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9487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9.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5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2、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老官台一大地湾文化,磁山一裴李岗文化,后李一北辛文化,虽然各有起源,各有特征,但在经济类型,日用陶器的制法,某些器别甚至器形等多方面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共性,该现象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A. 分布广泛B. 百花齐放C. 多元一体D. 走向统一2.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 分封制受到挑战C. 王位世袭制度消亡D. 生产力有所发展3. 下图所示是某一朝代设置中央机构示意图,关于该图表述

3、,错误的是( )A. 体现了家国同构特点B. 中央集权的加强C.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D. 君主专制的强化4. 元鼎五年,武帝以宗庙祭祀时列侯所献.上酎金分量、成色不足为由,剥夺106个列侯的爵位。汉武帝采取酎金夺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 加强专制皇权C. 表达对祖先的敬畏D. 削弱诸侯实力5. 东晋一朝,除最初的“王与马共天下”的情势外,世家大族代有推选,依次出现颖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权臣,仍然是庾与马、桓与马、谢与马“共天下”的局面。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晋时期( )A. 开始出现门阀政治B. 军功贵族冲击皇权C. 政治局面尤为混乱D. 皇权遭受士族冲击6. 唐朝

4、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唐代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 )A. 人丁税被彻底废除B. 税收时间从不固定到固定C. 小农经济迅速发展D. 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7. 下图字体中写意性最强的是( )A. B. C. D. 8. 面对“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的局面,宋代所采取的最主要解决措施是( )A. 派文官任知州B. 兵无常帅,帅无常师C. 实行文官政治D. 设转运司管地方财政9. 儒学发展过程中除吸收本国优秀文化精华外,也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料。该特点集中体现在图中的哪个时期?( )A. B. C. D. 10.

5、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各机关奏事文书多达1660多件。也就是说,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7件文书。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明朝中央集权加强B. 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C. 明初政权不够稳固D. 明朝政务较其它朝繁多11.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垄断组织的形成B. 长途贸易的兴盛C. 区域化生产出现D. 商品经济的发展12.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6、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关于这场战争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战争的失败具有偶然性B. 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改变C.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闸门D. 它是一场正当的通商战争13. 1864年时,清政府的10名总督中汉人占9名,15名巡抚全部由汉人担任。从1861年至1890年之间,清政府任命的44个总督中,汉人占34个;挑选来担任巡抚的117个人中,汉人占104个。推动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汉族势力崛起B. 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C. 政府权力丧失D. 列强侵华战争的加剧14.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也就是洋务运动的最初目的是实现

7、富国强兵,而无心之举却是诱导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其认识历史的视角是( )A. 动机与效果B. 目的与手段C. 背景与影响D. 原因与结果15. 下列近代所签订不平等条约内容中,哪一条款反映了列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下,对华经济侵略方式发生变化( )A. 赔款2亿两白银B. 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C. 割香港岛给英国D. 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口通商16. 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是( )A. 面粉业发展速度快于棉纺织业B. 轻工业发展快于重工业C. 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D. 一战期间迎来黄金时期17.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期创办的机关报,

8、关于该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B. 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C. 它仅仅是一场单纯的文学革命D. 彻底解放了中国人思想18. 某同学在总结“中国近代史历程”时制作出了以下学习卡片,请指出有几处正确( )A. 1处B. 2处C. 3处D. 4处19.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中,表述错误的是( )A. B. C. D. 20. 电影八百反映的是淞沪会战的尾声,为掩护主力部队的撤退,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率八百战士,进驻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天四夜。淞沪会战的意义是( )A.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B. 推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C.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

9、首次胜利D. 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重大胜利21. 20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一对立一合作一对立”。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 北伐战争-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一辽沈战役B. 国民革命红军长征一抗日战争一解放战争C. 黄埔军校南昌起义一太原会战一百团大战D. 五四运动一秋收起义一西安事变一武汉会战22. 标志中国彻底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到新纪元的历史事件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B. 新中国的成立C. 解放战争的胜利D. 改革开放展开2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社会主

10、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A. 一五计划的完成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 三大改造的完成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4. 下列关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平衡了农业、手工业、重工业之间比重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验不足下的产物加速了国家经济的发展A B. C. D. 25. 下列关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表述错误的是( )A. 中美建交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中日建交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6. 1979年,即“大包干”的第二年,小岗村农民人均收入由22元猛增到400多元,全队粮食产量达13.2万斤,相当于1966197

11、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小岗村发生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从公有制变为了私有制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C 集体劳动下生产力大大提高D. 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农业发展27. 下列会议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深化阶段的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二大C. 中共十四大D. 中共十六大28. “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下列不属于材料所述“办法”影响的是( )A. 推动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B. 标志着一国两制的提出C. 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借鉴D. 推动了祖国的统

12、一大业29. 下列关于党的十九大说法正确的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A. B. C. D. 3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A. 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一极B. 努力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C. 致力于加强同周边国家合作D. 形成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13、)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共40分。其中第31题14分,32题11分,33题15分)31. 民族关系是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0-13世纪,中原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均自我认同为“中国”,“中国”这一美称极具魅力、极具吸引力,不仅成为汉族及其政权引以为自豪的自称,也成为少数民族及其政权所向往的对象。正是这一魅力,才使各个民族和政权逐步凝聚到“中国”这一旗帜之下,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摘编自赵永春10-13世纪民族政权对峙时期的“中国”认同材料二 清朝既继承了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域,也继承了历史上周边民族活动的领地,清朝的所谓“开疆拓土”,就是国家

14、对边疆地区实行行之有效的管辖,对边疆各民族直接进行行政管理。成崇德论清朝疆域形成与历代疆域的关系材料三 南京临时政府从国家层面认可民族平等,有利于改变历朝历代狭隘的大汉族观与清朝满族独尊的民族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凡属蒙、藏、青海、回疆同.胞今皆得为国家主体,皆得为共和国之主人翁,即皆能取得国家参政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层面将“五族共和”和“中华民族”确立为“中华民国”立国的法律依据。这些举措大大促进了中国境内各民族形成“中华民族”为一体的共识。摘编自何一民等从“恢复中华”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材料四 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

15、,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1982年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196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成立西藏自治区。在西藏全区举行普选的基础上,组成了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单,在总共301位代表中,藏族代表226人,汉族代表59人,门巴族代表5人,回族代表4人,珞巴族代表3人,纳西族代表1人,怒族代表1人,其他代表2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清朝治理边疆的措施,并简析清朝“开疆拓土”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

16、民初“中华民族”观念的内涵。(4)根据材料四概括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色。32.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的变化。(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4)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开放通商口岸和新时期对外开放的不同。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今恶死亡而乐不

17、仁,是犹恶醉而强酒。孟子.离娄上材料二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职。梁启超材料四 陈独秀、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曾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材料五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和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结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

18、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党和非党的关系;(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材料一认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源在书中阐述的核心思想及其意义。(3)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的思想主张及其提出的背景。(4)材料四中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评价儒家思想的?你怎样看待该评价?(5)根据材料五,概括论十大关系探讨核心问题。玉溪市2020-2021学

19、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老

20、官台一大地湾文化,磁山一裴李岗文化,后李一北辛文化,虽然各有起源,各有特征,但在经济类型,日用陶器的制法,某些器别甚至器形等多方面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共性,该现象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A. 分布广泛B. 百花齐放C. 多元一体D. 走向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虽然各有起源,各有特征,但在经济类型,日用陶器的制法,某些器别甚至器形等多方面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共性”可得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各具特色却又呈现出同一性,因此反映的是多元一体的特征,C正确;ABD项与材料的现象不符合,排除。2.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

21、,“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 分封制受到挑战C. 王位世袭制度消亡D. 生产力有所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从“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再到“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可以看出,楚国实力不断增强,这一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楚国生产力的发展,故D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B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C项太绝对,排除C。3. 下图所示是某一朝代设置的中央机构示意图,关于该图表述,错误的是( )A. 体现了家国同构特点B. 中央集权的加强C.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D. 君主专制的强化【答案】B【解析】【详解】

22、材料反映的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加强了皇权,与加强中央集权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ACD项都是正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4. 元鼎五年,武帝以宗庙祭祀时列侯所献.上酎金分量、成色不足为由,剥夺106个列侯的爵位。汉武帝采取酎金夺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 加强专制皇权C. 表达对祖先的敬畏D. 削弱诸侯实力【答案】D【解析】【详解】酎金夺爵是汉武帝为了减少地方诸侯对中央的威胁而采取的削弱列候势力的做法,故选D;AC不是汉武帝的主要目的,排除;汉武帝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非专制皇权,排除B。5. 东晋一朝,除最初的“王与马共天下”的情势外,世家大族代有推选,依次出

23、现颖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权臣,仍然是庾与马、桓与马、谢与马“共天下”的局面。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晋时期( )A. 开始出现门阀政治B. 军功贵族冲击皇权C. 政治局面尤为混乱D. 皇权遭受士族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整个东晋时期,先后出现王氏、庾氏、桓氏、谢氏等权臣,有多个家族轮流与司马(皇室)“共天下”,主要反映了当时皇权遭受士族冲击,D项正确;材料不是要体现东晋时期“开始”出现门阀政治,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军功贵族冲击皇权,B项错误;政治局面尤为混乱不是材料主旨,C项错误。6. 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

24、税。唐代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 )A. 人丁税被彻底废除B. 税收时间从不固定到固定C. 小农经济迅速发展D. 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答案】D【解析】【详解】由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变化,体现的是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开始转向资产为主,说明的是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D正确;A是在清朝雍正时期推行摊丁入亩后,排除;租庸调制下的赋税征收时间也是固定的,B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7. 下图字体中写意性最强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写意性最强的书法是草书,其中A是草书,B是隶书,C是楷书,D是行书,故选A,排除BCD。8. 面对“唐季以来,战斗

25、不息,国家不安者”的局面,宋代所采取的最主要解决措施是( )A. 派文官任知州B. 兵无常帅,帅无常师C. 实行文官政治D. 设转运司管地方财政【答案】C【解析】【详解】“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主要是因为地方武将的实力太强,因此宋代为了革除五代以来的弊端,推行文官政治,利用文官限制武将的权力,以巩固统治,C项正确;ABD项只是具体表现,不是最主要的表现,排除。9. 儒学发展过程中除吸收本国优秀文化精华外,也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料。该特点集中体现在图中的哪个时期?(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理学的形成吸收了外来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受到了本土道教的影

26、响,故D项宋代理学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10. 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各机关奏事文书多达1660多件。也就是说,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7件文书。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明朝中央集权加强B. 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C. 明初政权不够稳固D. 明朝政务较其它朝繁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7件文书”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没有人协助其处理政务,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11.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

27、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垄断组织的形成B. 长途贸易的兴盛C. 区域化生产出现D. 商品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棉花、烟草都属于经济作物,经济作物专业产区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故选D;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排除A;BC都是经济作物专业产区出现后带来的影响,而非原因,排除。12.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关于这场战争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战争的失败具有偶然性B. 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改变C. 开启了中国

28、近代化闸门D. 它是一场正当的通商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可得出其指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B基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其失败的原因和认识,排除A;C项是洋务运动,排除C;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排除D。13. 1864年时,清政府的10名总督中汉人占9名,15名巡抚全部由汉人担任。从1861年至1890年之间,清政府任命的44个总督中,汉人占34个;挑选来担任巡抚的117个人中,汉人占104个。推动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汉族势力崛起B. 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C.

29、 政府权力丧失D. 列强侵华战争的加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从1861年至1890年之间,清政府任命的44个总督中,汉人占34个;挑选来担任巡抚的117个人中,汉人占104个”可得出官僚队伍中汉人数量增加,根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重用汉族官僚,使汉族官僚地位提升,B项正确;ACD项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4.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也就是洋务运动的最初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而无心之举却是诱导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其认识历史的视角是( )A. 动机与效果B. 目的与手段C. 背景与影响D. 原因与结果【答案】A【解析】【

30、详解】“洋务运动的最初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论述的是洋务运动的动机;“诱导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论述的是洋务运动的效果,故选A;综上所述可知BCD与题意不符,排除。15. 下列近代所签订不平等条约内容中,哪一条款反映了列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下,对华经济侵略方式发生变化( )A. 赔款2亿两白银B. 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C. 割香港岛给英国D. 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口通商【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这一时期对外扩张主要以资本输出为主,其中投资设厂是资本输出的表现,B正确;ACD均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16. 下表所

31、列数据的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是( )A. 面粉业发展速度快于棉纺织业B. 轻工业发展快于重工业C. 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D. 一战期间迎来黄金时期【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观察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比1901-1911年,1912-1919年间即一战时期,我国工矿企业和资本额明显增多,特别是面粉、棉纺织业的发展更为显著,说明一战期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迎来了黄金时期,D项正确;面粉业发展速度快于棉纺织业只是材料部分信息,不是材料主旨,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当时轻工业发展快于重工业,B项错误;中国近代一直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C项错误。17. 下图是中国

32、近代某一运动时期创办的机关报,关于该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B. 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C. 它仅仅是一场单纯的文学革命D. 彻底解放了中国人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报刊,其中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科学,B正确;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是戊戌变法,A排除;新文化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C排除;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B。18. 某同学在总结“中国近代史历程”时制作出了以下学习卡片,请指出有几处正确( )A. 1处B. 2处C. 3处D. 4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五四运动时中共还没有成立;

33、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帝制;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只是初步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这三处都是错误的。而国共两党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是正确的。只有一处正确。故选择A,排除BCD。19.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中,表述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因此C错误,符合题意;ABD均是正确描述,不符合题意。故选C。20. 电影八百反映的是淞沪会战的尾声,为掩护主力部队的撤退,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率八百战士,进驻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天四夜。淞沪会战的意义是( )A. 打破了日军三个

34、月灭亡中国的计划B. 推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C. 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首次胜利D. 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重大胜利【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故选A;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是在武汉会战以后,排除B;全民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取得的首次胜利是平型关大捷,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是台儿庄战役,排除CD。21. 20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一对立一合作一对立”。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 北伐战争-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一辽沈战役B. 国民革命红军长征一抗日战争一解放战争C. 黄埔军校南昌起义一

35、太原会战一百团大战D. 五四运动一秋收起义一西安事变一武汉会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合作一对立一合作一对立”并结合所学可知,国民革命是第一次合作,长征是对抗,抗战是第二次合作,解放战争是对抗,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22. 标志中国彻底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到新纪元的历史事件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B. 新中国的成立C. 解放战争的胜利D. 改革开放展开【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中国彻底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

36、历史,开辟了中国的历史新纪元,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2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A. 一五计划的完成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 三大改造的完成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24. 下列关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平衡了农业、手工业、重工业之间比重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验不足下的产物加速了国家经济的发展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

37、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而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验不足下的产物,符合题意,故选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并没有平衡农业、手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重,属于“左”倾错误,没有加速国家经济的发展,错误,排除ABD。25. 下列关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表述错误的是( )A. 中美建交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中日建交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答案】D【解析】【详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提出的,不是70年代的外交成就,符合题意,故选D;ABC都是70年代的外交成就,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26. 1979年

38、,即“大包干”的第二年,小岗村农民人均收入由22元猛增到400多元,全队粮食产量达13.2万斤,相当于1966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小岗村发生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从公有制变为了私有制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C. 集体劳动下生产力大大提高D. 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农业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的时间及“小岗村”,以及粮食产量的增加等信息可以看出,这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对于农村经济面貌改变所产生的影响,故B项正确;土地的所有制并没有变化,排除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是集体劳动,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国家政策的影响,排除D。27. 下列会议标志着我国改

39、革开放进入到深化阶段的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二大C. 中共十四大D. 中共十六大【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深化阶段,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28. “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下列不属于材料所述“办法”影响的是( )A. 推动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B. 标志着一国两制的提出C. 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借鉴D. 推动了祖国的统一大业【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

40、,材料中所述的“办法”是一国两制,所以B项不是影响,故选B;ACD都是“一国两制带来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29. 下列关于党的十九大说法正确的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都是关于十九大正确的说法,符合题意,故选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中共是四大上提出的,排除A

41、BC。3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A. 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一极B. 努力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C. 致力于加强同周边国家合作D. 形成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的治理过程,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努力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B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多极化,排除A;中国不仅局限于周边国家,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联合国的多边外交,排除D。第II卷(非

42、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共40分。其中第31题14分,32题11分,33题15分)31. 民族关系是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0-13世纪,中原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均自我认同为“中国”,“中国”这一美称极具魅力、极具吸引力,不仅成为汉族及其政权引以为自豪的自称,也成为少数民族及其政权所向往的对象。正是这一魅力,才使各个民族和政权逐步凝聚到“中国”这一旗帜之下,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摘编自赵永春10-13世纪民族政权对峙时期的“中国”认同材料二 清朝既继承了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域,也继承了历史上周边民族活动的领地,清朝的所谓“开疆

43、拓土”,就是国家对边疆地区实行行之有效的管辖,对边疆各民族直接进行行政管理。成崇德论清朝疆域形成与历代疆域的关系材料三 南京临时政府从国家层面认可民族平等,有利于改变历朝历代狭隘的大汉族观与清朝满族独尊的民族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凡属蒙、藏、青海、回疆同.胞今皆得为国家主体,皆得为共和国之主人翁,即皆能取得国家参政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层面将“五族共和”和“中华民族”确立为“中华民国”立国的法律依据。这些举措大大促进了中国境内各民族形成“中华民族”为一体的共识。摘编自何一民等从“恢复中华”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材料四 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

44、4年宪法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1982年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196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成立西藏自治区。在西藏全区举行普选的基础上,组成了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单,在总共301位代表中,藏族代表226人,汉族代表59人,门巴族代表5人,回族代表4人,珞巴族代表3人,纳西族代表1人,怒族代表1人,其他代表2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清朝治理边疆的措施,并简析清朝“开疆拓土”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

45、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中华民族”观念的内涵。(4)根据材料四概括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色。【答案】(1)时代特点:民族交融:华夏认同形成,:版图扩大。(2)措施:改土归流:设理藩院:新疆设伊型将军:评定大小和卓叛乱等。意义: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巩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3)内涵: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共同参与国家治理;中华民族为一体。(4)特色:法律保障;广泛的民族性、民主性: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相统一。【解析】【详解】(1)时代特点:根据“使各个民族和政权逐步凝聚到中国这一旗帜之下

46、,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特点主要是民族交融:华夏认同形成,版图扩大。(2)清朝治理边疆的措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有改土归流,设理藩院,新疆设伊型将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意义主要是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巩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3)内涵根据“凡属蒙、藏、青海、回疆同.胞今皆得为国家主体,皆得为共和国之主人翁,即皆能取得国家参政权”可知主要是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共同参与国家治理;根据“促进了中国境内各民族形成中华民族为一体的共识”得出中华民族为一体。(4)特色:根据

47、“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得出法律保障;根据“在总共301位代表中,藏族代表226人,汉族代表59人,门巴族代表5人,回族代表4人,珞巴族代表3人,纳西族代表1人,怒族代表1人,其他代表2人”得出广泛的民族性、民主性;根据“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得出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相统一。32.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的变化。(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

48、步形成特点。(4)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开放通商口岸和新时期对外开放的不同。【答案】(1)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水利工程的修建;南方相对稳定:统治者注重发展生产等。(2)变化:由沿海深入到内地(3)特点:由点到线到面,点线面结合:多层次、有重点、宽领域。(4)不同:近代开放是不平等的基础上,而当代开放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近.代开放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掠夺,当代开放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正常的经济技术交流。近代开放是被迫开发,当代对外开放是主动开放。【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所学可从自然环境、北民南迁、水利兴

49、修、社会稳定等方面概括。(2)变化:从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可以看出是由沿海深入到内地。(3)特点:根据所学可得出由点到线到面,点线面结合:多层次、有重点、宽领域。(4)不同:根据所学可从背景、内容、影响等角度概括。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孟子.离娄上材料二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职。梁启超材料四 陈独秀、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50、陈独秀曾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材料五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和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结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党和非党的关系;(八)、革

51、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材料一认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源在书中阐述的核心思想及其意义。(3)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的思想主张及其提出的背景。(4)材料四中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评价儒家思想的?你怎样看待该评价?(5)根据材料五,概括论十大关系探讨的核心问题。【答案】(1)关键因素:民心的得失。主张:施仁政;民贵君轻。(2)核心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意义: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利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3)思想:改革教育,培养人才:变革政治制度。背景:甲午

52、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思想的传播。(4)评价:儒家伦理道德阳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看待:该认识不够全面,彻底否定了儒家思想。(5)核心问题: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解析】【详解】(1)关键因素:根据“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得出民心的得失。主张:根据“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可得出施仁政,民贵君轻。(2)核心思想:根据所学可得了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意义:根据所学可得出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利于中国近代

53、思想解放。(3)思想:根据“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可昨出改革教育,培养人才;根据“在变官职”得出变革政治制度。背景:根据所学概括维新思想产生的背景即可。(4)评价:根据“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得出儒家伦理道德阳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根据“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得出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看待:根据所学呆得出该认识不够全面,彻底否定了儒家思想。(5)核心问题:根据“(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及当时所处的背景可得出毛泽东所讲的关键是社会主义建设问题。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