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川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一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教师:甄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1. 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A. 世袭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察举制2. 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他自称“朕”,其命令称为“制”或“诏”,印称为“玺”,任何人对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 体现皇帝与一般官员的区别B. 体现皇帝与一般百姓的区别C. 显示皇权神圣不可侵犯D. 显示皇帝权力来之不易3. 中国古代皇
2、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与以丞相为首的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A. 明太祖B. 唐太宗C. 宋太祖D. 明成祖4.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的成员指A. 丞相B. 殿阁大学士C. 尚书令D. 军机大臣5. 雅典民主制度规定:五百人议事会成员从10个部落的公民中抽签产生,且每个公民在其他公民还未担任过此职前不得再出任。议事会设置类似主席团的五十人团,由议事
3、会中各个部落的成员轮流担任,轮流秩序由抽签决定,每个五十人团主持政务35天。这些规定的特点是A. 部落管理和人民主权B. 直接民主和轮番而治C 人民主权和民主监督D. 直接民主和民主监督6. 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平民的胜利,其依据主要在于,该法A. 清除了习惯法的痕迹B. 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C. 化解了贸易及财产纠纷D. 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7. 从近代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来看,权利法案的最大意义在于A.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 以法律权力取代君主权力C. 国王不能随便征税D.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8. 2003年3月,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对伊拉克发动了军事行动,称伊拉克战争
4、。对于这次战争的决策,英国国王可以做的是( )A. 主持内阁会议,要求内阁成员一致同意出兵B. 要求议会同意给战争拨款C. 在对伊拉克出兵的决议上签字D. 邀请美国一起出兵打击伊拉克9. 1803年,美国与法国签订了从法国廉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总统杰斐逊虽喜出望外,但内心亦十分不安,因为此举超越总统权限。最终,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并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协议才得以生效。据此可知美国A. 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B. 行政权高于立法权C. 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D. 国会权力至高无上10. 1875年,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法国为共和政体。宪法规定总统A. 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 是由
5、选民间接选举产生C. 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D. 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11. 中共中央宣言提出:本党愿为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这表明A. 国共两党政治主张达成一致B. 中共因维护民族利益而放弃民主革命C. 三民主义是联结国共的纽带D. 中共以民族大业为重团结国民党抗日12.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材料中的变化根本
6、上是由于A. 中英双方实力的变化造成的B. 世界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C. 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D. 中英文化观念的冲撞13. 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近代前期列强发动的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其共同点不包括A. 中国的主权完整不断遭到破坏B. 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C. 中国被迫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D. 都遭到中国爱国军民英勇抗击14. 位于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原是著名的皇家园林。观察下图,对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认识不正确的A. 由英法联军一手造成的B. 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屈辱C. 永远警醒中国人民勿忘国耻D. 激发清政府英勇抗敌的斗志15.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三元里人民抗英 “
7、致远”号撞向敌舰 台湾民众抗击日军A. 反抗外来侵略B. 寻求救国之路C. 掀起民主革命D. 推翻清朝统治16. 光绪鄞县志载:宁波港“旧称渔盐粮食码头,及百货咸备,银钱市值之高下,呼吸与苏、杭、上海相通,转运既灵,市易愈广,滨江列屋,大都皆廛肆矣”,原先渔盐粮食码头发展成“百货码头”。宁波港帆船港时代逐渐向轮船港时代转变。宁波港的转变最早发生在A. 鸦片战争之后B. 辛亥革命之后C.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17. 对图2和图3两幅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图2虎门销烟 图3扶清灭洋A. 都倡导民主革命B. 都主张学习西方科技C. 都反抗外来侵略D. 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18. 下
8、图为某一时期的标语口号(落款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印行),该标语口号对应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 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 国民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C. 土地革命战争:打土豪、分田地D. 抗日战争:全民抗战、一致对外19.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纲领A. 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科学阐释B. 直接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C. 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D. 为反帝反封建的社会主义革命指明方向20. “一时间,从通都
9、大邑到穷乡僻壤,从垂暮老人到黄髫稚子,无不喊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废除不平等条约、工农兵联合起来的口号。”该时期指的是A. 辛亥革命时期B. 五四运动时期C. 国民革命时期D. 土地革命时期21.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开天辟地”主要是指A. 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举起社会主义大旗B. 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C. 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D. 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22. 公元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发布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
10、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动因是A. 破除专制制度给人的思想束缚B. 与国际接轨时代需要C. 彰显中华民族的民族诉求D. “反清复明”的政治需要23.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一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到某地参观时,感慨道:“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材料中“红船”所涉及史实产生的历史意义是A.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B. 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C.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D. 为实施渡江战役奠定了基础24.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 000人,年底发展到
11、10 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快速增加的原因是()A. 国民党加入共产党B. 国共合作实现,国民革命迅速发展C.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D. 十月革命的影响25.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A. 金田起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北伐战争26.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年代尺的空白处应填写A. 五四运动B. 国民革命C. 红军长征D. 重庆谈判27. 以下是中共一大到七大党员人数统计表,该表直接反映出A. 中国民主革命艰难发展的历程B. 中国人民反封建求民主的斗争历程C. 中国无产阶级
12、队伍不断壮大D. 中国共产党曲折发展的历史28. 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明中,孙中山说:“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这表明A. 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B. 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制宪法D.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认识到了袁世凯企图称帝的阴谋29. 在下表空白处填写最恰当的主题词是A. 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 开天辟地,渐趋成熟C. 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 星星之火,洗血前耻30. 如图图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某一时期党员数量和成分构成变化的情
13、况。根据所学知识判断,a年应该是A. 1924B. 1927C. 1934D. 1937二、材料分析题(共25分)31.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南京条约的签订图二马关条约的签订图三辛丑条约的签订图四1945年日本签订投降书(1)图一和图二条约签订的背景各是什么?规定“开放重庆为商埠”、“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的条约分别是哪一个?(2)图二至图三各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3)据图四,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百年前的辛亥革命,九十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决定中华民族走向和命运的两件大事民贫国弱的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
14、产党铁肩担道义,继承孙中山先生革命遗愿,且升华之,殚精竭虑,万死不辞,致力于中华之独立,民族之复兴。历史潮流,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奋进前行。材料二 以下是19211949年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一组历史图片。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决定中华民族走向和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大事件对中国革命分别产生的重大影响。材料三 李鸿章1895年3月19日在日本马关指出:“此次战争,实获两个良好结果。第一,日本利用欧洲式之海陆军组织,取得显著成功,足以证明黄色人种亦决不逊于白色人种;第二,由于此次战争,中国侥幸得以从长夜之梦中觉醒,此实为日
15、本促成中国发愤图强。日本有不弱于欧洲各国之学术知识,中国有天然不竭之富源,如两国将来能相互合作,则对抗欧洲列强亦非至难之事。”蹇蹇录中译本(3)根据材料三,简单归纳李鸿章对甲午中日战争结果的主要认识以及你的看法。银川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一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教师:甄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1. 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A. 世袭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察举制【答案】C【解析】【详解】西周时期通过宗法
16、制来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故答案为C项。世袭制自夏朝时期确立,排除A项;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应当是另外的制度,而不是分封制自身,排除B项;察举制在汉朝时期实行,排除D项。【点睛】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的主要依据是血缘关系,即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和纽带。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政治权力是根据宗族地位分配的;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2. 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他自称“朕”,其命令称为“制”或“诏”,印称为“玺”,任何人对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 体现皇帝与一
17、般官员的区别B. 体现皇帝与一般百姓的区别C. 显示皇权神圣不可侵犯D. 显示皇帝权力来之不易【答案】C【解析】【详解】“制”或“诏”,印称为“玺”,体现出皇帝称号和特权,显示出皇权神圣不可侵犯,故C正确;A和B与材料意思不符;D说法不符合皇帝制度特点。3. 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与以丞相为首的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A. 明太祖B. 唐太宗C. 宋太祖D. 明成祖【答案】A【解析】【详解】“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材料反映了宰相既能辅佐皇帝
18、治理国家,又能制约皇权,BCD都是君臣共治天下A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打破了君相权力的平衡故选A4.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的成员指A. 丞相B. 殿阁大学士C. 尚书令D. 军机大臣【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代皇帝朱元璋在废除了宰相制度之后,由于繁重的政务使其无法承担,于是其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帮助他协理奏章,此后内阁才缓慢出现,答案选B。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殿阁大学
19、士5. 雅典民主制度规定:五百人议事会成员从10个部落的公民中抽签产生,且每个公民在其他公民还未担任过此职前不得再出任。议事会设置类似主席团的五十人团,由议事会中各个部落的成员轮流担任,轮流秩序由抽签决定,每个五十人团主持政务35天。这些规定的特点是A. 部落管理和人民主权B. 直接民主和轮番而治C. 人民主权和民主监督D 直接民主和民主监督【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题干“五百人议事会成员从10个部落的公民中抽签产生”直接民主;再据“议事会设置类似主席团的五十人团,由议事会中各个部落的成员轮流担任,轮流秩序由抽签决定,每个五十人团
20、主持政务35天”可知是轮番而治,故本题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特点6. 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平民的胜利,其依据主要在于,该法A. 清除了习惯法的痕迹B. 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C 化解了贸易及财产纠纷D. 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答案】D【解析】【详解】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是古罗马成文法的开端。成文法代替习惯法,也就打破了贵族对法律解释的垄断,所以一定程度上是平民阶层的胜利,故D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习惯法的某些规定,故A项表述错误;“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与题干“罗马平民的胜利”无关;贸易及财产纠纷属于民法大全,故C项排
21、除。7. 从近代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来看,权利法案的最大意义在于A.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 以法律权力取代君主权力C. 国王不能随便征税D.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答案】B【解析】【详解】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和法制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权力来自于法律授予,因此从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来看此后法制逐渐取代人治,即以法律权力取代君主权力。故答案为B项。A项是从英国政治本身发展的角度得出的结论,不是从近代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来看得出的结论,排除;C项属于权利法案的内容,排除;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排除D项。8. 2003年3月,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对伊拉克发动了军事
22、行动,称伊拉克战争。对于这次战争的决策,英国国王可以做的是( )A. 主持内阁会议,要求内阁成员一致同意出兵B. 要求议会同意给战争拨款C. 在对伊拉克出兵的决议上签字D. 邀请美国一起出兵打击伊拉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没有实际权力,故选C。ABD都涉及了实际权力,不符合题意,排除。9. 1803年,美国与法国签订了从法国廉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总统杰斐逊虽喜出望外,但内心亦十分不安,因为此举超越总统权限。最终,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并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协议才得以生效。据此可知美国A. 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B. 行政权高于立法权C.
23、 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D. 国会权力至高无上【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最终,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并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协议才得以生效”体现的是议会对总统权力的制约,A正确;美国是三权分立体制,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因此BD错误;美国总统是由民间间接选举产生,C排除。10. 1875年,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法国为共和政体。宪法规定总统A. 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 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C. 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D 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排除;B选项是美国
24、总统的产生方式,排除;D选项描述的是内阁首相,排除。11. 中共中央宣言提出:本党愿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这表明A. 国共两党政治主张达成一致B. 中共因维护民族利益而放弃民主革命C. 三民主义是联结国共的纽带D. 中共以民族大业为重团结国民党抗日【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国共合作”“取消限制的苏维埃政府”等可以推知该合作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故A项错误;B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错误;合作宣言的发布是在全面抗战开始
25、之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与此题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强调的几点原则可知该宣言承认了国民党的领导地位,故D项正确。12.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材料中的变化根本上是由于A. 中英双方实力的变化造成的B. 世界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C. 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D. 中英文化观念的冲撞【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叙述的变化实际上体现出的是实力的变化,中国和英国两个国家实力的转变还是得益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有进一步挖掘出问题的本质;C选
26、项说法没错,但是根本在于资本主义的进步性;D选项不是关键性所在。点睛:本题很容易误选A选项或者C选项。这两个选项说法是没有错误的,但是A选项没有把问题解释清楚和彻底,需要进一步分析和阐述;C选项也没问题,但是关键点在于封建势力一直存在,只有资本主义发展才会造成如此大的冲击。13. 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近代前期列强发动的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其共同点不包括A. 中国的主权完整不断遭到破坏B. 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C. 中国被迫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D. 都遭到中国爱国军民英勇抗击【答案】C【解析】【详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并未被迫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所以选C是符合
27、题意的,正确;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后中国的主权完整的确不断的遭到了破坏,半殖民地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所以选项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也都出现了中国爱国军民英勇抗击的史实,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4. 位于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原是著名的皇家园林。观察下图,对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认识不正确的A. 由英法联军一手造成的B. 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屈辱C. 永远警醒中国人民勿忘国耻D. 激发清政府英勇抗敌的斗志【答案】D【解析】【详解】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侵略者制造,这一事件是历史的耻辱,但并没有引起清政府英勇抗击敌人的斗志,故D错误,符合题意,其他均是正确的表述。15.
28、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三元里人民抗英 “致远”号撞向敌舰 台湾民众抗击日军A. 反抗外来侵略B. 寻求救国之路C. 掀起民主革命D. 推翻清朝统治【答案】A【解析】【详解】抗英、撞向敌舰、抗击日军均属于反抗外来侵略,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图片根本就未涉及到救国之路、民主革命,也未涉及推翻清朝统治的信息,所以选项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反映的主题仅仅是抗争即反抗外来侵略而不涉及其他的主题。16. 光绪鄞县志载:宁波港“旧称渔盐粮食码头,及百货咸备,银钱市值之高下,呼吸与苏、杭、上海相通,转运既灵,市易愈广,滨江列屋,大都皆廛肆矣”,
29、原先渔盐粮食码头发展成“百货码头”。宁波港帆船港时代逐渐向轮船港时代转变。宁波港的转变最早发生在A. 鸦片战争之后B. 辛亥革命之后C.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代只开放广州十三行进行对外贸易,出现这一现象只能在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开放了宁波,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C、D选项时间都过完,故排除。17. 对图2和图3两幅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图2虎门销烟 图3扶清灭洋A. 都倡导民主革命B. 都主张学习西方科技C. 都反抗外来侵略D. 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虎门销烟反对英国输出鸦片,
30、义和团把帝国主义作为斗争的矛头,两者都反抗外来侵略,故答案选C项。ABD项三幅图内容都未体现。18. 下图为某一时期的标语口号(落款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印行),该标语口号对应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 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 国民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C. 土地革命战争:打土豪、分田地D. 抗日战争:全民抗战、一致对外【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图片中“革命军人民的军队”、“工农商学兵联合起来”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其口号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并没有农民和军队参加,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土地革命战争是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而不是国民革命军,与
31、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全民族抗战,材料和图片无法体现抗战信息,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的口号、参加的阶层等知识,本题的关键是图片中“革命军人民的军队”、“工农商学兵联合起来”等口号联系国民大革命相关知识分析解答。19.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纲领A. 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科学阐释B. 直接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C. 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D. 为反帝反封建的社会主义革命指明方向【答案】C
32、【解析】【详解】中共二大根据中国的社会性质把中共一大设定的党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说明了中共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社会性质相结合,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故C项符合题意。中共二大的纲领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最低纲领,而不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科学阐释,故A项不符合题意。 中共二大并没有直接推动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国民党一大才是国共合作的标志,故B项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革命”说法错误,此时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D项不符合题意。20. “一时间,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从垂暮老人到黄髫稚子,无不喊出打倒帝国主义、
33、打倒军阀、废除不平等条约、工农兵联合起来的口号。”该时期指的是A. 辛亥革命时期B. 五四运动时期C. 国民革命时期D. 土地革命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废除不平等条约、工农兵联合起来”这些口号反映的是各革命阶级联合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时期,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国民革命的时期,故选C;辛亥革命时期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五四运动时期没有实现工农兵的联合,土地革命时期的主要任务没有反对军阀,故排除ABD。点睛: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反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
34、主要的矛盾。但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的表现是不同的,这一题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主要矛盾,即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和中国人民之间的额矛盾。21.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开天辟地”主要是指A. 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举起社会主义大旗B. 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C. 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D. 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答案】D【解析】【详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因而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故D
35、符合题意。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李大钊,故A不符合题意。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的是五四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中共二大上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故C不符合题意。22. 公元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发布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动因是A. 破除专制制度给人的思想束缚B. 与国际接轨的时代需要C. 彰显中华民族的民族诉求D. “反清复明”的政治需要【答案】A【解析】【详解】改元是中国封建社会改朝换代的重要标志,指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是君主专制的产物。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
36、的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第一年称元年。由此可见,材料中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动因是破除专制制度给人的思想束缚,A项正确。与国际接轨的时代需要不是孙中山改用阳历的深层动因,B错误;辛亥革命的民族诉求表现为推翻满族的统治,C错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主要目的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不是恢复大明王朝,D错误。23.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一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到某地参观时,感慨道:“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材料中“红船”所涉及史实产生的历史意义是A.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B. 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C. 中共开始
37、独立领导武装斗争D. 为实施渡江战役奠定了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浙江嘉兴南湖上的游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A选项符合题意。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B选项排除。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是南昌起义,C选项排除。淮海战役为实施渡江战役奠定了基础,D选项排除。24.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 000人,年底发展到10 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快速增加的原因是()A. 国民党加入共产党B. 国共合作实现,
38、国民革命迅速发展C.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D. 十月革命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25年”,因此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快速增加的原因是国共合作实现,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故答案为B项。当时的国共合作是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排除A项;北伐战争在1926年开始,排除C项;十月革命于1917年爆发,材料中的现象与其无关,排除D项。25.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A. 金田起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北伐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
39、约上签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五四运动时期反帝爱国口号,故C项正确;金田起义属于太平天国,不符合材料,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也不符合材料,故D项错误。故选C。26.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年代尺的空白处应填写A. 五四运动B. 国民革命C. 红军长征D. 重庆谈判【答案】A【解析】【详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故选A。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红军长征发生在1934-1936年,重庆谈判发生在1945年,都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故排除BCD。27. 以下是中
40、共一大到七大党员人数统计表,该表直接反映出A. 中国民主革命艰难发展的历程B. 中国人民反封建求民主的斗争历程C.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D. 中国共产党曲折发展的历史【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表格中中共一大到中共七大人数可知并不是直线上升,中共五大和六大时期人数呈现下降趋势,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曲折发展的历史,D正确;表格不能直接说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历程,A错误;中国人民反封建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不符合表格信息,排除B和C项。【点睛】28. 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明中,孙中山说:“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
41、共弃之。”这表明A. 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B. 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制宪法D.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认识到了袁世凯企图称帝的阴谋【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强调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也就意味着否定了君主专制,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民主色彩,故C项正确。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不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排除A。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革命果实被封建势力窃取,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在临时约法中,为防止袁世凯专权而主张
42、实行责任内阁制,但并没有认识到袁世凯企图称帝的阴谋,排除D。29. 在下表空白处填写最恰当的主题词是A. 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 开天辟地,渐趋成熟C. 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 星星之火,洗血前耻【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时间“19211935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指中共成立之后的15年,1921年中共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而1935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B正确;五四时期是1919年开始的,故A项错误;C项国共对峙走向抗战是1927年到1937年的时间,故C错误;星星之火是从1927年开始的,洗血前耻是指抗战胜利,故D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找到“
43、19211935年 ”中的标志性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而1935年遵义会议是中国成熟的标志。30. 如图图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某一时期党员数量和成分构成变化的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判断,a年应该是A. 1924B. 1927C. 1934D. 1937【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共党员成份构成由以工人为主到以农民为主;党员数量从急剧减少到急剧增加。结合所学知识,1927年4月,由于国民革命失败,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党员数量急剧减少;1927年9月,毛泽东带领部队来到了井冈山,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党
44、员的数量急剧上升且党员成份以农民为主。故选B。A项与图二不符;C项不符合两个图片中的数据;D项与党员变化无关。【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首先提取图片数据的信息:某一时期中共党员成份构成由以工人为主到以农民为主;党员数量从急剧减少到急剧增加;结合所学的国民大革命的相关知识进行判断。二、材料分析题(共25分)31.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南京条约的签订图二马关条约的签订图三辛丑条约的签订图四1945年日本签订投降书(1)图一和图二条约签订的背景各是什么?规定“开放重庆为商埠”、“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的条约分别是哪一个?(2)图二至图三各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3)据
45、图四,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1)南京条约的签订:(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根本原因:全民族抗战(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析】【详解】(1)背景一问,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图片一反映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图片二反映的是甲午战争以后签订不平等条约的现象,故南京条约的签订背景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的背景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条约一问,规定开放重庆为商埠
46、,是甲午战争以后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活动是八国联军侵华以后不平等条约所规定的。(2)图二是甲午战争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图三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以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4)根据图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抗日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是由于全民族的抗战,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百年前的辛亥革命,九十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决定中华民族走向和命运的两件大事民贫国弱的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铁肩担道义,继承孙中山先生革命遗愿,且升华之,殚精竭虑,万死不辞,致力于中华之独立,民族之复兴。历史
47、潮流,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奋进前行。材料二 以下是19211949年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一组历史图片。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决定中华民族走向和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大事件对中国革命分别产生的重大影响。材料三 李鸿章1895年3月19日在日本马关指出:“此次战争,实获两个良好结果。第一,日本利用欧洲式之海陆军组织,取得显著成功,足以证明黄色人种亦决不逊于白色人种;第二,由于此次战争,中国侥幸得以从长夜之梦中觉醒,此实为日本促成中国发愤图强。日本有不弱于欧洲各国之学术知识,中国有天然不竭之富源,如两国将来能相互合作,则对抗欧
48、洲列强亦非至难之事。”蹇蹇录中译本(3)根据材料三,简单归纳李鸿章对甲午中日战争结果的主要认识以及你的看法。【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最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2)图二:1927年,毛泽东领导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开始找到一条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图四:1949年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3)认识:否定种族歧视理论;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促进了国民发愤图强;要求中日联合,共抗欧洲列强。看法:其观点掩盖了战争的侵略
49、性质,没有看到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表现了其迎合日本侵略者的一面和封建统治的腐朽。【解析】【详解】(1)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意义,尤其要突出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除此之外,可以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等角度做答。(2)由图二信息,结合所学,1927年,毛泽东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图四则反映1949年渡江战役,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3)第一小问,由材料“证明黄色人种亦决不逊于白色人种”,可见否定种族歧视理论;由材料“促成中国发愤图强”,可见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促进了国民发愤图强;由材料“如两国将来能相互合作,则对抗欧洲列强亦非至难之事”,可见要求中日联合,共抗欧洲列强。第二小问,李鸿章的观点掩盖了战争的甲午中日战争的侵略性质,没有看到战争的灾难性,其讨好日本的言论表现了其迎合日本侵略者的一面和封建统治的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