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政治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 近年来“电商+直播”模式迅速兴起,电商平台提供渠道和技术支持,电视台主播、影视明星、企业家等通过视频直播以折价让利、实时交流、实物展示等方式推销产品,带动了销售增长。与传统电商相比,“电商+直播”的优势在于( )借助网络平台,节约营销费用缩短交易环节,加速商品流通通过演示与互动,激发购买欲望利用名人效应,将“粉丝”转化为顾客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传统电商和直播电商都能通过网络平台,将产品直接介绍给消费者,缩短交易环节,节约营销费用,加速商品流通,因此选项内容属于两种电商的共同之处,而不是直播电商的优势,不
2、符合题意。:由题意知,“电商+直播”通过视频直播以折价让利、实时交流、实物展示等方式推销产品,可见,相对于传统电商的“我说你听”而言,直播是即时互动的,主播和消费者能够直接互动交流,有利于消费者更加深入了解产品,激发购买欲望,符合题意。:由题意知,传统电商没有主播,而直播电商由主播带货,这有利于发挥主播的粉丝效应,将“粉丝”转化为顾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 下图为某商场同一时期甲乙两种关联商品销量变化示意图,(LL1为甲商品,MM1为乙商品)下列判断中对这种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 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M1会向下移B. 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个别劳动生产
3、率提高,MM1会向上移C. 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LL1会向下移D. 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LL1会向上移【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图示条件,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甲商品的价格会下降,甲的需求量会增加,乙商品的价格不一定下降,MM1不一定向下移动,A项说法错误。B: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并不影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MM1不一定会向上移,B项说法错误。CD: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乙商品的价格会下降,乙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导致甲商品需求量减少,LL1会向下移,C项说法
4、正确,D项则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3. 9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是实现党对民营经济领导的重要方式。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上述要求的原因是( )有利于发挥民营经济在稳定经济增长、创业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相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不断增强党对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力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加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是实现党对民营经济领导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发挥
5、民营经济在稳定经济增长、创业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不断增强党对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力,故入选。: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故错误。: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同,公有制处于主体地位,故错误。故本题选B。4. 2020年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预算700亿元,合计下达16032亿元。基层财政部门要合理安排使用上级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在做好“三保”和重点领域支出保障的同时,重点保障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支出。由此可见,我国实施均衡性转移支付旨在( )发挥再分配的调节功能促进财政收支平衡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促进社会协调发展A. B. C.
6、D. 【答案】B【解析】【详解】:中央要求基层财政部门要合理安排使用上级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在做好“三保”和重点领域支出保障的同时,重点保障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支出。由此可见,我国实施均衡性转移支付旨在发挥再分配的调节功能,以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符合题意。:我国实施均衡性转移支付是为了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并不能促进财政收支平衡,错误。:我国实施均衡性转移支付是发挥财政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不涉及市场配置资源,错误。故本题选B。5.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下列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有( )
7、中国人民银行增加对实体经济的直接贷款, 适度放宽实体经济市场准入规则加大税收优惠,切实减轻实体经济税费负担 加强监管,防止资本流向虚拟经济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机关,是银行的银行,并不对实体经济的直接贷款,错误。:选项适度放宽实体经济市场准入规则和加大税收优惠,切实减轻实体经济税费负担有 利于实体经济发展,正确。:加强实体经济,并不是遏制虚拟经济,选项“防止资本流向虚拟经济”说法不科学,错误。故本题选C。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8、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 )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消除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业反哺工业,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正确。:“消除”一词说法错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错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不农业反哺工业,错误。故本题选A。7. 当前,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动力之源,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
9、的转变上。这也是中国经济稳住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关键所在。发展动力转变的合理传导路径是打开经济增长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倒逼供给质量的提高刺激居民消费需求A. 一一-B. 一一一C. 一一一D. 一一一【答案】A【解析】【详解】推导类试题,可采用首尾法进行确定。即先确定第一个题肢或者先确定最后一个题肢,如果先确定第一个题肢,可以以此往后推,如果是先确定最后一个,可以以此往前推。同时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按此步骤,基本上可以确定正确答案。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动力之源,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这说明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刺激居民消
10、费需求,倒逼供给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打开经济增长新空间,故正确的传导顺序是一一,故本题选A。【点睛】传导性试题最常用的方法是“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尾项正确。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备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8. 2020年9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
11、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05万亿元,同比下降0.6%,降幅持续收窄,接近“转正”。这得益于我国( )进一步促进对外服务贸易转型升级经济发展领先性企稳,抢占了先机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坚持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我国对外贸易降幅持续收窄,接近“转正”,表明得益于我国经济领先性企稳,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了经济发展,正确。:材料中,接近“转正”强调的是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在量上的变化,未涉及“质”上的变化,未体现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C。9.
12、 国家主席习近平高度关注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强调要把稳就业、保居民作为“六稳”“六保”第一位的工作,彰显了就业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国家重视就业问题( )有利于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体现了党性质和地位,坚持与时俱进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就业的权利,不是政治权利,不符合题意。: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重视就业问题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重视就业问题,未涉及中国共产
13、党,排除。故本题选D。10. 近年来,某地尝试细分基层社会治理层级,以小区、楼门、胡同、网格等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以“微治理”疏通基层社会“毛细血管”,改善基层社会“微循环”,有效推动了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这一尝试优化了微观社会治理结构体系开创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凸显了社区居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丰富了基层社会治理行政体制层级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层群众自治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将小区、楼门、胡同、网格等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正是对微观社会治理结构体系的优化,也进一步突出社区居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故符合题意。材料所
14、述的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只是某地的尝试,不可能“构建了”社会治理新格局,选项夸大了这一作法的作用。小区、楼门、胡同、网格等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不属于行政体制层级,故错误。故选B。11. 202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督查激励通报,对2019年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扩大内需、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13个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并相应采取30项奖励支持措施。实施督查激励( )意在建立更加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有助于推动地方政府勤政为民,提高行政效能能够强化民主监督实效,调动地方推动改革发
15、展的积极性有助于克服形式主义,激励地方干部担当作为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国务院对2019年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扩大内需等实施督查激励,有助于克服形式主义,激励地方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地方政府勤政为民,提高行政效能,真抓实干、取得成效,符合题意。: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督查激励通报,意在检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与建立更加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之间没有直接关系,错误。:国务院办对有着工作落实情况督查激励通报属于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而不是强化民主监督实效,错误。故本题选C。1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16、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 )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公民决策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扩大党的阶级基础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这说明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有利
17、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符合题意。:在我国,公民没有决策权,决策权在决策机关,错误。: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而不是“扩大党的阶级基础”,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新形势,面对社会新旧矛盾相互交织的新变化,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观念多元多样的新情况,面对世界范围内不同政治发展道路竞争博弈的新挑战,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18、,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20年19月我国消费品总额增速表十五届五中全会把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写入建议稿。这是党中央顺应时代要求所作出的战略深化和战略再定位。所谓国内大循环,就是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四个环节在国内完成,即生产和消费(供需关系)的衔接和匹配主要在国内,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稳定的产业结构和经济
19、结构。与之相对应,所谓国际循环,就是上述诸环节结点部分在国外,包括过去常说的“两头在外”的经济模式。(1)解读图表信息并从经济生活角度就我国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三条建议。材料二 为更好推动国内大循环,应对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各地各部门以扩大内需为着力点,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其中,发放消费券颇受关注。各地政府根据不同收入群体的情况和不同行业受冲击的实际情况,针对性推出消费券,如购物券、餐饮券、旅游券、出行券、体育健身券等,调动人们的消费热情,减少消费压力,激活处于休眠期的消费,推动消费市场复苏;并通过市场需求回弹,带动供给端恢复,帮助受疫情冲击大的企业度过难关,降低失业风
20、险;畅通国内大循环,不断增强国内市场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发放消费券对促进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的积极作用?【答案】(1)表一说明2020年19月,我国消费品总额增速持续增高。表二说明受疫情影响,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下降,随着疫情在国内逐步得到控制,二、三季度增速明显提高。两张表共同说明了我国生产、消费潜能巨大,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建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经济体系坚实基础。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增强消费对生产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更高层
21、次的开放型经济,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2)国内大循环积极作用:发放消费券,利于降低居民的消费成本,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有利于带动生产端扩张,加快企业复工复产复市步伐,稳定就业,促进生产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再生产,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国际贸易与投资,为国际市场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条件,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协调发展。【解析】【分析】(1)本小题分为两问,第一问是要求对图表进行解读,考查考生读图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第二问要求从经济生活角度就我国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三条建议。(2)属于意义类的主观题,要求运用经济知识,
22、说明发放消费券对促进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详解】(1)图标信息:首先指出两个图表的变化,根据图表一说明2020年19月,我国消费品总额增速持续增高,图表二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下降,随着疫情在国内逐步得到控制,二、三季度增速明显提高。然后找出两者的共同点,说明了我国生产、消费潜能巨大,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建议:材料指出“所谓国内大循环,就是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四个环节在国内完成,”因此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从这四个环节着手,例如,发展实体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消费。(2)国内大循环积
23、极作用:材料中指出,“政府大方消费券,调动人们的消费热情,减少消费压力,激活处于休眠期的消费,推动消费市场复苏,并通过市场需求回弹,带动供给端恢复,帮助受疫情冲击大的企业度过难关,降低失业风险;畅通国内大循环,不断增强国内市场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降低居民的消费成本,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加快企业复工复产复市步伐,稳定就业,促进生产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再生产,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国际大循环积极作用:国内经济的发展,推动国际贸易与投资,为国际市场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条件。【点睛】【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
24、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8月6日,财政部发布2020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报告指出,把保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落实落细各项就业创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实行农民工在就业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今年对低收入人员实行社保费自愿缓缴政策,涉及就业的
25、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政府如何为经济筑牢就业的“基石”。【答案】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或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为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务,积极组织劳动技能培训,优化劳动者供需结构。政府要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要优化就业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发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府要履行文化建设职能,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主动提高技能和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并积极鼓励大众创业。政府要履行社
26、会建设的职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帮助困难群体就业。【解析】【分析】本题以政府为经济筑牢就业的“基石”为背景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政府如何为经济筑牢就业的“基石”。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理论范围是政府,行为主体是政府。根据材料“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可从履行文化建设职能,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主动提高技能和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并积极鼓励大众创业的角度分析;根据材料“实行农民工在
27、就业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可从履行社会建设的职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角度分析;根据材料“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落实落细各项就业创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可从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的角度分析;整体材料可从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或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的角度分析。【点睛】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四部曲:一、抓主体,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主体),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的时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
28、,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二、定范围,要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对策,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是哲学中找对策,确定了范围,才能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三、找措施,从教材中找措施。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从材料中找措施。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创新,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答案就可以了。从当前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措施。四、联材
29、料,明确了主体、答题范围,找到具体措施后,要联系材料,组织答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必须与题的实际材料结合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的指导原则。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十四五”时期到二O三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为编制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对“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2020年8月16日至29日开
30、展网上意见征求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01.8万条。召开各种座谈会、专家咨询会和论证会,11月9日再启动为期两周的“凝思汇智 共谋新局”“十四五”规划纲要问计求策活动,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将多次召开会议对国务院编制的“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进行讨论修改。规划纲要草案将于2021年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讨论。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答案】中国共产党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提出的建议确立了“十四五”时期到二O三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
31、标任务。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汇聚人民智慧,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执政。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解析】【分析】本题以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为背景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理论范围是政治生活,行为主体是党。根据材料“2020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的指导原则。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32、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可从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角度分析;根据材料“明确“十四五”时期到二O三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可从党提出的建议确立了“十四五”时期到二O三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的角度分析;根据材料“2020年8月16日至29日开展网上意见征求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01.8万条。召开各种座谈会、专家咨询会和论证会,11月9日再启动为期两周的“凝思汇智 共谋新局”“十四五”规划纲要问计求策活动,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可从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汇聚人民智慧,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障人民
33、当家作主的角度分析;根据材料“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将多次召开会议对国务院编制的“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进行讨论修改。规划纲要草案将于2021年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讨论”,可从坚持依法执政。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角度分析。【点睛】说明类主观题解法1题型特点说明类主观题一般来说,其设问形式主要有两种:(1)运用某原理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2)说明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做法的正确性或危害、应采取的措施。2解题方法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弄清命题者的意图。要做到“两审”:审材料和审问题。一般先审问题后审材料,带着问题审材料。审问题,就是要弄清问
34、题的中心,看清问题的特殊要求(如要求说明原因、意义或做法的正确性),从而弄准答题应当运用的课本知识。审材料,先粗读再细读,尽快抓住它的关键词句、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第二步:根据材料内容对接教材知识,落实知识点内容。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出问题、材料、教材三者之间的相关点,这是答题的关键。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答案应具有针对性,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涉及多个知识点,要考虑其主次与先后,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规范。切不可答非所问,偏离题意。对于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的题目,要从是什么、为什么、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做法(错误的危害)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题目(如要求说明产生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应采取的措施),还要在答案组织中使用凸显特殊要求的词语,可以参见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题目的解题方法。