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8846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20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福建专用)习题: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7福建会考)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大跃进”运动的兴起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2.下图是一张1955年发行的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据图文信息判断其印发的目的是()A.引导手工业者走合作化道路B.扩大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下表是“三大改造”前后所有制结构对比,据图表信息可知我国()年份国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

2、济公私合营经济前三项合计私营经济个体经济1952年11.50.736.971.81956年32.253.47.392.90.17.0A.私营经济已不存在B.工业化目标已基本实现C.社会经济不断发展D.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4.(2018广东学考)1956年,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形势下,对当时国内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正确分析的会议是()A.一届人大 B.中共八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5.(2017天津学考)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A.把我国尽快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B.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

3、业国C.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D.实现全面对外开放6.(2018江苏学考)如图是1957年刊出的新闻漫画“特快列车”。其折射的历史是()A.土地革命的开展B.国民经济的恢复C.三大改造的完成D.工业建设的起步7.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为74.7%,1957年为62.3%。这说明该时期()A.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8.读下表,表中数据主要体现了()“一五”计划主要轻工业产品产量指标产品名称1952年产量1957年计划产量增长%棉纱361.8万件500万件138棉布11 16

4、3.4万匹16 372.1万匹147食用植物油72.4万吨155.2万吨214面粉299万吨467万吨156盐346万吨593.2万吨171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B.重点建设、兼顾民生的指导思想C.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D.农业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9.有民谣唱到:挖粮队,真厉害,进了家门找布袋;翻了箱,倒了柜,粒粒粮食装起来;哪个敢吭一声气,揪着脖子捆起来;先来一场大辩论,不服再游一回街。该民谣反映的事件发生在()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D.“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10.某学生搜集了以下相关资料:“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运动

5、、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你认为他研究的主题是()A.政权巩固B.曲折探索C.改革创新D.盛世华章11.(2018广东学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A.阶级斗争B.文化建设C.政治建设D.经济建设12.(2017福建学考)“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回到正确轨道的开始,是中国共产党各个方面工作发生历史性转折的开端。”该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3.“21世纪始于1978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

6、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文中的“一步”是指()A.结束了“文化大革命”B.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C.提出“一国两制”政策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4.下图报纸所反映的会议()A.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制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措施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5.(2017北京学考)1979年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 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

7、行16.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放宽了农业政策,但仍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这虽然是历史的惯性所致,但包产到户仍然是禁区。最先突破这一“禁区”的是()A.安徽省B.广东省C.江苏省D.福建省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能在全国普遍推行,根本原因是()A.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B.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C.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D.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18.下图为中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图,推动这一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结构调整B.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中国的推动C.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必然

8、结果D.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短缺19.1980年5月,邓小平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中充分肯定了安徽凤阳在农业生产上的做法。他所肯定的做法是()A.改社建乡B.包产到户C.分田单干D.政企分开20.2018年习近平在某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中指出:该特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该特区是()A.海南岛 B.深圳C.珠海D.厦门21.1984年5月,中国有14个城市被开放为沿海港口城市,其中包括()A.大连B.厦门C.珠海D.深圳22.经济特区的特殊主要在于()A.政治制度不同 B.经济政策不同C.与中央的关系不同D.权力大于其他省区23.根据表格,可知

9、我国()20052015年我国原油生产与消费情况(单位:百万吨)年份200520072009201120132015原油生产18 135.2918 631.8218 948.9620 287.5520 991.9021 474.20原油消费30 010.3434 369.7838 820.2345 413.0549 004.3854 450.21A.石油工业企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B.能源结构单一化问题亟待解决C.对外开放导致石油工业面临困境D.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24.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长远战略着眼,做出的决定是()A.开放沿海港口城市B.开放长三角地区

10、C.建立上海自贸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25.从图一到图二,可以表明()A.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对社会主义建设认识的深化D.生产资料私有制对公有制的胜利26.(2018四川学考)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召开的某次会议上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该会议是()A.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十四大D.十五大27.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A.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11、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8.对下列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1979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肯定是不准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84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992年南方谈话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A.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就已经有了定论B.在80年代初我国已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在90年代初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D.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29.在改革开放中

12、,我们解放思想,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们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30.改革开放初期,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但1992年他们说:北京送来了更通畅的绿灯。“北京送来的绿灯”是指()A.设立经济特区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开放沿海港口城市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卷(非选择题4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全国农业总产

13、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全国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方面什么事件?(1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两大历史事件?(2分)造成了什么危害?(3分)(3)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当时农村实行的政策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产生的积极作用。(2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指出大会的任务

14、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等材料二各地改革开放后,就开始吸引流动人口了。深圳、广东先开放,建设特区吸引了几十万过去。因为当时开始办的产业都是“三来一补”,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吸引了大批内地农村人口。摘编自葛剑雄人往高处走,社会离不开迁

15、徙自由材料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初步成果”。(3分)(2)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是哪年开放的?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对深圳的影响。(3分)(3)材料三中邓小平阐明了什么观点?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什么?(4分)33.(2018海南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80年,建立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等

16、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90年,决定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材料二30年来,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7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 462.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26.8倍现代服务业、热带农业、新型工业迅速成长,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备国际交流合作空前扩大,成功举办18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省,大气和水体质量保持领先水平。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三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

17、环境,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4分)(2)据材料二,归纳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所取得的成就。(4分)(3)据材料三,概括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优势。(2分)3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在回顾总结新时期29年来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时,开宗明义地作出这样一个蕴涵广阔历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内容的精辟概括的。

18、新华网材料二一首春天的故事曾传唱大江南北:“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歌曲勾起人们对这位“老人”的深切怀念。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什么重大决策?(3分)(2)春天的故事歌颂的“老人”是谁?“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4分)(3)近30年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社会更加文明进步。请举出一个发生在你身边的事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3分)专题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选择题1.A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

19、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C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使用机器生产,与手工业合作化无关,故A项错误;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并非国有企业,故B项错误;根据“1955年”“公私合营”等信息可知其印发的目的是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C项正确;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目的在于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故D项错误。3.D题干中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虽大幅减少,但仍存在,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所有制的变化,故C项错误;题干中反映了

20、相对于1952年,公有制在1956年后占据绝对优势,故D项正确。4.B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5.B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6.C结合图片中“公私合营”“合作化”“社会主义”以及题干中“1957年”可知,与这些信息相符合的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故选C。7.C据材料从19

21、49年到1957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反映出工业产值比重的上升,说明“一五”计划取得很大的成果,故选C项;在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下,新中国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信息,排除B项;经过三大改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得以确立,但材料没有体现这一信息,排除D项。8.B由表格可以看出,相比较1952年主要轻工业产品的产量,1957年时,我国制定的棉布、面粉、盐等关系民生的产品的计划指标,有相当程度的增长,这说明“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兼顾了民生的发展,故B项正确;A、C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

22、的主要是轻工业产品产量指标,D项表述与材料无关,排除。9.C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行土地改革,农民土地私有制,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正在推进农业合作化,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挖粮队,真厉害,进了家门找布袋”“翻了箱,倒了柜,粒粒粮食装起来”,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吃大锅饭的情景,故C项正确;“文化大革命”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10.B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举措而非政权巩固,故A项错误;由材料“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可知有成功有失败,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行,故B项正确;改革创新是在1978年以后,故C项错误;盛世

23、华章是在21世纪,故D项错误。11.D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做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是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恢复和发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2.A结合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因此A项正确。13.B结束了“文化大

24、革命”是在1976年,故A项错误;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在1978年,故B项正确;提出“一国两制”政策是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不是“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故C项错误;1992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故D项错误。14.A根据史实,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正式确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党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的策略,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1987年十三大上,故C项错误;正式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1992年的十四大上,故D项错误。15.D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的承包责任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25、,促进粮食产量的增加,故D项正确。16.A最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是安徽省、四川省,故A项正确。17.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行的原因是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故C项正确。18.C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互联网的普及与全球化,与工业品出口结构没有直接的关联,故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虽然在“冷战”后获得更快速的发展,但该外因并不是促成中国出口工业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故B项错误;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对外开放达到了一个新的层级和高度,故C项正确;进入21世纪,在经济高速增长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科技,而科技的普及只会使资源的消耗下降而非增加,故D项错误。

26、19.B根据材料“1980年邓小平肯定了安徽凤阳在农业生产上的做法”,结合所学,指代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的“大包干”方式,故B项正确,故A、C、D三项错误。20.A最大的经济特区是海南岛,故A项正确。21.A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1984年5月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故A项符合题意。22.B我国的经济特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故A项错误;经济特区是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制度,故B项正确;经济特区隶属于中央,并无不同,故C项错误;经济特区与其他地区权力相同,故D项错误。23.D通过表格数据可知

27、,我国原油生产不能满足消费需求,这需要从国外进口来弥补,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日渐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企业管理体制,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其他能源使用情况,不能体现能源结构单一化,排除B。C与材料信息无关。24.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是1984年,故A项错误;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是1985年,故B项错误;建立上海自贸区的时间是2013年,故C项错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是1990年,浦东的开发开放不仅对于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为上海在转型期的活力再造和功能拓展提供了载体和空间,故D项正确。25.C从人民公社体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

28、的调整,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是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C项正确。图片体现内部体制的改革,而非对外开放,A项错误;B项材料体现不出;无论是实行人民公社体制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作为主要生产资料均是公有制,D项排除。26.C结合所学知识,1992年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十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27.DA项在1978年底就已经开始探索,故A项错误;B项在1984年就已经开始探索,故B项错误;C项从1

29、979年创办经济特区就已经开始探索,故C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吸收和借鉴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故D项正确。28.D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0月,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不可能有了定论,故A项错误;80年代初尚未“打破”,故B项错误;到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而非90年代初,故C项错误;表格信息的中心是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材料从“1979年”到“1992年”认识不断加深,故D项正确。29.C

30、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冲破了长期以来对计划经济的崇拜,故C项正确。30.D经济特区于1980年开始设立,故A项错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B项错误;1984年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92年他们说:北京送来了更通畅的绿灯”,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项正确。二、材料解析题31.(1)三大改造。(1分)(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危害: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严重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分)(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如答

31、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大包干亦可)作用:促进了粮食大增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得到了农民的拥护,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分)32.(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分,任答1点)成果:正确判断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2分,任答2点)(2)时间:1980年(1分)。影响: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建立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2分)(3)观点: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分)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33.(1)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4分)(2)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日趋完备;国际交流合作空前扩大;生态省建设成果斐然。(任答2点,即给4分)(3)最大的经济特区;生态环境好;地理位置独特;政策支持。(任答2点,即给2分)34.(1)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3分)(2)邓小平。(2分)设立经济特区或设立深圳特区。(2分)(3)略。(3分,事例1分,感受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