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综合测评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8956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综合测评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综合测评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综合测评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综合测评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综合测评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综合测评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综合测评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综合测评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综合测评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综合测评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综合测评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综合测评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综合测评(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飏飘舞,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下面为我国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幅景观图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是()A BC D2图中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且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A BC D1.B2.C第1题,游记中描述的景观属于喀斯特地貌,是雅丹地貌,是峰林,是沙丘地貌,是黄土地貌,故符合。第2题,图中沙丘地貌和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且由风力作用形成,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地貌

2、。读图和景观图片,完成35题。3图中和像年轮一样成为环境变化的记录器,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A BC D4上图中的数字与下图景观照片相对应的部位是()A BC D5与落水洞的形成无关的作用是()A沉积作用 B冲蚀作用C崩塌作用 D溶蚀作用3.C4.B5.A第3题,是石钟乳,是石笋,它们在温暖湿润的年份发育得比较快,比较粗大;在这样的年份降水较多,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发育较好。第4题,该景观图片所示为天坑,天坑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多形成于(落水洞)部位。

3、第5题,落水洞的形成,在开始阶段,是以沿垂直裂隙溶蚀为主。当孔洞扩大后,下大雨时,地表大量流水集中于落水洞,流入地下河。洪水携带着大量的泥沙石砾,向下倾泻,对洞壁四周进行磨蚀,使落水洞迅速扩大。岩体崩塌,也可使落水洞扩大。 因此落水洞是流水沿垂直裂隙进行溶蚀、冲蚀并伴随部分崩塌作用的产物。读下面四幅地貌图,回答67题。甲乙丙丁6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甲B乙C丙 D丁7属于风力沉积地貌的是()A甲 B乙C丙 D丁6.C7.D图甲是峡谷地貌,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图乙是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形成的。图丙上大下小,呈蘑菇状,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图丁为沙丘,是风力沉积形成的。下图为某地沙丘景

4、观图,该地盛行风为西北风。据此完成第8题。8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中,能正确示意上图景观的是()ABCDA沙丘的迎风坡缓,等高线稀疏,该地盛行风为西北风,故西北坡等高线稀疏,结合各选项中方向可判断A正确。读下面的地貌景观示意图,回答911题。9该类地貌景观常见于我国的()A海南岛 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 D准噶尔盆地10关于该类地貌景观地区的气候特征描述最符合的是()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高温多雨C全年降水稀少 D冬季温和干燥11该类地貌景观形成于()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 D波浪侵蚀9.D10.C11.C第9题,图中为荒漠景观,地貌为风蚀地貌,主要发育在我国西北地区,结合选项

5、可知准噶尔盆地符合题意。第10题,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全年降水较少,且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第11题,图中地貌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读下列四幅图,完成1213题。12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乙甲丁D丙丁甲乙13影响图中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内力作用B冰川作用C流水的侵蚀作用D流水的搬运作用12.D13.C第12题,图中表示河谷的发育过程,由初期的“V”型发展到成熟期的“U”形。第13题,河谷的发育是流水侵蚀的结果。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淹没的部分,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形成。下图示意某河段的河漫滩形态。读图,完成141

6、5题。14与河漫滩地貌形成有关的是()A河流流量大 B地形平坦C位于北半球 D地壳上升15在沙滩边缘处,沙子的粒径最小的部位是()AB CD14.B15.D第14题,地形平坦,下切侵蚀减弱,侧蚀增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凸岸处泥沙堆积形成河漫滩。第15题,沙子粒径越小,被搬运的越远,越远离河中心,根据河流流向可知,粒径最小的部位是。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1617题。16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17下列关于甲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东南亚的鱼米之乡B是泰国最富庶的地区C湄公河注入泰国湾时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而形成的D这类地貌在河流中

7、游地区也可出现16.C17.A图中甲地地貌为湄公河三角洲,是湄公河注入南海时,流速减慢,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的,是东南亚的鱼米之乡,也是越南最富庶的地区。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下图为某湖泊沼泽地的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图。读图,回答1820题。18该湖泊沼泽地()A有机土厚度甲大于乙B有机土厚度甲乙可能相同C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D有机土厚度与水域的深度无关19影响有机土成土的主要因素是()气温湿度成土母质人类活动AB CD20下列地区中,有机土面积广大的是()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长

8、江中下游平原18.C19.A20.A第18题,结合图中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可读出,甲处厚度为2.02.5,乙处厚度为2.53.0,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C正确。第19题,由材料可知,有机土是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形成的,说明影响因素是湿度;由材料可知因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影响有机质分解速度的因素是气温,A正确。第20题,由材料“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可知,形成有机土的因素是土壤湿度大、气温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又是湿地,有机土面积最

9、大,A正确。读下图,回答2123题。21甲处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流水沉积形成的B是溶蚀洼地C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D地形平坦开阔22根据因地制宜原则,甲地适宜发展()A水稻种植 B小麦种植C放牧 D植树造林23适宜发展水产品养殖业的地点是()A甲、乙B丙、丁C乙、丙D甲、丁21.B22.A23.C第21题,根据经纬网和等高线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图示范围是喀斯特地貌区;甲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且海拔比周围低,在众多山峰之间,是喀斯特地貌中的溶蚀洼地,选B。第22题,溶蚀洼地是喀斯特地貌区难得的平坦土地,结合其地理位置可知,甲地是发展水稻种植的理想区域,选A。第23题,水产品养殖业需要水域,水域

10、位于地势低洼处,图中乙、丙两地等高线封闭,有示坡线显示是中心部位低,四周高,适宜发展水产品养殖业,丁地是山峰,甲处地形平坦,在人多地少的西南地区更应发展水稻种植,以保证粮食供应,故选C。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m),回答2425题。24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A东北西南向B东西向C西北东南向D南北向25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A上、下部均陡峭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C上、下部均平缓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24.A25.B第24题,山脊处的等高线向地势较低(等高线上的数字注记较小)处凸出,可先据此确定山脊,然后根据一般的定向方法确

11、定其走向。第25题,等高线密集,表明坡度陡峭;等高线稀疏,表明坡度平缓。图示山体西北坡等高线上密下疏。二、综合题(共50分)26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1所示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中的_,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图2中地貌类型界限以_(填方位)区域,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是_。(3分)(2)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分布大量的_岩,并且气温_,降水总量_,具备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3分)(3)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4分)答案(1)峰林东地下河(溶洞)(2)石灰较高

12、大(3)地形崎岖不平、交通不便、土壤较为贫瘠、岩层保水性能差。27海南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搜集到的地貌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7分)ABCD(1)写出地貌名称:A_,B_。(4分)(2)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三亚进行,他搜集的图片最有可能是_图,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4分)(3)学生乙自豪地说:“我看见了黄浦江畔的东方明珠”,学生乙搜集的图片是_图,图中显示的主要地貌是_。(4分)(4)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简述B、D景观成因的异同点。(5分)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是风蚀城堡,B是冲积扇,C是海蚀崖

13、,D是三角洲。第(2)题,海南的三亚是沿海城市,常形成海蚀柱、海蚀崖等海水侵蚀地貌。第(3)题,黄浦江畔的“东方明珠”位于长江三角洲。第(4)题,B是冲积扇,D是三角洲,两者都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但形成的位置不同。答案(1)风蚀城堡冲积扇(2)C海水侵蚀作用(3)D三角洲(4)B是冲积扇,D是三角洲。相同点:都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不同点:冲积扇多在河流出山口附近发育;三角洲是河流在河口(入湖口、入海口)形成的特殊地貌。28土壤是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其形成和发展受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1)在森林土壤和草原土壤中,具有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中的土壤层是_层和_层。(4

14、分)(2)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不同的土壤质地存在差异。决定土壤质地的最主要因素是_。(2分)(3)分析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中A层的成因及影响其厚度的因素。(8分)解析第(1)题,根据“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可推断出答案。第(2)题,成土母质是形成土壤的基础。第(3)题,枯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层。其厚度的影响因素主要跟动植物的数量、气候和人类活动有关。答案(1)腐殖质淋溶(2)成土母质(3)枯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影响厚度的因素:枯枝落叶的数量;气温高低对微生物活跃程度的影响;降水量所形成的淋滤强度;坡度大小和人类活动。29读图,完成下

15、列问题。(9分)甲乙丙(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乙图是_,二者都是河流_地貌。(3分)(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处分布,乙在_处分布。(2分)(3)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2分)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4)根据图甲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2分)ABCD解析第(1)题,从地貌景观示意图上可判断甲为冲积扇,乙是河口三角洲,都是流水堆积而成的堆积地貌。第(2)题,根据等高

16、线地形图可确定丙图中处应是发育在山谷中的一条河流,位于谷口前,可能会形成冲积扇;在河流入海口处,可能会形成三角洲。第(3)题,甲图中由A到B谷口变得更开阔,因此流速变得更慢,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第(4)题,冲积扇是河流在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侧向约束,其携带的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冲积扇沿半径方向,可分为顶坡段、前缘段和两者之间的过渡段;从扇顶到扇缘地面逐渐降低,坡度逐渐变小,堆积物由粗到细,分选性逐渐变好。冲积扇纵剖面形态与河床一致,呈现下凹形,横剖面为上凸形,因此沿C到D方向的剖面图最可能是B图。答案(1)冲积扇三角洲堆积(2)(3)C(4)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