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讲解与例题:第三专题 前方.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9278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讲解与例题:第三专题 前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讲解与例题:第三专题 前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讲解与例题:第三专题 前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讲解与例题:第三专题 前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前方问题导学1人们的心灵需要有慰藉的地方,人有了痛苦总会想到要回家;可是人却又在一次次对家的惦念中走向前方。怎样理解人们惦念家乡与走向前方的矛盾?2文章中出现的“路”“家”“旅途”“前方”等概念该如何理解?3古往今来思念家乡的作品太多了,而曹文轩在文中却强调“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离家与归家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自主探究文章最后写道:“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文法导析1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像结合起来。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能增加文章的思想容量,深化主题。本文虚

2、实结合,以现实中的家、路为出发点,扣住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来写,表明人在寻找精神家园时的漂泊感和对理想的追求。2反弹琵琶的手法。“反弹琵琶”即反其意而用之,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形式,是经过了多个方向的“求异”之后,最终确定了朝原来的“信息”相反(或相对)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表现,即一种逆向求异思维。运用逆向求异思维的方法,可以找到新的立意,发人深省。本文作者从摄影作品入手,如果仅是描摹画面,就缺少了味道,如果仅是想像人们内心正渴盼回家,也不足为奇。作者的巧思正在于运用了逆反思维:他们正在路上,他们曾有离家之举。接着非常自然地点出了文章的中心: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曹文轩先生无论是治学还是创作,都

3、很讲究独辟蹊径。本文反弹琵琶的写法即是一个体现。3语言深邃,富有哲理,耐人寻味。作者用深邃的语言阐发对人生和对人的思考,富有哲理的语句随处可见。“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这样的语句,给文章增添了深刻的内涵,使文章更加耐人寻味。技法导练导练目标反弹琵琶本文作者运用逆反思维,在立意上反弹琵琶,说的是离家,却从反面着笔,最终归结的仍是对家的追寻,只不过这里的家已经不是普通的生养之地,

4、而是精神的栖息之所。这种做法令读者为之眼前一亮。联系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见识,以“感谢自卑”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素材积淀话题集锦(1)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本材料可用于_、_等话题的写作。(2)前方深刻地

5、揭示了人类精神和理想无所皈依的现实状况:天性和命运决定了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远行的欲望;但是人的这种远行注定是一场苦旅人无法消除精神深处无家可归的感觉。文中写道:“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作者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只需要一个能遮风避雨的实实在在的家,还需要一个心灵的归宿。本材料适用于_、_、_、_、_等话题的写作。佳作片段【片段一】离家是必然的,思家也是必然的。十八岁的我,是羽毛甫健的雏燕,向往着远方的高山大河,向往着广阔的天空。我的翅膀将带着我离开这儿低矮的山和涓涓的细流。但在飞行途中落脚停歇时,我的头必向着这儿,我的眼光必穿过山河抚摸这儿的

6、山、这儿的草和草上的露珠,那是能洗去我身心疲惫的圣水。离家,念家,归家,是人的必然,也是人生的一种模式。我虽未踏上离家的路,却也明白那是怎样一种深沉的情感,刻在心上挥之不去,是连逝水一样的时间也无法洗去的痕迹。自古无数的少年,意气风发地与家园作别,当脸庞爬满了皱纹,鬓角染上了霜华,归家后“儿童相见不相识”时才明白:乡音未改,家园未变,只是心老了。再摸摸那已经坍圮的残垣,已经衰败的破瓦,几十年的想念便涌上心头,把坚强卸下,把疲惫拿出,俯下身去痛哭一场。【片段二】“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穆罕默德说的这句为陶行知先生所极力推崇的话,是否也应该对我们有所启示?在物质生活逐渐殷实

7、富足的今天,千万不要忘了心灵深处的那株水仙,唯有精神的皈依,才能让那抹绿色永驻心头。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富有是不够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正在于人有着丰富的思想活动,这让人的精神家园欣欣向荣,不致荒芜。倘若人的心灵空虚,那朵洁白的水仙早已枯萎,那么即便是拥有像葛朗台那样庞大的财产,也终究是行尸走肉罢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面对面包与水仙的选择,我们该何去何从?不妨携一枝水仙,品一杯香茗,皭然不滓于尘世之外,让心灵皈依超凡脱俗的精神家园!(节选自精神的皈依)答案:问题导学 1提示:家是心灵的港湾,是人们的精神归宿,生活中有些人并不是回不了家,而是找寻不到家。因为他们不单纯

8、是在追求实质的家,更是在追求一个精神上得以慰藉的家园,但这个心灵的家园只是一种抽象的感觉,理想情形与生活现实造成的反差让人们永远都觉得无家可归。寻找精神家园的道路和人生的前方都是漫无尽头的,因此,人们也在这条道路上,永远寻找着精神家园。2提示:文章中的“路”“家”“旅途”“前方”等,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简言之,凡是与“命运”“内心”有关的词都具有语境义。“无家可归”的“家”指心灵家园,“漫无尽头的路上”与“通往前方的路”中的“路”指人生之路,“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3提示:离家与归家是人生道路的两端,我们常常在家的目送下出发,最终又想回到家的怀抱。离家的路,往往是一条为了寻

9、找一个永远的“家”而不得不走的路。在离家与归家的进进出出之中,若能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灵魂的栖息之处,那么人生就会变得与众不同。一般反映乡愁的作品,无非借游子之口写漂泊在外的艰辛与寂寞,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与向往。本文一改前人“恋家”“归家”的思绪与呐喊,理性地分析了人归家的原因,指出了人远行的积极意义向着那梦中的远方,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比以往任何一部哀愁凄凉的乡愁作品在主旨上都要显得高远与旷达。 自主探究提示:观点一:是家。因为在课文第十一段的开头有“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几句,而且“归家”是中国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符合中国人的文

10、化意识。观点二:是无边的旷野。因为在第十一段的中间作者说“人无法还家”,“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作者强调的是人的“精神家园”的构建,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家”;如果没有充实温馨的“精神家园”,前方只能是“无边的旷野”。观点三:前方既不是家也不是无边的旷野。在本文中,“前方”不仅是借以依托的摄影作品的内容,而且也被作者赋予了新的内涵,它是指人们的追求和梦想。这个“家”不一定与实际的家相符,也可能会在远行的前方找到它。技法导练创意激活运用反弹琵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学会逆向思维,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发前人所未发,化腐朽为神奇,标新立异。第二,所提出的观点要经得起推敲

11、,具有合理性、逻辑性、现实性,能够自圆其说。第三,并不是所有的素材都可以“反弹”,那些违背科学道理,有悖于人们的共识和伤害人们感情的“反弹”都是不合适的。范例展示感谢自卑每个人都不完美,我们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不完美的我们很容易在这个叫自卑的意识下作茧,许多人被茧包围起来,于是自暴自弃;而有的人,不甘心一辈子生活在自卑的茧套里,于是奋力冲撞、撕咬,最终羽化成蝶!周国平的智慧与人品里有句发人深省的话:“我相信,天才骨子里大都有一点自卑,成功的强者内心深处往往埋着一段屈辱的历史。”是的,被人认为“弱智”的爱因斯坦不自卑吗?被老师称为“不适合上学”的爱迪生不自卑吗?显然,他们自卑过。居里夫人自卑过,抱怨过,怀疑过,苦闷过。但他们在进与退的矛盾中正视自己,带着自卑走向辉煌!没有哪位天才自信十足,他们都有几分自卑。然而,与常人不同的是,他们知道自己的弱点,为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于是奋起直追,才有了惊人的成功!我们需要感谢自卑。因为战胜了自卑,我们才又在人生路上迈了一大步。素材积淀话题集锦(1)家园是流浪灵魂的归宿家园是一种感觉,一种无法抹去的烙印(2)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理想与现实漂泊与回归心灵归宿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文本图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