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9331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长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项是文章的好坏与写作的快慢无关。顷刻之间成数千言,未必_可诵,吟得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亦未必_。我们欣赏的是成品,不是过程。袁虎倚马草露布,“手不辍笔,俄得七纸”,固然资为美谈,究非常人轨范。_的人,也许是早有腹稿。A. 斐然 字字珠玑 文不加点B. 斐然 字字千钧 一文不名C. 蔚然 字字珠玑 一文不名D. 蔚然 字字千钧 文不加点【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斐然:1、

2、有文采的样子,2、显著。蔚然:是指草木茂盛。结合“顷刻之间成数千言”“可诵”分析可知,选用“斐然”。字字珠玑:是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有时也延伸指说话或写文章言简意深,凝炼有力。字字千钧: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就是价值很高。结合“吟得一个字拈断数根须”分析选用“字字珠玑”。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写成,不用涂改。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一文不名:指一文钱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结合“也许是早有腹稿”分析,选用“文不加点”。故选A。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 意北尚可以口舌动也C.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D. 得赏赐辄分

3、其麾下【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考纲规定的常用的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和反复,有人也把对比列入到修辞的行列,注意明确修辞的特征,然后具体的区分,此题主要考核借代,题中A项,“樯橹”代指曹操水军;B项,“口舌”代指言语;C项,“户牖”代指家。故选D。3.下列诗句填入所给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一诗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A. 疏柳映新塘B. 潮平路带沙C. 花开水上槎D. 胡霜拂剑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这道题要根

4、据律诗的对仗知识来作答,“入”是动词,所以下句相应位置也是动词,故排除A、D项;“边”是名词,所以下句相应位置也是名词,故排除B项;故选C点睛: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就开始出现广义五律,武周年代沈佺期、宋之问定型狭义七律,其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

5、,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的一项是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 。 , , , , ,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辛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那就不是大海了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但不能掀翻大海也有风狂雨骤之时 没有风狂雨骤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设题的类型,如

6、本题,就是属于有语境的排序题,考生就要分析所给的语境,把握这段话是中心话题,如这段话以大海来喻指中国,横线前面说“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从句式结构的角度来看, “也有风狂雨骤之时”与之结构一致,且“有也有”,内容上非常连贯,这就确定了首句,排除BC两项;假设没有“没有风狂雨骤”与“也有风狂雨骤之时”内容相连,这就确定了第二句,排除A项;假设没有“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是假设的结果,这两句要连在一处;说“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句转折,“但不能掀翻大海”,这两句要连在一处;横线后面说“大海依旧在那儿”,这是结果,前面应是“大海”经历过的风浪,这就确定了尾句,“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

7、应放在最后。故选D项。5.填在横线处,与语段含意最为吻合的一项是 , 。古今有识之士治学都很注重“博观而约取”。观而有选,取而有择,有的放矢。韩愈在原道中批评有些人读书作文“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袁枚在解释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说:“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爱因斯坦则说:“在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并将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这些真知灼见,发人深思。A. 去糟粕,辨真伪B. 博览群书,多多益善C. 知贵精,不贵多D.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填在横线处,与语段含意最为吻合的一项”

8、,这是考查语句的连贯性。首先看要求选择的句子在语段中的位置,既然在开头,一般为总领句,故应涵盖后文的内容。后文举出四个名人名言,应逐一进行分析。“博观而约取”,博观,指大量的看书,多多阅读,了解事物;约取,指少量的慢慢的拿出来。“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虽然经过选择,但却不是精华。“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读书要多读,取其中精华有用的,不要随便用其中不好的部分。“在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并将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这几句话都强调知识的精。ABD三项与语段不合。6.下面是四个日常生活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昨日本人

9、手机遗落在图书馆,如有拾获,速速交还,必有重赏。(寻物启事)B. 杨老师作为考古界有名的前辈,我能成为他的高足,深感荣幸。C. 感谢阁下当初的鼎力相助,这是一点心意,请笑纳。D. 哥哥把他最重要的手表给了我,我一定惠存。【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并且注意表达意思是否完整、明确。A项,“速速交还”太过生硬,改为“还望交还”;B项,“高足”为敬辞,改为“学生”;D,“惠存”为敬辞,改为“保存”。故选C。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诚意

10、伯刘公行状黄纪善公讳基,字伯温,处州青田人。年十四,入郡庠,习举业,为文有奇气。凡天文、兵法诸书,过目洞识其要。举进士,安公曼硕见公,谓人曰:“此魏徵之流,而英特过之,乃济时器也。” 江西行省大臣雅知公才略,辟为掾。后与幕官议事不合,遂投劾去。居青田山中,著郁离子。未几,总制官孙炎以上命遣使聘公,遂由间道诣金陵。会陈友谅入寇,或谋以城降;或以钟山有王气,欲奔据之。公独张目不言。上召公入,公奋曰:“先斩主降议及奔钟山者,乃可破贼尔!”上曰:“计将安出?”公曰:“如臣之计,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然则取威制敌,王业成也。”上用公策,斩获千万。洪武元年正月,上幸凤阳,使公居守。公志在澄清天下,乃言

11、于上曰:“宋元以来,宽纵日久。当使纪纲振肃,而后惠政可施也。”乃命宪司纠察诸道,弹劾无所避。公案劾中书省都事李彬侮法等事,罪当死。丞相李善长素爱彬,乃请缓其事。公不听,遣官赍奏诣行在。上从公议,处彬死刑。公承旨,即斩之,由是与李公大忤。比上回京,李公诉之,遂辞归。上召公赴京师,叙公勋伐。赉赐甚厚,累欲进公爵,公曰:“陛下乃天授,臣何敢贪天之功,圣恩深厚,荣显先人足矣。”遂固辞。上知其至诚,不强也。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洪武八年正月,旧疾愈增,遣使驰驿送公还乡里。居家一月而薨。公生平刚毅,慷慨有大节。每论天下安危,则义形于色。然与人游,坦然无间阻。至于义所不直,无少假借,虽亲之者以此。公初与同

12、郡叶公景渊、金华宋公景濂同出处,有通家之好。至于居官任政,则各行其志,俱以功名显于世,而公与宋公又以文章为当代首称云。7.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江西行省大臣雅知公才略 雅:一向B. 遂由间道诣金陵 间道:小路C. 遣官赍奏诣行在 赍:抄写D. 由是与李公大忤 忤:不和8.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庠:古代的学校,也特指乡学。B. 行在:天子所在的地方,也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C. 驿: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也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D. 大节:指的是一个人通常表现出来美好的品质。9.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

13、士心,然则取威制敌,王业成也。(2)至于义所不直,无少假借,虽亲之者以此。10. 根据文章第三、四段,概括刘基在“居官任政”方面的特点。【答案】7. C 8. D 9. (1)不如倾尽府库的财物、敞开至诚的胸怀,来稳固军心,既然这样就能获得威势制服敌人,统一天下(帝业也就会形成)。(2)对于不符合道义的行为,没有一点宽容(一点也不宽容),即使是亲近的人也用此对待(也如此相待)。 10. 善于总结历史,治国有方略;办案铁面无私(秉公办案,不留颜面);不贪功名;忠诚为国。【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赍:携带。【8题详解】试题分析:大节:危难之际的节操。注意后文中的内容“每论天下安危,则义形于色”

14、。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大节”指危难之际的节操。【9题详解】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莫若”译“不如”,“然则”译为“既然这样”,“至于”译为“对于”,“假借”译为“宽容”。【10题详解】试题分析: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物象的特征的分析等,注意找到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此题概括“传主”的性格特征,根据文意概括即可,概括时要围绕

15、“居官任政”这一要求。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润州二首(其一)杜牧向吴亭东千里秋, 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马迹, 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 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 一笛闻吹出塞愁。注:桓伊:东晋将领、名士、音乐家,屡建战功。11. 简要赏析颔联写景特色。12. 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11. 抓住典型景物(突出色彩描写),通过对比。写出了古寺冷落与酒楼盛况,反映出润州风物人情的变化。 12. 对名士风度的追慕。怀古伤今的悲慨。人世无常的感叹。怀才不遇的自伤。【解析】【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16、古诗词常见的写景角度,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声色;视角,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角度描写景色;虚与实的结合;时空角度等。“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没有续写昔年游览的光景,而是以不尽尽之,把思路从昔年拉回到眼前,承首句写诗人下亭游览时所见的景物。润州系东晋、南朝时的重镇,也是当时士人们嬉游的繁华都会。“青苔”二句,一写先朝遗寺的荒凉清冷,一写河边酒楼盛景依然,对仗工整。从写法上看,本来是寺里长满青苔,桥下荡漾绿水,诗人却故意颠倒语序,把鲜明的色彩放在句头,突出一衰一盛的对比,形象地反映了润州一带风物人情的沧桑变迁,这就为下一联抒发思古之情创造了条件。【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17、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诗从眼前的景色写起,再一笔宕开,思忆起昔年游览的情形。颔联把思路从昔年拉回到眼前,承首句写诗人下亭游览时所见的景物。润州系东晋、南朝时的重镇,也是当时士人们嬉游的繁华都会。“青苔”二句,一写先朝遗寺的荒凉清冷,一写河边酒楼盛景依然,对仗工整。突出一衰一盛的对比,形象地反映了润州一带风物人情的沧桑变迁。颈联再转,让思路从眼前出发,漫游时空,飞跃到前代。诗人由眼前的遗寺想到东晋、南朝,又由酒楼想到曾在这里嬉游过的先朝士人,巧妙地借先朝士人的生活情事而感慨。东晋、南朝的士人

18、,旷达风流曾为一时美谈,可是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都不过是匆匆过客,只留下虚名为后人所倾羡。中间两联由览物而思古,充满着物在人空的无限哀惋之情。诗用“月明”表明时间的推移,以见沉思之久。“更想”的“更”字,则有无限低徊往复多情之意。然而这一联的佳处,更在其意境的深远。诗人由笛声而更想到东晋“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的吹笛好手桓伊,他要借桓伊的笛声来传达心中的无限哀愁。丰富的想象,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联系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融为一体。因此,诗虽将无穷思绪以一“愁”字了结,却给人以跌宕回环、悠悠不已之感。封建知识分子因不得志所产生的人生无常虚幻的悲叹。【点睛】

19、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四、名篇名句默写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

20、空缺部分。(1)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_,_”。 (李将军列传)(2)_,_ ,吾不如子房。 (高祖本纪)(3)太史公曰:诗有之:“_,_。”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孔子世家)(4)_,_ ,上服度则六亲固。(管仲列传)(5)_,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答案】 (1). 其身不正 (2). 虽令不从 (3).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 (4). 决胜于千里之外 (5). 高山仰止 (6). 景行行止 (7). 仓廪实而知礼节 (8). 衣食足而知荣辱 (9). 生当作人杰【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

21、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根据上下文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筹、帷帐、廪的写法。五、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雪(美)罗宾西尔弗曼十二月初的某一天,我们一觉醒来,发现外面银装素裹,下了一场好雪。十一岁的女儿艾瑞卡央求我:“妈妈,早饭后我们去滑雪好吗?”我也无法抵御滑雪的诱惑,于是我们穿戴整齐,向林肯公园高尔夫球场的大斜坡进发,那里是我们这个平坦城镇所拥有的唯一一座山丘。我们到达目的地,小山顶上已经挤满了滑雪的人。我们在一个瘦高个男人身边找到一处空地,这个男人也带着儿子滑雪。那个三岁的小男孩趴在雪橇上,正等着雪橇启动。“爸爸,开始吧

22、!”男孩大声地喊道。男人转过身来,非常有礼貌地对我们说:“我们先滑,可以吗?”“赶紧去吧,”我对他说道,“你儿子已经急不可待了。”我的话音刚落,那位父亲便猛地推了一下男孩的雪橇,雪橇顿时飞了出去!可是并非男孩的雪橇独自向下滑行,男孩的爸爸也跟在雪橇后面拼命地奔跑。“他肯定担心他儿子的雪橇会撞上别人。”我对艾瑞卡说道,“我们也要小心为妙。”随之,我们坐上了自己的雪橇,伴随着飘飘洒洒的雪花,我们嗖嗖地向山下滑去。雪橇滑到山脚一条小河旁边,眼看就要撞上一棵大槐树,我们赶紧从雪橇上纵身跳下,四仰八叉地摔倒在雪地上,两人笑成一团。“真过瘾!”我喊道。“可是往回走得花很长时间。”艾瑞卡提醒我。的确如此。当

23、我们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山顶走的时候,我看见那个瘦高个男人也拉着雪橇往回走,他儿子仍然趴在雪橇上。“看人家爸爸是怎样对待孩子的!”艾瑞卡对我说道,“我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吗?”我差不多快要喘不过气来,我对她说:“没门,我的小祖宗,你就继续往上爬吧!”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又开始准备往下滑了。“爸爸,快,快,快!”男孩喊着。男孩的父亲竭尽全力又猛地推了一下雪橇,然后跟在雪橇后面狂奔,到了山脚,他又开始拉着载有小男孩的雪橇往回走。这父子俩就这样来来回回玩了一个多小时。尽管我的艾瑞卡自己能爬山不需要我照料,可是我仍然累得筋疲力尽。这个时候,滑雪的人们大部分都回家吃饭去了,山顶上的人已经少了很多。最后

24、,只剩下我们和身边的父子俩以及稀稀落落几个人还在那里玩我暗自思忖,到了这个时候,那位父亲大可不必再担心孩子的雪橇撞人了,尽管小男孩还小,可是让他自己拖着雪橇往回走一两次应该不成问题。可是这个男人似乎不知道疲倦,一直心甘情愿带着儿子这样开心地玩着。后来我忍不住朝他大声地喊道:“你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瘦高个男人转身冲我笑了笑,“他是一个脑瘫患儿,不能走路。”这位父亲坦然相告,没有隐瞒。我一下子愣住了,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在山上自始至终没见到男孩下雪橇。他们玩得那么开心,一切看上去都很自然,我压根就没想到男孩竟然有生理缺陷。尽管我不知道这位父亲的名字,但一周之后,我在当地报纸为我开的专栏里讲述了这个

25、故事。也许他本人,或者认识他的人看到了我的那篇文章,因为随后我收到了一封来信:亲爱的西尔弗曼夫人:和我儿子每天所做的努力相比,那天我在山上使出的力气根本不值一提。对我而言,儿子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希望将来有一天,我能够像他那样坚强,哪怕只及他一半坚强我也心满意足。(摘编自新民晚报,有删节)1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 文章站在第一人称视角,描写了一次滑雪的经历,通过对滑雪时遇到的父子二人表现的描写,表达了对那位不知名的父亲的赞美。B. 男人带着儿子滑雪时的速度非常快,“我”非常担心,但父子两人的滑雪技术很高,即使遇到危险时也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C. 文

26、中以巧妙的反衬手法,以“我”即使不照顾女儿都感觉累得筋疲力尽,衬托了那位父亲滑了几次“似乎不知道疲倦”的表现。D. 小说善于运用制造悬念的手法,读者伴随着“我”的思忖一直关注那位父亲为何拖雪橇不知疲倦,直到最后才明白真相。15. 小说在刻画父亲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16. 文章在结尾安排那位父亲给“我”的那封信,有什么作用?【答案】14. B 15. 乐观坚强,充满热情,虽然孩子脑瘫,即使累他也能够笑着面对;关爱孩子,为了帮助孩子任劳任怨;内心坦诚,不对外人隐瞒孩子的病情;礼貌待人,请求先滑雪时表现出礼貌态度。 16. 从人物上看,进一步突出了那位父亲对孩子的爱及对孩子

27、坚强精神的敬佩;从情节上看,交待了故事的结局,使结构更完整;从主题上看,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突出乐观、坚强面对生活中的逆境的主旨。【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父子两人的滑雪技术很高,即使遇到危险时也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与原文不符,从文中的信息并不能看出父子两人

28、滑雪技术高。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概括文章主题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梳理文章结构,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从小说情节结构、内容主题表达、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语言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本题,从人物形象上看,“和我儿子每天所做的努力相比,那天我在山上使出的力气根本不值得一提。对我而言,儿子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突出了那位父亲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坚强精神的敬佩。从结构上讲,如果小说结局与小说开端发展高潮浑然一体,那就表明这一小说结局使小说情节完整,此文结尾的信就有这个效果。从深化主题的角度讲,“他是一个脑瘫患儿,不能走路

29、”,面对这样的儿子,前面情节中那位父亲表现出来对儿子的关爱、教育、耐心,这封信里对儿子的坚强努力是赞美和敬佩,可以得出答案“提出乐观、坚强面对生活中的逆境的主题”。【点睛】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概括作品主题,此类题答题时一般可以从小说的情节、主题、人物塑造及语言表达效果来分析。从结构上讲,如果小说结局与小说开端发展高潮浑然一体,那就表明这一小说结局使小说情节完整;从深化主题角度讲,如果小说的结局能够丰富文章内容,使小说反映的社会问题更深刻,表达的思想更有影响力,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那就升华了文章主旨;从塑造人物的角度讲,如果小说的结局能够使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那就是起到突出人物形象作用。

30、六、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我国戏曲源远流长,饮誉中外,被认为是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瑰宝。宋元时期,戏曲艺术趋于成熟,从明代中后期乃至清初,戏曲更是进入繁荣时期。文艺繁荣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在明代中后期,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了值得注意的变化。当时,手工业和商业有了较大发展,从农村流入城镇的人口日益增多。城镇生活不同于农村,农民习惯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织,各管各的。而城镇居民或营商逐利,或麇聚求职,人际交往机会大大增加,反映到精神生活层面,也出现很大变化。当城镇居民相对地减少对土地的依附,人际关系相应地紧密,人的自主意识也相应地得到加强。这时候人们

31、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以及对正当权益的追求,也相应地日益迫切。文化领域出现了以王学左派为代表的“异端”思想。许多剧作家受到这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思想影响,跳出以戏曲创作自娱自乐的小圈子,更多地思考戏曲应如何针砭现实,促进社会进步的问题。由明入清,政治和经济状况出现了“天崩地解”的大变动,以王夫之、黄宗羲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经历国破家亡,痛定思痛。他们既吸取了王学左派某些方面的进步主张,又反对空谈心性,更重视笃行和务实。他们从晚明文风的过分张扬主体性,转而更多地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力图借鉴兴亡教训。显然,在明清之际这个社会经济和政治出现大变动的时代,讲求情与理合一的思潮让进步剧作家们更多地面对社会现实,同

32、情人民大众,反思历史得失。时代的呼唤,社会的变革,正是推动明清戏曲创作走向繁荣的前提,并为一座座戏曲高峰的出现奠定基础。明清一些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还在于其作者不片面追求“票房价值”。他们长期观察社会,深入体验人生,认真检索文献。总之,他们严肃认真,苦心孤诣,才搦笔和墨,进行写作。汤显祖从被贬往岭南之初,便在大庾岭一带考察有关女鬼迷人的传说,后又经历几年岭南生活,了解到岭南有异于中原的风土人情,回到遂昌才开始创作牡丹亭,写活了柳梦梅这个具有岭南特色的形象。至于长生殿,“盖经十余年,三易稿而成”。孔尚任也说桃花扇写“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又说,从拟作剧本,经过十余年的酝酿

33、,“凡三易稿而书成”。可见,优秀作家对待创作总是呕心沥血,从不粗制滥造,迎合低俗,这也是其作品一直传演不衰的原因。(摘编自明清戏曲高峰的启示,有删改。)17.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在明代中后期,城镇人口日益增多,人际交往机会大大增加,人们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 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以及对正当权益的追求的日益迫切,导致城镇居民相对地减少对土地的依附。C. 以王学左派为代表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思想影响了许多剧作家,让他们思考戏曲如何关注社会现实。D. 以王夫之、黄宗羲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文风上张扬主体性,反对空谈心性,重视笃行和务实。18.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

34、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在论证明清戏曲高峰产生的外在条件时,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B. 文章三、四段以王学左派、王夫之、黄宗羲为例,分析了进步剧作家们经历国破家亡后更多地面对社会现实的转变。C. 文章第五段采用例证法,论证了明清一些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还在于其作者不片面追求“票房价值”。D. 围绕着明清戏曲的繁荣,文章先总述,接着从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两个方面分析,梳理出繁荣的原因。1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没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就不会有文艺的繁荣,特别是明清戏曲的繁荣。B. 剧作家若不跳出创作自娱自乐的小圈子,就很难让作品针砭时弊,促

35、进社会进步。C. 一个剧作家不长期观察社会、体验人生、认真检索文献是很难写出经典作品的。D. 优秀作家对待创作呕心沥血,不粗制滥造,迎合低俗,这值得今天的剧作家借鉴。【答案】17. C 18. B 19. A【解析】【17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A项,“人们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错误,原文精神生活层面出现很大变化,而不是更高;B项,“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以及

36、对正当权益的追求的日益迫切,导致城镇居民相对地减少对土地的依附”错误,原文“当城镇居民相对地减少对土地的依附,人际关系相应地紧密,人的自主意识也相应地得到加强”,选项因果颠倒;D项,“在文风上张扬主体性”错误,原文“他们从晚明文风的过分张扬主体性,转而更多地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力图借鉴兴亡教训”。故选C。【18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论证的方法等。答题时注意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题中B项,“王学左派分析了进步剧作家们经历国破家亡”错误,原文“文化领域

37、出现了以王学左派为代表的异端思想。许多剧作家受到这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思想影响,跳出以戏曲创作自娱自乐的小圈子,更多地思考戏曲应如何针砭现实,促进社会进步的问题”,可见“王学左派”与“国破家亡”无关。故选B。【19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设错方式一般为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近几年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成为一个热点,重点注意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淆。题中A项,“如果没

38、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就不会有文艺的繁荣”错误,根据文中“文艺繁荣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在明代中后期,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了值得注意的变化。当时,手工业和商业有了较大发展”可知“文艺繁荣”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但选项“如果没有,就不会”表述过于绝对。故选A。【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

39、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七、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中国的农历新年即将到来,北京市将举行一系列文化活动庆祝新年。这些活动既有庙会、梨园大戏等传统项目,又有展览、展演等多元文化活动。下面是详细报道: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春节期间,北京市50家专业演出场馆将有398场演出;全市文化系统将举办庙会、游园、花会巡游、冰雪文化活动、公益讲座等活动480项。节日期间,北京市图书馆、美术馆

40、等公共文化场所将照常向广大市民开放。写春联、送福到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各类充满年味和传统中国文化元素的活动也将在各区文化中心和街道上演。各区图书馆、文化馆紧扣区域文化特色,营造节日氛围,推出180项活动。北京市政府还将向首都市民免费发放30万张春节庙会门票,市民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摘编自国际在线刊文北京市春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冰雪庙会与传统文化齐争鸣)材料二:春季旅游消费力指数走势图 分城市线旅游消费力指数 (资料来源于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2018年3月1日)材料三: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迅速发展,传统年俗正在式微,新年俗逐渐成为主流。网购年货、春运“逆向迁徙”、视频

41、拜年、春晚“摇一摇”抢红包、网络年夜饭互联网时代催生出形形色色的新年俗,为百姓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给传统年俗带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年俗是一种行为文化,必定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更新换代”,虽然其仪式活动在变化,但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则仍然鲜活。我们要做的是因势利导,利用新媒体、新平台丰富年俗的形式,在适应新时代年俗变革的过程中延续传统文化的内涵。“物随心转,境由心生”。醇厚的年味,不必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在这个热闹的节日里,全家人齐聚一堂,于亲情的浸润之中尽情交融,就是最有滋味儿地过年。当心中有爱、有情怀,年俗必然不会衰落,春节的精神文化内涵也必然会得到承袭。(摘

42、编自刘鑫不同的“年味”,同样的“情怀”,荆楚网2018年2月7日刊文)材料四: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降低了人们对物欲的需求和向往,消解了传统节日的社会期望;西方节日较传统节日开放性和娱乐性更强,相较而言,民众对西方节日更有参与热情;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科学观念的传播挤占了传统节日的“鬼神”思想,民众对传统节日敬畏之心大大降低,传统节俗传承空间大大缩减;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节日节俗活动形成理念冲突,传统节俗退让给现代生活方式。传统节日与当代社会之间的冲突和差异,应该根据现实需要加以调整,为传统节日的当代传承和发展提供路径。传统节日发展的理想情况应该是其能融入当代社会,其节日内涵和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而要

43、实现这一理想目标,就必须充分调动政府、舆论媒体和家庭个人的积极性和热情,政府引导、舆论助推、家庭实践,群策群力,为传统节日的当代发展保驾护航。(摘编自王凤美传统节日的当代适应性研究以陕西关中春节为例)20.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北京2018年春节文化活动有庙会、游园、花会巡游、冰雪文化活动、公益讲座等,这些活动依然是春节重要的传统活动形式。B. 根据“春节旅游消费力指数走势图”可以看出,旅游消费力指数逐年上升,说明居民观念发生变化,春节旅游消费意愿不断增强。C. 作为一种行为文化,年俗的更新换代更多体现在它的仪式活动的变化上,我们要做的是丰富它的形式,延续传统文化的内

44、涵。D.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春节活动形式受到冲击,要想让它融入当代生活,就要为它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2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 398场演出,480项活动,以及30万张春节庙会门票的免费发放,主要是为了吸引各地游客,以增加北京市的年节氛围。B. 如今的春节文化具有现代化的特征,文化展览、抢红包、微信拜年、出门旅游等活动备受青睐,已经取代了春节传统活动形式。C. 根据“分城市线旅游消费力指数”图,我们能够得出一线城市居民旅游消费力指数保持领先,其余城市线依次降低的结论。D. 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俗传承空间大为缩减,主要原因是科学观念的发展,破除

45、了“鬼神”思想,民众对传统节日敬畏之心大大降低。22.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春节文化活动逐渐转向多元的原因。【答案】20. A 21. C 22.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转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使人们对年俗节日的重视程度降低,有了更多其他形式的选择。【解析】【20题详解】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这些活动依然是春节重要的传统活动形式”错,根据文意“这些活动既有庙会、梨园大戏等传统项目,又有展览、展演等多元文化活动”,花会巡游、冰雪文化活动等不属于春节传统文化活动形式。故选A。【2

46、1题详解】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主要是为了吸引各地游客”错,根据文意“北京市政府还将向首都市民免费发放30万张春节庙会门票,市民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这些活动面向北京市民。B项,“已经取代了春节传统活动形式”错,根据材料四,传统节俗只是“退让”,并没有被取代。D项,“主要原因是”错,它只是原因之一,而非主要原因。故选C。【22题详解】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春节文化活动逐渐转向多元的原因”,注意根

47、据文中的重点句子“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迅速发展,传统年俗正在式微,新年俗逐渐成为主流”“互联网时代催生出形形色色的新年俗,为百姓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给传统年俗带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降低了人们对物欲的需求和向往,消解了传统节日的社会期望;西方节日较传统节日开放性和娱乐性更强”“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节日节俗活动形成理念冲突,传统节俗退让给现代生活方式”“传统节日与当代社会之间的冲突和差异,应该根据现实需要加以调整,为传统节日的当代传承和发展提供路径”概括答题要点即可。【点睛】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

48、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八、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当前,全国各地兴起一股青少年学儒家经典、读儒学经书的热潮,这一现象备受关注,引发热议。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柯小刚认为,目前的“读经运动”关键问题集中在“背诵”上:“背诵毫无疑问是非常有效的经典学习方法,但一些学生背诵经典,不但不懂所背文句是什么意思,甚至不能准确地读出他们自己所背诵的句子。”文礼书院院长王财贵说:“现在孩子读经受到很多干扰,干扰来自于父母、老师甚至社会的急切,急切就会攀比,给孩子带来压力,孩子觉不到快乐。”北京四海孔子书院院

49、长冯哲说:“读经不是一读了之,儒家历来倡导知行合一,要将经典的精神外化为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到生活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活化读经,激活经典。”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则认为:“四书五经”的内容很多都已过时,缺乏时代感,不符合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更缺乏民主政治的意识,特别是脱离现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地记忆,只能造成学生学习与生命的浪费。读了上述四位专家的观点,你对读经热潮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读经运动”不应流于表面众所周知,在全球化浪潮势不可当的时代里,中

50、国的文化发展与教育革新事业紧跟在高经济增速后两两相觑,脚步固然已在加快,但多少显得力不从心、窘迫迷惘。2008年勃兴的“读经运动”正是这种迷惘的真实投射。诚然,面对民德修化、家国平治等问题,慎终追远、效法古道的主张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中总是占据统治地位,“历史退化”亦然是大多数中国哲学家的论题。这些思想在种种著书立说中脍炙人口,对中国人的影响可谓旷远持久。站在时代洪流中深觉脚跟不稳的国人,渴图抓紧故土中扎根千年、错节盘虬的庞然文化根系,来寻求一块可供自我精神立足的基石,固然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文化自觉的抬头。而“读经运动”的发起者以阅读经典为当今社会人们“寻求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为主要途径,力图将其推

51、而广之,初衷也兴或与此相去不远。然而,透过其中那个名叫郑惟生的孩子的故事,我们看到的,却恰是一个极端“复古”的悲剧一个不尊现实,不懂创新,不重实践,流于表面形式的悲剧。困步深山,无电无网,是脱离现实,抗拒创新。像郑惟生这样的复古者,或许单知中国有效法古道的传统,却不知古人在不断回顾历史河流时,同样有“世事变而行道异”的认识,也有“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结论。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某民族或某时代所遗留的文明与理想,有很大一部分必然只属于也只适合于相应社会条件下所形成的人生,换言之,任何思想都不可能抽离相应的历史背景而长期充盈生命

52、力。人类的一切理性与知识都是渐进性的、目的性的,都是由一个又一个前人的成果不断累叠至于更新的。在诵背经典这一行动中,最具有真正价值与意义的并非其他,而正是审视明辨一切学问的思想,是在回首历史时系统反思人生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精神。反观郑惟生在古典经文诵读中投入大量精力,却连基本的现代教学都还未接触几分,空会摇头晃脑、不知其意地背几句文言,显然是将传统文化不作更变地全盘接受,甚至用其替代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抱残守缺,故步自封,显然有违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是注定行不通的。以经为伴,与世隔绝,是闭门造车,忽视实践。除去实事求是与创新变易外,中国式的哲学思想同样强调“格物

53、致知”、“知行合一”,全面发展自我人格。中国的一切道德、政治、反思等知识与思想向来都要求国人真实地生活其中,要求国人亲自躬身以载道。离开社会实践的文化创新是无有立足之力的,修身致学的人必须在认识上不断摸索,同时在实践上不停行动,才可能真正趋向“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中国的经典学问从来不只是为教导国人观察社会、认识自我而摆设的观念模式,而真正是内在于实践行动的一部丰厚的箴言体系。反观郑惟生终日只生活在自己与古书的世界里,失去与他人交流的机会,更失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这与华文化中一脉相承的重视实践、全面发展的精神都是背道而驰的。投入“读经运动”后,郑惟生既无自食其力的技能,又

54、再无青春年少的时间资本,只等着“遂成枯落,悲守穷庐”,感叹“将复何及”。他的事例及问题,是“读经运动”中最刺目扭曲的病根,也是我们在文化发展道路上一声响亮的警钟。在国学复兴浪潮迭起的当下,将现实社会、现实人生的问题仅仅寄托于一家学说,寄托于传统经典,以为那便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显然是不现实的。每种文化历史间皆有其变与不变的东西,我们需要分析那些变与不变,“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需要传承的所谓经典,事实上应当是一种固有的、超越“人生一般”时空价值的财富,是一种中华文化共同体中血脉相承的、相对不变的精神。经典的教育,最终依旧需要立足现实,立足当下,而不

55、应该走向单纯的复古,走向偏颇极端,流于表面形式。【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围绕“学习儒家经典”论述,共列出四种观点,大致可以分为“态度”,前三个是赞成,后一个反对,赞成的角度,又分析如何学习,强调“背诵经典,懂得文句什么意思”“读经受到家长很多干扰,给孩子带来压力,孩子觉不到快乐”“儒家历来倡导知行合一”;从反对的角度分析蛀牙认为“缺乏时代感,不符合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让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地记忆,只能造成学生学习与生命的浪费”,由此可以立意为“如何阅读儒家经典”和“是否阅读儒家经典”的角度立意,行文时注意观点明确,如以“如何阅读儒家经典”的角度立意,提出观点后,可以从“加强背诵”“减少功利主义”“知行合一”的角度论述。点睛:材料作文区别于过去的话题的作文的一个关键就是多角度立意,一般材料作文中都有“明确立意”“选准角度”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考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则。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的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此题注意围绕如何正确对待儒家经典自已中心立意行文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