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8486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7页
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6-2017学年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1“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够活跃,创新就不可能有多大成就,社会发展的后劲就不会足。”依照这种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历史的最大影响是()A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B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C出现了“诸子百家”D出现了政治、经济大变动2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意在强调()A“天人合一”思想B“君权神授”思想C“天人感应”思想D“弃恶从善”思想3有学者认为:“宋

2、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是()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D元曲和京戏4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A奠定中华文明古国地位B打破世界隔绝状态C推动欧洲工业革命发展D促进欧洲社会转型5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十二铜表法颁布后,“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了。关于二者的共同点分析正确的是

3、()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B反映了贵族势力的衰落C旨在限制贵族特权D以往习惯法的汇编6布拉德肖法官曾在审判英王查理一世的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A君主立宪的观点B革命权利的学说C社会契约的理念D天赋人权的思想7弗洛伊德曾经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第二

4、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将人类废黜为动物的后裔。”关于“第二次打击”表述正确的有()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改变了对人类地位的看法揭示了生命起源的奥秘 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ABCD8“画家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自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悲凉。”该画家所属的流派是()A现代主义B印象派C现实主义D古典主义9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其中“新”主要体现在()A觉察到空谈义理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B面对社会现实,呼吁革除弊端C抛弃“天朝上国”的观念,开始注目世界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5、10陈独秀在辛亥革命后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A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C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11从中国历史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具有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具有科学性。ABCD12“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

6、另一个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白人不再被认为几乎是天命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的人了”。这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A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B促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的觉醒C使欧洲现存的社会制度遭到怀疑与否定D造成巨大破坏给人们留下了心灵创伤13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国联()“维护和平”的原则实行 “集体安全”实施“民族自决”推行“委任统治”ABCD14某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其中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A二战爆发:1939年B转折性战役:中途

7、岛战役C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第二战场D二战结束:德国投降15在文明突飞猛进的20世纪,为什么野蛮残暴的法西斯主义能够猖獗一时?原因包括()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ABCD16从1947年开始,苏联先后与罗马尼亚、匈牙利等社会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和经济协定。就当时来看,这些协定主要是为了()A对抗马歇尔计划B构建社会主义阵营C传播苏联的经验D促进东欧国家发展17德国分裂后,联邦德国期望依靠美国和北约组织的支持来实现统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逐渐成熟,导致

8、这一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对外扩张的加剧B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C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8下列事件是由联合国做出决定的是()A东西德分裂形成B印、巴分治出现C南北朝鲜分裂形成D以色列建国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独占鳌头B苏联军事、政治的力量空前增强C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D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为美苏两极20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

9、的重大变化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21有学者认为:“这个强大国家的命运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苏联这座大厦是建立在不坚固和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其内部结构也有许多缺陷。如果基础被冲毁或削弱,如果承重结构被侵蚀和破坏,那么无论看起来多么坚实和宏伟的建筑都会倒塌,1991年正是发生了这样的剧变。”该学者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A经济体系尚不完善B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C过于倚重军事力量D西方和平演变影响巨大221991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悍然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2003年当美国再次进攻伊拉克却遭到了俄、德、法等国的强烈反对,这主要说明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什么趋势()A多级化趋势B美国

10、独霸世界C全球一体化D区域集团化23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共同原因包括()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及其扩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需要。ABCD24在国际关系中,大国意志往往左右着国际关系的发展。下列史实中明显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是()巴黎和会慕尼黑会议雅尔塔会议日内瓦会议。ABCD二、材料题(25分+17分+10分=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曾经拥有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历史。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记载的却是一系列惨痛的回忆。长期以来,中日关系一直就是一个敏感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09年12月22日人民网刊文环球瞭望

11、:中日“世仇”可以法德历史为鉴指出:法国与德国的关系与中日关系有些相似,20世纪中期以前的百年间,法德两国发生了多次战争,战后法德两国和平发展,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克服了种种困难和障碍渐渐走到了一起。以前是所谓的“德法世仇”,今天,两国正在共同参与组织一个和平的。超越民族的社会。中日两国可从中获得借鉴。(1)请列举至少三例19世纪末以来,造成中日两国“世仇”的重大事件。综合归纳造成这些事件的原因?(2)“德法世仇”化解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是如何打破外交关系的坚冰的?导致这一事件的直接推动因素是什么?(3)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你认为中日两国如何才能实现类似法德的合作?26【

12、20世纪的战争和和平】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联盟各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瘫痪。但是,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考虑到美国。”1920年3月,最后表决时,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国际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么

13、是不听国联的话,要么就是根本不理它。伯恩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威尔逊主张建立国际联盟的目的,指出美国总统与参议院之间的主要分歧,并说明美国没有参加国联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联在制止国际危机方面“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的原因。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多极化进程使主要力量彼此制衡,世界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世界多极化是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联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区域间合作逐步向前推进,国际形势朝着持续稳定地方向发展。随着和平因素的不断增长,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

14、可喜的发展。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和平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环境,没有和平的发展环境,现今人类社会所取得的社会建设和发展成果都将付之东流,全世界国家都处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之中,都不能脱离外部环境独自发展;要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实现共同安全和共同繁荣,只有持续坚持多边主义的发展格局。摘编自张成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和平

15、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认识。2016-2017学年湖北省天门市三校联考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1“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够活跃,创新就不可能有多大成就,社会发展的后劲就不会足。”依照这种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历史的最大影响是()A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B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C出现了“诸子百家”D出现了政治、经济大变动【考点】32:百家争鸣【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解答】百家争鸣中,各派别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

16、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2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意在强调()A“天人合一”思想B“君权神授”思想C“天人感应”思想D“弃恶从善”思想【考点】34: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分析】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大一统【解答】根据材料,“(人)性比于禾.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可以判断出董仲舒将“人性本善”与“君权神授”相结合,故

17、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3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是()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D元曲和京戏【考点】3K: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和演变【分析】本题以学者关于文明二元性的论述为考查切入点,考查了对绘画艺术发展知识点的考查,考查了对课本知识的重点掌握理解【解答】A、宋元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的世俗化日趋明显,风俗画是世俗文化的表现,文人画则是高雅艺术的表现,故正确;B、话本与小说都是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具有文化世俗化的

18、倾向,故排除;C、汉赋与唐诗,不属于宋元以后的主要作品,故排除;D、元曲与京戏中,既有高雅成份,也有世俗化的成份,故排除;故选A4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A奠定中华文明古国地位B打破世界隔绝状态C推动欧洲工业革命发展D促进欧洲社会转型【考点】3B: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需要掌握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社会进步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社会

19、进步的影响解答即可【解答】题干信息突出了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推动了欧洲有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故D项正确A项是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对世界,应排除B项是新航路的开辟,应排除C项是蒸汽机的改良,应排除故选D5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十二铜表法颁布后,“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了。关于二者的共同点分析正确的是()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B反映了贵族势力的衰落C旨在限制贵族特权D以往习惯法的汇编【考点】4E:十二铜表法【分析】本题考查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和十二铜表法的比较,韩非子主张贵族也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贵族不能随意曲解法律,这

20、些都是限制贵族的特权,注意同一时期的中外对比【解答】AD项是十二铜表法的,排除;材料并没有反映出贵族势力的衰落,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韩非子主张贵族也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贵族不能随意曲解法律,这些都是限制贵族的特权,所以答案选C故选C6布拉德肖法官曾在审判英王查理一世的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A君主立宪的观点B革命权利的学说C社会契约的理念D天赋人权

21、的思想【考点】87:启蒙运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的启蒙运动卢梭:(1)代表作:社会契约论 (2)思想主张:A、“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 B、社会契约;C、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解答】由题干材料“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协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叙述的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A、B、D三项与都是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但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选C7弗洛伊德曾经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将人类废黜为动物的后裔。”关于

22、“第二次打击”表述正确的有()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改变了对人类地位的看法揭示了生命起源的奥秘 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ABCD【考点】89:进化论【分析】本题考查进化论,进化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重大科学突破,第一次是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否定了人类位于宇宙中心的自大情结;第二次就是进化论,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解答】材料中“第二次打击“是指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该学说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改变了对人类地位的看法以及揭示了生命起源的奥秘,故正确;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是牛顿经典力

23、学,故错误故选C8“画家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自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悲凉。”该画家所属的流派是()A现代主义B印象派C现实主义D古典主义【考点】IA:现代主义美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主义美术的艺术特点,要求学生结合现代主义美术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和古典主义美术的艺术特征来辨析材料【解答】A从材料中的超时空组合,打破时空界限,以及支离破碎的黑色灰色块,可以看出,他应该属于现代主义美术,突出表达画家个人的主观感受,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B印象画派主要强调光和色的瞬间变化C现实主义美术突出直观的描写社会

24、现实D古典主义美术,特别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故选A9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其中“新”主要体现在()A觉察到空谈义理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B面对社会现实,呼吁革除弊端C抛弃“天朝上国”的观念,开始注目世界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考点】B1:新思想的萌发【分析】本题考查新思想的萌发,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觉察到空谈义理无法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于是开始面对社会现实,呼吁革除弊端,提倡“经世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解答】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了

25、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以抵御西方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0陈独秀在辛亥革命后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A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C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考点】B7:新文化运动【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陈独秀”“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

26、必无与焉”切入,结合新文化运动进行思考【解答】联系所学可知,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新文化运动主张从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提高国民的素养,材料“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反映了开启国民心智的重要故选A11从中国历史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具有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具有科学性。ABCD【考点】IH:毛泽东思想;IG:孙中山的三民主义;II:邓小平理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2

27、0世纪重大理论成果,要求学生结合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来分析材料【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是近代中国两半社会就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指导思想,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的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的提出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三民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产物20世纪三大理论成果分别是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和富起来了,使中国发生了20世纪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三民主义,希望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不符合近代中

28、国的国情,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事实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故选B12“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个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白人不再被认为几乎是天命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的人了”。这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A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B促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的觉醒C使欧洲现存的社会制度遭到怀疑与否定D造成巨大破坏给人们留下了心灵创伤【考点】R9: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需要掌握一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个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白人不再被认为几乎是天命

29、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的人了”的分析理解【解答】题干中“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个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白人不再被认为几乎是天命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的人了”说明息一战促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的觉醒,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13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国联()“维护和平”的原则实行 “集体安全”实施“民族自决”推行“委任统治”ABCD【考点】S3:国际联盟【分析】本题考查国际联盟需要掌握国际联盟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以保持各国间

30、之和平”的分析理解【解答】依据题干“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可以看出国联“维护和平”的原则、实行“集体安全”,故正确实施“民族自决”、推行“委任统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错误,故A项正确故选A14某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其中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A二战爆发:1939年B转折性战役:中途岛战役C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第二战场D二战结束:德国投降【考点】T1:第二次世界大战【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需要掌握二战爆发的时间、转折性战役、德黑兰会议以及结束的标志解题的关键是对二战爆发的时间、转折性战役、德黑兰会议的内容以及结束的标志的识记【解答】结合所学可知

31、,二战结束是以日本投降为标志,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均符合二战的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D15在文明突飞猛进的20世纪,为什么野蛮残暴的法西斯主义能够猖獗一时?原因包括()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ABCD【考点】T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T3: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德日法西斯建立的背景,要求学生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事实来分析材料【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之所以能够建立专制统治,与这两国的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密不可分1929年经济危机造成了世界局势的紧张,给德国和日本经济造成了沉重

32、的打击,德国和日本缺乏民主传统,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纷纷掌握了本国的政权20世纪30年代,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是法西斯侵略扩张的结果不是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原因德国和日本,都宣扬民族优越论,都认为本民族是世界上的优秀,体现了极端民族主义的特点,并且对其他的一些民族实行民族灭绝政策,比如,德国对犹太人故选D16从1947年开始,苏联先后与罗马尼亚、匈牙利等社会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和经济协定。就当时来看,这些协定主要是为了()A对抗马歇尔计划B构建社会主义阵营C传播苏联的经验D促进东欧国家发展【考点】E4:马歇尔计划【分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考查1947年苏联与东欧国家签订一系列贸易和经济协定的目的考查

33、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1947年”可知处于冷战时期,“苏联先后与罗马尼亚、匈牙利等社会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和经济协定”反映的是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措施,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抵制马歇尔计划对东欧国家的影响,苏联从1947年开始先后与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和经济协定,以控制东欧国家,故A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故选A17德国分裂后,联邦德国期望依靠美国和北约组织的支持来实现统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逐渐成熟,

34、导致这一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对外扩张的加剧B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C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考点】EJ:欧洲一体化【分析】材料中德国外交政策的变化,要注意材料提示的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时间节点,结合当时世界大的历史背景(世界多极化趋势强化),进行思考解答【解答】依据材料:德国由单一依靠美国和北约的外交政策抓变为新的东方外交政策,说明当时世界其他地区的势力在不断的增强,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出现,使得德国开始转变外交政策;故选D18下列事件是由联合国做出决定的是()A东西德分裂形成B印、巴分治出现C南北朝鲜分裂形成D以色列建国【考点】UE:联合国的成立【分

35、析】本题主要考查联合国的作用,要求学生结合联合国产生的背景和联合国在国际维和行动中的表现来分析【解答】A战后德国的分裂是美苏两极对峙所导致的,不是联合国决定B印巴分治的出现是英国殖民统治者和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力量斗争的结果C朝鲜南北的分裂是两极格局对峙和朝鲜战争导致的D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分别建国是联合国通过的决议确定故选D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独占鳌头B苏联军事、政治的力量空前增强C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D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为美苏两极【考点】E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要求学生结合战后两极格局的产生和发展基本事实来分析

36、材料【解答】A美国经济实力壮大只是战后形势发展的原因之一B苏联军事政治力量空前增强,也是影响战后格局变化的原因之一C欧洲在战争中严重削弱,也是促成战后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D由于战后美国苏联和欧洲力量的对比变化,导致了战后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两极格局故选D20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考点】EB:多极化趋势加强;GH: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7、的建立【分析】本题以邓小平关于世界形势的论述为切入点,考查了世界格局及趋势的知识,综合考查了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解答】A、20世纪80年代,东欧发生剧变,使得两极对峙格局出现动摇,但是美苏关系并未出现缓和,故此项的叙述错误;B、邓小平的这句话是基于多极化的政治格局而得出的,而并不是因为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而得出的,多极化朝着牵制美国、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方向发展,故此项错误;C、邓小平关于世界长时期内不会发生大规模战争的论述,为我国发展经济提供了一个和平的环境,故此项正确;D、十一届三中全会发生在1978年,这句话是在1985邓小平同志讲的,时间的先后顺序错误,故此项错误;故选C21

38、有学者认为:“这个强大国家的命运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苏联这座大厦是建立在不坚固和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其内部结构也有许多缺陷。如果基础被冲毁或削弱,如果承重结构被侵蚀和破坏,那么无论看起来多么坚实和宏伟的建筑都会倒塌,1991年正是发生了这样的剧变。”该学者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A经济体系尚不完善B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C过于倚重军事力量D西方和平演变影响巨大【考点】E9:苏联解体【分析】本题考查苏联解体,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严重弊端【解答】AC虽然符合史实,但是只是涉及内部因素的具体表现之一,排除;“苏联这座大厦是建立在不坚固和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其内部结构也有许多缺陷

39、”可知作者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主要是内部原因,D属于外部原因,故B正确,D错误故选B221991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悍然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2003年当美国再次进攻伊拉克却遭到了俄、德、法等国的强烈反对,这主要说明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什么趋势()A多级化趋势B美国独霸世界C全球一体化D区域集团化【考点】EB:多极化趋势加强【分析】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解答】从1991年的多国部队到2003年的俄、德、法等国的强烈反对,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故A正确;BCD材料未

40、体现,排除故选A23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共同原因包括()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及其扩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需要。ABCD【考点】R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T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分析】本题考查两次世界大战需要掌握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共同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的识记,比较得出共同点【解答】注意限定信息“共同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一战爆发时没有发生经济危机,故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不同原因,不符合题意均是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共同原因,故D项正确故选D24在国际关系中,大国意志往往左右着国际关系的发展

41、。下列史实中明显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是()巴黎和会慕尼黑会议雅尔塔会议日内瓦会议。ABCD【考点】S1:巴黎和会;T9:慕尼黑阴谋;TS:雅尔塔会议【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强权政策,要求学生结合巴黎和会慕尼黑会议雅尔塔为以后日内瓦会议的内容来分析材料【解答】巴黎和会是英法主导的一战后的分赃会议,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宰割巴黎和会上将中国山东的权利割让给日本,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慕尼黑会议是在捷克代表不在的情况之下,英法德意四国直接将捷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雅尔塔会议是二战期间,英美苏三国划分战后势力范围的国际会议,会议上将

42、中国的外蒙古地区从中国分离,体现了大国霸权的色彩日内瓦会议中,中国第一次作为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在会议中中国积极活动,促成了关于印度支那地区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的签订,会议体现了平等的色彩故选C二、材料题(25分+17分+10分=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曾经拥有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历史。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记载的却是一系列惨痛的回忆。长期以来,中日关系一直就是一个敏感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09年12月22日人民网刊文环球瞭望:中日“世仇”可以法德历史为鉴指出:法国与德国的关系与中日关系有些相似,20世纪中期以前的百年间,法德两国发生了多次战争,战后法

43、德两国和平发展,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克服了种种困难和障碍渐渐走到了一起。以前是所谓的“德法世仇”,今天,两国正在共同参与组织一个和平的。超越民族的社会。中日两国可从中获得借鉴。(1)请列举至少三例19世纪末以来,造成中日两国“世仇”的重大事件。综合归纳造成这些事件的原因?(2)“德法世仇”化解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是如何打破外交关系的坚冰的?导致这一事件的直接推动因素是什么?(3)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你认为中日两国如何才能实现类似法德的合作?【考点】97: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9S:抗日战争;E6:欧洲共同体的形成;FQ:中日邦交正常化【分析】(1)本题考查19世纪末以来

44、,造成中日两国“世仇”的重大事件,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日俄战争;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一战后取得德国在中国的特权;发动九一八事变;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2)本题考查“德法世仇”化解的标志,1951年巴黎条约签订,法德共同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后共同参加欧共体、欧盟(3)本题考查中日两国如何才能实现类似法德的合作,日本正确处理中日两国间的历史问题、领土问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处理两国关系;两国互相了解互相理解,加强两国在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等【解答】(1)依据所学内容可直接找出近代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即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

45、争;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日俄战争;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一战后取得德国在中国的特权;发动九一八事变;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日本奉行军国主义政策(2)依据所学内容可知二战后“德法世仇”化解的标志是1951年巴黎条约签订,法德共同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后共同参加欧共体、欧盟;建国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签署建交声明;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原因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的推动(3)依据所学内容可知中日两国的核心问题是日本正确处理中日两国间的历史问题、领土问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处理两国关系;现

46、代史中法德两国的和解采用的是化解仇恨和加强合作方式,中日两国也可以采取增进了解和互信,加强两国在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的方式故答案为:(1)事例: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日俄战争;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一战后取得德国在中国的特权;发动九一八事变;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原因:日本奉行军国主义政策,积极侵略中国中日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标志:1951年巴黎条约签订,法德共同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后共同参加欧共体、欧盟坚冰打破: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签署建交声明直接推动因素:中美关系的正常化(3)核心问题:历史问题认识:日本

47、正确处理中日两国间的历史问题、领土问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处理两国关系;两国互相了解互相理解,加强两国在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等26【20世纪的战争和和平】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联盟各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瘫痪。但是,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考虑到美国。”1920年3月,最后表决时,参议院以53

48、: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国际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么是不听国联的话,要么就是根本不理它。伯恩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威尔逊主张建立国际联盟的目的,指出美国总统与参议院之间的主要分歧,并说明美国没有参加国联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联在制止国际危机方面“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的原因。【考点】S3:国际联盟;6A: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分析】本题考查国联的建立考查威尔逊主张建立国际联盟的目的、美国总统与参议院之间的主要分歧、美国总统与参议院

49、之间的主要分歧以及国联在制止国际危机方面没有达到的出色成就的原因【解答】(1)第一小问的目的,依据材料一“威尔逊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可以得出在联盟内部利用德国对抗英法;依据材料一“联盟各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可以得出利用联盟干预他国事务;控制联盟称霸世界第二小问的分歧,依据材料一“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瘫痪但是,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可以得出分歧是否参加联盟第三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吸收德国加入,以控制欧盟称霸世界的目的,必然遭到英法抵制(2)

50、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国联在制止国际危机方面没有达到的出色成就的原因有美苏等大国的缺席,使国联缺乏权威性;国联自身体制存在严重问题;国联实行全体一致性原则,效率低下;国联决议缺乏强制性;英法操纵国联,推行绥靖政策,使国联威信下降;国联没有武装部队无力阻止侵略故答案为:(1)目的:利用联盟干预他国事务;在联盟内部利用德国对抗英法;控制联盟称霸世界分歧:是否参加联盟原因:由于英法的抵制,美国没有达到控制联盟的目的(2)原因:美苏等大国的缺席,使国联缺乏权威性;国联自身体制存在严重问题;国联实行全体一致性原则,效率低下;国联决议缺乏强制性;英法操纵国联,推行绥靖政策,使国联威信下降;国联没有武

51、装部队无力阻止侵略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多极化进程使主要力量彼此制衡,世界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世界多极化是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联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区域间合作逐步向前推进,国际形势朝着持续稳定地方向发展。随着和平因素的不断增长,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和平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环境,没有和平的发展环境,现今人类社会所取得的社会建

52、设和发展成果都将付之东流,全世界国家都处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之中,都不能脱离外部环境独自发展;要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实现共同安全和共同繁荣,只有持续坚持多边主义的发展格局。摘编自张成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认识。【考点】US: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分析】(1)本题考查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出现的背景,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促进和平的因素不断增长(2)本题考查对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认识,和平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

53、环境,世界各国都不能脱离外部环境独自发展;各国需要共同努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实现共同安全和共同繁荣【解答】(1)”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多极化进程使主要力量彼此制衡“”世界多极化是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联系日益密切“”随着和平因素的不断增长,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促进和平的因素不断增长(2)”和平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环境,没有和平的发展环境,现今人类社会所取得的社会建设和发展成果都将付之东流,全世界国家都处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之中,都不能脱离外部环境独自发展;要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实现共同安全和共同繁荣,只有持续坚持多边主义的发展格局“和平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环境,世界各国都不能脱离外部环境独自发展;各国需要共同努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实现共同安全和共同繁荣故答案为:(1)背景: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促进和平的因素不断增长(2)认识:和平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环境,世界各国都不能脱离外部环境独自发展;各国需要共同努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实现共同安全和共同繁荣2017年7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