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8488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I卷(共50分 每题1分)1、下列各句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是(C)A骤雨(zhu) 纶巾(ln) 千骑(j) 菱歌泛夜(lng)B罗绮(q) 豆蔻 (ku) 吟啸(yn) 揾英雄泪(wn)C寒蜩(tio) 憔悴(cu) 料峭(qio) 重湖叠巘(yn)D凝噎(y) 樯橹(l) 玉枕(zhn) 鲈鱼堪脍(h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A.风帘翠暮 天堑无崖 竞豪奢 无语凝噎 苌弘化碧B.暮霭沉沉 骤雨初歇 羌管弄晴 金戈铁马 亢旱三年C.羽扇纶巾 醉听萧鼓 料峭春风 舞榭歌台 烽火扬州D.苍皇北顾 最难浆息 雄姿英

2、发 寒蝉凄切 乍暖还寒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都(国都)门帐饮无绪。 多情自古伤(为悲伤)离别。B.此去经年(年复一年)。 便纵有千种风情(深情蜜意)。C.封(封闭山界)狼居胥。 回首向来萧瑟处(萧瑟:路不平)D.落日楼头,断鸿(失群的孤雁)声里 这次第(光景,状况),怎一个愁字了得.4、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A.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游历,游学) 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倩何人换取(请求)B.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服) 其牙机巧制(规模) 怎生得黑(怎么生得)C.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政治清明) 前以降及物故(死亡) 再迁为太史令(两次升迁)

3、D.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拨动) 恐前语发(揭露、暴露) 方欲发使送武等(打发) 5、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D)A. 虞常生得 皆为陛下所成就 B.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君何以知燕王C.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 故燕王欲结于君 D. 求人可使报秦者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其一人夜亡(名词作动词,在夜里)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急,可译为“逼迫”)单于壮其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壮)宜皆降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擅长,善于)空以身膏草野

4、膏:名词的意动用法,以肥沃。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A B C D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全都相同的一项是(D)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举孝廉不行 衡下车,治威严,B.皆为陛下所成就 衡善机巧 且陛下春秋高C.且陛下春秋高 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D.惶恐饮药而死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8、下列关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司马迁凭借他的渊博学识、深邃思想、不朽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让后世文人仰慕不已。 B史记开我国纪传体文学的先河,既“实录”历史,又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

5、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它的磅礴气势、壮阔场面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有深远影响。 D史记是司马迁一人的著作,因为它所塑造的历史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所以后世认为它是纯文学作品。 9、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上书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B“转”“拜”“迁”“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C举孝廉不行: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6、”。 D天子射上林中: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西汉司马相如曾作上林赋。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与西晋时期陈寿的三国志被称为“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B东汉人班固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记述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00余年的历史。行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在体制上承袭史记,只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C后汉书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今通行本共120卷,是南朝*宋的史学家范晔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而成。课

7、文张衡传即选自本书。D“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11、下列对诗歌词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不妥。)A.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运用对仗和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面。)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谈笑间”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周瑜指挥若定的风度和出众的才干。)C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通过描写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况,自以为虽然老了,但还能参加抗金战斗。)

8、12、下列关于宋词作者的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C南宋词人 )A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他继承并发展了民间和文人词的优良传统,为宋词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他通晓音律,擅长慢词创作,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本单元学习的两首词都是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时期的作品,都抒发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内心情感,阐发了他的人生感悟。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北宋词人。他的词中多表达

9、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D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她的作品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她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13、下列对望海潮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解析“对比”错,应为“铺叙”)A望海潮是一首投赠之作,所以在词的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B词人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接着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对比。C词的下片极写杭州

10、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一派祥和欢乐。D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太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14、古典诗歌中常用典故,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A、 周 瑜 诸葛亮 刘 裕 许 汜B、 诸葛亮 刘 备 刘义隆 拓跋焘C、 诸葛亮 孙 权 刘 裕 拓跋焘D、 周 瑜 诸葛亮 刘义隆 许 汜15、下列文学常

11、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C )A.词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变式,兴于唐代盛于宋代,又称“长短句”,是按照一定的曲调填写的,词原为歌词, 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等。根据词的字数的多少,传统上将词分为长调、中调、小令。B.词一般有两段,在词中叫“片”,“片”就是“阕”,因此,词中的“片”就是音乐乐曲的一段,上下两片就是由两段乐曲组成的一个曲子。C.格律诗基本上是偶句押韵的。因为词又名“诗余”,所以虽然词牌有很多,但它们押韵的位置基本都是在偶句里。词牌一般是与词的内容相关的,如踏歌词咏的是舞蹈,渔歌子咏的是打渔,望海潮写的就是杭州胜景等D.“调有定句,句有定

12、字,字有定声”,所以后人的创作一般都是按调填词的,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16、对雨霖铃的鉴赏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C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实写送别之境,但更是借痛楚的声音、萧条的景物、伤情的地点,映衬出了词人内心深沉的痛苦。从而真正做到了景中有情、情景相生。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将“别”字形象化,把彼此眷恋之情、无穷的离别之恨、无可奈何之心表现得神情逼真,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由“念”字领起,实写离别之后的情形。浩淼的烟波,沉重的暮云,高远的天空,这些景物全都笼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

13、茫,欲与情人再相见的无期。 D“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几句把词人的思念之情刻画得细致入微。“虚设”表示良辰美景已经成为虚空的妄想,正因为这样,词人由己推人,设想未来,才更感受这次离别的痛苦。 17、下列对雨霖铃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解析:“寒蝉凄切”,点明是深秋时节 )A这首词是写作者离开京城时,与情人在长亭话别的情景。首先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寒蝉凄切”,点明是暮春时节;“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一种凄冷沉郁的气氛。B上片,词人以缠绵凄恻的感情、冷寂幽清的景色、铺叙白描的手法,把离别的情、景、事织成了一片幽清的词境。C下

14、片,词人从实写眼前之景转到预想别后之情,虚实相济,多方位地表达了自己的惜别之意。这首词铺叙委婉,语言清畅,音节幽咽,充分表现了慢词的优点和柳词的艺术特色。D这首词的上下片过渡巧妙。上片由“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过渡到下片。下片的开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也承接得巧妙,更深地开拓了词的境界。18、关于醉花阴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前期作品)A.作品写于重阳节的时候,作者紧紧抓住初秋时候的气温变化,西风起、菊花盛开等突出秋天的节令特点。B.李清照以词寄相思,全词无一处不抒发思夫之情,却无一字直写思念,情凄婉而意含蕴,为人称颂。C这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

15、情。D全词流传至今最有名的一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9、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B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的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地头俯视。C古人对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首三句评价极高,备加推崇,称其“此乃公孙大娘舞剑器手”“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这是称赞其构思;“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也”,这是称赞其韵律。

16、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作者忧国忧民的心理。20、下列各句中对李清照声声慢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侧面描写 )A、本词首句14个叠字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起句直接抒情,分别从人的动作、悲凉的环境、内心世界三个方面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为全词奠定了缠绵凄清的基调。B、“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既指菊花枯萎凋谢,又指词人因忧伤而憔悴消瘦。正是因为词人无心赏景,虽是菊堆满地,

17、却不想去摘赏。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己凋谢。即花自损,欲摘却不堪摘了。这里既写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怜惜菊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让人回味无穷。C、“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难道除了“愁”外,还有什么难以言传的心事?这明明是提醒人们,这里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这结尾,能调动读者的思想活动,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大有“回肠九叠后,犹有剩回肠”的艺术效果。D、“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

18、这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了。这里是从正面极力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21、下列各句对定风波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A词的上阙写雨中情形诗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B词末句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阕的“一蓑烟雨”句,表达了诗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C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从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诗人的襟怀、个性,都紧密关系着旅途中遇雨一事。D诗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22、下列对定风波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解析:“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

19、击愤懑至极,无法解脱之情”错误,应为:表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A定风波也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述了作者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愤懑至极,无法解脱之情。B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词人却用平静的口气劝导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风雨中漫步徐行,吟诗长啸,的确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C“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这一句,充满艺术的张力,一下拓宽了全词的境界。D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

20、化,反复无常,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呢?词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2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这句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A、周瑜神游当年破曹旧地,应该笑我(苏轼)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B、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周瑜应该笑我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C、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人们应该笑我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D、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应该笑自己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24、下

21、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解析:应该是:虽然他的词中也常有消极苍凉的思绪,但是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 )A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怀古词,写于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时期。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表达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以及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B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有景物描写,又有人物刻画和情感抒发,作者把这些内容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壮阔深远的意境。C词的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旷达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

22、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D词中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然而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于是词的结尾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充满了消极苍凉的思绪,不能全面体现其豪放旷达的精神。25、选出对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文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D )A 这首词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 B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惊心骇目。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C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使我们看到大江滚滚东流的汹涌奔腾,又使我们想象风流人物的英雄气概。D 这首词通过古

23、今对比,表达了诗人被贬的压抑愤懑心情。26、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10B解析:“刘备”应为“刘裕”)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作者66岁高龄镇守京口之时。表达了词人对南宋朝廷忘记国耻不思北伐,以及对自己无用武之地的愤慨之情。B词的上片缅怀两位古代英雄。作者对孙权和刘备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仰慕,对他们所创立的赫赫战功的赞扬,其情感是那么炽热、强烈,这正说明了作者人到老年仍旧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C下片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以廉颇自况,表达了要北伐抗敌的迫切愿望和报国无路的悲痛、愤慨。这个结句是极富个性的、英雄气十足的叹息和呼喊!是全词苍劲、悲壮的最强

24、音!D这首词的用典最为突出,可以说是一句一典,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现实处境、思想主张和内心情感,几乎全是通过历史典故诉说出来的。辛词刚健、雄放的独特风格和繁复、新颖的典故用法,使他在词史上成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27、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鉴赏评析有误的一项是(C )A. 词的上阙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寄寓了作者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B. “可堪回首”词句一语千钧,不但使后两句的画面具有了深刻的政治内容,而且也表达出了作者忧时伤世的强烈感情。C. 词的结尾处,作者以廉颇自况,既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又表现了作者有心杀

25、敌报国,却又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D. 全词用典虽多,却都关心时事,十分贴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28、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有关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指时光飞逝,国势仍风雨飘摇,不胜忧愁。B“江南游子”系作者自称。因作者早年在北方起义抗金,失败后南归,故以游子自称。C“无人会,登临意”指没有人能理解作者登楼览胜的良苦用心。D“断鸿”“鸿”即大雁,这里指快要断气的孤雁。29、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指出解说恰当的一项( D)A.两首词开头都具有宏大磅礴的气势,“雨打风吹去”与“浪淘尽”意思完全不同。B.两首词都采用了景物描写,苏词以壮阔

26、景抒敬慕情,辛词以幽静景抒抑郁情。C.两首词都写到了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苏词是为了反衬,而辛词是为了正衬。D.两词同出于豪放派大家之手,都借景寓情、托古喻今,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慨。30、下列对这两首词中语句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C)A.苏轼赞颂周瑜与辛弃疾赞颂孙权一样,两人都认为三国时期的吴国在抗击外敌入侵时卓有成效。B.两首词都写人物,辛词、苏词都不是倾向于人物的音容笑貌、神情风采,而是侧重于史实的叙述。C.苏轼感慨“早生华发”“人生如梦”,辛弃疾感慨“廉颇老矣”,都有英雄老去、功业无成的悲伤。D.这两首怀古词中所用典故,都与登临的地点有关,与作者的思想情感无关。不应以多寡论优劣。31、下列有

27、关戏剧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A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B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王实甫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的主要作品除了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作品外,还有著名的单刀会。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他的天净沙秋思也是元曲中的小令珍品。郑光祖的代表作品是倩女离魂,墙头马上是白朴的代表作。C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当代剧作家。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茶馆等剧本。曹禺擅长

28、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D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32、下列有关元杂剧的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C)A外,外末的简称,扮演青年男子;净,俗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卜儿,扮演老年妇女;正旦,扮演女主角;冲末,扮演男配角;孤,扮演官员角色;B科,指示角色动作、表情、唱词和舞台效果。C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鲍老儿、耍孩儿等均是曲牌名。D折,相当于现代的“幕”,所有的杂剧都只能是四折。杂剧规定,每一折

29、戏,唱词一套曲子,每一支曲子用一个宫调。33、下列各句关于元杂剧的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D ) A元杂剧是在金宫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蹈。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戏剧中的“潜台词”即隐藏在台词中的言外之意,它常用双关、暗示、隐喻等手法,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

30、物内心世界、推进戏剧冲突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潜台词与表现戏剧主题没有太大关联。阅读快活三和鲍老儿,完成试题【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鲍老儿】念窦娥服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34、下面各句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独白交代了受刑的原因,窦娥的“屈招”展示了女主人公善良的本性,与前面的要求改道的情节互相照应。 B独白后,再引出唱词,以唱词来进一步深化和补充人物的性格。 C独白再次重复上一折的内容,虽需交代,但不必如此详细,应该简略,甚至一笔带过也可

31、。 D独白在交代情节的同时,还提出了对身后事的微薄的要求,在结构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35、对快活三和鲍老儿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快活三这首曲词主要以唱腔重复、强化前面独白中的“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的微薄乞求,在艺术表现上把悲表现到极致。 B鲍老儿后半部分把这人生的大不幸归结到自身,让婆婆不必“怨气冲天”,说明窦娥对“天地”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 C快活三这首曲词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循环往复地极言身世之悲,中间加入“婆婆也”,使得排比中又有变化,达到一句比一句更悲的语言效果。 D快活三和鲍老儿这两首曲词语言本色凝炼,进一步写出主要人物含悲慰婆及对身后事微薄的要求,是对前一部分的强烈衬托和

32、渲染。 阅读耍孩儿回答下面的问题。【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36、对耍孩儿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前面滚绣球一曲集中对“天地”进行控诉,指责,乃至否定,但这首曲词却最终又把希望寄托到“湛湛青天”身上,可见作者在整个结构的构思上不严谨。 B滚绣球中虽然对天地有了清醒的认识,但作者由于思想认识的局限,终究还是找不到改变现实的出路,因此最终还是归依到“天地”上来了。 C窦娥运用“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两个典故,利用苌弘无罪被杀,杜宇因灾让位

33、的不幸遭遇来说明自己死得冤枉和凄惨。 D这首曲词虽然言语通俗易懂,但仍然注意了曲词应有的韵律美和抒情性,整首曲词声韵和谐,情感凄切。 阅读【一煞】【二煞】:【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锦,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正旦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37、对二煞一煞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34、) A二煞这首曲词借用了战国“邹衍”的典故,“六月飞霜”运用艺术的夸张手法,表明自己冤情深重,足以感天动地。 B一煞中“你道从人愿”三句唱词,照应耍孩儿中对“湛湛青天”所抱有的希望,再一次显露了作者的思想局限。 C二煞这首曲词恰当地运用了修辞手法,“暑气暄”与“下雪天”的比喻,“一腔怨气喷似火”与“六出冰花滚似绵”中的对比,都传达出了女主人公胸中的愤懑不平。 D一煞揭示了造成窦娥冤屈的根本原因在于“官吏每无心正法”,从而“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也是全剧的中心所在。 鉴赏【端正好】【滚绣球】两首曲子,回答后面的问题。 【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

35、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38、对端正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 A一开篇即鸣冤叫屈,运用了“正衬”的手法,“没来由”“不提防”这样平常轻松、口语化的言语与“犯王法”和“遭刑宪”这样人生的大不幸相提并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表现出了窦娥的屈,官府的恶,社会的不公,天地的偏袒。 B这首曲词表达了窦娥的怨愤、不平之气,交代了窦娥承受到的灾难,她虽冤深似海,但却不敢

36、指责官府,只能在那里怨天尤人,空叹息。 C窦娥蒙冤屈,“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表达出了人生无常,世间之事难以预料的喟叹,大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之意。 D这首曲词写出了女主人公蒙受冤屈之深,世间的不公与代表正义的“青天”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而把控诉的矛头引向了“天地”这一最大的根源。 39、对滚绣球这首曲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曲中恰当运用当时的口语,不事雕琢而精练优美,突出显示了人物的个性,于平实中寓深刻的思想感情。B曲词反映了主人公对黑暗现实的清醒认识以及对自己无辜含冤无可奈何的悲叹!C本曲语言朴实生动,通俗自然而情感高亢激越、节奏紧张急促,充分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

37、 D本曲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不仅能使主人公的满腔怨恨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而且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40、对窦娥冤的这一折整体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本剧在整体写作上与孔雀东南飞和梁祝一样,都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B本剧结构非常严谨,过渡自然,手法翻新。用“唱词”过渡的,如滚绣球结尾一句把对天地的愤怒控诉自然转到下面对身世的凄切陈述;用“科介”过渡的,如鲍老儿后用“刽子做喝科”来转入临刑前的誓愿;用“宾白”过渡的,如结尾的“且看后来如何”为下一折做铺垫。 C本剧作者把戏曲传统的唱、念、做、打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宾白叙述情节,以科介烘托气氛,以唱腔渲染抒情。

38、 D本剧以超现实的想象,写了女主人公临死前的三桩誓愿,作者把现实的不幸完全寄托到虚无缥缈的鬼神天地,看似愿望美好,实则脱离现实,有着消极的思想影响。 41、体会下面一段对话的寓意,指出括号中对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和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提示有误的一项是:(D) A鲁侍萍:老爷问这些闲事关于无锡的人和事干什么?明知故问 周朴园: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掩盖,用“我们”而不用“我” B鲁侍萍:亲戚?哪里是什么亲戚,全是鬼话 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掩盖,忏悔) C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人还活着,修什么墓呢 周朴园:怎么?(不解) D鲁侍萍:这个人现在还活着。(你想和她叙旧吗) 周朴园:(惊愕

39、)什么?我该怎么办呢 阅读下面人物对话的内容,完成试题 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 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42、上面对话中,鲁侍萍说“好,”,周朴园说“很好,”,对“好”、“很好”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A侍萍非常痛恨周朴园,以后永远不要再见到他,是最好不过的了。 B“好”字表明侍萍对周朴园的卑劣行径异常愤怒。 C周朴园生怕侍萍再来,使他的家庭秩序和社会地位受到威胁,一见侍萍表示一辈子不再来,心里很满意,“很好”

40、二字脱口而出。 D“很好”是周朴园对自己的阴谋得逞,流露本性的自然之词。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试题: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43、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A)例句:“徒慕君之高义”A徒以吾两人在也 B徒见欺 C郯子之

41、徒,其贤不及孔子D班百者多徒行44、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ABC D45、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B)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而相如廷叱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4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46、下列语句全都能表现张衡“德高品洁”的一组是(D)衡少善属文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精思傅会,十年乃成A. B. C. D.解析:是指其文学成就;是指其有恒心,持久。答案:D4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A.张衡贯古通今,知书识世,明道谙理,为日后的发明创造提供了知识支持。B.张衡在小时候就擅长写文章,在国都附近求学,于是就进入京师去欣赏最高学府。C.有人把

43、学问作为沽名之具,登官之梯,而张衡参透人生,洁身自守,“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D.张衡看到“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不惜花了十年工夫写了二京赋讽谏当朝的穷奢极侈,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解析:B.“观”应为“游学”,而不是“欣赏”。答案:B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试题:(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且鞮侯单于初立,尽归汉使。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常惠等百余人俱。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及卫律所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虞常在汉时素与副

44、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虞常果引张胜。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武气绝,半日复息。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侯问武,而收系张胜。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

45、“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思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4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拜见 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坐:定罪,治罪49、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D )欲因

46、此时降武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A与相同,与也相同 B与相同,与不同C. 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也不同50、下面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和缓时期,本不应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行动,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体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 第

47、卷(共100分)51、翻译:请把文言文阅读段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5分,每小题5分)(1)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译文: (2)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译文: (3)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5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10分,每小题5分)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1) 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答案】(视觉、嗅觉相结合。从视觉写颜色:

48、白鸟与红蕖;从嗅觉写味道:细细香,表现香气绵长。(2)远近结合“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3)动静结合:“白鸟翻飞是动态描写,红蕖散发幽香是静态描写”。另外还可以从俯仰结合、色彩搭配、运用叠词、通感手法等角度回答。)(2) 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后苦闷、抑郁的心情,也有人认为本词展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词的下片,说说你的理由。【答案】苦闷抑郁(1分)下片写太阳在即将落山时,词人柱杖在村边徐徐漫步。昨夜的雨使得词人又度过了凉爽的一日。“浮生”“凉”“又”等词语表现了词人得过且过消磨时光的消极感伤情绪。闲适,自得其乐下片写词人黄昏时拄杖悠

49、闲地漫步,表现出悠然自得的隐逸生活的美好。昨夜的雨更是驱赶走了炎热,带来了清凉。一个“凉”字,可谓一语双关,表现出作者轻快的情绪。 “殷勤”一词也表现出作者乘兴游赏的乐趣。 53、 名篇名句默写(15分 ,每空1分)(1)念奴娇 * 赤壁怀古中作者面对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只能慨叹 , ,以清酒祭月,抒壮志难酬的苦闷,苍凉的思绪中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之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定风波中 和 写了作者的打扮,同时还一语双关,表现了作者在挫折面前坦然处之的态度。(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3)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 , , , 写登临所见远山之形,远山之愁,移情于物,尽抒内心担负。

50、(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4)永遇乐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个典故是对执政者急功近利草率出兵的警告;借用拓跋焘典故 , , ,反问句,指责南宋偏安忘记收复失地,把人民的民族感情冲淡了。(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5)醉花阴中 , 两句,既化用了陶潜的诗,又化用了中“馨香怀远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写她对丈夫无法排遣的思念。(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6)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雨霖铃中描写月色的著名词句是:“_,_ ,_”54、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人类已经迈入21世纪。科技的高度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作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类,在物质生活之外,我们也日益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活,如文明修养、伦理道德、亲情友情、文学艺术等等。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你以“精神家园”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