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某不平等条约签订的5月9日被中国民众称为“国耻日”,借此警示国人毋忘此日,誓雪国耻。这一条约是指()A.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密约【解析】选D。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14年,结束于1918年,“二十一条”密约是日本与袁世凯政府在1915年5月9日签订的,符合题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5月9日”的时间要求,故选D。A、B、C分别签订于1860年、1895年和1901年,均与题干时间条件不符,故排除。【深化
2、点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趁欧美各国无暇东顾的时机,加紧侵略中国,强迫袁世凯政府签订了“二十一条”,其目的就是要灭亡中国,独霸中国。这不仅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也严重威胁了欧美列强在华的权益。2.近一百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愤慨地说道:“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这里的“偌大一省”指()A.台湾B.山东C.上海D.广东【解析】选B。从材料中“加入协约国参战”,可知此事件应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结合所学可知,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无视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身份,强行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这引起了中国外交官的愤慨,故选B。【
3、补偿训练】1919年5月7日,济南学生举行了国耻纪念大会,提出了“讨伐国贼”“反对强权”等口号,对此口号理解全面的是()A.反对北洋军阀B.反帝反封建C.追求民主自由D.反对清政府【解析】选B。“讨伐国贼”体现了反封建,“反对强权”体现了反帝,故选B。A不全面,C与材料不符,故排除;清政府在1912年已结束对中国的统治,故排除D。3.(2020汕尾高一检测)下图有“欧战和会外交失败”“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文字。该档案材料可用于研究()A.虎门销烟B.金田起义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解析】选D。依据题干“欧战和会外交失败”“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4、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五四运动,因此该档案材料可用于研究五四运动,故选D;A、B、C均不涉及“欧战和会外交失败”“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问题,应排除。4.(2020武汉高一检测)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起的作用是()A.组织领导作用B.先锋模范作用C.成为运动的主力D.运动的参与者【解析】选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故C正确;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到了组织领导作用,故A错误;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故B错误;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成为运动的参与者,故D错误。【补偿训练】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
5、反封建运动,这里的“彻底”指的是()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C.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D.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解析】选B。此处“彻底”是针对斗争的态度而言的。在五四运动中,以工人阶级为主,全国各阶层反帝反封建的态度非常坚决,并且取得了初步胜利。【深化点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毫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斗争,其“彻底性”和“不妥协”不是指五四运动的结果,而是指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5.(2020哈尔滨高一检测)五四精神是中国青年学生探求人生道路上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其中“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A.民主和科学精神B.勇于解放的精神C.追求真理的精神
6、D.爱国主义精神【解析】选D。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是中国青年学生探求人生道路上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其中主旋律是爱国主义精神,故D正确。【补偿训练】“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教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A.爱国精神B.自由精神C.民主精神D.科学精神【解析】选A。从材料“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毋忘此国耻纪念日”,可知五四运动体现的是爱国精神,故A正确;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与材料“毋忘此国耻纪念日”不符,故B、C、D错误。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指出,
7、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至于“二十一条”,1918年中日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以及英法等国与日本之间关于山东的协约,均因欧战爆发所致,此次和会应予以变更。中国代表团另提交了取消“二十一条”,直接收回山东权利的书面照会。日本代表宣称:胶州湾自日本占领后,事实上已为日本领属,而且中日对于胶州湾租借地和铁路问题已有成约;如果山东问题不能圆满解决,日本将不在和约上签字。美国代表提出:中日先于1915年就山东问题订约换文,1918年又有续约,且英法同日本也有协约承认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和会须维持各项条约的神圣性。英国代表则提出山东问题两项解决办法:或按照中日协定条件,或
8、使日本继承德国权利。据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材料二(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请陆总长(注:外交总长陆宗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省长们甚为焦急,纷纷致电代表团,坚请拒签。摘自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材料三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方法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摘自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根据以上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
9、努力。(要求:内容应包括外交努力的主要目标、经过、结果及其评价。答题应成文,无需罗列材料,限180字以内)【解析】此题是开放性的小论文性的题目,主要是从论点、论据和结论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就本题来说,应该围绕着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努力作为答题的基础,根据要求的目标、经过、结果及其评价方面分析回答。答案:目标:直接收回山东权利。经过:驳斥日本无理要求,顶住英美压力,以各种方式据理力争。结果:交涉无效,拒签和约。评价: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立场,不畏强权,捍卫民族尊严,应充分肯定。【备选习题】1.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A.袁世凯
10、接受“二十一条”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C.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D.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解析】选B。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故选B。A错误,袁世凯在1915年接受了“二十一条”,而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C错误,九一八事变是在1931年;D是在1946年。因此A、C、D均错误。2.下列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最能体现出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勿作五分钟爱国心”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解析】选A。“外争国权”体现了反帝性质,“内惩国贼”体现了反封建性质,A符合题意。B、C、D只体现了其中一方面。3.下图为某一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的20世纪早期一份报纸的一角,导致这个结果出现的最重要因素是()A.学生的示威游行B.工人的广泛参与C.商界的积极响应D.北洋政府主动配合【解析】选B。图片反映五四运动中,在工人阶级加入运动后取得了罢免曹、陆、章三人职务的成果,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故选B。A、C并没有导致曹、陆、章三人职务被罢免,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