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去来兮辞并序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相关知识以及“辞”的文体知识;2.积累本课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特殊文言句式等知识;3.正确评价作者不与官场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态度,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品格和坚定的人生追求。不为五斗米折腰为了生存,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叹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这次弃职后,便永远离开了官场。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
2、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做过小官,后回家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提示:屈原四兮“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到了汉代,成为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押韵和句式都比诗歌自由。特点:以言句式为主,间用六、七言;一般两句为一组,四句为一小节;多用语气词“”。yn shn zhu min轻飏壶觞自酌眄庭柯q xixi y流憩遐观山岫景翳翳hun chu zho yo tio盘桓西畴船棹窈窕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并序并序“序”说明了自己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
3、心、愉快的心情和乐趣。生生:资:术:靡途:人事:慷慨:小序知识小序知识前是动词,维持;后为名词,生活。凭借。方法,文中指经营生计的本领。没有门路。指做官。感慨激动。根本原因:质性自然直接原因:程氏妹丧概括去职原因何,为什么劝止、挽回补救被动句状语后置句第一段胡、奚:谏:追:以心为形役:(句式)问征夫以前路:(句式)自责心为形役 惆怅独悲自悔往不谏 来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第一段决心归隐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第二段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携幼入室眄庭柯以怡颜园日涉以成趣策扶老以流憩形容词作名词小孩使动使愉快名词作状语每日名词作动词拄着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稚子候门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策扶
4、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途到家家中园里归心似箭载欣载奔第二段归家之乐如鱼得水日涉成趣意动用法以为悦名词用作动词,用桨划形容词用作动词,喜好、羡慕第三段词类活用现象悦亲戚之情话或棹孤舟善万物之得时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文言句式农人告余以春及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审志结交出游所见悦情话乐琴书息交绝游 命巾车棹孤舟壑丘木泉交游之乐第三段第四段文言句式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乐夫天命复奚疑提示:宾语前置句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文中流露出的某种消极情绪文中流露出的某种消极情绪人生无常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乐天知命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无奈,矛盾一、决心归隐二、归家之乐三、乐天安命归家交游归去来兮辞作者情感线索: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本文主旨本文主旨1.对官场的厌恶之情。2.想象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将课文改写为记叙文要求:1.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理,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要有场景描写。2.改写时不改变文章的原意,忠实于原文的主旨。只要时刻保持一份自信、一颗不息的奋斗雄心,生命的硕果就会如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