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纲戊戌变法课标要求(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戊戌变法是高考重点内容之一。侧重变法的方式和内容的选择,特别着眼于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如2008年宁夏文综卷对“彼得改革”、“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进行了对比。必修第14课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必修第10课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必修第20课西学东渐、选修2第15课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 1868 日本明治维新 亚洲强国 1898 中国戊戌变法?俄
2、国1861年改革 美国南北战争186165年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起 1871年 德国统一与宪法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中国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世界之潮流: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中国之困窘:政治专制经济落后思想禁锢19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近代化潮流的冲击和挑战下,中国作出了怎样的反应?结果如何?时 间企业数资金额(万元)1863189411968018951898741432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从表格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王韬 弢园文录外编 郑观应 盛世危言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
3、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郑观应盛世危言 习兵战,不如习商战。稽古之世,民以农为本;越今之时,国以商为本。十万之豪富,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初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郑观应 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与入侵外敌交战时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一次战争。它又是近代史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败得最惨的一次战争。条约内容太苛刻、影响太大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危害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件 马关条约 割地 赔款(两)增开通商口岸 其他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两亿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谈判,被
4、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1、政治: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深 清政府官员反对马关条约的奏疏当时围绕中日甲午战争的一些言论“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官可玩,而我民不可玩。申报1895年7月15日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
5、日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康有为康有为认为国家强盛在于什么?依据材料归纳出其救国的政治主张梁启超的著作梁启超诗手稿,康有为眉批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梁启超 数千年来,三纲五伦之惨祸烈毒,由是酷焉矣。君以名桎臣,官以名扼民,父以名压子,夫以名困妻,兄弟朋友各挟一名以相抗拒,而仁尚有少存焉者得乎?然而仁之乱于名也,亦其势自然也。谭嗣同仁学一 天行者以物竞为功物各争存,宜者而立者强,强皆昌,不立者弱,弱乃灭亡。严复天演论 维新思潮 照 片 姓名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谭嗣同 著作 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译天演论 仁学 主 张 托古改制,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资产
6、阶级改良思想 思想核心是倡民权;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批判封建纲常礼教和专制君权 共同 主张 变法维新,富国强兵,救亡图存;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文化 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2007年宁夏历史新课程卷: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变法 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2、甲午战败,中国
7、民族危机加深 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 3、康有为等维新势力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4、思想基础: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1、政治基础: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根据视频结合书本回答:请用几个字概括公车上书的主要内容吗?康有为认为真正能战胜日本而救中国的关键在于什么请说说公车上书的影响。“公车上书”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此后,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以守成之势治天下;当以列国并立之势治天下,不当以一统垂裳之势
8、治天下。”康有为变法的必要性富国:发行钞票,修筑铁路,发展机器轮船,开矿,铸制银币,兴办邮政。养民:务农发展新式农业;恤工兴办工业;惠商振兴商务;恤穷抚恤穷黎百姓。教民:重点则是废科举;兴办新式学校;劝办 报,奖游学,翻译西学。改革内政外交方面:改官制,重外交,令士民公举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名曰“议郎”,以备皇帝顾问。流血的维新:戊戌变法变法的具体条例假设你是当时的康有为,为了进一步宣传维新变法思潮,吸引更多的人支持和参与维新变法运动,你会怎样做?著书立说办报,寻找变法依据开堂讲学,聚集改革力量论战交锋,扩大变法影响持续上书,争取皇帝支持维新派宣传维思想的活动中外纪闻强学会保国会时务报
9、时务学堂万木草堂维新派宣传维思想的阵地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所上。维新思想发展为政治活动1898年初,康有为呈应诏统筹全局折,成为变法的施政纲领。6月9日,光绪正式向慈禧提出变法计划,慈禧没有表示反对。6月10日,光绪起草定国是诏,送给慈禧审查,慈禧批准。任命维新知识分子参与变法。6月11日,光绪的变法诏书发表,宣布变法开始。1895年,公车上书。(标志)1871年生,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死,终年38岁,19岁亲政。思考题百日维新新政措施中哪些是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些是触动了封建
10、顽固势力利益?根据变法的内容,你认为光绪帝是一位封建皇帝还是一位维新皇帝?类别 颁布新法 改革旧制 政治方面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1.改订律例。2.裁撤冗员。3.澄清吏治。经济方面 1.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2.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3.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文教方面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3.准许设立报馆、学会。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军事方面 1.精炼陆军,改习洋操。2.添置船舰,扩建海军。淘汰旧军。打击了封建 官僚制度 有利于知识分子参与政治
11、 有利于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 增强军事实力 挽救民族危亡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和培养人才 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思考:与维新派原先的主张相比,有哪些没有实现?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戊戌变法的内容 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教育近代化军队近代化 材料一:“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阅览奏章,犹不能尽。”(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请思考:梁启超这段话说的是哪一项变法内容?对“举国欢蹈”你是怎样理解的?材料2: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变法通议 请
12、回答:材料2所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其实质内容是什么?这些主张在戊戌变法法令中是怎样体现的?变法最重要的在于变官制。其实质内容就是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改革。法令中的体现:准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重迭机构及冗员;开办大中小学堂,废除八股,改试策论等。强烈要求实行全面的维新变法。材料4: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材料4中“勿黜革旧大臣”对戊戌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如何看待康有为的这些妥协的?材料3: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
13、,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救亡决论 请回答:材料3中反映了康有为什么思想主张?这是全面的维新变法吗?材料 维新派提出的官制改革主张,在百日维新中,大大打了折扣。有的条目干脆不被批准,有的则被偷梁换柱,失去了本意。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还屡次下诏,要求设立农工商分局并裁汰府、州、县的冗员。但各省认真办理者极少有的省份,则基本没有变动 戊戌变法资料 变法遭到守旧大臣的阻挠、破坏 他们对变法阳奉阴违,甚至托词抗命,使变法法令从中央到地方都成了一纸空文。材料反映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新旧势力冲突的重要事件(据教材109110排序)慈禧与荣禄密谋 王照上书 三条上谕
14、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求助列强和袁世凯 袁世凯告密 321645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变法失败“三条上谕”事件说明了什么?面对慈禧的专横和打击,光绪有没反抗?试从课文找出依据。光绪帝北京中南海瀛台行刑之地菜市口谭嗣同刘光第杨 锐杨深秀康广仁林旭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勇士已去,精神永存,血的教训,睡狮梦醒。在将踏入另一个世纪门槛的时候,每一个探索中国自强之路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维新志士们的呐喊和他们所留下的那一串带血的脚印。这就是中国精神!看过视频后分析:六君子被杀后,时人评论“谭嗣同待死,杨深秀寻死”,你怎么看待谭、杨二位的献身精神?后来 康梁成为保皇派,康有为死于青
15、岛,疑被谋害。梁启超在民国时期做了清华大学国学院的导师,死于一次失败的手术。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做起了皇帝梦,最后在人民的讨伐声中死去。光绪皇帝终于在慈禧太后死的前一天驾崩,清王朝开始了一个3岁小皇帝的统治,而他的统治也只维持了3年。2008年据考证光绪帝头发和衣服上有砒霜剧毒-戊戌变法最终失败,对于失败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这样说过:“光绪的悲剧是在 他的周围没有形成一个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也有学者假设:如果专横的慈禧能早死或放权,或者光绪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那么戊戌变法也许最终能取得成功,而中国的近代史将重新改写。然而社会改革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
16、统工程,历史的变迁也绝非一人一力作用的结果,权力之争的背后必定还有更深刻的社会原因。请结合以下材料,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材料: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
17、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1)变法内容贪大求全,急于求成(2)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3)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材料一: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李喜所材料二: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18、材料二从哪个角度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结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主要是什么?角度: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时没有科学地把握中国国情,只是照搬日本经验。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要义”: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1)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2)没有有利的国际环境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曲折。教 训:客观原因:根本原因:1、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不成熟:急于求成对国情
19、认识不清变法战略的失误没有实力积极:1、性质:2、政治:3、思想:4、经济:5、文化:6、习俗: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梁启超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一场及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动中国近代化 探讨:一场成功的政治改革应具备哪些因素?提示:掌实权;顺潮流;得民心;别心急;少树敌;切实际;策略对;重落实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 世纪末的这个多事之秋 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 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改?!”一
20、个苍老的声音,幽幽的,却也带点犹豫“杀!”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 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历史在这里沉思 日落紫禁城 1、(08年广州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 大乱。”持上述观点的应是()A顽固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洋务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B 2、(08汕头一中高三第二次期中考试)顽固派的请毁 新学伪经考中说:“(康有为)惑世诬民,非圣无法 圣世不容,请焚新学伪经考而禁粤士从学。”这是 因为此书()A否定了孔子的圣人地位 B批判了封建的伦理道德 C批判了专制主义的君主制度 D动摇了顽固派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 D 3、(08
21、广东韶关高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在谈到洋务运动和 戊戌变法时,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洋务派同改革派 的真正差异不过在于:前者只布新而不除旧,后者布新同 时除旧。”能支撑此观点的是()A.发展近代工业 B.创办新式学校 C.实行民主政治 D.编练新式军队 4、(2008年湛江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下列观点 倾向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潮流,顺者昌,逆则亡。B.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 又以制器为先。C.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易就,二者行斯强也。D.天下之大,不患无才,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C C 5、(淮安市200
22、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调查测试)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 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 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从文中可以 看出作者属于()A洋务派 B资产阶级改良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资产阶级激进派 6、(2008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考热身训练)梁启超在 变法通议一书中强调:“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 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 火成,在变官制。”这里的“官制”指()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 D立宪君主制 B A B 1、(2009高考广东单
23、科)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 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 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君主 B民权 C西学 D科学(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8)(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7分)2、(2009福建文综卷,41A)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 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 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
24、 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 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 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书说,英国的 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 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 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
25、法。地位:维新变法的施政纲领。(2)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在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康有为在公车上书和上清帝第四书中都提出了召开国会的建议,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又提出了定宪法的要求,并在奏书中多次提出“君民合治”的主张。这些都是维新派的最主要的政治纲领。然而,变法没有涉及原来维新派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如何看待维新派的这些妥协?材料一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雷 颐材料二 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未能形
26、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变法战略。萧功秦材料三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李喜所材料四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三位历史学家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不同视角。(3分)(2)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例史实说明上述某个观点。(2分)(3)材料四从哪个角
27、度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主要是什么?(2分)(4)据材料,你认为上述观点有怎样的现实意义?(2分)【答案】(1)材料一:传统文化的影响。材料二:变法者的心智和变法策略(或者变法者主观方面的局限性)。材料三:整体的社会环境。(3分)(2)(任意回答一例史实,即可,2分)材料一: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和反对新政措施。材料二:百日之内颁布大量改革上谕(或光绪帝大幅度调整礼部官员,激烈反击)材料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其他史实,言之成理,即可)(3)角度: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时没有科学地把握中国国情,只是照搬日本经验。(1分)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1分)“要义”: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2分)(4)改革的成功是社会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多方面的积极地为改革的成功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答出一点即可,如果学生从某一观点概括其现实意义,言之成理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