新物种的形成C. 突变是不定向的,重组是定向的,都是进化的原材料D. 马和驴能交配产生后代,它们之间没有生殖隔离19. (2015荆州模拟)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B. 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C. 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D. 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
11、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二、 多项选择题(改编题)20. (2015上海长宁区模拟改编)科学家在研究北美两种不同物种果蝇(种1与种2)的进化过程时发现:在百万年之前,北美大陆只有一种果蝇,其基因型为aabbccDDeeff,随后不同区域的果蝇出现了不同的基因型,如图。(注:当基因A与B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体中会发生胚胎早亡;同样,基因C与D或E与F同时出现也发生胚胎早亡)在阶段时,一些地区的果蝇类型消失,分析其消失的原因可能是()A. 某些类型的果蝇不适应渐变的环境B. 环境导致果蝇基因产生定向的突变C. 突变产生了新的致胚胎早死基因D. 某些果蝇类型的天敌大规模增加21. (新视角)7月29日是
12、全球老虎日,我国政府在野生虎分布区建立了30多个自然保护区和70多处基层保护管理站,不断改善野生虎栖息地,遏制非法猎捕野生虎及其捕食动物等活动。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存环境B. 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 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D. 不同自然保护区中的野生虎间存在生殖隔离22. (2015海南卷)果蝇长翅(V)和(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 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 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
13、叙述,正确的是()A. V基因频率降低了50%B. V基因频率增加了50%C. 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D. 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23. (2016安徽安庆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有()A.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 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 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D. 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加强立法,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三、 简答题24. (2015四川模拟)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
14、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材料一中的这种蛾已经发生了进化,原因是_。(2) 材料二中的这两个种群是否已经进化为两个不同的物种?_,理由是_。(3) 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的结果。(4) 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
15、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变小。(5) 下表为某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基因型A种群(个)B种群(个)XDXD2000XDXd50160XdXd100200XDY1800XdY170270 计算D基因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_。你认为造成B种群的基因型分布最可能的原因是_。 就D基因而言,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25. (2015新课标卷)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1) 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
16、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A基因频率为_。(2) 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专题八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 C【解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为种群,而一个池塘内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A错误;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错误;二倍体草莓和四倍体草莓交配后产生的三倍体草莓不可育,因此二倍体草莓和四倍体不属于同一物种,存在生殖隔离
17、,C正确;发生进化的标志是基因频率是否发生变化,跟显隐性个体的数量没有关系,D错误。2. B【解析】 遗传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使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和延续,变异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地理隔离阻止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可导致种群基因库之间的差异,导致基因不能进行交流,从而产生生殖隔离;自然选择、突变都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3. C【解析】从题中可见,芥子油苷可以吸引菜粉蝶前来产卵,用芥子油苷诱杀雌性菜粉蝶,可降低种群出生率,A正确;菜青虫能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说明菜青虫能消除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B正确;芥子油苷可以吸引菜粉蝶前来产卵,但不能判断是否
18、能吸引菜青虫的天敌前来捕食,C错误;十字花科植物和菜粉蝶相互适应,发生了共同进化,D正确。4. C【解析】基因突变不能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只能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A错误;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物周围的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对生物不断的进行选择,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故生物也在不断进化,B错误;共生关系的两种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互相选择对方,故可形成适应对方的特征,C正确;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5. C【解析】依题意“雄性蓝孔雀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 可知,大尾屏的基因可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即决定表现型的基因可以随着生殖而世代延续
19、,A正确;雄性蓝孔雀个体会衰老、死亡,也会通过生殖产生后代,即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代代相传,B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错误;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的特性对雌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会导致后代大尾屏的基因频率增加,小尾屏的基因频率减少,因此雌孔雀对配偶的选择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D正确。6. A【解析】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即滩涂湿地生态系统,A错误;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B正确;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C正确;建立
20、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我调节能力逐渐恢复,D正确。7. D【解析】 基因突变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A正确。不同环境条件会导致生物向不同方向进化,D不符合生物进化论。8. D【解析】分析图示可知:物种a进化成b、c过程,先是出现地理隔离,最终形成生殖隔离,A正确;黄河北岸的b物种迁到黄河南岸后,与c物种生活在一起,但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其根本原因是b物种和c物种的种群基因库存在显著差异,B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C正确;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因此判断d与b是否为同一物种,先需看b与d能否
21、自由交配,若能自由交配,还需看后代是否可育,D错误。9. D【解析】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桦尺蛾基因频率增加,灰色桦尺蛾基因频率减小,不是共同进化,A错误;抗生素对细菌发生基因突变进行选择,B错误;人工饲养的狮、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后隔离,C错误。10. C【解析】 自然界中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如宇宙射线、某些病毒等,所以基因突变可自发产生,如果人为的改变环境因素,用X射线等处理也可诱发基因突变,A正确;先天性疾病是指一出生就有的疾病,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有些遗传病在人出生后、生长发育到一定的年龄阶段才发病,B正确;通常情况下,自交不会导致种群
22、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错误;染色体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D正确。11. B【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B项正确,A、C和D项均错误。12. D【解析】一对等位基因的各基因型频率之和等于1,某一个等位基因频率等于它的纯合子频率加上二分之一杂合子频率,所以当0p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A正确;pb时,HH 和hh 的基因型频率相等,Hh的基因型频率等于1/2,B正确;当pa时,与HH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纵坐标的数值为1/9,即显性纯合子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1/9,C正确;当pc时,由图可知,hh的基因型频率为1/9,HH和Hh的基因型频率相等,各为4/9,则F
23、1自交一代, 子代中纯合子比例为1/9hh4/9HH4/91/2(hhHH)7/9,D错误。13. 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在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情况下合并为一个种群,可以认为原先两个种群的大小相同,得知两个种群合并后的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70%,a基因频率为30%,根据哈迪温伯格定律可知下一代中的Aa的基因型频率为270%30%42%,C正确。14. B【解析】 对于伴X染色体遗传的基因频率的计算应注意男性只统计一个基因,而女性则统计两个基因。故本题中若所有学生的基因总数为150个,则XB基因数为42.3227.3
24、646138个,Xb基因数为7.360.322412个。15. B【解析】 一定范围内种群数量有一定波动正好说明该种群在不断进化,所以对于每一个种群而言,这正好保留的个体更有利于种群适应环境,所以A正确。出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错误。逻辑斯谛增长指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在一定时期内维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方式,C正确。甲、乙两地区各自形成不同的苍鹭种群,说明两个种群间存在地理障碍,但并没有出现新的物种,所以不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16. C【解析】可遗传变异都是不定向的,A正确;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新物种一定与环境相适应,B正确;种群间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不能发生基因
25、交流的现象叫地理隔离,C错误;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则与之相关的基因频率就会改变。17. A【解析】隔离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属于地理隔离,不一定形成新物种,A错误。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得以保存,B正确;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对其它生物产生影响,从而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正确;可遗传变异是不定向的,D正确。18. A【解析】新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如高山多倍体植物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B错误;重组也是不定向的,C错误;马和驴能交配产生后代,后代不育,它们之间有生殖隔离,D错误。19. B【解析】 甲、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捕食者灭绝不一定导致被
26、捕食者灭绝,A错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B正确;两种生物为不同的物种,二者之间的基因突变互不影响,C错误;两种生物的数量的长期稳定说明两者对环境的适应性基本不变,但是两种生物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D错误。20. ACD【解析】 由于在一些地区,某些类型的果蝇不适应渐变的环境、或者突变产生了新的致胚胎早死的基因,某些类型果蝇的天敌大规模的增加等,都会导致某些果蝇类型消失。21. ABC【解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存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小于间接价值;不同自然保护区中的野生虎间存在地理隔离,不一定存在生
27、殖隔离。22. AC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引入前vv的基因型频率为4%,则v基因频率为0.2,V基因频率为0.8。由此计算出Vv的个体数为20.80.220 0006 400只,占群体的32%;VV基因型的个体数为0.80.820 00012 800只。若向该种群中引入20 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后,v的基因频率为(28006 400)240 0000.1,总数为0.10.140 000400只,比引入前降低了50%,A、D正确。V基因频率为10.10.9,比引入前增加了12.5%,B错误。引入后杂合果蝇640040 00016%,比引入前降低了50%,C正确。23. BC【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
28、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D错误。24. (1) 种群基因频率已经发生了改变(2) 是已经存在生殖隔离(3) 自然选择(4) 基因库(5) 60%(0.6)含XD的雄配子不能存活(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 大于 因为A种群的基因型多于B种群(或A种群的基因型有5种,B种群基因型只有3种)【解析】 (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说明两个蛾种群之间已经出现了生殖隔离,而生殖隔离是种群基因频率变化到一定程度的结果,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2) 材
29、料二中的这两个种群在千百万年之后不能自然交配,说明已经出现了生殖隔离,即已经进化为两个不同的物种。(3) 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4)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材料二中如果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则一些基因会随着某些个体的死亡而消失,进而导致该种群的基因库变小。(5) 根据表格可知,A种群中基因D有200250180630个,种群中D、d全部等位基因数有(20050100) 2(180170) 1 050个,所以基因D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630/1 05060%;B种群中没有XDXD、XDY基因型个体,最可
30、能的原因是含XD的雄配子不能存活。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A种群的基因型有5种,B种群基因型只有3种,所以,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大于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25. (1) 111210.5(2) A基因纯合致死11【解析】(1) 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0.5:0.511。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AaAa1AA2Aa1aa,则A的基因频率为为0.5。(2) “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说明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能存活,即基因A纯合致死。第一代Aaaa21,产生的配子比例为Aa12,自由交配,若后代都能存活,其基因型为AAAaaa144,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