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以易解史,即是以易学思维来认识历史、评论历史,这是中国传统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班固作为封建正统史家的代表,他撰述汉书,“综其行事,旁贯五经”,自觉以儒家思想作指导。而在儒家“六经”中,周易在班固心目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他以“六经”为诸子之源,而视周易为“六经”之首,“易的尊崇地位的确立,班固是立了功的。”正因此,汉书重视以易解史,成为汉代史学以易解史的重要代表。汉书深受周易及汉易时代天人一体思维的影响,以易学思维为依据,以历史学的形式对天人关系做出了新的探讨,从中表达了对于社会和谐的向往与追求
2、。首先,“列人事而因以天时”。四库全书说:“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汉书在天人关系上,明确认为人事需要顺应天道。律历志上说:易金火相革之卦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又曰“治历明时”,所以和人道也。班固明确认为,“列人事而因以天时”,这是孔子作春秋的旨趣,也符合易的精神。这里所引“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和“治历明时”,分别出自革卦的彖辞与象辞,前者以汤武革命之事发论,肯定其乃顺天应人之举,所以取得成功;后者字面含义是整治历法以明四时之序,意为治理国事需要取象历法。二者其实都是强调人事需要取法天道,也只有取法天道才能成功。其次,“财成辅相天地之宜”。人道仿效、顺从天道是促成人事的
3、先决条件。如何仿效、顺从天道?汉书以易传为依据,提出了“财成辅相天地之宜”的思想。汉书的这一思想,集中见于货殖传的叙述,文中阐发了“育之以时,而用之有节”的思想,主张要顺应自然节气,养育积蓄万物,以足备功用。其中“后以财成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一语出自泰卦象辞,这里“后”指圣人君主,“财”通“裁”,是讲如何调整和节制天下万物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一语出自系辞上,孔颖达随文疏日:“谓备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建立成就天下之器以为天下之利。”论述了物与用、器与利的关系,只有达到相互间的平衡,才能成就天人之间的和谐。再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汉书不但强
4、调天人、物我的和谐,而且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一,“上下序而民志定”,肯定上下、尊卑秩序的建立是达成社会和谐的基础。这句话源于履卦象辞,原文为:“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意思是说只有辨明上下秩序,百姓才能安定其志。其二,人主需“德配天地”,以德治民,以德服远。汉书强调君德的思想依然来自于易传。所谓“德配天地,明并日月”,语出乾卦文言,原话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里所谓“大人”,当然是指统治者。汉书以易为据,希望统治者德配天地,从而实现社会和谐、万邦和谐的理想。(摘编自汪高鑫、陶有浩的以易解史1下列
5、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班固认为周易是“六经”源头,在他心中易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他撰述汉书重视以易解史。B班固认为“列人事而因以天时”是孔子作春秋的旨趣所在,也符合周易取法天道的精神。C汉书提出“财成辅相天地之宜”,主要是为了建立上下、尊卑的思想,从而达成社会和谐的理想。D汉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易为据,希望百姓能明四时之序,统治者能德配天下。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主体采用层进式结构,依次从三个层面论述了汉书以易为据、对天人关系作出的新探讨。B为论证汉书深受周易影响,全文都是通过援引易中的相关文句来印证作者的主要观点。C文章
6、第三段指出汉书“人事需要顺应天道”的思想与易的顺天应人、治历明时的精神实质相同。D文章末段指出,汉书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主张的明尊卑、立君德思想均来源于易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书主张遵循自然变化规律,讲求万物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平衡,体现了班固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B汉书肯定尊卑秩序的建立是达成社会和谐的基础,这一主张体现了班固的封建正统思想,需要我们审辨认知。C汉书以易学思维为依据,强调统治者应以德治天下,表达了对社会和谐的追求,这在今天依然有积极意义。D汉书中的天人关系包含天人、物我与人际关系,其追求的社会和谐则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7、。(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是落后、保守、专制等。改革开放后,中国主动打开国门,让世界走近中国,了解中国,并且不断谋求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与各国开展贸易合作、对外援助、举办大型赛事或会议、推广孔子学院、建设“一带一路”等,中国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这并不是中国制造能带来的,更多的是中国的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全球格局观念等的吸引力,说到底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与创造力。改革开放让很多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如快餐、电影、节日等,这些事物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面对外来文化,从猎奇到
8、接受,甚至到崇拜,让很多中国人对自身的传统文化缺乏自信,产生了文化自卑感。中国文化的输出让更多国人能够走出国门,去了解世界。出现在异国他乡的中国文化,中国流行的科技产品与应用软件成为国外民众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都让国人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对本国文化的自信不断增强。(摘编自杨文琴中国文化输出的现状与符号化困境,2018年6月)材料二:我们的流行文化中,曾有“Tuhao(土豪)”“Dama(大妈)”等中文热词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以“玄幻、武侠、仙侠”类为主的中国网络文学,也已走向国外,但它们或者因缺乏文化内涵,或者不是当代中国主流文化,也不具备深刻的文化影响力,并不能发挥提升和发展我们民族的文化软
9、实力的作用。而在三体中,我们看到它对世界输出了表示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意识,而它所诉求的世界观、人类观和宇宙观,具有人类所普遍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其承载的信息量,已完全超越了小说,甚至是文学的领域,正在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地的读者,影响着世界文化。三体在日本出版的项目组主编就这样说,在日本“我们希望不仅是科幻小说读者,还有其他如工程师、科学家、研究人员、学者、知识分子去了解中国小说”。这说明,我们中国的文学对世界文学、世界文化,正在发生着具有深度、广度的渗透,文化影响力已越来越大(摘编自昊昊由海外“热”说“文化输出”,2019年7月23日)材料三:与官方的努力相比,民间自发的文化输出有着灵活
10、、新潮、流行的特点,形式更加接地气表达方式也更贴合互联网语境,可以很快地进行传播。当我们还在为如何包装“中国功夫”“京剧脸谱”“中国结”这些传统文化绞尽脑汁的时候,不妨转变思路:“阳春白雪”的中国传统文化固然需要传播,但更需要考虑的,是外国人的接受形式。“曲高和寡”,外国人也不全都是“文化精英”,大多数外国人也只是普通人罢了,相比于内涵丰富、形式较为复杂的传统文化而言,人们在心理上本能地对通俗流行之物接受度更高。(摘编自王嘉睿文化输出,从来都不只是官方的事,2019年12月11日)材料四: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常常暗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如何让一种文化理想精准落
11、地另一种文化土壤,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交融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孤芳自赏,这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李子柒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剖析出诸多为世界各国文化广泛接受的价值理念,如仁爱、勤劳、勇敢、与自然和谐相处甚至性别平等,这也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在的价值理念也具有很多方面,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展其中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楼宇烈先生曾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
12、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摘编自钟超李子柒为何能走红海外,光明日报2019年12月9日)4下列对“文化输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举办大型赛事或会议、建设“一带一路”等证明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创造力。B西方的快餐、节日等对中国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一种成功的文化输出。C三体作为文化输出的成功范例,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特别是在日本。D李子柒的视频获取了海内外大量的关注,旨在说明文明对话中价值共识的重要性。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改革开放为中国的文化输出和西方的文化输入提供了可能,中国在国际
13、上产生了更多积极的影响。B文化输出需要官方的努力,也需要民间的广泛参与。对于外国人来说,雅文化不如俗文化受欢迎。C“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颇有“着意栽花花不发,闲情插柳柳成荫”的意味,值得我们深思。D真正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点可以避免出现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和孤芳自赏的情况。6请结合材料概括文化输出应注意的问题及目前所取得的成效。(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跑警报汪曾祺西南联大有一位历史系的教授,听说是雷海宗先生,他开的一门课因为讲授多年,已经背得很熟,上课前无需准备;下课了,讲到哪里算哪里,他自己也不记得。每回上课,都要先问学生:
14、“我上次讲到哪里了?”然后就滔滔不绝地接着讲下去。班上有个女同学,笔记记得最详细,一句不落。雷先生有一次问她:“我上一课最后说的是什么?”这位女同学打开笔记夹,看了看,说:“您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这个故事说明昆明警报之多。我刚到昆明的头二年,一九三九、一九四年,三天两头有警报。有时每天都有,甚至一天有两次。昆明那时几乎说不上有空防力量,日本飞机想什么时候来就来。有时竟至在头一天广播:明天将有二十七架飞机来昆明轰炸。日本的空军指挥部还真言而有信,说来准来!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做“跑警报”。“跑”和“警报”联在一起,构成一个语词,细想一下,是有些奇特的,
15、因为所跑的并不是警报。这不像“跑马”“跑生意”那样通顺。但是大家就这么叫了,谁都懂,而且觉得很合适。也有叫“逃警报”或“躲警报”的,都不如“跑警报”准确。“躲”,太消极;“逃”又太狼狈。唯有这个“跑”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警报有三种。如果在四十多年前向人介绍警报有几种,会被认为有“神经病”,这是谁都知道的。然而对今天的青年,却是一项新的课题。一曰“预行警报”。联大的学生见到预行警报,一般是不跑的,都要等听到空袭警报:汽笛声一短一长,才动身。新校舍北边围墙上有一个后门,出了门,过铁道(这条铁道不知起讫地点,从来也没见有火车通过),就是山野了。要走,完全来得及。所
16、以雷先生才会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只有预行警报,联大师生一般都是照常上课的。跑警报大都没有准地点,但也有几个比较集中的“点”。古驿道的一侧,靠近语言研究所资料馆不远,有一片马尾松林,就是一个点。这地方除了离学校近,有一片碧绿的马尾松,树下一层厚厚的干了的松毛,很软和,空气好,马尾松挥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晒着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或仰面看松树上面的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都极舒适。预行警报大概是表示日本飞机已经起飞。拉空袭警报大概是表示日本飞机进入云南省境了,但是进云南省不一定到昆明来。等到汽笛拉了紧急警报:连续短音,这才可以肯定是朝昆明来的。空袭警报到紧急警报之间,有时要间隔很长时间,所以到了这
17、里的人都不忙下沟,沟里没有太阳,而且过早地像云冈石佛似的坐在洞里也很无聊,大都先在沟上看书、闲聊、打桥牌。很多人听到紧急警报还不动,因为紧急警报后日本飞机也不定准来,常常是折飞到别处去了。要一直等到看见飞机的影子了,这才一骨碌站起来,下沟,进洞。联大的学生,以及住在昆明的人,对跑警报太有经验了,从来不仓皇失措。跑警报,大都要把一点值钱的东西带在身边。最方便的是金子,金戒指。有一位哲学系的研究生曾经作了这样的逻辑推理: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丢掉金子,有人丢金子,就会有人捡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捡到金子。因此,他跑警报时,特别是解除警报以后,他每次都很留心地巡视路面。他当真两次捡到过金戒指!逻辑推
18、理有此妙用,大概是教逻辑学的金岳霖先生所未料到的。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抗战期间,昆明有过多少次警报,日本飞机来过多少次,无法统计。自然也死了一些人,毁了一些房屋。就我的记忆,大东门外,有一次日本飞机
19、机枪扫射,田地里死的人较多。大西门外小树林里曾炸死了好几匹驮木柴的马。此外似无较大伤亡。警报、轰炸,并没有使人产生血肉横飞,一片焦土的印象。日本人派飞机来轰炸昆明,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军事意义,用意不过是吓唬吓唬昆明人,施加威胁,使人产生恐惧。他们不知道中国人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弹性的,不那么容易被吓得魂不附体。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为了反映“不在乎”,作跑警报。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六日(有删改)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20、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写西南联大一位教授的上课习惯,自然地引出“跑警报”这一话题,既引起读者的兴趣,又与“跑警报”的主体相关。B作者将“跑”警报之“跑”与“躲”“逃”进行比较,得出“跑”字更丰富生动、更从容有风度的结论的同时,略带反讽的意味。C文章从视觉、触觉、嗅觉等不同角度来写马尾松林带给人们的“极舒适”的感觉,与跑警报本应有的紧张形成一种奇妙的反差。D“不在乎”精神作为“儒道互补”的真髓,既有儒家于困境中积极上进自信的“不在乎”,又有道家于困境中安之若素的“不在乎”。8西南联大学生跑警报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9汪曾祺先生的文章风格冲淡平易,请结合本文,谈谈这种风格是
21、如何体现出来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刘安世,字器之,魏人。父航第进士历知虞城犀浦县知宿州终太仆卿安世少时持论已有识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调洺州司法参军,司户以贪闻,转运使吴守礼将按之,问于安世,安世云:“无之。”守礼为止。然安世心常不自安,曰:“司户实贪而吾不以诚对,吾其违司马公教乎!”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光薨,宣仁太后问可为台谏于吕公著,公著以安世对。擢右正言。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言:“惇与蔡确、黄履、邢怒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侥
22、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今悖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以集贤殿修撰提举崇福宫,才六月,召为宝文阁待制、枢密都承旨。章惇用事,尤忌恶之。初黜知南安军,再贬少府少监,三贬新州别驾,安置英州,徙梅州。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讽使者过安世,胁使自裁。又擢一土豪为转运判官,使杀之。判官疾驰将至梅,梅守遣客来劝安世自为计。安世色不动,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判官未至二十里,呕血而毙,危得免。凡投荒七年,甲令所载远恶地无不历之。移衡及鼎,然后以集贤殿修撰知郓州、真定府。
23、蔡京既相,连七谪至峡州羁管。稍复承议郎,卜居宋都。宣和六年,复待制。明年卒,年七十八。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节选自宋史刘安世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航第/进士历/知虞城/犀浦县/知宿州终/太仆卿安世少时持论已有识/登进士/第不就选B父航/第进士/历知虞城/犀浦县知/宿州终/太仆卿/安世少时持论/已有识/登进士第/不就选C父航第/进士/历知虞城/犀浦县/知宿州终/太仆卿/安世少时持论已有识/登进士/第不就选D父航/第进
24、士/历知虞城/犀浦县/知宿州/终太仆卿/安世少时持论已有识/登进士第/不就选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集贤殿修撰,官职名。集贤殿是官立书院,主要职能是为政府修书。唐宋时期设置集贤殿修撰,掌管撰集文章。B投荒,投,指投奔,投靠。荒,指荒凉,偏远之地。此处指投靠到荒远之地。C用事,指行事,办事。这里指当权执政,古文中“当轴、秉政、持政”等词语也是这个解释。D擢,指提拔,选拔,往往指提升官职。李密陈情表中有“过蒙拔擢”,采用的也是这种解释。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安世备受迫害,临危不惧。他面对仇敌派来谋害自己的刺客,
25、饮酒谈笑,面不改色,还写了几页信交付给仆人安排后事。B刘安世揭露权贵,刚直不阿。他大胆指出章惇等四人为祸害朝纲的“四凶”,并且认为章惇强买民田被处以罚金,不足以表示惩戒。C刘安世正色立朝,犯颜直谏。他仪状魁梧健硕,说话声如洪钟,在朝廷上向皇帝直言进谏,被旁人称之为“殿上虎”。D刘安世谨遵师教,知错悔过。他格守司马光教诲,遵从诚心不敢胡言,吴守礼向他询问洛州司户贪腐之事,他因隐瞒实情而陷人自责自悔。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光薨,宣仁太后问可为台谏于吕公著,公著以安世对。(2)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伺怒稍解,复前抗辞。(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
26、首明诗,完成14-15题。望雨于谦赤日行空暑气浮,炎风簸土几时休?云霓久渴斯民望,廊庙当分圣主忧。旱魃剿除消暑气,神龙鼓舞起灵湫。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注)魃,神话中的旱鬼,灵湫:深潭,大水池。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描写烈日当头,署气浮动,热风扬起灰尘,极为燥热,为后文之天降甘霖蓄势。B颔联紧扣诗题“望雨”,描写旱情严重,百姓久盼甘霖,塑造了忧国忧民的君王形象,抒发了自己身为臣子愿为君王分忧的情感。C颈联在艺术技巧上用到借代手法、被动句式及使动用法,描写了旱情消除后的理想景象,语言简练,对仗工整,情感强烈。D尾联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27、欢颜”有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了诗人悲怜苍生的博大胸怀。15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也写到了“银河”这一意象,请分别从艺术手法和思想情感这两个不同层面谈谈“银河”这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异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遥想公瑾当年,*。(填念奴娇赤壁怀古中5句,共1分)(2);不积小流,。(填劝学中3句,共1分)(3)“老张,你觉得组织部会派谁来当这个总务主任?是双河中学的团委书记还是柳泉小学的副校长?”王小欣嗑着瓜子对张老师说。张老师边备课边说:“这类事情,*我们还是安心把自己的课上好吧!该组织部考虑的事不用我们瞎操心。”(填曹刿论战中2句,
28、共2分)(4)作为学生代表在50周年校庆典礼上的致辞:金秋十月,天高云淡。今天我们齐聚一堂,真可谓“*”。(填兰亭集序中2句,共2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千里故乡一日还,每个人都希望让思念早一点抵达。可以说,“快”是春运“开足马力”的主题曲,也是读懂春运的一个关键词。1978年全国旅客列车平均速度为每小时43公里,时至今日,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9*。不断提速的车轮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投射,对应的正是不断前行的美好生活、日新月异的发展脚步。车轮再快,也不能忘记为何出发,从内蒙古根河市满归镇开往海拉尔方向有一趟“为
29、一个人停车的冷极慢火车”被亲切地称为“公交招手停”。“快春运”里也有“慢风景”。如果说“快”象征的是奔跑的姿态,那么“慢”就是守望的温情;如果说“快”代表的是*的中国速度,那么“慢”就是要实现每个人都能上车、一个都不能少的公平与共享。春运的快慢之间,揭示了中国迅速发展的内涵:()。在快速发展中践行这样的理念:“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当然,共享也需要共建,为了让共享的发展红利最大化,还需要每一位春运旅客的参与和支持。让我们在回家路上虽然*,却依然善待彼此,让我们的文明真正配得上体面的回家。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断提速的列车是经
30、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投射,对应的正是不断前行的发展脚步、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B.不断提速的车轮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投射,对应的正是日新月异的发展脚步、不断前行的美好生活。C.不断提速的列车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应的正是不断前行的美好生活、日新月异的发展脚步。D.不断提速的车轮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投射,对应的正是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不断前行的发展脚步。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分好蛋糕之前做大蛋糕,让普通群众能够分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红利B.普通群众能够分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红利,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C.让普通群众能够分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红利,在做大蛋糕
31、的同时分好蛋糕D.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普通群众能够分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红利,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川流不息风驰电掣各得其所摩肩接踵B.络绎不绝一日千里两全其美接踵而至C.川流不息风驰电掣各得其所接踵而至D.络绎不绝一日千里两全其美摩肩接踵20.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获悉,该公司无人机灭火系统团队成员,近日与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了海拔4300米的无人机灭火系统高原试验,圆满完成产品定型工作,推进了无人机灭火系统的产业化进程。此次高原试验目的是检验
32、无人机在高海拔的大气动能力,包括续航时间、各状态速度等。试验所参照对比的数据均源于平原地区的试验数据,在平原试验数据对比下,可以更加直观地分析高原试验数据,为后续产品研发提供强有力的论证。21.仿照示例,在后面所给的人物中任选一个,为其写一段80-100字的颁奖词。(6分)示例:给孙膑的颁奖辞:田忌赛马,围魏救赵,我们从成语中读你;身残志锐,胸罗甲兵,我们从历史中品你。你是一首无声的歌,流传千年仍气镇风云;你是一部无字的书,演绎着关于智慧的传说。人物:毛姆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德丹尼尔笛福笔下的鲁滨逊莫言丰乳肥臀中的母亲雨果悲惨世界中的芳汀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卢梭忏悔录中的“我”蒲松龄聊
33、斋志异中的席方平大唐西域记的作者玄奘史记中的陶朱公论语中的颜回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只有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与真实的生活水乳交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雅礼中学准备邀请你参加一个以“扎根优秀文化,联系当今时代,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活动,活动中所有与会者将书面交流自己读书、观影及旅游的感悟。为了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请你在下面三个写作任务中自选一个完成。(1)在下面这些文史哲作品中自选一部,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红楼梦(曹雪芹著)*三国演义(罗贯中著)*水浒传(施耐庵著)*西游记(吴承恩著)*围城(钱钟书著)*
34、复活(列夫托尔斯泰著)*活着(余华著)*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著)*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道德经(老子著)(2) 在下面这些影视作品中自选一部,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观后感。辛德勒名单(史蒂文艾伦斯皮尔伯格执导)肖申克的救赎(法兰克戴伦邦特执导)霸王别姬(陈凯歌执导)十二怒汉(希德尼鲁迈特执导)我的父亲母亲(张艺谋执导)大腕(冯小刚执导)红河谷(冯小宁执导)音乐之声(罗伯特怀斯执导)三个白痴(俗名三傻大闹宝莱坞,拉库马希拉尼执导)女驸马(黄梅戏电影,先后由严凤英、韩再芬等主演)定军山(京剧电影,谭鑫培主演)(3)在下列作文题目中自选一个,根据题目所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故
35、宫随想*张家界游记*兵马俑遐想*秦淮河一日*杜甫草堂感怀*第一次看到杭州西湖*我来到了青藏高原*冬天的海南岛*五泉山见闻*嘉峪关城楼遥想要求:请扎根历史文化、立足当前时代确定立意,自选体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答案BBDCBBDBAAACA1B(A项,“源头”表述错误,根据文本“他以六经为诸子之源,而视周易为六经之首”可知,班固认为周易是“六经”之首;C项,“汉书提出财成辅相天地之宜,主要是为了建立上下、尊卑的思想,从而达成社会和谐的理想”表述错误。“建立上下、尊卑的思想以达成社会和谐的理想”,内容出自第5段,非此目的;D项,“明四时之序”表述错误,根据文
36、本“肯定上下、尊卑秩序的建立是达成社会和谐的基础”可知,应为“上下、尊卑之序”;故选B。)2B(B项“都是”表述错误,文章除了引易中相关文句,还引用了四库全书及孔颖达的“疏”。故选B这道题的干扰项是A,但A项虽然复杂,表意却是正确的。文章主体部分的层进式结构分析如下:第3段在得出“人事需要取法天道,也只有取法天道才能成功”的结论后,第4段在其基础上进一步追问:“如何仿效、顺从天道?”并于段尾得出结论:“只有达到相互间的平衡,才能成就天人之间的和谐。”紧接着,第5段在此基础上又继续进行深入论证,以“汉书不但强调天人、物我的和谐,而且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句话从上文的天人、物人关系引出对人与人之
37、间关系的论证,可谓层层递进。)3D(天人关系不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选D。这道题的干扰项是A,实际上,A项的三个分句主语都是汉书,所以表意是正确的)4C(“特别是在日本”错,由材料二中第二段“三体在日本出版的项目组主编就这样说,在日本我们希望不仅是科幻小说读者,还有其他如工程师、科学家、研究人员、学者、知识分子去了解中国小说”可知,文中仅是以日本为例。故选C。)5B(“对于外国人来说”错,扩大范围,原文材料三表述为“曲高和寡,外国人也不全都是文化精英,大多数外国人也只是普通人罢了,相比于内涵丰富、形式较为复杂的传统文化而言,人们在心理上本能地对通俗流行之物接受度更高”。故选B。)6应注意的问
38、题:(1)应输出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要具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影响力。(2)文化输出需要官方和民间一同努力,要考虑采用易于外国人接受的形式。(3)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输出的内容要具有人类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取得的成效:(1)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变了中国形象。(2)国人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文化自信。(3)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6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要进行整合。根据题干要求,可知本题有两问,即文化输出应注意的问题及目前所取得的成效。第一问:材料二中说,“而在三体中,我们看到它对世界
39、输出了表示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意识,而它所诉求的世界观、人类观和宇宙观,具有人类所普遍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其承载的信息量,已完全超越了小说,甚至是文学的领域,正在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地的读者,影响着世界文化”,可知文化输出应以我国的主流文化为主,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影响力;材料三中说,“与官方的努力相比,民间自发的文化输出有着灵活、新潮、流行的特点,形式更加接地气表达方式也更贴合互联网语境,可以很快地进行传播”“大多数外国人也只是普通人罢了,相比于内涵丰富、形式较为复杂的传统文化而言,人们在心理上本能地对通俗流行之物接受度更高”,可知文化输出应把官方的努力和民间的自发性输出结合起来,考
40、虑外国人的接受方式;材料四中说,“如何让一种文化理想精准落地另一种文化土壤,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交融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孤芳自赏,这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可知文化输出要了解不同文化的异同,应符合人类对于重要价值的共识。第二问:材料一中说,“通过与各国开展贸易合作、对外援助、举办大型赛事或会议、推广孔子学院、建设“一带一路”等,中国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出现在异国他乡的中国文化,中国流行的科技产品与应
41、用软件成为国外民众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都让国人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对本国文化的自信不断增强”;材料二中说,“这说明,我们中国的文学对世界文学、世界文化,正在发生着具有深度、广度的渗透,文化影响力已越来越大”。考生根据这些关键句,组织答案即可。7B(“略带反讽的意味”表述错误,与作品主旨相悖。从西南联大学生在敌机轰炸时的种种“不在乎”的表现,以及文章末尾作者浩气凛然之语“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来看,西南联大的师生在面对死亡威胁时确实展现了内心的从容淡定,因此作者对“跑”字的玩味虽采用了自嘲的口吻,却不具有反讽的意味。故选B。)8对付警报经验丰富后的从容镇定,在预行警报响时继续上课,空袭
42、警报响起时才开始行动。颇有读书人学院派风格的学以致用的特点,有哲学系的学生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跑警报中可以拾到金子的结论且真的捡到。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气无畏与安之若素,有学生在以不跑来对待跑警报,即使危险就在眼前也不动声色。8对付警报经验丰富后的从容镇定,在预行警报响时继续上课,空袭警报响起时才开始行动。(根据文本“空袭警报到紧急警报之间,有时要间隔很长时间,所以到了这里的人都不忙下沟,沟里没有太阳,而且过早地像云冈石佛似的坐在洞里也很无聊,大都先在沟上看书、闲聊、打桥牌。很多人听到紧急警报还不动,因为紧急警报后日本飞机也不定准来,常常是折飞到别处去了。要一直等到看见飞机的影子了,这才一骨碌站起
43、来,下沟,进洞。联大的学生,以及住在昆明的人,对跑警报太有经验了,从来不仓皇失措”可知。)颇有读书人学院派风格的学以致用的特点,有哲学系的学生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跑警报中可以拾到金子的结论且真的捡到。(根据文本“跑警报,大都要把一点值钱的东西带在身边。最方便的是金子,金戒指。有一位哲学系的研究生曾经作了这样的逻辑推理: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丢掉金子,有人丢金子,就会有人捡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捡到金子。因此,他跑警报时,特别是解除警报以后,他每次都很留心地巡视路面。他当真两次捡到过金戒指!逻辑推理有此妙用,大概是教逻辑学的金岳霖先生所未料到的”可知)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气无畏与安之若素,有学生在以
44、不跑来对待跑警报,即使危险就在眼前也不动声色。(根据文本“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可知)9语言质朴又幽默,作者以质朴简练的语言娓娓道来,又幽默生动,如话家常。文章描述之事是当时人们平常又艰难的生活,但作者不渲染苦难,而是在平凡艰难的生活中发现趣味和诗意。情感上是节制的,文章中没有情绪的大起大落,始终平和稳定。在世俗平凡中咀嚼哲理,呈现自己的思考。9根据文
45、本“这个故事说明昆明警报之多。我刚到昆明的头二年,一九三九、一九四年,三天两头有警报。有时每天都有,甚至一天有两次。昆明那时几乎说不上有空防力量,日本飞机想什么时候来就来。有时竟至在头一天广播:明天将有二十七架飞机来昆明轰炸。日本的空军指挥部还真言而有信,说来准来!”可知,语言质朴又幽默,作者以质朴简练的语言娓娓道来,又幽默生动,如话家常;根据文本“抗战期间,昆明有过多少次警报,日本飞机来过多少次,无法统计。自然也死了一些人,毁了一些房屋。就我的记忆,大东门外,有一次日本飞机机枪扫射,田地里死的人较多。大西门外小树林里曾炸死了好几匹驮木柴的马。此外似无较大伤亡。警报、轰炸,并没有使人产生血肉横
46、飞,一片焦土的印象”可知,文章描述之事是当时人们平常又艰难的生活,但作者不渲染苦难,而是在平凡艰难的生活中发现趣味和诗意;根据文本“为了反映不在乎,作跑警报”可知,情感上是节制的,文章中没有情绪的大起大落,始终平和稳定。根据文本“日本人派飞机来轰炸昆明,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军事意义,用意不过是吓唬吓唬昆明人,施加威胁,使人产生恐惧。他们不知道中国人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弹性的,不那么容易被吓得魂不附体。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可知,在世俗平凡中咀嚼哲理,呈现自己的思考。10“第进士”,即进士及第,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知宿州”中,“知”作“宿州
47、”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句子翻译为:父亲刘航,进士及第,历任虞城、犀浦知县。任宿州知州。终官太仆卿。刘安世小时候持论已有识见。登进士第,不就官选。故选D。11B(“此处指投靠到荒远之地”错。投荒,指贬谪、流放至荒远之地。故选B。)12A(“他面对仇敌派来谋害自己的刺客”错。原文说“梅守遣客来劝安世自为计。安世色不动,对客饮酒谈笑”,意思是梅州守臣派客人来劝刘安世自己想办法。刘安世面色不改,与客人相对饮酒谈笑。这里的“客”是指客人,他面对的不是刺客,是梅州守臣派来的客人。故选A。)13(1)司马光去世,宣仁太后向吕公著询问可以任台谏的人,吕公著以刘安世应对。(2)他当面驳斥,在朝廷争辩,
48、有时皇帝大怒,就等候皇帝的怒气稍稍消解,再次上前慷慨陈词。13第一句翻译时应注意:薨,去世;为,任,担任;宣仁太后问可为台谏于吕公著,介词结构后置句;第二句翻译时应注意:面折,当面驳斥;廷争,在朝廷争辩;或,有时。【参考译文】刘安世,字器之,魏人。父亲刘航,进士及第,历任虞城、犀浦知县。任宿州知州。终官太仆卿。刘安世小时候持论已有识见。登进士第,不就官选。跟从司马光学习,咨询为国尽心,做好自己能做的事的要旨,司马光教导他诚实,而且令他从不乱说话开始。调任洺州司法参军,洺州司户以贪污闻名,转运使吴守礼打算查办他,向刘安世询问,刘安世说:“没有这事。”吴守礼因而停止。但刘安世内心常常不自安,说:“
49、司户确实贪污而我不以诚实应对,我岂不是违背了司马公的教诲啊!”司马光入为宰相,推荐刘安世为秘书省正字。司马光去世,宣仁太后向吕公著询问可以任台谏的人,吕公著以刘安世应对。提升为右正言。章惇因强行买昆山民田被处罚金,刘安世说:“章惇与蔡确、黄履、邢恕向来互相交结,自认为是社稷大臣,贪天之功,侥幸将来得到皇帝的宠幸,天下人指陈他们为四凶。现在章惇父亲还健在,却另外立籍谋取异财,绝灭义理,只是处以薄罚,何以表示惩戒?”以集贤殿修撰的身份提举崇福宫,刚到六个月,召用为宝文阁待制、枢密都承旨。章惇当权,特别忌讳厌恶刘安世。开始贬知南安军,再贬为少府少监,三贬新州别驾,在英州居住。移居梅州。章惇与蔡卞必置
50、之于死地,由于使者到海南岛杀陈衍,暗示使者过访刘安世,迫使他自杀。又擢升一土豪为转运判官,让他去杀刘安世。判官快速骑马将要到达梅州,梅州守臣派客人来劝刘安世自己想办法。刘安世面色不改,与客相对饮酒谈笑,慢慢写了几页信交付给他的仆人说:“我即将死了,按照信中所说去做。”回头对客人说:“死不难了。”客人秘密从仆人那里看到信中所写都是安排同贬当死的人的家事,很周到。判官没有走到二十里,呕血而死,危险得以幸免。刘安世被流放到荒远的地方共七年,甲令所记载的边远污秽之地没有没经历过。移居衡州及鼎州,然后以集贤殿修撰的身份掌管郓州、真定府。蔡京既为宰相,把刘安世连续七次贬谪到峡州拘系管制。渐渐恢复任承议郎,
51、寄居宋州州城。宣和六年,恢复待制职务。第二年刘安世去世,终年七十八岁。刘安世仪表魁梧高大,说话声如洪钟。他在职多年,正色立朝,扶持公道。他当面驳斥,在朝廷争辩,有时皇帝大怒,就等候皇帝的怒气稍稍消解,再次上前慷慨陈词。在旁的侍从远远观看,退缩恐惧冒汗,称他为“殿上虎”,一时无不敬畏。14A(后文没有实写降雨,颈联与尾联是虚写,是诗人心中的憧憬)15艺术手法:同:两首诗中的“银河”都是虚写的想象之景。异:望庐山瀑布中“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句运用了夸张手法,表现出庐山瀑布凌空高挂、气势磅礴的景象;望雨运用了动作描写手法,以一个“挽”字写出诗人恨不能以超自然的力量救黎民于水火的强烈愿望。思想情感:同:
52、都表达了强烈的热爱之情。异:望庐山瀑布通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句表达了对祖国壮美河山的赞美之情,内心深处是情不自禁的豪迈;望雨中的诗人则希望“挽”无穷无尽的银河水来“润九州”,这一强烈的愿望体现了其对黎民百姓的同情,但背后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16.参考答案:(1)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也(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17题详解】B项,“提速的车轮”搭配不当。“日新月异”不能修饰“发展脚步”,“不断前行”不能修饰“美好生活”。C项,“不断提速的列车”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搭配不当。D项
53、,“提速的车轮”搭配不当,“对应的正是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不断前行的发展脚步”语序不当。故选A。【18题详解】。首先考虑前文“春运的快慢之间,揭示了是中国迅速发展的内涵”。A项,“让普通群众能够分享红利”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应该是同时期进行的,所以说做蛋糕与分蛋糕不是前后关系。可以改为“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B项,“普通群众能够分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红利”,更换主语,衔接不紧密。可以在“普通群众”前面加上“让”。D项,语序不当,更换主语。应将前后内容进行调换。故选C。【19题详解】“川流不息”指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文中说的是“复兴号”高铁,故不可能
54、是车马来来往往,排除BD。“接连不断”多指人多热闹。“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两全其美”指做一件事顾全到双方,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摩肩接踵”形容人很多,大家肩碰肩。文中“我们在回家路上”,形容人多,故排除C项。“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闪电一样。指马跑得很快,一天能跑一千里,后比喻进展极快。故选A。20.示例:海拔4300米的无人机灭火系统高原试验于近日成功进行,其目的是检验无人机在高海拔的大气动能力,试验数据为后续产品研发提供强有力的论证。【详解】这段新闻报道一共三句话,第一句话属于导语,说
55、的是近日无人机灭火系统高原试验成功,第二句话说的是此次高原试验目的,第三句话说的是试验数据的意义。“该公司无人机灭火系统团队成员,近日与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了海拔4300米的无人机灭火系统高原试验,圆满完成产品定型工作,推进了无人机灭火系统的产业化进程”概括出:海拔4300米的无人机灭火系统高原试验于近日成功进行。“此次高原试验目的是检验无人机在高海拔的大气动能力,包括续航时间、各状态速度等”概括为:此次高原试验目的是检验无人机在高海拔的大气动能力。“试验所参照对比的数据均源于平原地区的试验数据,在平原试验数据对比下,可以更加直观地分析高原试验数据,为后续产品研发提供强有力的论证”概括为:试验数据为后续产品研发提供强有力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