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2015年二模突破冲刺交流试卷(09)高三文科综合 全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48题,300分,望在考试规定时间内,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第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否则答题无效)24.汉书儒林传载:“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这主要体现了儒家思想A.对统治方式的至高要求 B.对道德教化的责任意识C.对理想社会的孜孜追求 D.对先代统治方式的继承性【答案】C考点:儒家思想。
2、材料的意思是六艺这样的典籍,是“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即认为这是建构理想社会的规范,故选C。25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答案】A考点: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官府对手工业的管理相当严格,而且官营手工业的技术分工细。比较、分析
3、选项,可知,只有A项表述符合题意。其余BCD三项的表述与题干意思不相关,是对题干意思的曲解和误读,排除BCD。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26.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范 B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与发展 C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答案】D考点:明清商业发展的特点。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每为市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中可以看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4、出现了比较繁荣的商业市镇;根据所学知识,这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所以答案选D。27.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该运动应该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B考点:洋务思想。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分析史料和结合所学知识的能力。考查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制度。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教育、国防等的近代化进程,客观上加速了清朝封建制度的崩溃。故B项符合题意。A
5、项主要是农民的土地思想;C项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思想;D主要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文化思想。故选B28.百年以来,我国前卫的学术语境和精神气候经历了多次嬗变,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如“五四”时期的“反传统启蒙”,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反帝救亡”,五六十年代的“反西方冷战”,八十年代的“反封建新启蒙”。据此判断,“五四”时期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处于主导地位的核心词最有可能是A迷信落后 B爱国进步 C救亡图存 D正义理性【答案】A考点:“五四”运动既是一场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有“五四”时期的“反传统启蒙”这种说法。那么这一时期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就应该是迷信落后的。29
6、.2014年7月4日新浪新闻网怎样研究中国近代史: “我们的首要问题,是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结合我国近代史上的问题。”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全面确切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C反抗外来侵略,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近代化【答案】D考点:中国近代化进程。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几个方面也开始了近代化历程,这是中国近代前期历史的主流。因此D符合题意。A项只是说的经济方面;BD项说的是政治方面,均不全面。30. 我国制定一五计划时,确定经济建设速度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为147%,农业为43%的发展指标,这同
7、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是比较高的。一五计划完成时,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为18%,农业为45%。材料说明一五计划 A得到全国人大的批准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C基本遵循实事求是原则D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答案】C考点: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实施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没有建立,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工业年增长率较快,但没有体现轻重工业的具体发展情况,故B项错误;由于一五计划的指标都超额完成,这说明一五计划基本遵循实事求是原则,故C项正确;题干只体现了工农业的增长幅度,没有体现一五计划的作用,故D项错误。31美国史学家说:“由于其众多的人口,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忽视乡村方面的
8、同时加强工业、如何在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的同时使乡村的民众摆脱物质上的贫困”。以下举措中最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A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C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D考点:经济体制改革。本题属于最佳型选择题。依据材料的表述可知,不仅发展农业还要发展工业,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问题。A项只是调整生产关系;B项和C项主要发展农业;而D项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搞活了经济,因此D项符合题意。32.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记载:“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赁:工钱)三年台成而民贩。”下列选项中,最类似晏子
9、施政方略的是A.商鞅变法之奖励农耕B.罗斯福兴办公共工程C.伯利克里发放参政津贴D.列宁实行固定粮食税【答案】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材料意思是:景公时遭遇饥荒,晏子请求赈灾不成,于是在修路寝之台是给工人高工资,以解决饥荒问题。依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中的举办公共工程,也是为了缓解失业和饥荒,做法与晏子类似,故应选B。33. 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世界范围的移民潮。观察下表,分析该时段对美洲人口的变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17001860年美洲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单位:万人)时间土著人口白种人口黑种人口合计170075.022.32.7100.0182032.578
10、8.4177.2998.1186016.02 724.0400.03 140.0A.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B带去了商品经济和近代制度C外来移民数量超过土著人口 D形成新兴的美利坚民族【答案】C考点: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由“白种人”移民到美洲,可以判断 A、B 是正确 的;白种人及黑种人移民到美洲,与当地土著人不断融合,共同构成了新的民族美利坚民 族,为美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外来人口在 1700 年时并没有超过土著人口,因此 C 不正确34. “路径依赖”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路径依赖在社会演进过程中的作用有
11、好有坏,下列史实能体现路径依赖及其积极作用的是 A英国承宪章精神和平渐进改良政治 B义和团“扶清灭洋”抗击外来侵略 C洋务派“中体西用”发起洋务运动 D法国发扬传统轰轰烈烈闹革命【答案】A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法国大革命,都是社会发展中的革新,都不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惯性,所以不是路径依赖。英国的光荣革命、1832年议会改革都体现了路径依赖。35.2014年以来,整个世界在中日外交恶化问题上表态谨慎和纠结,日本与西方有共同价值观,理应是朋友。中国对世界重要性太大,世界与中国的关系更重要,大多数欧美国家更希望中日改善关系,各国和中日都保持密切经贸关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12、A.日本积极改善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B.日本极力提升政治诉求大国地位C.多极化格局使各国相互制约又联系密切 D.中国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答案】C考点:多极化趋势。世界各国矛盾重重又不得不联系密切,从 本质上反映出的是在当前国际关系格局多 极化趋势加强背景下,各国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特点,故答案选 C。第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做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7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40.(25分) 惩治腐败是每个时代、每个政府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阅读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牵制权力的制度要说简单,一句话
13、就能概括,就是台谏制度。所谓“台”就是御史台,“谏”就是谏官,御史是监察百官的,谏官是对皇帝进言的,也可以说是对皇帝进行监督的。中国古代很重视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很早就有监察系统、御史制度、弹劾制度。 摘编自中国古代反腐败的三种方法材料二1889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该法特别禁止公共机构的任何人员收受或者要求收受以及承诺或实际提供任何形式的礼物、贷款、费用、酬劳或利益。l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规定的范围扩大到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在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英国的司法机关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管辖。
14、司法机关可以通过法院判决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使腐败行为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因而在实际上对腐败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 摘编自英国反腐机制的启示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监察权渊源于我国古代的谏议大夫和御史制度,所以监察机关的职权应以弹劾权为主。至于弹劾的对象,则上至总统,下至政府各级官吏,范围十分广泛。关于弹劾原因,主要是政府各官员的失职而引起的案件。孙中山在他所著孙文学说中指出,各院人员失职,由监察院向国民大会弹劾之,而监察人员失职,则由国民大会自行弹劾而予以罢免。摘自胡斌孙中山的监察思想概述材料四 中国外汇储备今年3月末曾一度达到3.95
15、万亿美元,占全世界外储总量的三分之一,比世界第二的日本还要高出2.85万亿美元。摘自2015年和讯网吴立的中国4万亿外汇储备正处在失控边缘如今我们的外汇储备超过了万亿美元,成绩举世瞩目。与此同时,腐败问题日趋严重,根本的问题是腐败成了臭豆腐,闻起来很臭,吃起来很香,而且很多人都在吃。如果我们不认真反腐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就会亡党亡国。我们应当怎样防止腐败?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好的经验,但是这个经验能搬过来吗?自然不能。我们要防止腐败、要限制腐败的产生,需要从中国历史上吸取好的经验,这应该是一个有效的做法。摘编自揭秘中国古代反腐败的有效手段:广开言路决策探索2014年07期(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
16、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个实例进行佐证。(5分)(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反腐败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3)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监察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谈谈你的看法。(8分)(4)材料四中认为反腐的有效方法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反腐不照搬西方经验的原因。(4分)【答案】(1)核心观点:通过监察系统、御史制度、弹劾制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1分)佐证:秦朝设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代设立刺史,成为地方专职监察官员;宋代在地方设置通判监察地方长官。(4分,任答2点即可)(2)方式:法制反腐;制度反腐;舆论反腐。(4分,任意2点每点2分)成因: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快
17、速发展;民主政治制度完善。(4分,任意2点每点2分) (3)内容:监察机关的职权以弹劾权为主;弹劾的对象包括总统、政府各级官吏及监察人员;弹劾的内容是官员的失职行为;由监察院和国民大会行使弹劾权。(4分。任意2点每点2分)看法:孙中山的监察思想是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扬弃;是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西方资产阶级分权制衡的思想。(4分。任意2点每点2分)(4)有效方法:借鉴中国古代经验,加强监察制度,广开言路。(2分)原因:中国和西方在社会制度、国情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不适宜照搬西方模式。考点:古代的监察制度,近代反腐制度。(1)从材料“中国古代牵制权力的制度要说简单,一句话就能概
18、括,就是台谏制度”可以看出作者认为监察制度是我国古代的制度的核心,通过监察系统、御史制度、弹劾制度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古代的监察制度如秦朝的御史大夫等。(2)依据材料中“1889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反腐败法,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规定的范围扩大到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在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由此可以总结英国反腐的措施:法制反腐、制度反腐、舆论反腐。第二小问依据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9世纪末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结束后,英国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
19、断完善。(3)从材料“所以监察机关的职权应以弹劾权为主”、“弹劾的对象,则上至总统,下至政府各级官吏”、“,由监察院向国民大会弹劾之”分析孙中山的监察权的思想。孙中山的监察权的思想明显的吸收了中国古代的监察思想的精华,同时吸收了西方制衡的思想。(4)从材料的出处和材料“要限制腐败的产生,需要从中国历史上吸取好的经验”分析我国反腐的有效的措施。不能照搬西方反腐的方法的原因要从国情等进行分析。41. (12分)阅读下面两幅图(白鹿洞书院、雅典学院),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项图片中所反映的学术活动的信息并作相关说明。说明:白鹿洞书院创于南唐,因朱熹和陆九渊在此讲学而得盛名,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重要
20、文化摇篮之一。雅典学院是古希腊柏拉图创办的讲学机构,被称为欧洲的第一所大学;画面正中柏拉图和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正针锋相对的辫论,围绕着倾听两位哲人争论的是为数众多的各派古希腊知名学者。【答案】信息一:都体现出尊重知识(或尊重教育或教育发达)的特点。(2分)说明:前者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集中地,是古代官办学校的补充,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摇篮地之一;后者体现古希腊私人教育的发展,是古希腊研习知识传播思想的重要场所。(4分) 信息二:前者主要是宣扬封建统治思想或文化,后者成为西方奴隶制时代民主思想的摇篮。(2分) 说明:前者主要传播封建理学和心学,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后者主要是宣扬古希腊人文主义思
21、想,促进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4分) 信息三:前者体现出思想的日渐相对单一僵化,后者体现出思想多元与独立。(2分) 说明:前者与封建纲常伦理结合,成为束缚人心维护统治的手段,后者丰富了各派思想内涵,激发了多元思想创新,带动了社会风气自由开放。(4分) (以上信息和说明任答2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亦可相应给分。注意:比较说明信息即可谈不同点也可谈相同点。)考点:中西方教育的比较。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本题是个开放型的题目,信息的获取,可将中西方的教育进行教育,可从教育的内容、目的、作用以及特点等方面去比较,说明从原因、作用、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
22、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管仲制定政策时对老年人进行社会救济。据记载,桓公“再会诸侯令曰:养孤老,食常疾,收孤寡”,并且要求“食如言而勿遗”。管仲在粮价上涨时抛出粮食,利用粮食差价收入来抚恤包括贫病无子老年人的社会弱势群体。对于子弟战死沙场或无子的老年人去世,由国家负责安葬。 试论管子的养老思想材料二二战后,日本制定了许多强制家庭和亲属进行赡养的法律,如规定直系血亲及兄弟姐妹互相赡养的义务。1955年平均每个日本家庭的成员为4.97人,1975年却锐减到3.44人,1995年减少到2.28人。21世纪
23、初,日本68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8.5%,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因此,日本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提出“由全社会支撑老年人。”同时,护理保险制度在“家人护理”上也有规定,根据一定的条件对护理自家老人的人支付“慰劳金”。 王伟日本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变(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子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途径。(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日本养老模式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答案】(1)主要途径:政府利用经济手段增加政府收入,用于养老;制定并落实养老政策。(6分)(2)转变:从注重家庭养老向家庭、社会并重的方向转变。(3分)原因: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家庭规模缩小,
24、家庭结构趋于简单化;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增长,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加重。(6分)考点:古代的养老的思想,日本的养老模式。(1)据材料一中“管仲制定政策时对老年人进行社会救济”“利用粮食差价收入来抚恤包括贫病无子老年人的社会弱势群体。对于子弟战死沙场或无子的老年人去世,由国家负责安葬”等信息概括即可。(2)据材料二中“二战后,日本制定了许多强制家庭和亲属进行赡养的法律”和1975年政策的调整等信息回答“转变”;从材料中家庭规模变化、人口老龄化等信息入手,结合此时日本经济发展状况等知识回答“原因”。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23年,第一个来华新教传教士礼逊一
25、部中文英语语法书里将“She”译为“他女”。1878年,广州人郭赞生翻译出版英文语法著作文法初阶一书中创造性的将“She”译为“伊”。1918年,“她”开始公开使用。19191922年,“伊”字在和“她”字正式的争论中一度领先。直到30年代前中期,“她”字最终得到社会的认同。“她”字是一个形声字,女是形,也是声,和“他”形异声同,这种“有节制改变”遵从了汉语自身可以一音多字的简便特点。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由于其社会优先进入现代化,故其语言在许多方面也较早地打上了现代化的烙印。“她”字虽不能说是这一西方语言现代性引进中国的直接产物,但它无疑是中国人在追寻现代性的过程中,通过与西方语言文化接触、碰
26、撞而创造出来的美妙之果。摘编自黄兴涛“她”字的文化史(1)根据材料,简述英文“She”字译文的变迁过程。(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她字得到社会认同”的原因。(9分)【答案】(1)过程:19世纪初期,“他女”;19世纪晚期,“伊”;20世纪一二十年代,“伊”“她”并用,“伊”占上风;20世纪三十年代前中期,“她”字得到社会认同。(6分)(2)原因:“她”字符合汉语简便特点;在西方的冲击和影响下,先进中国人追求语言现代性;社会经济与民主的发展;男女平等、女性自主等观念的传播。(9分)考点:新文化运动。(1)本题本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英文“She”字译文的变迁过程从材
27、料19世纪初期,“他女”;19世纪晚期,“伊”;20世纪一二十年代,“伊”“她”并用,“伊”占上风;20世纪三十年代前中期,“她”字得到社会认同,可以得出答案。(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她”字是一个形声字,女是形,也是声,和“他”形异声同,这种“有节制改变”遵从了汉语自身可以一音多字的简便特点”“她”字虽不能说是这一西方语言现代性引进中国的直接产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得出答案。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没有庆祝活动。关于停战协定签字的消息在时代广场灯光新闻牌上闪烁看,人们驻足读着这一通告,耸耸肩膀继续走路,不像欧
28、洲胜利日和对日作战胜利日,没有欢呼的人群聚集在一起艾森豪威尔显然是实现了他结束战争的竞选诺言,但是这一结局丝毫也未能振作美国的民族精神。 解力夫朝鲜停战实录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局势有所缓和,但依旧处于不安状态冷战时期的战略格局和旧的冷战时期安全秩序尚未改变,这也是导致地区局势不稳定、军事对峙的根源建立一个均衡的、各国共同参与的、平等的、彻底摆脱冷战影响的东北亚安全机制,是顺应时代、能代表各国利益、真正起到维护本地区安全的机制。 高海宽相关大国对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安全的影响作用(1)据材料一,这场战争为什么“不像欧洲胜利和对日作战胜利日”那样受到美国人的“欢呼”?(6分)(2)据材料二,冷
29、战结束后,朝鲜半岛“依旧处于不安状态指什么?(3分)“建立一个均衡的、各国共同参与的、平等的”东北亚安安机制是大家共同的愿望,据此,你如何理解战争与和平?(6分)【答案】(1)原因:对德日战争的结束是以德日战败并签订投降协定为标志的,朝鲜战争是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为结束标志的(6分)(2)朝鲜半岛依然处于分裂对峙状态。(3分)理解:地区冲突影响世界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兴衰,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6分)考点:朝鲜停战协定等。(1)欧洲战争的结束是在己方取得完全胜利的情况下,法西斯国家签订了投降书的情况下完成的,因此值得庆贺,但是朝鲜停战协定是双方商定的,美方并未取得完全
30、的胜利。(2)从材料“冷战时期的战略格局和旧的冷战时期安全秩序尚未改变”分析朝鲜半岛处于不安定的状态的原因。第二问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48.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成人矣。”论语材料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不仅充分论证了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状况,而且也清醒地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复杂的义利矛盾,提出了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统筹兼顾”的原则。论毛泽东、邓小平的义利观材料三将更多地承认个人
31、利益,满足个人的需要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而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个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绝不是提倡个人都向“钱”看。1980年8月,邓小平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讲话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关于义利的观点。(2分)(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比较毛泽东与邓小平在义利方面的相同思想。邓小平关于义利思想有哪些新发展?(7分)(3)根据以上材料,简要评价三位人物思想的积极影响。(6分)【答案】(1)孔子认为追求富与贵、避免贫与贱是人之常情;同时他主张见利思义,要义利同在,反对见利忘义。(2
32、分)(2)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认为,在获取利益过程中,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提倡为国家利益而努力。邓小平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鼓励勤劳致富,反对见利忘义、“向钱看”。 (7分)(3)评价:孔子的义利观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个人品德的修养;毛泽东的义利观有利于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邓小平的义利观有利于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6分)考点:中国义利观的演变。(1)首先明白材料的意思即: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只要他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
33、遇到国家有危难而愿付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的境遇也不忘记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所以孔子认为追求富与贵、避免贫与贱是人之常情。同时他主张见利思义,要义利同在,反对见利忘义。(2)根据材料二中“提出了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统筹兼顾”的原则。“和材料三中“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奋斗,”可知两者的共同点是都认为,在获取利益过程中,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提倡为国家利益而努力。关于邓小平的发展观点是由材料三中“将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的需要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而奋斗。”可知邓小平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鼓励勤劳致富,反对见利忘义、“向钱看”。(3)评价三位人物积极影响是一定要定位在当时的时代上,要看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环境。孔子的义利观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个人品德的修炼;毛泽东的义利观有利于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邓小平的义利观有利于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