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 1.后汉书有载:(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C当时已有铁犁牛耕 D当时农作物种类较多2.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C千耦其耘 D集约经营3.隋唐时期的运河和长
2、江的水上交通为世人称道,联通各地的交通网基本形成,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交通的便利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B政府开始大规模交通建设C运河沿线形成了工商业市镇D连接域外的海路交通线正式开通4.康熙年间的归安县志(归安县,今浙江湖州市)记载:“归安诸乡统力农,修蚕绩,极东乡业织,南乡业桑菱,西乡业薪竹,北乡业蔬、靛,荻港业藕,埭溪业苎,善琏业笔,菱湖业蚕,捻丝为绸尤工。”这表明当时的归安县()A较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比较明显C农业和手工业已经分离D不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5.诗经:“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3、材料反映了()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C集体劳作的生产方式 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6.下图为西周康王时期的青铜器大盂鼎、大盂鼎铭文拓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西周的青铜铸造以煤炭为燃料B铭文字体为统一的隶书C拓片部分内容为战争卜辞D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属于第一手史料7.“美金”“恶金”二词,出自国语等先秦古籍,有学者认为:“铁在未能锻炼成钢之前品质赶不上青铜,故有美恶之分。”假如这样的推断符合史实,那是恶金主要会用于制造()A礼器 B兵器C农具 D食具8.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
4、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这表明()A铁制工具运用广泛 B政府鼓励私人铸铁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9.19世纪30年代松江棉布大量行销欧洲,英国绅士风行以中国杭纺做衬衫,以天然棕色的松江紫花棉布做裤子。紫花布以南京为集散地,外商称它为南京布。上述材料反映当时()A南京是政府开放的对外贸易口岸B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尚有竞争优势C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缓慢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0.在灌钢法的发明为世界冶炼技术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同时,制瓷业中的新品种在逐步走向成熟,为后期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这一品种是()A白瓷 B青瓷C秘色瓷 D青花瓷 11.据文
5、献记载:“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因此,西汉统治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设置官员,强化私营产业的管理,规范市场B盐铁官营,政府直接控制关键手工业的生产C颁布法令,禁止人民离开土地,从事工商业D征收重税,从私营工商业活动中掠夺利润 12.美国波士顿美术馆馆藏数以万计的中国陶瓷,包括晋代越窑、宋代五大名窑、元明清时期官窑和民窑的陶瓷精品。由此可以推断()A从晋代起,中美就有了陶瓷贸易B上述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来的C收藏者青睐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D中国陶瓷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13.阅读
6、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一些皇帝和王公大臣崇佛,佛教势力逐渐膨胀起来。一些佛寺的高级僧侣不仅插手国家政治事务,还借机扩大经济势力,一种特殊的农业经营方式佛教庄园经济发展起来。佛教高级僧侣依靠政治经济特权,“侵夺细民,广占田宅”,并招揽许多失地农民在佛寺土地上耕种,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社会上把这些在佛教庄园里耕种的农户称为“佛图户”。这些“佛图户”必须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还要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种树建房等各种杂务。“佛图户”的生产生活受到佛寺高级僧侣的严格监管,基本上没有自主性。“佛图户”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佛教庄园里务农,不准随意离
7、开,实际上已沦为佛教庄园的依附农民。佛教庄园生产的各种农副产品主要供庄园内部享用,很少与外界进行商品交换。依照惯例,官府对庄园的僧侣(尼)、“佛图户”免征徭役、兵役和赋税。选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一般是传子不传女,怕女儿出嫁后把技术外传别家。这种传继方式,继承的对象稳定可靠,家庭经验不断积累;但同时也变得保守僵化,因循守旧,不求革新和提高。中国古代有许多十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后来都相继失传,就同这种继承方式有直接的关系。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比较佛教庄园经济与传统小农经济的异同。(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
8、手工传习有何影响。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第1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 1D。材料出现农作物的信息只有一处“芍陂稻田”,因而不能说农作物种类多,选D项。2A。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重视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生产技术,以此提高单位亩产量,体现了精耕细作特点,A项正确;B项是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但材料没有体现男耕女织特点,排除;C项反映的是商周时期农业耕作方式,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D项是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排除。3A。注意题干的限定: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关键信息:联通各地的交通网基本形成,交通的便利,便于信息的传递,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A项正确;B项“大规模
9、”题干中无从反映;工商业市镇应是在明清时期,唐朝还有着严格的时空限制,C项排除;题干涉及的是内河航运,D项排除。4B。从材料各个区域主要以哪一种农产品或者手工业产品为主,充分表明农业生产的区域性分工明显;材料看不出出现雇佣关系,排除A;材料表明区域分工明显,但是不足以说明男耕女织已经分离,结合所学我们知道清朝依然小农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C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明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D错误。5C。根据材料信息“十千维耦”,意思即为“一万人一齐来进行耕作”,表明当时的生产方式为集体耕作,C为正确选项。B项铁犁牛耕技术与个体耕作方式相匹配,D项也是以一家一户的个体耕作对应,排除B、D。土地兼并伴随着封建
10、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才出现,并且与材料信息无关联,排除A。6D。西周的青铜铸造以木炭为燃料,汉代冶铁才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铭文字体为统一的篆书;“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光辉的文王,被天授与统治天下的命令。拓片部分内容宣扬文王武王受天之命统治四方,A、B、C项不符合史实。青铜铭文直接记载国家重大事件,属于第一手资料,答案为D。7C。结合所学知识,夏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青铜多用于制作礼器、兵器、食具,青铜农具很少,A、B、D项错误;由此可以得出铁被称为恶金,主要是用于制造农具,C项正确。8A。“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说明铁器需求大,利润高,因而A项符合。而B项与D项的说法错误,我国古代封建政府是实
11、行抑商政策的。在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政策,所以也不鼓励私人铸铁。材料中说的是“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并没说与政治环境有关,C项不对。9B。从材料可以看出,在鸦片战争前(19世纪30年代),中国土布热销欧洲,表明了中国传统手工业品的竞争优势,B项正确;材料中南京为集散地并不能表明南京为开放口岸,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英国棉纺织业,C项错误;根据所学我们知道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而不是19世纪30年代,D项错误。10A。灌钢法出现在南北朝时期。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秘色瓷是青瓷的一种,因此A项正确,排除B、C项。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朝,与题目
12、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11B。文献记载该事业是“奸伪之业”,可知该事业是民营手工业。盐铁酒三业起初可私营,汉武帝始由朝廷垄断经营,选B。A、C、D三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来。12C。美国建国是在1776年,当时中国处于清朝时期,A不正确;B、D两项表述过于绝对。从材料信息看,收藏者喜欢中国陶瓷,说明收藏者青睐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选C项。13(1)同:都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都受封建地租剥削。异:庄园经济下土地全部为寺庙封建主占有,农民没有土地;小农经济下自耕农农民拥有少量土地。庄园经济下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性,缺乏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下农民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性,生产积极性较高。庄园经济下农民受寺庙封建主的控制,向寺庙交租服役;小农经济下农民受国家控制,向国家(或地主)交租服役。(2)影响:保证了手艺的家庭积累;妨碍了工艺技术的革新发展。原因:小农经济的封闭性保守性;落后的传统观念(宗法观念、男尊女卑);官方以法令来保护世代传习;手工业市场狭小,为了竞争而采取的自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