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题高一化学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4题,共42分、非选择题第15题第18题,共58分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生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
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 S-32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氮是各种生物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氮的循环为生物体提供氮元素。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下列过程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 工业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B. 氨气和硫酸反应制取铵态氮肥C. 氨基酸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D. 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生成氮气【1题答案】【答案】A2. 工业上生产氮化硅陶瓷的反应为:3SiCl4+2N2+6H2Si3N4+12HCl。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
3、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8的N原子:NB. HCl的电子式:C. Cl-的结构示意图:D. SiCl4的结构式:【2题答案】【答案】D3. 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含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2性质稳定,可用于制取氨气B. NH3易液化,可用作制冷剂C. NH4Cl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实验室制备氨气D. HNO3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制备硝酸铵【3题答案】【答案】B4. 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A. N2B. NH3C. NH4ClD. NO【4题答案】【答案】C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N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NO2+2OH-=NO+H2
4、OB. 氨水滴加到AlCl3溶液中:Al3+3OH-=Al(OH)3C.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2NO=3Cu2+2NO+4H2OD. 氨水中通入少量的SO2气体:SO2+NH3H2O=HSO+NH【5题答案】【答案】C6. 对于室温、一定体积容器内反应2SO2(g)+O2(g)2SO3(g) H=-196.6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O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B. 增大容器体积能加快反应速率C. 若以18O2投入参与反应,反应达平衡时18O存在于18O2和S18O3中D. 一定条件下,1molSO2与0.5molO2充分反应吸热98.3kJ【6题答案】【答案】A7. 据报
5、道科研人员应用计算机模拟出结构类似C60的物质N60;4H是主要来源于宇宙射线的初级粒子,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了储量丰富的3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60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B. 3H与4H互为同位素C. N60是共价晶体D. 3H2O与4H2O互为同分异构体【7题答案】【答案】B8. 化学能可与热能、电能等相互转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B. 图1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C.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D. 图2所示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8题答案】【答案】B9.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 + 3H22NH3在10 L恒容密闭容
6、器中进行,测得2 min内,H2物质的量由18 mol减少到6 mol,则2 min内NH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 1.0 mol(Lmin)1B. 0.8 mol(Lmin)1C. 0.4 mol(Lmin)1D. 0.2 mol(Lmin)1【9题答案】【答案】C10. 如图所示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锌电极作正极B. 铜电极的质量逐渐增加C. 电子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D. 铜电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10题答案】【答案】D11. 下列有关氨气的制取、干燥、收集和吸收的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制取氨气B. 用装置乙干燥氨气C. 用装置丙收集氨气D. 用装置丁吸收
7、氨气【11题答案】【答案】D12. 氢气作为原料,以KOH为电解质构成燃料电池。下列有关该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 燃料电池中,氧气应从电池的负极通入B. 燃料电池中,电池工作时正极周围pH增大C. 工作一段时间后,KOH的浓度不变D. 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H2 - 2e- = 2H【12题答案】【答案】B13.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中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微热,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溶液中含NHB常温下,将铁片放入浓硝酸溶液中不溶铁片与浓硝酸不反应C足量的铜片与一定量稀硝酸溶液充分反应后,铜片剩余,再加入适量稀硫酸
8、,铜片继续溶解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D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足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解溶液中一定含SOA. AB. BC. CD. D【13题答案】【答案】A14. 用石灰乳吸收硝酸工业尾气(含NO、NO2)可获得Ca(NO2)2,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吸收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 + NO2 + Ca(OH)2 = Ca(NO2)2 + H2OB. 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可提NO、NO2去除率C. 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有利于NO、NO2的充分吸收D. 若尾气中n(NO2)n(NO)”或“_(填化学式)(5)和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
9、程式是_。【15题答案】【答案】(1) . P . 第三周期第A族(2)(3)(4) . NH3 . PH3(5)Al(OH)3+OH-=AlO+2H2O17. 以CO2生产甲醇(CH3OH)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CO2(g) + 3H2(g)CH3OH(g) + H2O(g)。(1)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为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恒容容器中,对于上述反应,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A. 升高温度B. 充入HeC.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D. 降低压强(3)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测得CO2、CH3OH的物质的量
10、随时间变化如图。从反应开始到3 min末,用H2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H2的转化率为_。(4)在相同温度、容积不变的条件下,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A. CO2、H2的浓度均不再变化B. 体系压强不变C. n(CH3OH)n(H2O)=11D. H2的消耗速率与CH3OH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1(5)用CH3OH和O2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则电极c是_(填“正极” 或“负极”),电极d的电极反应式_。若线路中转移1 mol电子,则该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L。【17题答案】【答案】(1)放热(2)AC(3)
11、 . 0.25 mol(Lmin)1 . 75%(或0.75)(4)CD(5) . 负极 . O2+4e-+4H=2H2O . 5.619. 水合肼(N2H4H2O)是一种精细化工原料,常用于医药、农药、染料、航天等领域。实验室模拟尿素法制备N2H4H2O流程图如图所示。已知:N2H4H2O具有强还原性,易被氧化成N2。N2H4H2O+H2SO4+6NaHCO3+2I2=N2+6CO2+Na2SO4+4NaI+7H2O(1)CO(NH2)2(尿素)是常见的化肥,其在土壤中水解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写出其水解生成碳酸氢铵的化学方程式_。(2)制备过程中NaClO溶液不能过量,其可能的原因是_。(
12、3)水合肼(N2H4H2O)产品含量测定步骤:将1.000g样品配制成100mL溶液,取5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30mL水,再加入适量稀硫酸及NaHCO3固体,用0.1000molL-1标准碘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6.8mL,计算该产品中水合肼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19题答案】【答案】(1)CO(NH2)2+3H2O=NH4HCO3+NH3H2O(2)防止过量的NaClO将水合肼(N2H4H2O)氧化成N2(3)84.0%(或0.84)21. 研究氮的循环和转化对生产、生活有重要的价值。I.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用氨制硝酸和铵盐的流程如下图所示。(1)设备1中
1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设备2中通入的NO与A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该气体再与水反应生成硝酸,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_、_。(3)若1molNH3经过以上流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NO3,则过程中参与反应的O2的物质的量为_。II.氨氮废水的去除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和NH3H2O的形式存在。某工厂处理氨氮废水的流程如下:含NH的废水低浓度氨氮废水含余氯废水达标。(4)过程目的是将NH转化为NH3,该过程中鼓入大量空气的目的是_。(5)过程加入NaClO溶液可将氨氮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反应后含氮元素、氯元素的物质化学式分别为_、_。(6)含余氯废水的主要成分是NaClO,X可选用Na2SO3将其除去,写出其离子反应方程式_。【21题答案】【答案】(1)4NH3 + 5O2 4NO + 6H2O(2) . 2NO+O2=2NO2 . 3NO2+H2O=2HNO3+NO(3)1mol(4)促使NH3从溶液中逸出,提高NH除去率(5) . N2 . NaCl(6)ClO-+SO=Cl-+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