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9240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1页
《解析》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2016学年江西省鹰潭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斯坦福大学与布朗大学研究团队正打造可适用于火星环境的“地狱细菌”,该细菌具有耐寒、耐热、抗干旱以及抗辐射等特征下列有关“地狱细菌”的描述错误的是()A无细胞器B无染色体C无核膜D无等位基因2下列试剂与鉴定的物质及颜色变化对应不正确的是()A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B苏丹染液脂肪红色C斐林试剂麦芽糖砖红色D碘液淀粉蓝色3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有B高尔基体膜结构有C叶绿体内膜有D线粒体内膜有4如

2、图所示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代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BK+和葡萄糖分别以、方式进入红细胞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方式进行D细胞衰老,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的功能降低5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一组实验,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组别步骤甲乙丙12%蔗糖液2mL2%蔗糖液2mL2%蔗糖液2mL2蒸馏水1mL酵母提取液1mL稀释唾液1mL337恒温水浴,保温10分钟4斐林试剂1mL55065温水中加热2分钟结果蓝色砖红色蓝色A酵母提取液含有蔗糖酶B酶具有专一性C蔗糖不是还原糖D高温使酶失活6利用乙醇提取出叶绿体中的色素,设法分离得到各种色素后,并将

3、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和混合液依次点样在滤纸的1、2、3、4、5位置(如图所示),将滤纸下方浸入层析液后,滤纸条上各色素正确位置应该为()ABCD7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增强B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消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C细胞癌变是细胞不断增殖的结果D皮肤色素沉积出现的“老年斑”是细胞分化的结果8如图甲表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产生的突变必随精子传给子代B丙、丁细胞分裂时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4、C丁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D乙、丁细胞分别含有4和1个染色体组9狗的直毛与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如果卷毛雌狗与直毛雄狗交配,其子代中有直毛雌狗、直毛雄狗、卷毛雌狗、卷毛雄狗据此分析,下列哪种判断是不可能的是()A卷毛性状是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B卷毛性状是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C卷毛性状是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D卷毛性状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10在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学者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5、实验”,最早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D蔡斯等人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1图1、图2表示某种生物的两种染色体行为示意图,其中和、和互为同源染色体,则两图所示的变异()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C均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D均涉及DNA链的断开和重接12如图所示系谱的阴影部分表示患某种遗传病的个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2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B此遗传病只可能是隐性遗传病C若2与3结婚,则子代患病的概率为D2与无血缘关系的表现型正常的人结婚,子代不会患病13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以种群为基本单位B突变和基因重组决

6、定生物进化方向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14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B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5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a2+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时、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信息的传递方向的图示是()ABCD16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血液中含量变化最小的激素是()A抗

7、利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17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C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周期变长D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18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表示最适浓度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C若P点为芽适宜的生长素浓度,则对茎生长可能起抑制作用D若顶芽生长素浓度为P,则靠近顶芽的侧芽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19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对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A探究培养液中酵

8、母菌种群数量变化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B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因为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C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车前草时,统计在样方内和在四条边上的个体20如图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率和时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种群密度在第50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B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强C该种群的出生率和迁入率决定入值的大小D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动

9、物大部分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有的消费者无细胞结构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个营养级2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B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23如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的总能量为a,其中字母代表了能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麻风树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c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该图中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

10、量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的生物B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C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D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25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B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潜在的使用价值C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D生物圈内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

11、关的生理过程,其中a、b、c表示物质,甲和乙分别表示某种细胞器;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1cm2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从图1分析,如果物质a为O2,它在细胞器甲的(场所)产生,物质c是一种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它最可能是H2O 在结构乙的产生部位是(2)从图2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mg/cm2h)(用图中字母表示),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mg/cm2h)(用图中字母表示)(3)从图2分析,恒定在上述温度下,维持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1cm2增重最多,增重了mg27下图1表示基因型为Aa

12、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图2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1)图1中,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基因型有(2)图1中细胞的名称是,细胞中有个DNA,可能不含X染色体的细胞是(填序号)(3)图2中,CD段可表示期,细胞应对于图2中的段,可发生基因重组的是段(4)图2中出现GH段的原因是28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通常情况下,如图中的过程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进行调节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器官A是29如图1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

13、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某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2表示图1中处的结构,名称是,在该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2)用针刺A时,引起肱二头肌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过程被称为吗啡有镇痛作用,原因是吗啡能和图2中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其失去与 结合的能力(3)当兴奋在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为(4)现切断处,在处施加适宜的电流刺激,则在A、B、C、D、E中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有30回答有关植物生长发育的问题: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IAA),在植物体内含量微小,但调节作用显著图1的甲和乙表示某课题研究小组探究“IAA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

14、的实验结果;图2表示植物生长素促进植物根生长的机理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分析图1中甲,施用IAA对主根的伸长生长具有作用(2)生产实践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浸泡扦插枝条的下端,目的是促进插条生根,利于插条成活,对于本课题研究的植物,应该选用的IAA浓度为molL1(3)分析图1甲、乙两实验结果可知,若不施用IAA,在幼苗移栽的过程中采用的措施也能促进侧根数量的增加(4)图2中,激素受体接受生长素的信息促使内质网释放Ca2+,Ca2+一方面促使细胞通过方式将H+运输至细胞外;同时被Ca2+激活的转录因子进入细胞核促使细胞通过过程即合成促细胞生长蛋白,使细胞伸长由此分析可知,横向放置幼苗,根的

15、近地侧促细胞生长蛋白的含量比远地侧(填“低”或“高”)(5)关于图2中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催化过程的酶是DNA合成酶B与过程相比,过程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UAC过程除了需要图中已表示出的条件外,还需要tRNA、氨基酸和能量D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短时间内能合成多种肽链31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1)如图1中,A表示,其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2)若图2所示种群为田鼠种群,

16、在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调查过程中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会(偏高、偏低或不变)(3)由于食性不同,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4)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演替(5)其中一种植食性鱼类色彩绚丽,形状怪异,在观赏鱼市场非常名贵,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015-2016学年江西省鹰潭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斯坦福大学与布朗大学研究团队正打造可适用于火星环境的“地狱细菌”,该细菌具有耐寒、耐热、抗

17、干旱以及抗辐射等特征下列有关“地狱细菌”的描述错误的是()A无细胞器B无染色体C无核膜D无等位基因【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1、“地狱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2、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解答】解:A、“地狱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错误;B、“地狱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不含染色体,B正确;C、“地狱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核

18、膜,C正确;D、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而“地狱细菌”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无等位基因,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以“地狱细菌”为素材,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地狱细菌”是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下列试剂与鉴定的物质及颜色变化对应不正确的是()A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B苏丹染液脂肪红色C斐林试剂麦芽糖砖红色D碘液淀粉蓝色【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分析】本题主要是掌握细胞中四种化合物的鉴定方法,还原糖、蛋白质、脂肪、淀粉的鉴定所采用的化学试剂是斐林试剂、双缩

19、脲试剂和苏丹或苏丹试剂、淀粉,产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砖红色、紫色、橘黄色或红色、蓝色【解答】解:A、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产生紫色,A正确;B、苏丹或苏丹试剂能将脂肪分别染成橘黄色、红色,B错误;C、麦芽糖是还原糖,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C正确;D、碘液与淀粉产生蓝色反应,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检测蛋白质、还原糖、脂肪的实验成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表、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3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肠绒毛上皮细

20、胞细胞膜有B高尔基体膜结构有C叶绿体内膜有D线粒体内膜有【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由图可知,图是ATP的水解,图是高尔基体膜,图发上的水的光解反应,图发生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解答】解:A、图是ATP的水解,释放能量,为细胞利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上有此过程,A正确; B、图是高尔基体膜,复制纤维素多糖的合成被破坏后,细胞板无法形成,细胞不能分裂,B正确;C、图发生的是水的光解反应,场所是在叶绿体的基粒类囊体膜上,C错误;D、图发上的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内膜或原核生物的细胞质膜上,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真核细胞中生物膜

21、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答题时要结合图解含义,联系各种生物膜的功能进行解答4如图所示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代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BK+和葡萄糖分别以、方式进入红细胞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方式进行D细胞衰老,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的功能降低【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据图分析,图中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表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主动运输,表示胞吐【解答】解: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A错误;B、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红细胞,葡萄糖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B正确;C、而胰岛素是大分

22、子是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C正确;D、细胞衰老,其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并且其各种功能降低,包括细胞膜识别和选择透过性的降低,因此衰老细胞的物质运输的功能下降,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的衰老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5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一组实验,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组别步骤甲乙丙12%蔗糖液2mL2%蔗糖液2mL2%蔗糖液2mL2蒸馏水1mL酵母提取液1mL稀释唾液1mL337恒温水浴,保温10分钟4斐林试剂1mL55065温水中加热2分钟结果蓝色砖红色蓝色A酵母提取液含有蔗糖酶B酶具有专一性C蔗糖不是还原糖D高温使酶失

23、活【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析】分析表格: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蔗糖液中加入试剂的种类,后用斐林试剂检测,可见是检测还原糖,蔗糖属于非还原糖,只有蔗糖酶能将其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从而产生还原糖,从实验结果来看,酵母提取液1mL含有蔗糖酶,据此作答【解答】解:A、该实验能证明酵母提取液含有蔗糖酶,将蔗糖分解为还原糖,A正确;B、该实验中,唾液不能将蔗糖分解,而酵母提取液能将蔗糖分解,证明了酶的专一性,B正确;C、甲组实验证明蔗糖不是还原糖,C正确;D、该实验不能证明高温使酶失活,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酶的专一性,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实验变量,获取实验信息和实验结论的能力,难度中等6利用乙醇

24、提取出叶绿体中的色素,设法分离得到各种色素后,并将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和混合液依次点样在滤纸的1、2、3、4、5位置(如图所示),将滤纸下方浸入层析液后,滤纸条上各色素正确位置应该为()ABCD【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专题】提取类实验;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分析】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解答】解:叶绿体中的色素,由于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率不同,扩散最快的是胡萝卜素,其次分别是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所以试验结果,4位置上胡萝卜素在

25、最上面,其次3位置上的叶黄素,接着2位置上的叶绿素a,在滤纸条最下面是位置1上的叶绿素b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7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增强B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消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C细胞癌变是细胞不断增殖的结果D皮肤色素沉积出现的“老年斑”是细胞分化的结果【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膜的功能;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2、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

26、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解答】解:A、细胞衰老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A错误;B、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消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B正确;C、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D、皮肤色素沉积出现的“老年斑”是细胞衰老的结果,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全能性、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细胞癌变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27、;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识记细胞癌变的原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8如图甲表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产生的突变必随精子传给子代B丙、丁细胞分裂时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丁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D乙、丁细胞分别含有4和1个染色体组【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分析:根据题意,图中四个细胞均来自同一动物,从丙图细胞分裂特点可知该动物为雌性动物分析题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且根据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可知甲细胞在间期时发生基因突变;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28、;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解答】解:A、甲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它能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下一代,A错误B、丙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发生基因重组,丁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不能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C、丁细胞中两条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为aaBB或AABB,产生的子细胞中基因组成为aB和aB或AB和AB,C错误D、由图甲可知,该动物为二倍体生物,图乙为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为4个染色体组,丁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图,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使染色体组数减半,D正确故答:D【点评】本题侧重考查遗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基因突变及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难度一般9狗的直毛

29、与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如果卷毛雌狗与直毛雄狗交配,其子代中有直毛雌狗、直毛雄狗、卷毛雌狗、卷毛雄狗据此分析,下列哪种判断是不可能的是()A卷毛性状是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B卷毛性状是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C卷毛性状是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D卷毛性状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分析】卷毛雌狗与直毛雄狗交配,子代中有直毛雌狗、直毛雄狗、卷毛雌狗、卷毛雄狗,即无论雌雄狗均有直毛和卷毛性状,且比例均为1:1,这属于测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Aaaa、aaAa、XAXaXaY【解答】解:A、若卷毛性状是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若卷毛雌狗(Aa)与直毛雄狗

30、(aa)交配,后代可能会出现直毛雌狗、直毛雄狗、卷毛雌狗、卷毛雄狗,A正确;B、若卷毛性状是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若卷毛雌狗(aa)与直毛雄狗(Aa)交配,后代可能会出现直毛雌狗、直毛雄狗、卷毛雌狗、卷毛雄狗,B正确;C、若卷毛性状是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若卷毛雌狗(XAXa)与直毛雄狗(XaY)交配,后代可能会出现直毛雌狗(XaXa)、直毛雄狗(XaY)、卷毛雌狗(XAXa)、卷毛雄狗(XAY),C正确;D、若卷毛性状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则卷毛雌狗(XaXa)与直毛雄狗(XAY)交配的后代中,雌狗均为直毛,雄狗均为卷毛,这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

31、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各种遗传方式的特点,能结合两者准确判断,解答本题考生可采用代入法,这样比较简单10在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学者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最早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D蔡斯等人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考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分析】1、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32、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进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A、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错误;B、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

33、为“中心法则”,B正确;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最早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D、蔡斯等人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心发展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结论;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及结论;识记中心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11图1、图2表示某种生物的两种染色体行为示意图,其中和、和互为同源染色体,则两图所示的变异()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C均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D均涉及DNA链

34、的断开和重接【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和互为同源染色体,所以它们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而和是非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的移接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图1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不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图2是非同源染色体上发生的变化,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B、基因重组过程中基因的数目没有改变,图2的染色体易位中数基因目不变,B错误;C、染色体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C错误;D、

35、交叉互换和易位均涉及DNA链的断开和重接,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2如图所示系谱的阴影部分表示患某种遗传病的个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2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B此遗传病只可能是隐性遗传病C若2与3结婚,则子代患病的概率为D2与无血缘关系的表现型正常的人结婚,子代不会患病【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本题无法判断该遗传病的类型,但是可以排除一些类型,根据1和3排除是伴X隐性遗传,根据5和4排除是伴X显性遗传所以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解答】解:A、如果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

36、不携带致病基因,A错误;B、此遗传病也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错误;C、如果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则2为aa,3为Aa,后代的患病率Aa是,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为Aa,3为aa,后代患病率aa为,C正确;D、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的基因型是Aa,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Aa结婚后代会有aa的患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属于典型的假设法和排除法解题,因为本题无法直接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但是可以排除一些遗传病的类型,所以假设排除法是解决本题的一个突破口13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以种群为基本单位B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方向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

37、变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生物进化以种群为基本单位,A正确;B、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方向,B错误;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

38、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14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B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专题】正推法;内环境与稳态【分析】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

39、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解答】解:A、血浆渗透压与无机盐离子和蛋白质的含量均有关,A错误;B、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B正确;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C正确;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渗透压的概念,明确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识记与血浆渗透压相关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15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

40、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a2+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时、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信息的传递方向的图示是()ABCD【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是膜外电位为正、膜内电位为负;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膜外的钠离子内流,使得膜外电位由正电位变成了负电位、膜内的负电位变成了正电位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方向是单向性【解答】解:A、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方向是单向性故A错误B、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内钾离子外流,膜外电位为正、膜内电位为负;当神经纤维受到刺

41、激时,产生兴奋,膜外的钠离子内流,使得膜外电位由正电位变成了负电位、膜内的负电位变成了正电位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a2+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则突触后膜由兴奋状态变成了静息状态,膜外由负电位变成了正电位,膜内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方向是单向性故B正确C、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a2+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则突触后膜由兴奋状态变成了静息状态,膜外由负电位变成了正电位,膜内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方向是单向性故C错误D、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

42、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a2+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则突触后膜由兴奋状态变成了静息状态,膜外有负电位变成了正电位,膜内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6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血液中含量变化最小的激素是()A抗利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有作用于肾上腺、甲状腺、性腺的促激素释放激素,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都较大,而下丘脑对血糖的调节是神经调节,没有对应的促激素释放激素,所以阻断后胰岛受到的影响较小【解答】解:A、抗利尿激素由

43、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故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血液中激素含量会明显减少,A错误;B、甲状腺受垂体的调节:例如外界条件寒冷,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B错误;C、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不需经过垂体,C正确;D、性激素也是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促性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性激素作用于性腺,性腺分泌性激素,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分泌腺间的关系以及综合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平时要注意对知识点的总结: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部分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性腺)激素释放激

44、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部分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性腺)激素可影响这三种内分泌腺激素的分泌,对于其中类似的调节要放到一起进行识记17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C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周期变长D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专题】图形图表题;免疫调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生长素不能通过云母片,在不旋转的装置中,由于单侧光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所以a中生长素浓度大于b中生长素浓度;而在旋转的装置中,c、d都受到单侧光照射,但由于旋转,

45、所以c中生长素浓度=d中生长素浓度【解答】解:A、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错误;B、细胞a是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细胞f是浆细胞,没有识别能力因此,图中能特异性别抗原的细胞有b、c、d、e、g,B错误;C、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开始增殖分化,周期变短,C错误;D、表示抗体,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特异性清除抗原,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特异性免疫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名称及各数字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体液免疫和细

46、胞免疫的过程及特点18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表示最适浓度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C若P点为芽适宜的生长素浓度,则对茎生长可能起抑制作用D若顶芽生长素浓度为P,则靠近顶芽的侧芽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生长进而促进植物生长,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对生长素最敏感,其次是芽,对生长素最不敏感的是茎图中P点为茎生长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解答】解:A

47、、图中曲线表面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P点表示促进作用最大时对应的浓度,为最适浓度,A正确;B、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B正确;C、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图中P点为芽生长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则其对根的生长可能起抑制作用,对茎生长起促进作用,C错误;D、若顶芽生长素浓度为P,则靠近顶芽的侧芽生长受到抑制,说明其生长素浓度大于M,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生长素的作用原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曲线图的分析,能分析曲线图得出生长素作用具两重性的

48、结论,能明确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19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对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B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因为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C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车前草时,统计在样方内和在四条边上的个体【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专题】调查类实验;种群和群落【分析】1、酵母菌的种群密度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

49、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2、样方法的注意点: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样方数量不易太少;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网状);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3、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4、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

50、定规格的捕虫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解答】解:A、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A正确;B、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B正确;C、蚜虫、跳蝻的活动能力较弱,因此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样方法,C错误;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车前草时,统计在样方内和相邻两条边上的个体,D错误故选:CD【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要求考生掌握估算种群密度的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明确这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能准确判断出调查选项中各种生物的种

51、群密度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0如图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率和时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种群密度在第50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B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强C该种群的出生率和迁入率决定入值的大小D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1、据图分析,040年间,均大于1,说明这40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第40年及之后,均等于1,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2、当=1时,种群数量稳定不变,年龄组成为稳定型;当小于1时,种群数量下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当大

52、于1时,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解答】解:A、由图可知,种群密度在第40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A错误;B、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大于1,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种内斗争变化趋势逐渐增强,B正确;C、定入值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等,C错误;D、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出生率,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明确的含义,并据此分析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答题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动物大部分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有的消费者无细胞结构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

53、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个营养级【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专题】正推法;生态系统【分析】生态系统的成份及作用分别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空气、水、矿物质、阳光、热能生产者:属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消费者:属异养生物(各种动物);分类: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解者:a属异养生物(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b作用: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解答】解:A、大多数动物靠捕食获取食物,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为初级消费者,A正确;B、病毒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无

54、细胞结构,B正确;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能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C正确;D、在食物网的不同食物链中,同一种生物可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组成成分的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B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1、食物链:各种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一种联系;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

55、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食物链有8条:桉树甲虫蜘蛛蜥蜴蛇,合欢树叶状虫蜘蛛蜥蜴蛇,合欢树叶状虫蜘蛛知更鸟百劳鸟袋鼬,合欢树叶状虫蜘蛛知更鸟袋鼬,合欢树叶状虫知更鸟百劳鸟袋鼬,合欢树叶状虫知更鸟袋鼬,合欢树叶状虫蜜雀百劳鸟袋鼬,合欢树叶状虫蜜雀袋鼬【解答】解:A、图中共含有8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A错误;B、伯劳鸟和袋鼬既存在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B错误;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为合欢树叶状虫蜘蛛知更鸟百劳鸟袋鼬,共含有6个营养级,C正确;D、食物链中营养级的高低与生物体型大小无关,与营养级的总能量有关,D错误故选:C【

56、点评】本题以食物网为载体,考查生态系统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3如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的总能量为a,其中字母代表了能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麻风树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c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该图中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由题干中的信息可知,该图只包括两个营养级,麻风树是第一营养级,则A只能代表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B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其中D代表用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是指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

57、能量,E则是流入分解者的能量;该图解中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解答】解:A、被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是B,所以从麻风树注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错误;B、c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正确;C、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正确;D、该图解中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正确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提取题干的信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表明只有2个营养级;要明确摄入量=同化量+粪便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的生物B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

58、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C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D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专题】正推法;生态系统【分析】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行为信息:如动物的行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答】解: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不仅来自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还可以来自于无机环境,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A错误;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59、它可发生在同一物种之间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物种之间的,而植物激素的作用是在个体的体内,B错误;C、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如孔雀开屏等,C正确;D、一定限度内,食草动物吃草也有利于草的更新与分蘖,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5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B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潜在的使用价值C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D生物圈内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

60、的直接价值【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就地保护中最有效的为建立自然保护区【解答】解:A、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并非禁止,A错误;B、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B错误;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C错误;D、生物圈内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作用更大,故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明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种群和生态系统3个

61、层次,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的生理过程,其中a、b、c表示物质,甲和乙分别表示某种细胞器;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1cm2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从图1分析,如果物质a为O2,它在细胞器甲的(叶绿体)基粒(或类囊体)(场所)产生,物质c是一种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它最可能是丙酮酸H2O 在结构乙的产生部位是(线粒体)内膜(2)从图2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mg/cm2h)(用图中字母表示),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Y+2X(mg/cm2

62、h)(用图中字母表示)(3)从图2分析,恒定在上述14温度下,维持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1cm2增重最多,增重了36mg【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图1: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物质c是一种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它最可能是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被彻底分解;图2:无光时单位时间内叶片重量的减少量等于呼吸强度,故1小时呼吸消耗的有机物为X,而单位时间光照下叶片重量的增加量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故光照一小时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M+Y(MX)+X=Y+2X【解答】解:(1)从图1分析,如果物质a为O2,它在细胞器甲叶绿体的

63、基粒(或类囊体)产生,物质c是一种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它最可能是丙酮酸H2O在结构乙线粒体的产生部位是线粒体内膜(2)从图2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mg/cm2h)(用图中字母表示),而单位时间光照下叶片重量的增加量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故光照一小时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M+Y(MX)+X=Y+2X(3)从结果可以看出,在14温度下,维持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3+22)12224=36mg故答案为:(1)(叶绿体)基粒(或类囊体) 丙酮酸 (线粒体)内膜(2)X Y+2X (3)14 36【点评】本题以图形为

64、载体,考查了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两者的联系,考查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理解能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净光合作用速率=真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27下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图2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1)图1中,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基因型有AB、ab(2)图1中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有8个DNA,可能不含X染色体的细胞是(填序号)(3)图2中,CD段

65、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应对于图2中的HI段,可发生基因重组的是FG段(4)图2中出现GH段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分析图形:图1:细胞表示减数分裂,由于两次细胞质的均等分裂,说明分别是精原细胞(间期)、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表示有丝分裂,表示有丝分裂中期,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图2:AE表示有丝分裂,其中CD表示有丝分裂后期;FI表示减数分裂,其中F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解答】解:(1)根据图1中细胞中基因的分离图可知,细胞经减数分

66、裂形成的子细胞基因型是AB、ab(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1中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个DNA细胞都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可能不含X染色体(3)图2中,AE表示有丝分裂,其中CD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图1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应对于图2中的HI段图2中F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可发生基因重组的是(4)图2中GH段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导致子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故答案为:(1)AB、ab(2)次级精母细胞 8 (3)有丝分裂后期 HI FG(4)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67、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曲线图中各区段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28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通常情况下,如图中的过程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进行调节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器官A是垂体【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专题】模式图;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分析】由题干Kp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可知,其由核糖体合成,其靶器官由图可知应为为GnRH

68、神经细胞,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 过程抑制K 神经元活动,故Kp释放量减少,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排卵,而过程能促进下丘脑的释放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综合上述分析,此过程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解答】解:由题干Kp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可知,其由核糖体合成,其靶器官由图可知应为GnRH神经细胞,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故答案为:核糖体 垂体【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神经体液调节过程,解题的关键是结合题干的信息对图形的分析,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应用和识图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69、29如图1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某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2表示图1中F处的结构,名称是突触,在该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用针刺A时,引起肱二头肌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过程被称为反射吗啡有镇痛作用,原因是吗啡能和图2中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其失去与神经递质 结合的能力(3)当兴奋在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为由负变正(4)现切断处,在处施加适宜的电流刺激,则在A、B、C、D、E中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有DE【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

70、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根据图1中B上的神经节或F处的突触结构可以判断出: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F为突触结构图2中,、分别是线粒体、突触小泡和突触后膜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1)图2表示的是突触结构,为图1中F处的结构;由于递质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相应的受体,所以该处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用针刺A时,引起肱二头肌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过程经过了整个反射弧,所以被称为反射吗啡有镇痛作用,原因是吗啡能和图2中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

71、其失去与神经递质结合的能力,导致兴奋传递受阻(3)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因此,当兴奋在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为由负变正(4)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切断处,在处施加适宜的电流刺激,则在A、B、C、D、E中能测到电位变化的只有D和E两处故答案为:(1)F突触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反射突触后膜神经递质(3)由负变正(4)DE【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反射弧、突触、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

72、,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0回答有关植物生长发育的问题: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IAA),在植物体内含量微小,但调节作用显著图1的甲和乙表示某课题研究小组探究“IAA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图2表示植物生长素促进植物根生长的机理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分析图1中甲,施用IAA对主根的伸长生长具有抑制作用(2)生产实践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浸泡扦插枝条的下端,目的是促进插条生根,利于插条成活,对于本课题研究的植物,应该选用的IAA浓度为105molL1(3)分析图1甲、乙两实验结果可知,若不施用IAA,在幼苗移栽的过程中采用切断主根尖端的措施也能促进侧根数量的

73、增加(4)图2中,激素受体接受生长素的信息促使内质网释放Ca2+,Ca2+一方面促使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将H+运输至细胞外;同时被Ca2+激活的转录因子进入细胞核促使细胞通过过程即转录、翻译合成促细胞生长蛋白,使细胞伸长由此分析可知,横向放置幼苗,根的近地侧促细胞生长蛋白的含量比远地侧低(填“低”或“高”)(5)关于图2中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CA催化过程的酶是DNA合成酶B与过程相比,过程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UAC过程除了需要图中已表示出的条件外,还需要tRNA、氨基酸和能量D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短时间内能合成多种肽链【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专题】坐标曲线图;模式图;遗传信息

74、的转录和翻译;植物激素调节【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对生长素最为敏感,其次是芽,茎对生长素最不敏感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无子果实的形成等作用图2中,表示转录,表示翻译【解答】解:(1)根对生长素最为敏感,据图1甲分析,施用IAA对主根的伸长生长具有抑制作用(2)图1中乙,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在0105浓度范围内,对侧根起促进作用逐渐加强;大于105浓度时对侧根促进作用逐渐减弱)故促进插条生根,对于本课题研究的植物,应该选用的IAA浓度为105 molL1

75、(3)植物的主根也具有顶端优势现象,切断主根尖端可以去除顶端优势,促进侧根生长于数量的增加,提高幼苗移栽的成活率(4)据图3分析,激素受体接受生长素的信息促使内质网释放Ca2+,Ca2+促使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将H+运输至细胞外,同时被Ca2+激活的转录因子进入细胞核促使细胞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合成促细胞生长蛋白所以横向放置幼苗根的近地侧促细胞生长蛋白的含量比远地侧低(5)解:A、表示转录,催化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A错误;B、表示转录,表示翻译,过程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TA,B错误;C、翻译过程中的原料主要有氨基酸、酶、tRNA、氨基酸和能量等,C正确;D、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

76、意义是短时间内能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D错误故选:C故答案为:(1)抑制 (2)105(3)切断主根尖端(4)主动运输 转录、翻译 低 (5)C【点评】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生长素、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的识图判断和分析作答能力31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1)如图1中,A表示细胞呼吸(呼吸作用),其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6% (保留一位小数)(2)若图2所示种群为田鼠种群,在C点时,种群的年龄

77、组成为增长型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调查过程中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会偏高(偏高、偏低或不变)(3)由于食性不同,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垂直结构(4)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5)其中一种植食性鱼类色彩绚丽,形状怪异,在观赏鱼市场非常名贵,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分析】分析图1,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全部能量能量的去路:生产

78、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能量去路: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流向下一营养级;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分析图2,种群增长速率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先增加后减少,说明种群增长是S型曲线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

79、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解答】解:(1)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和未被利用(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以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存在)所以图1中A表示呼吸作用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为23+70+14+3=110103kJ/m2y,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4103kJ/m2y,输入第三营养级肉食动物的能量=14+2490.5=2.5103kJ/m2y,故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14+2)=15.6%(2)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C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即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E点时,出

80、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该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符合S型种群增长曲线的规律,故C点为增长型根据种群密度中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会偏高(3)分层现象是由于植物本身高低不同或喜阴、喜阳的不同造成的,而动物的分层则是由于植物为它们提供了相应的食物和栖息空间,故这种结构为垂直结构(4)地震后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5)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间接价值是指生态功能,潜在价值是未发现的价值,其余的都为直接价值直接价值具体包括观赏、使用等方面的作用故答案为:(1)细胞呼吸(呼吸作用) 15.6%(2)增长型 偏高(3)垂直结构(4)次生(5)直接【点评】本题结合生态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和种群出生率、死亡率曲线图,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种群密度、群落演替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题图的能力和理解计算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